菩提丛林余生

丛林余生  时间:2021-03-23  阅读:()

免费结缘,非卖品,禁止用作任何商业用途.
劝发菩提心文1劝发菩提心文讲记14一、序分分二:16(一)恳劝听察17(二)教理劝发18二、正宗分25(一)发心标准25(二)发心因缘36三、流通分115思考题136劝发菩提心文省庵大师著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泣血稽颡,哀告现前大众及当世净信男女等,惟愿慈悲,少加听察.
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
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
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
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若不指陈,如何趋向今为大众,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
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
如是发心,名之为邪.
既不求利养名闻,又不贪欲乐果报,唯为生死,为菩提.
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
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
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巅.
如是发心,名之为真.
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始勤终怠.
虽有好心,多为名利之所夹杂;虽有善法,复为罪业之所染污.
如是发心,名之为伪.
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
如是发心,名之为大.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
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知见不泯.
如是发心,名之为偏.
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
不见一法,离心别有.
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
如是发心,名之为圆.
知此八种差别,则知审察;知审察,则知去取;知去取,则可发心.
云何审察谓我所发心,于此八中,为邪为正,为真为伪,为大为小,为偏为圆.
云何去取所谓去邪、去伪、去小、去偏,取正、取真、取大、取圆.
如此发心,方得名为真正发菩提心也.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
今言因缘,略有十种.
何等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师长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众生恩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灵故;八者、忏悔业障故;九者、求生净土故;十者、为念正法得久住故.

云何念佛重恩谓我释迦如来,最初发心,为我等故,行菩萨道,经无量劫,备受诸苦.
我造业时,佛则哀怜,方便教化,而我愚痴,不知信受.
我堕地狱,佛复悲痛,欲代我苦,而我业重,不能救拔.
我生人道,佛以方便,令种善根,世世生生,随逐于我,心无暂舍.
佛初出世,我尚沉沦,今得人身,佛已灭度.
何罪而生末法何福而预出家何障而不见金身何幸而躬逢舍利如是思惟,向使不种善根,何以得闻佛法不闻佛法,焉知常受佛恩此恩此德,丘山难喻.
自非发广大心,行菩萨道,建立佛法,救度众生,纵使粉身碎骨,岂能酬答是为发菩提心第一因缘也.

云何念父母恩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三年,怀胎乳哺,推干去湿,咽苦吐甘.
才得成人,指望绍继门风,供承祭祀.
今我等既已出家,滥称释子,忝号沙门.
甘旨不供,祭扫不给.
生不能养其口体,死不能导其神灵.
于世间则为大损,于出世又无实益,两途既失,重罪难逃!
如是思惟:惟有百劫千生常行佛道,十方三世普度众生,则不惟一生父母,生生父母,俱蒙拔济;不惟一人父母,人人父母,尽可超升.
是为发菩提心第二因缘也.

云何念师长恩父母虽能生育我身,若无世间师长,则不知礼义;若无出世师长,则不解佛法.
不知礼义,则同于异类;不解佛法,则何异俗人今我等粗知礼义,略解佛法,袈裟被体,戒品沾身,此之重恩,从师长得.
若求小果,仅能自利;今为大乘,普愿利人,则世出世间二种师长,俱蒙利益.
是为发菩提心第三因缘也.

云何念施主恩谓我等今者,日用所资,并非己有;二时粥饭,四季衣裳,疾病所需,身口所费,此皆出自他力,将为我用.
彼则竭力躬耕,尚难糊口;我则安坐受食,犹不称心.
彼则纺织不已,犹自艰难;我则安服有余,宁知爱惜彼则荜门蓬户,扰攘终身;我则广宇闲庭,悠游卒岁.
以彼劳而供我逸,于心安乎将他利而润己身,于理顺乎自非悲智双运,福慧二严,檀信沾恩,众生受赐,则粒米寸丝,酬偿有分,恶报难逃.
是为发菩提心第四因缘也.

云何念众生恩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世世生生,互为父母,彼此有恩.
今虽隔世昏迷,互不相识;以理推之,岂无报效今之披毛戴角,安知非昔为其子乎今之蠕动蜎飞,安知不曾为我父乎每见幼离父母,长而容貌都忘,何况宿世亲缘,今则张王难记.
彼其号呼于地狱之下,宛转于饿鬼之中,苦痛谁知饥虚安诉我虽不见不闻,彼必求拯求济.
非经不能陈此事,非佛不能道此言.
彼邪见人,何足以知此是故菩萨观于蝼蚁,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常思利益,念报其恩.
是为发菩提心第五因缘也.

云何念生死苦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常在生死,未得解脱.
人间天上,此界他方,出没万端,升沉片刻.
俄焉而天,俄焉而人,俄焉而地狱、畜生、饿鬼.
黑门朝出而暮还,铁窟暂离而又入.
登刀山也,则举体无完肤;攀剑树也,则方寸皆割裂.
热铁不除饥,吞之则肝肠尽烂,烊铜难疗渴,饮之则骨肉都糜.
利锯解之,则断而复续;巧风吹之,则死已还生.
猛火城中,忍听叫嗥之惨;煎熬盘里,但闻苦痛之声.
冰冻始凝,则状似青莲蕊结;血肉既裂,则身如红藕华开.
一夜死生,地下每经万遍;一朝苦痛,人间已过百年.
频烦狱卒疲劳,谁信阎翁教诫受时知苦,虽悔恨以何追脱已还忘,其作业也如故!
鞭驴出血,谁知吾母之悲牵豕就屠,焉识乃翁之痛食其子而不知,文王尚尔;啖其亲而未识,凡类皆然!
当年恩爱,今作怨家;昔日寇仇,今成骨肉.
昔为母而今为妇,旧是翁而新作夫.
宿命知之,则可羞可耻;天眼视之,则可笑可怜.
粪秽丛中,十月包藏难过;脓血道里,一时倒下可怜.
少也何知,东西莫辨;长而有识,贪欲便生.
须臾而老病相寻,迅速而无常又至.
风火交煎,神识于中溃乱;精血既竭,皮肉自外干枯.
无一毛而不被针钻,有一窍而皆从刀割.
龟之将烹,其脱壳也犹易;神之欲谢,其去体也倍难.
心无常主,类商贾而处处奔驰;身无定形,似房屋而频频迁徙.
大千尘点,难穷往返之身;四海波涛,孰计别离之泪峨峨积骨,过彼崇山;莽莽横尸,多于大地!
向使不闻佛语,此事谁见谁闻未睹佛经,此理焉知焉觉其或依前贪恋,仍旧痴迷;只恐万劫千生,一错百错.
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
道路冥冥,别离长久;三途恶报,还自受之.
痛不可言,谁当相代兴言及此,能不寒心是故宜应断生死流,出爱欲海,自他兼济,彼岸同登.
旷劫殊勋,在此一举.
是为发菩提心第六因缘也.

云何尊重己灵谓我现前一心,直下与释迦如来无二无别,云何世尊无量劫来早成正觉,而我等昏迷颠倒,尚做凡夫又佛世尊则具有无量神通、智慧、功德庄严,而我等则但有无量业系、烦恼、生死缠缚.
心性是一,迷悟天渊,静言思之,岂不可耻譬如无价宝珠,没在淤泥,视同瓦砾,不加爱重.
是故宜应以无量善法,对治烦恼.
修德有功,则性德方显.
如珠被濯,悬在高幢,洞达光明,映蔽一切.
可谓不辜佛化,不负己灵.
是为发菩提心第七因缘也.

云何忏悔业障经言犯一吉罗,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犁中.
吉罗小罪,尚获此报,何况重罪,其报难言!
今我等日用之中,一举一动,恒违戒律;一餐一水,频犯尸罗.
一日所犯,亦应无量,何况终身历劫,所起之罪,更不可言矣.
且以五戒言之,十人九犯,少露多藏.
五戒名为优婆塞戒,尚不具足,何况沙弥、比丘、菩萨等戒,又不必言矣.
问其名,则曰我比丘也;问其实,则尚不足为优婆塞也,岂不可愧哉!
当知佛戒不受则已,受则不可毁犯;不犯则已,犯则终必堕落.
若非自愍愍他,自伤伤他,身口并切,声泪俱下,普与众生求哀忏悔,则千生万劫恶报难逃.
是为发菩提心第八因缘也.

云何求生净土谓在此土修行,其进道也难;彼土往生,其成佛也易.
易故一生可致,难故累劫未成.
是以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
末世修行,无越于此.
然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
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
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
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
是则下菩提种,耕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
是为发菩提心第九因缘也.

云何令正法久住谓我世尊,无量劫来,为我等故,修菩提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因圆果满,遂致成佛.
既成佛已,化缘周讫,入于涅槃.
正法像法,皆已灭尽,仅存末法,有教无人.
邪正不分,是非莫辨,竞争人我,尽逐利名.
举目滔滔,天下皆是.
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义僧是何名衰残至此,殆不忍言,每一思及,不觉泪下!
我为佛子,不能报恩.
内无益于己,外无益于人;生无益于时,死无益于后.
天虽高,不能覆我;地虽厚,不能载我.
极重罪人,非我而谁由是痛不可忍,计无所出,顿忘鄙陋,忽发大心,虽不能挽回末运于此时,决当图护持正法于来世.
是故偕诸善友,同到道场,述为忏摩,建兹法会.
发四十八之大愿,愿愿度生;期百千劫之深心,心心作佛.
从于今日,尽未来际,毕此一形,誓归安养,既登九品,回入娑婆.
俾得佛日重辉,法门再阐,僧海澄清于此界,人民被化于东方,劫运为之更延,正法得以久住.
此则区区真实苦心.
是为发菩提心第十因缘也.

如是十缘备识,八法周知,则趣向有门,开发有地.
相与得此人身,居于华夏,六根无恙,四大轻安,具有信心,幸无魔障.
况今我等,又得出家,又受具戒,又遇道场,又闻佛法,又瞻舍利,又修忏法,又值善友,又具胜缘,不于今日发此大心,更待何日惟愿大众,愍我愚诚,怜我苦志,同立此愿,同发是心.
未发者今发,已发者增长,已增长者,今令相续.
勿畏难而退怯,勿视易而轻浮,勿欲速而不久长,勿懈怠而无勇猛,勿委靡而不振起,勿因循而更期待,勿因愚钝而一向无心,勿以根浅而自鄙无分.
譬诸种树,种久则根浅而日深;又如磨刀,磨久则刀钝而成利.
岂可因浅勿种,任其自枯因钝弗磨,置之无用又若以修行为苦,则不知懈怠尤苦.
修行则勤劳暂时,安乐永劫;懈怠则偷安一世,受苦多生.
况乎以净土为舟航,则何愁退转又得无生为忍力,则何虑艰难当知地狱罪人,尚发菩提于往劫;岂可人伦佛子,不立大愿于今生无始昏迷,往者既不可谏;而今觉悟,将来犹尚可追.
然迷而未悟,固可哀怜;苟知而不行,尤为痛惜.
若惧地狱之苦,则精进自生;若念无常之速,则懈怠不起.
又须以佛法为鞭策,善友为提携,造次弗离,终身依赖,则无退失之虞矣.
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
虚空非大,心王为大;金刚非坚,愿力最坚.
大众诚能不弃我语,则菩提眷属从此联姻,莲社宗盟自今缔好.
所愿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众生,同成正觉.
则安知未来三十二相,百福庄严,不从今日发心立愿而始也.
愿与大众共勉之!
幸甚!
幸甚!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省庵大师著智圆法师编述介绍作者省庵大师是汉地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
清朝康熙二十四年(1686年)诞生在江苏常熟的书香家庭.
大师从小不食荤腥,少年时代就有出尘的志向.
父亲很早去世,母亲十分贤明,知道他宿有善根,就叫他出家修道.
七岁时,礼清凉庵容选为师.
聪慧过人,读过的经典都能过目不忘.
十五岁剃度,精通世间典籍,擅长写诗、书法,但没有片刻忘记过生死大事.
有一天,大师在普仁寺见一位出家人扑地而死,猛然觉悟人世无常,从此修持也更加精进.
大师持戒精严,不离衣钵,日中一食,常常终夜不卧,终生不懈怠.
二十四岁,听闻教法,依渠成法师听讲《法华玄义》,又随绍昙法师学习唯识、《楞严》.
昼夜精研方等经典,历时三年,对性相二宗通达透彻.
二十八岁,在崇福寺亲近灵鹫和尚,参念佛是谁的话头,功夫绵密.
不到四个月,恍然契悟说:"我梦醒了.
"从此辩才无碍、善说法要.
灵鹫和尚欲传衣钵,大师却无意接受.
后来在真寂寺闭关,白天阅读三藏,夜晚专心念佛.
三年闭关圆满,大众恭请开讲《法华经》,大师升座开演经义,口若悬河,有如泉涌.
从此利众生事业日益兴盛.
又过了几年,大师到宁波阿育王寺赡礼佛舍利.
二月十五佛涅槃日,集合出家、在家四众,广修供养,自己在舍利塔前燃指供佛,发四十八愿,感得佛舍利放光.
大师作《劝发菩提心文》,激励四众同发菩提心,文章极其生动感人、字字血泪,许多念诵者都感动落泪.

大师受请住持各大寺院,每到一处,都使该处清规整肃,模范一新.
每天讲《法华经》、《楞严经》等,前来听经求教者云集一处.
后来退隐到杭州仙林寺,不出门精修净土.
后受弟子祈请,住持凤山梵天讲寺.
大师摒除外缘,纯提净土,与大众结长期念佛会,严格制定规矩,昼夜六时,互相策励.
人们都说是永明大师再来.
大师先后十余年住持古刹禅院,度化了许多人.

雍正十一年腊月初八,大师告诉弟子:"我明年四月间要走了.
"此后开始闭关,昼夜持念佛号十万声.
第二年四月十二日,大师对大众说:"我又见西方三圣降临,我是否要去净土了"说后留下偈言:"身在花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
"又说:"十四日我决定往生.
你们集合大众念佛.
"十三日,大师不再进食,闭目端坐.
次日五更,沐浴更衣,面朝西方结跏趺坐.
接近中午时,远近弟子集聚身边,哭泣顶礼请求:"愿师住世,救度众生.
"大师睁开眼说:"我去了就来,生死事大,各自净心念佛.
"就这样,口念佛号安详示寂.
世寿四十九岁.
全文分三: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一、序分分二:(一)恳劝听察(二)教理劝发(一)恳劝听察【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泣血稽颡,哀告现前大众及当世净信男女等,惟愿慈悲,少加听察.
】省庵大师说: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泣血磕头,哀痛告诉现前大众及当代具清净信心的善男信女等.
唯愿大家慈悲,抽点时间听我讲讲,同时做一点观察.
(单听不观察不能引生定解,而没有定解就不会视菩提心为大乘心要,顶戴奉行,所以听后还需要思察.
)"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是大师的谦辞.
("不肖"即不像,比如父亲有道德,儿子不像父亲,叫做"不肖".
)"不肖"是说自己不贤,不像诸佛菩萨.
"愚下"是说自己没智慧.
"凡夫"是说自己非圣人.
"实贤"是法名.
"泣血"是把血哭出来.
"稽颡"即双膝着地、以额头触地给大众顶礼,表示至诚劝请大众发菩提心.

《法华经》讲常不轻菩萨见众生就恭敬顶礼说:"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
"省庵大师这时的心情就像常不轻菩萨那样,以满腔赤诚来唤醒大众的善根.
"泣血"是大悲心的反应.
没得到名利、地位,失去了轮回中的圆满,并不值得哭泣,该悲泣的是有情本具佛性,却无始轮回至今,枉受辛苦,仍不愿回头发菩提心,照这样下去,还要千生万劫漂流生死.
省庵大师不忍众生沉沦苦海,感同身受,就泣血稽颡劝请大家发菩提心.

(二)教理劝发问:为什么要依圣教和正理劝发菩提心答:因为像发菩提心与成佛、度众生的关系、不发心会造成何种结果、菩提心有何种作用等等,都牵涉到极深奥的缘起,只有依靠圣教和正理才能引生认识.
问:如何劝发呢答:首先标明发菩提心是大乘入门,其次由正反面的理由证明其成立,最后得出结论:欲学如来乘,必发菩提心,不可缓慢.
以下就按"立论""理由""结论"分段讲解.
1、立论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
我听经论上说:大乘的入门以发菩提心为首要;修行最紧急的事是首先建立大愿.
这里,道是指大乘成佛之道.
在布施、持戒、智慧等的众多法中,哪一法是入大乘道的首要之法呢就是发菩提心,没有它,无论修什么都不算大乘.
发心之后趣入六波罗蜜多的修行,又是以什么为首要呢还是发菩提心,没有菩提心摄持,就不算波罗蜜多之道.

修大乘要发大愿,不发愿则不可能修菩萨行.
想想连度众生、成佛的愿都没有,能修什么大乘呢我们知道有了愿心才有行心,没有立愿,不论说修什么大乘,都是自欺欺人而已.
《宝性论》云:"信解大乘为种子.
"《入行论》中说,在发心的当下就成为佛子,诞生于佛的家族中.
阿底峡尊者说:"以发心区分大小乘.
"《广论》中认定入大乘门是发菩提心.
密续也强调入密乘的首要条件是发菩提心,不发菩提心则无资格修持密法.
宗大师说:如果能由勤修引发真实的菩提心,那么由菩提心的摄持,小到布施乌鸦少许饮食,也能列入菩萨行.
相反,没有菩提心,纵然以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宝而行布施,也不算入了菩萨行.
像这样,没有菩提心,净戒乃至智慧,修持本尊、气脉、明点等等,都不能列入菩萨行.

