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序言致农村青少年家长朋友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发育的黄金时期,也是人生成长的黄金时期.
处在这一时期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冒险.
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是他们普遍存在的性格特征.
这些性格特点既为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活力,同时也带来了不安全的隐患.
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花季少年,正是因为无知,因为大意,因为缺乏经验,而遭遇了种种人身伤害.
大量的教训警示着广大青少年朋友的家长: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需警钟长鸣,保护孩子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对于生活在农村的青少年,家长们往往十分重视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需要,而恰恰忽略了他们的安全成长.
不少青少年在日常生活、外出游玩、在校学习中,忽略了自我保护,往往受到伤害至酿成大祸;有的在遭遇到突发意外时,常常不知所措、不会自救.
为了珍惜生命,为了安全成长,广大家长一定要教育青少年朋友决不要再让这一幕重演了.
本书从关注农村青少年安全成长的角度出发,将农村青少年学习生活中主要涉及的十二个安全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安全成长教育,让广大农村青少年朋友学习安全常识,以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减免日常生活中的危险.
在不测发生时,掌握自救求生避险的方法.
本书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贴近生活、便于掌握,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青少年安全成长实用图书.
保护青少年的生命安全,是广大家长的头等大事,通过本书的指导,希望广大农村家长朋友,能够帮助青少年更加健康平安、幸福快乐地成长.
§§一交通安全:警惕事故发生§§§1.
交通安全教育需警钟长鸣教育工作者、农民家长应从关心下一代安全成长的高度,把孩子的交通安全当作头等大事,严抓细管,坚持不懈,切实做到交通安全常识普及,交通安全警钟长鸣.
交通安全教育应从学龄前孩子就开始抓起.
家长、幼儿园的老师应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把交通安全知识,通过游戏、故事、谈话的方式,让孩子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
心理学家认为,某一行为的后果给自己带来痛苦和伤害,人们就会对这种行为采取"有所不为"的态度;同样,能够为自己带来快乐和甜头的行为,大家都会乐而为之.
违反交通安全规则的后果,不可能让孩子直接去体会.
但家长可以根据这个道理,在交通安全的游戏中对那些违反规则的孩子施加一些惩罚,如中止游戏、让其他同伴对这种行为进行批评,使孩子感到违反规则的后果是不愉快的;同时,针对孩子喜欢扮"警察叔叔"的心理,宣布谁遵守规则,谁就得到红花,红花最多的孩子来扮"警察叔叔",有罚有奖,重复强化.
孩子识字后,家长应把交通安全基本知识,抄起来贴在孩子的床头.
平时应该经常教给孩子一些交通安全常识,从小培养孩子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要及早告诉孩子过马路时的安全守则,告诉孩子过马路时必须走人行横道线,而且要先看清楚红绿灯然后再过马路.
在横穿马路时不要急跑,观察好左右没有汽车后再走,汽车司机的守则中有"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的规则,同样的话也适用于父母和孩子.
交通法规的制定是为了保证交通路线的畅通无阻,制约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违规行为,最终目的是以人为中心,避免人身伤亡事故.
对于某些人来说,交通法规可能带来某些"不便",如红灯时必须停车,要耽搁一些时间;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或通过人行天桥,要多走些路或花力气登高;不能超速行驶,对于性急者会感到速度太慢等.
但法规的施行却保证了道路的井然有序、畅通无阻,大多数人能更快速地到达目的地,更重要的是保证了广大行人、车辆的安全.
所以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是公民的义务,也由此保证了公民自身的生命权不受侵犯.
对于儿童的交通安全意识和守法观念要从小开始培养,大人要言传身教给儿童作出榜样.
具体应做好如下预防措施:大人要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从小教育儿童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并要讲清楚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和违法的危害性.
经常利用电视或身边的具体事例教育儿童,使他们懂得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
对儿童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要及时给予纠正.
家庭和幼儿园可通过游戏来帮助幼儿熟悉常用的交通法规,例如叫儿童扮演指挥交通的小警察、驾驶汽车的小司机和在街上行走的行人等.
§§§2.
步行安全:谨慎小心地走路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低年级儿童(6~9岁)发生步行交通事故的较多,而在驾车交通事故中,危险人群是高年级儿童(10~14岁)及青少年(15~18岁).
因此,农村儿童或青少年在步行时,要特别注意安全,走好自己的路:不边走边看书报、听音乐、打闹嬉戏或做其他事情.
没有人行道时靠路右边行走.
不要在马路的左边和中间行走.
盲道是为盲人设计并供他们使用的,要帮助、照顾残疾人,不要占用盲道.
横穿马路时,听从交警指挥,注意各种信号灯的指示,尤其是路口红绿灯、人行横道信号灯和车辆转向灯的变化.
在有手按式红绿灯的人行横道,学会自己去按柱子上的按钮,等汽车完全停下来后再过马路.
横过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或马路时,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即先停步观察你身体左侧道路的情况,在没有车辆时,迅速走过人行横道到道路中间;再停步,观察身体右侧道路上的情况,确认没有问题时迅速走过人行横道.
横过道路时切忌斜,这样容易出现危险.
马路上有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地道时,要在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地道行走;不要穿越、攀登或跨越隔离设施,如栏杆等,不准横过划有中心实线的车行道.
横过车行道要走人行横道、天桥、地下通道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在雾、雨、雪天,要穿防滑鞋和色泽鲜艳的衣服,戴小黄帽,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
§§§3.
骑车安全:不能由着性子我们国家号称"自行车王国",成千上万的少年儿童骑着自行车,像一只只快乐自由的小鸟奔驰在祖国大地上.
然而,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是,在这个王国里有一只恶魔偷偷吞食着这些小鸟的生命,它,就是交通事故.
骑自行车时,农村青少年千万要注意安全.
骑车上街前,要检查车铃、车闸、反射器是否齐全有效.
途中如果车闸坏了,要推车行走,以免发生事故.
骑车沿路要靠右侧行驶,不能逆行,否则容易出事故.
不要在人行道上骑自行车,以免撞伤行人;也不要在机动车道上行驶,很危险!
一定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骑自行车.
在街上骑自行车不要双手离把;也不要一人蹬车、一人扶把,这样骑车很不安全.
在街上,不要并排骑自行车;也不要两人并肩搭背骑车,这样骑车既不安全,也不文明.
不要在马路上赛车,你追我赶,互相追逐;也不要忽左忽右曲折竞驶.
骑自行车上街不要在两个车把上都悬挂东西,这样会影响车转弯;也不要一手拿东西,一手扶把,这样不安全.
不要在马路上骑车带人,容易出危险.
下陡坡时最好是推车行走,以免下坡失控撞伤人.
横穿4条以上的机动车道时,要推着自行车走.
有4条以上机动车道的马路是很宽的大马路,车很多,人也多,如果骑车横穿马路容易发生事故.
骑车拐弯时,要放慢速度,先伸手示意,不要突然猛拐,以免和别的车相撞或撞倒行人;要超车时,先按响车铃或打手势,不要影响被超车辆的行驶.
在交叉路口遇有停止信号时,要停在停止线以外的非机动车道内,不要越过停止线或绕行通过.
停放自行车时,要停放在存车处或指定的地点;在没有设立存车处的地区,要靠人行道里边停放或放在不影响交通的地方.
不能在行车道上存车.
不到12岁的儿童不能骑自行车上街.
马路上车多人多,行人往来,车辆穿梭,使人眼花缭乱,小同学上街不容易适应.
自控能力、应变能力差,遇到紧急情况就难以应付.
12岁成少年了,有了一定的知识和锻炼,骑车上街才能懂得注意安全.
丧失正常驾驶能力的残疾人不要骑自行车、三轮车、人力车和畜力车上街,以免出事故.
另外,以下这些知识也是不可缺少的.
车子要合适,既不要小小年纪骑大高车,也不要骑儿童玩具车上街.
车子要坚固.
骑车时不要趁快行道空着,就上道猛骑快车.
要懂得自行车让汽车、摩托车.
骑车时,不搭肩,不聊天,不戴耳机.
不要边骑车边想问题,这样才能专心,遇到情况及时做出判断和处理.
如果交通民警来讲课,要专心听,认真执行.
不能左耳听右耳冒,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骑自行车如果不注意自我保护,一心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是迟早要受到惩罚的.
只有将骑车安全牢记心间,才不致于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4.
汽车安全:请扶稳坐好汽车是人们最经常乘坐的交通工具,乘坐汽车出行农村青少年应注意安全:在车站候车时,要站在站台的安全线以外,切不可越线,更不可跳下站台.
上下车时,要有秩序,不要争抢拥挤,要防止车门夹身;不能从车窗出入;严禁将鞭炮、烟花等易燃、易爆危险品带上车.
乘坐公共汽车时.
找座位坐好.
不要在车厢内随意走动,不喧哗、不嬉闹、不站在门边、不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出车外.
下车提早准备.
不可随意按动或搬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各种按钮、电器设备.
有安全带应该系好,这样能大幅度降低碰撞时的损伤程度.
如果站在汽车中,一定要以一手握住固定物品,特别在将要停车前不能大意,过早松手,停车的惯性可能使你跌倒.
上车后不但将自己的物品放好,还应环顾四周,将有可能在震动或刹车时掉下来的物品放好,以免击伤自己和他人.
汽车开动中,切记不能跳车.
如发现事故已不可避免,应迅速将手抱头,贴胸,靠近固定物处,避免在碰撞或翻滚中伤及头部.
事故发生后,自己清醒时,应迅速辨别当时的处境,是否在水内、山下、路边等,自己能否移动,受伤程度如何等等.
如有可能要从窗或门等出口迅速逃出.
如果事故情况复杂,尽可能迅速脱离车厢,离得远一些,以免燃烧、爆炸等继发性意外发生.
§§§5.
火车安全:请勿乱穿铁轨自2001年以来,全国铁路已多次大面积提速,列车运行最高速度由120公里/小时提高到200多公里/小时,而且今后还要继续提速.
因此,步行或机动车横越铁道时需要格外小心.
别以为火车离自己还远,就想匆匆越过铁道.
以列车时速120公里而论,它跑100米只需3秒钟,比世界上百米短跑最佳成绩快两倍多.
如果你每秒跨出两步的话,你走出6步时,原在百米之外的火车就撞上你了,你说危险不危险全世界常有汽车和火车相撞的事故,造成很大的伤亡和经济损失.
因此,农村青少年经过铁道或乘坐火车时,一定要十分注意安全:遵守各种铁路标志和信号.
在跨越铁路前要停、看和听,注意有无火车驶来.
如你要跨越铁路,要在专设的横穿区域.
确认安全时,再小心地快速跨越铁路.
不要在铁轨上或靠近铁轨处玩耍.
不要向火车投掷任何东西,不要把任何东西放在铁轨上.
在火车站,当火车进站或出站时,要站在月台安全线(白线)之内.
这时不能跨出安全线靠近火车,和车上的人握手或交谈.
在月台候车的乘客,要管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让他们靠近月台边缘的地方玩耍,防止跌下月台掉进铁轨,被进出站的火车撞伤或轧伤.
火车进站时,旅客应该站在安全线内,防止火车通过时被掀倒在月台下.
乘火车时不要将头和手伸出车窗外.
乘火车不要站在两节车厢的连接处.
§§§6.
乘船安全:小心防范落水轮船也是农村青少年常坐的出行或游玩工具,因此,乘船也要注意安全:不要独自行动,应由大人领着乘船.
不在船头、甲板等地打闹、追逐,不翻越甲板上的栏杆,不要拥挤在船的一侧.
不要随意触动船上的设施.
夜间乘船时,不要用手电筒向水面、岸边乱照,以免引起误会或使驾驶员产生错觉而发生危险.
上船时,不要硬挤,如果超载,一定不要上船.
上船时要留心通往甲板上的最近通道和摆放救生衣的位置.
这样,如果发生意外事故.
就可以争取时间.
若一旦发生翻船、沉船,应注意保持镇静,高声呼救,并穿好救生衣,或戴好其他救生物品.
落水者应采取仰卧位,全身放松,头向后,使鼻和口尽量露出水面;两手贴身,用掌心向下压水.
双腿重复伸蹬,以争取时间.
这是不会游泳者使身体上浮的最好姿势.
会游泳的人在水中屏气捏鼻,并试试看能否站起来.
赶快游离出事地点,不能一下子游到岸边的,要顺水游,游泳的动作要均匀,以节省体力.
落水后要有求生信心.
如果不会游泳,又没有救生衣,在水中应尽量采取仰卧姿势,使口鼻露出水面继续呼吸.
呼吸要有技巧,深吸、浅呼.
吸足气时,人体内充气,比重为0.
967,比水略轻,可以不沉.
呼气后,比重为1.
057,比水略重,容易沉底.
落水后不要脱衣服.
有人以为脱下衣服可以减轻重量,实际湿衣服内有极细小的空气泡,会产生浮力.
设法发出声响,如吹响救生衣上的哨笛,摇动色彩鲜艳的衣服,使人们发现并及时救援.
天气恶劣时,如遇大风、大浪、云雾等,尽量避免乘船.
在农村,常常要使用小船、排筏等水上交通工具.
因此,掌握一些自驾小船的安全常识很有必要.
平时要尽可能乘坐由成人驾驶的船,低年级学生特别是小学生.
不可私自驾船.
在驾船前,应让有经验的成人认真检查船只,凡年久失修、设施不健全或有事故隐患的船只不能使用.
驾船要集中精力,密切注视行船情况,不可左顾右盼,不可追逐碰撞相邻船只.
船载不可超员,乘船人员要在船上坐均匀,不可站立或侧坐船帮,更不可嬉闹.
不可在大风雨等恶劣天气驾船出行.
要在安全水域近距离行驶,注意各种安全标志.
§§§7.
交通事故的报警与伤员的急救遭遇车祸或其他意外伤害,如果现场抢救得当、及时,可以减少人员伤残和死亡.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农村青少年由于缺乏急救常识或救治不及时,伤员到医院前就死亡的占死亡总数的80%,留下许多遗憾.
发生车祸时,除非伤者的情况危急,譬如身处火窟,或者呼吸和心跳已经停止,否则都应先对他做一遍完整的检查,了解受伤的程度.
然后,依下述步骤处理.
(1)立即行动首先,注意意外现场的任何危险征兆.
指导其他人立即打电话通知救难单位.
指导旁观者在车祸后方200公尺外设置警告标志.
如果没有标志可供使用,则请旁观者协助指挥交通.
不要将伤者拉出车来,以免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其次,熄掉引擎,如果内行还应切断电源,以减少起火的危险性.
车祸起火通常来自引擎盖或仪表板下的电线线路,阻止任何人在肇事车辆附近吸烟.
如果出事的是柴油机,应阻断燃料的供给线(在这类车外通常都有紧急开关可供这么做).
再次,固定汽车.
如果车辆四轮着地,可拉起手刹车,在车轮前后垫以砖块.
如果车辆翻起而乘客仍在车内,不要设法使它恢复四轮着地,而应设法使它不再翻动.
第四,检查车内是否有小孩,他们可能跌到车座下方,或被毛毯、行李遮压住.
立刻检查肇事车辆四周,可能有伤者在撞车时被抛出车外.
询问意识清醒的伤者,在出事前全车原有多少乘客.
(2)搬动伤者如果必须搬动伤者,应该特别小心,要有足够人手,能够支持伤者身体的每一部分.
如有旁观者可以协助,一定要指导他们如何搬动,每个人都应确知自己所要做的工作,搬动时也应尽可能一气呵成.
如果伤者被压在车下,而在救难单位赶到以前必须移开伤者时,应先尝试移开汽车.
如果做不到,则应先使车辆固定后,尽可能轻轻移动伤者.
这时,记下伤者或汽车的确实位置,因为稍后警察可能需要这项资料.
无论如何必须记住,除非伤者的情况恶化或有其他危险的顾虑,否则不要轻易移动伤者.
(3)处理被压住的伤者车祸伤者可能被压在自己的车内,譬如被方向盘夹住了,这时,应该仔细检查,如果伤者已失去意识,他的舌头可能会向后堵住呼吸道.
因此,必须让他的头维持使呼吸道畅通的姿势.
应该一直留意这样被压住的伤者,直到救难人员赶到.
(4)小心危险物意外发生时如有危险液体漏出,或有毒气泄出,都使情况更为复杂,而急救者在接近现场时尤其需要小心.
除非确实安全,否则绝不要做任何救援的尝试.
不要因为接触到危险物而使自己也身陷险境.
大多数装载危险物的汽车,都有明显的警告标志,注明所载运的物品.
如果不懂这些标志,就应与它们保持一定的距离,特别是在危险物外泄时,应记下车上的标志,通知救难单位,同时使旁观者尽量远离现场.
记住毒气有散发出的可能性,如果确已如此,就应该站在上风处,避免毒气的吹袭.
同时,还应当做好以下几件事:立即拨打122交通事故报警台.
报告事故发生的确切时间、具体地理位置,以利于医疗救护和交通警察及时赶到现场.
简要报告损害情况,碰撞还是翻车,受伤人数多少,以利于判断调配的车辆类别(如清障车、吊车、救护车等).
收集证据,记下后面第一辆车的车号,寻找见证人;如肇事车辆逃逸,记住其车号、车型、车辆颜色和逃逸方向.
保护现场,利用石头、土块、树枝等把现场围起来,以便提供现场原貌.
§§二游泳安全:慎防意外溺水§§§1.
游泳爽快,慎防危险先来看这样一则报道:2000年7月26日中央电视台报道,湖北省有7名儿童溺水身亡.
那天8名小学生在长江边玩,因为天热就想到水中凉快凉快.
7名儿童脱了衣服下水,留一名儿童在岸上照看衣服.
可能是江岸太陡,7名儿童下水没一会儿,全遭没顶.
岸上的儿童连忙呼救,经打捞,只找到两具尸体,另5名儿童失踪,生还无望.
每年夏天类似的报道各地都有,安徽省合肥市郊区黑坝乡2002年7~8两个月中就有3人丧命,这样的事件给遇难的家庭带来多么沉重的打击.
为此家长们要从他们的悲痛中吸取教训,为自己的孩子采取一些防范措施.
游泳是一项很好的体育活动,学会游泳必要时还能救人或自救.
家长不要怕会有危险就阻止孩子学游泳,要知道不少孩子是害怕家长阻挠而瞒着家长去游泳,同样存在危险.
因此,关键问题在于家长要因势利导,落实游泳安全措施.
§§§2.
小小水塘,危险莫测在农村,在城乡的工地上,大大小小的水塘随处可见.
它们大多清水一汪,看上去是很可爱的,但却常常成为意外事件发生的地点.
在炎热的夏天,池塘常常会变得十分吸引人,不少青少年都不禁去游泳.
这时,要提醒他们的是:小心长根的水生植物,因为它们可能划破你的腿,并绊住你,其中睡莲就是较严重的罪魁祸首之一.
青少年们要想保证安全,就只能在那些可游泳的地方游泳.
冬季,结冰的池塘看上去是有趣的,但是结冰的表面并不都是安全的,因为并不知道冰下的水有多深.
青少年要保障安全地玩耍,就应当远离这些结冰的池塘.
有这样一个小水坑,面积不足两平方米,却有3个学童却同时溺毙其中.
9岁的元元,11岁的方方及其12岁的表哥,一日下午,做完作业,外出玩耍.
到了下午5-6点钟,3个孩子仍没有回家,家长们着急了,便分头去找.
他们经过一个开发区的一片空地时,发现这片空地上被挖掘机挖出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坑,由于前不久下过大雨,里面都积满了水.
他们发现在一个不足两个桌面大的小水坑的水面上漂着一绺头发,他们顺着头发拉出来一个小孩,正是元元.
接着方方及其表哥也被拉上来了,这个不起眼的小水坑,深度却有两米多.
有关部门组成了事故调查小组,调查组认定水坑是机械作业形成的,非自发形成,水坑周围未设置任何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3个孩子确属溺水身亡.
作为平整场地的施工方,开发区内的一家建筑公司应负有一定责任.
调查组建议通过司法途径调解.
对此要采取如下预防措施:施工单位对造成的安全隐患要有防护措施,防范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要加强法律意识.
家长和学校要加强安全教育,教育青少年远离有安全隐患的场所.
§§§3.
严格遵守游泳安全守则游泳是不少农村青少年十分非常喜爱的体育活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放松心情.
但游泳不是对每个人都适合的.
一些农村青少年游泳地点和游泳方式非常随意,因而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
对他们来说,遵守一定的游泳安全守则是非常必要的.
要了解游泳区的水情.
水的深浅、水质优劣、水下有无险情,如水草、涵洞、鳖鱼、鳄鱼等.
别小看水草,许多溺毙者都是因水草缠住脚而下沉的;有涵洞处水流湍急,往往会被吸进去而无法脱身.
在海滨游泳,勿越过警戒线.
应了解自身健康状况,若有心脏病、传染病、癫痫、皮肤病、眼疾等,不宜游泳.
场地选择,应在开放浴场或有救生人员值勤的水域活动.
不可在设有"禁止游泳"、"水深危险"等禁止标志区域内游泳.
活动时间,最好避开中午时段.
尤其在夏天,有强烈紫外线照射,会晒伤皮肤,严重的可能会变成皮肤癌.
夜间游泳,除了游泳池外,一律禁止.
不宜在低水温中游泳(除非你是冬泳者),更不可在冰天雪地超低水温中游泳,以免丧命.
游泳时应穿游泳衣、裤,不可穿牛仔裤入水.
入水前应先做伸展暖身操,经淋浴后才能入水.
游泳时最好两人一组,采取伙伴制,彼此互相照应.
若是团体活动,入水前要先清点人数,登岸亦同样清点人数,在岸上应留一、二人作警戒,以便安全.
在水中不要打闹.
游泳时要保持与河岸平行,以便体力不支时,能及时上岸休息.
吹气玩具不能代替救生圈,深水中不能保证你的安全,一旦漏气便毫无用处.
遇到意外时,要保持冷静,一面呼救,一面采取仰泳.
例如小腿抽筋,可先吸一口气,仰浮水面,一手握住脚趾,尽量使脚背向身体屈曲,一手压膝盖,努力使膝盖伸直,解除抽筋.
初学游泳者,应学些自救及求生方法和简易急救及.
P.
R.
所有水上活动.
最基本的是游泳,游泳技术好又懂救生,才会玩的更安全.
凡因溺水经急救后挽回生命者,应尽快到医院观察治疗,以免造成二次溺水而丧命.
§§§4.
游泳时要当心防护五官盛夏,在蓝天和白云的映衬之下,湖泊碧波荡漾,河水清澈凉爽,常常会引来无数的农村青少年游泳爱好者.
对他们来说,游泳时除要防止抽筋、溺水等意外事故外,还须注意保护五官.
(1)结膜炎结膜炎是游泳中常见疾病之一,表现为眼红肿、异物感、疼痛不适等.
其中最常见的是一般性结膜炎和细菌引起的急性结膜炎.
游泳时最好戴防水眼镜,若游泳后感眼部不适,可点用消炎眼液或0.
25%氯霉素眼液进行预防,注意勿用手揉眼或用不洁毛巾擦眼.
当"红眼病"流行时,最好不要去游泳,以防传染.
(2)中耳炎游泳后发生中耳炎的情形并不少见,多因河水进耳或屏气、呼吸气不匀所致,以耳痛为主要表现.
当水入耳后,可将头向入水侧倾斜,或辅以单脚跳动,使其自然流出,切忌用手或物去抠.
为防止河水进耳,最好是戴耳塞.
(3)鼻及鼻窦炎常因呛水或吸气时鼻内入水引起,可出现鼻塞、鼻痛、鼻流粘涕或头痛等症状.
治疗时可用1%麻黄素滴鼻液与链霉素滴鼻液交替滴鼻.
河水进鼻后,不可用手捏紧两鼻孔使劲擤,而应指压单侧鼻孔逐一轻轻擤,或内吸后自口中吐出.
(4)咽喉炎多在呛水或吞水后诱发,除咽喉不适或疼痛外,常伴有咳嗽.
轻者可用多贝尔氏液含漱,重者需加用抗生素治疗.
咳嗽严重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5.
对付游泳时抽筋有妙招抽筋,就是肌肉强直性的收缩.
游泳过久或突然受冷水刺激,常常都会造成抽筋.
游泳时发生抽筋是很普遍的事情,对此,农村表少年可有以下妙招应对抽筋:(1)增加体内热量游泳爱好者要多吃些肉类、蛋类食品,增加体内脂肪、蛋白质的摄入,还应多吃些甜食.
特别在江河游泳,由于水温较低,更应注意多补充体内热量,才能预防游泳抽筋.
(2)增加食盐量炎夏酷暑,人们出汗较多,体内一些必需的无机盐(如氯化钠)被排出,会感到浑身无力,在这种情况下去游泳,极易引起抽筋.
为此,在每次游泳前喝杯盐开水,对预防抽筋有帮助.
(3)增加钙、磷、钾由于游泳时皮肤接触冷水后会收缩,汗毛孔处于关闭状态,代谢产物只能通过尿排出,故而游泳时尿量增加,排尿次数增多,这样既丢失了钠、钾,又丢失了钙、磷,容易造成缺钾的现象,引起身体痉挛.
因此,游泳爱好者要多吃土豆、冬瓜、黄豆、绿豆、苋菜、海带等富含钙、磷的食物.
(4)保证充足的睡眠在睡眠不足、过度疲劳、机体抵抗力降低的状态下去游泳,最容易引起抽筋,因而游泳前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
发生抽筋时,首先要保持镇定,然按以下动作要领解除危险:腿肚子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睡眠,用抽筋对侧的手指握住抽筋的脚趾,向身体方向用力拉动,另一只手压在抽筋脚的膝盖上,帮助膝关节伸直.
可做数次.
上臂抽筋,紧握拳头,尽量曲肘再用力伸直,反复几次.
大腿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面,弯曲抽筋的大腿和膝关节,再两手抱住小腿,用力使它贴在大腿上并加以颤动,然后用力向前伸直.
手指抽筋,可手握拳头,再用力张开,快速交替做几次,直到解脱.
近年来,居民家火灾连续十几年居各类火灾的首位.
§§§6.
注意特殊水域的游泳安全农村地域广博,有着各种各样的水域,对孩子们来说可能都是令人心动的游泳场所,也因此,在那些特殊水域,更应注意游泳安全.
溪流水域深浅不一,水温差别甚大,在坡度大的地区,有急流及漩流,应特别注意安全.
水底多为滑溜卵石,在水中行走,应注意免得滑倒.
不要在水质不清或受污染的溪流中游泳.
在水库中游泳或作水上活动时要特别注意水库泄洪信息及时问,以免被困在沙洲或被水冲走.
遇到大雷雨或地震发生时,应立即离水上岸,往安全处逃避.
若看到上游山区乌云密布或听到上游传来隆隆声响且声音越来越大或看到溪水变色,水面忽然上升,这是山洪爆发前兆,应立即离水前往高处逃避.
深潭、野塘、水埤等处,水质多不佳,深度不明,水底杂物多且属泥沼地,若在该地区玩水,容易受伤或陷入泥沼无法自拔而丧命.
若遇水暴涨,被困岩石上或在沙洲中,应保持冷静,等待救援,或寻找一些可助浮且耐冲击的东西,万一被水冲走时,可将物品置于身体下方,以免身体直接被撞伤.
若不幸被溪水冲走时,身体应仰姿保持脚在前头在后,以免头被撞伤;看到前方水面有高浪,即表示水底有巨石,应设法避开,以免撞伤,如遇转弯处,应游向内弯缓流处,即可顺势上岸.
§§§7.
发生溺水时需要正确施救溺水又称淹溺,常因失足落水或游泳中发生意外事故所致.
溺水是由于大量的水灌入肺内,或冷水刺激引起喉痉挛,造成窒息或缺氧.
淹溺的进程很快,一般4~5分钟或6~7分钟就可因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在农村,由于溺水而导致死亡的事件几乎每天都在大量地发生着,令人痛心疾首.
人在溺水时轻者面色苍白、口唇青紫、恐惧,但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存在.
重者面部青紫、肿胀,口腔充满泡沫或带有血色,上腹部膨胀,四肢冰凉,昏迷不醒,抽搐,呼吸心跳先后停止.
淹溺致死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大量水、藻类植物、泥沙进入口鼻、气管和肺,阻塞呼吸道而窒息;惊恐、寒冷使喉头痉挛,呼吸道梗阻而窒息.
淡水淹溺,大量水分入血,血被稀释,出现溶血,血钾升高导致心室颤动——心跳停止;海水淹溺,高钠引起血渗透压升高,造成严重肺水肿,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
一旦发生溺水,保持沉着冷静非常关键,若能施以自救措施,则可起死回生.
具体方法是采取仰面位,头顶向后,口向上方,努力使口鼻露出水面,进行呼吸.
呼气浅而吸气深,稍浮于水面待救.
也可憋住气尽量不吸气,以免呛水.
不可将手上举或挣扎,因举手反使人下沉.
若因腓肠肌痉挛而致淹溺,立即呼救,自己将祇趾屈伸,并采用仰面位,浮出水面.
如果水性好的人碰到淹溺者需救助时,应尽量脱去外衣、裤及鞋袜,迅速游至溺水者附近,从其后方用左手握其右手或拖住头部用仰泳方式拖向岸边,也可从其背部抓住腋窝推出.
不会游泳者切忌用手直接拉溺水者,而应在现场找一根竹竿或绳索,让其拽住再拖上岸,否则溺水者会把救护人员拖入水中.
落水后,有人为了减轻负担而把衣服脱掉的做法是错误的.
因为时间一长,很可能导致冻伤或冻死.
实际上,落水者身上的湿衣裳不但不会造成拖累,而且还因湿衣裳的纤维中有一些极细小的空气泡,倒会产生一定的浮力,即使过一段时间气泡消失,湿衣裳也没多少重量.
如果落水时是穿着救生衣或持有救生圈,那么应采取俯身屈腿的姿势以减少体热散失.
除非已离岸较近,或是为了靠近船舶及其他落水者以及躲避漂浮物、漩涡,一般不要无目的地游动,以保存体力.
当将溺水者救出水后,不管溺水者是否停止呼吸,都应按以下方法给予抢救:立即清除溺水者口鼻内的污泥、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牙关紧闭者按捏两侧面颊用力启开.
呼吸微弱或已停止时,立即口对口吹气和心脏挤压.
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时间要长,不要轻易放弃,并可给予吸氧和保暖.
不能只等待医生到来或不经处理直接送医院,丧失最初宝贵的抢救时机.
抢救溺水者不必强行控水,头置于侧位时口腔中的水即能流出.
大多数溺水者并非是喝大量的水而窒息,而是因气管呛入少量的水呈假死状态.
所以让溺水者吐水没什么实际意义.
