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高等数学D(一)》课程教学大纲.
1《高等数学D(二)》课程教学大纲.
4《网络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8《数字图像创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3《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20《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27《二维动画》课程教学大纲34《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42《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50《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55《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大纲63《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69《网站建设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75《网络布线与工程管理》课程教学大纲81《Internet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87《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92《接入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99《嵌入式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103《网络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107《计算机组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10《网络信息安全》课程教学大纲118《网络管理与维护》课程教学大纲123《网络应用编程》课程教学大纲129《移动通信与无线网络》课程教学大纲134《网络应用开发与系统集成》课程教学大纲140《互联网与网络文化》课程教学大纲1452《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大纲151《网络性能测试与分析》课程教学大纲155《密码学》课程教学大纲161《专业认识》教学大纲165《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167《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教学大纲170《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174《网站建设与管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177《网络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教学大纲180《网络应用编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184《网络工程综合实训》教学大纲187《社会实践》教学大纲190《毕业实习》教学大纲194《毕业设计》教学大纲1961《高等数学D(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01515课程总学时/学分:60/3.
5(其中理论60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高等数学D(一)》是春季高考本科工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基础理论课,是深入学习专业课程的必备基础.
本课程主要包括一元微分学及积分学的部分内容.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学知识、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力的工具和有效的方法;另一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夯实初等数学中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微积分的基本概念以及概念之间之间的联系;正确理解并掌握基本定理的条件、结论;熟练掌握微积分的基本计算方法;能够对简单的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会求解.
教学中要注重介绍概念产生的背景,注重数学思想的理解,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及理论直观易懂.
注重基础教学,使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以利于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的深造提高.
教材的选取,要注重微积分与初等数学内容的衔接,适当增加函数等相关内容的复习与补充.
选用的教材要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数学思想的传授,并且注重微积分的应用,有较多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函数与极限(18学时)教学要求:1.
熟练掌握初等数学中的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概念、图像及基本性质和运算.
2.
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了解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和有界性;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
3.
理解极限概念,理解函数左、右极限的概念,以及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2关系.
4.
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5.
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去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6.
理解无穷小、无穷大的概念,掌握无穷小的比较方法.
7.
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右连续),会判断函数间断点的类型;了解函数连续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
教学重点:函数极限的概念、运算法则,两个极限存在准则及两个重要极限及其应用,函数连续的概念.
教学难点:函数极限概念,两个极限存在准则及两个重要极限及其应用.
第二章导数与微分(12学时)教学要求:1.
理解导数概念产生的背景和导数的定义,理解导数几何意义,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2.
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会求初等函数的导数.
3.
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高阶导数.
4.
理解微分的概念和微分的几何意义,掌握微分和导数的关系,会求初等函数的微分,会用微分对函数进行一次(线性)近似.
教学重点: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初等函数的导数和微分的计算.
教学难点:导数和微分的概念.
第三章微分中值定理及导数应用(18学时)教学要求:1.
了解罗尔定理和拉格朗日定理的条件、结论和证明思路,理解它们的几何意义.
2.
熟练掌握用洛必达法则求未定式的极限的方法.
3.
会用导数判定函数的单调性和凹凸性,会求函数的极值和拐点.
4.
掌握简单实际问题的最优化问题的解法.
5.
了解经济学的边际函数和弹性的概念与求法.
教学重点:洛必达法则,函数的单调性、凹凸性的判定,极值的求法,简单最优化问题的求解.
教学难点:两个中值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第四章不定积分(12学时)3教学要求:1.
理解原函数和不定积分的概念.
2.
熟练记住基本积分公式,掌握不定积分的性质.
3.
掌握不定积分的第一换元法,了解不定积分的第二换元法.
4.
会用分部积分法求一些基本类型的不定积分.
5.
会用不定积分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不定积分的第一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
教学难点:不定积分的第一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同济大学数学系.
高等数学及其应用(第二版上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2]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
高等数学(本科少学时用,上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3]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
高等数学(第七版,上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4]李心灿.
高等数学应用205例.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4《高等数学D(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01516课程总学时/学分:60/3.
5(其中理论60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高等数学D(二)》是春季高考本科工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基础理论课,是深入学习专业课程的必备基础.
本课程是《高等数学D1》的后续课程,内容包括定积分及其应用、常微分方程、多元函数微积分、无穷级数等.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学知识、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力的工具和有效的方法;另一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理解基本概念以及概念之间之间的联系;正确理解并掌握基本定理的条件、结论;熟练掌握基本计算方法;能够对简单的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会求解.
教学中要注重介绍概念产生的背景,注重数学思想的理解,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及理论直观易懂.
注重基础教学,使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以利于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的深造提高.
选用的教材要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数学思想的传授,并且注重应用,有较多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五章定积分及其应用(10学时)教学要求:1.
了解定积分概念产生的背景,理解定积分的定义,知道定积分的性质.
2.
理解积分上限函数的概念,并会求其导数.
3.
熟练掌握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4.
熟练掌握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
5.
理解定积分的微元法思想.
6.
会用定积分求简单平面图形的面积、简单旋转体的体积及平面曲线的弧长.
7.
会用定积分求变力沿直线做的功、水的侧压力.
8.
了解反常积分的概念,并会求简单的反常积分.
5教学重点:定积分概念,牛顿-莱布尼茨公式及其应用,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定积分的简单几何应用和物理应用.
教学难点:定积分概念,牛顿-莱布尼茨公式及其应用,定积分的微元法思想.
第六章常微分方程(10学时)教学要求:1.
理解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2.
熟练掌握简单一阶可分离变量微分方程和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3.
掌握简单可降阶的高阶微分方程的解法.
4.
理解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的性质和解的结构定理.
5.
熟练掌握二阶线性常系数齐次微分方程的解法.
6.
会求简单二阶线性常系数非齐次微分方程的解.
7.
了解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教学重点:一阶可分离变量微分方程和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二阶线性常系数齐次微分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二阶线性常系数非齐次微分方程的解法.
第六章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12学时)教学要求:1.
掌握向量概念及其线性运算.
2.
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和向量的坐标的概念,掌握向量线性运算的坐标表示,会求向量的方向角、方向余弦与投影.
3.
理解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积的概念,会用坐标求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积.
4.
会求空间平面方程,会求两平面的夹角及点到平面的距离.
5.
会求空间直线方程,会求两直线的夹角及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6.
了解空间曲面及其方程,了解空间曲线及其方程.