2、理由正面: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
建立了大愿,就可以度一切众生;发了菩提心,就能成就无上佛道.
这里包含了深广的缘起道理,就是圆满的利他从发菩提心显现;圆满的自利从发菩提心产生.
譬如,枝叶花果都要从种子中产生,没有种子则一无所成,发菩提心就是成就一切佛功德法的种子,成佛、度众生的种子是菩提心,无量波罗蜜多的种子是菩提心,三身、四智、相好、净土的种子还是菩提心,因此,《华严经》说菩提心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

世俗菩提心有两方面的德相,就是希求利他之心和希求佛果之心,一旦发起具有这二种德相的菩提心,就是种下了一切佛法的种子,将来以愿力推动,会逐步利益众生、成就佛道.
利他方面,菩提心是能带给众生无量利益的源泉.
只要发心者不舍弃誓言,它就会不断发挥作用,由愿轮常转就可以救度众生.
比如,到了初地是以这愿力度化众生,到了二地仍是以这愿力度化众生,如此辗转升进,愿力日益坚固、广大、圆满,最后成佛从菩提心中圆满出现一切利他事业,以愿力在无勤作、无分别中任运度化一切众生.

比如,观世音菩萨因地发十二大愿,这些愿在五道十地中辗转利益众生,到了佛地,更是"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又如,《金刚经》说:无论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欲界众生),或者有色(四禅色界天)、无色(空无边处天)、有想(识无边处天)、无想(无所有处天)、非有想非无想(非想非非想处天),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按这样发愿,可以度化一切种类的众生.
心是无比微妙的,发什么愿就往什么方向发展.
发誓度众生,就可以度众生;发誓成佛,就可以成佛.
以哪种发心就造成哪种结果.

"心发,则佛道堪成":发了菩提心就能成就无上佛道.
《菩提心义》云:"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功德法故.
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
若归本则是密严刹土.
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
""若人求佛慧,通达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证大菩提.
"反面: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
如果不发广大心、不立坚固愿,那纵然经历微尘数劫,也依然还在轮回,虽然有修行,也总是徒劳辛苦.
广大心是指发起"众生无边誓愿度,佛道无上誓愿成"的心.
《普贤行愿品》所说"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愿乃尽,以虚空界、众生界、众生业、众生烦恼无有尽故,我此大愿无有穷尽,"即是广大,包括所缘众生无量、所成佛道无上、所发愿力无尽等等.
坚固愿,如经云:"假使热铁轮,在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即纵遇命难也不退转的愿心.

问:为什么不发菩提心,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答:如果我们心中没有成佛、度众生的愿望,那我们就只有自私自利的发心,想追求的就只是轮回中的圆满.
以这样的发心能获得实义吗比如,费尽心机当选为总统,但过不了几年,这个果就荡然无存了,这不是徒劳辛苦吗或者,发心要做大富翁,最后创造了一大笔财富,但到来生呢不都没有了吗相反,为了成佛度众生而发心,以这个因缘最终会成就菩提,这样的果会坏灭吗这不是究竟实义吗《四百论释》中讲了一个比喻,一个愚人用尽力气在山尖上堆起石堆,最后石堆不必勤作一时间就全部垮掉了.
轮回里的事业就是如此,比如到了劫末,三禅天之下的器情万法荡然无存,从这个大的坏灭相往回看,追求三有中的圆满都是徒劳无义的.
所以,不发广大心、不立坚固愿,再怎么追求世间的圆满,也只是徒劳辛苦.

3、结论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由以上的理由,《华严经》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连忘失都成了魔业,何况并没有发心呢由此就知道,想修学如来乘,首先必须具足发起菩萨愿,刻不容缓.
所谓"魔业",魔是指妨碍道业的法.
《华严经》讲,过去有一位菩萨,最初发了菩提心,后来忙于世间善法忘失了菩提心.
这样修一般善法,一般人认为是好事,实际却成了菩萨的魔业,因为忘失菩提心让菩萨从大乘道中退转,失坏了成佛度众生的愿心,失坏了高贵的佛子身份,失坏了佛子的六度万行,这是最大的衰败,当然是魔业.

魔业也可解释为使人着魔的业.
本来发菩提心是为了度众生而希求佛果,现在心里没有了这种希求,只是为自利追求世间圆满,这是把无实义的轮回法执为有实义,是菩萨的着魔.
着魔就在于心识迷乱,看不清那是无实义的,就像猴子不见水月虚假,到水里去捞月一样.

忘失菩提心尚且成为魔业,导致只能流转轮回,何况并没有发菩提心呢所以,要修习如来乘,最紧要的就是具足菩提愿.
虽然学小乘、求人天福报,不发菩提心也可以办到,但是修大乘法,不发菩提心则没有可能性.

我们做任何事都要遵循缘起规律,因不正确或不圆满,就不会有任何成果.
大乘以菩提心为入门,是否是大乘及大乘的成就如何,完全观待有没有菩提心和菩提心的成就.
不发菩提心而求佛果,就像从牛角中挤牛奶一样,即使经过恒河沙数劫,也无任何成果.
所以,发菩提心不可缓慢,不可以想:"发菩提心不重要,我先修其它法,以后再发.
"也不要认为:"不发心可以成佛,或者发一点就可以,不必要那么投入.
"宗大师曾经说:这就像世间说的割草磨镰,在菩提心没有达到扼要时,不论多长时间努力修善,也无多大进展,犹如钝镰割草.
反之,如果让此心修至扼要,那就像暂时不割草而把刀磨锋利,之后少时便能割下许多一样,一一刹那也能快速净障、积资,即使微少善根也能令其增长广大,即将穷尽的善根也能使其无有穷尽.
因此,我们首先应修好菩提心,使菩提心日益增长圆满,由此就有真实、清净的大乘,在菩提心的基础上,行持六度万行,则是成佛之道.
由以上原因,论中说:"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二、正宗分分二:(一)发心标准(二)发心因缘(一)发心标准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若不指陈,如何趋向今为大众,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
然而人的心愿有很多种的相貌差别,一般人盲目无知,不清楚地指示,怎么能正确无误地趣向呢现在我为大家大略讲述,发心有八种相貌,即邪、正、真、伪、大、小、偏、圆.
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怎么叫做邪、正、真、伪、大、小、偏、圆呢下面就一一指示.
1、邪正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
如是发心,名之为邪.
世间有一类修行人,一向修行不仔细考察自己的心态,只知道追求外在的事物,或者追求利养,或者喜爱名声,或者贪图现世五欲享受,或者希求来世人天福报,这一类的发心叫做邪.
既不求利养名闻,又不贪欲乐果报,唯为生死,为菩提.
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假如有修行人既不求利养,也不求名声,也不求现世五欲享乐,也不求来世做高官、富豪或者升天的果报,他的心唯一为生死、为菩提而修行,这样的发心就是正.
以上"邪"、"正"一对是从动机上分判.
修行是为了追求名闻利养、现世享乐或来世果报,都属于动机不正.
而为了了生死、成菩提,则是动机纯正.
两种发心,黑白分明,正的不邪、邪的不正,无法混淆.

邪、正走向:我们用"动机"、"业"、"果"三者来衡量,就知道缘起不错乱,邪和正是明明白白的两条路.
具体可以分下面六种情况:一、动机是追求现世由五欲引生的欲乐,由此会造非福业,堕入恶趣.
二、动机是追求来世由五欲引生的欲乐,由此会造福业,受生欲界人天.
三、动机是追求由内禅定引生的乐受,由此会造不动业,受生色界一至三禅天.
四、动机是追求由内禅定引起的舍受,由此会造不动业,受生色界四禅乃至无色界天.
五、动机是普遍厌离三有,唯一为求解脱,由此三门行善,能引出世间道,逐渐远离生死、趋近涅槃.
六、动机是为了成就无上菩提,三门行善,唯一成为成就佛果的资粮.
这里,前四种动机是邪,后二种是正,动机不正,不论修什么善法、修多长时间,都不可能解脱和成佛.
所谓"初步是邪、步步是邪,"发心就是初步,发心不正,想获得解脱、成佛,就像蒸沙做饭一样,纵经尘劫也毫无成果.

我们要时时反观自心,如果当下是不正的发心,就要尽量改正.
只有纯粹为生死、为菩提而修行,才会趋向解脱和成佛.
2、真伪是否真的发了菩提心有具体的表现.
比如,世间人求财,念念不忘,甚至梦中还在追求,这是真的求财.
世间人追求做总统,不畏仕途长远,排除万难也要登上总统宝座,这是真的求做总统.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发菩提心呢论中说: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
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
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巅.
如是发心,名之为真.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听说佛道长远需要圆满无边资粮,也不生退转、怯弱之心,见到众生无量、性情恶劣、难以度化,也不生厌倦之心.
就像攀登万丈高山,不达顶峰誓不罢休;又像上九层宝塔,不至塔顶决不终止.
像这样发心,叫做真.

比如,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常精进菩萨为了救度一个众生,即使经无量劫的教导,他仍顽固不化,也不生一念舍弃之心.
这就是真正发了菩提心.
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始勤终怠.
虽有好心,多为名利之所夹杂;虽有善法,复为罪业之所染污.
如是发心,名之为伪.
什么是伪发心呢就是"有罪不忏":造了罪业,覆藏在心而不发露忏悔;"有过不除":明明自己有过错,却不愿意改正;"内浊外清":心里念念贪嗔痴,外表伪装清净、高尚;"始勤终怠":最初勇猛精进,后来有始无终、懈怠疲厌,经不想诵、佛不想念、头不想磕、灯不想供、禅不想参,变得灰溜溜的,没有向上的心力.
"虽有好心,多为名利之所夹杂":虽有好心,却夹杂很多贪图名利的心.
"虽有善法,复为罪业之所染污":虽然做了布施等的善法,但由发心不真,又被贪嗔痴造的种种罪业所染污.
有以上这些表现就是虚伪发心.

如何辨别发心的真伪:关键要明体性.
譬如鉴别宝物的真伪,须十分熟悉宝物的特性.
熟悉之后,观察该物具有那种特性就是真的,相反就是假的.
同样,辨别发心是否真实,总的要知道发愿的体相,特别要明了发菩提心的体相.
由此就能明辨真伪.

总的说发愿的体相,发是以激动为义,就像离弦之箭,不达目标,势不中止;愿是以希求为义,心心好乐,念念希求.
就像商人求财、贪欲者好色,朝思暮想,念念驰求,这就是真的希求.
如果一开始发愿,很快就放弃,那不是真的发.
口里说求东,心里却求西,也不是真的愿.

特别而言,菩提心以愿为体,也是一种希求心.
但它和世间发愿在希求的目标上不同,它希求的是利他、成佛.
所以,我们讲菩提心的德相是希求利他之心和希求成佛之心.
《现观庄严论》云:"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
"所以,检查发心的真伪,就是检查希求利他和希求成佛的心是否真实.

对照上文,"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是真希求成佛度众生.
"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是真发了誓愿,不到究竟,誓不罢休.
比喻是,"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巅.
"我们如理地衡量,真正发了菩提心,念念希求成佛利他,一定能遮止我爱执,一定能不为自身求名利,不爱人天福报、二乘小果,无论做什么善法,内心都十分纯洁,不杂罪业.
而且,真正立志成佛,有真实的行愿,必定会真改过、真忏悔.
《瑜伽师地论》说:"菩萨安住种性之时,由其自性粗重微薄,既发心已,身心粗重转复薄弱.
"这是说发菩提心的菩萨,身心的烦恼会日益薄弱.

相反,口里说希求成佛度众生,内心却贪恋世间名利,说明追求世间圆满在他心中的份量更重,发心则浮于表面.
所以说,"虽有好心,多为名利夹杂""虽有善法,复为罪业染污"都是发心不真的表现.
再者,真发无上道心,立誓求证佛道,就会念念反观自己,断恶修善.
相反,口中说希求佛果,实际上有罪不愿忏、有过无意改,这是心口相违,是伪发心.
真正的发誓是不达目的不终止,口中说发誓,实际上始勤终怠,也是立誓不真.

3、大小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
如是发心,名之为大.
怎样叫做发心广大呢就是直到度尽了一切众生,我的愿才停止;直到圆满成就了菩提道,我的愿才完成,这样发心,叫做大.
换句话说,哪怕还剩下一个众生没有得度,我也不违背誓言,一定把他度到成佛为止;即使我已证入十地,只剩下比毫毛还细的所知障,我也不以此为足,一定要达到成佛为止.
这样发心,就是广大.
世俗菩提心有两部分德相,一是希求利他之心,二是希求成佛之心.
把这两方面的愿心都修圆满,合起来就是发了大心.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
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怎样叫做发心狭小就是把三界看成牢狱,把生死视为怨家,只求自己解脱,不愿入生死救度一切众生,这样的发心,叫做小.
总之,自利为小,利他为大.
只求出轮回,取证小乘涅槃,叫做小;唯求不住轮涅的无住大涅槃,叫做大.
这里还要辨析一点,就是并非菩萨自己不需要出离生死,因为生死是苦,生死的因是烦恼,不止息苦和集,就会像车轮轮转那样,结生相续,了无止期.
像这样,自己尚救不了,怎么能救众生实际上,菩萨发愿救度一切众生,理应比声闻缘觉更具有出离心.
因为菩萨只有深知生死苦性,推己及人,观察众生沉溺生死,才会引发大悲.
由此发心救度一切众生,就是菩萨不舍生死.

总之,舍弃自相续的轮回和不舍弃轮回众生是两个概念.
声闻缘觉见生死是苦性,只顾自己解脱,这是发心小;菩萨见生死苦,反而发起苍生度尽我方休的悲愿,这是发心大.
4、偏圆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知见不泯.
如是发心,名之为偏.
如果心外见有一个个的众生和佛道,愿度心外的众生,愿成心外的佛道,总忘不了我度了谁、何时度的、度的如何、我有哪些功德、成就,去不了对功德的执著,去不了心外有佛道、有众生的知见.
这样发心,不契合中道,叫做偏.

偏即偏于二边,此处执著有众生有佛道,是堕实有边.
离有无二边,是中道.
所谓终日度生,不著度生之相.
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
不见一法,离心别有.
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
如是发心,名之为圆.
"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迷时是众生,只要唤醒他,就可以解脱,以这个原因,发愿度一切众生.
"若知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自性清湛圆明、本具恒沙功德,悟了它就成佛道,以这个原因,发愿成就佛果.
众生和佛道都不离自性,所以说"不见一法,离心别有".
后句中,"虚空"比喻心性广大周遍,一切色法都在虚空中,没有一个微尘在虚空之外,同样,心性横遍十方、竖穷三际,万法在真心中,都是心.
这样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叫做圆.

知此八种差别,则知审察;知审察,则知去取;知去取,则可发心.
这一句讲了三对因果,告诉我们由什么途径来达到标准的发心.
三对因果是:知差别(因),则知审察(果);知审察(因),则知去取(果);知去取(因),便能发心(果).
认识了上面八种发心的相貌差别,就知道怎样检查自己的发心.
知道检查自已的发心,就知道该去除哪些发心,该取证哪些发心,心里会有明确的目标,再按这样调整改进,就可以发起真正的菩提心.
反之,如果连发心的差别都不认识,怎么检查自心呢不懂得检查自心,怎么能明确取舍呢很可能认为修好了菩提心,实际上多是邪、小、伪、偏的发心.
所以,要真诚地自我反省、自我检讨,不能自欺欺人、不思改进.

云何审察谓我所发心,于此八中,为邪为正,为真为伪,为大为小,为偏为圆.
怎样叫做审察就是检查自己的发心在这八种当中,动机是邪还是正,心态是真还是伪,心量是大还是小,见解是偏还是圆这样审察,会客观地评价自己,没有自视过高,没有以假滥真,知道自己该在哪方面努力,该怎样改正、提升.
云何去取所谓去邪、去伪、去小、去偏,取正、取真、取大、取圆.
如此发心,方得名为真正发菩提心也.
怎么叫做去取就是由审察而知道自己的发心状况之后,去掉邪的,换成正的;去掉伪的,换成真的;去掉小的,换成大的;去掉偏的,换成圆的.
这样,把不合标准的发心都去掉,把符合标准的发心都取到,才是真正发菩提心.

(二)发心因缘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
这菩提心是一切善心中王,必须凭借因缘才能发起.
"诸善"指一切世出世间的善法.
"王"有最尊贵的意思,也有统摄一切的意思.
也就是五戒是人的善,十善是欲界天的善,四禅八定是上界天的善,出离心、通达人无我是声闻、缘觉的善,菩提心是菩萨、佛的善,这一切善以菩提心为最大,因为:发心的时间无限,尽未来际而发;所缘的对象无限,缘一切众生而发;发心的希求无上,上求断证圆满的佛果,下予众生暂时、究竟的利乐.
总之,方方面面都达到了极致,远超人天、声缘.
再从果上观察,人天有漏善法不能解脱分段生死,声闻无漏善法能解脱分段生死,却不能解脱变易生死,唯独菩提心能断二种生死,圆满断证而成佛.
由以上心量和作用方面的校量可知,菩提心是诸善之王,最为尊贵.

其次,在大乘领域中,浩瀚如海的菩萨行都是由菩提心摄持,从这统摄万善的角度,也堪称为"诸善中王".
既然菩提心是诸善之王,超过人天、声缘的善法,那么造就它就一定有特殊因缘,有特殊的引生、长养它的土壤.
下面这十种就是能引发菩提心的因缘.
今言因缘,略有十种.
何等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师长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众生恩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灵故;八者、忏悔业障故;九者、求生净土故;十者、为念正法得久住故.