吸入肺中的水不易压出,而进入胃部的水却与呼吸无关,同时让溺水者吐水反倒容易误入气管而呛住.
救治溺水者时可取其俯卧位,用衣物将其腹部垫高或横放在救护人员屈曲的膝上(救护人员跪下,一腿屈膝),让溺水者的头尽量低垂,轻轻拍打其背部,使进入呼吸道和胃中的水迅速排出.
然后将其置于平卧头侧位进一步抢救.
经心肺复苏,病人恢复心跳呼吸,可用干毛巾擦遍全身,自四肢、躯干向心脏方向摩擦,以促进血液循环.
溺水者经现场急救处理,在呼吸心跳恢复后,应送医院进一步诊治.
在送医院途中,仍需不停地对溺水者做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以便于医生抢救.
§§三饮食安全:严防病从口入§§§1.
注意饮食卫生,当心病从口入食物或食品是人体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是保证机体功能正常运转的基础,但人们在食用食时常常并不注意卫生,甚至还有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说法,这在农村更是如此.
事实上,人们由于不注意饮食卫生而导致身体发生疾患的情况是很多的,更有甚者是发生了生命危险.
因此讲究饮食卫生,当心病从口入,预防食物中毒,对于农村青少年的健康甚至生命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对"食品卫生"的界定是:食品是安全的,食品是有营养的,食品是能促进健康的.
其中食品的安全性是食品必须具备的要素,这就要求食品首先是卫生的.
食品只有是卫生的,才可能是安全的.
饮食与健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需要青少年在饮食上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学习科学的卫生知识,不吃不洁不净的食物,以防止食物中毒危及生命,做到科学饮食,以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
在日常生活中,因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所污染的不卫生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即细菌性食物中毒)较为多见.
每逢喜庆佳节,在炎热的夏秋季节,在集体食堂中,都常有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近些年来,城乡自由贸易增多,大量农副产品及其半成品食物在市场上出售,各种熟食的销售量也很大,因此,更应该高度重视预防食物中毒.
讲究饮食卫生,对于农村青少年来说,要注意不吃街头巷尾的摊点食品,少吃油炸和膨化食品.
同时注意不要吃剩饭剩菜.
因为剩饭剩菜在天气炎热时容易腐败,越是营养价值高的鸡、鸭、鱼、肉,腐败变质以后,引起的食物中毒越严重.
放在冰箱里的食品,也难以保证不腐败.
在-6至-10℃的低温下,某些霉菌仍可生存.
何况保存在家庭用的冰箱里的食品大都在0℃左右,且冰箱里的湿度大,取放食品频繁,难免不污染食品.
放在冰冻层的食品,肉类只能保存10~20天,蔬菜则更短些.
当出现停电或其他技术故障时(人们有时不一定发现),冰冻层的食品解冻后也会腐败,继续供电时,食品又会冷冻,这样食品中存在的某些细菌及其毒素,在冷冻的环境中会很好地保存着(有不少已腐败的水产品就是这样),人们进食这些食品,也往往容易发生食物中毒.
选择与鉴别食品质量的优劣,是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对于不明性质的食品要做到不买不吃.
§§§2.
食品中有哪些不安全因素食品中的不安全因素涉及范围较宽且原因复杂.
了解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识,应成为农村青少年朋友必做的功课.
(1)生物学因素生物学的危害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微生物.
微生物分布广泛,绝大多数为非致病性的,而且很多还对人体有利,只有少数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才具有致病性.
(2)化学因素化学因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一般具有毒性强、死亡率高的特点.
化学性中毒一般分三类:天然化学物质、添加的化学物质、外部或偶然添加的化学物质.
①天然化学毒素天然化学毒素是指非人工添加的、本身含有的或因为变质而产生的毒素.
②食品添加剂许多食品如糖果、糕点、罐头、饮料等都加入了食品添加剂,或拥有了诱人的美味,或穿上了艳丽耀眼的外衣.
这类食品能刺激人的食欲,但却潜伏着健康的隐患.
食品添加剂有许多种类,如漂白剂、防腐剂、香精、色素、膨化剂等.
③杀虫剂、除虫剂等化学污染物包括兽药残留、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其他工业化学污染物等.
④工厂本身的一些化学物质污染由于生产过程中清洁剂、润滑油、消毒剂、涂料等的使用污染了正在加工的食品.
(3)物理因素主要是由于食品中有玻璃、金属等硬物,人吃时引起口腔、牙齿等损伤.
这种食品引起的投诉是比较多的.
由物理因素引起的伤害较为直接,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长远的影响.
§§§3.
青少年食品的10大隐患近年来,以青少年为主要消费对象的食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青少年正餐外的食品费用已成为家庭的重要开支项目之一,而且,青少年食品在孩子们膳食中的比例越来越大.
但食品消费中存在的问题,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1)食品中的添加剂未引起高度重视"三精"(糖精、香精、食用色精)在食品中的使用是有国家规定标准的,很多上柜台的青少年食品也确实符合有关标准,但食之过量,仍会引起不少副作用.
(2)分不清食品的成分和功能不少家长往往分不清奶乳制品与乳酸菌类饮料的特性,乳酸菌类饮料适用于肠胃不太好的青少年,两者选择不当,反而会引起肠胃不适等症状.
(3)过分迷信洋食品从有关部门的抽查结果可以看出,进口食品也并非100%完美.
客观地讲,如今的国产青少年食品,从质量和包装上来看,比前几年已有很大的进步,有不少已达到出口标准,因而不能迷信于一个"洋"字.
(4)用方便面代替正餐方便面是在没有时间做饭时偶尔用来充饥的食品,它以面粉为主,又经过高温油炸,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均严重不足,营养价值较低,还常常存在脂肪氧化的问题,常食方便面会导致营养不良.
(5)吃营养滋补品青少年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热能、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是通过一日三餐获得的.
各种滋补营养品的摄入量本来就很小,其中对身体真正有益的成分仅是微量,有些甚至具有副作用.
(6)用乳饮料代替牛奶现在,不少家长们受广告的影响,往往用"钙奶、果奶"之类的乳饮料代替牛奶、用果汁饮料代替水果给孩子增加营养.
殊不知,两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饮料根本无法代替牛奶和水果带给孩子的营养和健康.
(7)用甜饮料解渴,餐前必喝饮料甜饮料中含糖达10%以上,饮后具有饱腹感,降低青少年正餐时的食欲.
若要解渴,最好饮用白开水,它不仅容易吸收,而且可以帮助身体排出废物,且不增加肾脏的负担.
(8)吃大量巧克力、甜点牙口冷饮甜味是人本能喜爱的味道,其他味觉是后天形成的.
如果一味沉溺于甜味之中,青少年的味觉将发育不良,无法感受天然食物的美味,甚至影响到大脑的发育.
同时,甜食、冷饮中含有大量糖分,其出众的口感主要依赖于添加剂,而这类食品中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低,会加剧营养不平衡的状况,引起青少年虚胖.
(9)长期食用"精食"长期进食精细食物,不仅会因减少族维生素的摄入而影响神经系统发育,还有可能因铬元素缺乏而"株连"视力.
铬含量不足会使胰岛素的活性减退,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致使食物中的糖分不能正常代谢而滞留于血液中,导致眼睛屈光度改变,最终造成近视.
(10)过分偏食青少年食物过敏者中大约30%是由偏食造成的.
因为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使人体细胞发生中毒反应,长期偏食某种食物,会导致某些"毒性"成分在体内蓄积,当蓄积量达到或超过体内细胞的耐受量时,就会出现过敏症状.
大量研究资料显示,不科学的饮食作为一个致病因素,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并不比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小.
§§§4.
吃哪些蔬菜容易中毒一些蔬菜如果烹饪不当,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毒素,农村青少年朋友应当懂得一些这方面的常识,吃以下蔬菜需要当心中毒.
(1)四季豆和菜豆四季豆和菜豆的有毒成分主要是皂素和胰蛋白酶抑制物.
烹调时,应先将豆煮熟后捞出,再加上调味作料焖煮,便可解毒性.
(2)发芽的土豆在发芽的土豆中,毒性物质为龙葵碱.
食用时,只要深削芽胚和发绿部分,再用冷水浸泡,烧煮时加少量醋,充分煮熟即可除去毒性.
(3)蚕豆体内红细胞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氧酶的人吃了蚕豆后会得溶血性黄疸,又称为蚕豆病.
这种病有遗传性,因此,有家庭病史的人应到医院检查,并避免吃蚕豆.
(4)青色西红柿青色西红柿含有与发芽土豆相同毒性的物质,食后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昏、流涎等中毒症状,生吃危险性更大.
(5)新鲜黄花菜新鲜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进入人体后经氧化会产生有毒物质,食后会引起类似急性肠胃炎状病症,极易误诊.
而干黄花菜在加工时经清水充分浸泡,大部分秋水仙碱已经溶出,所以一般不会中毒.
(6)蓝紫色的紫菜紫菜水发后若呈蓝紫色,则说明在海中生长时已被有毒物质环状多肽污染.
这些毒素蒸煮也不能解毒,不可食用.
(7)新鲜木耳鲜木耳含有一种卟啉光感物质,它对光线敏感,食用后经太阳照射,会引起日旋光性皮炎,个别严重的还会因咽喉水肿发生呼吸困难,因此,不可食用.
(8)吃新腌的咸菜咸菜腌制、食用不当,很容易引起亚硝酸盐大量进入人体,而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质,它会使人体细胞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血液中红血球中毒,丧失携氧功能,造成人体组织缺氧,严重者将窒息.
一般腌制咸菜的第7~8天,亚硝酸盐的生成达到高峰,第9天开始下降,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含量越少.
所以腌制咸菜必须保证在20天以上的时间,盐水浓度不得低于20%.
食用时,一定要等咸菜腌透,并应适量加醋.
(9)大料、桂皮和小茴香使用过量易中毒大料、桂皮、小茴香这三种天然调味品均有一定的诱变性和毒性,其主要成分是黄樟素.
黄樟素在动物体内能改变组织细胞的遗传功能,发生突变,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利,虽然黄樟素在这三种香料中含量不多,并且食用很少,但仍然值得注意.
在烹制鱼、肉类原料,或是煮五香蚕豆、花生米时,应尽量突出原料的本味,慎用大料、桂皮、小茴香.
另外,白果、杏仁、木薯都有一定毒性,不可多吃.
而隔夜的烹调过的小白菜、菠菜、韭菜等,含有较高的硝酸盐,食用后,会转化成亚硝酸盐,人体吸收后,会发生中毒,同时还有致癌作用.
§§§5.
过多地食糖,危害很大在我国,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糖量也逐年增加.
现代生活中,嗜好甜食的人越来越多,少年儿童尤其嗜糖,并由此导致甜食综合症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甜食综合症是指高糖饮食所致的一系列症候群.
研究表明,食糖过多会导致体内维生素B1的缺乏.
而体内的维生素B1一旦缺乏,则影响乳酸和丙酮酸等代谢产物的分解,这些物质若在体内蓄积,尤其是在脑组织中蓄积过多,则会干扰大脑高级中枢的功能,严重的可使人产生精神障碍.
儿童长期摄入过量的高糖食物,其危害更是不可低估.
近年来研究发现,过量食糖除引起儿童情绪改变之外,还可造成弱视或近视.
一个人长期过量食糖,即使他一直注意食用低脂肪、低胆固醇和高纤维素食物,血液胆固醇增加亦是不可避免的.
科学家还证实,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与过量食糖有关,一个人在膳食中每天食糖若超过110克,发生心肌梗塞的危险要比每天吃糖少于60克的人高5倍以上.
据对20个国家的糖消耗量与乳腺癌发病率关系的调查,发现耗糖量多的国家中妇女患乳腺癌者亦多.
糖属于酸性食物,长期过量食糖会加速细胞老化.
正常人体内环境呈弱碱性,高糖饮食会使机体的酸碱度发生中性偏移或弱酸性改变,从而促使细胞衰老,使人出现适应能力差、皮肤易皱、头发变黄或发白症状等.
当然,糖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关键是要用之得当.
科学家指出:在现代生活条件下,食糖量每日不应超过10克.
§§§6.
鱼虽好吃,但危险多多鱼类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是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
鱼一般都很好吃,但吃鱼的危险很多,最大的危险就是被刺卡住.
一旦发生鱼刺卡喉,农村青少年不妨试试以下的治疗措施:较小的鱼刺,有时随着吞咽可自然滑下去.
如果感觉刺痛,可用手电筒照亮口咽部,用小勺将舌背压低.
仔细检查咽部,主要是喉咽的人口两边,因为这是鱼刺最容易卡住的地方.
如果发现刺不大,扎得不深,可用长镊子夹出.
较小的细刺可用食醋或威灵仙煎汤含漱,效果较为理想.
鱼刺最易刺在咽部扁桃体或其附近组织上,这时应让病人张大口,另一人借助自然强光或用手电筒照射咽部,让病人说"啊",同时迅速地用筷子或匙柄将舌向下压,充分暴露咽部,然后用镊子将鱼刺取出.
若找不到鱼刺,而患者仍觉鱼刺卡喉咙,可用下列方法软化鱼刺:一是威灵仙10克、乌梅3个、食醋少许、砂糖少许,煎汤,频频缓缓咽下.
二是将橙皮切小块,口含慢慢咽下.
三是维生素片,含化两片,徐徐咽下.
当鱼刺卡在嗓子里时,千万不能让患者囫囵吞咽大块馒头、烙饼等食物.
这样做虽可能把鱼刺除掉,但有时不仅不能把鱼刺除掉,反而使鱼刺刺得更深,更不易取出,严重时会导致感染发炎.
较大的或扎得较深的鱼刺,无论怎样做吞咽动作,疼痛不减,喉咙的人口两边及四周如果均不见鱼刺,就应去医院治疗.
有时鱼刺已掉,但还遗留有刺的感觉,所以要等待观察一下,如果仍感到不适,一定要到医院诊治,这也是鱼刺刺伤时最恰当的处理方法.
另外,在吃鱼或清洗鱼时,手被鱼刺扎伤的事也时有发生.
倘若发生这种状况,要尽早将刺挑出来.
如果刺较长,有一部分露在皮肤外面,可用小镊子顺刺入的方向将它拔出,注意不要拔断,然后用碘酒、酒精消毒一下局部即可.
如果鱼刺扎得较深或全部扎入皮肉里,则要用碘酒或酒精将扎鱼刺部位的皮肤消毒一下,再将细缝衣针在火上烧灼消毒或用碘酒、酒精涂擦消毒后,看准鱼刺扎入的地方(在放大镜下看会更清楚些),小心地将刺挑出,尽量减少周围组织的损伤.
在手指上用针挑刺很痛,可请别人帮忙,用手使劲按住伤指的根部,可减轻疼痛和减少出血.
如刺扎得太深或扎入指甲下,则需请医生局部打麻药后再挑刺.
刺挑出来后应立即用碘酒或酒精再消毒一下,并用消毒纱布包扎手指,不要让患处沾水,一般3~5天可自愈.
再有,很多农村都有生吞鱼胆治病的旧习.
其实,鱼胆并无治疗功效,绝不可随意吞服.
生吞鱼胆不但会导致中毒,严重的还可致人死亡.
§§§7.
饮用牛奶有七大禁忌牛奶富含人体所需多种矿物质,蛋白质及维生素等,许多青少年都特别爱喝,但有的人对于牛奶的保存和饮用方式不当,喝牛奶不仅没有起来增加营养的作用,有时反倒还会造成生病.
以下一些饮用牛奶的禁忌,是需要引起农村青少年特别注意的.
忌光照:光照会使牛奶中的营养价值降低,香味减少.
据营养专家研究证明,光照30分钟后,牛奶中维生素、及香味物质等损失约50%.
忌冰冻:牛奶冰冻后会出现凝固蛋白质和上浮脂肪团,使营养价值下降.
忌久存放:牛奶容易变质,存放时间不宜过长,以0℃存放48小时、30℃存放3小时为宜.
忌煮时加糖:牛奶中的赖氨酸易与糖在高温下产生有毒成分——果糖基赖氨酸,应在冷却至不烫手时放糖为宜.
忌同米汤拌食:米汤中含有一种脂肪氧化酶,它会破坏牛奶中的维生素,如用米汤拌牛奶喂养孩子,可造成婴儿缺乏维生素,导致发育不良和体弱多病.
忌与巧克力同食:牛奶中的钙与巧克力中的草酸会结合成草酸钙,长期食用会造成头发干枯、腹泻等症状.
忌存放于保温瓶中:保温瓶中的温度适宜细菌繁殖,牛奶在其中存放3~4小时就会变质.
§§§8.
如何辨别变质的冷饮食品冷饮是盛夏常用的解暑佳品,但在购买时,农村青少年也要掌握一些方法.
(1)冷食类冷饮包括冰棒、雪糕、冰淇淋、冰块等.
这类冷饮不仅能消暑降温,还含有乳、蛋、糖及淀粉等营养物质,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但正是因为这个特征,它也容易滋生细菌,在制作和销售过程中容易被细菌感染.
①冰淇淋好的冰淇淋清凉细腻,绵甜适口,具有其香型品种特有的香气,呈均匀一致的乳白色或与其花色品种相一致的颜色.
②雪糕好的雪糕具有与其品种固有色一致的均匀色泽,口感细腻,乳化完全,形态完整,冻结紧固,无外来杂质、冰晶、油点,杆棒正而不断,无任何不良气味.
③冰棒好的冰棒整体颜色一致均匀,冻结坚实,形态完整,棱角清楚,无外来杂质,无断杆.
口感没有咬不动的冰块感觉.
(2)饮料类冷饮这类冷饮包括汽水、果蔬汁、酸梅汤等.
①汽水好的汽水色泽纯正,无沉淀物及肉眼看得见的杂质;瓶口严密,无漏气、漏液现象.
汽水的液面与瓶口距离为2~6厘米间,瓶外包装完整清楚,无不相关的气味,二氧化碳含量充足.
②果汁它是果实的汁液兑不同量的水和糖制成的饮料.
品质好的果汁应有天然色泽,具有其品种特有的香味.
果汁澄清透明,无混浊;果汁均匀一致,无沉淀和杂质,封口严密,不漏液.
③矿泉水好的矿泉水一般采用无毒塑料瓶包装,瓶外标志内容完整清晰,印刷品质优良.
水体洁净,无色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物,不黏稠,无异味.
个别品种带有其特有的微咸味.
§§§9.
饮酒有害于青少年的健康现在全球面临着青少年喝酒年龄越来越小,喝酒量越来越多的现实.
设于哥伦比亚大学的NationalCenteronAiction&SubstanceAbuse(CASA,美国烟酒及毒品研究中心)公布的报告指出,将近三分之一的高中生每月至少狂饮作乐一次,而未成年人的饮酒量占全国的11.
4%.
这份根据1998年对总数25500人,其中包括759名12至20岁青少年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1975年以来,15岁开始喝酒的儿童比例从27%增为36%.
该中心表示,合法饮酒的年龄是21岁,但现在青少年饮酒问题普遍,大学生纵饮问题始于儿童及青少年阶段,这正是预防及教育应着重之处.
在中国此现象也存在着越来越普遍的迹象.
而酒对身体的危害性是很大的,各种酒都含有不同浓度的酒精,一般白酒中含酒精为40%~60%,有的烈性酒甚至可高达65%,黄酒和葡萄酒含酒精为10%~30%,啤酒和汽酒中的含量为2%~7%.
饮酒后约20%的酒精立即在胃中吸收,其余全部被小肠吸收.
吸收进血液中的酒精,除了极少数(10%)由汗、尿、唾液和呼吸排出外,其余的90%要经过肝脏解毒,但是肝脏的解毒能力有限,因此,在饮酒后人的组织器官和各个系统都要受到酒精的毒害,其中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危害最严重.
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分两个时期.
少量饮酒,大脑皮层高级神经活动首先受到抑制,使得高级中枢对皮层下中枢的控制减弱,使人丧失理智和克制态度,表现为所谓"兴奋"现象,并有头晕、恶心、呕吐等.
继续饮酒,可出现语无伦次、步履不稳、动作不协调和嗜睡、昏迷,严重者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青少年由于视神经尚未发育完善,当酒精血浓度达到15%~55%毫克时,可引起严重视力减弱;达到200%~300%毫克时,可发生复视.
饮酒后,神经反射的速度显著减慢,学习效率降低,在体育比赛中也难以创造出理想的成绩,还容易发生生产事故和交通事故.
同时,青少年嗜酒,容易产生某些心理疾病,如心理脆弱或者智力缺陷.
据统计,经常饮酒者大约15%可发展为各种精神病.
经常饮酒,容易患酒精中毒性肝炎和脂肪肝,最终发展为肝硬变.
常饮烈性酒的人70%患慢性胃炎,50%患消化不良症,并且会诱发食管癌、胃癌、胰腺癌等.
长期饮酒,可引起营养和代谢失调,造成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供应不足,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青少年饮酒,容易引起肌肉无力,性发育早熟.
酒精对精子和卵子都有毒害,造成不育和影响胎儿生长发育.
女性还容易未老先衰.
有的人喜欢边喝酒边吸烟,由于烟中的尼古丁能溶于酒精,这样人体内的尼古丁含量更高,危害也更大,有这种习惯的人极容易患喉癌.
酒精容易使脑细胞受到破坏,使智力、理解力和记忆力下降.
所以,经常饮酒对青少年危害极大,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不要饮酒.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从小教育孩子纵酒对身体的危害性.
§§§10.
吸烟危害大,别当小烟民近年来全球出现吸烟年龄降低的趋势,在中国这个占世界四分之一吸烟人口的烟草消费大国情况尤为严重.
中国的青少年吸烟情况是严重的,在世界上处于突出的地位.
"少年难过吸烟关",很少有人在25岁以后才开始学吸烟.
通常,开始吸烟的年龄是在年轻时代,不少的是在15岁以下.
据统计,目前中国9~12岁小学生约有10%~15%吸烟;12~15岁的初高中生约有35%以上的吸烟;16岁以上的高中生、大学生吸烟者则占75%.
中国研究者曾对上海市黄浦区和卢湾区的四所学校(初级中学、完全中学、职业学校、工读学校)的6个班级(初中4个班,高中2个班)的吸烟情况作了调查,涉及到198名学生(男150名,女48名).
由此,可以看出中学生吸烟的三个特点:吸烟学生的比例高.
在男学生中,初一班吸烟比例约为四分之一,高一班吸烟比例超过三分之一,职校高二班的吸烟比例达三分之二以上,工读初中班男生吸烟比例竟达94.
4%.
少数女学生也吸烟.
虽然总估计男学生吸烟大幅度超过女学生,但目前女学生抽烟人数有发展的趋势.
开始吸烟的年龄变小.
在总计121名吸烟的男女中学生中,从小学就开始吸烟的有44人,占36.
4%,他们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在12岁以下,其中最小的从6岁开始就吸烟了.
而目前农村地区初中生吸烟显著多于市区初中生,非重点中学的初中生吸烟比重点中学的初中生多.
中学生吸烟,具有明显的危害性:吸烟危害中学生的健康.
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吸烟对他们的呼吸器官和神经系统等都是十分有害的.
吸烟影响中学生不良心理品质的滋长.
实际生活中,一些不肯刻苦学习的中学生,思想空虚,常在吸烟中消磨时间;同时,那些沾上赌博、逃学等不良行为的中学生,多数也会抽烟.
可以说,吸烟容易成为其他不良行为的媒介.
由于烟需要花钱去买,同时,在人际交往中吸烟,易交上坏朋友,因此,中学生吸烟容易成为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的诱发因素.
据专家研究发现,要预防青少年吸烟,最佳的方法是动员家长严加管教子女,禁止其吸烟.
这与世界卫生组织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完全一致.
研究显示,一般而言,孩子们在小学时对烟草是深恶痛绝的,知道吸烟不利于身体健康.
孩子们甚至会向周围吸烟的成人施加压力,要求他们戒烟.
然而进入中学后,为了显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一些青少年开始尝试吸烟,最终染上烟瘾,不能自拔.
对于这种"明知不好仍为之"的情况,说服教育收效甚微.
在严令禁止子女吸烟的家庭中,只有10%的孩子染上烟瘾;在家长以商量口吻表示不希望子女吸烟的家庭中,孩子染上烟瘾的比例是30%;在家长对孩子吸烟丝毫不干涉的家庭中,孩子染上烟瘾的比例是50%;而在公开允许孩子吸烟的家庭中,染上烟瘾的孩子的比例高达90%.
世界卫生组织在欧洲几个国家进行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家长禁止子女吸烟的要求越严,11~15岁孩子吸烟的比例就越低.
因此,专家们希望家长对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子女进行严格管教,明令禁止他们吸烟,帮助他们健康地度过心理不稳定期.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欧洲各国,60%的家庭明令禁止孩子吸烟,35%的家庭劝阻孩子吸烟,另外5%的家庭对孩子吸烟持完全放纵的态度.
所以,你要对孩子吸烟这件事态度坚决的反对,要绝不妥协,绝不退让.
这样孩子会认真地对待你的观点并予以行动,最后得以养成良好的习惯.
§§§11.
不要吃发馊变质的饭菜有许多农村家庭一直保持着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即便是饭菜发馊变质了也舍不得倒掉,而是热热后继续食用,这就给食物中毒敞开了大门.
来看这样一个案例:早晨,奶奶用一碗剩米饭给冯云做了个蛋炒饭,冯云吃完饭后,就上学去了.
谁知第一节课还没上完,冯云就恶心并吐了起来.
老师让冯云回家休息,回到家里,奶奶看着冯云苍白的面孔,发青的口唇,问:"云云你怎么啦""肚子好痛啊!
"冯云上气不接下气地回答着,直喊肚子痛.
奶奶赶紧把冯云送到了医院,医生了解病情后,问奶奶:"剩米饭是否馊了""不可能,昨天晚上剩的,临睡前,我把它放进冰箱里.
"奶奶答道,"炒热了没有"医生问道.
"保证是炒热的.
"医生告诉奶奶,冯云是因吃剩饭引起了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这种细菌无下不在,它们在剩米饭中迅速"繁殖"并产生了肠毒素.
如果救治不及时,可能会危及冯云的生命.
这一案例,让我们看到,不吃剩饭、剩菜注意饮食卫生是多么的重要.
只有不食发馊变质的饭菜.
讲究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我们知道,许多病菌专门使饭菜发馊、变坏,人吃后,这些病菌连同它们所产生的毒素一起进入胃肠,使人因食物中毒而病倒.
这些病菌包括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等.
葡萄球菌既不怕热,也不怕干.
大热天一旦落入饭菜,它就会生长繁殖.
吃入肚内,快则1小时,慢的10小时(以两三小时最多),毒性就会发作.
中毒症状轻的,可以在家中自行医治,多数人经过一两天,病情会好转.
若中毒较重,如出现虚脱或休克,以及脱水过多,则必须送医院诊治.
沙门氏菌的活力很强,在泥土中、粪便内,甚至在咸肉、鸭蛋中都能生长.
它一旦落入食物,尤其在大热天,会在饭菜中大批大批地繁殖.
人吃饭菜,那些病菌跟着入肚,经过半天至两三天,人就开始发病.
如果发现早,病情较轻,可以引吐.
洗胃仍是最好的解决措施.
如果吐、泻太多,或已经出现虚脱、脱水的,要火速送入医院抢救.
另外,含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某些蔬菜,如菠菜、小白菜、甜菜、野荠菜是农村居民生活中最常食用的绿叶菜.
人食入上述变质蔬菜中的硝酸盐,可在肠内还原为有毒的亚硝酸盐.
一旦中毒,应及时催吐,口服硫酸镁导泻,尽量排泄毒物.
当然,对我们来说,最好的预防方式还是不食发馊变质的饮菜.
中毒严重者应及时送医院救治.
§§§12.
不要口馋,不吃霉变的甘蔗甘蔗以其甘甜铮汁而备受农村青少年朋友的喜欢.
在农村人们往往需要将甘蔗储存起来,以便来年栽种,但是,甘蔗在不良条件下过冬,可引起霉变,肉质呈浅黄色或棕褐色、灰黑色,结构疏松,有酸味、辣味或酒糟味,食后易中毒.
霉变甘蔗外观光泽差,手按硬度差,没有弹性,尖端和断面有白色絮状或绒毛状霉菌菌丝体,组织结构像糠萝卜,气味难闻,有酸馊霉坏味或酒糟味及呛辣味.
食用霉变甘蔗中毒后的潜伏期为10多分钟至17小时不等,大多为食后2~8小时.
病人多先头晕、视物模糊、复视或幻视、腹痛、腹泻;继而下肢乏力、不能睁眼、眩晕、不能站立,较重者呕吐剧烈、大便呈黑色、血尿、发热、神志恍惚、阵发性抽搐、两眼球偏向一侧凝视、头向后仰、两臂后背、两手均呈鸡爪状、四肢强直、牙关紧闭、出汗、流口水、意识丧失,严重者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及昏迷中出现呼吸衰竭导致死亡.
存活者留有极似乙型脑炎样的后遗症,并终身丧失生活能力.
避免中毒的方法就是不买和不吃冻、伤、发霉、酸馊变质及未成熟的甘蔗.
一旦因食用霉变甘蔗中毒,可按如下方法抢救:迅速送医院洗胃或灌肠,尽快使中毒者体内的毒物排出.
洗胃可用生理盐水等.
中毒者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适当喝些盐水或浓茶水.
§§§13.
小心食用,谨防毒蘑菇中毒在我国每年均有毒蘑菇引起的重大中毒事件,如1997年南方某省一次有200多人中毒,死亡73人.
在我国广大农村,人们因误食毒蘑菇而导致的事故更为普遍.
在北方地区常引起中毒的蘑菇之一为褐鳞环柄菇,其特点为赫黄色带粉红色,初凸圆形,后扁平,表面呈红褐色或褐色豹纹样鳞片,边沿内卷,有棉絮样纤毛.
菌肉色白,菌摺初白色,后稍带黄色,边沿有纤毛.
菌柄白色,中空,基部稍膨大,菌环白,易脱落.
有淡蘑菇香味.
白毒伞是另一种在我国常引起中毒的蘑菇,其菌体呈白色,幼时呈椭圆形或钟形,老后平展,表面光滑.
菌柄光滑,基部膨大.
菌环生在柄的上部,菌托肥厚呈苞状.
近年河南、云南的两起大规模蘑菇中毒均为白毒伞引起.
其他常引起中毒的毒蘑菇有:鳞柄白毒伞、毒伞、包脚黑摺伞、角鳞灰伞、毒红菇等.
大多数人在食用毒蘑菇后1-2小时即可引起剧烈呕吐、腹痛、腹泻,腹泻米汤样或带血的水样便.
有的中毒后出现流涎、大汗淋漓、肌颤、瞳孔缩小;有的昏迷、抽搐、休克、肝肿大、黄疽、胃肠出血;有的烦躁不安、呼吸麻痹而死亡.