教学重点: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积,空间平面方程,空间直线方程教学难点:向量的坐标,用坐标表示向量的运算,空间平面与直线方程的求法.
第八章多元函数微分学(12学时)教学要求:1.
理解多元函数的基本概念,了解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
2.
理解偏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多元函数的偏导数.
3.
理解全微分的概念,会求简单多元函数的全微分.
4.
掌握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了解隐函数的求导公式.
5.
了解多元函数微分学的几何应用.
6.
会求简单多元函数的极值,会求简单实际问题的最优化问题6的解.
教学重点: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求法.
教学难点: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概念,复合函数求导法则.
第九章多元函数的积分学(14学时)教学要求:1.
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2.
掌握直角坐标系下计算二重积分的方法.
3.
掌握极坐标系下计算二重积分的方法.
4.
了解二重积分的几何与物理应用.
5.
了解对弧长的曲线积分的概念及计算.
6.
了解对坐标的曲线积分的概念与计算.
7.
了解格林公式及其应用.
8.
了解对面积的曲面积分概念及计算.
9.
了解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概念及计算.
教学重点:二重积分的计算,二重积分的应用.
教学难点: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二重积分的计算.
第十章无穷级数(14学时)教学要求:1.
理解常数项级数的概念与性质.
2.
掌握正项级数的审敛法,了解交错级数及其审敛法,了解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
3.
理解函数项级数的概念,掌握幂级数的收敛性的判定方法.
4.
了解函数展开成幂级数的方法.
5.
了解傅里叶级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了解傅里叶级数的收敛定理.
6.
了解无穷级数的简单应用.
教学重点:正项级数的审敛法,幂级数收敛域的求法.
教学难点:级数收敛的定义,正项级数的审敛法,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同济大学数学系.
高等数学及其应用(第二版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2]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
高等数学(本科少学时用,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3]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
高等数学(第七版,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7[4]李心灿.
高等数学应用205例.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8《网络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2076课程总学时/学分:42/2.
5(其中理论42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计算机网络是当今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工程中迅速发展的新兴技术之一,也是计算机应用中一个空前跃的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扩大,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人士、各学科、各专业学生学习的必修课程,从发展的角度看,对任何人来说计算机网络技术都是必须要掌握的一种技术.
所以,本课程是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其实践性也较强.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
要求学生在牢固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了解网络技术的发展规律,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网络协议与实用网络技术.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传输技术、网络体系结构、通信协议、局域网组网原理、广域网技术、Internet技术、网络安全以及网络有关应用,为今后从事计算机网络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实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基本操作,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价值,提高自身社会竞争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要求:(1)了解及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2)掌握网络通信的基本概念及网络通信相关技术;(3)熟练掌握OSI参考模型及TCP/IP参考模型的体系结构和各层的功能;9(4)熟练掌握各种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物理层规范,其中包括10Mb/sEthernet、100Mb/sEthernet、GigabitEthernet、10GigabitEthernet、全双工以太网;无线局域网等,并掌握交换式网络技术和局域网互连技术;了解其它种类的高速局域网;(5)了解各种广域网的基本概念、分组转发机制、协议功能、网络组,其中包括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ISDN、ATM等;(6)掌握常见的网络互连技术和使用的网络互连设备;(7)了解xDSL、CATV、HFC、光纤接入等接入网技术;(8)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掌握常规密钥、公开密钥两种密码体制,了解报文鉴别与密钥分配,掌握防火墙技术;(9)了解网络管理模式及常用的网络维护工具;(10)了解网络程序设计的编程模型及编程实现.
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教学或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本课涉及知识面较广,与应用联系密切,而且知识更新较快,教材内容有时无法体现当前网络界的最新技术.
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授课内容要从多种教科书和相关报刊杂志论文归纳综合,教学方法上,理论联系实际,多讲授新的实用技术,采取课堂讲授、上机操作、课后自学、课堂讨论等形式.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掌握远程联机系统、计算机互连网络、标准化网络阶段、网络互连与高速网络各发展阶段的概念和特点,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及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几种分类方式;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熟练掌握实体、协议、接口、服务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OSI参考模型及TCP/IP协议的体系结构;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标准OSI与TCP/IP体系结构的比较.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几种分类方式;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10熟练掌握实体、协议、接口、服务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OSI参考模型及TCP/IP协议的体系结构.
教学难点:OSI参考模型及TCP/IP协议的体系结构;实体、协议、接口、服务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网络通信技术(6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数据通信一些基本概念;掌握基带传输与宽带传输、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的特点;掌握多路复用技术;掌握数据交换技术原理及常用的交换技术;掌握奇偶校验码、CRC码、海明码;掌握有线传输介质、无线传输介质.
教学重点:掌握数据通信一些基本概念;掌握数据交换技术原理及常用的交换技术;掌握奇偶校验码、CRC码、海明码.
教学难点:数据交换技术原理及常用的交换技术;奇偶校验码、CRC码、海明码.
第三章网络体系结构及网络协议(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OSI模型和TCP/IP模型;掌握协议参考模型的各层的功能.
教学重点:OSI参考模型及其各层的功能;TCP/IP参考模型及其各层的功能.
教学难点:OSI参考模型及其各层的功能;TCP/IP参考模型及其各层的功能.
第四章局域网(6学时)教学要求:熟练掌握传统以太网的工作原理以及连接方法;掌握硬件地址的概念,了解MAC子层的帧格式;熟练掌握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扩展局域网的技术;掌握100Mb/s、吉比特、10吉比特以太网的网络技术;掌握虚拟局域网的概念及静态VLAN技术和动态VLAN技术.
教学重点:传统以太网的工作原理以及连接方法;硬件地址的概念,了解MAC子层的帧格式;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扩展局域网的技术.
教学难点:硬件地址的概念,MAC子层的帧格式;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扩展局域网的技术.
11第五章无线网络技术(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无线局域网的组成;了解802.
11无线局域网四种不同的类型;掌握CSMA/CA协议、确认机制、帧间隔、退避算法、信道预约等技术;了解802.
11MAC帧的构成;了解无线个人区域网与无线城域网的基本内容.
第六章网络互连(8学时)教学要求:掌握路由器的构成以及路由表和转发表的定义;掌握互联网和因特网的区别以及一些常用的互联设备;熟练掌握IP地址的表示方法及分类,掌握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关系,掌握地址解析协议ARP和逆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掌握IP数据包的格式,掌握IP层分组转发的流程;熟练掌握子网及子网掩码的概念,熟练掌握如何在路由器中查找转发表,掌握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CIDR;掌握因特网的控制报文协议ICMP;掌握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RIP、OSPF、BGP等;掌握虚拟网VPN的概念以及网络地址转换NAT;了解下一代网际协议IPv6以及IPV4向IPV6过渡技术.