发菩提心的因缘略说有"念佛重恩"等的十种.
文中每句都有"故"字,意思是由这方面的因缘而发心.
比如,"念佛重恩故",即通过忆念佛恩而引发菩提心.
总之在十个方面反复如理思维而引发菩提心.
这里要认识到,世俗菩提心是因缘生的有为法,为什么说是因缘生呢因为如果不是因缘生,那就是无因生;而如果是无因生,应成一切众生不必修学就都有菩提心了,事实上,无数众生根本没有成佛度众生的希求心,这证明发菩提心是有因缘的.
既然有因缘,就可以断定:发心的因缘积聚,就会引生菩提心;而不积聚,凭着空想,也难以发起;而且,因缘不积聚到一定程度,菩提心也不能发到量.

我们知道,思维能直接引起心态的转变.
比如,观不净或观苦,会引生厌离心;而且,观得次数越多,越得力,厌离心就越强,最后会达到无间猛利的程度.
但是,换成观可爱、观安乐,不但不生厌离心,还会引起相反的贪著心.
总之,我们怎样想,就造成怎样的心态.
这样就知道,我们发菩提心,首先要观察往哪方面思维才能引发菩提心,观察到因缘,找好了途经,再修就有效.

比如,以父母恩为专题作思维,进入思维后,会发现心态开始在变化,想着想着,自然就引生感恩、报恩的心态.
这样不断思维,一再引发,就会形成稳固的报恩心.
接下来再思维:我如何才能报父母恩德反反复复观察清楚,就会断定:只有发菩提心让父母脱离轮回、得到佛果安乐,才堪报答.
这样思维会产生认识上的转变,就是会发誓利益生生世世的父母.

像这样,按上面十方面反复思维,自然就触动相续中的善根,引起贤善意乐,再如理地按次第往上引,就会生起对成佛度众生的希求心.
这是很有规律的,我们的心就像一个小孩,用如理思维引着它在理路上走,它会变得越来越懂事,最后不用管也会自觉地发心.

反面也能观察到,只是口里念念,内心无动于衷,则只是影像般的发心.
问题就出在没有主动借因缘引着心转变,所以内在没有真实的内涵,成了有口无心的状况.
所以,需要凭借因缘来发菩提心,因缘就是上面十个方面,只要方法得当、如理如量,无论从哪方面入手,都可以引发菩提心.
总之,这是正因缘起,决定无错误.
(初学者常犯倒果为因的错误,比如发心,重点是找到正因之后,集中心力在因上修集,并不是只念念就大事完毕修成了菩提心.
)我们以前没积累过这些方面的因缘,没用心思维过这些深广的道理,所以才没把自己的心升华为最贤善的菩提心.
现在应该转过来,主动摄取种种能引菩提心的因缘,这也是最重要、最具意义的因缘.
我们应生难遭遇想,把心主动投入到这个大冶洪炉中,锻炼出如纯金般的菩提心.

1、念佛重恩故发菩提心云何念佛重恩怎样由念佛恩而发菩提心呢首先思维佛的救度之恩,其次为报佛恩而发菩提心.
(1)思维佛恩谓我释迦如来,最初发心,为我等故,行菩萨道,经无量劫,备受诸苦.
佛从最初发心开始,为了我们行持菩萨道,经过无量劫,这期间备受辛苦.
这样思维,我们领受佛恩多久了呢从佛最初发心的那一刹那开始.
佛已经施恩于我们,发心之后,佛常常观照我们,把点滴的善根都回向我们,这其中回向的每一分善根都对我们有恩德,何况长劫不断的回向.

佛从初发心开始精进修菩萨道,单修布施度,就曾经奉献过数不清的身命,为了求得正法,佛曾经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
像这样,佛为了利益我们,在无量劫中行持过种种难行苦行.
佛持过多少戒、修过多少忍、行过多少精进、入过多少三摩地、证过多少智慧,确实海墨难书.

我造业时,佛则哀怜,方便教化,而我愚痴,不知信受.
我堕地狱,佛复悲痛,欲代我苦,而我业重,不能救拔.
我生人道,佛以方便,令种善根,世世生生,随逐于我,心无暂舍.
我造恶业时,佛悲愍我,用种种方便教化我,我却愚痴不知信受.
我堕地狱时,佛并没有嫌弃我,佛愿代我受苦,但我业力深重,佛也不能救拔.
我在人间,佛以方便让我种善根,生生世世跟随我,无一念舍离.

很多事,不思维就不知道,也不生感恩心.
佛不是凡人,佛具有圆满的利他能力,佛的智慧照见尽虚空界的一切有情,按照所化众生的因缘,任运幻化游戏.
也就是,佛知道谁衰败、谁痛苦、谁可以调化,昼夜恒时观照整个世间,在所化应得度时,佛从没有丝毫的延误.
这样就知道,我们作为众生,必然在佛的慈悲观照之中,从我们和佛结上缘开始,一刹那没离开过佛恩的摄受.
佛有时化作身边的人帮助我们,有时现于梦中让我们生信心.
有时在我们起恶念时,让我们良心发现.

漫漫长夜,佛对我们做过无数次救度.
每次在得度的因缘到来时,佛从没有延误过一个刹那.
佛对我们能作的加持和帮助都完全地做过了.
经上说:佛的大慈心无著无碍,恒时出生,任运自成,增上充溢,遍满一切世间,遍入一切有情之心.
所以,佛心恒时观照我们.
平常有人观照自己,都会感恩戴德,何况佛恒时慈悲护念我们,为什么不知恩感恩呢佛初出世,我尚沉沦,今得人身,佛已灭度.
何罪而生末法何福而预出家何障而不见金身何幸而躬逢舍利佛最初来到世间时,我还在恶趣中沉沦.
现在我得到人身,佛却已经灭度.
是何罪障,生逢末法时代是何福德,在佛法中出家是何业障,不见佛的金身是何幸运,亲遇佛的舍利以上是由思维佛恩引发的悲欣交集之心.
古德说"佛出世时我沉沦,我得人身佛灭度,懊恼此生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
"就是思念佛陀时流露的悲伤心情.
我们怎样深自庆幸呢要这样想到:我们叫做释子,身穿佛陀加持的法衣,显现佛陀的清净幢相,受持佛陀制定的戒律,念诵佛陀宣演的经典,思维佛陀圣教的法义,顶礼佛陀的圣像,观想佛陀的相好,忆念佛陀的功德,持念佛陀的心咒、名号,弘扬佛陀的教法,求证佛陀的功德.
行遍天下,受人供养,连一小片袈裟也受天人恭敬.
这样殊胜的因缘、福分,哪一点不是佛恩赐予的呢!

如是思惟,向使不种善根,何以得闻佛法不闻佛法,焉知常受佛恩此恩此德,丘山难喻.
这样思维,假使过去没种过善根,怎能听闻佛的教法假如不闻佛的教法,怎知常常蒙受佛恩此恩此德,高山难以为喻.
(2)为报恩而发菩提心自非发广大心,行菩萨道,建立佛法,救度众生,纵使粉身碎骨,岂能酬答是为发菩提心第一因缘也.
如果不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尽心尽力地建立佛法、救度众生,就算粉身碎骨,又岂能报答佛的恩德(我们思考怎么做才能报答佛的恩德最后会得出一个答案.
就是发菩提心.
)这就是发菩提心的第一因缘.
"发广大心":发佛所发之心.
"行菩萨道":行佛所行之事.
佛的愿望无非是建立佛法、救度众生,我们要想报佛恩,就要护持佛法,在没有佛法的地方,设法去弘扬;在有佛法的地方,尽心尽力去护持.
而且要尽力利益众生,哪怕在一个众生的心中播下一个善根种子,也有责任去做,这样"建立佛法、救度众生",才是善体佛心、令佛欢喜.

想一想,我们相续中生起的点滴善根,都来自佛陀.
佛对我们的恩德极重,如果不发佛心、不行佛事,众生不度、佛法不修、不弘,怎么能报答佛的深恩所以,只有发菩提心才能报佛恩.
《华严经》说:"假使顶戴经尘劫,身为床座遍大千,若不说法度众生,毕竟不能报佛恩.
"(即使在微尘数的大劫里以头顶戴佛,以身体布满大千世界给佛做床座,如果不说法度众生,也毕竟不能报答佛的恩德.
)《楞严经》中,阿难尊者发愿:"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尊者祈愿:从此将这菩提心奉献给微尘数的世界,才叫做报答佛恩.
)2、念父母恩故发菩提心云何念父母恩怎样念父母恩而发菩提心呢首先思维父母生养自己的恩德,其次思维自己不孝的罪过,由此为了报恩补过,励力发起菩提心.
(1)思维父母生养之恩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三年,怀胎乳哺,推干去湿,咽苦吐甘.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出自《诗经》,意思是说,父母生养我有多么辛劳.
"哀哀",就是想起自己来人间带给父母多少辛苦,内心就很哀伤、很歉疚.
两个"哀"字表达了念母恩时的悲痛之情.

现在人喜欢给自己过生日,特意要营造一种快乐的气氛.
按理说,生日本是母难日,应该在这一天感念母恩,为母亲诵经、修福,作种种报恩的孝行.
因为就在这一天,母亲为了让我们平安地降生,经受了分娩的剧痛,心里想起母亲生自己的苦难,内心哀痛、增进孝思,才是相应佛法的做法.

"十月三年,怀胎乳哺":母亲经过十月怀胎,把我们从没有四肢、器官的羯罗蓝孕育成具备人形的胎儿.
我们不像其它动物产下来不久,就能自己独立生存;而是要在产后的三年中依靠母亲乳汁的哺育,才长成身体.
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是父母赐予我们做人的机会,这样的深恩大德怎么能不报答呢"推干去湿,咽苦吐甘":小时候和母亲一起睡,每当我们尿床时,母亲总是把我们推向干处,自己靠着尿湿的地方一夜到天明.
在喂我们饮食时,母亲总要首先自己品尝,发现食物酸苦,就咽进自己肚里;有好吃的,就咀嚼了吐给我们吃.
母亲爱护我们,无微不至.

总之,母亲为了我们,一切辛苦都愿意自己代受,一切利益都愿意赐给我们.
有一首唐诗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孩子要出门了,临行前夕,母亲手中的线一针针缝着孩子的衣服,心里却担心这一出门又不知要多久才能回来.
谁说寸草心能报得三春的暖阳以儿女微薄的孝心无以报答母亲养育之恩.

才得成人,指望绍继门风,供承祭祀.
这是中国父母的常情.
孩子长大成人,父母指望绍继门风、供承祭祀.
"绍继"是继承的意思.
按照传统家庭观念,家族需要代代延续,不能中断香火.
"门风"是家风、家庭好的风范.
孩子长大了,父母指望孩子成家立业,能把一脉香烟延续下去,希望孩子能继承好的门风.

"供承祭祀":父母养儿育女,指望年老有病时,能在身边照顾,供养承事;百年之后,能每年清明在坟前祭扫,告慰在天之灵.
有一首唐先生的《亲恩歌》是这样写的:我今未说泪先淋,难报爹娘养育恩.
自是断肠谈不得,断肠谈与众人听.
我还没开口说父母的恩德,就禁不住泪如雨下.
作为子女,难以报答父母养育的深恩.
虽然一想起父母恩德,心里就肝肠寸断,悲伤得说不出话来,但我这断肠人还是给大家讲讲吧!
惟有怀胎受折磨,百般魔障好难过.
莫言产育无凶吉,生死须臾可奈何.
我们的母亲在怀孕期间,要遭受种种折磨,各种各样的魔障好难度过.
莫说生产没什么吉凶祸福,片刻就可能失去生命,母亲极有可能因为难产而离开人世.
母亲怀我们的时候,为了不让我们遭受损害,她需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
不论饮食、穿衣、行走、睡觉,都处处小心.
比如,母亲睡觉时,不敢乱翻身,吃东西时,不敢吃过热、过冷的食物;走路时,不敢走快.
总之,行住坐卧时时要保持有利于胎儿的姿势.
母亲在怀孕期间所受的折磨,用语言难以表述.

肚里如今痛得慌,叫人为我剪衣裳,千生万死多难算,只靠神天作主张.
临产时,母亲肚里痛得厉害,叫人赶紧剪开衣服.
千生万死,难以预料会出现什么结果,一切只有靠老天爷做主了.
母亲遭受难产之苦,就像有一千把利刃割截身体,当时由于生产的剧痛,母亲心识迷闷,已分不清东西南北,全身都疼痛难忍.
生下儿来血奔心,牙关紧闭眼翻生,直从剪下胞衣后,再过三朝才是人.
刚生下孩子时,血奔心脏,牙关紧闭,两眼上翻.
自从剪下胞衣后,再过三天才是真正的人.
屎尿时常撒满身,腥臊臭秽不堪闻.
却无半点嫌憎意,洗换频繁极苦辛.
我们在做婴儿时,大小便不能自控,常常拉屎拉尿,撒在身上,臭秽难闻.
母亲却没有半点嫌弃,那几年里,天天给我们换洗衣服,非常辛苦.
听得娃儿哭一声,翻身就把手来擎.
想他岁半周年内,一觉何曾睡得成.
一听到我们哇哇的哭声,睡梦中的母亲就翻身醒来,把我们抱起,哄着我们睡.
想一想,从我们生下来到满周岁的那一年半载,母亲哪里睡过一次好觉大雪纷纷腊月天,偎头偎脸抱儿眠,只因乳是孩儿吃,彻夜开胸在外边.
在那大雪纷飞的寒冬腊月,母亲生怕我们受凉,用头和脸紧紧贴着我们,抱着我们睡.
想到我们随时要吃奶,母亲顾不上自己受冷挨冻,一整夜把胸部露在外边.
听得孩儿出痘疮,登时吓得眼翻黄.
一从放出标来后,尽日何曾吃米汤.
磕个头来上炷香,声声只叫痘娘娘.
若还叫得娘娘应,何怕头穿出脑浆.
听到我们出痘疮,母亲顿时吓得两眼翻黄.
自从我们放出标来之后,整天没喝过半滴汤水.
为了求孩子得平安,又磕头又上香,一声声祈求"痘娘娘保佑,痘娘娘保佑,"只要叫得痘娘娘答应,哪怕头磕穿了出脑浆也心甘情愿.

幸得儿生两岁零,依台傍凳自能行.
只愁跌破头和面,挂肚牵肠不放心.
好不容易我们长到两岁,能自己扶着桌椅走路,母亲又担心我们摔倒,跌破了头脸,常常牵肠挂肚的悬着一颗心.
生得孩儿性气乖,任他情性使将来.
如何父母偏怜爱,还说乖乖这样乖.
即使生了性情乖戾的孩子,也随他的性子,百依百顺.
不论孩子怎样,父母都一向当作宝贝来怜爱,还说"乖乖,这样乖.
"儿今头发已披肩,转眼成人在面前,痛杀亲心难割舍,不能常在膝头边.
转眼之间,孩子长大成人,头发已经披在肩上.
父母想到孩子不能常在自己身边,心里疼痛,难割难舍.
虽然挣得少田园,受怕担辛苦万千,不是为儿还为女,自家吃得几文钱.
虽然种了些田地果园,挣了些钱财,这也让父母千辛万苦、担惊受怕.
要不是为了儿女成家立业,两个老人自己能吃得了几文钱呢娘看爹来爹看娘,为何终日脸焦黄只因儿女将婚嫁,相对愁眉做一房.
父母双亲,为什么你看我,我看你,整天面色焦黄只因为儿女到了成家的年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父母正发愁怎么来准备婚嫁.
寸寸丝丝总是恩,谁能描得半毫真,蓼莪纵使能描画,只好依稀六七分.
(蓼莪指《诗经·小雅·蓼莪》,是《诗经》里的诗.
前面说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就出自这首诗.
)像上面说的,点点滴滴都是父母恩德,谁能描绘父母恩德的半毫呢即使《诗经》里善于表达的《蓼莪》,也只是依稀仿佛说个六七分罢了.
(2)思维不孝之罪今我等既已出家,滥称释子,忝号沙门.
甘旨不供,祭扫不给.
生不能养其口体,死不能导其神灵.
于世间则为大损,于出世又无实益,两途既失,重罪难逃!
("滥称释子":佛子需要精进闻思修,不具闻思修的功德,滥竽充数也称为释子.
"忝号沙门","忝"是不知惭愧,沙门是极尊贵的称号,"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是名为沙门",戒定慧不修,贪嗔痴不灭,口称沙门,叫做忝号.
)我们现在出了家,名不符实地叫做释子和沙门.
父母在世时,没有供养父母美味饮食;父母年老有病,也不在身边照顾;父母离世后,又不到坟前祭扫.
在生时,不能奉养父母的色身;去世时,不能引导父母的神识往生净土或者善趣.
这样,在世间方面有大亏欠,在出世间方面又没有修行能给予父母利益,世间和出世间的两条孝道都失去了,不孝的重罪积累在相续中,业力不失,在所难逃.

窥基大师《诫勉出家之训》说:"哀哀父,哀哀母,咽苦吐甘大辛苦,就湿回干养育成,要袭门风继先祖.
一旦辞亲求剃落,八十九十无依托.
若不超凡越圣流,向此因循全大错.
"(哀哀父母千辛万苦养育我们成人,把辛苦留给自己,把甘甜吐给我们.
指望我们长大能继承家风,光宗耀祖.
没想到,一旦辞亲出家,就撇下孤苦年老的父母无依无靠.
如果不修行超过凡夫境界,越过有学道的圣流,而只是庸庸碌碌地因循度日,那就完全错了)《心地观经》上说,世间最高莫过崇山,母恩比须弥还高;世间最重莫过大地,母恩比大地更重.
又说:善男子、善女人,为了报母恩,即使在一劫中每日三时割下身肉来供养父母,也未能报答慈母一日之恩.
因为一切男女在母胎中饮母体的血液,及出胎后所饮的母乳共一百八十斛,母亲得到美味或好衣总是先给孩子受用,即使孩子愚痴下劣,母亲的慈爱也不会改变.
《龙王鼓音颂》中说:大海、须弥、大地并非我的重担,不知报恩才是我的重担.