对预防毒蘑菇中毒,农村青少年可有以下预防措施:一定要由有经验的人带着孩子采摘野生蘑菇,其他人不要凭想当然采摘野生蘑菇,以免食物中毒.
食用市售蘑菇(特别是野生蘑干品)时,如发现异样者应剔除.
对可食用但含毒的种类,一定要严格按照这种蘑菇相应的食用方法烹调就餐.
当发生误食毒蘑菇后,农村青少年应紧急采取以下处理方法.
应及时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以迅速排除尚未吸收的毒物.
尤其对误食毒伞、白毒伞等毒覃者,其发病时当已距食覃6小时以上,但仍宜给予洗胃、导泻等治疗.
洗胃,发现早的立即用高锰酸钾液大量反复地洗胃,然后灌入活性炭或通用解毒剂,以吸附胃内残留的毒物.
导泻、灌肠、利尿,促进毒物排出.
补充水分,以防脱水.
口服茶水和糖盐水,不能口服的用静脉输液方法.
重症病人尽快送到医院抢救,综合性治疗,以挽救生命.
民间验方中,毒蘑菇中毒生吃兔脑可以解毒,宜早期食用效果好;甘草30-60克,绿豆30-120克,混合水煎频服,也能起解毒作用.
毒覃中毒的临床表现虽各不相同,但发病时多有吐泻症状,如不注意询问食覃史常易被误诊为肠胃炎、菌痢或一般食物中毒等.
故当遇到此类症状之患儿,尤在夏秋季节呈一户或数户同时发病时,应考虑到毒覃中毒的可能性.
如能从现场觅得鲜覃加以鉴定,或用其饲养动物证实其毒性,则诊断更臻完善.
§§§14.
食物中毒后如何采取自救措施食物中毒发生后,要尽快采取措施:排出毒物,阻止未排出毒物的吸收,促进毒物尽快排泄,根据病情作必要的支持治疗和对症处理,对部分中毒者还需要特殊治疗.
以上措施中,对轻型患者来说,有些排出毒物的方法是可以自行完成的,以避免病情的加重.
对于中毒严重者,需及时送往医院采取特殊治疗措施.
(1)催法排毒中毒后不久,毒物尚未完全吸收,此时催吐效果较好,而且方法简单.
催吐的条件是患者意识必需清醒.
若中毒后已经发生剧烈呕吐,可不必催吐.
催吐的方法有多种,最简单的是用筷子或汤匙柄刺激后咽壁(咽喉部)达到呕吐.
另外,口服催吐剂效果也很好,任选下列一种催吐剂均可达到目的:一杯温盐水或温开水加10~20滴碘酒混匀.
一汤匙0.
5~1%的硫酸铜溶液.
30毫升的吐根糖浆.
(2)洗胃法排毒洗胃的方法有多种,对神智清醒的患者,可令其反复喝进洗胃液,然后吐出.
高锰酸钾溶液可对胃形成刺激,可达到自动吐出的效果.
常用洗胃液有:温开水或2%~4%温盐水或温肥皂水,适于毒物不明的中毒.
0.
02%~0.
05%高锰酸钾溶液,除1605(对硫磷)中毒外,适用于一切中毒.
浓茶或碘酊或0.
2%~0.
5%活性炭溶液或0.
5%~4%鞣酸溶液或1%~3%过氧化氢溶液等,适用于生物碱中毒.
1%~3%小苏打溶液,适用于有机磷中毒(敌百虫中毒除外).
1.
5%硫酸钠溶液,适用于钡盐中毒.
(3)清肠法排毒中毒时间较长或腹泻次数不多的患者可能有毒物滞留肠道内,应及时就医排除肠道内容物及毒物.
§§§15.
发生食物中毒的简便解治方法常见的食物中毒有以下几种解治方法:食咸菜中毒,饮豆浆可解.
食鲜鱼和巴豆引起中毒,可用黑豆煮汁,食用即解.
③误食碱性毒物,大量饮醋能够急救.
④食蟹中毒时,可用生藕捣烂绞汁饮用,也可用生姜捣烂取汁,以水冲服.
酒精中毒时,用浓茶或热盐汤频饮,也可用白萝卜捣碎取汁灌服.
用松花蛋蘸食醋吃也能取得同样的疗效.
食毒草中毒时,可用鲜空心菜250克捣碎取汁饮服;也可用鲜橄榄100克去核捣烂,加少量水调匀饮服.
食河豚中毒时,可用大黑豆煮汁饮用,也可用生橄榄20枚捣汁服下.
食变质的鱼、虾、蟹中毒时,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
食变质饮料或防腐剂中毒时,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可解.
§§§1.
校园安全事件为何频频发生很多青少年家长们都认为,校园里是安全的.
其实不然.
目前,中国进入了校园安全事故的多发期.
有资料显示,中国中小学生每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1万人以上.
国家儿童少年"安康计划"公布的数字显示,1999年,中国中小学生因食物中毒、溺水、交通事故、自杀而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在消失.
而校园内因楼道拥挤造成学生受伤、课间追跑打闹造成划破或骨折、课堂上被铅笔头扎伤、实验过程中被烫伤等意外事件常常让人防不胜防.
例如:2002年9月23日,内蒙古丰镇二中发生了学生挤压事件,最终导致21人死亡,47人受伤.
2003年12月11日,河北省成安县商城镇中学在下晚自习课时,由于楼道狭窄学生众多,不幸发生挤压事故,5名学生当场死亡,15名学生受伤.
学校重教学而轻安全,是校园意外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许多学校在管理上存在着诸多缺陷,丰镇二中在事故发生前,教学楼楼道的所有照明灯都坏了,但没有引起校领导重视.
就在事故发生前不到两个小时,有老师向校长要求更换灯泡,校长却以"管灯泡的人不在"为由,应付过去.
商城镇中学事故发生前,已连续一个星期晚上停电.
但是,校管理人员并没有想到要准备备用灯,该校学生在没有老师维持秩序的情况下,仅靠少数手电你推我挤地摸着黑下楼.
许多看似偶然的校园事故,其实包含着必然的因素.
商城镇中学生源严重超编,而楼道出口却窄得可怜.
按照国家规定,初中年级一个班应在45人到50人之间,而这所中学每个班的学生最多竟然超过80人.
下课同一时间,二楼、三楼800多学生从4个方位向不到2米宽的楼道口汇集,并且在几分钟之内透过,稍有突然情况就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
没有确切的数字统计出一年中全国校园会发生多少意外,但有许多意外并没有纳入人们的视线.
每一个年轻鲜活的生命提醒着人们:校园安全警钟应长鸣.
§§§2.
警惕校园设施的安全隐患校园的设施与青少年的日常学习习习相关,如果它们存在安全急患,将给同学们的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1)篮球架倒塌,小学生遭殃一天,安徽省某乡镇小学,几名三年级学生在操场攀爬篮球架时,篮球架突然倒塌,小学生李某躲避不及被砸死;另一名小学生被砸伤,经抢救脱险.
篮球架固定不牢,学生向上攀爬接近篮板时由于重力作用发生倾倒,这是因为安装篮球架时疏忽大意,留下了隐患,导致学生伤亡的惨剧.
对此类隐患,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要检查学校范围内有哪些隐患,应及时消除;要建立规章制度,对威胁学生安全的可能因素要定期检查.
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作为家长也要经常提醒孩子在学校注意安全.
(2)教室塌顶,幼童砸伤一小学学前班刚开始上课,教室顶部一根房梁突然断裂,屋顶坍塌,当场砸伤两名学前班学生.
好在伤势不甚严重,无生命危险.
发生事故的教室是多年的危房.
学校危房倒塌,造成学生伤亡事件时有发生,校领导难辞其咎.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明知校舍有倒塌的危险而不采取措施,致使校舍倒塌,造成伤亡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追究责任";第十六条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学校应严格遵守上述规定,严格按章办事:对学校校舍和其他教学设施应定期检查,有事故隐患的应及时处理.
绝不能让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或健康的环境中学习和活动.
在这方面家长也可以起一些监督作用.
上级主管部门应负监督责任.
(3)楼梯扶手断裂,数十学生受伤一次,重庆市某区某小学学生下楼做课问操.
在教学楼二层到一层的楼梯上形成拥堵,使楼梯扶手被挤变形后断裂,楼梯上的60多名学生挤压在一起,造成36名学生受伤,其中7名学生受重伤.
类似事件在其他地方也有发生,主要原因是:楼梯宽度不能适应上下楼梯学生的数量,造成拥堵,扶手不能承受大量学生推挤的力量导致断裂,引发学生受伤事件.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有责任防止该类学生人身安全事故:学校的基本建设中应考虑学生人数因素,使学生活动有宽阔的场所,并重视建筑质量.
家长和老师都要教育学生有保持秩序,礼让他人的良好习惯,遇事不要一拥而上,要注意安全.
(4)校园爆炸,血的教训一日,江西省万载县某镇小学的一栋两层教学楼发生爆炸,引起4间教室倒塌,造成伤亡69人,其中伤27人,死亡42人.
经公安部门侦查认定是该村33岁具有精神病症状的村民李垂才制造了这起爆炸案.
案发当时,三年级正在上课,李垂才突然闯进教室,将两袋制烟花爆竹的药料放在教室中间,并引燃造成爆炸.
事发之后,有关人士呼吁,应尽快制定相关法律,以保障青少年的生命安全及正常学习和生活.
让人无法理解的是:有人扛着两袋制作烟花爆竹的药料进入学校,为什么没有人过问又进入正在上课的教室,老师为什么也不加阻止李垂才弓燃的时候,为什么听之任之李垂才的上述行为每一步都严重威胁学校安全,为什么能如入无人之境这些都是血的教训.
学校校园是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场所,应当做好安全保卫工作,无关人员不能随便出入,更不能携带危险物品入内.
出现险情时,教师有责任保护学生,免遭犯罪分子伤害.
家长平时也要经常教育孩子怎样在危险时刻进行自我保护.
§§§3.
课间运动不宜太剧烈首先来看这样一个案例:席小东上初一时,迷上了打篮球.
课间休息的10分钟,他也不忘打球,经常和几个同学相约,跑到篮球场玩上一会儿,然后在上课铃声响起时,才大汗淋漓地跑回教室.
任课教师发现他精力不集中,经常趴在桌子上睡觉,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
在期中测验中,他的成绩退步了.
班主任把席小东的表现通知了他的家长.
家长了解情况后,问他为什么上课时总爱睡觉,小康想了想,说可能是课间打篮球有点累的原因吧.
家长向学校一位研究儿童教育的老师请教,这位老师说,课间休息的方式应该适当,不宜进行剧烈运动.
中小学生,每节课后安排10分钟的休息时间,为的是让学生的大脑有所放松,精神上得到适当的调节,以更充沛的精力上好一节课.
可是,有些同学在课间休息时间去参加跑步、打篮球等剧烈运动,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课间剧烈运动是要不得的,因为:(1)这会影响学习剧烈运动后心跳必然明显加速,往往由一般每分钟70次左右增至120~140次,加快了的心率常需5~10分钟才能完全恢复.
而课间休息时间很短,不可能在剧烈运动后有充裕时间恢复心率,立即进教室上课,心跳难以很快平静,注意办不集中,影响听课效果.
(2)这会影响健康一节课的紧张学习,大脑处于紧张状态,而腰及四肢肌肉处于静止状态,如果这时毫无准备地去进行剧烈运动,身体很不适应,容易引起运动性创伤,特别是冷天剧烈运动后,大汗淋漓,未经抹洗更衣,穿着湿衣服继续上课,还容易着凉感冒,甚至并发其他严重疾病.
另外,课间休息参加剧烈运动消耗热量,而不少学生早餐进食少,供给的热量往往不足,到第三四节课时,更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出现疲劳、头晕、眼花、记忆力下降,不但影响学习,还会损害健康.
课间比较理想的休息方法是,下课后立即到室外去呼吸新鲜空气,舒展一下身体,做一些比较和缓的运动.
课间的休息时,可以做轻松的游戏、散步、远眺等,这样才有利于身体健康和学习效率的提高,而达到课间休息的目的.
§§§4.
同学间玩闹嬉戏不可过火在学校,随处可见这样的景象:冬天,一场大雪过后,课间休息时,同学们来到操场上打雪仗.
宁小宁扔雪球的力量过猛,正好击中了同学黄东的脸,结果造成黄东同学的脸郜肿胀,眼球受伤,两人因此差点打起架来.
回到家后,宁小宁很不高兴.
小宁的爸爸了解情况后,说:"用雪球击伤别人,本来就是你的错,为什么还要和别人打架"并一再叮嘱他,玩耍时一定要注意分寸,否则会伤害别人.
段小康班上几个调皮的男生,有一段时间,经常用红领巾捆别的同学的脖子嬉笑、打闹.
有时还将红领巾打成死结,当被捆的同学竭力解脱时,往往会越拉越紧.
这样做是很危险的.
老师很严肃地批评了那几位同学,还教育他们知道错误就要改正.
青少年天性爱玩爱闹,同学之间的嬉笑打闹很正常,但在玩耍、嬉闹时,要注意场合,要注意对象,还要掌握分寸.
否则,就可能产生不良后果.
同时也要认识到,凡属于突然性的打逗都很危险,自己不要去袭击别人,也要注意不受侵犯.
§§§5.
开展体育活动要当心安全体育活动不仅对青少年的身体发育重大影响,对其心智、品性及社交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巨大的作用.
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1)做好体育运动前的准备体育活动前要熟悉运动项目的技术要求,了解易发生损伤的技术动作与部位,率先做好准备,采取相应的措施;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严禁不做准备活动就参加锻炼和比赛.
准备活动的时间一般以220分钟为宜,冬季可稍长,夏季可稍短,活动的强度以全身发暖、微微发汗为宜.
另外,早餐要吃饱,不要空腹上体育课,以防血糖过低而昏倒.
(2)注意避免器械或用具的伤害不使用损坏的器械进行锻炼.
以单杠、双杠为例,要注意弯角焊接处,留意有无焊接不良而产生的尖锐突出物,小心翻滚时划伤.
在场地条件太差的地方锻炼时要格外谨慎.
参加体育活动的青少年不要穿不合适的服装和鞋参加活动.
(3)体育活动中要进行适当的保护运动中要进行适当的保护,根据各类运动中的易损伤部位,可佩带头盔、手套、护掌、护腕、护膝、护身等.
如练习危险动作时要有教练或有经验的保护者进行保护.
在个人单项有身体接触的比赛中,不要和条件有极大悬殊的对手进行比赛.
另外,进行运动比赛中,各方都应讲运动道德,避免不该发生的伤害.
(4)运动后要做好整理活动运动结束后不要立即停下来,以避免造成暂时性脑贫血,产生恶心、呕吐、心慌等不良感觉,甚至晕倒.
(5)对常规损伤事故的防范在体育活动中,时常发生一些程度不同的损伤事故.
比如骨折、脱位、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等.
如果出现损伤事故,应通知校医或拨打"120"电话,将伤者送往附近医院治疗.
抢救者应该掌握一定的医学常识,如果缺乏必要的医学常识,好心可能做成错事.
需要特别提醒注意的是,女同学在上体育课时,如果来月经,应向老师请假,不可勉强坚持.
6.
宿舍安全,不可忽视在湖南某农村中学,2006年在夏天发生了这样一件事:程鹏上初三年级时,由于住宅搬迁,换了一所寄宿的中学上学.
由于程鹏从小没离开过妈妈,独立生活的能力较差,刚开始住校很不适应.
程鹏睡在上铺,护栏不高,他睡觉时又不老实,有一次夜里从上铺掉了下来,所幸没有严重后果,只是胳膊蹭破了一小块皮.
又一次,程鹏去水房打开水,不小心把瓶塞掉在池子里,弯腰去捡瓶塞,却被暖瓶里倒出来的开水烫了手.
夏天,宿舍里支起蚊帐,晚上熄灯后,程鹏还想看一会儿书,便点燃一支蜡烛,昏昏沉沉中,他的胳膊推倒了蜡烛,火苗点着了蚊帐,下铺的同学由于失眠,及时发现火情,一声惊叫之后,宿舍的同学都醒来,齐心协力扑灭了火焰……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如果不注意宿舍安全,后果会是多么严重.
保障宿舍安全,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住校的同学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宿舍管理制度.
宿舍内若是双层床,睡在上铺的同学上下要小心.
攀高支张蚊帐、擦玻璃,要特别注意.
打开水或去浴室洗澡,要多加小心,以免烫伤.
不要私自接电线、电源插座,使用电器时要小心.
床上、蚊帐内绝对不可点蜡烛,不可在宿舍内焚烧废纸杂物.
注意保持宿舍卫生,经常打扫及通风换气.
掌握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7.
实验室安全不可小视内蒙古某中学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李小康上初二时,一次在化学实验课上,老师讲解了操作过程,演示了操作方法,并说明了注意事项.
然后,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老师巡回作指导.
为了点燃酒精灯,李小康先擦了一根火柴,点灯没有成功.
他干脆拿着自己的酒精灯到邻桌杨洋的酒精灯上借火,只听"嘭"一声,原来酒精外溢,溅到了杨洋身上,随即杨洋胳膊上燃起了火焰.
四周同学赶忙来救火,老师跑过来用一条湿毛巾盖住他的脸和胳膊,火终于扑灭了.
李小康因违反操作规定受到老师严厉批评.
回到家后,李小康心情很糟糕,大康问清原因后,安慰他说:"酒精灯点火忌灯对灯点,这一条我至今还记得.
出了这起事故,你应该好好吸取教训,不可再犯这样的错误了.
"在实验室需要使用各种实验器材,要接触电或酸、碱等危险物品,这些都有一定的不安全性,须引起大家高度重视.
实验前,应检查使用的导线是否有裸露,插头是否完好.
倾注试剂、加热溶液时,不能挨近俯视;用试管加热时,不能将试管口朝向自己或别人,以免在加热过程中,因不小心使液体溢出试管而损坏衣服和身体.
稀释浓酸时,必须在烧杯中用搅拌方法,将浓酸慢慢地注入水中,不可将水倒入酸中.
搬运或倾倒浓酸、浓碱或强氧化剂等,要小心谨慎,防止容器破碎,溶液洒到衣物和身体上.
严禁用嘴直接吸取强酸、强碱、浓氨水溶液.
而应用吸球吸取,或在装有安全球的情况下吸取.
解剖生物时,不可用解剖刀开玩笑,以免划伤、刺伤.
实验结束,不可将酸、碱液、刀具携带出实验室.
若遇触电,应立即关闭电闸,切断电路.
若一般酸液溅上皮肤,应立即用水冲净,可减轻灼伤.
若酸碱液溅入眼睛,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去医院救治(可参见《健康篇》"眼睛受伤").
衣服被化学物品溅湿,应立即脱去.
使用酒精灯不慎起火,应用毛巾、衣服覆盖扑灭,忌用水浇.
因起火烧及衣服,应忌奔跑,以免风助火势,可就地打滚灭火.
§§§8.
校内传染病蔓延,千万当心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进行相互传染的疾病.
传染病的传播需要三个必备环节:传染源,带有传染性病原体的人和动物称为传染源,如生病的人,带菌的老鼠等;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转到其他人或动物身上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食物传播、虫媒传播等;易感人群,容易感染上某些病的人群称为易感人群.
学校是同学们共同学习和生活的地方,也是传染病最容易流行的场所,在校学生一定要懂得一些必要的预防传染病的知识.
2003年间,上海市区东北部某中小学一贯制学校有19名学生被确诊患上水痘,28位学生被隔离在家.
自10月20日学校有3名学生出现头痛、低热、皮疹、全身不适等症状以来,陆续有学生出现类似症状,先后有28位学生被怀疑患上了水痘,这些学生全部被隔离在家休养.
校方也立即采取预防措施,停止了一切集体活动,将午餐送进教室给学生食用,每天对教室、寝室和厕所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有效地控制了病毒的交叉感染.
校内要预防传染病的发生,须做好以下工作:搞好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及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不共用碗筷、茶杯、毛巾、脸盆等生活用品.
教室和宿舍是细菌易于隐藏和繁殖的地方,因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积极消灭老鼠、苍蝇、蚊子等传染源.
发现有同学患传染病,要及时隔离及预防.
必要时,对其他没有病症的同学进行身体检查;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定期体检.
§§四校园安全:不可忽视大意§§§1.
提高警惕防止被拐骗曾经有这样一则报道:2001年2月19日下午,河北省石家庄市郊区居民陈临忠和张燕斌将一面写有"雷锋式的好警察"的锦旗交到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二中队队长袁成龙的手中,感谢中队领导培养出的好民警庞志强和孙红伟.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2月17日下午四时许,天正下着小雨,正在执勤的交警庞志强和孙红伟发现一对中年男女正在拉扯两个四五岁的小男孩.
寒风中,两个小孩满身是泥,冻得瑟瑟发抖,情形十分可疑.
出于人民警察高度的责任感和警惕性,庞志强立即上前去盘问那一对中年男女,据那名妇女说她是小孩的姨姨,可两个小孩却说不认识她,并且她也叫不出这两个小孩的名字.
庞志强说:"咱们去'110'问个明白.
"在去"110"的途中,那一男一女见情况不妙,趁机溜走了.
庞志强和孙红伟将两个小孩抱到附近的商店里取暖.
经仔细询问得知,这两个孩子是从五一路一所幼儿园出走时迷路的.
庞志强和孙红伟下班后,根据孩子提供的情况,把他们安全送回家中.
他们没留下姓名就走了,后经家长多方打听,才知道救下他们孩子的是公安局交警大队二中队执勤民警庞志强和孙红伟二人.
从以上事例我们可以看出,人口贩子善使花招,心狠手辣,惨无人道,少年儿童一旦落入他们魔掌,身心就会受到摧残.
农村青少年朋友在与人相处时,一定要留个心眼,以免被骗.
一旦发现自己被人拐骗后,要记住行走的路线、坏人的特征,不要惊慌和没有目的地乱跑.
当碰到警察、军人或其所乘的车辆时,可大声呼救,求得他们的帮助.
在被拐骗途中,可趁对方不防备时,写一些字条留在人多的地方,写明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年龄、电话号码及父母的姓名等内容,说明自己被拐骗、现在在什么地方,请求见到字条的人马上报警解救自己.
如被骗往异地后,要伪装出温顺的样子麻痹对方,要沉着机智,使其对自己放松看管和警惕.
秘密观察和了解所在的具体地址、家庭情况、对方的姓名及地理特点.
趁其不备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让邻居捎出信件向家人及公安机关求援.
§§§2.
千万别上教唆犯的当在现实生活中,有某些大人利用孩子的好奇心理和无知,在孩子们缺乏真假、善恶、是非辨别能力的情况下,让孩子们去干一些违纪违法的事情.
这是一种教唆未成年人的违法违纪行为.
"教唆"行为的最终后果不但让教唆者自食其果,而且还影响和加害了未成年的孩子们,殃及孩子们的成长,应予坚决打击.
某小学大门外约300米处,有一个小食品店,小学生们经常去那里买零食.
头发花白的店主汤爷爷很受孩子们喜爱.
他说话慢悠悠的,还常常说上两段小笑话,使孩子们嘴里吃得酸酸甜甜,乐得嘻嘻哈哈.
可是,小学生们接连碰到一些怪事,竟然都与这个汤爷爷有关.
五年级的谢小丽听汤爷爷说,他"有路子",可将手表"以旧换新".
谢小丽想,奶奶就有一块老式进口表,如果悄悄地为她奶奶换一只新手表,奶奶一定会很高兴.
谢小丽一心想让奶奶高兴,就暗暗地将奶奶的老式进口表拿出来,交给了汤爷爷.
殊不知奶奶的这块老式进口表是很珍贵的.
四年级的宋小强听汤爷爷说,用"外国钱"买东西"合算".
宋小强去姥姥家玩,刚从国外回来的小姨给了宋小强一张50美元的票子,让他留着买课外书和文具.
宋小强在那小店买了一包巧克力豆,拿出了50美元,汤爷爷找了他210元人民币,宋小强还以为真合算呢.
六年级的钱小军长得人高马大,他与做生意的表哥是好朋友.
有一次,他在表哥的房间里发现一个漂亮的铁盒,表哥顺口说:"挺漂亮的吧一个朋友送的,你要喜欢,就送给你!
"钱小军回家一看,盒里装的是外国香烟.
在家里他不敢抽.
一天下学进那小店,汤爷爷正抽烟,小军拿出外国烟凑了过去.
从此,钱小军隔三差五到小店过烟瘾.
钱小军看到,在这里买烟和抽烟的有不少是中小学生……直到有一天,汤爷爷的小店被贴了封条.
学校附近派出所的一位民警叔叔到学校给孩子们做了报告,小学生们才知道那个所谓的汤爷爷原来是一个从外省来的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
他以开小店为名,用各种手段诈骗他人钱财达10多万元,附近的居民和中小学生300多人上当受骗.
他教唆中小学生吸烟、喝酒,教唆青少年违法犯罪,已被公安机关收审.
小朋友社会经验少,很容易上"教唆犯"的当,那么怎样才能防范"教唆犯"呢勤于学习,敏于思考.
"教唆犯"多是利用了孩子们无知和缺少经验去教唆的,所以未成年的孩子们要把自己遇到的事认真分析一下,这样就可提高识破"教唆犯"真面目的能力.
多与父母交流,常向老师汇报.
若遇到自己感到奇怪或觉得不大对劲的问题,要多与父母交流,常向老师汇报,听听他们的看法,即使自己受了骗,也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不光彩的是那些"教唆犯",自己要敢于告诉别人,以便提高自己的认识,以免再受同样的骗.
常听广播,多看报纸,提高辨别能力.
中小学生有许多适合自己阅读的报纸,电台、电视台也有许多中小学生的节目,在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的过程中,会积累许多有益的经验.
放学后,没事快回家,不要在路上玩耍得太久.
对自己不认识的人让干的事不要去干,以免受骗.
不贪小便宜,不轻易吃别人的东西.
多参加老师带领下的集体组织活动,不可私下几个去干学校里没要求和提倡的事.
§§§3.
谨慎防范被坏人跟踪先来看看这样一个事例:1998年5月一个周末的下午,放学后,四年级的王鹏背着书包朝家里走去.
这时,后面一辆小轿车缓缓开来,王鹏没等其按喇叭就让到一旁,沿着人行道的一侧行走,可是这辆车也怪,走到王鹏前几米后又停了下来,等王鹏走过去,又慢慢跟在王鹏后面;而王鹏却没有在意.
过了一会,这辆车直接开到王鹏身边,从车上下来两个三十左右的男人,其中一个人笑着向王鹏说:"小朋友,你还认识我吗,去年我在你爸爸的办公室里见过你.
"王鹏看了看这两位"叔叔",摇了摇头说:"我不认识你,你是我爸爸公司的人吗"那男人说:"正是,我们俩都是你爸爸单位的,今天是周末,你爸爸让我们俩来接你去海天娱乐厅玩玩.
"王鹏的爸爸是乡里一家颇有名气的公司的总经理,平时忙得脱不开身.
自从爸爸与妈妈离婚,王鹏跟着妈妈就很少见到爸爸了.
一听这两个男人的话,王鹏心里还真高兴:"马上就见到爸爸了".
不过,他转身又想了一想,说:"我先回家告诉妈妈一下.
"那两个"叔叔"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来不及了,你爸正在等你.
"王鹏也想很快见到爸爸,于是就跟他们上了车.
一路上,两个"叔叔"问这问那,一直把车开到王鹏十分陌生的地方.
就这样王鹏被犯罪分子拐骗了.
犯罪分子以此为手段,向王鹏的爸爸要挟拿出50万作为交换条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此案虽经公安机关侦破,王鹏获救了,但其教训是深刻的.
少年朋友千万不可麻痹大意,要善于识别坏人,避免被尾随、拐骗或绑架.
防范坏人尾随有如下方法:必须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尤其是夜晚最好不要一个人独自外出.
如被人跟踪,首先确认跟踪者是不是认识的人,或者仅仅有过一面之交.
记住跟踪者的特征,在告诉自己这些特征以后,一般已经能够印象较深地记住这个人了.
发现被人尾随时,要镇静,不要慌张,要冷静地分析一下形势,看看周围的环境,是否熟悉,如果熟悉,可以利用这些自己熟悉的建筑避开尾随的人,如果不熟悉,不要贸然进去,如果有公共汽车路过,可以先坐上车甩开尾随者.
时不时和不远处的一个陌生人打一个招呼,热情地问一下天气等无关紧要的问题,也能够给跟踪者施加很大的心理压力,让他不敢下手.
向身边的大人求救;如果是在校门口,就给家里打电话,让大人来接.
在夜晚人少的时候,向明亮的地方走,可以降低跟踪者下手的机会.
拦个出租车到安全的地方是摆脱跟踪的好办法.
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最好与同学结伴而行,遇到意外时可以互相帮助.
不要单独到荒凉、偏僻、灯光昏暗的地方.
如果看到有警察叔叔,可以向警察叔叔求助,也可以打公用电话告诉父母,让他们来接你.
独自一人在快要到家时,要环顾四周,看看有无陌生人跟随,如果发现有人尾随,而家里可能又无大人时,不要先开门,可以先到邻居家.
总之,一定要冷静,不要慌张.
§§§4.
一定别给陌生人开门在农村,或者因为父母外出打工,或者因为父母们忙于农活,或者因为监护人有事外出,孩子常常会被一个人留在家里.
而在此期间常常有许多陌生人去敲门,除一些例行公务(如抄电表、收水费等)的人外,也有些图谋不轨、伺机作恶、流窜盗窃的人,假借拜访孩子父母而巧语骗取孩子开门,从而入室作案.
这是一种利用孩子缺少警惕心理而入室作案的犯罪行为,小朋友对此一定要加以警惕.
闻名全国的江南某镇,个体经济比较繁荣,少数人确实先富了起来,王某可以算得上一个"大款".
他的资产有一百多万元.
为了办好自己的工厂,夫妻双双全身心地扑在事业上,常常把上小学的宝贝儿子王鑫独自留在家里.
王某的私营企业能够兴旺发达,有劳改释放人员李某的一份功劳.
然而,天长日久,因为经济报酬问题,李某对老板有了意见,矛盾越积越深.
因此,李某就想报复王老板,想来想去,他就想到了一条毒计:伤害王老板的宝贝儿子.
于是一天下午,当王老板的儿子王鑫独自在家时,李某前来敲门,王鑫开始时还不开门,但当李某说他是爸爸单位的,是替爸爸送东西回家的,王鑫就将门打开了.
不料这个笑眯眯的"叔叔",进屋后不久就凶神恶煞,一桩报复杀人的恶性案件就这样发生了……对待陌生人来访,农村青少年朋友千万别大意.