教学重点:掌握互联网和因特网的区别以及一些常用的互联设备;熟练掌握IP地址的表示方法及分类,掌握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关系,掌握地址解析协议ARP和逆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掌握IP数据包的格式,掌握IP层分组转发的流程;熟练掌握子网及子网掩码的概念,熟练掌握如何在路由器中查找转发表,掌握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CIDR.
教学难点:IP地址的表示方法及分类;划分子网及子网掩码的概念,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CIDR.
第七章接入网与接入技术(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接入网的概念和分类;掌握普通电话MODEM的接入技术;了解ADSL、HDSL、VDSL技术;了解CATV网、HFC、CableMODEM的系统结构及比较;了解光纤接入网的拓扑结构、连接方式、接口、复用技术;了解有源光网络、无源光网络;了解宽带光纤接入网的应用.
第八章计算机网络安全(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的问题;掌握一般的数据加密模型;掌握替代密码、置换密码、数据加密标准DES;掌握公开密钥密码体制的特点、RSA、数字12签名;掌握报文鉴别的原理;了解密钥分配协议;了解电子邮件的加密;掌握防火墙的定义以及防火墙技术的分类.
第九章网络管理与维护(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了解ISO网络管理模式;了解公共管理信息协议CMIP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掌握Ping,Ipconfig,Tracert,Netstat,Arp等几种常用网络维护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局域网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第十章网络程序设计(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Socket编程模型及程序设计方法;了解HTTP协议的基本原理及网络编程方法;了解ICMP的协议格式及基于ICMP协议的程序设计方法.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谢钧,谢希仁.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4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
[2]陈明,张永斌.
《网络概论》.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年.
[3]程良伦.
《网络工程概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4]张默.
《计算机网络导论实用教程》.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13《数字图像创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2163课程总学时/学分:48/2(其中理论24学时,实验24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网络工程(春季)专业的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目的是使学生深入掌握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的功能和应用方法.
学完本课程学生应该全面深入掌握Photoshop的各项功能.
主要内容有:Photoshop基础知识与操作环境,图像的输入、输出和存储,选区、图层、通道和蒙版的操作,通道和蒙版色彩管理,印刷图像调节路径绘制和编辑,图像的绘制编辑及图像修饰,动作的应用,文字的应用等.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熟练掌握Photoshop的各项操作.
包括:创建选区,创建和使用图层,使用通道和蒙版,色彩管理和印刷,调节图像,绘制和编辑路径,图像的绘制编辑及图像修饰,动作和历史的使用,文字的使用等.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教材选定由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出版的《Adobe创意大学PhotoshopCS6标准教材》.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Photoshop基础知识与操作环境(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矢量图形和像素图像之间的区别以及和图像有关的各种基本概念;掌握所有的颜色模式并能解释各种颜色模式的用途;掌握如何优化和定制Photoshop工作环境;掌握工作环境中各种面板的设置和用途;掌握状态栏和工具属性栏中各个设定项的含义和用途;掌握预设管理器的使用;掌握Bridge的用法.
14教学重点:位图与矢量图的区别;不同颜色模式的区分;Photoshop软件界面.
教学难点:不同颜色模式的阐述;Photoshop软件中各部分的区分.
[实验名称]文件的基本操作[实验要求]练习在Photoshop中,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新建文件、打开文件、保存文件、关闭文件的操作.
[实验学时]2学时第二章输入、输出和存储图像(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和图像扫描有关的各种情况和设定;掌握通过数码相机中获取图像的方法;掌握栅格化矢量图和PhotoshopCS6中绘制的矢量对象的方法;掌握不同的存储格式在不同情况下的使用,并了解各种存储设定项的含义和用途;掌握使用VersionCue存储文件教学重点:扫描图像的各种情况设定;获取数码相机中图像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在Photoshop中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图像进行不同格式的存储.
[实验名称]获取图像并进行编辑存储[实验要求]通过数码相机获取图像,在获取后对图像按照要求进行编辑,最终保存,并把图片保存为不同格式,以此练习各种存储格式并了解在存储时的设定命令.
[实验学时]2学时第三章创建选区(5学时)教学要求:掌握通过选择工具、快速选择工具和选择命令的各种方法;掌握选项对选区的影响;熟练使用Alpha通道快速蒙板创建选区教学重点:通过不同的选区工具对选区进行操作教学难点:在创建选区时,不同的动作命令对选区的删减、合并的操作.
15[实验名称]编辑选区[实验要求]通过不同的选区工具对图像进行选区的选择,在选中进行复制、剪切、合并的编辑,最终把选中的选区变为一副完整的作品.
[实验学时]2学时第四章创建和使用图层(5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图层、图层组和图层类型的概念及使用方法;熟练使用图层面板中的各个选项;使用合适的工具和命令创建并管理图层;使用编辑、矢量和绘画工具编辑图层,并对图层执行样式和滤镜;掌握如何使用合适的工具和命令来创建并修改剪贴蒙板;掌握图层中不同混合模式的含义和使用;掌握自动对齐、自动混合图层命令的使用;掌握图层效果的操作方法和各个设定项的含义;掌握创建图层样式的方法;掌握智能对象的使用方法;掌握调节图层和填充图层的概念和使用;熟练使用图层蒙板.
教学重点:对"图层"面板有整体的认识,进一步掌握新建、复制、删除、合并等关于图层、图层组的操作方法;熟悉智能对象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在对图层进行操作时快捷键的使用及图层的分层分组.
[实验名称]制作逼真的倒影效果[实验要求]运动复制图层及变换等功能,为原本的陆上树林制作水中的树倒影效果.
[实验学时]2学时第五章通道和蒙版(5学时)教学要求:掌握不同的通道类型及用途;通过通道面板创建、管理并使用通道;熟练掌握蒙版面板及相关选项的使用;掌握快速蒙版和蒙版的概念及使用方法;熟练使用计算和应用图像命令教学重点:在Photoshop中的各种通道及其相关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按照图像要求对各类型的通道进行正确的处理.
16[实验名称]制作玻璃笑脸[实验要求]结合Alpha通道、滤镜及相关的混合模式等功能,制作在荷叶上的水珠效果玻璃笑脸.