(3)报恩发心如是思惟:惟有百劫千生常行佛道,十方三世普度众生,则不惟一生父母,生生父母,俱蒙拔济;不惟一人父母,人人父母,尽可超升.
是为发菩提心第二因缘也.
按这样思维,只有发菩提心,尽未来际行菩提道,救度尽虚空际的法界众生.
由此,不但今生的父母,一切生的父母都可以救拔,不但一人的父母,人人的父母都可以超升.
就像诸佛成道普度累世父母那样,发菩提心才能报答父母的恩德.
这是发菩提心的第二因缘.

3、念师长恩故发菩提心云何念师长恩怎样念师长恩而发菩提心呢首先思维世出世间师长的恩德,其次思维只有发心才能报恩.
(1)念师长恩父母虽能生育我身,若无世间师长,则不知礼义;若无出世师长,则不解佛法.
不知礼义,则同于异类;不解佛法,则何异俗人父母虽然生育我的色身,但没有世间师长的教化,我根本不知礼义;没有出世间的师长,我不会明白佛法.
不知礼义(礼节和义气)就和禽兽一样;不明白佛法,不知道出离心、菩提心,没有戒定慧,和世间人有什么两样呢今我等粗知礼义,略解佛法,袈裟被体,戒品沾身,此之重恩,从师长得.
现在我们粗粗知道礼义,略略明白佛法,袈裟披在身上,相续中有戒体,这是谁赐给的呢这个深恩重德来自师长.
(2)为报恩而发心若求小果,仅能自利;今为大乘,普愿利人,则世出世间二种师长,俱蒙利益.
是为发菩提心第三因缘也.
如果只求自己一人解脱,那就只能利益到自己.
而如果发大乘心普愿利益一切众生,世出世间的师长就都能得到利益.
所以为了报师长恩,一定要发菩提心.
这是发菩提心的第三种因缘.
4、念施主恩故发菩提心云何念施主恩怎样念施主恩而发菩提心呢首先思维施主省吃俭用诚心供养,为恩极重.
其次从因果上衡量,无功受供,信施难消.
因此须发菩提心报答施主恩德.
(1)念施主恩谓我等今者,日用所资,并非己有;二时粥饭,四季衣裳,疾病所需,身口所费,此皆出自他力,将为我用.
怎样忆念施主恩呢就是想到我们日常生活的资具,并不是自己劳动得来的.
早、中二时的粥、饭,春夏秋冬四季的衣服,生病医疗、身口的费用,样样出自他人心力,拿来供我使用.
彼则竭力躬耕,尚难糊口;我则安坐受食,犹不称心.
他尽力地耕作还难养家糊口;生活这样艰难,还肯缩减下受用来供养我.
我则什么也没做,只是安然坐着接受饮食,还不称心.
彼则纺织不已,犹自艰难;我则安服有余,宁知爱惜她纺纱织布,一年忙到头还度日艰辛.
我却安然穿衣,多有剩余,我哪里知道爱惜施主的心血《朱子治家格言》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唯艰.
"(一碗粥一钵饭要想到来之不易,里面有多少辛勤的汗水;半缕丝半根线常念劳动者辛苦,不能随意浪费.
)有一首唐诗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炎炎烈日下耕作,汗水滴滴答答落在禾下的泥土中,农民辛勤劳动才种出了粮食,但有谁知道这盘中餐粒粒沾满了农民的汗水.
)彼则荜门蓬户,扰攘终身;我则广宇闲庭,悠游卒岁.
他住的是破旧茅屋,一辈子在紧张、局促的环境里居住.
我住的却是宽广房屋,庭院闲静宽敞,一年到头悠然自得,事事不用操心.
今天,一家几口经济紧张,买不起好房子,只能住在狭小的屋子里,境况这样困难,还肯从牙缝里挤出钱来,供养师父.
以彼劳而供我逸,于心安乎将他利而润己身,于理顺乎扪心自问:以他人的辛劳供我安逸享受,心里安吗将他人的利养滋养我的身体,道理上顺吗(2)发菩提心为施主种福,才能自他受益自非悲智双运,福慧二严,檀信沾恩,众生受赐,则粒米寸丝,酬偿有分,恶报难逃.
是为发菩提心第四因缘也.
如果不是发菩提心悲智双运、福慧二严(以福德和智慧庄严自己的相续),让施主沾上恩惠,让众生获得利益,那么业债难逃,连享受一粒米、一寸丝都要加倍偿还.
这是发菩提心第四因缘.
我们出家修行,生活所需都由施主提供.
我们要常念施主恩德,只有发菩提心修菩萨道,才对得起施主,否则信施难消,恶报难逃.
窥基大师《出家箴》云:"不蚕衣,不田食,织女耕夫污血力,为成道业施将来,道业未成争消得.
"(没养蚕而有衣穿,没种田而有饭吃.
这是织女、农夫的血汗,为了助你成道才送来供养的,道业不成就,怎能消受呢)比如世间贫穷的家庭,父母省吃俭用凑钱供孩子上大学,孩子不努力读书,吃喝玩乐,还嫌父母给的钱少,这在道理上说得通吗如果是懂事的孩子,想到父母用心血钱供自己读书,会发愿刻苦读书来报答父母.
同样,施主供养我们修行,我们应该让施主得利益,才算报施主恩,这样就非发菩提心不可.

5、念众生恩故发菩提心云何念众生恩怎样由念众生恩而发菩提心呢思维众生本是过去世父母,对自己有大恩德,他们此时正身陷大苦海中,寻求救护,为此发心救拔父母以报其恩.
以这报恩心的推动,挑起救母重担,誓证无上菩提,便是由念众生恩而发菩提心.
这里念众生恩应在念父母恩的基础上思维,就是修好了今世父母恩,再移到众生上思维,他们曾给过我们和今世父母一样的生养之恩.
(1)众生是过去父母需要报效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世世生生,互为父母,彼此有恩.
今虽隔世昏迷,互不相识;以理推之,岂无报效我和一切众生旷劫以来,生生世世互为父母,互有恩德.
虽然经由转世心识昏迷,彼此不认识,但以道理推究,怎么能不报效所谓推理,就是观察我们不只转生一世,而是无量世;每一世都由父母生养成人.
所以,除了只是转世不认识之外,众生实际对我们有大恩德.
既有大恩德,就应该报答.
今之披毛戴角,安知非昔为其子乎今之蠕动蜎飞,安知不曾为我父乎每见幼离父母,长而容貌都忘,何况宿世亲缘,今则张王难记.
现在披毛戴角的,怎么知道以前没做过它孩子现在蠕动蜎飞的,怎么知道没做过我父亲每每见到幼时离开父母,长大后连父母的容貌都忘了,何况前世亲缘,现在根本记不起姓张还是姓王.
我们没有宿命通,前世的事都忘了,但忘了不等于没有.
比如,我们忘了自己怎样在中阴界漂泊,怎样入胎、住胎,怎样出生……而这些都是曾经亲身经历的事实.
有一首古诗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小时候离开家乡,到年老返回故里,乡音没改,两鬓却已经斑白,儿童相见不相识,天真地笑问"你从哪里来"轮回就像这样,经过转世,记忆完全丧失,彼此的身体变得面目全非,所以,原先的至亲也相逢不识,就像毫无关系的陌生人.

我们要深知,这只是无明让我们不认识累世父母,无明是什么无明就是蒙蔽智慧、让我们昏迷不觉的元凶,我们能听信它而不念恩报恩吗知道了真相之后,我们要把观念纠正过来,再认累世父母,关怀累世父母,由此发展出大乘的慈悲菩提心.

(2)众生苦需要救度彼其号呼于地狱之下,宛转于饿鬼之中,苦痛谁知饥虚安诉我虽不见不闻,彼必求拯求济.
这些前世父母辗转幻变成六道中形态各异的众生相,他们正在地狱的烈火中呼号,在饿鬼界里辗转呻吟,这样的苦痛有谁知道他们的饥饿向谁诉说我们虽没有现场目睹这一情景,但他们一定在焦急地求救.
他们本是我们的父母,而我们也真是他们的孩子,在父母需要救助时,我们能置之不理吗《弟子书》说:"诸亲趣入生死海,现如沉没大水中,易生不识而弃舍,自脱无愧何过此"(累世的父母此时正趣入生死苦海中,被涛天的业浪淹没.
如果以转世不认识就舍弃父母,而只顾自己解脱,那还有比这更无惭愧的事吗)舍弃生养自己的母亲,对下等人都不合理,何况是修大乘法的人.
按这样思维之后,应主动挑起报恩的重担.

《弟子书》又说:"婴儿始产全无能,饮谁慈力授奶酪,依慈多劳此诸母,虽最下等谁乐舍"(我们生下来时,毫无能力,是饮谁慈爱授予的乳汁才得以存活呢曾经凭母爱千辛万苦把我们养育成人的诸母,即使最下等的人也不愿舍弃.
)"由得谁腹而安住由谁悲慎而取此此母烦恼苦无依,最下众生孰乐舍"(中阴路上,漂泊无依,是得到谁的腹部而安住呢刚刚落地时,是谁慈悲、细心地把我们抱在怀里现在母亲烦恼、痛苦、无依无靠,即使最下等的众生,也不愿舍弃母亲、只顾自己解脱.
)总之,就像《广论》里所讲的那个比喻,母亲忘失了正念,心识狂乱、双目失明、无人引导,正一颠一跛地走向险恶悬崖.
在这危急关头,如果自己的孩子不救护母亲,又能指望谁来救助呢比喻中,"心识狂乱"指母亲的内心被烦恼扰乱,无法自控而变成狂乱.
"双目失明"指母亲没有慧眼,看不到增上生和决定胜的正道.
"无人引导"指没有真实善知识的引导.
"一颠一跛"指每个刹那都在造作恶业.
"走向悬崖"总的指走向生死,特别指走向恶趣.
母亲处在这样险恶的境地,只能靠孩子来救护,孩子也应该想方设法把母亲救离险境.
这样思维之后,应该发心把老母有情救出生死,以报母恩.

非经不能陈此事,非佛不能道此言.
彼邪见人,何足以知此不是佛经不能指陈这些事实,不是佛陀不能说出这些言语.
那些邪见人没有现见宿命的智慧,他们怎么会知道呢佛陀现见众生多生互为亲人,在《梵网经》、《悲华经》、《地藏经》、《阿含经》、《大日经》、《心地观经》等中揭示了众生互为亲人的事实.
我们这才知道,众生都是父母,都对自己有大恩德,需要感恩图报.

比如,佛在《梵网经》中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
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
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
"又在《心地观经》中说:"善男子,众生恩者,即无始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昔生生中有大恩故,犹如现在父母之恩,等无差别.
""如是昔恩犹未能报,或因妄业,生诸违顺,以执著故,反为其怨.
何以故无明覆障宿住智明,不了前生曾为父母所可报恩,互为饶益.
无饶益者,名为不孝.
以是因缘,诸众生类于一切时亦有大恩,实为难报,如是之事,名众生恩.
"(这样来看,往昔的恩德还没报答,或者因业力生起不顺心的事,由于执著,亲人反成怨家.
这是无明障蔽了了知宿命的智慧,不知是自己前世父母,需要报恩,互相饶益.
以因果衡量,不作饶益就是不孝.
以此因缘,各种种类的众生何时都有大恩德,这样的大恩,实难报答,这样的事实,叫众生恩.
)(3)为报众生恩而发心是故菩萨观于蝼蚁,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常思利益,念报其恩.
是为发菩提心第五因缘也.
因此,菩萨看蚂蚁蝼虫都是前世父母、未来诸佛,时常考虑如何饶益以报恩德.
这样,由念众生恩而发利他成佛的菩提心,是发心第五因缘.
比如,阿底峡尊者听到众生的声音,就想这是母亲的声音,当狗在哀叫时,就想到是母亲在哀叫.
又比如法王如意宝,一生当中极为慈爱众生.
每一次,上师见到有人打饿狗等旁生时,上师就会流泪说:"这些众生无始以来做过我们的母亲,以恶业力转成旁生,已经这样悲惨可怜,你们还忍心打它们,不如打我吧!
"在大恩上师身边有一只黑山羊,从小就跟在上师身边,形影不离,晚上也一直睡在上师的枕头旁边.
上师对它非常慈悲,经常给它传授显密法要,连密法当中最深的《四心滴》、《七宝藏》,也给它念了完整的传承.
后来老山羊去世之后转生到香巴拉刹土,再后来生到东方现喜刹土.

像这些大菩萨就是真正把众生看成自己的父母,时时以慈悲心作饶益.
上师如意宝在《怀业时语》中说:"三界众生皆为父母亲,当以大慈大悲平等护,勿执自族亲友他怨敌,成苦众生商主我心语.
"(三界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应当大慈大悲平等爱护一切众生,不要执著这是自方的亲友,那是他方的怨敌,应该做一切苦难众生的商主,把他们都引导到涅槃彼岸.
)其次,视众生为未来诸佛,就是了知众生都具足如来藏,具有恒河沙数的自性功德,知道这一点之后,对一切众生都像对待佛那样恭敬.
"常思利益,念报其恩",就是发慈悲心对那些缺乏安乐的有情,心里想:怎么能让他得安乐呢但愿他得到安乐;我应该想方设法让他得到安乐.
对那些众苦缠身无法解脱的有情,心里想:怎么能让他脱离此苦呢但愿他早日脱离苦难;我应该想方设法让他脱离此苦.
像这样叫做"常思利益".
但是,只心里想还不够,还要发起增上意乐,就是想到轮回的众生都极其缺乏安乐、被重苦折磨,怎样才能让他们离苦得乐呢,我应该主动担起这个责任,由我一人把众生拔出苦海、安置在究竟的安乐中.
进一步观察到,要想真正实现这一愿望,唯有成就具有无上智悲力的佛果,由此发起取佛果的心,就是通过念众生恩而引发菩提心.

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所谓报众生恩,不是只给予众生轮回的安乐,因为三有的安乐都是欺诳而无实义的,何况在享受欲乐的同时会增长贪欲等烦恼,造成长夜漂流生死.
所以,真正的报恩是把一切父母都安置在解脱和涅槃的安乐中.
《中观心论》云:"若有于余生,慈敬及恩益,欲报其恩惠,除涅槃何有"(如果有人对众生慈悲、恭敬、报恩饶益,欲报恩德,那么除了把他们安立于涅槃之外,还有什么更合理的方式呢)6、念生死苦故发菩提心云何念生死苦怎样由念生死苦而发菩提心呢首先思维生死流转之苦,引生厌离心.
其次为度自他而发菩提心.
(1)思维生死诸苦总的思维生死系缚,特别思维地狱苦、无定苦、人间苦,结归生死是一大苦聚.
思维生死系缚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常在生死,未得解脱.
人间天上,此界他方,出没万端,升沉片刻.
俄焉而天,俄焉而人,俄焉而地狱、畜生、饿鬼.
我和众生旷劫以来常在生死中不得解脱.
人间天上,此界他方,头出头没处处转生,片刻就上下升沉.
忽然间升天,忽然间做人,忽然间又堕入地狱、饿鬼、畜生.
轮回就是这样上下不断地轮转,没有一刻休息.
古德说:"钻马腹,入驴胎,刚从帝释殿前过,又向阎君锅里来.
"就是描述生死轮转.

再从刹那上讲,这颗心时而做人、时而做天、时而缘此、时而缘彼,起起伏伏,心绪万端,善恶才分,升沉立判(才生起善念而超升,又起恶心往下坠落),像这样,妄念轮转,不得停歇,叫做轮回.
这是讲众生系缚生死的状况.
被系缚者是自他一切众生.
系缚的时间是从无始到现在.
系缚的体性是"常在生死,未得解脱",就是生了死、死了生,一直没摆脱生死,也就是结生相续的意思.
天如禅师说:"佛祖出世,单单只为汝等诸人各各自己脚跟下有一段生死大事,所谓生不知来、死不知去者也.
如是生死,尽大地被他笼罩,自古以来,无有一人不被生死吞却.
"思地狱苦黑门朝出而暮还,铁窟暂离而又入.
早上受报完毕,才出地狱黑门,晚上又旧地重返;离开地狱铁窟不久,又造罪业锒铛入狱.
就像劳改犯屡教不改,监狱屡进屡出,一出监狱,就把原先的教训忘得一干二净一样,仍然造地狱因,受地狱报.
登刀山也,则举体无完肤;攀剑树也,则方寸皆割裂.
地狱罪人登上刀山,只见虚空中出现八百万亿刀轮,十分巨大,这些刀轮一个个在空中旋转起来,如雨点般向众生挥来,触到众生的身体,立即头脚分离,体无完肤.
地狱众生攀爬剑树,树上的剑叶都尖端朝下,从各个方向割截众生的身体,割得全身方寸都裂.
热铁不除饥,吞之则肝肠尽烂,烊铜难疗渴,饮之则骨肉都糜.
热铁丸不能解除饥饿,吞下去立即肝肠焦烂;烊铜水难疗干渴,喝了,全身骨肉顿时糜烂.
近边地狱的罪人坠入无极河中,被滚沸的灰水煎煮,好不容易逃脱出来,又被狱卒抓住,翻身倒地,仰面朝天.
狱卒走过来问:"你现在想什么"罪人说:"我已经没知觉了,我很饿,想吃东西.
"狱卒马上用铁钳箝开罪人的嘴巴,把红红的热铁丸塞进口里,吞下去,五脏六腑都被烧得焦烂.
然后又问他,他说:"我很渴,想喝水.
"狱卒又箝开口,灌入滚烫的烊铜水,只见烊铜水流过食道,把骨头和肉烧得稀碎糜烂.
利锯解之,则断而复续;巧风吹之,则死已还生.
"利锯解之,则断而复续":黑绳地狱中,罪人卧在火红炽燃的热铁地上,身体被狱卒划成四块或八块等的图案,然后用利锯沿着划线一段段锯解.
身体被锯断之后,以业力关系,又恢复如初.
这样,锯了又接,接了又锯,直到业报受尽为止.