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应采取如下措施:(1)决不开门一个在家时,如果来访者是从未见过面的,不论来访者说什么好话,也不可轻信其言,而将门打开,让其进门.
(2)委婉"拒客",暂缓开门一个在家时,如果来访的陌生人自称是抄电表、收水费的,就可以借口"父母马上要回来,见了外人要生气的",或者"我正准备到亲戚家去,恕不接待"等等理由,将"客人"婉拒在门外.
(3)以礼相待,巧于应付,门仍不开当然,门不开,但讲话要注意文明礼貌,不要口出污言秽语,也不要流露出怀疑对方是坏人的意思.
如果陌生人敲门向你打听某件事、某个人的,你也要注意辨别对方意图.
如果对方确实有事,自己又确实能给予帮助,可以隔着门回答人家.
(4)假装家里没人,不理睬敲门声如果一个人在家,有人来访,听到敲门声,从防盗门的"猫眼"看一下,见对方是陌生人,也可不理会他,假装家里没人,让陌生人自个敲门好了,过会见没有反应,陌生人多半会走开.
(5)见到成群陌生人,更不可开门若是来了一群陌生人,没有自报姓名,而上来就敲门,则决不可开门.
若对方想急切入室,必要时可打电话跟父母或邻居联系,若来者不善,一边沉住气,一边打"110"报警.
§§§5.
应付敲诈勒索有高招2005年在沈阳市郊区某乡镇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镇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王浩的父母做服装生意,有钱但是没有时间;把王浩交给爷爷奶奶抚养,每月给生活费600元.
王浩的零花钱十分宽裕,他爱吃零食,出手大方,每天放学后先到学校门口的凉皮店吃一碗凉皮,同路的两个同学常被他邀去同吃,吃完都是王浩付钱.
在学校附近租房居住的无业女青年刘某也是这家凉皮店的常客,王浩的慷慨大方引起了刘的注意,于是她动起了坏主意:这孩子有钱,何不敲他一笔一天下午,王浩一个人吃完凉皮,刚走出小屋,一把黑伞把他罩住了.
王浩一抬头,一把弹簧刀逼到眼前,吓得他不敢再出声.
刘威胁道:"大姐缺钱花,每星期三下午放学给我交50元钱,你要是敢不交,你要是告诉家长和老师,我就把你这张小脸蛋划个稀巴烂.
"王浩怎敢不听,只好想方设法从爷爷奶奶处把爸妈给的生活费领出,乖乖地按时向刘交钱.
小王浩天天都担惊受怕,连做梦都见到弹簧刀在眼前晃动.
直到一个月以后,王浩做恶梦说胡话,他爸妈才发现孩子不对劲,在再三追问下,他才说出了实情……从王浩身上,我们应该得到哪些有益的教训呢不给或少给孩子零花钱,不要养成孩子爱吃零食的习惯.
孩子着装要朴素大方,不要追求名牌,不要攀比,不要比阔.
上学和放学时要与同路同学相互照应.
多给孩子讲一些沉着机智对付敲诈的事例,让他们学习借鉴;一旦被敲诈勒索,一定要及时告诉家长或老师.
家长要经常观察了解孩子的情绪、学业、交友和花钱的去向,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受抢劫的学生及其家长只有选择报警才是最佳的解决办法,才能做到除恶务尽,不留后患.
遇到敲诈勒索或抢劫如何应付,警界安全专家介绍几种方法提供大家参考:(1)反抗法当对方与你相当或不及你时,可猛地用手脚反击,制服对方;当对方有一薄弱处时,你可出其不意揪住不放控制对方;当你发现地上有反击物(如石块、木棒)时,你可佯装蹲下系鞋带捡起来震慑对方,欺软怕硬是歹徒的共同点.
(2)感召法通过讲道理,晓以利害,启发对方;或义正辞严地怒斥对方,使其自我崩溃,自动放弃违法行为.
因为打劫者中也有初犯、偶犯者,其心理较为脆弱.
(3)周旋法佯装服从,稳住对方,分散对方注意力,松懈对方警惕性,拖延时间,寻机报警.
(4)耍赖法突然倒在地上打滚耍赖,喊叫嚎哭,引来旁人围观,令歹徒惊惶失措,你可趁机报警.
(5)呼叫法突然太吼"救命啊……"引来旁人关注,令对方惊恐不安,趁机脱身.
(6)认亲法当不远处有大人时,你可佯装惊喜万分,跑过去高呼"表哥"或"二叔",把歹徒吓走.
(7)掉包法佯装乖巧,或突然提出要"方便"或找人借钱物,趁机脱身报警.
(8)放线法佯装害怕,暂时答应对方条件,约定时间、地点交钱物,待对方离开立即报警.
(9)抛物法把书包或身上值钱的物品向远处抛去,并生气地说:"给你!
给你!
全部给你!
"当歹徒忙于捡钱、物时,快速脱身报警.
(10)恐吓法佯装若无其事,理直气壮地说出一个亲友的名字来吓唬对方,如"公安局长***","拘留所所长***".
总之,遇到歹徒敲诈勒索,不能急躁,不能硬拼,也不能一味顺从.
硬拼的结果会是无谓牺牲,一味忍让顺从将会招致无穷后患.
要牢记,遭遇打劫一定要告诉学校老师和家长,一定要报警.
§§§6.
提高警惕,谨防被绑架在台湾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1998年7月20日下午5点,家住台北市莺歌镇光复村的7岁幼童陈昱捷,搭乘就读的莺歌镇莺桃路小蜜蜂幼稚园的校车,返回家中.
随车的张姓女老师将他送至家门口,依照惯例按了二楼的门铃,亲眼看着1楼铁门打开、陈昱捷进入门内之后,才驾车离去.
不料,被害人的母亲张秀冬于五点多钟返家时,发现楼下停车场铁门没关,又到二楼按电铃无人应门.
张秀冬未见儿子返家,逐向幼稚园园长廖美惠查证,确认校车已返回,并以为是丈夫陈重带出去玩耍.
一直到晚上七点钟左右,她才接到歹徒打来的电话,歹徒表示:小孩在他手中,请准备2000万元赎人,且不准报案,否则对小孩不利.
张秀冬为了人质安全,并未马上报警.
到晚上八点左右,她再次接到歹徒的电话,勒索内容与第一次相同.
这时,她才向警方报案.
台北县"警察局"接到举报后,迅即成立"0720"专案小组,并将指挥所设在绑票案发生地的警务分局,另一组反绑架小组则进驻被害人家中,监控歹徒打进来的11次电话.
21日下午4点,歹徒最后一次勒索电话约张秀冬在板桥村某地附近交款,但等了两个多小时,未见歹徒出现,警方埋伏人员始撤离现场.
22日上午八点多,人质陈昱捷烧焦的尸体,被民众在桃园县大溪镇发现.
警方立即赶到犯罪嫌疑人张增标的家中,先将其知情的妻子吕丽秀逮捕到案.
下午五点多,埋伏在张宅的警方人员再将返家探视的张增标当场逮捕.
据张犯交待,他是因投资股票欠债2000万元而又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才动此念头绑架住在他家对面的男童陈昱捷并将其杀害的.
对付绑架有以下注意事项:放学时,如果事先没有得到父母交代或同意,不要让其他人接走,如有陌生人来接,应立即向老师报告.
外出务必要告诉父母行踪,最好结伴而行,晚上更不要单独外出游玩.
平时不要佩戴昂贵的饰物在身上,穿着也不必过于讲究.
未经大人同意,不可以任意接受他人的馈赠.
不搭乘陌生人的车子.
避免和陌生人单独共乘电梯.
在公共场所,不要随意谈论家里的经济情况.
以保障生命为原则,听从歹徒的吩咐,但是要尽可能为自己创造机会,留下退路.
伺机行事.
如果被绑架的地点,附近有很多人,就可以大喊"救命",引起路人的注意,再利用机会逃走.
冷静才能活命,一定要克服内心的恐惧.
如果被绑架的附近人烟稀少,千万避免大吵大闹,以免受到凌虐伤害.
如对方持有利器,先设法安抚攀谈,让他放下武器.
设法留下线索,如眼神、手势、私人物品、字条等,或伺机留下求救信息,以寻求援助.
主动、有技巧地与对方沟通,争取存活的时机与空间.
尽量进食,维持良好的体能状况.
随时注意对方疏忽的时间,如睡觉、外出吃东西时,以便趁机逃走.
并且走向人多或有商店的地方,请他们协助通知父母或警察.
在被绑架期间,多观察对方的举动,注意他们有什么特征,例如相貌、穿着和口音等,这些信息都可以在被救之后,提供给警方参考,尽快破案.
如四周无人,不要呼救,以免激怒罪犯,招来杀身之祸.
如罪犯是陌生人,要设法记住其相貌特征、衣着和口音,以便协助公安机关侦破.
如绑架者两人以上,要设法制造罪犯之间的矛盾,选择那些精神高度紧张、初犯偶犯或对人质有同情心的人开展工作,争取取得他的信任,设法逃脱.
如罪犯要你给家里写信或打电话,要设法流露你所处的地点或行踪.
如打电话一定要拖延时间,为公安机关查破罪犯所在地提供方便.
切不可鲁莽地与犯罪分子搏斗.
充满信心.
因为犯罪分子要钱不要命.
§§§7.
千万提防流氓的施暴流氓对女孩子耍的手腕是各种各样的,并不是像一般女孩子想的那样,你不出家门他就不来,你不招他他就不找你,坏人无孔不入,你稍一放松警惕,坏人就有可乘之机.
所以作为女孩子,千万要时刻警惕,不但要防备不认得的陌生人,对于认识的、平时看不出好坏的人也要有所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花言巧语.
一位16岁花季的女中学生,在父母出去干农活时,约同学到家里搞音乐沙龙.
其中一名男同学回去后跟自己的表哥讲述了聚会的情景及女同学的美丽.
一天晚上7点钟,这名居心叵测的男青年轻而易举地敲开了她家的大门:"我是来送一本内部音乐公社资料的,并请你和你的同学加入公社.
"她正沉醉于自己的音乐追求中,却被陌生人在家中强奸了.
事发后,那个坏蛋扬长而去,她却不敢报案,只是哭诉给一个要好的女友听.
"为什么你不喊""他腰里有枪,说是要喊就毙了我.
""想想他能是谁""不知道.
"一个多么天真而懦弱的女孩子啊!
对付流氓可采取下面的有效措施:如果你一个人在家时有人敲门,不要开防盗门,客人有事可在门外说.
千万别让任何陌生男人单独到屋里来,要是熟悉的男人来访,最好请他等大人回来后再来访.
如果流氓突然强行闯入你家对你非礼,你要赶紧打开大门或窗户,高声叫喊向邻居求救,或打摔物品发出巨大响声以引起邻居的注意.
女同学不要一个人随便到别人的屋里去,尤其是只有一个男人在家时,不要进去.
有事可在门外说.
女同学不要单独一个人到郊外或人少的地方去,以防遇到流氓纠缠、施暴.
不馋嘴,不吃陌生人给的食品.
不被物质所引诱,不随便接受男人的礼品,以防被骗、被施暴.
不贪玩,不要单独跟男人到郊外去玩或在屋里玩游戏,以防被玩弄.
女同学如果遇到流氓非礼,在大声喊叫求救的同时,自己也要勇敢反抗,想办法逃脱.
如果流氓糟蹋了你,要及时报案,便于公安局追捕,依法制裁他.
不要顾面子而放过坏人.
另外,作为家长来说,应加强对未成年人尤其是女孩的监护,增强防范施暴者的意识.
家长应使孩子懂得,自己的身体任何人都无权抚摸或伤害,受到侵犯应向依赖的成年人或警察求助.
如遇性侵犯,要告诉孩子保持镇定,佯装顺从,待对方放松时竭尽全力还击,自己的头、肩、肘、手、胯、膝、脚都可以成为攻击的武器,要设法击中对方的身体要害.
如裆部:人的要害部位,准确攻击就会使人剧痛;眼睛:防护薄弱,怕沙土等刺激;咽喉:神经密集,受力有疼痛或窒息感;颈侧:有颈动脉,受力可导致头晕或昏迷;腋下:因神经丰富,受力会疼痛难忍.
另外,太阳穴、后脑、膝(肘)关节、腹上部、腰部都是人的敏感部位.
也可以不失时机地咬他,趁机脱逃.
谨记作案者特征,并与对方谈话拖延时间.
注意保存证据,并积极报案.
一般受到性侵犯时没有第三者在场,事件发生后被害人往往因为担心名誉受损等不以控告,进入法律程序后的性犯罪也存在着调查取证困难的问题,因此要积极主动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取证.
§§§8.
全方位防范校园暴力校园暴力成为各国教育界极为关注的问题.
美国连连的发生学童在校园枪击事件,甚至电视上直播校园暴力;法国巴黎77.
39%学生曾目睹校园暴力,而有45.
4%高中生遭遇过暴力;中国台湾校园暴力不单牵涉学童间的暴力,更涉及师生间所采用的暴力;中国内地不同省份,亦有校园暴力升级的现象.
甚至一向较其他发达国家犯罪率低的日本,亦于1999年首次超过3万宗校园暴力案件,令政府苦于技穷.
校园暴力越来越集体化,这在许多农村中学内表现更加突出,而且更多地带有黑社会性质,如帮派、收取保费等具有组织形式的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这种不良行为,不仅仅使受害者的肉体和心理受到伤害,也给施暴者的心灵深处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
对施暴者来说,这类孩子的自控能力不强,容易冲动等,如果其自尊心过强,身强力壮,就可能打架斗殴.
出现这种情况时,简单的批评和惩罚作用是不大的,而且不适当的惩罚还会把孩子推向深渊.
应当教育他们承担责任.
比如向受害者道歉,受到相应处罚,对造成的损失负责等等,让他们靠自己的行动来补偿损失.
并且帮助他们规划人生道路,寻找更有利的发展方式和回报渠道.
同时,也可在教育心理专家的帮助下,纠正其不良习惯和不良认识,培养更好的行为模式,加强家庭教育和法制教育.
对受害者来说,他们往往是相对处于弱势的个体,他们大都身体弱小、胆小怕事等.
在遇到校园暴力时,要教育他们一定要沉着冷静,用心处理,减少损失.
如:尽可能不发生正面冲突,以减少肉体伤害,但一定要把对方的体貌特征看清楚;如果对方过于强大,可以先把钱物给他们,然后报告老师、家长;在劫持者经常出没的地带,可以请警察出面干预;上学、放学时最好结伴而行.
老师应教育孩子:在受到伤害时,一定要及时告诉自己的家长.
作为家长,应当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袖手旁观,不是斥责,更不能帮着实施暴力手段.
对受害者一定要鼓励其勇敢地斗争,如报警,报告老师和学校,甚至到法院起诉,争取自己的正当权益.
同时,要进行心理治疗.
在教育心理专家的帮助下,消除心理阴影.
家长要提醒安全部门以及学校要承担起保护学生安全的责任,千万不要因案件太小而不理会.
尽管有时候也许仅仅是一个耳光、用力一掐,或仅仅是被勒索了几元钱,但是可能会给孩子身体、心灵留下终身的阴影,或影响其在校的学习和生活.
同时让孩子形成意识:家长是孩子最大的支持力量,家长始终在保护孩子.
老师在平时的教育中,也要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以及法制教育,强化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教育孩子远离不良出版物.
§§§9.
不可不防"小霸王"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许多学校里个高体壮的同学常常在上学、放学路上或校园里欺侮较体弱个小的同学,让体弱个小的同学叫他们"老大",甚于要交"保护费",这种以大欺小的现象,是违反学校纪律的,甚至是犯法的,不可不管.
但是若以牙还牙,采取报复举动,也是不可取的,也同样是违反学校纪律的,甚至也是犯法的.
受到大同学欺侮的小同学要及时向老师和家长反映情况,由老师和家长解决问题.
小学生孙亮有一天放学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在路过一片小树林时,几个高年级的学生突然拦住他,让他拿钱买烟抽.
孙亮从身上找出5元钱给了他们,那几个高年级学生说不够,孙亮回答说:"就这么多,身上已没有了.
"一个大个子男孩突然上前打了孙亮一个耳光,嚷着说孙亮撒谎,同时其他的孩子也附和说孙亮撒谎,并动手搜孙亮的书包和口袋.
之后那几个高年级学生让孙亮学鸡叫、学狗爬,若不从,就打孙亮.
并且,还让孙亮第二天再带些钱,不然,让孙亮上不了学.
孙亮回到家后,没有告诉妈妈发生了什么事,只说自己不小心摔了一跤,草草吃了点饭.
孙亮回到自己的小房间里,将白天发生的事记了下来,算作遗书.
之后就吞服奶奶平时用的半瓶安眠药,想悄然自杀.
幸亏被下班回来的爸爸及时发现,将孙亮送进了医院,才算避免了不幸的发生.
"小霸王"欺负同学是很不对的,但被欺负的同学采取极端措施予以报复也是不可取的.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对待"小霸王"呢上学、放学的路上,要和同学们一块走.
一个人走,遇到"小霸王"欺侮,就没有人帮助你.
见到你只身一个人时,"小霸王"就有可能会来找事,如果和同学们一块走,他也许就不敢了.
遇到"小霸王"时,要勇敢地和他们斗争,不要怕,要敢于和他们讲道理,说要告诉老师和家长或者报警之类的话,那些"小霸王"有时心虚,也会害怕的.
受到"小霸王"欺侮时,如果旁边有人时要大声呼救,这样就会有好人来帮助你.
在受到"小霸王"欺侮后,不要对父母和老师隐瞒,要及时地向老师或父母报告.
不要怕报告后,"小霸王"会报复.
也不要觉得受到"小霸王"欺侮是丢脸的事,不光彩的是"小霸王",老师或父母知道情况后,会对"小霸王"进行教育.
见到别的同学受到"小霸王"欺侮时,要及时地给予帮忙,或向附近的大人求救.
虽然"小霸王"欺侮了你,也不可以采取极端的行为去报复他.
如果这样,本来自己没有错,也会犯了错误.
§§§10.
对付抢劫坏人有奇招作为小孩子或是女孩子,可能经常会碰到被大孩子大人或男孩子抢劫的事情,这不仅使自己财物受到损失,有时还会使人身受到伤害,更可怕的是可能还会在心灵上留下阴影.
因此,对于力量较弱的孩子们来说,掌握一些对付抢劫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1)全力反抗在公共场所钱包等贵重物品被抢时,可以尽力反抗.
只要具备反抗的能力或时机有利,就应发动进攻,制服或使对方丧失继续作案的心理和能力.
(2)与作案人尽量纠缠可利用有利地形和身边的砖头、木棒等足以自卫的武器,与对方形成僵持局面.
实在无法与对方抗衡时,可以看准时机,向有人、有灯光的地方奔跑.
(3)巧妙麻痹对方可按对方的需求交出部分财物,使对方放松警惕,以便自己看准时机进行反抗或逃脱其控制.
可采用间接反抗法,趁其不注意时在对方身上留下记号,如在其衣服上擦点泥土、血迹等.
(4)注意观察尽量准确记下其特征,如身高、年龄、体态、发型、衣着、语言、行为等,要及时报案.
另外,也可采取如下预防措施:尽量不要独自一人在夜间外出,如果必须在夜间独行,要走灯光较亮的地方.
皮包不要放在自行车前篮内,也不要将背包在靠马路的一侧.
乘地铁时,尽可能坐在靠近站台出口的车厢,以及近车门的位置.
乘公共汽车时,尽量靠近司机和售票员.
在人群聚集的公共场合,随时注意自己的物品,手提包等应放在自己眼睛可以看到或不容易被扒窃的地方.
§§§11.
提高警惕,防范盗贼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北京,曾发生过这样的事:1994-1995年,北京市延庆县某外地人口集中的村发生了一些怪事:脖子上挂钥匙的孩子被歹徒尾随,罪犯在孩子开门锁的时候,顺势挤入门户中,将孩子捂住嘴,塞上东西,蒙上眼.
然后翻抽屉、开柜门,把钱财偷走.
这些小学生家庭财产受到损失,精神上也遭受摧残,有的甚至吓出毛病,不敢离开大人一步.
学校多次听取学生汇报,配合公安局捉拿歹徒.
中小学生也提高了警惕.
一名叫李强的同学,楼下住着租住在他家的同班的赵亮,他俩平时有约:遇紧急情况,用力敲暖气管或用脚跺地三下,另一个人听到信号后,就马上报警打110.
这天,赵亮生病在家.
李强想先回家一下,再去给他补习功课.
结果一个瘦瘦的矮个子在李强刚刚打开门的一瞬间,捂住他的嘴,胡乱找一团东西把他的嘴塞上,接着用破布条蒙上他的眼睛,又把他的手反绑在椅子上.
开始时李强心跳得快从嗓子眼蹦出来了,稍微冷静之后,他想起信号,马上用脚使劲跺地.
赵亮正躺在床上,他已经听到李强回家开门的声音,正高兴地盼着好朋友来家看他.
这"咚咚咚"三响,也把赵亮吓了一跳.
正好他爸爸、妈妈都已下班在家,赵亮说:"爸爸,李强家出事了,你们快拿上家伙上楼抓坏蛋.
"赵叔叔是个很棒的司机,他迅速地上了楼.
见李家大门虚掩,小偷正得意地准备把刚翻到的现款带走呢.
一声怒喝,罪犯终于落入法网.
家长要接受一些儿童被犯罪分子骗钥匙而失盗的教训,不要只图孩子回家方便将家门钥匙交给小孩.
因为一些儿童特别是10岁以下的小孩单纯幼稚,还缺乏辨别能力,很容易受骗上当.
家长在离家外出时,最好请邻居帮助照看一下以免提心吊胆.
在一般情况下,最好晚上家长尽量不要同时外出,有事可轮流外出,始终能保证家中有一个成年人在家.
做好家庭安全防范工作是防止被盗的第一道防线.
千万不要把门的钥匙交给小孩.
如果家中有闲置的现金,又不需要马上使用,最好存入银行,那里既安全,又可给你带来利息.
贵重物品要保管好,可以安装报警器,一旦犯罪分子触及到上述物品,报警器即可报警,这样可以惊吓犯罪分子,将其吓走,免遭盗窃.
少量随时要使用的现金,可放在既安全又易于取用的地方外,不经常取用的现金最好能和储蓄存单一样,把它藏到只有自己或家人知道的地方.
以上讲的是家庭防盗,如果是出门在外,也可能会遇到防盗问题.
(1)乘坐公共汽车时乘坐公共汽车时,要时刻提高警惕.
上、下车之前要仔细检查自己所携带的财物,钱包等一定要收藏好,不要乱掏乱放.
如果带有数量较多的现金,应该和买车票的零钱分别放置.
带有挎包或照相机等物,上车后要尽量放在胸前并把拉锁、带子等扣好、系好,尤其注意不要背到身后或被挤到身后.
(2)乘坐火车时乘坐火车时,由于人更多,旅程更长,因此更要提高警惕.
①警惕鱼目混珠旅行袋放到行李架上后,在乘车过程中不要移动变换位置,也不要不断从袋中取东西,尽量不让罪犯发现袋、包的主人;旅行袋要放在自己座位前方视力所能及的行李架上;携带两个或两个以上旅行袋时,最好用链式锁锁在一起.
②警惕浑水摸鱼犯罪分子在列车上盗窃财物往往惯用浑水摸鱼的伎俩,趁旅客发生争吵时(或者制造争吵的假象),或趁旅客与送行者话别时,伺机偷窃.
③警惕窗外黑手在乘车时,应注意不要将贵重物品摆在茶桌上,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④警惕顺手牵"羊"当旅客把外衣脱下挂在衣帽钩上时,如果盗窃分子窥探到衣袋里有钱物,往往把他的衣服挂在旅客的衣服上边.
过一段时间趁旅客不注意时,他就假装去衣兜里取打火机等物,乘机作案.
在旅客入睡时,盗窃分子会靠上前去,先用手碰一下,看看有无反应,如果旅客睡得很死,就乘机作案.
盗窃分子还会以没有座位为由坐在地板上假装睡觉,伺机活动.
⑤警惕上下车时被盗犯罪分子常常借助刀片,趁旅客上下车走动过程中割开旅客的背包,窃取钱财;扒窃犯罪,常常凭借各种各样的"托儿".
(3)到商店或商场购物时在商店或商场购物时,也要提高警惕性.
要采取妥善的办法保管好自己的钱物,柜台前挑选商品或穿试新衣时,不要将包搁在一边不管.
§§五防骗防暴:警惕歹徒危害§§§1.
用电有危险,粗心大意要不得在现代生活中,人们似乎已经离不开了电.
电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即便在农村也是如此.
电的使用,既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2005年12月25日早上7点,北京昌平区某农村一幢四层楼房起火,当时房内有4名学生,其中一名男生从窗户爬出得救,还有三名学生在房中没有出来,等待救援.
7点20分,消防车赶到现场.
因通往现场的道路上放着许多建筑材料,消防车只能先停在街道上.
楼顶上有一男孩正等着救援.
消防队员拉开水带开始扑救.
火势被控制后,消防队员准备解救困在楼顶的男孩,但消防云梯车怎么也开不进去,消防员不得不临时叫来拖车把放在路边的建筑材料拖开.
8点,火苗从该房间窗户蹿出,四层顶棚已塌陷,一楼地面散落着烧焦的木板、发黑的铁框,空气里也弥漫着焦糊味.
消防队员从云梯进入房间后,把一个熏黑的煤气罐抬到一楼.
8点半,火基本被扑灭,楼内烟味很浓,四楼的房间已看不到房门,屋里一片焦黑.
几分钟后,两具烧焦的尸体被抬出,一男一女,现场120救护人员经检查初步断定两人均因窒息身亡.
经消防部门现场勘查,着火房间为复式结构,过火面积50余平方米,烧毁家具用品等物品.
原来,2005年12月24日晚,4名高二年级学生因家长没在家中,他们就玩到很晚才休息,电视机电源没关闭,器件过热引起了火灾.
据相关部门调查后发现,有不少的农村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用电安全隐患,其中,大部分家庭缺少安全用电的意识.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用火、用电、用气现象增多,农民家庭火灾的次数、伤亡和经济损失都居高不下.
有关统计显示,在农民家火灾中,因用电、用火不慎引发的火灾占70%,而其中用电不慎占到火灾总数的50%.
农民家中,电视机、洗衣机等大功率家电的广泛使用,用电负荷明显增加,而有的地方线路陈旧老化,也给消费者遗留下不少隐患.
再有,由于电路布置和连接不规范、不用阻燃管保护,电气线路和插座、灯座等都隐藏在天棚里、墙壁里或者地板下,如果安装质量不合格或者电气元件选用不规范,就埋下了触电或火灾的隐患.
§§§2.
青少年要防范直接触电直接触电,是由于对电源和墙外导电线的敷设情况及其性能不了解,有意或无意地接触到电源或电线而造成的.
为此,农村家长需要给青少年要讲解有关的常识,教给他们防范的方法,提高他们防触电的能力.
在这方面的教育训练有三点:(1)让青少年要知道触电的原因及形式,增强防范意识造成人体触电的原因是,人是导体,电流容易通过,人体如果接触了通电的物体,电流立即进入人体,并由人体的着地处进入地下,这就造成触电.
发生触电的形式有三种:即一相触电、二相触电与跨步电压触电.
①一相触电是指人站在地上,碰到一根电线(一相),则电流就从人体与地接触处(脚)进入地下.
如果人不是站在地上,而是站在干燥的木板上,但是一只手或其他部位碰着墙壁或其他导电的地方,则电流就由此处流出,构成通路,贯穿人体造成触电.
所以,假如只是一只手触及了一根电线,身体的其他部位都不与其他导体(包括大地、墙壁)接触,电流不能贯穿身体,一般情况下也就不会触电,正如我们平常见到小鸟站在一根电线上不会触电的道理一样.
②二相触电人体两处,同时分别碰到两根电线,则电流就由电位高的电线贯穿人体,流到电位低的电线,即造成触电.
此时即使他脚穿绝缘鞋站在干燥的厚木板上也无济于事,此类触电危险.
③跨步电压触电通常指室外电线断落掉到地上引起的触电事故.
家长在给青少年讲解这些常识时,家长可以结合一些事例加以说明,帮助青少年理解人是怎样触电的,应该怎样防范.
这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防范能力和警戒意识,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2)让青少年知道触电的严重后果在电流贯穿人体的过程中,电流强烈刺激内脏器官,对局部组织引起烧伤,因此触电的后果通常是严重的.
电流对人体有两种类型的伤害,即电击和电伤.
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当电流达到一定值后,就会使肌肉发生抽筋现象,引起呼吸困难、心脏麻痹、神经系统失灵,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的破坏,乃至死亡.
触电的危险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频率、持续时间、通过的途径及人体的电阻和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电流通过人体的大小对电击电伤程度有决定性的作用.
电压越高,产生的电流就越大,触电的危险性就越大.
电伤是指触电后皮肤的局部创伤.
有烧伤、电斑痕、金属化三种.
可以结合有关事例告诉青少年,无论是电击、电伤都会给人体造成伤害,尤其足电击,往往会造成不死也要残废的严重行果.
要让青少年充分认以电对人体的伤害力,以提高警惕.
(3)让青少年了解有关电源、电线的常识电源主要是指闸刀、开关、插座、接线盒等.
闸刀是一个家庭照明电路的总开关,通常安装在室外一人多高的墙壁上,而且有一个专门的电闸箱关锁着,其裸露的金属部位有很强的电流.
开关通常安装在墙壁上,露在墙外的按钮是由绝缘体构成的,当绝缘体被损坏,按钮就导电.
插座通常也安装在墙壁上,有两孔和三孔两种形式,孔内有带电的金属片,不能用指头或金属丝去接触孔内的金属片.
接线盒有的安装在墙壁上,有的根据需要随意放置.
接线盒外有绝缘的塑料盖.
里面有电线接头,是预备家庭另外接线时用的.
家长应该让青少年知道自己家里的这些电源在什么地方,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同时,家长还应该让青少年知道自己家庭哪些地方有墙外导电的电线、家用电器的导线,接线板的导线以及家庭自行敷设的各种电线.
让他们知道电源电线的分布情况,了解哪些地方是不能用手直接触摸,避免他们因好奇、好玩,用手或金属体触及电源、电线.
(4)让青少年掌握避免触电的规范做法当青少年对触电的常识有一定的了解后,还要严格训练青少年在用电时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
在这方面的要求是:①接触导电电线防触电的操作要求当要与电线接触时,最好穿上绝缘胶鞋或脚踏在干燥的厚木板上.
不能一只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又接触零线.
室外有电线断落到地上,周围20米内不能靠近.
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
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
不能用铁丝、钉子、别针一类的金属锥体去扎室内电线.