[实验学时]2学时第六章色彩管理和印刷(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AdobePhotoshopCS6中的色彩管理流程以及和色彩管理相关的术语和操作;掌握颜色管理、颜色设置对话框中各个选项的含义和用途;掌握的使用方法;掌握图像输出和印刷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打印对话框中各选项的含义和用途.
教学重点:掌握图像输出和图像印刷的方法教学难点:在设置时对颜色模式的管理,颜色设置对话框中每个选项的用途.
[实验名称]设置图像打印尺寸及分辨率[实验要求]了解印刷不同的印刷品所需的分辨率,设置数码照片的打印尺寸,对图片的打印尺寸及颜色模式进行设置.
[实验学时]2学时第七章图像调节(5学时)教学要求:通过直方图来鉴别图像或当前选区的色调范围并由此而对图像进行所需要的调整;掌握图像的调整菜单下的各种命令的使用范围和方法;掌握如何对图像的色调范围进行数字化的控制;掌握自动颜色校正对话框中各选项的功能;熟练掌握调整面板的使用方法;熟练使用图像大小对话框中各项对图片的尺寸和分辨率进行修改;熟练使用裁剪工具和图像剪切命令对图像进行裁切.
教学重点:润饰图像、调整图像色彩的方法教学难点:通过润饰图像的命令,改变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改变图像的色彩及饱和度.
17[实验名称]润饰图像[实验要求]按照颜色的色阶、色相、饱和度三个方面,对图片进行润色调整.
[实验学时]2学时第八章路径绘制和编辑(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如何使用钢笔和形状工具创建各种形状;掌握如何选择、修改、存储和输出路径;掌握剪辑路径的创建方法和作用;掌握通过变换命令对路径进行各种变换操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如何正确使用钢笔工具、图形工具、路径选择工具、直接选择工具以及路径面板等,绘制与编辑图形的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使用钢笔绘制图形.
[实验名称]绘制汽车海报[实验要求]按照示例图,利用路径绘制和编辑的工具,绘制汽车海报的矢量绘图.
[实验学时]2学时第九章图像的绘制编辑及图像修饰(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Photoshop中绘制图像工具的使用(包括:画笔、铅笔、模糊、锐化、涂抹、减淡、加深、海绵、橡皮擦等);掌握画笔面板中各种选项的使用(包括:画笔笔尖形状、动态形状、其他形状等);熟练掌握定义图案、定义画笔预设和渐变编辑器的方法;使用滤镜包括智能滤镜对图像进行各种效果和润饰处理;熟练使用工具对图像缺陷进行修复(工具包括:仿制图章、图案图章、污点修复画笔、修复画笔、修补、红眼、颜色替换);使用变形和液化及增强的消失点命令对图像进行扭曲变形掌握内容识别比例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绘制图像工具的使用,变换及修饰图像的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工具与命令正确的对图像进行修补、调色[实验名称]变换与修饰图像18[实验要求]利用所学工具,对图像进行修补处理,修除人物脸上的斑点,修除多余的图像,并对图像中的纹样进行复制.
[实验学时]2学时第十章动作和历史的使用(4学时)教学要求:使用动作面板中提供的各种命令创建动作;使用批处理命令包括使用Bridge播放动作;从一个动作创建快捷批处理;了解自动菜单中各项命令的目的和使用;掌握历史面板的各选项;熟练使用历史记录画笔和历史记录艺术历史工具.
教学重点:如何利用自动化处理功能减少重复性工作.
教学难点:熟练使用批处理、合成全景图、PDF演示文稿及图像处理等功能,执行相应的自动化处理.
[实验名称]录制动作并应用[实验要求]利用录制动作按钮对图片进行增加版权标志的动作录制,录制完成后对其进行应用,并修改动作中命令的参数,观察不同的效果.
[实验学时]2学时第十一章文字的使用(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文字面板中各个选项的用途和含义使用文字工具和相关命令创建、编辑文字,并对文字进行效果处理.
教学重点:在Photoshop中格式化对象的字符与段落属性、制作异形文本效果、路径绕排效果教学难点:在处理较多的文本时,如何使用字符样式与段落样式,实现快速、便捷的格式化处理.
[实验名称]"律法"主题的海报设计[实验要求]按照参考图片,制作以"律法"为主题的海报设计,在制作过程中,主要通过文字、领带以及领带上的滴血,非常形象地体现出律法的严肃性.
19[实验学时]2学时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刘大智.
《ADOBE创意大学PhotoshopCS6标准教材》.
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13.
20《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12132课程总学时/学分:78/3.
5(其中理论52学时,实验26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该课程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通过C语言基本内容及程序设计基本方法与编程技巧的学习与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及方法,促进提高大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培养计算机类学生软件开发能力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又要注重基本技能训练,重视上机实践环节.
通过该课程学习达到以下要求:熟悉C语言的基本概念、程序特点、语句语法;掌握算法的概念及设计方法;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及编程技巧,能正确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熟练掌握调试程序的基本方法,并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课程重点是算法设计、逻辑控制、数组程序设计、函数程序设计、指针程序设计、结构体程序设计、文件程序设计.
算法设计和实现是贯穿课程始终的核心教学内容,是体现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一切教学内容都围绕算法设计和实现进行.
编写使用用户函数是本课程的难点之一,面对各种变量、数组元素、数组名、指针等不同的形参类型,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方法各不相同,初学者很容易将其混淆,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难点问题的把握处理.
本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后续课程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等专业课程的前导课程,也是进行逻辑训练和实践应用训练的重要基础课程.
教学方法:本课程是学习面向过程的编程的入门课,讲解应以程序设计为主线组织教学,强调算法设计和程序实现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讲练密切结合,21理论实验同步教学,条件许可时实行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加强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学习程序设计,力求举一反三;实行任务驱动,按照"问题分析—算法设计—程序实现—结果分析—总结完善"的教学路线实现每一个任务;重点程序前后各章密切衔接,逐步拓展,循序渐进;对所有重点教学内容全部设置实验,强化重点教学内容的教学.
教材编选的原则:优先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获奖教材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所选教材要突出程序设计主线,利于程序设计能力培养.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程序设计概述(6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熟悉算法设计和描述的基本方法,能对简单的问题设计算法,并用流程图表达出来;了解C语言程序结构的基本特点;了解数据类型、常量、变量的基本概念;掌握标识符的概念、特点与命名规则,了解保留字的概念;掌握在VC++6.
0环境下编辑、运行简单的C语言程序的方法.