"巧风吹之,则死已还生":地狱众生死了之后,一阵巧风吹来,又重新复活过来,再像前面那样继续受苦.
猛火城中,忍听叫嗥之惨;煎熬盘里,但闻苦痛之声.
烈火熊熊的城中,时时传来凄惨的哭叫.
备受煎熬的盘里,只听见阵阵哀嚎.
号叫地狱里,众生被狱卒驱赶进猛火城中,才一进城,四处的烈火就升腾起来,烧得众生一阵阵惨叫.
烧热地狱中,狱卒把罪人放在一张几由旬大的平锅上,像煎鱼那样,翻来覆去地煎炸,可想而知,众生所受的痛苦有多深重.

冰冻始凝,则状似青莲蕊结;血肉既裂,则身如红藕华开.
寒地狱中,罪人的身体开始冰冻凝结时,就像青莲花即将绽放的花苞.
(罪人的身体因寒冷而变为青色,冻结成团,就像青莲欲放的花苞.
)再冷下去,身体的血肉裂成八瓣、十六瓣、一百瓣等,这时全身的皮肤都变得通红,犹如绽放的红莲.

一夜死生,地下每经万遍;一朝苦痛,人间已过百年.
人间才隔一夜,地狱已经历一万遍的死生.
地狱一昼夜的苦痛,人间已经过去百年.
经云:"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求一念间,暂住不得.
"地狱众生一日一夜间经历万死万生,连一念的暂停都没有,他们的苦比人间惨重亿万倍.
《俱舍论》说:人间五十年,四天王天一昼夜;四天王天五百年,是等活地狱一昼夜,相当人间九百万年.
所以,文中的"百年"是泛指,不是实数.
频烦狱卒疲劳,谁信阎翁教诫受时知苦,虽悔恨以何追脱已还忘,其作业也如故!
地狱里一夜一万次死生,频繁地施刑,把狱卒累得疲惫不堪.
就算遭受这样的巨苦,又有谁听信了阎翁的教诫受报时知道苦,悔不该当初造恶,但已无法挽回.
一出狱门,仍然肆无忌惮地造恶.
《地藏经》说:"然诸众生,脱获罪报,未久之间,又堕恶道.
""自是阎浮众生,结恶习重,旋出旋入.
"思无定苦鞭驴出血,谁知吾母之悲牵豕就屠,焉识乃翁之痛食其子而不知,文王尚尔;啖其亲而未识,凡类皆然!
皮鞭抽得驴子出血,谁知前世母亲的悲苦.
牵猪赶赴屠场宰杀,哪知父亲被尖刀刺喉的剧痛口食爱子的身肉,连睿智的文王尚不觉察.
凡夫都这样是啖食父母骨肉,浑然不知.
公案:"鞭驴出血":过去南京金耕县有一户养驴的人家,孩子才长到三岁,母亲就死了.
这位母亲生前没造过善业,死后就转到这一家做驴.
转眼过了十六年.
有一天,儿子赶着驴驮粮食回家.
驴年老体衰行走缓慢,儿子气急败坏一顿挥鞭猛抽,直抽得老驴破皮出血.
老驴眼睁睁看着前世的儿子悲哀哭泣,儿子浑然不知眼前的牲畜竟是生身的母亲.
当天晚上,儿子梦见老驴说:"我本是你母亲,因为偷了你父亲四两银子,所以被罚作驴身来还债.
现在我的债已还清了,我的苦报也从此解脱了.
以后你驾驴时不能用皮鞭痛打.
"儿子猛然惊醒过来,就把老驴养起来不敢再使用.
"牵豕就屠":以前浙江黄岩有个屠夫,在快死时自己割下臀部的肉吃,吃完还断不了气,又让儿子再割一刀,才瞑目死去.
过了三年,这家养了一头两百斤重的肥猪,准备第二天牵出去宰杀.
这天晚上,儿子梦到猪说:"我是你父亲,因为前世造了杀业被罚作猪身.
"儿子醒来把梦讲给母亲听,母子俩知道猪的来历,就养起来不再宰杀.
"文王食子":这是讲周文王原来是西伯侯,修德、行仁,人们都归心于他.
诸侯痛恨商纣王残暴无道,想拥戴文王做天子.
商纣王得知后,把文王囚禁在羑里.
纣王的大臣对纣王说:"文王是否是圣人,可以检验.
请杀了他儿子给他吃,如果他知道是自己儿子的肉,就证明是圣人.
"纣王听从了大臣的建议,就杀死文王的儿子,做成一道美食让文王吃.
文王吃了毫无反应,纣王认为他连儿子的肉都不知道,一定不是圣人,就把他释放了.
"凡类啖亲":唐代有个韦庆植,他女儿喜欢偷父母的钱,没长大就不幸夭折,转为羊身.
有一年冬天,韦家大宴宾客,准备宰杀家里的青毛羊款待来宾.
在请客的前夕,青毛羊托梦给韦夫人说:"我是您死去的女儿.
因为生前偷了您的钱,才转羊身来还债.
明天宰杀我时,请母亲千万救我一命.
"夫人一早醒来,就到羊群里察看,果然见到一只羊,头部和体毛的颜色完全和女儿穿的衣服及玉钗的颜色一样.
夫人吩咐厨师不要宰杀.
再说韦庆植办工回来,看见厨师还没杀羊,内心十分不快,就催促厨师赶紧杀羊做菜.
厨师无可奈何,只好把青毛羊挂在钩上宰杀.
这时宾客都到齐了,大家见钩上挂的不是羊,而是一个小女孩,很像韦家的千金小姐.
不久,宴会开席,韦庆植热情洋溢地招呼大家吃菜,奇怪的是没有人动筷子.
一问客人,都说是个女孩的肉.
韦庆植赶紧去问夫人,夫人把自己做的梦告诉他.
韦庆植知道杀的是女儿,精神上受了刺激,悲疚而死.
当年恩爱,今作怨家;昔日寇仇,今成骨肉.
昔为母而今为妇,旧是翁而新作夫.
宿命知之,则可羞可耻;天眼视之,则可笑可怜.
当年的恩爱,今生做了冤家;昔日的仇敌,现在成为骨肉.
过去是自己的母亲,今天却做自己的妻子;曾经是自己的父亲,又变成自己的丈夫.
有宿命通的人知道这一事实,会感到可羞可耻;以天眼观察世间,会觉得可笑可怜.

例证:有一户富人家,夫妻俩生了一个孩子.
丈夫死了,孩子养到几岁,非常聪明,母亲十分疼爱他.
不久,母亲也去世了,转生到当地一户富贵人家做女儿.
长大后出嫁,正好嫁给前世的儿子为妻.
因为前世的爱子之情没有断,这一世就彼此做恩爱夫妻.
不久生了一个儿子,爱如掌上明珠.
这一天,他家杀鸡做菜想全家美餐一顿.
夫妻俩带孩子围在桌边举杯对饮,边喝边夹着鸡肉给孩子吃.
正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忽然从门外闯进来一个出家人.
夫妻俩大吃一惊,训斥出家人说:"你为什么闯入我家,岂有此理!
"出家人答:"你岂有此理!
"夫妻俩说:"怎么说我无理!
"出家人指着这家的丈夫说:"你杀父、奸母、养冤家,难道还有道理"这位丈夫听到出家人无理毁谤,勃然大怒,命令仆人打出门去.
出家人说:"我是实话实说,为什么打我你吃的鸡是你前世的父亲,你妻子是你母亲的转世,你儿子是你前世的冤家,长大了必定杀你.
你若不信,可以借你天眼通和宿命通,你亲自看了再说.
"这位丈夫借出家人的神通眼往碗里一看,果然鸡是前世的父亲,身边的妻子是前世的母亲,而眼前的儿子也是前世的冤家投生来讨债的.
确实,"宿命知之,可羞可耻;天眼视之,可笑可怜.
"这就是让人极生厌离的轮回!

思人间苦粪秽丛中,十月包藏难过;脓血道里,一时倒下可怜.
十月住胎包藏在母亲子宫的粪秽丛中,苦不堪言.
一旦住胎期满,头向下倒着从脓血道里挤出,可怜全身青瘀,哇哇哭叫.
这两句是讲住胎和出胎的痛苦.
首先看住胎之苦.
"粪秽丛中"是讲母亲子宫里污秽不净.
"十月包藏难过":十月住胎要感受很多难忍的痛苦,尤其在六根长成的阶段,住胎的苦受十分强烈.
母亲喝冷一点,全身像被冻在冰里一样;母亲吃热一点,又像被大火焚烧一样;母亲吃得饱了,像一座山压在顶上;母亲肚里饿了,又像被悬在空中;母亲走得快了,好像被大风卷走一样.
总之,包藏在黑暗、狭窄、臭秽的母胎中,极为难过.

后一句讲出胎之苦.
"脓血道"是指母亲的产道.
到了临产之际,以业风推动,胎儿的头部转动朝下,从母亲的产道中出来.
一个几斤重的胎儿要从狭窄的骨轮中挤出,可想而知,有多么危险.
母子俩就像去鬼门关走了一趟一样,经过巨大的挣扎,终于倒着头生下来了,叫做"一时倒下可怜".

少也何知,东西莫辨;长而有识,贪欲便生.
须臾而老病相寻,迅速而无常又至.
小时候懂什么呢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
长大之后,开了见识,贪欲又随着萌生起来.
正追求名利、美色,贪著享受,转眼间,衰老和疾病已经找上门来.
很快,死亡又降临了.
人的一生就这样匆匆走过.
风火交煎,神识于中溃乱;精血既竭,皮肉自外干枯.
无一毛而不被针钻,有一窍而皆从刀割.
龟之将烹,其脱壳也犹易;神之欲谢,其去体也倍难.
到了死时,体内风火交煎,神识昏乱,没有正常的知觉;精血枯竭的缘故,皮肉从外往内一层层地干枯.
四大分解时,没有一个毛孔不像被针钻那样疼痛,每个孔窍都像被刀割般地痛楚.
乌龟被烹煮时,活活剥壳还容易一些,神识将脱体离去时,比这更为艰难.

思生死苦这是观察流转生死的全景.
心无常主,类商贾而处处奔驰;身无定形,似房屋而频频迁徙.
大千尘点,难穷往返之身;四海波涛,孰计别离之泪峨峨积骨,过彼崇山;莽莽横尸,多于大地!
我们的狂心安定不下,它像商人般四处奔波.
我们的身体没有固定形态,好似房屋频频搬迁.
旷劫的轮转中,大千世界的尘埃也难数尽往返之身;四海的波涛怎能计算别离之泪;每一世抛下的骨架,堆起来高耸云天;一具具尸体挨着铺开来,满过大地.

《菩萨处胎经》云:"吾从无数劫,往来生死道,舍身复受身,不离胞胎法.
计我所经历,记一不记余,纯作白狗形,积骨亿须弥.
以利针地种,无不值我体,何况杂色狗,其数不可量,吾故摄其心,不贪著放逸.
"(我无数劫来往返生死道,舍一身受一身,总不离胞胎之法.
若不记其它,只记我曾受生过的白狗身,堆积骨架有上亿须弥山之多.
如果把这些白狗身铺陈于地,以利针插下,处处可遇我的身躯,何况做杂色狗,更是不可计数.
我因此而收摄住自心,不敢再贪著放逸.
)《除忧经》云:"数于地狱中,所饮诸烊铜,虽大海中水,非有尔许量.
生诸犬豕中,所食诸不净,其量极超过,须弥山王量.
又于生死中,由离诸亲友,所泣诸泪滴,非海能为器.
由互相斗诤,积所截头首,如是高耸量,出过梵世间.
为虫极饥虚,所啖诸土粪,于大乳海中,充满极高盛.
"(后两颂意思是:在六道中因斗诤被截断的头颅,堆积起来,高过梵天;做昆虫饥饿时啖食的土粪,能填满大海,高高隆起.
)问:为什么受每一类苦都无量呢答:我们轮回转生没有初始,由于无始以来结生相续,我们转世无量;由于转世无量,我们所受的每一类苦都无量.
综观三世,轮回是无边无际的苦海,堕在这生死海中最可悲哀.
生死本来纯粹是苦性,哪里有真实的安乐呢一切想在生死中寻觅安乐的行为,就好像在厕所里寻找香气一样可笑.
向使不闻佛语,此事谁见谁闻未睹佛经,此理焉知焉觉其或依前贪恋,仍旧痴迷;只恐万劫千生,一错百错.
假如没听过佛语没看过佛经,谁目睹过这旷劫生死的流转,谁觉悟这惑业苦辗转相连的规律.
如果依旧贪恋、痴迷,只恐怕万劫千生,一错百错.
问:为什么不闻佛语就不见此事、不知此理呢答:我们为业为障,没有宿命通不见前世,又无天眼通不见来世,所以鼠目寸光,只能见到今生一段,以这样狭窄的心识怎么能发现由十二缘起流转生死的现象和规律呢佛则是一切智,现量照见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生死流转的情形,并由此而演说了有漏皆苦的法义.
我们唯一依靠佛陀教法的光明,才见到轮回流转的真相,觉察到旷劫生死的苦难.

文中,"贪恋"对应十二缘起中的爱取,是能取后有生死的因缘.
"痴迷",就是把纯苦性的轮回视为有安乐,把无实义的生死视为有实义.
"一错百错":一回错了造成一百回的错.
"一错"是指一次方向错了,轮回本该出离,却贪著它,这是方向上的错误,由这一贪著就掉入生死之中.
"百错",就像一次被水冲走就会不断被漂冲一样.

问:我们不改变现状,真会万劫千生、一错百错吗答:我们过去就是因为爱著生死而流转了无量世.
如果我们不扭转这种方式,那就会由无欺的缘起律重演过去的悲剧.
也就是,如果没有对生死发厌离心,没有通达无我,而仍然像过去那样贪执轮回,那么以爱取为因,必然取后有生死,而且在贪执的同时又加强同类习气,来世仍会以贪执取后有,这样辗转不断,百劫千生也不得解脱.
中峰禅师诗云:"尘沙劫又尘沙劫,数尽尘沙劫末休,当念只因情未撇,无边生死自羁留.
"(尘沙劫数完了,还有尘沙劫;数尽了尘沙,也没数尽生死的劫数.
当念只因一念未撇下贪爱,便把自己羁留在无边的生死中.
)《华严经》云:"汝应忆念为诸欲,徒耗诸身前边际,今求菩提具禁戒,由禁于此摧诸欲.
"(你应该忆念,曾为五欲浪费了此身前的所有身体,现在为求无上菩提,理应具足禁戒,由禁戒而摧伏种种爱欲.
)《中观四百论》云:"未来无边际,常时为异生,如汝过去世,理应勿复尔.
"(如果仍旧贪恋世间,未来还会有无边的生死,就像你前世常时做凡夫那样,所以,应以前者为鉴,不应再爱著生死.
)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
道路冥冥,别离长久;三途恶报,还自受之.
痛不可言,谁当相代兴言及此,能不寒心暇满人身就像优昙花那样,极难出现,又极易消失.
有因缘好修行的好时光,容易一晃就过去了,一旦浪费,就再难挽回.
人身这一失去,就落入幽暗无光的恶趣之途,百劫千生也难再复人身.
三恶趣的恶报还要独自去感受,真是苦不堪言,谁能代替呢说到这里,能不寒心吗(2)为度自他而发菩提心是故宜应断生死流,出爱欲海,自他兼济,彼岸同登.
旷劫殊勋,在此一举.
是为发菩提心第六因缘也.
因此,应当截断生死流、超出爱欲海,把自他有情都一同度到彼岸.
旷劫以来的奇特功勋,在此一举.
以上是发菩提心第六因缘.
无始以来一直未解决的生死问题,能够了断,就是旷劫殊勋.
古德说"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身"是指五取蕴,只要五取蕴存在,就会无休无止地流转下去,所以要努力修道来止息五取蕴.

我们了解了自己的生死苦后,推己及人,就知道众生个个都有五取蕴苦,由不忍众生长劫漂流生死,就会发悲心拔除一切众生的生死之苦,进一步发增上意乐,由自己一人承当起这个重担,再由增上意乐的推动,誓取佛果.
这就是由念生死苦而发起菩提心.

7、尊重己灵故发菩提心云何尊重己灵怎样由尊重己灵而发菩提心呢首先思维自性是佛,不知尊重而沦为生死凡夫.
其次不甘埋没,尊重己灵,发起决定作佛之心.
"己灵":自己的性灵,也叫佛性、如来藏.
它非土石冥顽不灵,而是灵明的觉性,因此叫做性灵.
这是自性住种性、是成佛的本源,当然要尊重、爱护.
谛闲大师解释:"尊是尊崇,重是郑重.
世人不知自己心性是佛,一味向外驰求,自暴自弃.
现在省庵大师提出'尊重'二字,意思是让人归到一念,不要东奔西驰,不要东想西想,收在一处,一心不乱,此心当下和释迦如来平等无二.
"(1)悔悟心性埋没谓我现前一心,直下与释迦如来无二无别,云何世尊无量劫来早成正觉,而我等昏迷颠倒,尚做凡夫又佛世尊则具有无量神通、智慧、功德庄严,而我等则但有无量业系、烦恼、生死缠缚.
心性是一,迷悟天渊,静言思之,岂不可耻思维:我现在这一念心性直下与佛无二无别,为什么佛早成正觉,而我们昏迷颠倒至今仍做凡夫佛具有无量神通、智慧、功德庄严,而我们只有无量业系、烦恼、生死缠缚.
心性是一样的,迷悟却有天渊之别,静下心来想想,怎么不羞耻呢这一念心性不在过去、不在未来、不在外面,所以说"现前一心".
它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所以直下与佛无别.
佛在腊八日,夜睹明星豁然开悟,说:"奇哉!
奇哉!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无师智、一切智、自然智自得现前.
"可证众生与佛心性无二.