不能在电线上晾衣物,因为擦破绝缘或使电线断裂,就会造成触电.
②使用开关、插座防触电的操作要求在手上有水或汗的情况,不要去碰开关和插座,因为水能导电,一不小心也会造成触电.
将插头插入插座时,指头不能接触到插头的金属片,只能接触插头的绝缘部分,拔插头时不要用手拽电线,只能手拿插头的绝缘部分将它拔出来.
使用多用插座时,注意不要同时插入过多的插头.
因为同一插座接过多的线,电流量过大.
插座或电线就容易烧坏、烧焦和产生漏电的危险.
室外雷鸣电闪时,不能打电话,通电话会引雷入室.
不能随便移动电源、灯口、开关等,更不能用指头去戳插座孔、灯口,不能用金属体去试探插座、灯口的内部.
③使用闸刀、保险盒的操作要求闸刀裸露部分较多,不要随意打开电闸箱.
室内要安装电线、电灯或电器时,一定要拉开闸门,切断电源,并要有人守住电闸,不让他人去乱动闸刀,否则室内正在操作的人容易触电.
电闸箱内,一般还安装有保险盒.
保险丝熔断后,手指只能拿住保险瓷盖将它拔去,装上保险丝后,再插入原位.
换保险丝时切记同样要先关闸,再操作.
操作时,手部不能接触到电闸箱内的任何金属片,保险丝一定不能用超过家庭用电的大号保险丝,更不能用其它金属丝代替,否则失去保险作用.
§§§3.
夏季用电尤其需要注意安全高温天气出现以来,夏季许多家用电器的使用量增多,所以,超负荷用电造成的供电故障频频发生.
很多农民家庭往往同时使用电风扇、微波炉、电饭锅、电视机等大功率电器,超负荷用电,这样一来轻则引起短路烧坏电表,导致停电,重则因电线短路而引起火灾.
针对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有关专家对科学暑期安全用电给予了提示:(1)高温勿让汗液成导体夏季用电要特别注意,不要用手去移动正在运转的家用电器,如台扇、洗衣机、电视机等等.
若确实需搬动,应关上开关,并拔去插头.
同时,不要赤手赤脚去修理家中带电的线路或设备.
(2)雨季谨防因潮湿而触电夏季雨水多,如不慎家中浸水,首先应切断电源以防止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因浸水、绝缘损坏而发生事故.
在切断电源后把电器搬移到不浸水的地方,防止绝缘浸水受潮,影响今后使用.
如果电器设备已浸水,则要进行干燥处理.
另外,在户外如果必须接触电线,一定要注意绝缘体的使用.
(3)家电一定要按规则使用对于夏季使用频繁的电器,如电淋浴器、台扇、洗衣机等,一定要采取些防范措施,如经常用电笔测试金属外壳是否带电,加装触电保安器(漏电开关)等,千万不要贸然触及,以免发生事故.
(4)电力故障要及时修复如果出现电力事故,一定要尽快拨打119,切不要拖延报修时间,以免让带电线路、带电装置外露于"桑拿天"受潮,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
(5)不要同时开启大功率电器用电高峰时尽可能不要同时开启大功率电器,以免出现事故,从而提高家庭用电安全系数.
§§§4.
家中电器应注意安全使用家电成为人们日益重要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对它们的安全使用应引起农村青少年的高度注意.
(1)电视机的安全使用农村青少年在观看电视时,与电视机屏幕距离一般在2.
5米左右.
距离过近,电视机屏幕工作时发出的射线,对人体有不良影响.
使用电视时,必须小心做好防震、防潮工作,不要在机上加盖和衬垫易燃物品.
使用完毕应关掉电源开关,拔下插头,以防意外.
下雨打雷时,应停止使用,并将天线接地.
长期使用室外天线的最好装上避雷针,以防雷击.
不宜将电视与洗衣机、电冰箱、电风扇放在一起,时间一长,会影响电视机的寿命.
谨防"电视病",不宜长时间观看电视,影响人体健康.
(2)电熨斗的安全使用第一次使用电熨斗的家庭,应先了解一下室内电线的粗细,看看家用电表和保险丝能否承受电熨斗的电流.
电熨斗通电后,温度可达700℃,在熨衣的间歇应竖立放置,绝不可平放在熨衣板或衣物上.
同时,也不应放在铁块、陶瓷或砖头上,以免划伤底板的电镀层,影响使用寿命.
切断电源后,电熨斗在一定时间内仍有余热,应等其自然冷却后才收起保存.
(3)电热梳的安全使用在使用电热梳和电烫发钳的过程中,人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不能接触水管、暖气管等.
因为万一电热梳和电烫发钳有漏电情况,这是很危险的,容易造成严重触电.
电热梳的梳背和电烫发钳的卷发管的工作温度可达130~200℃,使用中要注意不要让它们接触皮肤,以免烫伤.
要轻拿轻放,不要摔震磕碰,以免损伤和破坏电热梳的绝缘性能.
如果使用中感到温度太高,可关断电源凉一下,切不可喷水或放人水中降温,也不要用冷水湿毛巾使它们散热.
电热梳和电烫发钳使用后,应擦拭干净,并待其表面水分蒸发后,保存在干燥处,以免受潮.
(4)电炉的安全使用使用前首先将电炉金属壳上的接地端用一粗导线与大地相连,一般可固定在自来水管或暖气管道上.
各类加热器皿不能与炉丝相碰,以防触电.
要保证各类器皿的底部无水和杂物,盛水的高度以沸后不溢出为准,以免损坏电炉.
电炉的附近不应有任何易燃易爆物品.
电炉的底部最好能垫一块石棉板或瓷砖,既耐热防火,又可绝缘.
严格禁止直接把电炉放在木板地上,以免引起火灾.
电炉的电源线应沿墙固定,不要悬吊在电炉上方.
不要用拉线开关控制电炉的通断,应用闸刀开关或直接用插头控制,以保证安全.
人不在室内时,一定要关断电炉电源,以免出危险.
(5)电热毯的安全使用电热毯应平整地铺在床上,用褥子或其他合适的东西将其与人体隔开,防止人体活动时损坏电热毯.
一般在睡觉前1小时左右接通电源,被褥内温度感到舒适后,即可关断电源.
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以防熔坏电丝塑料绝缘体而引起火灾.
遇有下列情况,应暂停使用:小孩尿床弄湿了电热毯;调温开关破裂损伤;电源线损伤;毯体破损,发热线露出.
(6)电炒锅的安全使用使用电炒锅时,不能用湿手操作,更不要一只手拿金属杆锅铲炒菜,另一只手去开水龙头,以防电炒锅漏电而造成触电事故.
洗刷电炒锅时,严禁将锅的整体及电热插销全部浸入水中,这样会有水分侵入内部,受潮绝缘不良而发生触电危险.
掌握火候,火候一到立即拔下电源插头,以防因温度过高烧坏发热元件或锅体而酿成火灾.
(7)电饭锅的安全使用为保证安全,应当放好内锅后再插电源插头;取内锅前,应先拔下电源插头.
电饭锅只有用来焖米饭时可以在饭做好后自动切断电源.
用来熬煮其他汤菜食品,不能自动断电,而要人工掌握时间,到时关断电源.
内锅如变形,不可继续使用,应维修或更换新的电饭锅.
(8)电吹风的安全使用有接地引线的电吹风最好把接地线与可靠的地线连接,以确保安全.
电吹风不能被水沾湿,不能在过度潮湿的场所使用,以免发生漏电或触电事故.
使用电吹风吹热风时,应注意由远及近靠近头发,一边移动一边吹,不要一开始就靠近头皮吹,也不可固定在一点吹,以防烧伤头皮或烧焦头发.
使用中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必须先拔下电源开关再进行检查.
不要使电吹风受到震动或摔击,以免损坏机件.
对于处于高温状态的电吹风,更应如此.
因为这时电热丝松弛,强烈摔碰容易发生折断和变形,还容易造成电热丝滑出机内的固定架,使电热丝与机壳相碰,在下次使用时机壳带电,有发生触电事故的危险.
使用后,不要将电吹风放在纸、布头等可燃物上面,以防酿成火灾.
电吹风用完后应擦拭干净,放在通风干燥处保存.
(9)吸尘器的安全使用吸尘器不可吸取易燃易爆物品和温度过高的东西,以免发生燃烧和爆炸.
吸尘器应放在干燥处,切勿用潮湿布揩抹开关,以免引起漏电或短路.
使用时应注意保护线的绝缘保护层,以防长期在地上拖拉引起破损.
使用时严禁将手或脚放在吸口下,以免发生危险.
每次连续用的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以免电机烧坏.
(10)空调的安全使用一般空调功率比较大,使用前应注意检查电源保险丝、电度表、导线是否有足够的余量.
使用前一定要取下进风罩,通畅进风口及毛细管,以防内部冷却不足而导致空压机烧毁.
使用时制冷开关不能立即转换,通断开关也不可频繁操作.
禁止冬天制冷,夏天制热,否则会增加压缩机液压力,造成过热.
必须采用接地或接零保护,热态绝缘电阻不低于2兆欧才能正常工作.
§§§5.
电源插座的安全使用方法电源插座通常位置都比较靠近地面.
为了避免意外,最好把不用的插座用胶带封起来,而且要选用白色或灰色等不显眼的胶带.
一个插座如果接出延长线作多种用途,那是很危险的,这样容易造成漏电或电线过热引起失火.
插座通常都有规格,会标明最大承载电流,要记得确认.
大部分住宅墙上的插孔都是10A的,但是,空调一般又是16A的,用10A插头带动16A的空调工作是十分危险的事情,"小马拉大车"容易引发积热、断路甚至火灾等危险事故.
冰箱应该选择带电涌防护功能的插座,这样不仅能防止冰箱电涌对其他设备的干扰,同时,也能保护冰箱本身.
电视机插座最好选带防雷功能的.
现在的电视像液晶电视等价格较贵,元件很精细,插座是家电防雷的最后一道屏障.
§§§6.
热水器需要远离电源插座使用电热水器一定要注意安全,热水器插座不应与喷头距离太近,并且应该加装防水罩,以防止有水溅入插座,发生短路或漏电.
如果遇上电器漏电,要在第一时间切断电源.
电热水器经过不断的技术改造,安全性能基本可靠.
一般情况下,电热水器只有在接地保护、过热保护装置出现故障,以及热水器内部短路这三种情况同时发生时,才会出现事故.
农村青少年在使用电热水器过程中还有几点注意事项:自来水阀门最好不使用轮盘式的,而应使用扳手式阀门,防止有人误关水阀,导致水箱缺水而引发事故;如果打开水阀而没有出水,要立即断开电源;使用时要先开冷水阀,再开热水阀;关时先关热水阀,再关冷水阀,以防烫伤;使用贮水式电热水器,自来水要处于常开状态,保证水箱经常有水;在水压或电压过低时,应暂停使用.
此外,还应该注意,电热水器的电路元件虽然是绝缘的,但如果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也容易发生漏电等故障.
因此,在使用电热水器之后,应注意通风,以保持电热水器的干燥.
§§§7.
发生触电时,应紧急救援当人体触及带电体,使电流流过人体与大地或其他导体,形成闭合回路,我们称之为触电.
触电对人体的损伤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使内部组织受到较为严重的损伤.
电击会使人觉得全身发热、发麻、肌肉不由自主地抽搐,逐渐失去知觉.
如果电流继续通过人体,将使触电者心脏、呼吸机能及神经受伤,直到呼吸停止,心脏停跳而死亡.
"电伤"是指电流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损伤.
电伤从外表看一般有电弧烧伤、电的烙印和熔化的金属渗入皮肤等伤害.
触电事故的发生往往都很突然,急救是刻不容缓的.
现代医学证明:呼吸停止,心脏停止跳动者,在1分钟之内抢救,苏醒率最高达95%,而在6分钟后再抢救,苏醒率则在1%以下;如果大脑停止供血5分钟,将损坏脑细胞,即使人救活了,也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这说明,在救护触电后果严重的人时,应坚持现场抢救,绝不能耽误时间.
一旦发生触电,必须就近关掉家用电器的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
一时拉不开电源开关的,就应该用带绝缘的钳子、刀斧等刀具将电源割断,同时要注意割断后带电导线不要再触到旁人身上.
如果触电人自己还有知觉,那就应奋力跳起来,离开地面,因为手脚脱离了带电导体和地面,流经人体的电流因失去通路而消失.
于是就自行摆脱了危险.
当触电人不能摆脱电源时,抢救人不宜贸然施救,以免祸及自身.
如伤者触及的是低压电流,则可用粗长的干木棍,将伤者撬离现场.
救援时最好站在绝缘的东西上,诸如干的橡胶垫子之类.
如果只是灼伤,应该将灼伤或起泡的皮肤表面保护好.
触电灼伤的面积有时看来不大,但可能很深.
要用干净布料覆盖伤处,以免接触空气,切勿让伤口碰到生水或不沾东西.
如果触电者脱离电源后,自己还能呼吸,但因触电时间较长,或曾一度昏厥,可以先将其搀扶或抬到温暖的地方安卧,保持体温,解开衣服按摩全身,并急请医生诊治.
如果触电者呼吸困难或呼吸已停止,甚至没有脉搏,心跳也都停止了,但没有跌破脑壳、全身烧焦等明显外伤,这往往是"假死".
应立刻进行人工呼吸,帮助触电者恢复呼吸,绝大多数是可以救活的.
经验表明,触电紧急救护,不宜注射强心针,只需长时间的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使"假死"状态的受害者呼吸和心脏跳动恢复正常,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就需要救护人员的细心、耐心,不能半途而废.
只有判断确已死亡,才能放弃救护.
进行人工呼吸前首先应做好下列各项准备工作:解开触电人身上一切妨碍呼吸的衣服,打开领口,松开裤带,清除口中杂物.
如果牙关紧闭,可用双手托住其下颚,逐渐把下颚向前移动,使下牙向前移,上下牙之间露出空隙.
最好将舌头拉到下颊,并且在其颈部用衣物填起,尽量使头后仰,以确保呼吸道畅通.
实践证明,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方法,要比传统的摆手扩胸法和挤压横隔膜法有效得多.
这种人工呼吸法是:每隔5秒钟用力向受害者口中吹一口气,吹气时要捏紧其鼻子,当有好转的迹象时,应暂停人工呼吸数秒,以期受害人恢复自主呼吸.
待自主呼吸时,人工呼吸的频率应与自主呼吸保持一致.
即使恢复了自主呼吸.
心脏仍很虚弱,要继续静卧一段时间,以免过早站立产生昏厥.
进行体外心脏按摩是另一项紧急救护方法,多数情况下与人工呼吸同时配合进行.
其做法是解开受害者的衣服,用手掌根部压迫人体的心脏部位,直到身体表面皮肤下陷4~5厘米,每分钟60~80次.
如与人工呼吸配合时,每按摩5次吹一口气.
在对小孩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时,吹气量和挤压量均应适当控制,以免损伤其身体.
实践证明:如果发生触电事故,即使严重到"假死"状况,若能抢救及时,救护得法,绝大多数都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六防范触电:小心电老虎伤人§§§1.
大火:无情而暴虐的灾难火是人类的朋友,它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带来了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的进步.
但火如果失去控制,酿成火灾,就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大约发生4万多起火灾,伤亡人数约7000~9000余人.
而其中10%的火灾是由小孩玩火造成的.
可见学习了解一些消防知识,减少人为火灾的发生,对青少年朋友来说是多么重要.
不少农村青少年朋友常常忽略火灾的危险性,还有的青少年有玩火的坏习惯,有的点火烧纸、烧柴草,在野外堆烧废轮胎、废塑料,还有的在黑暗处划火柴、点油灯照明,或弹火柴棍、烧马蜂窝……玩火极易引发火灾,近几年我国因青少年玩火引起的火灾每年达数千起,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巨大.
在日常生活中,引起火灾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用火不慎.
由于人们麻痹大意,用火违反安全制度,或不良生活习惯等都会造成火灾.
它包括使用炉灶不当,用蜡烛等明火照明,生火取暖,用蚊香熏蚊不慎,违章动用电气焊明火修理等.
电气火灾.
即所用的电气设备在安装、使用过程中,违反电气安全规定或者线路老化、短路、乱拉电线等会造成电气火灾.
吸烟玩火.
乱扔烟头、火柴梗,卧床吸烟,将烟灰缸内的未熄灭烟头倒进纸篓、垃圾筒等行为容易引起火灾;青少年玩火柴或打火机,乱放鞭炮等也可能引发火灾.
人为放火.
刑事放火、私仇报复放火、骗保索赔放火、精神病放火等.
这种有目的的故意行为,对公众聚集场所危害很大,易造成重大伤亡和惨重损失.
自然起火.
雷击、地震、静电、自燃等引起的火灾.
由于火灾发生时,在高温性火场上可燃物质多,火灾蔓延速度快,往往短时间内热量便会聚积,特别是火灾发展到轰燃时,周围气体的温度骤然提高,可达到上千度.
同时,火灾引发的烟毒性更是致命的凶手.
火灾的发生必然生成大量的有毒烟气,尤其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大量新型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更增加了烟气成分的复杂性,其对人体的危害更加严重.
火场被困人员吸入低浓度烟气,就会出现呕吐、头痛、头晕等症状.
吸入大量烟气,则可能在瞬间失去知觉,甚至导致死亡.
这也是火场群死群伤的主要凶手之一.
因此,火灾发生时和逃生过程中,防止烟气的毒害尤为重要.
§§§2.
青少年预防火灾的应知应会在农村,人们用火、接触到火的情况比城市要普遍,因而发生火灾的问题也就更加突出.
农村青少年要充分认识玩火的危害性和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任何时候都要坚决做到不玩火.
青少年还要互相监督、互相提醒.
如发现有同学玩火,应该立即制止,并报告老师和家长,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
(1)防止吸烟引起火灾吸烟既危害身体健康,又容易引起火灾.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生"行为规范",要求在校学生不要吸烟.
但有的青少年违反规定,经常躲在墙角、厕所等处偷偷吸烟,如遇上老师和家长,就慌忙将烟头扔掉或藏在袖口、衣袋里,这是非常危险的.
未熄灭的烟头遇到可燃物,极易引起火灾.
曾经有一位13岁的少年在家里做作业时,烟瘾发作,趁爸爸妈妈外出的机会,偷吸爸爸的烟.
还没吸完一支烟,爸爸就回来了,他慌忙把手中的半截烟扔到了床下,随后又跟爸爸走出家门.
不料烟头引燃了床下的易燃物,待全家人回到家时,三间房屋已变成了一片废墟.
类似的事情,一年中全国要发生多起.
一次又一次的大火,向青少年发出红色的警告:吸烟危险,必须戒除.
(2)用电、用火不当导致的火灾有些农村做饭还在用灶头,即用稻草或木柴做饭.
一次一个12岁的小男孩放农忙假后,帮助父母烧晚饭.
他一边烧着一边已有几个孩子在等他去玩,他焦急地等待着饭锅开起来,探了几次头,好不容易见锅开了,也没等炉火灭掉,便急匆匆地和小朋友出去玩了.
等他玩完回来,家已烧成一片废墟.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如要把烧火做饭的事交由孩子去完成时,一定要反复叮嘱,一定要待灭火以后才能离开,要将外面的干柴与炉子彻底隔绝.
(3)燃放烟花、爆竹导致的火灾一日,安徽某村的一位6岁男孩,从家中偷偷拿出火柴,点燃了一个草垛,风助火势,一连引燃了5个草垛.
幸好赶来救火的村民多、水源近,火被及时扑灭,未酿成大祸.
还有,4名5-12岁的儿童在一农户家的猪圈里准备烧"龙虾"吃.
12岁的女孩将猪圈里的干草点燃后就站到了外面,由于烟火越来越大,7岁和8岁两个女孩受不了烟熏也先后爬出,5岁的小男孩由于太小,又穿了一双大人的鞋子,无法爬出来,等到3个小女孩喊来大人将小男孩救出来时已经晚了,小男孩被送到医院后,抢救无效身亡.
对此,应严禁小孩玩火柴及打火机,平时家长要多讲此方面的道理给孩子听.
(4)野外活动中注意避免引起火灾在活动时为了避免火灾发生,青少年朋友应当做到以下几点:身上不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不携带任何易燃易爆品.
外出野炊活动时,一定要在老师或辅导员带领下,选择沙滩或空旷安全的地方进行.
还要注意,大风天气应停止野炊.
野炊完毕,要确实熄灭火种,以防"死灰复燃"造成森林火灾.
随家长进山上坟,不要焚香烧纸.
献上一束鲜花,同样可以寄托对亲人的哀思.
§§§3.
家庭发生火灾时的急救方法火灾是常见的事故之一,每年因火灾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十分惊人.
因此,掌握一些有关火灾的预防、抢救措施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这里要介绍的是有关家庭发生火灾时的急救方法.
(1)一般性火灾急救任何火灾的发生,必须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有可燃性物质,如纸张、木材、衣物、棉絮、破布、油脂、煤气、煤等;有热源,如火柴的明火、烟蒂火、电火花等;有助燃物质,如氧气、氯气、氯酸钾、高锰酸钾等氧化剂.
因此,不使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具备,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如隔离法灭火、冷却法灭火、窒息法灭火.
一旦发生火灾,首先要确保人身安全,然后才考虑灭火.
如果火势十分猛烈,正在(或可能)蔓延,切勿试图抢救,应立即逃出火场,打电话召消防队灭火.
值得注意的是,火灾所造成的死亡,并非都是烧伤所致,其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是由于吸入有毒烟雾呛死的.
因此,灭火时应注意以下要点: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灭火,避开浓烟;与火焰保持一定距离,注意风向变化;站近逃生通道,以免大火截断退路;灭火时,从火的外围逐步向内推进.
上述各要点适用于扑灭大小不同的火灾.
此外,不同类型的火灾有特殊的灭火方法.
(2)小型火灾急救对于木材、纸篓、织物和地毯一类物质的着火,切不可掉以轻心,否则会酿成大灾.
一方面要迅速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另一方面应通知家人,让他们知道发生了火灾.
通知消防队灭火,即使火焰看似熄灭,也须召消防队.
用毯子、大衣、厚毛巾盖住燃烧的物质,使之与空气隔离,即用窒息法灭火.
用水、砂土、酸碱灭火器或泡沫灭火器扑灭火,即用冷却法灭火.
家中地毯着火,如火头不大,用脚去踏或用湿布弄熄.
火头较大时,则泼水浇熄.
现代家具大多含有塑料或由其他合成材料制成,极易燃烧,产生浓烟及有毒气体.
一旦发现家具着火,应通知家人迅速离开,随手关上大门.
不论是哪种家具,着火后切勿拿出屋外.
即使家具只冒烟,也不宜搬动,因为外面的新鲜空气有助燃作用.
(3)电器设施着火电器设施着火,首先要切断电源,然后方可用水、砂土扑灭火焰,或用毯子、大衣等窒息灭焰.
如果一时难以切断电源,绝对不要用水来灭火,也不可用酸碱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灭火,因为水和泡沫均可导电,会发生触电事故.
此时,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四氯化碳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灭火.
电热毯失火时,要拔掉插头,但切勿掀起床单,否则扇进空气,冒烟的床就会失火.
这时,可向床泼水,情况严重的可通知消防队救火.
电视机、电脑的内部元器件如发生短路或严重发热产生故障时,就会产生烧焦气味、冒烟,甚至失火、爆炸.
一旦发现电视机或电脑散发像燃烧橡胶或塑料的气味,甚至冒白烟,应马上拔掉插头.
切断电源后,清除电视机或电脑周围可能引起燃烧的物品,让其自然冷却,直至白烟消失,然后送往修理部门检修.
切勿擅自拆卸,改变原状.
万一机器内冒出明火,拔掉插头或关掉总开关后,迅速用湿棉被、毯子等包覆,这样既可阻隔空气流入,也可防止爆炸的碎片伤人.
此时,切勿向失火电视机或电脑泼水,即使电源已关掉亦然,因为温度骤降会使炽热的显像管爆裂,从而引起人身伤亡事故.
§§§4.
学校发生火灾时的逃生方法如果学校的寝室、教室、实验室、食堂等处发生火灾,青少年朋友切忌慌张、乱跑,要冷静地探视着火方位,确定风向,并可采用以下方法逃生.
(1)用毛巾、手帕捂鼻护嘴因火场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氧气少、一氧化碳多的特点,人吸入后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烫伤或神经中枢中毒,因此在疏散过程中,应采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但毛巾与手帕不要超过六层厚).
注意:不要顺风疏散,应迅速逃到上风处躲避烟火的侵害.
由于着火时,烟气太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向上蔓延快、横向蔓延慢,因此在逃生时,不要直立行走,应弯腰或匍匐前进,但石油液化气或城市煤气着火时,不应采用匍匐前进方式.
(2)到卫生间里避难发生火灾时,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
因为卫生间湿度大,温度低,可用水泼在门上、地上,进行降温,水也可从门缝处向门外喷射,达到降温或控制火势蔓延的目的.
(3)掌握多层楼着火的逃生技巧现代教学楼由于楼层逐渐增高,结构越来越复杂,学生密度大,加上课桌、课椅等可燃物较多,当发生火灾时,逃离比较困难.
一旦楼房着火,应当按以下方法逃生:起火时,如果楼道被烟火封死,应该立即关闭房门和室内通风孔,防止进烟.
如果楼道中只有烟没有火,可在头上套一个较大的透明塑料袋,防止烟气刺激眼睛和吸入呼吸道,并采用弯腰的低姿势,逃离烟火区.
千万不要从窗口往下跳.
如果楼层不高,可以在老师的保护和组织下,用绳子从窗口降到安全地区.
发生火灾时,不能乘电梯,因为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或被火烧坏;应沿防火安全疏散楼梯朝底楼跑.
如果多层楼着火,因楼梯的烟气火势特别猛烈时,可利用房屋的阳台、水溜子、雨篷逃生,也可采用绳索、消防水带,也可用床单撕成条连接代替,将一端紧拴在牢固采暖系统的管道或散热气片的钩子上(暖气片的钩子)及门窗或其他重物上,再顺着绳索滑下.
(4)等待援救逃生法当发生火灾时,可在窗口、阳台、阴台、房顶、屋顶或避难层处,向外大声呼叫,敲打金属物件、投掷细软物品,夜间可打手电筒、打火机等物品的声响、光亮,发出求救信号.
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为逃生争得时间.
§§§5.
在公共场所中如何自救逃生公共场所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如果农村的青少年朋友在这些场所遇到火灾,有别于其他火灾,其逃生方法也有其自身特点:(1)商场火灾如何逃生商场(商厦)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迅速,疏散难度大,往往会造成人员伤亡.
在火灾中,被困人员要想逃离火场,必须要有良好的心里素质,保持镇静,不惊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逃生.
(2)影剧院火灾如何逃生影剧院是典型的人员密集场所,极易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千万不要惊惶失措.
选择安全出口逃生.
影剧院里,都设有消防疏散通道,并装有门灯、壁灯、脚灯等应急照明设备,用红底白字标有"太平门","出口处",或"非常出口"、"紧急出口"等指示标志.
发生火灾后,观众应按照这些应急照明指示设施所指引的方向,迅速选择人流量较小的疏散通道撤离.
从疏散门由楼梯向外疏散,楼梯如果被烟雾阻隔,在火势不大时,可以从火中冲出去,虽然人可能会受点伤,但可避免生命危险.
此外,还可就地取材,利用窗帘布等自制救生器材,开辟疏散通道.
注意疏散时,人员要尽量靠近承重墙或承重构件部位行走,以防坠物砸伤.
特别是在观众厅发生火灾时,人员不要在剧场中央停留.
若烟气较大时,宜弯腰行走或匍匐前进,因为靠近地面的空气较为清洁.
(3)地下建筑火灾如何逃生地下建筑,一般通道少且窄,周围密封,空气对流差,如有浓烟和高温不易散失.
凡进入地下商场的人员,一定要对其设施和结构布局进行观察,记住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和位置.
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时,为了逃生时,尽量低势前进,不要做深呼吸,在可能的情况下,要用湿衣服或毛巾捂住口和鼻子,防止烟雾进入呼吸道.
万一疏散通道被大火阻断,应尽量想办法延长生存时间,等消防队员前来救援.
(4)体育场馆火灾如何逃生现代大型体育场馆空间大、功能全、电气系统复杂,人员密集.
因此,火灾发生后,应沉着镇静,选择好逃离路径,并注意防烟.
§§§6.
乘坐交通工具着火后如何逃生农村青少年在乘坐交通工具遇到火情火险时,一定要掌握正确的逃生自救方法.
(1)公共汽车着火的逃生方法公共汽车着火后的特点是火势蔓延迅猛,人员疏散困难.
假若我们乘车外出遭遇火灾,应根据情况采取有效措施.
如果汽车着火,应立即让驾驶员停车并开启所有车门,使乘客从车门迅速下车.
如果火焰较小但却封住了车门,乘客们可用随身衣物蒙住头部冲下车.
如果车门线路被烧坏,门已无法打开,乘客应用手动方式拉紧制动阀打开车门,或者砸开就近的窗户进行多方位的有序疏散,切不要争抢,以免堵塞,延误逃生时间.
如果乘客的衣物被引燃,不要惊恐,应迅速脱下衣服,用脚踩灭火焰或就地打滚或用其他衣物捂住着火部位,切忌不要带火奔跑,使火势变大.
(2)地铁着火时的逃生方法地铁出入口和通道较少,周围密封,空气对流较差,产生的浓烟和高温在短时间内聚集而不易散去,达到"轰燃"的时间较短.
发生火灾后,产生的大量有毒烟气容易导致人员缺氧、中毒窒息,极易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
因此,一旦遭遇地铁火灾,应保持镇静,不要拉门、砸窗、跳车,留意车上广播,听从车站工作人员的指挥,有序地沿着规定的方向进行疏散.
地铁被迫停在隧道,应按照工作人员确定的安全疏散方向,从车头或者车尾的疏散门进入隧道,往临近的车站撤离.
不要直立行走,用毛巾、口罩或携带的衣物等物品捂住口鼻,尽量贴近地面前进.
列车停靠在站台,且车门已对应站台时,应寻找手动应急装置打开车门,再有秩序地疏散.
§§§7.
火场逃生时的应急自救方法火灾的发展和蔓延非常迅速,常超乎人们的想象,如果发现火焰已窜至房屋顶板,或者是在不熟悉的场所发生火灾,应立即疏散.
在逃生时,农村青少年应掌握下列逃生的一般原则:(1)保持冷静,不要慌张在烈火和浓烟的环境中,受困者会表现出高度紧张、极度恐惧和急切求生等心理和行为.
火场中的惊慌状态,往往使人不能自控,失去理智,导致判断失误、报警不及时、逃生方式不合理等,有人甚至因惊吓而死亡.