教学重点:算法的概念、算法的设计及描述方法;数据类型、常量、变量的基本概念;在VC++6.
0环境下编辑、运行简单的C语言程序的方法.
教学难点:算法设计及描述;在VC++6.
0环境下编辑、运行C语言程序.
[实验名称]C语言程序的编辑运行[实验要求]熟悉VisualC++6.
0的基本界面;学会在VisualC++6.
0环境中建立、保存C语言源程序文件的方法;熟悉使用VisualC++6.
0编辑运行C语言程序的基本方法;认识C语言程序的结构特点,学习程序的基本编写方法.
[实验学时]2学时第二章简单程序设计(6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基本输出、输入函数printf()、scanf()的格式及其主要用法;掌握字符输出、输入函数putchar()、getchar()格式及其用法;掌握变量的定义和使用方法;熟悉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熟悉编译预处理命令define和include的基22本功能和用法;熟悉数据类型的转换方法;掌握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方法.
教学重点:输入输出函数printf()、scanf()、putchar()、getchar()格式及其用法;变量的定义和使用;define和include的用法;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printf()、scanf()的格式;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方法.
[实验名称]简单程序设计[实验要求]以VC++6.
0为编程调试环境编写实现数值型数据、字符型数据的输入输出程序,通过本实验,掌握printf()、scanf()、putchar()、getchar()等基本输入、输出函数的格式及其主要用法;掌握简单变量的定义和使用方法;熟悉宏定义命令和文件包含命令的用法;学会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实验学时]2学时第三章分支结构程序设计(8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程序顺序、分支、循环等三种控制结构特点,能对任何一种结构绘制流程图;熟练掌握if语句三种形式(if、if-else、if-elseif)的特点及使用方法;掌握switch语句的结构、特点及用法;了解关系运算符及关系表达式的特点、作用,能熟练使用关系表达式;了解逻辑运算符及逻辑表达式的特点、作用,能熟练使用逻辑表达式;掌握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嵌套的分支结构的特点,掌握嵌套的分支结构程序的设计方法;能熟练设计分支结构程序.
教学重点:分支结构特点;if命令的特点及使用方法;switch结构、特点及用法;关系运算符及关系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及逻辑表达式;分支结构程序设计实现.
教学难点:用逻辑表达式表达复合条件;嵌套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名称]分支结构程序设计[实验要求]练习使用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表示条件的方法;以VC++6.
0为编程调试环境,编写调试使用if命令(if、if-else、if-elseif三种形式)进行分支控制的程序;编写调试使用switch命令进行分支控制的程序;设计实现嵌套的分支结构的程序.
通过本实验,掌握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
23[实验学时]2学时第四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10学时)教学要求:熟练掌握三种循环控制语句(while、dowhile、for)的结构特点及使用方法;掌握循环程序设计方法,能利用三种循环控制语句设计循环程序;掌握break和continue命令的用法;掌握多重循环程序的结构特点;能熟练设计单循环结构和二重循环结构的程序.
教学重点:三种循环控制(while、dowhile、for)结构特点及循环程序设计实现;多重循环程序的结构特点及实现.
教学难点:for结构特点及循环程序设计实现;多重循环程序的结构特点及实现.
[实验名称]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实验要求]以VC++6.
0为编程调试环境,分别设计实现while结构程序、设计实现dowhile结构程序、设计实现for结构程序;设计实现多重循环结构程序.
通过本实验,加深对循环控制结构有关概念的理解,掌握while、do-while和for三种循环控制特点及循环结构程序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重点掌握while结构和for结构循环程序.
[实验学时]4学时第五章数组(1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数组的特点;熟练掌握数值型一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元素引用及输入输出方法;掌握数值型二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方法;掌握字符数组的定义、初始化方法;掌握字符串的输入输出方法;熟悉常用的字符串操作函数;了解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在计算机中的存储结构;掌握数值型、字符型一维数组的编程应用.
教学重点:数值型一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及程序设计;字符型一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及其程序设计.
教学难点:使用字符型数组处理字符串.
[实验名称]一维数组程序设计24[实验要求]以VC++6.
0为编程调试环境,设计实现数值型一维数组的输入输出程序;设计实现数值型一维数组的应用程序;设计实现字符串处理程序.
通过本实验,加深对数组的理解,掌握使用数组处理批量数据的程序设计方法,掌握字符数据处理程序的设计方法.
[实验学时]4学时第六章函数(1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用户函数的概念及特点;掌握用户函数的一般结构及函数的定义方法;掌握形参、实参、函数原型等重要概念;掌握函数声明、函数调用的一般方法;掌握函数嵌套的概念,能定义和使用嵌套函数;掌握函数递归的概念,能定义和使用递归函数;掌握数组元素作函数参数、一维数组名作函数参数时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方法;了解局部变量、全局变量和变量的存储类型的概念,熟悉auto型和static型局部变量的特点和用法;掌握应用用户函数的程序设计方法;掌握利用函数进行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用户函数的一般结构及定义方法;形参、实参、函数原型等概念;函数声明、函数调用方法;定义和使用嵌套函数;定义和使用递归函数;数组元素作函数参数、一维数组名作函数参数时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方法.
教学难点:一维数组名作参数的函数定义和调用.
[实验名称]函数程序设计[实验要求]简单变量作参数的用户函数的设计应用;简单变量作参数的实现一维数组的处理;设计实现一维数组名作函数参数的应用程序.
通过本实验,加深对用户函数的理解,加深结构化程序设计的理解,掌握简单变量作函数参数的程序设计方法,掌握使用用户函数处理一维数组的程序设计方法.
[实验学时]4学时第七章指针(1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指针和指针变量的概念,了解数据的直接访问、间接访问的异同;掌握指针变量的定义、赋值方法;熟练使用指针访问简单变量;掌握指向一维数组的指针变量的定义方法,掌握用指针访问一维数组及字符串的方法;掌握指针数组25的定义及用法;掌握简单指针变量作函数参数的程序设计方法;掌握指向数组的指针作函数参数的程序设计方法;掌握字符串指针作函数参数的程序设计方法;熟悉指针数组作函数参数的程序设计方法;掌握指针函数的概念及指针函数的设计及使用方法;了解指针与二维数组的关系.
教学重点:指针和指针变量的概念;使用指针访问简单变量;用指针访问一维数组及字符串;掌握简单指针变量作函数参数的程序设计;指针作函数参数;指针函数.
教学难点:指针数组作函数参数;指针函数.