"但有无量业系、烦恼、生死缠缚":"但"指凡夫现相只有三种杂染——业杂染、烦恼杂染、生杂染.
果上,多生累劫跳不出生死,叫缠缚;因上,具有生死之因——业和烦恼.
这三种叫做业障、烦恼障、报障.

问:怎么只有业、烦恼、生死缠缚呢不是本具与佛同等的心性吗答:虽然从本体上说,众生心性与佛同等,但就现相而言,众生迷失本性,以无明为因,只显现惑、业、苦的杂染境界,所谓法身流转五道,不名为佛,只名众生.
譬如无价宝珠,没在淤泥,视同瓦砾,不加爱重.
就像一颗无价宝珠陷没在淤泥里,把它看成破砖烂瓦,不加爱惜尊重.
("无价宝珠"比喻一念心性.
"淤泥"比喻烦恼.
"瓦砾"喻八识.
)意思是,不知尊重己灵,反而随顺迷乱因缘,起贪、嗔、痴,造杀、盗、淫,显现生老病死的凡夫相.
这样枉自沉沦,便是辜负己灵.
(2)尊重己灵而发菩提心是故宜应以无量善法,对治烦恼.
修德有功,则性德方显.
既然知道自己心中有颗无价宝珠,就应该善加爱护,令其显发.
怎样显发呢就是以无量善法对治烦恼,在修德有功时,显发自性功德.
《彻悟语录》云:"生佛不二,平等共有者,唯此现前离念灵知耳.
诸佛以随悟净因缘,悟之又悟,净之又净,悟净之极,故其灵知横遍竖穷,广大无外.
众生以随迷染因缘,迷之又迷,染之又染,故其灵知局然促然,介尔微劣也.
然即此介尔灵知,与诸佛广大灵知,觌体不二,毫发无差,使其得随悟净之缘,业尽情空.
则此介尔之灵知,当下转为广大无外之灵知矣.
(众生与佛不二、平等共有的,唯是这现前离念的灵知.
诸佛因随觉悟、清净因缘,觉悟又觉悟,清净又清净,悟净到极点,所以灵知横遍十方、竖穷三际、广大无外.
众生因随迷乱染污因缘,迷乱又迷乱,染污又染污,所以灵知狭小短促,微小下劣.
然而,这微小灵知本和诸佛广大灵知本体不二,没有毫发许的差异.
假使能随觉悟、清净的因缘,使令业尽、情空,微小灵知当下便转为广大无外的灵知.
)这样就知道,我们要多利他多积累福慧资粮,随顺觉悟清净的因缘,来助发自性;如果颠倒分别,起烦恼造恶,随顺迷乱染污的因缘,就会障蔽佛性.
所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才是尊重己灵.
随意造恶埋没佛性,则是作践自己.

如珠被濯,悬在高幢,洞达光明,映蔽一切.
可谓不辜佛化,不负己灵.
是为发菩提心第七因缘也.
就像宝珠埋在淤泥里,应该想方设法把它取出来,清洗干净,然后高悬在胜利幢上,内外透彻、放大光明、胜伏一切("珠"喻心性,"被濯"喻无量善法对治的修德,"洞达光明、映蔽一切"喻性德显发.
),这才不辜负佛的教化和自己的佛性.
这是发菩提心第七因缘,就是由尊重己灵而发起作佛之心.

总之,了义经中宣说了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来藏,我们听闻之后,知道显发了自己的自性就是成就菩提,由此发起苦行求道的勇悍之心,就是由尊重己灵而发起菩提心.
8、忏悔业障故发菩提心云何忏悔业障怎样由忏悔业障而发菩提心呢首先审查自己的业障程度,其次由因推果,测知未来遭受的果报,由此认识到自己业障深重,必须发菩提心来对治罪业种子.
(1)审查业障程度如何审查呢就是三个推知,由小罪推知重罪,由短时推知长时,由粗戒推知细戒.
由小罪果报推知重罪果报:经言犯一吉罗,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犁中.
吉罗小罪,尚获此报,何况重罪,其报难言!
经上说犯一个恶作罪需要堕入地狱在约四天王天五百岁(约人间九百万年)的时间里受苦,连造微小的恶作罪都受报如此惨重,何况犯僧残罪、他胜罪等.
由短时造罪推知长时造罪:今我等日用之中,一举一动,恒违戒律;一餐一水,频犯尸罗.
一日所犯,亦应无量,何况终身历劫,所起之罪,更不可言矣.
我们对戒律不够尊重,并没有遵照戒律认真行持.
一举一动时常违背戒律,连吃饭、喝水都在犯戒.
统计下来,短短一天中就造下了无数罪业,何况一生乃至生生世世,所造的罪业更是尽虚空界无法容纳.
由粗戒推知细戒:且以五戒言之,十人九犯,少露多藏.
五戒名为优婆塞戒,尚不具足,何况沙弥、比丘、菩萨等戒,又不必言矣.
问其名,则曰我比丘也;问其实,则尚不足为优婆塞也,岂不可愧哉!
且不谈很高的戒,单单以最粗的五戒来说,十人有九人违犯,而且犯后少有坦白发露,多半覆藏于心.
这样连居士五戒都不具足,何况沙弥、比丘、菩萨戒(就是这些戒中犯戒和没如法忏悔的地方非常多.
)问起是什么身份,都说是比丘,以戒的标准来衡量,尚不足为满分优婆塞,怎么不惭愧呢!

(2)观察未来果报当知佛戒不受则已,受则不可毁犯;不犯则已,犯则终必堕落.
要知道,佛制戒律不受则已,受了就不可毁犯;不犯则已,犯了终究要堕恶趣.
这是因果的必然规律,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这样衡量下来,我们的业障非常严重,五戒尚持不圆满,何况三乘种种戒律;一天都犯这么多戒,何况终生乃至历劫;造一个恶作罪都要感受漫长、惨重的果报,何况种种重罪这样严重的罪业,如果不忏悔,决定会感召恶趣果报,但要净除罪业,单凭微小的对治法到哪一天才能忏净呢所以,唯有发菩提心,才能有力净治罪业,否则前途不容乐观.
(3)净障必须发心若非自愍愍他,自伤伤他,身口并切,声泪俱下,普与众生求哀忏悔,则千生万劫恶报难逃.
是为发菩提心第八因缘也.
如果没有哀愍自他犯戒之苦,身口并切、声泪俱下,普与一切众生求哀忏悔.
来摧伏罪业种子,那么千生万劫的恶报无处可逃,一旦罪业成熟,只有泪流满面地自食苦果.
这是发菩提心第八因缘.
"自愍愍他,自伤伤他":哀愍自伤的同时,也愍怜一切造罪众生.
"身口并切":忏悔时身恳切、口恳切.
"声泪俱下":一边发露一边哭泣.
"普与众生求哀忏悔":与一切众生一同忏悔,代一切众生忏悔.

犯戒罪垢,不发菩提心则难以清净.
必须发起菩提心,借助发心的威力加以忏除.
《入行论》云:"菩提心如末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
"9、求生净土故发菩提心云何求生净土怎么说由求生净土而发菩提心呢首先思维今生必须往生净土的原因,其次应明白多善根多福德才能往生,而多福德莫过于念佛,多善根莫过于发心,而且,求生净土不发菩提心,则不能和大乘道相应,不能和弥陀本愿相应;发心不求生净土,则容易遇缘退转,因此发心和求生净土不可缺一.
为了求生净土的缘故,应当发菩提心.

(1)求生净土的原因谓在此土修行,其进道也难;彼土往生,其成佛也易.
易故一生可致,难故累劫未成.
在娑婆世界修行进步困难,以困难的缘故,多生累劫也没有修成.
在极乐世界修行成佛容易,以容易的缘故,一生便可成办.
问:为什么在此土修行累劫也未得成就答:如《净土十疑论》所说,浊恶的世界,烦恼强盛,凡夫未得无生忍力,心随境转,为声色所缠,稍一失足,就堕落恶趣.
纵然得到人身,也难值遇圣道.
或者以布施、持戒的福力生在人中,富贵自在,虽遇善知识,也不生信心依止,荒迷放逸,造作众罪.
以恶业力,堕入恶趣.
经无量劫,从地狱脱出,受贫贱身.
假使不遇善知识,又堕地狱.
如此轮回往复,直到如今,人人如此.
所以,在此土修行,内外障缘极多,致使无始劫来也未成就.

问:为什么往生西方修行可以一生成佛答:在净土修行只进不退,寿命又无量,故可一生成佛.
为何只进不退因为不生烦恼.
为何不生烦恼呢因为因缘不具.
《瑜伽师地论》说到生烦恼有六种因缘:烦恼随眠(种子);引生烦恼的对境;猥杂;言论;串习;非理作意.
我们观察极乐世界,水鸟树林宣演法音,六尘清净,引生善心,佛光照触,身心柔软,增益菩提心,故无引生烦恼的对境;导师阿弥陀佛,眷属海众菩萨、多有一生补处,时时闻法念道,故无恶友猥杂、邪师言论;恒时串习妙法,如理作意,故无烦恼串习、非理作意.
这样衡量,虽然凡夫往生还有烦恼种子,但净土没有令烦恼现行的助缘,故决定不生烦恼.

我们说"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这里的身是指五取蕴,只有息灭五取蕴才能从轮回中解脱.
怎样息灭五取蕴呢往生净土就是巧妙的方法,因为往生之后,莲花化生,得到清虚之身、无极之体,随之就脱离了随惑业自在的取蕴身,超出旷劫生死,再加修行只进不退,又有无量寿命,当然一生成佛.

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论》云:"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
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
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就像世间的道路有难行、易行的差别,陆地上步行辛苦,水中乘船则安乐,同样,菩萨道既有勤行精进,也有以信心为方便容易修行而速达不退地的,信愿往生就属于这样的易行道.

是以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
末世修行,无越于此.
因此,往昔圣贤,人人趣向西方;千经万论,处处指归这一法门.
在当今的末法时代修行,没有比往生净土更紧要、更应机的法门了.
"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圣者菩萨方面,文殊菩萨愿往生偈:"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弥陀佛,往生安乐刹.
"普贤菩萨同样发愿:"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中,开示最胜方便时说:"专意念佛,即得往生,终无有退.
"《楞伽经》授记:"大名德比丘,厥号为龙树,得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
"(有大名称、大功德的龙树比丘,证得初地后,往生极乐世界.
)世亲菩萨造《往生论》发愿往生:"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汉地祖师方面,比如,晋朝的慧远大师,了悟大般若的甚深义,号称东方护法菩萨.
慧远大师六时念佛,十一年中曾经三次亲睹圣像.
最后一次是刚起定时,看见佛身遍满虚空,圆光中有许多化佛,观音、势至站立两边,又见水流光明,分十四支,上下回流,演说苦、空、无常、无我.

佛说:我以本愿力来安慰你,七日后你当往生我的佛国.
到了这一天,慧远大师果然端坐往生了.
天台宗智者大师,母亲有身孕时,梦见五彩烟云,萦绕怀抱.
大师诞生之日,屋内洞然通彻,一片光明.
大师生下来时眼睛有双重瞳孔,睡时一定双手合掌,端坐必定面向西方.
到大一点时,见佛像就礼拜,遇僧人就恭敬.
十八岁出家读诵《法华经》,兼通律藏.
因为他天性喜爱禅悦,就到光州大苏山拜见慧思禅师.
禅师见面就说:昔日我们同在灵山会上听《法华经》,宿缘牵引,今日又相逢.
当时就给他指示普贤道场,宣说四安乐行.
大师在此山修习法华三昧,到第三天夜晚,诵至《药王菩萨本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时,身心豁然,寂然入定,通达实相.
从此创立一家教观,成为万代宗祖.
曾造《净土十疑论》、注疏《十六观经》极谈净土.

大师化缘已毕,就到石城寺对弟子说:我要在此地往生.
说完让人施设床座朝向西方,专称阿弥陀佛、般若、观音.
又叫人多燃香火,唱念《无量寿经》和《观经》经题,随后赞叹说:"四十八愿,庄严净土.
花池宝树,易往无人.
火车相现,一念改悔者,尚得往生.
况戒慧熏修,圣行道力,功不唐捐.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庄严净土,西方花池宝树,具缚凡夫容易往生,却无人归去.
地狱火车相现前时,一念真诚改悔尚能往生,何况戒慧熏修的圣行道力,一定功不唐捐)又说:"我的师友现在随观音、势至来接我了.
"说完端坐,如入禅定般,安详往生.

唐代百丈大师是马祖禅师的传道嫡子,天下丛林共同宗仰,他所制定的祈祷病僧、化送亡僧一致归向净土.
比如,为病僧制定的念诵仪轨说:"集众同声,举扬一偈,称赞阿弥陀佛.
再同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或百声、或千声.
最后回向伏愿说:诸缘未尽,早遂轻安;大命难逃,径归安养.
"(此生因缘未尽,就尽早身体康复.
死缘已到,大命难逃,就直接往生西方.
)又丛林津送亡僧时,大众念诵回向伏愿言:"神超净域,业谢尘劳.
莲开上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记.
"(心识超升清净佛国,远离尘劳苦恼.
上品莲花开敷,佛授一生成佛记莂.
)至于荼毗时,不做其它法事,只规定维那师引声高唱"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这样十唱,大众随念十声.
唱念后,回向说:"上来称扬十念,资助往生.
"这些祈愿文句都明显指归净土.

从百丈大师制定清规至今一千多年来,天下丛林都按此规矩津送亡僧,有人以这一根据说:"合五家宗派,尽天下禅僧,无不归向净土.
"唐代清凉国师绍继华严祖位,世称文殊化身,他指示阿弥陀佛即卢舍那佛,并注疏《观经》弘扬净土.
宋代永明禅师参天台韶国师发明心要.
曾在国清寺修习法华忏,禅观中,现见观音以甘露灌口加持,从此辩才无碍.
禅师因宿愿未得决定,就亲自登上智者禅院,做了两个阄,一是"一心禅定"二为"万行庄严净土",禅师精诚祈祷,七次都拈到净土阄.
以此因缘一心修持净业.
平时他每天作一百零八种佛事,晚上则到其它山峰行道念佛,附近的人们常听到空中传来海螺天乐的妙音.
他一生共持诵《法华经》一万三千部,时常给大众授菩萨戒,施食鬼神,买放生命,这些功德都回向净土.
并撰著《万善同归集》,指归净土处最为切要,作《四料简》特赞净土.
七十二岁时,一天早起,焚香告别大众,结跏趺坐,坐化而去.
后来有位临川僧人,经年右绕大师的遗塔.
问他缘故,他说:我生病去过冥府,见阎王殿左边供奉了一幅僧像,阎罗王精勤对像礼拜.
我私下打听,得知是杭州永明延寿禅师,已往生西方上上品.
阎罗王敬重禅师道德,因此供奉画像,殷勤礼敬.

宋代圆照宗本禅师,出家后参天衣怀禅师开悟.
平时他密修净土.
当时有位法师神游净土,见一处宫殿庄严美妙,佛国的人告诉他:这是等待圆照禅师的到来.
又有一位大德来到慧林寺,向圆照禅师顶礼供养.
问他是什么缘故,他说:我在定中见了一朵金莲花,有人说是等待慧林寺的圆照禅师.
禅师晚年住在苏州灵岩寺.
在他即将圆寂时,沐浴更衣,弟子都围绕在身边请他留偈.
他说:我平日懒得写偈,今天作什么偈子.
平常要躺就躺,今天也不必特地端坐.
说完拿笔交待完后事,笔一扔就走了,好像熟睡的样子.
明朝中峰禅师,得法高峰老人.
学者尊仰,如泰山北斗.
他说:"禅者,净土之禅.
净土者,禅之净土.
"曾撰写《怀净土诗》一百首,劝人念佛.
以上介绍了汉地祖师归向净土的事迹,除此之外,还有不计其数的尊宿、法师、律师,修持净土,归向西方.
"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比如,佛说《华严经》、《宝积经》、《无量寿经》、《十六观经》、《阿弥陀经》、《文殊问般若经》、《法华经》、《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等,都归宿西方净土;龙树菩萨造《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马鸣菩萨造《大乘起信论》、世亲菩萨造《往生论》等,无不崇尚西方净土.

总之,往生西方是易行道的缘故,往圣前贤人人趋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
这是末法时代最简便、最契合时机的法门.
(2)求生净土与发菩提心须并运双修然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
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
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
然而,《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也就是,少善根不生净土,多福德乃能成办.
说到多福德,莫过于执持名号;说到多善根,莫过于发广大心.
因此,暂时执持圣号已胜过布施百年之福,一发大心就超越历劫修行善根.

引圣言证明执持名号是多福德全知麦彭仁波切在《随念三宝经释》中说:"如来名号是无量福德无穷无尽的源泉,以法性、缘起、大愿、三摩地、善根不可思议的力量成就诸佛名号,在世间显然是利乐根本.
"《游心安乐集》云:"诸佛名号,总万德成.
但能一念念佛名者,即一念中,总念万德.
"(诸佛名号是由万德而成就的,能一念持念万德洪名,就在这一念中总的念了佛的万德.
)《弥陀要解》云:"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
"(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六度万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佛以大愿大行成就万德洪名,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
)"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也.
"(以名号召来佛的万德,佛功德不可思议,故佛名号不可思议;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令散乱称名也成成佛种子,信愿执持更可径直登上不退地.
)通过上面的教证可以知道,阿弥陀佛的名号由佛的万德成就,执持名号就能召来佛的万德,直接登不退地,因此远远超过一般布施的福德.
经云:"若人执持佛名号,心中具信不弃舍,善胜日日供诸佛,满十方刹恒沙宝.
"(如果执持佛号,有信心而不舍弃,则胜过每天以充满十方世界的恒沙七宝供养诸佛的善根.
)《涅槃经》说:假使一个月中常常以衣食供养恭敬一切众生,比不上有人念佛所得功德的十六分之一.