对受困者来说,烈火不是最强大的敌人,真正强大的敌人是受困者本人的惊慌.
因此,在火灾现场保持镇静,克服恐惧心理,用理智来支派自己的行为,就显得特别重要.
可以说,只有保持理智才可能求生有望.
在产生惊慌时,可采用自我暗示法如反复默念:"我要冷静!
""我要冷静!
""我有办法逃出去!
"等,以此来缓解紧张情绪,然后对火场情况做出准确判断,选择正确的方法逃生自救.
(2)寻找出口,切忌闯撞冷静观察,积极寻找逃生出口,不要盲目跟随他人乱跑,否则不仅会造成疏散堵塞,还有可能会被踩压或走进死胡同,造成疏散延误和群死群伤.
现在,建筑物内一般标有明显的出口标志.
如"太平门""紧急出口""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等标志、逃生方向的箭头、事故照明灯,引导疏散逃生.
因此,大家要养成良好习惯,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首先要搞清楚其安全出口的位置,紧急时可以疏散逃生.
(3)舍财保命,迅速撤离切忌贪恋钱财而耽误了逃生时间.
火灾发生时,有一些人因舍不下自己的钱财、贵重物品而被无情的火魔吞噬.
还有一部分人,已经逃离了火灾险境,为了抢回自己的财物,又返回火场.
殊不知火情瞬息万变,哪怕一分一秒,有时也会决定生与死.
在火场中,人的生命是最珍贵的,时间就是生命,逃生是第一要务,要就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物品,想方设法迅速撤离火灾危险区.
§§§8.
在火灾烟雾中的逃生方法当发生火灾时,由于建筑中大量使用可燃装修材料,在燃烧时会放出有毒气体,往往使人中毒死亡.
因此,在火场要谨防吸入有毒气体,才能完全地逃离火场.
如果无法逃离火场,还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吸入有毒气体、烟雾.
主要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1)阻止烟雾侵入自己周围可以用湿毛巾、床单等把门缝堵上,再用水把门、墙、地板等凡可能燃烧的物体统统弄湿.
如果有地毯,把靠近房门处的地毯卷起来.
靠近窗口的家具、沙发、台灯以及窗帘等也要掀开或扯下,以防止辐射热通过窗口传入屋内烤燃这些东西.
同时要把自己的全身弄湿,并用湿毛巾捂住口和鼻子,还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2)越过烟雾,逃离火场当楼梯间或走廊内只有烟雾,而没有被火封锁时,最基本的方法是,将脸尽量靠近墙壁和地面,因为此处有少量的空气层.
避难姿势是将身体卧倒,使手和膝盖贴近地板.
用手支撑,沿着墙壁移动,从而逃离现场.
用浸湿的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也能避免吸入烟雾.
有的人将衬衣浸湿蒙住脸,也可脱离危险区.
(3)关闭通向楼道的门窗当楼梯和走廊中烟雾弥漫、被火封锁而不能逃离时,首先要关闭通向楼道的门窗.
用湿布或湿毛毯等堵住烟雾侵袭的间隔,打开朝室外开的窗户,利用阳台和建筑的外部结构避难.
应将上半身伸出窗外,避开烟雾,呼吸新鲜空气,等待救助.
(4)发出呼救信号当听到或看到地面上或楼层内的救护人员行动时,要大声呼救或将鲜艳的东西伸出窗外,这时救护人员就会发现有人被困而采取措施进行抢救.
§§§9.
身上着火时如何快速脱险火灾发生时,如果身上着火,千万不要惊惶失措,东奔西跑或胡乱拍打.
因为奔跑时形成的小风会使火烧得更旺,同时跑动还会把火种带到别处,引着周围的可燃物;胡乱拍打往往顾前顾不了后,在痛苦难熬中,一旦支持不住,就会造成严重烧伤,甚至丧失生命.
所以,一旦不幸身上着火,首先应该设法脱掉衣帽;如果来不及脱掉,可以把衣服撕破扔掉.
若这都来不及做,可以在没有燃烧物的地方倒在地上打滚,将身上的火苗压灭;如有其他人在场,可用麻袋、毯子等把身上着火的人包裹起来,就能使火熄灭;或向着了火的身上浇水,或帮着将烧着的衣服撕下来,但切记不可用灭火器直接向着了火的人身上喷射,以免其中的药剂引起烧伤者的伤口感染.
如果火场周围有水缸、水池、河沟,可以取水浇灭,最好不直接跳入水中去,因为这样虽然可以减轻烧伤程度和面积,但对后来的烧伤治疗不利.
同样,头发和脸部被烧时,不要用手胡拍乱打,这样会擦伤表皮,不利于治疗,应该用浸湿的毛巾或其他浸湿物去拍打.
如果附近没有水源,可以立即躺在草地或平地上,身体来回滚动以压灭火焰.
对着火的衣服,最快捷的脱法是抓住衣服下摆往上剥脱.
可以使用帽子、围巾、手套或一切手中可以利用的物品扑打着火的衣服.
如果把物品经水浸湿后再扑打,效果会更好.
或者用浸湿的被单或棉被等迅速包裹住身体,注意一定要包严,才能彻底灭火.
现场的其他人员也可以用上述一些方法,帮助着火者灭火.
身上的火扑灭后,不要急着脱下衣服.
如烧伤严重,应立刻去医院让医生处理.
§§七火灾无情:迅速逃离火场§§§1.
洪水:地球上最多发的自然灾害洪水是一种自然水文现象,直接威胁到人类安全,影响社会经济活动.
我国的洪水灾害十分频繁.
1998年一场大范围大规模的"世纪洪水",在中国大地到处肆虐,致使29个省市受灾,农田受灾面积达到3.
18亿亩,成灾面积1.
96亿亩,受灾人口2.
23亿人,死亡3千多人,房屋倒塌497万间,经济损失高达1666亿元.
在各种自然灾难中,洪水造成死亡的人口占全部因自然灾难死亡人口的75%,经济损失占到40%.
更为严重的是,洪水总是在人口稠密、农业垦殖度高、江河湖泊集中、降雨充沛的地方,如北半球暖温带、亚热带.
中国、孟加拉国是世界上水灾最频繁肆虐的地方,美国、日本、印度和欧洲也较严重.
洪水可以以任何形式发生,从小的短暂洪水到大面积的土地遮盖物被全部席卷而去等.
洪水一般情况下会由以下几种现象直接引发:强大的雷暴、龙卷风、热带风暴、季风、冰塞和融雪等.
在沿海地区,热带风暴引发的风暴潮、海啸以及巨大的海潮造成的河水溢流都是洪水产生的原因,而当河水"夹带"大量的融雪注入湖水时也会引发洪水.
大坝坍塌会造成灾难性的大洪水.
由于洪水产生的原因众多和造成的危害巨大,所以人类对于洪水灾害的防范显得尤为重要和必需.
§§§2.
洪水来临前必须做好必要的准备我国幅员辽阔,几乎每年都有一些地方发生或大或小的水灾.
严重的水灾通常发生在河谷、沿海地区及低洼地带.
暴雨时节,这些地方的人们就必须格外小心,以防洪水泛滥.
那么,青少年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呢(1)收听洪水警报在雨季要多收听洪水警报,它将经常预告水面可能上涨到的高度和可能影响的区域.
(2)垒防水墙,保护住宅发生洪水时,通常有充分的警戒时间.
与暴雨之后的激流相比,洪水流动是比较缓慢的.
面对有可能的汛情,首先应在门槛外(如预料洪水会涨得很高,还应在底层窗槛外)垒起一道防水墙,最好的材料是沙袋,也就是用麻袋、塑料编织袋或米袋、面袋装入沙石、碎石、泥土、煤渣等,然后再用旧地毯、旧毛毯、旧棉絮等塞堵门窗的缝隙.
(3)作必要的物资准备洪水即将来临时,要作必要的物资准备,可以大大提高避险的成功率.
准备一台无线电收音机,随时收听、了解各种相关信息.
准备大量的饮用水,多备罐装果汁和保质期长的食品,并捆扎密封,以防发霉变质.
准备保暖的衣物及治疗感冒、痢疾、皮肤感染的药品.
准备可以用作通讯联络的物品,如手电筒、蜡烛、打火机等,准备颜色鲜艳的衣物及旗帜、哨子等,以防不测时当作信号.
汽车加满油,保证随时可以开动.
(4)准备水中逃生工具平时要学会自制简易木筏,用身边任何入水可浮的东西,如床、木梁、箱子、圆木、衣柜等绑扎而成.
3.
居家遇到水灾应如何自我防护在洪水发生时期,如果居家遇到洪水威胁,需要立即采取如下措施:马上关上电源总开关,以免电线浸水失火.
时间许可的话,收拾贵重物品,卷起地毯藏在楼上,以策安全.
为防止洪水涌入屋内,首先要堵塞大门下面所有空隙.
最好在门槛外侧放上沙袋.
沙袋可以自制,以长30公分、周长90公分最好,也可以用塑料袋塞满沙子、泥或碎石,权充沙袋.
如没有合用材料,可用旧地毯或毛毯塞住缝隙.
如预料洪水会涨得很高,那么底层窗槛外也要堆沙袋.
倘若洪水不断上涨,应在楼上贮备一些饮用水、食物,保暖衣物以及烧开水的用具.
如果没有轻便的炊具,可以改吃干粮充饥,还要准备火柴或充气打火机,必要时用来生火.
如果水灾严重,可能要躲到屋顶上暂避,或者要自制木筏逃生.
水位不断升高时,应收集任何可发出求救信号的东西,如手电筒、哨子、旗帜、鲜艳的床单、可以焚烧的破布、镜子等.
外出之前一定要先吃些含较多热量的食品,如巧克力糖、甜糕饼等,喝些热饮料,以增强体力.
用一些绳子或被单,使身体与烟囱相连,以免从屋顶滑下.
手边任何入水能浮的东西,如气床、木梁、箱子、木板甚至衣柜,都可制做木筏.
如无绳子,可用被单绑扎木筏.
只有到最后关头才用木筏逃生.
爬上木筏之前,一定要试试木筏能否漂浮,此外,还要带一些桨和发信号用具.
4.
洪水暴发时应如何避难逃生如果咆哮的洪水突然来临,农村青少年应该怎么办呢(1)跑向地势高的地方遭遇洪水时首先要往地势高的地方跑,并避免接触洪水.
即使只有15厘水深的洪水,它的流动也是非常快的,并且很容易把人冲倒.
只要60厘水深的水就可以冲跑汽车,使人面临生命危险.
(2)尽快逃离淹没区处于水深0.
7米至2米的淹没区内,应及时采取避难措施.
每一个避难者都要弄清洪水先淹何处,后淹何处,以选择最佳路线,避免造成"人到洪水到"的被动局面.
(3)要认清路标在那些洪水多发的地区,政府修筑有避难道路.
一般来说,在那些避难道路上,设有指示前进方向的路标,避难人群应很好地识别路标,避免盲目地走错路,再往回折返,发生人群互相碰撞、拥挤等不必要的混乱.
(4)保持镇定在洪灾中,由于自身的苦痛、家庭的巨大损失,避难者已经是人心惶惶,如果再受到流言蜚语的蛊惑、避难队伍中突然发出的喊叫、警车和救护车警笛的乱鸣这些外来的干扰,更容易产生不必要的惊恐和混乱.
因此,避难过程中必须保持镇定的情绪.
(5)选择好避难场所避灾专家认为,避难场所的选择不容忽视.
避难所一般应选择在距家最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的地方,应有上、下水设施,卫生条件较好,与外界可保持良好的通讯、交通联系.
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以及地势高、条件较好的公园等.
农村的避难场所一是大堤上,二是政府为灾民提供避难所.
§§§5.
掉落洪水中应如何逃生自救洪水往往来势汹汹,浪涛汹涌,稍有不慎,人就可能掉落水中.
当不幸落入洪水中时,农村青少年应怎样应对呢(1)不要惊慌落入洪水丧命多半由于失事人惊惶失措而不能采取合适的对策引起.
均匀的深呼吸有助于保持镇静.
(2)试着站起来万一掉进洪水里,要屏气并捏着鼻子,避免咽水;不要乱扑腾,试试能否站起来,可能河流不是很深的.
(3)脱鞋不脱衣鞋子是需要脱掉的,如穿防水的长筒靴子,该脱下来,否则注满了水会使人下沉,但是不要扔掉.
不会游泳的,可把靴子里面的水倒掉,夹在腋下,充作浮垫.
脱衣服则大可不必,衣服能保暖,而且困在衣服之间的空气也可以助浮,因此不要脱掉.
(4)会游泳的可向近处或浅湾游去如会游泳,就游向最近而且容易登陆的岸边.
如果是在江河中,不要朝岸径直游去,这样徒然浪费气力.
应该顺着水流游往下游岸边.
如河流弯曲,应游向内弯,那里可能较浅,水流也较缓慢.
(5)不会游泳的应高喊并等人来救如不会游泳,该高声呼救,但不要狂叫,浪费气力.
保持镇定并与救生人员合作.
有人游来相救,自己应尽量放松,出于生命本能而紧抱来救的人是最不明智的.
(6)登岸时就抓牢攀援物如果岸太陡,不易登陆,应先找寻其他可供攀援之物,然后选择合适的登陆处,依循攀援物挪移到该处.
必要时,抓紧一件安全的攀援物,一边呼救,一边深呼吸.
另外,落入洪水后,还可以采取踩水的办法自救.
踩水可保持头部浮出水面,办法是双脚像骑脚踏车那样在水里踩,双手前后、上下划动,以增加浮力,保持平衡.
另一种办法是把双脚提起,膝盖向外,然后一起向下踢,就像蛙泳那样;或者双脚伸直,用小腿和脚轮流不停打水,像游自由泳那样.
6.
被洪水隔离困陷时如何自救洪水来临时,如果被隔离困陷,应当怎样自救逃生呢如果水面上涨的时候你正在一座坚固的建筑物里,那么就呆在里面别跑,即使水位迅速涨高,躲在里面的危险也比你赤脚逃出要小些.
在这种情况之下,要做的是:关闭煤气和电路,准备应急的食物、保暖衣服和饮用水.
饮用水要储存在可拧紧瓶盖的塑料瓶和其他密闭性好的容器中.
所有的盛水容器都要密封,避免漏水或被污染,这很重要.
如果可能的话,收集手电、口哨、镜子、色彩艳丽的衣服或旗子,将其放进工具箱,它们可以作信号之用.
一个野营炉很有价值,可以用来加热食物、饮水和取暖.
蜡烛也很有用,但同时不要忘记火柴.
如果你被迫上了屋顶,可架起一个防护棚.
如果屋顶是倾斜的,可将自己系在烟囱或别的坚固的物体上.
如水位看起来持续上升,应准备小木筏,如果没有绳子捆扎物体,就用床单.
除非大水可能冲垮建筑物,或水面没过屋顶迫使你撤离,否则呆着别动,等水停止上涨.
如果你身处山地高处时,食物来源应该是不成问题的,至少最初时是这样.
因为动物也会躲向高处,无论是大型食肉动物还是弱小的动物都会集中到安全地带——但是小心不要被在水中惊惶失措的动物所伤害.
饮用水或许不易得到,大水虽在四周肆虐,但可能已受污染.
这时可以接聚雨水饮用,不过得在使用前把它煮一煮.
7.
山洪暴发时的自救脱险法山洪最常见的是由暴雨引起,通常指在山区沿河流及溪沟形成的暴涨暴落的洪水及伴随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
拦洪设施的溃决也可引发山洪.
山洪灾害是指山洪暴发而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毁坏及环境资源破坏等.
山洪灾害分为泥石流灾害、滑坡灾害和溪河洪水灾害.
居住在山洪易发区或冲沟、峡谷、溪岸的农村青少年,每遇连降大暴雨时,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特别是晚上,如有异常,应立即组织人员迅速脱离现场,就近选择安全地方落脚,并设法与外界联系,做好下一步救援工作.
山洪暴发时,切不可心存侥幸或救捞财物而耽误避灾时机,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
遭遇突发山洪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一定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转移;如一时躲避不了,应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避洪.
山洪暴发时,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
山洪暴发时,千万不要轻易涉水过河.
被山洪困在山中,应及时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寻求救援.
当洪水来临的时候,小孩儿一定要听从大人的安排,千万不可随意下水游动.
无论遇到何种情形,都不要慌,要学会发出求救信号,如晃动衣服或树枝,大声呼救等.
8.
在寒冷的水中如何实施自救如果在寒冷季节落入水中,身体与低温水接触,体热消耗大,体温下降快,人很快就会处于低温状态.
体热消耗的速度取决于当时的水温、穿着的保护服及落水者的自救方法.
在暴露于冷水中的初期,人体为了避免热量过分消耗,会收缩皮肤表面的血管(以减少从血管传热到表面)并且发抖(以产生较多的体热).
但暴露时间一长,人体就不能保存和产生足够的热量,体内温度开始下降.
当下降到35℃以下时,人就会出现低温昏迷,下降至31℃以下,人将会失去知觉,肌肉不再发抖而开始僵硬,并且瞳孔可能扩大,心跳变得不规律而微弱.
冷水浸泡低温症的预防,主要办法是合理地使用救生设备,在水中减少活动,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安静等,千方百计地防止或减少体热散失.
救生装备主要为漂浮工具,如救生背心和救生船及抗浸服,以避免身体与冷水直接接触.
(1)保持冷静落入冷水者应利用救生背心或抓住沉船漂浮物,尽可能安静地漂浮.
这样在进入冷水时的不适感很快就会减轻.
在没有救生背心,也抓不到沉船漂浮物,或必须马上离开即将沉没的船只,以及离海岸或打捞船的距离较近时,才可以考虑游泳.
否则,即便是游泳技术相当熟练的,也不要下水.
(2)保护头部,采取一定的姿势减慢体热散失入水后应尽量避免头颈部浸入冷水里.
头部和手的防护是相当重要的.
为了减少与水接触的体表面积,特别是保持几个高度散热的部位,即腋窝、腹股沟和胸部,在水中应取双手在胸前交叉,双腿向腹部屈曲的姿势.
如果有几个人在一起,可以挽起胳膊,身体挤靠在一起以保6存体热.
§§八洪水肆虐:临危自救逃生§§§1.
地震:大自然中的群灾之首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
0级的大地震,这是相当一次爆炸时的原子弹的,巨大的如同原子弹爆炸能量,通过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来,一瞬间天崩地陷,山移屋毁.
它让人们再一次领教了那生灵涂炭、山河毁损的惨痛局面、再次领教了大自然那嚣张、可怕的威力,领教了大地震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极大破坏,领教了大地震对人们心灵的强烈震撼.
在这场在地震中,已有近8万人在地震中遇难,2万余人失踪,近40万人受伤,500万人遭受到地震灾害受困等待救援.
真可谓山河同悲,草木含泪.
青少年朋友,当你在电视画面上看到我国四川汶川大地震所造成的惨状你一定知道了地震的巨大灾害了.
作为群灾之首,地震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以及发生频率较高等特点,因此,它对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都会产生极大影响.
作为一种突发性灾难,地震是所有自然灾害中公认的"元凶"之一.
它可以在几十秒内将一座城市夷为平地,导致数万人甚至数十万人死亡,并使这座城市及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处于瘫痪状态.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的只有5万多次,破坏程度较强的地震近20次.
从古至今,地震一直追逐着人类社会前进的脚步,并频频疯狂地破坏人类的美好家园.
在每场在地震中,广大青少年一定是其中的受害者.
在四川汶川在地震中,上万名农村中小学生由于校舍倒塌,被淹埋在废墟中,很多可爱的青少年,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悲哉,山河哭泣,十三亿人民在流泪.
可爱的逝去的青少年朋友,我们永远怀念你们.
§§§2.
为什么大地会发生地震地震是一种地壳快速而又剧烈的运动.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震源.
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震中.
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称为震中区,也称极震区.
震中到地面上任一点的距离叫震中距离简称震中距.
震中距在100千米以内的称为地方震;在1000千米以内称为近震;大于1000千米称为远震.
发生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做地震波.
就像把石子投入水中,水波会向四周一圈一圈地扩散一样,地震波也会扩散.
地震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
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波),它能引起地面的上下颠簸振动.
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波),它能够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
因此,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横波则落后一步.
这样,发生较大的近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几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纵波给我们一个警告,告诉我们造成建筑物破坏的横波马上要到了,应尽快防范.
虽然地震之谜迄今为止还没有完全被解开,但随着物理学、化学、古生物学、地质学、数学和天文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随着航天监测技术、钻探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深入发展,相信地震科学将会取得长足进步,从而大大提高人类预测地震和抗御地震的能力.
§§§3.
地震来临前有异常征兆吗地震往往是突如其来的,可以说,总是向我们发起"偷袭",但它在来临之前,也会表现出一些异常征兆.
往往发生风、云、雷、雪等等的气象异常现象.
一位美国科学家用近十年的研究证明,每当地震前的4~6个星期内,地震区都会出现一连串的强烈高气压,导致加州海岸附近的太平洋上产生强风,他甚至认为,是这些高气压和强风引发了地震.
曾作过日本奈良市市长的健田忠三郎能根据天空中的云彩预报地震.
1978年3月6日上午,这位市长正在参加一次记者招待会,他指着天上的云对记者说:"这就是地震云,不久会有一次强烈的地震震动日本广大地区.
"结果,就在第二天,日本附近的海洋里发生了7.
8级地震.
更值得注意的还有"热异常"和"大气浑浊"现象.
尽管季节不同,地区有别,但是许多地方地震前都出现过特别闷热、暴热等与当时季节不协调的气温.
另外,震前的"大气浑浊"也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地震发生前,一般可能出现这样几种前兆:大地震来临之前,地下水往往会发生突然升、降.
井水会发生打旋、冒泡、变色、变味等现象.
震前出现暴雨、大旱、大涝、大雪或骤然酷热等反常气候现象.
震前动物经常会表现出异常现象,如鸡不进窝、飞上树,老鼠出洞乱窜,冬天蛇出洞等.
大地震前,在未来震中区域附近常常会出现形态各异的光带、光柱、火球、光团等.
地光常见的颜色有蓝、白、红、黄等,多发生在地震前数秒、数分或几小时.
地光之后会发生地声,有时也会单独发生地声,其声音像打雷、狂风、狮吼、放炮等.
需要注意的是:要正确辨别地震前兆,切勿草木皆兵.
千万不要成为惊弓之鸟,看见反常的现象就认为地震将至.
千万不要看见动物有反常,便认为是地震前兆.
同时,更不要不经核实,便把某些声响和光柱、光带认为是地声、地光.
4.
地震发生时应保持冷静,迅速避险从有关大地震的资料看,有些人之所以能在被埋没的瓦砾中生存下来是因为:首先,没有受到致命的内脏伤;其次是试着寻找出路找到通气口,然后找到出口,并迅速脱离倒塌的房屋废墟;此外,在没有听到挖掘声及寻呼声时,不大呼大叫或无谓地翻滚折腾.
在地震中,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
有人观察到,不少无辜者并不因房屋倒塌而被砸伤或被挤压致死,而是由于精神崩溃,失去生存的希望,乱喊、乱叫,在极度恐惧中"扼杀"了自己.
这是因为,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时,大喊大叫,必定会吸入大量烟尘,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
正确态度是在任何恶劣的环境,始终要保持镇静,分析所处环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
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周围的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因此,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
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
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
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感觉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5.
青少年应该掌握哪些求生避险知识抗灾救险,未雨绸缪是最佳的防范手段.
虽然地震只是在少数地区发生,但每一位农村青少年学会正确的防震应急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1)就近躲避,切勿乱跑震时是跑还是躲,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或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2)正确的避震姿势正确的避震姿势可以减少伤亡.
采用护头、蹲位的避震姿势,在遭遇地震时非常重要.
自救要领是:趴在地上,使身体的重心降到最低.
将脸部朝下,并保持口鼻正常顺畅的呼吸.
蹲下或坐下,使身体尽量弯曲.
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地震时将身体滑到危险的地方.
切忌不要站立不动,更不要仰躺在地.
(3)保护好身体重要部位保护身体重要部位,会增加生存几率.
怎样保护身体重要部位,才能使其安然无恙呢可采用如下方法: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部.
将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保护头颈部.
低头、闭眼,防止塌落物伤害到眼睛.
切忌只顾避震而疏忽了身体重要部位的保护.
(4)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捂住口、鼻是地震发生时重要的防尘措施,可用衣服、毛巾等裹住头部.
没有保护口、鼻,会吸入大量有害的气体和灰尘,使自己感到呛闷.
为此,需要采取如下措施:有条件可用湿毛巾、手帕等捂住口鼻,以免吸入烟尘,呛伤自己.
若灰尘不断坠落,可用衣服等包裹住头部,以免灰尘侵害五官.
切忌奋力呼喊,吸入大量烟尘,更不要盲目乱翻、乱拆,使烟尘更重.
6.
不同场所下应采取哪些逃生自救法地震常常突如其来,令人防不胜防,地震来临时,农村青少年常常处于不同的地点针对不同的场所,需要采取不同的自救办法.
(1)家庭中避震逃生自救在家中遇到地震突发时,要抓紧时间紧急避险.
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底下就可以.
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同时要选择合适避震空间.
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
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2)在人群密集地的逃生自救在学校、百货家场、电影院、体育场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最忌慌乱、拥挤,那样往往会导致人身伤亡.
此时,首先要迅速躲在坚固安全的物体旁边,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静后,再有秩序地迅速撤离疏散.
特别应该注意,不要被挤到墙壁、栅栏旁边去.
如有可能,要尽快远离人群.
最好趁早将领带和衬衫解松.
手插口袋是极其危险的,双手应随时做好防御的准备.
在处于混乱状态的人群中,最必要的自我防御方法是要与自己的恐惧心理作斗争.
在这种情况下,要判断出怎样才能不被卷入混乱的人群中去.
要冷静地观察,选定自己的避难路线,然后再采取行动.
(3)在野外时的逃生自救在野外遇到地震时要躲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地震时发生山崩、滚石、泥石流等.
躲避开陡峭的山坡、山崖,以免发生滑坡、地裂等.
当遇到山崩、滑坡时,应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或躲在结实的障碍物、地沟、地坎下,并保护好头部.
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
(4)地震时被淹于水中的逃生自救地震发生有时会引发水灾,使人们被淹没在急流中.
这时千万不要慌张,要努力寻找能漂浮的物体,如门板、木器家具、塑料桶等,尽快向岸边游去.
为了避免体力的消耗,不要逆流而上,而应该顺流而下.
假如自己不会游泳,也不能惊惶失措.
身体下沉之前,要拼命吸一口气,这是极其重要的,也是能否生存的关键.
下沉时,要紧闭嘴唇,咬紧牙齿憋住气,并同自己的恐惧心理作斗争.
此时要沉着,不能喝水,千万不要在水中胡乱挣扎,要冷静地等待机会再次浮上水面.
头一露出水面,就要立即呼吸新鲜空气,有可能的话要脱掉鞋子和重衣服等,寻找漂浮物并牢牢抓住.
无论怎样,不会游泳的人只要在水中仰起头憋住气,就一定能浮起来.
明智的办法是不要将手举出水面,最好能使身体倾斜,这样更容易浮起来.
也可以采用狗刨式的姿势,拼命划水向岸边游去.
另外,在户外避震时,应掌握以下要领:就地选择开阔地,趴下或蹲下避震.
避开玻璃幕墙、塔吊、烟囱等高大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避开变压器、电线杆、路灯杆、广告牌匾等物.
避开危险品工厂、仓库以及狭窄的街道、破旧房屋、危墙、砖瓦木料堆等场所.
避开立交桥、过街天桥等各种桥梁及隧道.
§§§7.
被埋压在废墟下如何顽强地求生地震发生后被埋压在废墟下,即便是身体未受伤,也还有被烟尘呛闷窒息的危险,因此,要用毛巾、衣服或手捂住口鼻.
想方设法将手与脚挣脱开来,并利用双手和可以活动的其他部位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用砖块、木头等撑住可能塌落的重物,尽量将"安全空间"扩大些,保持足够的空气呼吸.
若环境和体力许可,应尽量设法逃离困境.
当无力脱险自救时,则要尽量减少体力的消耗,不要盲目地呼喊乱动.
要耐心地静听外面的动静,当有人经过时,再呼喊或敲击出声音以求救.
被埋压期间要设法寻找代用食物,俗话说"饥不择食".
唐山地震时,有人抱着枕头被压在废墟里,饿了就吃枕头里的荞麦皮、高粱花充饥,渴极了就饮自己排出的尿,直至被成功救出.
要千方百计地生存下来,活着就有得救的希望.
精神上的顽强和自信,求生的欲望加之乐观必胜的信念,是自救过程中的强大动力.
在树立坚定的生存信念的基础上,掌握如下求生方法:不要大哭大叫,应保存体力.
不要坐立不安,勉强行动.
尽量休息,闭目养神.
寻找食物和水,维持生命.
若无法找到水,可以用自己的尿液应急.
若有伤,应设法包扎,多休息.
再有,自救时,以下一些禁忌千万要注意:千万不可认为无法获救而着急生病.
千万不要失去生存的信心,自暴自弃.
要保持体力.
千万不要盲目地乱喊乱叫,应保持好体力.
不间断地进行敲击身边能发出声音的物品,如金属管道等,利用其发出的声音进行求救.
当听到废墟外面有声音时,应立即想法发出求救信号.
§§§8.
地震逃生时要力避九大危险举动地震中的逃生,必须采用科学、正确的方法,而不能采取危险举动,下面是地震逃生时的九大危险举动,农村青少年朋友要极力杜绝:地震往往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试图冲出房屋,这是很危险的举动,这样伤亡的可能性极大.
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
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
如在室外,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这是危险的.
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
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
躲在地窖、隧道或地下通道内是危险的.
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
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被震塌.
地震时,关闭门窗是危险的.
木结构的房子容易倾斜而致使房门打不开,这时就会眼睁睁地把命丢掉.
所以,不管出不出门,首先打开房门是明智之举.
发生大地震时,忽略护住身体逃生是危险的.
搁板上的东西及书架上的书等可能往下掉.
这时,保护头部是极其重要的.
在紧急情况下可利用身边的棉坐垫、毛毯、枕头等物盖住头部,以免被砸伤.
在盛夏发生地震,裸体逃出房间是不雅的,也是危险的,因为赤裸裸的身体容易被四处飞溅的火星、玻璃及金属碎片伤害.
因此,外出避难时要穿上尽可能厚的棉衣和棉制的鞋袜,并且要避免穿上易着火的化纤制品.
地震时,在道路上奔跑是危险的.
这时所到之处都是飞泻而下的招牌、门窗等物品.
因此,此时到危险场合最好能戴上一顶安全帽之类的东西.
地震时,大桥也会震塌坠落河中,此时停留于桥上或躲避于桥下均是十分危险的.