[实验名称]指针程序设计[实验要求]用指针访问简单变量;用指针访问一维数组;用指针处理字符串;简单指针变量作函数参数的程序设计;指向数组的指针作函数参数的程序设计.
通过本实验,加深指针的理解,掌握基本的指针程序设计方法.
[实验学时]4学时第八章结构体(6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结构体的概念和特点;熟练定义结构体数据类型,掌握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引用及初始化方法;了解结构体数组的特点,能使用结构体数组解决简单问题;掌握结构体指针变量的定义与基本用法;熟悉结构体指针变量作函数参数的程序设计方法;了解链表的结构特点,掌握链表结构的定义方法,了解链表的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定义结构体数据类型;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及初始化方法;结构体数组的定义及使用;结构体指针变量的定义与基本用法;简单结构体程序的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结构体指针变量作函数参数.
[实验名称]结构体程序设计[实验要求]设计实现简单的结构体程序,实现结构体数据的输入输出及简单处理;设计实现简单的结构体数组程序,实现批量结构体数据的处理.
通过本实验,加深结构体数据的理解,掌握简单结构体程序的设计方法.
26[实验学时]2学时第九文件(6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文件的概念及文件分类;了解文件操作的一般过程;了解文件类型指针的概念及使用FILE定义文件类型指针的方法;了解文件使用方式及表示,掌握文件的打开与关闭函数fopen()和fclose()的格式及用法;掌握文件的读写函数fputc()、fgetc()、fputs()、fgets()、fread()、fwrite()的功能、格式及用法;了解文件读写函数fprintf()和fscanf()等的功能、格式及用法;掌握文件结束函数feof()的功能及用法.
熟悉文件的定位函数rewind()、fseek()、ftell()的功能、格式及用法;掌握使用文件进行数据读写的程序设计方法.
教学重点:文件打开与关闭;基本的文件读写函数fputc()、fgetc()、fputs()、fgets()、fread()、fwrite()用法;使用文件进行数据读写的程序设计.
教学难点:使用文件进行数据读写的程序设计.
[实验名称]文件程序设计[实验要求]编写调试存储及显示文本文件内容的程序.
通过本实验,掌握文件、文件指针的概念,掌握文件读写的基本方法,加深对文件的理解,熟悉基本的文件程序设计方法[实验学时]2学时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张磊.
《C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0[2]谭浩强.
《C程序设计》(第4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6[3]梁海英.
《C语言程序设计》(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627《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12166课程总学时/学分:64/3(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计算机网络》是数字媒体技术(春季)、网络工程(春季)专业学生一门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
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
要求学生在牢固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了解网络技术的发展规律,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网络协议与实用网络技术.
学完本课程学生应该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熟悉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体系结构、网络五层折中模型,局域网、网络互连、Internet应用、网络新技术和网络管理和安全、接入网技术等内容.
并培养学生具备简单的组网与网管能力,从而为今后从事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设计与开发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要求:在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TCP/IP协议体系结构,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的功能和相关协议与应用,以及无线网络、网络安全和网络新技术等.
2、教学重点: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的功能和相关协议与应用.
3、前后课程联系:前导课程是《网络工程导论》,后续课程是《计算机组网技术》、《网站建设与管理》.
4、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依据各章节内容特点因章节施教,项目化教学贯穿始终.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28中要注意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充分统一.
16学时的实验既有验证性实验又有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网络协议的真正理解,并熟练掌握相关知识.
5、教材编选原则:优先选用《全国大中专教学用书汇编目录》推荐的内容新、质量高、声誉好的教材,积极选订国家级、省部级获奖的优秀教材.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8学时)教学要求: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及发展方向;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网络拓扑结构;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掌握TCP/IP协议的体系结构的概念;了解OSI与TCP/IP体系结构的关系.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网络五层折中模型.
教学难点:时延指标、网络模型[实验名称]认识局域网及实验台[实验要求]认识RACK实验台,了解实验室布局;借助于RACK实验台,认识交换机与路由器的结构和连接方法;学会双绞线的制作;掌握简单的局域网组网方法;记录实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2学时第二章物理层(6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数据通信一些基本概念;掌握数据通信模型及数据通信的任务;掌握波特率与比特率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掌握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掌握多路复用技术原理;了解PCM体制及SDH和SONET;掌握ADSL的原理及应用.
教学重点:数据通信模型及数据通信的任务、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多路复用技术、ADSL的原理及应用.
教学难点:PCM体制及SDH和SONET.
[实验名称]常用网络测试工具的应用.
29[实验要求]在局域网环境下,练习使用ARP、PING、IPCONFIG、TRACERT等流行网络测试工具;比较各种不同网络工具的使用特点;记录实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2学时第三章数据链路层(8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了解因特网的点对点协议PPP的工作原理.
掌握传统以太网的工作原理以及连接方法;掌握硬件地址的概念,了解MAC子层的帧格式;掌握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扩展局域网的技术;掌握100Mb/s、吉比特、10吉比特以太网的网络技术.
教学重点: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传统以太网的工作原理以及连接方法、CSMA/CD协议、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扩展局域网的技术.
教学难点:CSMA/CD协议.
[实验名称]交换机与集线器.
[实验要求]在模拟环境中分别配置使用集线器的共享式局域网和使用交换机的交换式以太网,并配置各主机的网络连接属性;在模拟方式下分别测试两个网络的连通性,并观察集线器和交换机行为的不同;学习如何查看和清空交换机转发表,并在模拟方式下观察交换机如何处理已知目的MAC地址的单播帧和未知MAC地址的单播帧,以及转发表内容的变化;在模拟方式下观察交换机如何处理广播;记录实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2学时第四章网络层(1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路由器的构成以及路由表和转发表的定义;掌握互联网和因特网的区别以及一些常用的互联设备;掌握IP地址的表示方法及分类,了解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关系,了解地址解析协议ARP和逆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掌握IP数据包的格式,掌握IP层分组转发的流程;掌握子网及子网掩码的概念,掌握如何在路由器中查找转发表,掌握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CIDR;了解因特网的控制报文协议ICMP;掌握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RIP、OSPF、BGP等;掌握虚拟网VPN的概念以及网络地址转换NAT.
30教学重点:IP地址的表示方法及分类、子网及子网掩码的概念、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CIDR、IP层分组转发的流程.
教学难点: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RIP、OSPF、BGP.
[实验名称]IP地址分配与子网划分.