引经论证明发菩提心是多善根《勇授问经》说:"菩提心福德,假设若有色,遍满虚空界,福尤过于彼.
若人以诸宝,遍满恒沙数,诸佛刹土中,供养世间依.
若有敬合掌,心敬礼菩提,此供最殊胜,此福无边际.
"(如果菩提心的福德具有形相,即使以虚空为器也无以容纳.
如果有人以七宝充满恒河沙数的佛刹供养佛陀,又有人合掌敬礼大菩提,以后者的供养最为殊胜,其福德无有边际.
)《般若经》说:"若菩萨但舍财宝七珍,不发心成佛救度一切众生,虽经恒河沙劫,得福犹少.
""若菩萨布施时能回向无上菩提,救度十方一切,虽少行施,获福无量.
"(如果菩萨只布施七宝珍财而不发心成佛度众生,那么纵经恒河沙劫布施,也只获得少量福德.
如果菩萨布施时能回向无上菩提,救度十方众生,即使只作少量布施,也能获得无量福德.
)《入行论》说:"若仅思疗愈,有情诸头疾,具此饶益心,获福无穷尽.
况欲除有情,无量不安乐,乃至欲成就,有情无量德.
"(仅仅想我要治愈一切有情的头病,具此饶益心,也能获得无尽福德,何况发心欲遣除有情无量苦恼,欲成就有情无量功德,其善根比虚空更广大.
)"其余善行如芭蕉,果实生已终枯槁,菩提心树恒生果,非仅不尽反增茂.
"(其余善行如芭蕉树,生果一次就会穷尽,而发菩提心的善根不仅无有穷尽,而且会辗转不断地增长.
)由于发菩提心的善根无量无边、辗转无尽,初发菩提心就已经超过小乘历劫修行的善根.
《圣弥勒解脱经》云:"善男子,譬如破碎金刚宝石,然能映蔽一切胜妙金庄严具……善男子,如是发起一切智心金刚宝石,纵离修习,然能映蔽声闻独觉一切功德金庄严具……(就像金刚宝石纵然破碎,也能映蔽一切黄金美饰.
同样发起菩提心,纵然没修六度,也能映蔽小乘一切功德.
)可见一发大心便超过小乘历劫修行的善根.

《大智度论》中的公案:过去有位六通阿罗汉,带着一个小沙弥跟随在后面给他背行囊.
沙弥想:我应该精勤求证无上菩提.
阿罗汉马上取过行囊来自己背.
不多时,沙弥又想:佛道久远,难以成就,不如自证声闻果早点解脱.
阿罗汉又把行囊放在他肩上,让他走在后面.
这样反反复复有很多次.
小沙弥说:"老和尚,你是不是有点颠三倒四,为什么换来换去"阿罗汉说:"我并没有糊涂,你前面发心求佛果,是菩萨中人,地位比我高,因此我应该自己背行囊,跟在你后面.
后来,你又希求声闻果位,不发心救度众生,地位比我低,当然应该在后面为我背行囊.
"小沙弥大吃一惊,从此志向坚定,精勤不懈地求证佛果.
公案中,小沙弥最初发起菩提心就已经超过六通阿罗汉,原因是他在发心的当下已经转成佛子的身份,比阿罗汉尊贵.
就像刚刚诞生的太子还在襁褓中,但对这未来的国王,连功勋卓著的老臣也要恭敬致礼.

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
念佛本来是期望成就佛果,不发菩提心,念佛为了什么呢(菩提心是成佛的种子,不发心等于没有种子,没有种子就不能得果,所以说"虽念奚为".
)发菩提心本是为了修行菩萨道,不往生净土,虽然发了心,也容易退转.

这是讲:一、念佛必须发心,不发心就没有成就佛果及净土的种子;二、发心必须往生,不往生就容易中途遇缘退转,原因是:凡夫没有获得无生忍力期间,在苦海中救度众生没有保障,因此应该首先往生净土,依靠佛力住持,成就无生法忍.
《往生论》中说:"欲游戏地狱门者,必生彼土,得无生忍已,还入生死,救苦众生.
"(愿游戏地狱的人,必须往生西方,证得无生法忍之后,再入生死救苦众生.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中说:"无量寿经三辈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
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
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
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净佛国土心.
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
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中,虽然行持上有优、劣,但没有不发菩提心的.
这菩提心就是愿作佛的心〔不求阿罗汉果和人天福报〕,愿作佛的心就是度众生的心〔成佛,目的就是为了度众生〕,度众生的心就是摄取众生往生佛国的心〔众生没成就时像小鸟不能离枝,需要有所依靠,度众生就要把众生摄取到有佛国土,使他有依靠〕.
因此,发愿往生极乐的人应发菩提心.
若不发菩提心,只是听说净土常享安乐,为享乐而发愿往生,也不得往生.
)所以,发菩提心才能和佛果相应,和佛摄生成佛的大愿相应,和净土相应.

朝鲜元晓大师在《宗要》中说:"此心果报,虽在菩提,而其花报,在于净土.
所以然者,菩提心量,广大无边,长远无限,故能感得广大无际依报净土,长远无量正报寿命.
除菩提心,无能当此.
"(菩提心的果报,虽在佛果菩提,但其花报则在净土.
原因:菩提心的量广大无边际、长远无限量,果随因行,故感得广大无边际的依报净土和长远无限量的正报寿量.
除了菩提心,其它法都不能如此.
)是则下菩提种,耕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
是为发菩提心第九因缘也.
因此,首先发菩提心播下菩提种子,再以念佛之犁精勤耕耘,则自然增长菩提道果(发心是因,喻为播种.
念佛为缘,喻为犁耕.
因缘和合,自然增长菩提道果.
).
乘着佛的大愿船入于净土大海,则决定往生西方.
这是发菩提心的第九因缘.

我们要有远大的目光,不仅为了这一生往生极乐应发菩提心,而且为了往生之后速证无生忍力、普度众生,也应发菩提心.
换句话说,我们是否发心和发心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能否往生及往生后的品位高低、成就快慢,所以目前要重视因地的栽培,因大,果就大;因圆满,果就圆满;因强,果就速证.
现在励力发菩提心,将来往生西方就能真正圆满大愿.
以这个原因,发普贤愿回向往生极为关键,由此会获得不可思议的成就.
《普贤行愿品》说,以普贤愿王的引导,临命终时一刹那顷即往生极乐世界,一生极乐,就见阿弥陀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等,见自己生于莲花中,得到佛的授记,之后,经过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遍到十方不可说不可说的世界中,以智慧力随众生意乐而作利益.
不久,在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就菩提,转妙法轮,能令佛刹极微尘数世界的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穷尽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

从果而知因,为果而修因,为了往生净土速得成就,从现在开始就要注重发菩提心、发普贤愿.
10、令正法久住故发菩提心云何令正法久住怎样由令正法久住而发菩提心呢首先思维目前佛教的状况及佛教兴衰与众生的关系,在反复思维之后,内心会不忍圣教衰残而油然发起誓愿成佛护持正法的菩提心.
《瑜伽师地论·菩萨地》说到发心四缘,有一缘就是不忍圣教衰微,也就是菩萨深切认识到如果圣教不灭,就能让无量众生脱离苦难,为令正法久住,菩萨发心求佛智慧,使正法永住世间.
下面的内容和《菩萨地》所说基本一致.

(1)思正法衰残谓我世尊,无量劫来,为我等故,修菩提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因圆果满,遂致成佛.
既成佛已,化缘周讫,入于涅槃.
正法像法,皆已灭尽,仅存末法,佛无量劫以来为了我们发菩提心,修菩萨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最终圆满福慧资粮,成就无上菩提.
佛成道后转妙法轮、普度众生,到度尽有缘众生时,佛就示现入于涅槃.
佛灭度后,又过了两千多年,佛教的正法和像法都已经灭尽了,到现在只剩下末法(佛法只剩下一点点枝末,到了快灭尽的边边上),就是教法(经律论)和证法(戒定慧)快要从人心中消失了.

有教无人,邪正不分,是非莫辨,竞争人我,尽逐利名.
举目滔滔,天下皆是.
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义僧是何名这是讲末法时代佛教的衰相.
"有教无人":只有文字的教法,而没有人依教闻思修行.
千经万论尘封大藏,无人阅读、开演、弘扬、更无人依教修行,最后,卷帙浩繁的大藏经除了被陈列在橱柜里供人供养之外,谁也不理会里面在说些什么.

"邪正不分,是非莫辨":既然无人按圣教闻思修,人们内心被无明笼罩,分不清邪正,辨不明是非,邪恶视为正直,假相视为实义,染污视为清净,狂乱视为自在,放逸视为洒脱,名利视为成就,贪爱视为慈悲,苟且偷生视为厌世出离,耽著生死视为利益世间,慢幢高树视为具德庄严.

"竞争人我,尽逐利名":佛教内部处处可见竞争攀比,他有多少徒众、建了多大的寺院、有多少头衔,我要比他徒弟多、供养多、寺院大、知名度高.
或者,居士互相竞争名利,我是大居士,我的队伍要壮大,我做的功德要更多.
难得有人修出离心、菩提心、般若行,不是反省自己、修正自己的身口意,都是口谈修行、心逐名利.

"举目滔滔,天下皆是":"滔滔"即发大水时,到处是水,比喻末法时代恶相充满大地,举目看来,全世界都在浊恶混乱的状况中.
"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义,僧是何名":不知道佛是何人、圣法是何涵义、僧伽是何称呼,连基本的三宝涵义都浑然不知.
世亲菩萨说:"佛正法有二,谓教证为体,有持说行者,此便住世间.
"(佛的正法有教、证两种,有人对教证二法受持、宣讲、修行,佛法就安住于世间.
)以这条标准来衡量,现在对教证二法受持、演说、修行的人越来越少了,佛教正进入衰落的末法时期.

(2)为令正法久住而发心衰残至此,殆不忍言,每一思及,不觉泪下!
我为佛子,不能报恩.
内无益于己,外无益于人;生无益于时,死无益于后.
天虽高,不能覆我;地虽厚,不能载我.
极重罪人,非我而谁佛教已衰残到这种地步,几乎不忍言说.
每次想起圣教衰弱,就禁不住伤心而落泪.
身为佛子,一切现前、究竟的安乐都是佛陀赐予的,连名字都叫释子,竟不能报答佛恩、振兴圣教,往内,对自己的身心没做到利益;往外,对众生也没做到实际利益;活着,不能挽救这个时代;死了,不能利益千秋万代.
天虽然崇高,却盖不住我,地虽然厚重,却载不起我,天地难容的极重罪人不是我又是谁呢由是痛不可忍,计无所出,顿忘鄙陋,忽发大心,虽不能挽回末运于此时,决当图护持正法于来世.
由此悲痛无以忍受,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就在这时,我顿时忘记自己的下劣浅陋,为了圣教和众生,忽然发起大心,虽然以自己的绵薄之力不能在此时挽回末法的气运,但我仍然怀着护教大愿,决志于来世护持佛陀正法.

是故偕诸善友,同到道场,述为忏摩,建兹法会.
发四十八之大愿,愿愿度生;期百千劫之深心,心心作佛.
从于今日,尽未来际,毕此一形,誓归安养,既登九品,回入娑婆.
俾得佛日重辉,法门再阐,僧海澄清于此界,人民被化于东方,劫运为之更延,正法得以久住.

为此,我偕同道友来到道场,礼忏修法,建立这个法会,发四十八愿,愿愿发心救度众生;期盼以百千劫的深心,心心作佛.
(以极深的愿心在百千劫里念念作佛.
)从今天开始,尽未来际奉行大愿,这一生决志归向极乐世界.
在那里花开见佛,证得无生法忍之后,再回入娑婆世界,让佛日重放光辉,让法门再度阐扬,让此方如海的僧众离染清净,让人民受到佛法的教化,让佛法的劫运延迟转变,让正法永住世间.

问:为什么为使正法久住,需要在此生往生极乐世界答:因为要实现令正法久住的愿望,需要自身有极大的能力,而往生极乐,花开见佛,获无生忍.
在须臾间承事诸佛,亲蒙授记.
得授记后,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一切功德悉获成就.
此后再回入娑婆世界,自己有三身四智,加上弥陀护念、诸佛摄受,如同衣锦还乡、顺风摇橹,无求不利,无往不前.
菩萨先必求生西方,再回入娑婆护法度生,原因就在这里.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净土教言》中说:"以一切所知中具有无与伦比的功德者,获得佛果的因,即是行持无量菩萨行.
想要修学菩萨行并欲救度一切众生摆脱危难、具有大悲心的人……令他们轻而易举便可圆满一切普贤行愿的殊胜方便,即是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其原因为:依靠佛陀的愿力和智慧力,仅以信心希求心便能往生极乐世界,往生后无勤而获得信力等胜妙功德,不会退转,将圆满一切普贤行.
佛彻见此理后,在《普贤行愿品》中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剎,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
'"此则区区真实苦心.
是为发菩提心第十因缘也.
这只是我的一点真实苦心.
是为发菩提心第十因缘.
三、流通分如是十缘备识,八法周知,则趣向有门,开发有地.
这样,十种发心的因缘都已完备地认识了,发心的八种相貌也已完整地了解了,由此便"趋向有门,开发有地".
发菩提心不再是笼统含糊,已指示了门径,可以趋向;开示了方法,可以开发,剩下来就靠自己努力了!

相与得此人身,居于华夏,六根无恙,四大轻安,具有信心,幸无魔障.
况今我等,又得出家,又受具戒,又遇道场,又闻佛法,又瞻舍利,又修忏法,又值善友,又具胜缘,不于今日发此大心,更待何日发菩提心需要具备身心、内外各方面的条件,这是人生最具深远意义的大事.
缺少因缘不能发心固然可怜,具备因缘而不愿发心就更加可惜.
省庵大师苦劝大众及时发菩提心,不必拖延等待.
我们都得到了人身,生长在佛法住世的中国,六根无病、四大轻安,对三宝又有信心,又没有魔障干扰,这已经够幸运了,何况又能出家,又能受具足戒,又能遇殊胜道场,又能听闻佛法,又能瞻仰舍利,又能修习忏法,又能值遇善友,又有殊胜法缘,亿万人中有几人具有这等福份在这万缘具备时不发菩提心,还等到何时呢稀有难逢的因缘集聚了,就应该为一切众生发菩提心,这是关乎自己慧命和群生利益的首要之事.
"心发则佛道堪成,愿立则众生可度",为了众生和佛道,有佛性的人应及时发菩提心.
惟愿大众,愍我愚诚,怜我苦志,同立此愿,同发是心.
未发者今发,已发者增长,已增长者,今令相续.
唯愿大众哀愍我的一腔愚诚,可怜我的一番苦志,和我一起来建立大愿发此菩提心.
没发起的,现在发起;已发起的,令其增长;已增长的,令其相续.
菩提心需要年年发、月月发、日日发、时时发,所谓"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须臾不可离.
《发心仪轨》云:"菩提心妙宝,未生者当生,已生勿退失,辗转益增长.
"发菩提心并不是单凭口里念念就大事了毕,而是要从入门开始直至成佛,时时坚持,辗转增长.

比如,我们生存要依靠心脏的搏动,心脏一旦停止跳动,生命就会终止.
菩提心就像心脏的搏动,刹那不能舍离,舍离就会中断菩萨的慧命.
我们无论行持六度中的哪一度,菩提心都是根本的依处,都是发起的动力源泉.
所以应励力修学菩提心.

勿畏难而退怯,勿视易而轻浮,勿欲速而不久长,勿懈怠而无勇猛,勿委靡而不振起,勿因循而更期待,勿因愚钝而一向无心,勿以根浅而自鄙无分.
"勿畏难而退怯":不要因为众生难度、菩提难成而退缩怯弱.
如果因为畏难而退失了菩提心,就会失坏暂时和究竟的无量利益.
失坏菩提心是菩萨最大的衰损.
我们要想到:佛在因地和我一样是业障深重的凡夫,但佛毫不气馁奋发向上,最终圆满了六度而成佛.
佛能从凡夫修成,我们也一定能修成,只要坚持努力,再难的修行也能做到.
"勿视易而轻浮":不要把这事看得容易而轻浮躁动,真正肩负度生的重担,需要有坚固的菩提心作为支点,并非轻心、慢心、躁心所可承担.
所以要殷重修炼菩提心.
处处历炼,百折不挠,在苦难中坚定菩提心,在六度中成熟菩提心.
轻躁浮动,浮于表面,不仅难以深入,而且会很快遭受挫败.

"勿欲速而不久长":古人说"欲速则不达",发菩提心需要有长远心,即使需要用百千劫才能使众生生一念善心,也终不退失自己的发心.
如果只求速成而无意长久行持,则说明心力薄弱立愿不坚,这样发愿力薄弱,中间稍遇挫折,就容易退失.
所以,要发如金刚般坚固的菩提心,不要发露水道心.

再说,发菩提心利益众生能获得真正的安乐,苦恼的事,即使时间短暂,也让人生厌离心;而安乐无苦的事,即使延长无量劫,也没有可厌倦的,为什么要畏惧长久呢《宝鬘论》云:"重苦虽时短,难忍况久远,无苦而安乐,无边时何害.
"《大乘庄严经论》云:"久劫行上勤,利物心无退,令生一念善,况欲善无量.
"菩萨观见能让众生产生一刹那善心,即使要经百万劫精进,也毫无厌倦.
如果没有长远心,在遇到众生难度、佛法难行时,真能心甘情愿、百折不挠吗凡夫习性,多半时间一长就无心力趣入,就会想只顾自己算了,以这样的心态能快速成佛吗所以,坚固长久的菩提心,才能快速成佛.