因此,如在桥上遇到地震,就应迅速离开桥身.
大地震有时发生在海底,这时会出现海啸.
掀起的海浪,会急剧升高,靠近岸边的小舟就十分危险.
此时,最好是迅速离开沙滩,远离浪高的海面,才算是安全的.
9.
地震发生后如何摆脱心理阴影突如其来的灾难,会使灾区人们熟悉的生活瞬间消失,亲人的离散和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变,会给无数农村青少年尤其是低龄儿童的幼小心灵带来难以承受的创伤.
如何在灾后有效救助农村青少年,医治他们的精神创伤,从而使他们重新鼓起生活和学习的勇气,已成为地震发生后极为迫切的社会问题.
许多灾区的农村青少年在地震后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大多数人无法摆脱地震造成的心理阴影,例如噩梦连连,"闭上眼睛,就是房屋倒塌情景".
或者是成天都头晕,眼前所有的东西都在晃动,双腿无力.
大地震造成的心理创伤对农村青少年受害者产生了持久性应激效应,长期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有亲人震亡和无亲人震亡者的心理感受不同.
震后余生的人出现了一些创伤后应激性障碍,他们中患神经症、焦虑症、恐惧症的比例高于正常的流调数据,有的高于正常值3到5倍.
很多人失眠多梦、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等,那些经历了地震创伤的人群患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的比例也高于正常人群.
在灾难发生之后,一些农村青少年可能会经历家园的丧失,亲人的伤亡,或是自己身体的伤害.
幸存者常常会因灾难在未来数周内产生一些身心反应,每个人的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所有这些在灾难后出现的反应都是正常的,是人对于非正常的灾难的正常反应.
大多数青少年都有与生俱来的"韧性",虽然灾难会带来创伤,但只要为他们提供一个有关爱的环境,再加上亲人或朋友的爱护以及一段时间的心理修复,他们就能最终扫除灾难带来的心理阴影,迎接新的生活.
§§九遭遇地震:急避凶神恶煞§§§1.
防范台风灾害的避险技巧台风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也叫飓风.
台风的成因,至今仍无法十分确定,但已知它是由热带大气内的扰动发展而来的,最大风速可达到或超过每秒17.
2米.
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灾害性天气系统,它危害极大,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的损失.
作为农村青少年,掌握防避台风危险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而言,防范台风的避险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密切关注台风气象预报气象台根据台风可能产生的影响,在预报时采用"消息"、"警报"和"紧急警报"三种形式向社会发布.
同时,按台风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气象台可能从轻到重向社会发布蓝、黄、橙、红四色台风预警信号.
青少年应密切关注媒体有关台风的报道,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2)及时转到安全地带由于强风有可能吹倒建筑物、高空设施,造成人员伤亡.
居住在各类危旧住房的青少年,在台风来临前,要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不要在临时建筑(如围墙等)、广告牌、铁塔等附近避风避雨.
(3)注意高空重物坠落由于强风会吹落高空物品,要及时搬移屋顶、窗口、阳台处的花盆、悬吊物等;在台风来临前,最好不要出门,以防被砸、被压、触电等不测.
(4)做好应急的物资准备台风来临前,应准备好手电筒、收音机、食物、饮用水及常用药品等,以备急需.
(5)关好门窗,加固易松动物品关好门窗,检查门窗是否坚固;取下悬挂的东西;检查电路、炉火、煤气等设施是否安全.
将养在室外的动植物及其他物品移至室内,特别是要将楼顶的杂物搬进来;室外易被吹动的东西要加固.
需要提醒的是在台风来临的季节,备好食物、矿泉水对我们来说也是必需的.
这听起来可能有些夸张,但从历年台风季节的情况看,准备些干粮和饮用水绝对没错.
因为台风影响,很可能遇上停电停水,如果自家地处低洼,还可能被困上一两天,这时候,这些东西就派上用场了.
虽然对新来的台风不知道有多厉害,但早做准备总是没错的.
§§§2.
遭遇台风袭击时的逃生自救法台风期间,尽量不要外出行走,倘若不得不外出时,应弯腰将身体紧缩成一团,一定要穿上轻便防水的鞋子和颜色鲜艳、紧身合体的衣裤,把衣服扣扣好或用带子扎紧,以减少受风面积,并且要穿好雨衣,戴好雨帽,系紧帽带.
行走时,应一步一步地慢慢走稳,顺风时绝对不能跑,否则就会停不下来,甚至有被刮走的危险;要尽可能抓住墙角、栅栏、柱子或其他稳固的固定物行走;在建筑物密集的街道行走时,要特别注意落下物或飞来物,以免被砸伤;走到拐弯处,要停下来观察一下再走,贸然行走很可能被刮起的飞来物击伤;经过狭窄的桥或高处时,最好伏下身爬行,否则极易被刮倒或落水.
如果台风期间夹着暴雨,要注意路上水深,10岁以下儿童切不可在水中行走.
万一不慎被刮入大海,应千方百计游回岸边,无法游回时也要尽可能寻找漂浮物,以待救援.
强台风过后不久,一定要在房子里或原先的藏身处呆着不动.
因为台风的"风眼"在上空掠过后,地面会风平浪静一段时间,但绝不能以为风暴已经结束.
通常,这种平静持续不到1个小时,风就会从相反的方向以雷霆万钧之势再度横扫过来,如果你是在户外躲避,那么此时就要转移到原来避风地的对侧.
如果需要离开住所,要尽快离开,并且尽量和朋友、家人在一起,到地势比较高的坚固房子,或到事先指定的洪水区域以外的地区.
无论如何都要离开移动性房屋、危房、简易棚、铁皮屋,也不能靠在围墙旁避风,以免围墙被台风刮倒引致人员伤亡.
把你的撤离计划通知邻居和在警报区以外的家人或亲戚.
千万别为赶时间而冒险蹚过湍急的河沟.
再有,一定要关紧门窗,以免被强风吹开,检查并缚紧容易被风吹到的物件,如窗户等.
如遇玻璃松动或有裂缝,请在玻璃上贴上胶条,以免吹碎后,碎片四散.
不要在玻璃门、玻璃窗附近逗留.
§§§3.
防范龙卷风灾害的避险自救法龙卷风是最剧烈的大气现象,其旋转速度估计达每小时620公里.
在小区域上空出现龙卷风则会造成最严重的破坏.
在地面,龙卷风所过之处除最坚固的建筑物外,一切都将被吸进空中.
遇到龙卷风怎样采取应急措施呢(1)密切关注龙卷风动向和预报首先,应注意媒体报道.
例如,广播、电视等.
其次,学会识别龙卷云.
龙卷云除具有积雨云的一般特征以外,在云底会出现乌黑的滚轴状云,当云底见到有漏斗云伸下来时,龙卷风就会出现.
再次,当听到由远而近、沉闷逼人的巨大呼哨声时,要立即躲避.
这声音或"像千万条蛇发出的嘶嘶声",或"像几十架喷气式飞机、坦克在刺耳地吼叫",或"类似火车头或汽船的叫声"等.
(2)野外遭遇龙卷风时的避险对策由于龙卷风的中心气压低、风速大,所以破坏力很大,能拔树倒屋,能将人及地面物体卷吸上空中,可摧毁地面建筑物.
如在野外遇上龙卷风,应在与龙卷风路径相反或垂直的低洼区躲避,因为龙卷风一般不会突然转向.
要在东北方向的房间躲避,并采取面向墙壁抱头蹲下姿势.
因为西南方向的内墙容易内塌.
如没有地下室,应跑出住宅,远离危险房屋和活动房屋,向垂直于龙卷风移动的方向撤离,藏在低洼地区或平伏于地面较低的地方,保护头部;可以跑到靠近大树的房内躲避(注意防止砸伤).
当乘汽车时遭遇龙卷风,应立即停车并下车躲避,防止汽车被卷走,引起爆炸等.
(3)在家中如何躲避龙卷风最主要的躲避方法是迅速撤退到地下室或地窖中,或到最接近地面的房间内,并面向墙壁抱头蹲下.
最安全的地方是由混凝土建筑的地下室.
龙卷风有跳跃性前行的特点,往往是一会儿着地又一会儿腾空.
人们还发现,龙卷风过后会留下一条狭窄的破坏带,在破坏带旁边的物体即使近在咫尺也安然无恙,所以人们在遇到龙卷风时,要镇定自若,积极想法躲避.
混凝土建筑的地下室是躲避龙卷风的最佳地点.
在没有地下室的时候,应尽量往低处走,而不能呆在楼房上面.
另外,相对来说,小房间和密室要比大房间安全.
应迅速到东北方向的房间进行躲避,远离门窗和房屋外围墙壁等可能坍塌的物体.
此外,尽可能用厚外衣或毛毯等将自己裹起,以防御可能四散飞来的碎片.
值得注意的是,大风中多发触电事故,电击伤主要是被大风刮倒的电线击中,或踩到掩在树木下以及积水中的电线.
因此提醒青少年在大风中外出行走时不要赤脚.
在行走时,应仔细地观察地形、谨慎行路,以免踩到电线.
应避免在电线杆、铁塔等电力设施附近走动,遇到垂落的电线也应绕行.
§§§4.
沙尘暴来临时应如何保护自己当沙尘暴来临,原则上不宜外出,如果很有必要外出则需要采取如下措施保护自己.
带好防护眼镜及口罩,或用纱巾罩在面部,并将衣领和袖口系好.
行走在马路上时,要注意观察交通情况,能见度低时,骑自行车者应下车推行.
行人过马路要注意安全,不要贸然横穿马路.
远离围墙、危房、护栏、广告牌匾及高大树木,尽量避开施工工地.
发生沙尘暴时,应立即停止一切露天集体活动,并疏散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发生沙尘暴时,外出行走时要远离水渠、水沟、水库等,避免落水发生溺水事故.
沙尘暴如果伴有大风,行走时要远离高层建筑、工地、广告牌、老树、枯树等,以免被高空坠落物砸伤.
如果是在家中,防止沙尘暴侵害需做好如下工作:关闭好门窗,并将门窗的缝隙用胶带封好.
老人、孩子及病人尽量呆在家中不要外出.
屋里能见度低时,应及时照明,以免发生碰撞事故.
准备好口罩、风镜等防尘物品,以备急用.
再有,沙尘暴来临时常常容易使人被风沙眯了眼.
不少人会习惯性地用力揉眼,想把沙子揉出来.
殊不知,这样做对眼睛的危害相当大.
一方面会损伤眼睛的角膜.
眼球表面的角膜就像照相镜头前面的一层玻璃,需要保持洁净无痕.
眼睛里进了沙尘,沙尘附在角膜上会感到疼痛,睁眼困难,用手去揉擦的结果是,原本光滑的角膜被带棱角的小沙粒、尘土磨出一道道痕迹,看起东西来感到模糊不清,感觉更不舒适.
如果角膜损伤严重,甚至会引起角膜炎伤害视力.
另一方面容易引起感染.
手上的细菌容易在揉眼时被带到眼睛里,引起眼睛的感染发炎.
一旦有沙尘吹入眼内,不要用脏手揉搓,应尽快用清水冲洗或滴眼药水,保持眼睛湿润易于尘沙流出.
如仍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5.
怎样做好躲避暴雨袭击的准备暴雨是指一定时间内强度很大的雨.
如果短时降雨在16毫米以上,或者12小时降雨在30毫米以上,或者24小时降雨在50毫米以上,都称暴雨.
暴雨,特别是大范围持续性的暴雨和集中的特大暴雨,往往会引起严重的洪涝灾害,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
强劲的狂风暴雨能折断树木,掀倒房屋,刮断电线,伤害人畜.
发生狂风暴雨时,农村青少年朋友应该如何应对呢把容易被风吹走的东西(如花盆、晒衣竹竿、衣物等)搬进屋内或避风的地方,同时把贵重物品搬到不漏雨、安全的地方.
用绳子或铁丝捆牢、固定可能被风刮走或刮坏的不宜搬进屋内的较大物件.
关好门窗.
向风一面的窗户承受较大风力,可用木板等物件加以保护,也可在玻璃窗上贴胶布,这样万一玻璃被击破,溅出的碎片也少一些.
准备好蜡烛、火柴和手电筒之类的照明用具及干净的水和食物.
及早准备好防水胶布、塑料布,以便封住被吹坏的窗户的洞口.
雷电交加时,要拉下室内电闸,拔掉各种电器插头.
结构简易的平房(如木瓦房或用其他不坚固的材料搭建的房子),一旦狂风掀开房顶,整间房屋就有可能倒塌,要及早撤离.
在狂风中,不要在大型广告牌和大树下长时间停留.
地处地势低洼的住宅可采取围堵的措施.
如用沙袋、草包、档板等堵在门口等进水处,可有效地防止雨水进入建筑内.
不要将垃圾、杂物等丢进下水道,以防堵塞后排水不畅.
底层居民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应移装在隔水的安全地方.
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伤人.
暴雨期间尽量不要外出,如必须外出,应绕开积水严重的地方,最好走路中央.
§§§6.
遭遇暴雨时如何避险自救暴雨多发期,农村青少年要注意报纸、电视等播发的水情消息,尤其是广播的即时通告.
出行在外,更要注意收听电台的交通广播,及时了解村镇的内涝情况,避开被水淹没的道路,以免被水围困.
下大暴雨避险自救要领是:不要在河道及沟谷、洼地中行走或停留,因为这里往往是洪水最先到达的地方.
千万不要攀登电线杆,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要迅速向高坡及高处跑,或攀登到大树上,如果来不及应马上用腰带将自己固定在树干上或抱住大树,以免疲惫不堪时,被洪水冲走.
马路中央积水中可能存在其他危险,如遇旋涡应绕行,否则会落入窨井中.
§§§7.
遇到雷电天气时如何自我保护雷电是在阴雨天时雷雨云之间,雷雨云与地面上的建筑物、树木之间,急剧放电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闪电温度可高达6000℃~10000℃,且发生的强烈爆炸.
这种爆炸效应能将大树劈裂,能使建筑物倒塌,还能击伤在野外来不及躲避的人或牲畜,甚至使人畜立即毙命.
农村青少年在雷电天气中如何才能避免或减少雷击伤亡,保障自己的安全呢据专家介绍,雷击导致人员伤亡,主要发生在旷野,在建筑物附近和室内也时有发生.
那么,怎样防范雷击的伤害呢(1)在野外活动时的安全防护在雷雨天时尽量不要外出,尤其不要到空旷的野外去.
如在野外活动时遇到雷雨,要特别注意在以下几方面加以防范:半路上如遇到打雷,应远离铁丝网、铁栏杆及其他金属物体,远离烟囱、独树、水体.
如果感到皮肤刺痛或头发竖起,是雷电将至的先兆,应立即躲避.
如果身处树木、楼房等高大物体旁来不及离开,应该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脚下,采取下蹲的避雷姿态,做到双脚并拢,双手并拢.
尽量避免在空旷地带躲避雷电.
如果身处空旷的地方,应尽快躲开,如果无法躲开,找块干燥的地方,蹲在地上,双手抱膝,尽量低头,因为头部最容易遭雷击.
身处空旷地带和山顶上的孤树下与孤立草棚内应回避,如果野外有密林,也可以利用密林来避雷,因为密林各处遭受雷击的机会差不多.
在树林中时,最好选择林中空地,双脚合拢,与四周各树保持差不多距离就行.
不要在山洞、山顶、突出的岩石下或悬崖下躲避雷电,但深邃的山洞很安全,应尽量往里走.
不要停留在建筑物顶部,大多数雷击都发生在建筑物顶部.
如果在江、河、湖泊中游泳,遇到雷雨要立即上岸离开,因为水面易遭雷击.
不要收听无线广播,不要接听或打电话.
野外选择营地时应将野营场所设在远离大树的地方.
打雷时,乘车时人最好不要离开汽车.
金属车壳有屏蔽作用,即使受到雷击,人也不容易受到伤害,但却记不要与车内的金属物接触.
(2)在建筑物的外面时的安全防护当雷雨无气发生时,如果是处在建筑场的外面,就需要做好如下的安全防护:不宜进入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物.
由于低矮的建筑物都没有防雷设施,并且大都处在旷野中,是开阔地面上较高的突出物,容易吸引闪电先导.
不宜躲在大树下.
当暴风雨来临时,一般人都会很自然地跑到大树底下去避雨,殊不知,往往是避过了雨淋却惹来了灾祸.
不宜在旷野中打雨伞等金属物体,以免被雷击中不幸身亡.
国外也有报道,有人在雷电天气中打高尔夫球因挥动球杆而遭受雷击.
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
雷雨天进行室外、野外的球类活动,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这已经被国外的许多雷击灾害实例所证明.
(3)在室内时的安全防护如果发生雷雨天气,在室内应注意下面一些安全防护:不能停留在楼(屋)顶.
1996年8月8日下午4时,广东河源市16岁的中学生孙某在家看电视,因电视接收天线有故障,便跑到楼顶摆弄天线,一声雷响,不幸身亡.
这是因为大多数雷击都发生在建筑物的顶部.
要注意关闭门窗.
对钢筋水泥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来说,关闭门窗可以预防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
大多数球雷沿建筑物的烟囱、窗户、门进入室内,在室内运动数秒钟便逸出,逸出时易引起爆炸,导致房子起火燃烧,人员遭雷击伤亡.
在雷击时不宜接近建筑物的裸露金属物,如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更应远离专门的避雷针引下线.
不宜使用未加防雷设施的电器设备.
有时,雷电会由室外天线引入,造成机毁人伤.
这是因为避雷针只能保护建筑物,但对沿架空电线、电话线侵入的雷电波却无能为力.
应将家用电器的户外天线插头和电线拔掉,不要靠近窗户和门口,尽量远离电线、电话线等.
在没有避雷装置的建筑内,要避开钢柱、自来水管和煤气管道,以防雷电电流经它们窜入人体.
另外,为防止家中遭雷击,有六个不要: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不要靠近金属类管道,如煤气、自来水管道等等.
不要用喷头淋浴,以免水流导电.
不要站在阳台、平台和楼顶上.
不要看电视.
不要使用、修理各种电器.
不能接打电话.
§§十遭遇风雨雷电:冷静避开险境§§§1.
在野外学会生存,事关重大大自然是绚丽多姿、五光十色、千变万化的,其中包含了无穷的神奇和奥秘.
大自然也是青少年朋友活动、生活、学习的最好场所和课堂.
农村青少年到户外去活动的机会是很多的,他们接触大自然,投身大自然的怀抱,一方面是从事农业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各种能力的提高,启迪他们的智慧.
对于农村青少年朋友来说,他们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到大自然中去,这对促进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想像力的发展都有益处.
另外,经常到大自然中,除了到物种繁多的植物园、景色优美的风景区参观游玩,他们还可能经常去野外露营探险,这既能保证他们充分的户外活动时间,又能提高他们身体的适应力和抵抗力,增强体质,还能提高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培养顽强的毅力.
然而,大自然并不总是风和日丽的,被大雾所困、在山中迷路等突发事件,或者旅游外出遇到翻车、饥渴难忍也是有可能的.
这个时候对孩子来说,身体越强壮,拥有的知识越多,生存的机会就越大.
有专家说过,一个缺乏自护意识与本领的人,在关键时刻常常丧失获救的机会.
农村青少年朋友应该懂得,人体中蕴藏有令人惊奇的能力,无论男女老幼,每个人都有强烈的求生本能.
但是,仅仅靠求生的本能并不一定能够保证生还,在野外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时,除了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承受力外,掌握必要的生存技巧就非常重要了.
因为知识可以增强自信心,减轻恐惧感,学会利用大自然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确保自身最大的安全.
§§§2.
掌握野外急救原则必不可少在野外出现意外事故时,应确定救援者及伤患者均无进一步的危险,并尽可能在不移动伤、患者的情形下施以急救.
当事故发生时,保持镇定,迅速检查伤患,评估并决定急救的优先顺序.
如有大量出血,应立刻止血;若呼吸停止时,施行人工呼吸;若发生心跳停止的情形,应立即展开心肺复苏术;处理休克时,可垫高下肢并保暖;采用正确的方式处理其他伤害(如创伤、骨折、中毒、烧烫伤等).
尽快将患者移到避风处,如帐篷或天然的避风处,以防止伤害加重.
在安置患者时,应采取正确的姿势.
如头及胸部受伤,若为横伤,可采取仰卧屈膝的姿势;若为直伤,则应采取仰卧平躺的姿势.
对休克患儿,应令其平躺,并垫高下肢20-30厘米.
对于意识不清、疑有内伤、头部严重受损、腹部贯穿等可能需要全身麻醉的伤者,不可给予食物或饮料,并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安全的方法送医处理.
由于野外送医较困难,在途中应严密观察伤者的变化,随时安慰、鼓励伤者,以减轻其恐惧及焦虑.
若下山的路途较远或不方便移动伤者,可派两人先行求援,或以无线对讲机向外求救.
求援时应详细说明求援的地点(最好有明显的标志物)、伤患的状况及已做的急救处理,使救援工作能发挥积极的效果.
§§§3.
野外迷路时,求救有方法在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道路稀疏、大雾天、风雪盖路而又没有或缺少参照物时,对农村青少年来说,迷失道路及其方向就难免发生.
迷路会造成时间延误,可能出现水和食物缺乏、衣物不足等现象.
这时候一定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能惊惶失措.
(1)急救措施野外迷路时,可采取如下急救处理措施:使用地图,出发前应看清地图,了解地貌特征,辨明路线.
迷路后要拿出地图,回忆走过的路线,确定方向.
礼貌问路,多问几个人,更能够确定该怎么走.
如果地图也无标示,也不要想当然盲目走下去,应该前去探路,或者根据一些常识来作判断:如所要到的地方是繁华的城镇,或是游人较多的旅游点,一般应有大路相通;如果去的地方是个小山村,或是一个还没开放的旅游点,可能就是小路.
在旅途中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标记,当发现前面的路已经变得模糊或复杂时,有必要开始做标记(路标),以便在迷途时可返回原处.
标记可以在树上、路边、灌木丛中做,并且要统一、明显,易辨别,易保留和个性化.
如果在森林里迷失方向,又没有带指南针,可以在稍开阔的地方,观察一棵独立的树木,枝叶茂盛的一侧是南,稀疏的一侧是北.
如有树墩,可观察其年轮,南方的年轮宽,北方的年轮窄.
也可观察岩石,一般是北侧布满青苔,南侧干燥光滑.
在晚间,可以观看北斗星,从北斗星的勺柄到北极星正标示着从南到北的方向.
此外还有蚂蚁洞口朝南,积雪难化的地方向北等物象,可供辨别方向.
在森林里迷了路,如发现小溪、河流,沿着它们走,可走出森林.
当出现迷途时,全体人员不要慌张,应集体商议对策.
要特别注意:一是不能无计划、无具体要求、过多的分散人员探路;二是不能在夜间探路,因为夜间探路的危险很大;三是大雾、大雪天、大风天均不适合探路,应当等天气好转些再进行.
(2)辨别方向野外迷路时,还可通过下列方式辨别方向:①蚂蚁洞穴识方向一般情况下,蚂蚁的洞口都是朝南的.
②岩石识方向倘若迷失在岩石众多的地方,可以找一块醒目的岩石来观察,岩石上布满苍苔的一面是北侧,干燥光秃的一面为南侧.
③星辰识方向如果在星光灿烂的夜晚,先找到天上的北斗星,沿着其"勺柄",找到第六颗与第七颗星,根据两点决定一条直线的数学原理,将这两颗星连接成一条直线,并在这条连线的延长线上找到比较明亮的一颗北极星,从"勺柄"到较明亮的那颗北极星,正好指示着从南到北的方向.
④积雪识方向如果是在冬天,由于日照的原因,积雪难以融化的部位总是朝向北面的.
⑤手表辨方向如果戴着手表,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利用手表辨别方向.
将所处的时间除以2,再把所得的商数对准太阳,表盘土12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
比如上午8时,除以2商数为4,将表盘上的4对准太阳,12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了.
如果是下午,应按24小时计时法计算.
为应对野外迷路,最好的预防措施是:出发前请当地向导带路.
§§§4.
登山时发生意外,需要紧急避险农村青少年朋友生活的环境中不少都有高山、河流,因此登山、入河的机会就多一些.
但登山时由于山高路险,地形复杂,很容易遇到危险,所以掌握一些登山的安全避险方法非常重要.
(1)注意登山时间和登山路线不论在什么地方爬山,都应选择从清晨4点钟左右开始,这样可以顺利地越过岩石区,避免滚石.
因为一般向阳的岩石经太阳照射之后,在2~3小时之后就会有滚石滑动.
沿山坡攀登时,要尽量选择最高的地方,最好是沿着山脊前进,因为这些地方不易发生滚石.
(2)注意试探脚下落点并清除脚下碎石倘若两人以上同时登山,则每人要尽量缩短距离,防止不小心踏翻浮石而伤害自己的同伴.
攀登岩石山坡时,对每个落脚点都要进行试探,看它是否牢靠,而且后边的人要踏着前边人的脚印走.
在任何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得向下扔石头.
如果前进道路上有不牢固的浮石或会移动的乱石,要尽量搬至安全地带,不能搬移的则要绕行.
(3)注意躲避滚石在攀登过程中,遇到暴风雨,或因野兽受惊而引起乱石时,必须采取避险的措施.
当发生滚石时,通常带有很大的声音,最初是"叭叭"的冲撞声,慢慢地变成巨大的"隆隆"声.
同时,当滚石向下滚动时,开始是左右斜冲跳跃的,进入斜槽后,则成直线滚落.
这时要仔细地观察滚石的方向,迅速地躲到安全地带,万一来不及,切记不能慌张.
在判明滚石的方向后,当滚石快要到自己跟前时迅速躲开它.
当攀登者不慎发生滑坠时,不要惊慌,要冷静地观察滑坠路线上的一切可以救助自己的事物,并适时采取相应的自救措施.
§§§5.
安全小贴士:须知野外扎营野外扎营对不少青少年朋友来说,是既新鲜刺激,又有趣好玩的事.
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因为营地的选择和建设方式不当而导致的悲剧事件时有发生.
因此,对于农村青少年朋友来说,掌握一定的野外扎营安全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1)选择宿营地宿营地的选择及其建设是关系到全部人员休息与安全的大问题.
必须注意以下事项:①近水扎营休息必须选择靠近水源地,如选择靠近溪流、湖泊、河流边.
但也不能将营地扎在河滩上或是溪流边,一旦下暴雨或上游水库放水、山洪暴发等,就有生命危险,尤其在雨季及山洪多发区.
②背风在野外扎营应当考虑背风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山谷、河滩上,应要选择一处背风的地方扎营,还要注意帐篷门的朝向不要迎着风向.
背风不仅是考虑露营,更适用于用火.
③远崖扎营时不能将营地扎在悬崖下面,山上刮大风时,有可能将石头等物刮下,造成危险.
④近村营地靠近村庄,为的是如有什么急事可以向村民求救,在没有柴火、蔬菜、粮食等情况对就更为重要.
近村也是近路,方便队伍的行动、转移.
⑤背阴如果是一个需要居住两天以上的营地,在好天气情况下应该选择一处背阴的地方扎营,如在大树下面及山的北面,最好是朝照太阳,而不是夕照太阳.
这样,如果在白天休息,帐篷里就不会太热太闷.
⑥防雷在雨季或多雷电区,营地绝不能扎在高地上、高树下或比较孤立的平地上,那样很容易招致雷击.
(2)建设宿营地营地选择好后即要建设营地,尤其是有一定规模的野外露营地,整个营地的建设就尤为重要.
为使露营地舒适又安全,建营地时可考虑以下一些步骤:①平整场地将已经选择好的帐篷区打扫干净,清除石块、矮灌木等各种易刺穿帐篷的任何东西,不平的地方可用土或草等物填平.
②场地分区一个齐备的营地应分帐篷宿营区、用火区、就餐区、娱乐区、卫生区、用水区(盥洗)等区域.
用火区应在下风处,以防火星烧破帐篷;就餐区应在就近用火区,以便烧饭做菜及就餐;活动及娱乐区应在就餐区的下风处,以防活动的灰尘污染餐具等物;卫生区同样应在活动区的下风处;用水区应在溪流及其河流,上分上下两段,上段为食用饮水区,下段为生活用水区.
③建设帐篷露营区如由数个帐篷组成的帐篷营地区在布置帐篷时,应注意帐篷门都向一个方向开、并排布置.
帐篷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
④建设用火就餐区就餐同用火一般在一块儿,烧饭的地方最好是有土坎、石坎的地方,以便挖灶建灶,大家拾来的柴禾应当堆放在区外或上风处.
就餐区最好有一块大家围坐的草地,"餐桌"可以用一块大平石,或者就在地上.
⑤建设卫生区卫生区即是解手方便的地方,如果只是住宿一晚,可以不必专门挖建茅坑,指定一下男女方便处即可.
如果住宿天数在两天以上,即应当挖建,临时厕所应建在树木较密的地方.
⑥建设娱乐区娱乐区只要是场地平整即可,并清理场地里绊脚、碰头的东西,有时在玩一些游戏时,应在一个划定的圈子里拉上保护绳,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6.
食物中断时,需用三大求生法在荒郊野外、深山密林,如果食物中断,大可不必着急,自有取之不尽的食物来源.
农村青少年朋友大致可从以下三方面获得食物,求得生存.
(1)野生植物加工煮、烤、烘和炸等,均是加工野生食物的有效方法.
下面分别介绍各类野生食物的加工方法.
①淀粉食物许多植物根部含有大量可食用的淀粉,但生淀粉不易消化,因此,所有含淀粉的植物必须煮熟后吃.
煮这些食物的第一遍水应倒掉,然后再用清水煮,煮过第二遍后,它们的味道才会鲜嫩、爽口.
②海藻食物各类海藻都含有丰富的碘、矿物质和维生素,但不可一次吃得太多,否则会引起腹泻.
拣海藻食物吃时,不要选那些留在岸上的,只能选那些附在岩石上或浮在水面上的.
加工海藻时,先用水洗净,放在岩石或木头上晒干,用石头砸平、捣碎,洒在食物上吃.
③蘑菇蘑菇是唯一长有鳞状菌褶的菌,通常长在地上,在极少数情况下,它也长在朽木、放倒的圆木或草原上,大部分都可食用.
为了避免毒菌中毒,在没有把握时最好不吃可疑的蘑菇.
另外,食用不新鲜或生长过熟的蘑菇,也往往会发生意外.
如果你要吃蘑菇时,可以用各种方法烹调,煮、烤、炸等均可,但在无盐时味道大为逊色.
具体方法是:柔软的可慢火炖10分钟;厚的、干硬的蘑菇帽和茎要炖40分钟.
④果实能食用的果实相当多,如糖松、犁头树、胡桃树、榛子树、橡树、栗子树等,均长有坚果.