[实验要求]搭建局域网环境正确连接两台交换机并正确配置交换机,将若干台测试机正确连接到交换机端口.
设计两种IP地址分配方案:第一种,将各测试主机分到同一子网中;第二种,将各测试主机分到不同子网中,写出配置方案并完成配置.
将两台相邻主机配置重复的IP地址,观察出现的情况并记录由重复地址所导致的错误消息,最后纠正重复地址问题;记录实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名称]动态路由协议配置[实验要求]讲解路由器串口的作用,路由器串口之间连线的特点,了解路由器DCE与DTE间的配置区别;在RACK实验台上搭建网络环境模拟如下场景:假设校园网通过一台路由器连接到校园外的另一台路由器上,实现校园网内部主机与校园网外部主机的相互通信;选择RIPV2作为路由选择协议,在路由器上做相应配置,使得校园网内、外部主机可以相互通信;测试主机的连通性,并记录配置参数与结果;查看并记录路由表内容,描述每一路由表项的作用.
[实验学时]2学时第五章传输层(6学时)教学要求:掌握运输层的功能;了解TCP/IP协议中的运输层位置;掌握传输控制协议TCP;了解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掌握TCP的流量控制;了解TCP的拥塞控制;掌握TCP的运输连接管理.
教学重点:运输层的功能、传输控制协议TCP、TCP的流量控制.
教学难点:端口的复用与分用、TCP的运输连接管理.
[实验名称]网络协议分析.
31[实验要求]利用RACK实验台搭建局域网环境,该局域网主要由交换机与多台测试主机构成;对测试主机进行TCP/IP协议属性的配置使它们属于同一网段,在一台测试主机A上安装网络分析和捕获数据包的底层链接库WINPCAP、网络协议分析软件ethereal,在其它测试主机上对主机A进行各种网络访问操作,在A上运行ethereal,并捕捉数据包;对捕获的数据包信息逐一分析,给合所学协议,观察每一项所表达含义.
通过对TCP连接的跟踪,理解TCP是怎样进行连接建立与释放的;记录实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2学时第六章应用层(6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因特网的域名结构以及如何用域名服务器进行域名解析;了解FTP的工作原理;掌握电子邮件的主要组成构件以及电子邮件中使用的协议SMTP、POP3、IMAP、MIME的工作方式特点;掌握万维网中链接、超文本、超媒体等概念,掌握统一资源定位符URL的定义和访问方式,掌握超文本的传送协议HTTP的工作过程,掌握用HTML制作简单的网页;掌握实现万维网页面中的超链;了解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的工作过程;掌握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了解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教学重点:电子邮件的主要组成构件以及电子邮件中使用的协议SMTP、POP3、IMAP、MIME的工作方式特点,万维网中链接、超文本、超媒体等概念.
教学难点: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实验名称]Internet的应用.
[实验要求]配置本地的Internet属性,了解各项配置作用并调整各项参数,观察结果;申请一电子邮箱,运行邮件客户端软件outlook或foxmail并对其进行配置使其成功完成邮件收发;安装并配置FTP服务器软件Server_U,建立一FTP服务器,并用客户端软件cuteftp对其进行连接,观察并记录连接状态;自选完成其它应用(如Telnet、dhcp等);记录实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2学时第七章网络安全(6学时)32教学要求: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的问题;掌握一般的数据加密模型以及密钥密码体制;掌握数字签名及报文鉴别的原理;了解密钥分配协议;了解因特网使用的安全协议;掌握防火墙的定义以及防火墙技术的分类.
教学重点:数据加密模型以及密钥密码体制、数字签名及报文鉴别的原理.
教学难点:因特网使用的安全协议.
[实验名称]路由器访问控制列表.
[实验要求]构建模拟网络环境,设计分组过滤条件;为路由器、主机配置网络连接属性,并测试连通性;为路由器配置标准访问控制列表和扩展访问控制列表;测试网络安全性要求;记录实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2学时第八章因特网的音频/视频服务(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流式存储音频/视频、交互式音频/视频;了解具有元文件的万维网服务器;掌握媒体服务器的概念和RTSP;了解IP电话所使用的协议RTP、RTCP.
了解因特网的服务质量以及调度和管理机制、综合服务IntServ与区分服务DiffServ等.
教学重点:流式存储音频/视频、交互式音频/视频.
媒体服务器的概念和RTSP.
教学难点:综合服务IntServ与区分服务DiffServ.
第九章无线网络(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无线局域网WLAN的组成、MAC层协议;掌握无线个域网WPAN的概念及协议;了解无线城域网WMAN的概念及协议;了解蜂窝移动通信网.
教学重点:无线局域网WLAN的组成、MAC层协议.
教学难点:蜂窝移动通信网.
第十章下一代因特网(4学时)33教学要求:掌握下一代因特网IPv6的定义及过渡技术;了解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的工作原理;了解P2P应用.
教学重点:下一代因特网IPv6的定义及过渡技术.
教学难点:P2P应用.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谢希仁编著.
《计算机网络》(第6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6月[2]谢钧谢希仁编著.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4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9月[3]刘永华主编.
《计算机网络-原理、技术及应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34《二维动画》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2142课程总学时/学分:48/2(其中理论24学时,实验24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网络工程(春季)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该熟练掌握flash的使用方法,并能以flash为制作工具,设计和制作出具有一定水准的二维动画,从而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二维动画学习的兴趣.
学完本课程以后,学生能够从二维动画制作的角度出发去掌握flash的应用方法,通过实际演练例题,为后续的ActionScript课程打下扎实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熟练掌握flash的使用方法,以flash为工具,进而设计和制作出具有一定水准的二维动画.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图层和帧的概念、对象和元件的制作、逐帧动画、形状渐变动画、传统补间动画、引导层动画、遮罩动画、使用场景、使用按钮、添加声音等,为今后设计和制作二维动画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与教学计划中后面开设的《ActionScript编程》和《基于Flash的互动媒体制作》结合,形成了动画制作课程体系模块.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教学与实验相结合、边讲边练的一体化教学方式.
教材采用Adobe创意大学标准教材.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FlashCS6快速入门(2学时)35教学要求:学习Flash的基本知识,为后面的Flash动画制作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了解Flash动画的特点以及应用领域,了解Flash的工作界面,掌握文件操作,了解动画属性设置,掌握场景的基本操作,了解各种辅助工具.
教学难点:了解动画属性的设置,了解不同工具的辅助工具.
[实验名称]设置网格辅助线的颜色[实验要求]掌握更改网格高度、宽度及颜色的方法,掌握如何使用辅助线,设置辅助线颜色的方法.