"勿懈怠而无勇猛":不要懈怠而没有勇猛心.
"勿委靡而不振起":不要委靡不振,应该振作精神来发菩提心.
"勿因循而更期待":"因循",即照老样子不改.
"期待",即今天等明天,明天等后天.
不可因循苟且,找理由说"我还有事没有了结,等我安排好了再来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不必拖泥带水,应该当机立断,不然这一耽误,又不知要延迟多少劫在轮回里吃苦,以自私自利的心态障碍开发如来藏.
所以,现在就要努力发菩提心,以菩提心来要求自己.

"勿因愚钝而一向无心":不要以禀性愚钝而一向无心进修.
愚钝是以往自私自利造多了恶业,障蔽了心灵,这也只有靠发菩提心才能逐渐消除,所以越愚钝越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多利他,就能逐渐消除障碍,打开心结.

"勿以根浅而自鄙无分":不要以自己根机浅薄就自卑,认为自己无分.
大地众生都有佛性,"人皆可为尧舜,人皆可成佛",世上没有天生的释迦、自然的弥勒,我们肯用功修行,浅根栽培久了,自然就转成深根,所以不必妄自菲薄、轻视自己.

以上讲了发菩提心要远离八种不正心态,就是畏难心、轻浮心、求速心、懈怠心、委靡不振心、因循期待心、无动于衷心、自卑心.
这些要一一归在自身上检查,发现自己有哪种不良心态,就尽量设法改正.
相反,要努力具足八种善心:无畏心、殷重心、长远心、勇猛心、振奋心、果断心、一向有心、自尊心.
按这样修持,就能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大乘法器,真正踏上自利利他的菩萨道.

下面以比喻劝勉后进不必妄自菲薄、自暴自弃,而失去发心的好因缘.
譬诸种树,种久则根浅而日深;又如磨刀,磨久则刀钝而成利.
比如种树,最初树根浮浅,浇灌培植久了,树根会越扎越深、越长越坚实,最后根深蒂固,无可动摇.
又比如磨刀,久久磨砺,钝刀也变得极其锋利.
所以,浅、深、利、钝都是相对而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自己多栽培多磨炼,浅的会转成深,钝的会变成利.
在这点上要有足够的自信心.

岂可因浅勿种,任其自枯因钝弗磨,置之无用岂可因根浅而不种,任它自己枯死岂可因刀钝而不磨,放置使它无用我们自知根机浅薄,就更要自强不息.
人贵有上进心,心一发起就开始有转机.
否则,连上进心都泯灭了,那就真的永沦下劣、无可救药.
事实上,这一念转过来,就开始在转钝为利、转浅为深,久而久之,效果会日益显著.
古人说"勤能补拙",别人付出一分努力能达到的,我们付出十分努力也能达到.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事在人为,不必自轻退屈.

又若以修行为苦,则不知懈怠尤苦.
修行则勤劳暂时,安乐永劫;懈怠则偷安一世,受苦多生.
又如果以修行为苦,岂不知懈怠更苦.
修行以一时勤苦换来永劫的安乐,懈怠则以一世安逸造成多生的苦难.
如果我们深明大义,就会为自他究竟、长远的利益,而舍弃暂时的五欲享乐;如果我们只追求眼前的享乐,毫不考虑后世、解脱和成佛,那不久就有生死和恶趣的大患来临.
我们要常想:现在暂时修行吃苦,能灭除无量劫的大苦,获得永久的安乐,所以应该刻苦修行.
世间人为了五欲享乐都能吃苦耐劳,何况我们发愿成佛度众生,更应该日夜精进地修行.
《大乘庄严经论》说:"荷负众生担,懈怠丑非胜,为解自他缚,精进应百倍.
"既然发了菩提心,荷负起利生的重担,那就应该遵守承诺,为了证得无上菩提,行持六度万行.
如果立了誓言,不精进修行反而懈怠,那就极不庄严.
声闻人为了自己断除业惑,都知道这事要像钻木取火般不能松懈,何况菩萨发欲断除自他的一切业和烦恼,更应该比声闻百倍精进.

况乎以净土为舟航,则何愁退转又得无生为忍力,则何虑艰难况且,以净土作舟航,一往生净土就成为不退转菩萨,位不退不堕生死,行不退不堕小乘,念不退念念流入一切智海,根本没有退堕的危险性.
而且,往生西方,得到无生忍的力量,就可以分身尘刹、自在度生,根本不必要顾虑度生艰难.

当然,不以净土为方便,中下根人也有发心后退转或者度生不堪能等的可能性,由此对发心难免犹豫不决.
而现在既有净土的易行道,又有弥陀的大愿作保障,一生西方就可以圆满菩提心,所以不必要担心顾虑.

当知地狱罪人,尚发菩提于往劫;岂可人伦佛子,不立大愿于今生要知道,连地狱的罪人都能在往劫发菩提心,岂可人中佛子不在这一生建立菩提大愿我们有幸得到暇满人身,贵为万物之灵,又皈依三宝,成为人中尊贵的佛子,怎能不立大志呢地狱众生在那样深重的业障下还能发菩提心,我们具备内外因缘,为什么不发菩提心呢《入行论》云:"暇满人生极难得,既得能办人生利,倘若今生利未办,后世怎得此圆满.
"我们这一生能在自己相续中发起菩提心,才不枉费得一世人身.

无始昏迷,往者既不可谏;而今觉悟,将来犹尚可追.
然迷而未悟,固可哀怜;苟知而不行,尤为痛惜.
无始以来迷惑颠倒,已经无意义地虚度了无量世,时光不会倒流,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今天觉悟过来,未来还无限的长远,还可以创造美好的前途.
然而,痴迷不悟固然可怜;明知而不实行,更让人婉惜.
人生除了这一条光明大道还有什么呢我们只有发菩提心,才能实现我们生命的大义,才能为自他摄取无限的利益,为什么还不幡然醒悟呢难道饥逢王膳,宁可饿死也不吃吗!
若惧地狱之苦,则精进自生;若念无常之速,则懈怠不起.
如果我们畏惧地狱之苦,就自然会精进起来.
如果我们忆念无常的迅速,就不会生懈怠心.
想一想,无始以来造了多少罪业,一气不来,就成为地狱烈火中的炭灰,趁着一息尚存,只有精进修行,才能拯救自己.
净土在前,地狱在后,勤修便往生净土,了断旷劫轮回,懈怠便堕入地狱,万劫难复.

常念无常迅速,一生光阴稍纵即逝,人身何其保贵,怎么能无意义地浪费呢一想到这里,有一刻光阴,就要做一刻修行.
又须以佛法为鞭策,善友为提携,造次弗离,终身依赖,则无退失之虞矣.
又要以佛法作鞭策(当心安于逸乐而不愿上进时,要像鞭打马匹让马行进一样,以佛法来鞭策自己进步),又要依止善友,互相提醒、勉励,携手共进.
这样,时时不离佛法、善友,终身依赖佛法、善友,就不会有退失的忧患.

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
虚空非大,心王为大;金刚非坚,愿力最坚.
莫说一念轻微,莫说虚愿无益.
发心真切,事便真实;愿力广大,行便深切.
虚空不算大,菩提心最大;金刚不算坚,愿力最坚.
问:为什么不能说"一念轻微,虚愿无益"呢答:经云:"诸法依缘生,住于意乐上,何者发何愿,将获如是果.
"一切缘起原本在自心上,心作心是,丝毫不爽.
是心作地狱,是心是地狱;是心作人天,是心是人天……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升沉迷悟,趋祸趋福,全在一念间,所以一念关系甚大,不能说轻微.

下面以公案证明发愿并非无益:过去有个郁头蓝弗,在水边林下修习非想非非想定,每次快得定时,都被鱼、鸟干扰惊动.
他因此动了嗔心,发愿以后做飞狸入林食鸟、入水吃鱼.
后来修成了非想非非想定,往生天界安住了八万劫,受完天报,果然堕为飞狸身,吞食鱼鸟.

这里郁头蓝弗发的是损害众生的恶愿,一般人会认为那只是心里想想而已,不会出现什么严重的后果.
结果怎么样呢恶愿的种子存留在八识田中,尽管经过八万大劫那么长久的时间,也没有丝毫损减,当因缘会遇时,就像一颗长期潜伏的定时炸弹被引爆,爆发出巨大的破坏力量.

我们想,既然恶愿都能实现,当然善愿更不会落空.
我们发的成佛度众生的大愿,必然会让我们在未来成就佛果,普度众生.
如果只有恶愿能成熟,善愿反不能遂愿,那这个世界就只有恶人能遂心满愿,而三世诸佛却无一能成就佛果.
实际上,有无量无边的众生都由菩提心成就佛道,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必定如此.

《神僧传》的公案:古代有个僧人在石佛像前戏笑发愿:如果今生不能了生死,愿我来世做威武大臣.
后来果然成了一名大将军.
有人问:为什么开玩笑发愿也能变成事实呢就像再微弱的火也有燃烧性,不经心的戏愿也会起作用.
可见因无虚弃,发愿力何时也无空耗.
我们能诚恳发愿,力量远超前者,当然起到的作用也更大、更持久.
《神僧传》里还讲到一位出家人博通经论,所到之处却无人请法,他为此哀声叹气.
旁边有僧人对他说:"你学佛法,没听说未成佛先结人缘吗你虽明了佛法,但没有人缘也无可奈何.
"出家人说:"难道就这样了此一生吗"那僧说:"我来为你代办!
"说完问他有什么积蓄.
他说:"没有别的,只剩一件衣料.
"僧人说:"这也够了.
"说完变卖衣料买了食物,带他到一处幽深的树林,找到一块禽鸟昆虫多的地方,把食物放在地上,再教他发愿.
之后嘱咐说:"二十年后才可开法.
"僧人遵照嘱咐,二十年后开始传法,多年受他教化的都是那些接受施食的禽鸟昆虫.
像这样,由别人的发愿都能摄受虫鸟脱离异类,何况我们是主动发愿,怎么不能利益自己和众生呢佛在世时,有一国人民难以调化.
佛说:"他们与目犍连有缘.
"就派目犍连前去度化,结果都愿意接受教化.
有人问佛:"他们和目犍连有何因缘"佛说:"往昔目犍连是位樵夫,在山间惊起一群蜜蜂.
目犍连当时发善愿说:我得道后度化你们.
现在这一城人都是当年的蜜蜂.
"所以心发什么愿,就会得什么果.
由以上公案可知,发愿具有真实的作用.
《百业经》里讲到许多修行人往昔在三宝前发愿,以发愿力,后来都如愿以偿.
这些显示了心力不可思议,缘起力不可思议.
以大乘发愿来讲,大乘的发愿是成就自他二利之因,菩萨依靠发愿能在今生和来世成办二利.
而且,虽然没有以身语意专门实行其事,而只是用心按内心的愿望来祈愿,但以此就能在今生产生果报,并以此愿成办未来的一切大义.

我们在经中看到,具福德力的菩萨由发愿力以无量身、无量光明、无量神通成办自他二利,其境界以语言难以描述.
总而言之,以愿为因,随欲皆成.
而且未来也必将以愿力显现愿果,身放光明,口发声响等等.
《入行论》云:"譬若摩尼宝,如意树满愿,此由众生善,愿力现佛身.
""心真则事实":心是事的作者,心真了,事就不虚.
"愿广则行深":愿是行的引导,愿越广大,行越深入.
"虚空非大,心王为大":我们认为虚空是最广大的,无论往哪方看,都不见边际,但和菩提心相比,虚空也不算广大.
《楞严经》云:"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十方虚空在你心中就像一片浮云点缀在太空里,何况诸世界在虚空中呢那就更微不足道了.
)由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故说"虚空非大,心王为大".

再从世俗菩提心来说,大悲缘一切众生,智慧缘无上佛果,广大无量、长远无尽,从这心量上说也是虚空非大,心王为大.
"金刚非坚,愿力最坚":"金刚非坚"是指金刚会被摧毁,《大智度论》上说,世间的金刚放在牛角上就可以被摧破,而愿力则无法摧毁,即使须弥可崩溃、四海会枯竭,愿力也终究不会被四大所损坏.
只要我们内心不舍弃大乘发愿,这愿力就永不消失,会尽未来际不断发挥作用.

《普贤行愿品》说,到了临终最后刹那,身体诸根要散坏、亲人眷属要舍离、权威势力都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无一跟随自己,唯有愿王不相舍离,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顷即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世间事物都会坏灭,唯有愿王不相舍离.
愿王在心,遭遇生死劫难,也了无损坏.

大众诚能不弃我语,则菩提眷属从此联姻,莲社宗盟自今缔好.
如果大众真能不弃我语,那么今日相聚,因缘非同小可,我们从此结拜成菩提道的亲友,成为永不分离的菩提眷属,而且彼此结成莲社,共同发愿往生西方.
这是多么好的菩提因缘!
所愿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众生,同成正觉.
我的愿望是我们一起往生我们的故乡极乐世界,一起面见我们的慈父阿弥陀佛,然后一起教化众生成就佛道.
这是我们向往并一致行持的成佛之路.
我们共同发愿生净土、见弥陀、度众生、成佛道,实际是选择一条殊胜的成佛之路,就是选择今生往生净土、登不退地、由此成佛度众生的菩提路.
则安知未来三十二相,百福庄严,不从今日发心立愿而始也.
我们怎么知道未来成佛时的三十二相、百福庄严,不是从今天发心、立愿开始的呢《华严经》云:"菩提心者,犹如一切佛法种子.
"未来成佛就是以今天发心立愿为起点的.
这是何等殊胜、甚深的因缘!
《菩提心义》云:"菩提之心,成佛之本.
大事因缘,莫过于此.
"愿与大众共勉之!
幸甚!
幸甚!
我愿意和大家共同勉励来发菩提心.
这是值得庆幸的胜事!
真是无比的幸运!
以上浅显地讲解了《劝发菩提心文》.
为什么要讲这篇文章呢因为汉地有成千上万的道友修持净土,求生极乐,但很多人不知道发菩提心的重要性,不知道发菩提心是成就净土的要因.
这次选讲净土宗祖师的《劝发菩提心文》,也是提醒大家大力弘扬菩提心的教法,努力实修菩提心.
这样好的文章,五、六次就能讲一遍,应该多宣讲、多弘扬,让人人都知道菩提心,都发起菩提心.

当然,藏传佛教中有清净、完善的菩提心教授,以世俗菩提心来说,宁玛派全知无垢光尊者的《心性休息大车疏》、华智仁波切的《普贤上师言教》、格鲁派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等论典中,都有极殊胜的实修教授.
还有印度寂天菩萨的《入行论》是一部开示如何趣入菩提心、菩萨行的大论典.
如果能摒弃门户之见,深入学习这些教典,我相信无论对菩提心的认识或修行,都会有很大增进.

快快云:香港沙田CN2/美国Cera大宽带/日本CN2,三网直连CN2 GIA云服务器和独立服务器

快快云怎么样?快快云是一家成立于2021年的主机服务商,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稳定快速的主机托管服务,快快云目前提供有香港云服务器、美国云服务器、日本云服务器、香港独立服务器、美国独立服务器,日本独立服务器。快快云专注为个人开发者用户,中小型,大型企业用户提供一站式核心网络云端服务部署,促使用户云端部署化简为零,轻松快捷运用云计算!多年云计算领域服务经验,遍布亚太地区的海量节点为业务推进提供强大...

ShockHosting($4.99/月),东京机房 可享受五折优惠,下单赠送10美金

ShockHosting商家在前面文章中有介绍过几次。ShockHosting商家成立于2013年的美国主机商,目前主要提供虚拟主机、VPS主机、独立服务器和域名注册等综合IDC业务,现有美国洛杉矶、新泽西、芝加哥、达拉斯、荷兰阿姆斯特丹、英国和澳大利亚悉尼七大数据中心。这次有新增日本东京机房。而且同时有推出5折优惠促销,而且即刻使用支付宝下单的话还可获赠10美金的账户信用额度,折扣相比之前的常规...

A400:36元/季,16.8/月kvm架构,线路优质,延迟低

A400互联是一家成立于2020年的商家,主要推行洛杉矶服务器采用kvm架构,线路优质,延迟低,稳定性高!全场产品对标腾讯云轻量,服务器线路有有美国洛杉矶cn2_gia、香港cn2+cmi,目前推行的vps服务器均为精心挑选的优质线路机房,A400互联推出了夏季优惠洛杉矶5折、香港7折促销活动,质量可靠,价格实惠!二:优惠码洛杉矶五折优惠码:20210620香港cn2七折优惠码:0710三、优惠方...

丛林余生为你推荐
xyq.163.cbg.com梦幻西游里,CBG是什么?在那里,能帮忙详细说一下吗钟神发战旗TV ID:新年快乐丶未央不见是哪个主播seo优化工具seo优化软件有哪些?百度关键词工具常见的关键词挖掘工具有哪些百度关键词分析百度关键字分析是什么意思?51sese.comwww.51xuanh.com这是什么网站是骗人的吗?lcoc.top服装英语中double topstitches什么意思66smsm.comffff66com手机可以观看视频吗?javlibrary.comImage Library Sell Photos Digital Photos Photo Sharing Photo Restoration Digital Photos Photo Albumswww.toutoulu.com安装好派克滤芯后要检查其是否漏气
哈尔滨域名注册 联通vps 七牛优惠码 diahosting mediafire paypal认证 gomezpeer 标准机柜尺寸 轻量 dd444 idc资讯 广州服务器 美国网站服务器 免费网页空间 万网空间 lamp的音标 中国电信宽带测速 asp介绍 reboot 时间同步服务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