多数坚果可食用,但麻栎子是苦的,必须煮食,以去掉鞣酸,或者先洗掉灰,压成小饼,然后再焙熟食用.
食用松果时,可用一块布包住松果或在松果中穿一根木棍,然后再往岩石上敲,松籽便可脱落.
要记住:任何鸟能吃的果实人都可以食用.
可食用的果实多数可作生食食物,多汁的果实最好煮食,大个的、坚韧的或硬皮的果实最好是焙或烤.
⑤野菜野蔬菜多数是指多汁的叶子、豆荚、种子、秸秆及非木质性根.
食用时要选择那些比较嫩的,但必须煮熟后再食.
多用几次清水漂洗,这有助于去掉植物的苦味和异味.
(2)捕获猎物如果你外出野游时没带猎枪,或弹药不足,这不要紧,你可以用各种绳子、带子、金属丝做成套环,对大型动物可设置陷阱或落石来捕捉.
捕捉装置应设置在动物经常出没的地方.
在溪流主干处分叉的地方,是设置陷阱的理想地方.
任何时候,通向溪水的峭壁和石峰,诸如山坡,是极好的设置落石的地方,尤其是那里有动物巢穴的时候.
圈套最好是设置在比较狭窄,动物需要用力才能通过的地方.
如一时难以找到理想的场所,可利用木头、石块或树丛,使圈子的大小仅能使头部通过,而身体被挟持.
(3)捕鱼钓鱼在有水域的地方,遇险者的食物不难解决,不必担心会挨饿.
因为海洋、江河、湖泊、池塘内栖息着各种各样的鱼类,绝大部分都可食用.
这些鱼类可以用双手捉、用鱼钩钓、用标枪刺、用鱼陷捕、用鱼网拉、用药物毒,总之方法很多.
§§§7.
野外找不到水源的应对方法一个人如果不进食,十天半月都没有问题.
而一个人如果不饮水,生存期不会超过3天.
可见水对人的生存至关重要.
正常人平均每天耗水2~3升.
呼吸、工作强度加大、气温升高和出汗等都会促使人体失去水分.
所以,必须不断补充水分以维持正常水分平衡.
如果农村青少年朋友在野外呆的时间过长,而自己携带的水又不够用时,就要想办法寻找水源.
只要不是身处沙漠,大自然中到处都可以找到水.
特别是到以下地方找水,不但可以节省时间,而且还可以节省体力.
(1)可以找到水源的地方①山谷底部山谷底部是寻找水源的首选之地,要注意绿色植物的分布带.
在干涸河床或沟渠下面很可能会发现泉眼,尤其是沙石地带.
②岩石裂缝这是在高山地区寻找水源的方法,岩石裂缝有许多是由水流冲刷而成,即使不是,也会成为水流的通道.
所以应沿着岩石裂缝去找.
③掘井在海岸边,应在最高流水线以上挖坑,尤其是在沙丘地带,很可能会有一层厚约5厘米的沉滤淡水浮在密度较大的海水层上.
这层水可能会稍有盐味,但可以饮用.
在内陆地区,如果没有明显的水源,也可采用这种方法.
在潮湿地带和植物茂盛的地方,比较容易挖掘出水源.
④湖泊沟渠这虽是一种较明显的水源,但要注意,无任何绿色植物在周围环境中生长的池塘,或者周围出现动物残骨的地方,我们应对其水源保持警惕,水源可能已被化学物质污染.
富含矿物之处的水常会是碱性的.
池塘里的水要煮沸后才能饮用.
沙漠地区一些无源头的死湖会逐渐形成盐湖.
这些水只有经过蒸馏才能饮用.
在很多情况下,水源并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要靠一些特殊的迹象来判断.
比如寻找蚂蚁窝.
有浅层地下水的地方,泥土潮湿,蚂蚁、蜗牛、螃蟹这一类动物喜欢在此做窝居住;冬天,青蛙、蛇类喜欢找这样的地方冬眠;夏天,喜欢潮湿的蚊子爱在这样的地方聚成柱状盘旋.
当干渴的人们发现这一类迹象时,就意味着马上有水喝了.
如果是干旱季节,其他地方的草木无精打采,而独有一个地方的草木长得茂密水灵,鲜翠欲滴,这也足可证明这里有水,只要挖掘下去,肯定能发现水.
到了南方,寻找竹丛也有助于发现水源.
因为竹子爱生长在与地下水有关的岩溶大裂隙、落水洞口旁,只要肯深入下去,几乎总能找到地下水.
沙漠中如果见到茂密的芦苇,意味着有可能很容易得到水,地下水在芦苇下最多1米;看到岌岌草,说明地下水在地表下2米左右;看到怪柳、铃铛刺,告诉人们下挖6至7米就是地下水;胡杨林则意味着地下5到10米的地方有地下水.
(2)判断水能否饮用费尽千辛万苦找到水源之后,一定是饮喜右狂,急欲一饮而后快.
但是,不是所有的水都能随便饮用的,判断所找水源能否饮用,以下一些事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①看看水的颜色一般洁净的水是无色、透明的,因此判断水能不能喝,可以先看颜色.
不过,湖泊里的水比较深,看上去常常呈现浅蓝色,如果用一个玻璃杯或白瓷缸盛上一杯水进行观察,更能准确判断.
水越清,证明水质越好;水越浑,证明水中的杂质越多.
如果水色发黄,多半是水中腐败的植物造成的.
②要闻闻水的气味可以用空的矿泉水瓶子取上少半瓶水,盖紧瓶塞,用力振荡,然后打开瓶盖闻味儿.
最干净的水是没有味儿的;被污染的水带有异味,比如含盐的水带咸味,含铁较高的水带金属锈味.
如果水里有一股异样的怪味,那么这样的水不能喝.
当手中没有合适的瓶子时,可以取一张白纸,把少量的水滴在白纸上.
纸干后,如在纸上留下斑迹,肯定是水质不纯.
③在观色、闻味之前,可以先看看水源周围的情况如果水源上游离矿山很近,这里的水很可能已被污染.
倘若在河岸边看到的石头是异常的茶黄色或黄色,这里的河水被污染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另外,如果水中没有任何生物生存的迹象,或者在水源周围有动物的尸体,那么这样的水十之八九有着致命的毒性,是绝对不能饮用的.
④最好把水过滤一下再喝背包中事先带有漂白粉或明矾当然最好,用二者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起到净水的作用.
如果没有,还可以在野外就地取材.
比如,榆树的树皮、树叶或树根,仙人掌和霸王鞭,都可以起到净水的作用.
因为这几种植物中含有较多的薪液质,可以吸附水中的杂质.
比如在野外发现合适的水源时,正好附近有榆树,那么取少量的榆树叶捣烂,每取一桶水投入5克这样的树叶就可以起到净水的作用.
投入"净水剂"后,用筷子或其他干净的木棒不断搅拌,大约3分钟后,浊水即可澄清,这时再等上10分钟左右,待沉淀下去就可以喝了.
⑤寻找渗水有的时候,在森林中迷路的人没有找到湖泊、溪流,这时还可以留心观察,寻找石壁中渗出的细小泉水.
山崖断裂的缝隙中常有清水渗出,可以接来饮用.
§§§8.
野外找不到火源的应对方法农村青少年朋友在户外有可能发生因火柴弄湿、打火机丢失等而无法生火的情况,无火有时会带来很多麻烦和危险,所以学会临场取火方法很重要.
借太阳光聚光点火是最普通、最简单的取火方法.
聚光可用放大镜、老花镜、望远镜中的放大镜片,甚至可将冰块研磨成放大镜,也可以用手电筒的聚光碗,将易燃的湿火柴、纸屑、木屑、松脂等置放在聚光处,片刻即会点燃易燃物.
如无太阳光可以试着用钻木取火的最原始的方法.
使用柴禾是极为常见的野外燃料,多用于烧煮饭菜、野外烧烤、烧水及举行篝火晚会、取暖、防范野兽、给同伴指示方向等广泛的用途.
可用的柴禾很多,所有的干柴树枝、树叶、茅草均可,但要注意保护绿色植物,不要人为地砍伐活树及灌木.
在河沟、溪旁最易找到干树枝,也可以到农民家中买到.
用柴禾的方法有坑烧法和平地烧法两种,坑烧又分挖土灶和垒石灶两种.
使用其他燃料有一些简易的用火方式,如固体酒精、固体燃料、自燃饭盒等.
固体酒精一般是罐头装,一个500g装的固体酒精可供一人烧煮三顿饭菜,干净卫生.
固体燃料分无味和有味的两种,易携带,但不好使用.
有一种自燃饭盒,也是比较受欢迎的,但不适宜野外旅行,而只适合郊游.
需要注意的是,外出旅行不能带液体汽油、酒精、煤油等物,这是很危险的.
篝火的支搭.
篝火的支搭有很多种方法,主要有井字法、山字法、星形及排架法等多种,它们各有特点,根据用途及柴禾的情况而定.
如果是举行气氛热烈的篝火晚会,可以用山字及井字生篝火,它们火势大,火焰高,气氛好,但很耗柴禾.
如果是轻松型晚会(即大家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表演小节目、小游戏等),适用星形及排架式篝火.
用火与防火是同样重要的问题,如果用人工的取火器具,就没有太多的要求,如是用柴禾燃火就要注意用火安全问题.
清理用火区域,在一些地方由于草木茂盛、落叶堆积,这些易燃之物必须进行清理,应当清理出方圆10平方米以上的面积作为用火区,清理的办法有清扫及回烧法,回烧法是用水将划定的区域沿圈线泼水一圈,然后,在圈内点火逆风回烧,即可烧出一个安全用火的圆圈区域.
不应在树下烧火,否则时间长了会将树熏死.
用过火后及离开营地时,应及时、彻底地灭熄任何火星,最好是用水泼熄.
§§§9.
野外中暑时应采取的急救方法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活动时,由于体温调节失常、阳光直接照射、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等原因所引起的急性过热疾病的总称.
中暑按发病的原因不同,可以分为三种形式,即热射病、热衰竭和热痉挛.
中暑可以突然发生,体温升高到40℃,皮肤发烫甚至干燥.
患者会头痛、眩晕、恶心,病情恶化时,更会精神混乱,逐渐不省人事.
抢救中暑患者要迅速,如不及时治疗,患者即会死亡,婴儿及老人尤其危险.
对于农村青少年朋友来说,在夏天劳动时,中暑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因此,掌握一定的中暑知识及急救方法,是非常重的.
(1)在哪些情况下容易发生中暑露天劳动作业时,在炎热的环境下直接受太阳暴晒,容易中暑;无风、高气温、高湿度的天气,容易中暑;在茂密丛林、杂草丛、沙漠、峡谷地区野外作业以及公共场所、人群拥挤等空气不流通地区容易中暑;服装瘦小,裹身过紧,服装不吸湿,不透风,如穿雨衣以及负荷过重、负荷物遮掩体表面积过大时容易中暑;初到热带地区,对热带气候尚未适应,以及身体肥胖,有广泛皮肤病和体弱有病的人容易中暑;饥饿、疲劳、睡眠不足、饮酒过量、出汗过多和水盐补充不足或补充不及时,也易中暑.
(2)中暑的表现中暑一般有三种病患情况发生:日射病、热身病和热衰竭病,其表现各不相同.
日射病是由于在强烈的阳光下直接暴晒,特别是头部的直接暴晒,使脑血管及脑组织受热充血而引起病变.
日射病发病急骤,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耳鸣、眼花、恶心呕吐、全身皮肤发红、颜面潮红、口渴、小便增多、脉搏快而细弱,头部温度常显著增高到39℃以上,而腋温及肛门温度不一定升高,严重者可出现惊厥、昏迷,甚至停止呼吸和心跳.
热射病常发生在气温33℃以上、相对湿度超过75%的环境中进行劳动以后.
起病初期表现为疲倦、软弱无力、大量出汗、有头痛、头晕、耳鸣、恶心呕吐、口渴、尿少等症状.
然后发生肌肉痉挛,往往从手指、足趾开始,逐渐到前臂、小腿.
痉挛时间一般为数分钟,呈阵发性,也可呈强直性.
热衰竭患者起病时皮肤血管扩张、多汗,然后皮肤湿冷,病人常感头痛、眩晕、口渴、眼前发黑、脉搏呼吸次数增多、血压降低、尿量减少,甚至昏倒,但体温略升高或正常.
(3)中暑的一般处理关键是尽快降低病人的体温.
应立即把中暑病人抬到荫凉通风的地方,使其仰卧,并在头肩部下面垫些东西,防止血液涌向头部.
尽可能地给病人多脱掉一些衣服.
用冷水浸透的床单包裹病人,用冷水喷洒或用扇子、书本对着病人扇风,用冷水海绵擦浴,或让病人浸在冷水浴盆内.
也可用酒精给病人擦身,额上置冰袋,或用毛巾浸冷水(井水更好)敷头部、腋窝、腹股沟等处.
用体温计测量体温.
如无体温计,可根据患者的一般状况及脉率来判断体温的高低.
如果成人脉搏在110次/分以下,通常体温在尚能忍受的范围之内.
救护者将手裹上温毛巾,按照向心方向给患者搓擦四肢,这样有助于血液循环,防止周围血液停滞.
任选下列药物中的一种口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丸(每次服1瓶,每日2次).
民间刮痧疗法往往有良效,其方法如下:用表面光滑的汤匙蘸一点食油刮颈部两侧及背脊两侧,刮至皮肤呈紫红色.
降温不要过度.
一旦患者体温已降到38℃时,应停止降温,观察10分钟.
如果此时体温又回升,应继续降温;如体温继续下降,应注意保温,防止休克发生.
决不要让昏迷病人进饮料.
病人神志清醒时,可让其多喝些凉开水或其他清凉饮料,但不要服热饮料和兴奋剂.
§§§10.
误入流沙时的巧妙避险当农村青少年徒步行走或遇洪水而转移时,涉足流沙的可能性很大.
因为不论高原还是平原,山地还是平地,甚至河滩,都会有危险的流沙.
倘若不小心误入流沙,则很容易丧命.
误入流沙时,千万不要挣扎,应立即采取平卧的姿势,尽可能地扩大身体与流沙的接触面积,慢慢移动退出,直至成功逃生,这是逃命的总原则.
一旦感觉到双脚慢慢往下陷时,应该迅速将身体向后仰直至轻轻跌到地面,哪怕是微小地移动两脚也不要做,否则会迅速下沉,一旦陷过臀部就很难逃脱.
跌下之时,两臂尽量张开,以分散体重,使身体浮在表面.
仰面跌下后,如果只有独自一人,以仰泳姿势慢慢地向后移,脚亦可慢慢移动.
如有尚未陷入流沙的人在干硬处,仰躺勿动,等待同伴抛来绳子、长树枝、木棒,或其他可供拖拉自己脱险的东西时,再慢慢将下身移出.
无论是独自一人,还是有人相救,移动时必须小心谨慎,每动一只脚都要让泥沙或沙有时间流到脚底填塞空间,总之,越慢越保险.
§§§11.
身陷沼泽时,巧用自救方法不论在高地还是低地,都会有危险的沼泽,不小心掉进去,也是有可能丧命的.
活命之道与身陷流沙时的情形是一样的:不要挣扎,应采取平卧姿势,尽量扩大身体与泥潭的接触面积,慢慢游动到安全地带而脱险.
(1)怎样识别危险的泥潭在沼泽地上行进时,应注意观察小地貌和植被情况.
在林中沼泽的泥泞部分树木稀疏,枯树较多.
有的沼泽中的大石头往往被淤泥和苔藓所掩盖,如果踩在这种大石头上时,由于沼泽地中泥浆稀薄支持不住附加的重量,人体将随着石头一同迅速下陷没顶.
泥潭一般在潮湿松软泥泞的荒野地带.
看见寸草不生的黑色平地,就更要小心了.
同时,应留意青色的泥炭藓沼泽.
有时,水苔藓满布泥沼表面,像地毯一样,这可能是危险的陷阱.
(2)碰到沼泽该如何走如非要走过满布泥潭的地方不可,应沿着有树木生长的高地走.
如不能确定走哪条路,可向前投下几块大石,试试地面是否坚硬,或用力跺脚,假如地面颤动,很可能是泥潭,应绕道而行.
在通过沼泽时,必须两人以上同行,并应有经验丰富的人带路,行动时不要分散,要互相帮助.
每人要带一根结实的长木棍.
用来探测沼泽深度,支撑身体.
行走时,必须一脚踏实,再移动另一脚,不要冒失地窜跳快走.
碰到沼泽地,最好找一名向导带路.
如果没有向导,应手持一根探杖,用探杖探寻从坚实地面或泥水较浅的地方通过.
另外,如有数人同行,不要踏着前人的脚印走,因为沼泽地漂浮层承重力有限,一处被人踏的次数越多,下陷的可能性就越大.
尽量让脚踩在长有坚实草丛的地方,同时用拐杖探路,随时准备跳过有问题的地方.
(3)身陷沼泽自救假如你被沼泽陷住,可按流沙中自救方法进行自救,方法完全一致.
通过沼泽的基本技术是需确保手有东西可抓住和有站立的踏脚处才可前进,岩石地的浮石、沼泽的枯树绝对不可碰触,也要避免抓住根浅的草木,或脚踩在潮湿的岩石上.
若别无选择、不得已需抓时,需整把抓住,切不可用拉的方式,而要用按压的方式去抓.
若不幸跌落时,要紧抓背包.
假如尚有其他伙伴在场,就将绳索的一端作为环状,投掷过去请求救助.
若被浊水卷走,注意保护头部不要撞到岩石.
等到水流缓慢时,尽力向岸边游过去.
在浊流中挣扎时,要看清前方,被拖进水中就屏息撑住,若被卷入水内,应尽力向水面挣扎浮出.
陷入沼泽不要挣扎,这只会加快下沉的速度.
有时候,也许不动是最好的选择,借助浮力能够比较容易地将脸和鼻子露在外面,同时尽可能休息.
用感觉来调整自己的姿势,手要接近水面,以便救援.
不论陷入任何状况,绝不可惊惶失措,要准确判断,即使处境危险,也要沉着忍耐,不可过于耗费体力,对任何逃生机会均全力以赴,别白白错过.
应大声呼救,呼救不会加快下沉速度.
沼泽中的水可能有毒或被病原体污染,尽量避免落入口鼻.
对此最好的预防措施是:不要深入沼泽.
§§§12.
身陷冰雪地中的紧急避险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气温低,雪期长,温差大,通称为寒区.
在寒区遇险,寒冷与冰冻会威胁遇险者的生命.
因此,生活这些地区的农村青少年朋友,应掌握在冰天雪地中自救避险的基本知识.
(1)学会建造御寒雪屋倘若被困在冰天雪地中,首先要学会建造防风御寒的雪屋.
最简单可行的办法是在地上摊上大片的树枝,然后往上面铺雪压实,最好在树枝外层放上一层兽皮或帆布,再用雪铺好压实,1小时后撤去树枝,雪屋即可建成.
一旦遇上了风暴而暂时又得不到营救,就应立即搭建这种简单的避险所.
在雪屋内适当烤火取暖是可以的,但必须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2)注意防止冻伤在严寒地带要特别注意防止冻伤,注意保持四肢的干燥,涂上油脂,比如涂上动物的脂肪,这是最有效的办法.
千万不可用雪、酒精、煤油或汽油涂擦冻伤的肢体,按摩同样有害.
(3)饮水和食物切记,雪吃得越多越渴.
由于雪水中缺少矿物质,因而即使是烧开了来喝,也会引起腹胀或腹泻.
但用雪水做菜汤则另当别论.
还有一个解决饥饿的办法就是捕捉动物,尤其是冬眠的动物,捕捉起来较为容易.
在白雪茫茫的原野或者在烈日炎炎的沙漠上长时间行走,又未戴防护目镜,强烈的紫外线(从日光照射到雪地或沙漠上,再反射到人的眼睛)照射可使眼睛受到伤害,这叫雪盲,又称电光性眼炎(因电焊、气焊强光的刺激而造成).
眼睛受到这种强烈的紫外线损伤,大约经过2~12小时后,眼内会有沙子样摩擦感,并觉得双眼刺痛.
之后疼痛越来越重,怕光、流泪.
如此经过6~8小时,症状可慢慢减轻,经过48小时症状可消失.
发生雪盲时,为了止痛,医生常用1%的地卡因滴眼.
须定时滴用.
也可用凉水毛巾,敷在眼皮处(眼应闭合).
眼内要上眼药膏,以防眼内感染.
用药可请医生酌情选用.
§§§13.
坠入冰窟窿的紧急救援方法在我国的北方,人坠入冰窟窿是冬天较为常见的意外事故.
人在深水的冰面上行走,或冰厚不及5厘米(有众多行人行走的冰面上,冰层厚度至少要在110厘米以上,才能承受较大的重量),冰面可能突然破裂,从而使人坠落水中.
倘若这种意外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切记刚一落水第一要镇定.
当坠入冰窟窿时,马上张开双臂,分别搁在冰层两边,切不可双手攀住同一边的冰块,以增大裂口.
只要身体不下沉,就应大声呼救.
(1)意外坠入冰窟窿的救援应该提醒三点,也是人们惨痛教训的总结:切不可惊惶失措,奋力挣扎,也不能乱抓硬起,有时反而会引起冰面裂缝的扩大,这点极其重要.
发觉脚下有冰裂感觉,应立即从破裂断面看清冰的最厚而裂纹少的冰块所在,身子要靠近裂缝边缘,双手伸出水面,扒在冰面上.
待平稳后,双足踩水,使下半身浮起.
这样,人在水内全身成一直线,双手所扒的冰面承重轻,避免裂口增大.
然后,双臂张开,以增大身体面积,看准最厚冰层,一点点地以手肘爬动,身子跟着往前拖动,直至离水为止.
切忌上半身伏在冰面上,而下半身在水下,这样冰的断面需负担全身重量,有可能加大裂口.
人离水后,不要忙于站立,以免冰面因承重集中再次破裂.
仍须卧在冰上,可以滚动身子,滚到岸边攀住岸上物件后再上岸.
(2)救援身陷冰窟窿的人如果是救助坠入冰窟窿里的人时,若附近有现成的梯子、木板或长钩等物,可用做救援工具.
①梯子救人将梯子横在冰面,救援者伏卧在梯子上,上半身伸出梯子之外,伸直的双手刚好够着落水者即可.
梯子不能距冰窟窿过近,以免裂口扩大.
然后小心地拉起落水者,其他人可在梯子的另一头将梯子压住.
②木板救人救援者将木板送给落水者,让落水者能攀住放在冰面上的木板,然后小心地爬上木板(救援者放置木板的地方,最好选择最厚的断层之处).
③长钩救人救援者伏卧在冰上,伸出长钩,要落水者拉住,逐渐将他拉起.
也可以用两根木条钉成字形.
的直棍末端钻孔,套上结实的绳子(这些设备当然要事先准备好,不可能临时制作).
救人时,将形木条投掷给落水者.
落水者双手拉住横木,由岸边救援者收紧绳索,将其拉出.
如有平底小木船,拉至窟窿边.
救援者伏卧在船头,拉起落水者,让他上船.
小船的另一头,最好有人扶住,此法较为安全.
如果没有上述东西,可由多人伏卧冰上,每人拉住前一人的双脚,组成一长队,由第一人担任救援工作,但须注意冰层不可过薄.
坠入冰窟窿的落水者,既有溺水问题,也有全身冻伤的伤害存在.
急救处理要兼顾这两方面.
人被救出后,首先要注意他的呼吸是否存在,无呼吸的要立即做口对口吹气.
将落水者急速送往附近住家,放在暖室内.
必须注意其休克及体温情况.
如有休克,立即请医生处理,心跳停止的做人工心跳.
迅速脱去浸湿的衣服和鞋袜,用毯子包裹保暖.
如体温已下降,出现全身冻伤症状的,要按全身冻伤处理(如用温水浸泡).
在升温过程中,人工呼吸和人工心跳仍须继续坚持.
§§§14.
野外求救信号的发放方法遇险人员如能给搜寻者发出求救信号并迅速与营救飞机或船只取得联络,那他的生存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但是对一个在无际的荒野迷路的人,甚至一架坠落在丛林中的飞机,即使能见度很好,也是很不容易被空中的飞机发现的.
因此,当农村青少年朋友到野外探险时,必须随身携带一些信号联络器材,以便遇险时积极主动地与搜寻者进行联络.
求救信号是至关重要的,它能扩大目标,使遇险人员同周围的环境有明显不同,才容易被发现.
信号的有效与否,取决于你使用的信号联络器材、特殊的环境及发出时机.
(1)烟火信号的发放最有效的求救信号是烟火——夜晚的巨大亮光、白天的滚滚浓烟.
发信号的烟火堆要设在避险营地、窝棚附近的制高点上.
烟火信号的衬托背景很重要.
背对雪地,黑色的浓烟最有效;背对绿色的森林,白烟更容易被发现.
为产生黑色浓烟,可在火堆加一点机油、浸了油的碎布、橡胶片或麻布片.
为了产生白烟,可在火堆中放一些绿树叶、青草或苔藓.
要努力燃起一个清晰的烟柱.
白天用烟比较醒目,阴天生起的黑色烟雾看得远,晴天则用白烟效果较好.
要保持有充足的燃料供给适当的信号.
三堆相互隔开的火堆要比一堆好(任何三样东西普遍被认为是危险信号),三堆火的相互距离约为15米,搜索飞机的观察员将知道你需要帮助,而不会认为是个想取暖的猎人.
引火物必须事先准备好,以便在遇险人员一听到飞机声音时就点燃它.
或者你可以先保持一堆小火,在听到飞机声音时再加燃料.
夜间可使用火焰进行联络.
烟火管发出的火焰犹如节日焰火,明亮异常,在20公里外都能看到;黑夜里划破天空的信号弹可在空中停留5~6秒钟,联络距离也可达20公里.
小型闪光灯虽然联络距离只有5公里左右,但使用时间长,可连续闪光10多小时.
(2)图案信号的发放如果手中没有什么用作发信号的材料,可利用太阳投影,或制作各种标志、图形的方法发出求救信号.
在靠近赤道的地区,除中午外,南北线可构成很好的影子.
在靠近北或南的地区,则要东西线来形成影子.
为取得最佳效果,可朝着太阳做三个同样的信号.
在海上、江河、湖泊及山间溪流,可以用一种染色剂联络.
这种染色剂粉末撒在水中呈翠绿色,在阳光下发荧光,飞机可在7公里外看到这片染色的水面;染色剂也可以撒在雪地上,使雪面呈翠绿色;还可将整条山涧溪流染色.
地面痕迹标志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可以在比较开阔的地面,如草地、海滩、雪原上制作地面标志.
如用脚踩出或挖出图形信号、字母(如)信号,并沿着图形、字母边缘用土、石头或树叶围起来,会使字母、图形更加清晰.
在雪地上,可以用雪将字母或图形堆起来,以引人注目.
务必把图形或字母做得大一些,以便能从飞机上看到.
如果你能踩出一条宽3.
7米和直径22.
8米的环形路,扰乱地形的自然状态,也可构成有效的信号.
一片被踩平的草地或一垮被烧焦的田野,也是很容易引起注意的.
(3)声音信号的发放用声音来发求救信号效果不是很理想,因为声音的传播距离十分有限.
但有时也是有效的,尤其是近距离,不妨一试.
像视觉信号一样,你可制造的任何三种声音都意味着"遇险".
据研究,哨音造成的声音非常响亮,吹哨子是一种较理想的求救方法,国际上公认的求救信号是每分钟吹6下,停一分钟再吹.
用嘴吹一个大口径空弹壳,也能制造清脆的声音.
(4)其他信号的发放其实,你所带的任何能把你同周围环境区分开的东西,都可用于发求救信号.
如穿着颜色鲜艳的衣服,戴一顶颜色鲜明的帽子.
如果你有白色东西的话,可爬到高树上,改做一面带孔的旗子.
绑在树梢上.
但要注意:发求救信号要及时,要迅速使它生效.
要仔细选择地点,将你所需要的材料集中到一块,以便在你听到救援飞机的声音时,即刻使用它们,否则,你会陷入危险之中.
傲游主机商我们可能很多人并不陌生,实际上这个商家早年也就是个人主机商,传说是有几个个人投资创办的,不过能坚持到现在也算不错,毕竟有早年的用户积累正常情况上还是能延续的。如果是新服务商这几年确实不是特别容易,问到几个老牌的个人服务商很多都是早年的用户积累客户群。傲游主机目前有提供XEN和KVM架构的云服务器,不少还是亚洲CN2优化节点,目前数据中心包括中国香港、韩国、德国、荷兰和美国等多个地区的CN...
mansora怎么样?mansora是一家国人商家,主要提供沪韩IEPL、沪日IEPL、深港IEPL等专线VPS。现在新推出了英国CN2 KVM VPS,线路为AS4809 AS9929,可解锁 Netflix,并有永久8折优惠。英国CN2 VPS,$18.2/月/1GB内存/10GB SSD空间/1TB流量/100Mbps端口/KVM,有需要的可以关注一下。点击进入:mansora官方网站地址m...
Virmach商家我们是不是比较熟悉?速度一般,但是人家价格低,而且机房是比较多的。早年的时候有帮助一个有做外贸也许需要多个机房且便宜服务商的时候接触到这个商家,有曾经帮助够买过上百台这样的低价机器。这里需要提醒的,便宜但是速度一般,尤其是中文业务速度确实不快,如果是外贸业务,那肯定是没有问题。这几天,我们有看到Virmach推出了夏季优惠促销,VPS首年8折,最低年付仅7.2美元,多机房可选,如...
地陷裂口为你推荐
vc组合洛天依的组合都有谁敬汉卿姓名被抢注12306身份证名字被注册怎么办www.hao360.cn主页设置为http://hao.360.cn/,但打开360浏览器先显示www.yes125.com后转换为www.2345.com,搜索注册表和关键字数据库:什么是关键字?22zizi.comwww 地址 didi22怎么打不开了,还有好看的吗>com陈嘉垣电视剧《反黑》里面,雷太太女儿扮演者是谁?丑福晋男主角中毒眼瞎毁容,女主角被逼当丫鬟,应用自己的血做药引帮男主角解毒的言情小说8090lu.com8090向前冲电影 8090向前冲清晰版 8090向前冲在线观看 8090向前冲播放 8090向前冲视频下载地址??www.javmoo.comJAV编程怎么做?baqizi.cc汉字的故事100字
英文域名 老域名失效请用户记下 备案域名出售 阿里云os hostmaster ixwebhosting 密码泄露 seednet 免费测手机号 新世界服务器 中国电信网络测速 论坛主机 云服务器比较 大化网 hostease 闪讯网 数据湾 九零网络 美国主机 cx域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