[实验学时]1学时第二章图形的绘制(6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各种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各种绘图工具的属性及附属工具的设置与使用.
教学难点:区分各种工具的使用条件,结合属性设置,绘制优美画面.
[实验名称]绘制卡通动物[实验要求]结合使用铅笔工具和钢笔工具绘制卡通动物.
[实验学时]1学时[实验名称]绘制卡通月亮[实验要求]结合使用椭圆工具和基本椭圆工具绘制卡通月亮.
[实验学时]1学时[实验名称]绘制星光闪耀[实验要求]使用多种工具绘制星光闪耀.
[实验学时]1学时36第三章描边与填充图形(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颜色处理功能.
教学重点:掌握笔触形状与样式的调节技巧,掌握颜料桶与墨水瓶的使用方式,掌握多种颜色填充方式.
教学难点:灵活掌握颜色的使用方式.
[实验名称]制作自然景物[实验要求]综合使用本章所学知识,制作色彩丰富,形象逼真的自然景物.
[实验学时]2学时第四章编辑图形对象(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操作.
教学重点:掌握渐变变形工具的使用,掌握图形对象的基本操作,掌握合并和排列图形对象.
教学难点:渐变变形工具在不同的颜色填充模式下的使用[实验名称]绘制流光质感按钮[实验要求]综合使用绘图工具、渐变填充工具、任意变形工具和渐变变形工具绘制流光质感按钮.
[实验学时]1学时[实验名称]绘制卡通汽车[实验要求]结合矩形工具、椭圆工具和合并图形对象功能来绘制卡通汽车.
[实验学时]1学时第五章创建文本与编辑文本对象(4学时)37教学要求:掌握文本的常用处理方法和编辑技巧.
教学重点:掌握设置文本类型、字体、大小、颜色等基本属性,以及文本的创建、嵌入等基本操作,掌握文本的编辑、添加文本滤镜的方法.
教学难点:文本的编辑修改、添加滤镜等效果.
[实验名称]制作风吹字效果[实验要求]通过将文字分散到图层,创建图形元件,并添加传统补间动画完成.
[实验学时]1学时[实验名称]制作跳跃文字[实验要求]通过将文字分散到图层,创建文字分离效果,制作跳跃效果.
[实验学时]1学时第六章"时间轴"面板(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时间轴、帧及图层的编辑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图层的基本操作,帧的基本操作,时间轴的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帧的基本操作[实验名称]制作频闪动画[实验要求]根据帧的复制与移动制作频闪动画.
[实验学时]0.
5学时[实验名称]制作电脑打字动画[实验要求]利用"翻转帧"命令制作电脑打字效果.
[实验学时]0.
5学时第七章应用元件和库(6学时)38教学要求:掌握元件的创建、库的管理与使用等知识.
教学重点:元件的创建与编辑,元件实例的滤镜与色彩效果.
教学难点:多种元件的创建与编辑[实验名称]制作变色按钮[实验要求]当鼠标经过时按钮分别呈现不同的颜色与状态.
[实验学时]1学时[实验名称]制作导航菜单[实验要求]综合所学知识,制作导航菜单.
[实验学时]2学时第八章制作简单的Flash动画(6学时)教学要求:掌握逐帧动画、传统补间动画、形状补间动画、遮罩动画和引导层动画的创建方法.
教学重点:五种基本动画的创建方法.
教学难点:五类动画的综合运用.
[实验名称]制作旋转风车[实验要求]利用传统补间动画来制作旋转风车.
[实验学时]0.
5学时[实验名称]应用形状补间动画[实验要求]应用形状补间动画来创建形状变为文字的动画.
[实验学时]0.
5学时[实验名称]湖水荡漾动画39[实验要求]利用遮罩动画制作湖水荡漾.
[实验学时]1学时[实验名称]海底世界[实验要求]通过创建引导层来制作海底世界.
[实验学时]1学时第九章骨骼运动与3D动画(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反向运动,掌握创建骨骼动画的方法,掌握3D旋转工具和3D平移工具.
教学重点:骨骼动画的创建方法,3D工具的使用.
教学难点:骨骼动画的创建.
[实验名称]制作木偶动画[实验要求]使用骨骼制作一个木偶跑步的动画.
[实验学时]1学时[实验名称]制作3D相册[实验要求]利用3D旋转与平移,制作3D相册.
[实验学时]1学时第十章ActionScript基础(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动作"面板的使用方法,了解ActionScript的基础知识,掌握添加代码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动作"面板的使用方法,掌握添加代码的方法.
教学难点:ActionScript的基础知识.
40[实验名称]制作播放控制按钮[实验要求]添加代码,制作可控制影片播放的按钮.
[实验学时]1学时.
第十一章应用视频和声音(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添加声音的方法,掌握编辑声音的方法,掌握添加视频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声音的添加控制方法.
教学难点:使用多个类控制声音[实验名称]按钮控制声音播放[实验要求]使用两个按钮来控制声音的播放与暂停.
[实验学时]1学时第十二章测试与发布Flash动画(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动画制作完成后的测试、修改、优化等操作,掌握发布影片.
教学重点:优化影片.
教学难点:发布设置.
[实验名称]发布网页动画[实验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将动画发布为网页.
[实验学时]1学时第十三章综合案例(4学时)教学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制作综合案例.
教学重点:多种动画制作方法的灵活运用.
41教学难点:多种动画制作方法的灵活运用.
[实验名称]游戏宣传广告[实验要求]综合运用多种动画制作方法,制作游戏宣传广告动画.
[实验学时]1学时[实验名称]生日贺卡[实验要求]综合运用多种动画制作方法,制作生日贺卡动画.
[实验学时]1学时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陈志民编著.
Adobe创意大学FlashCS6标准教材.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13.
4[2]金升灿主编.
Flash动画制作.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6[3]焦建编著.
FlashCC中文版动画制作基础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4]朱印宏,史恒亮等编著.
FlashCC基础与案例教程(2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5]智云科技编著.
FlashCC动画设计与制作.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42《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2131课程总学时/学分:72/3.
5(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24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春季)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充分理解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实现由面向过程向面向对象程序开发的思想转变,掌握Java语言的基础语法及核心应用,学会用Java编写应用程序的基本过程,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为全面掌握面向对象的开发技术奠定坚实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Java概述、Java语言基础、类与对象(面向对象基础)、继承与接口(面向对象高级)、Java常用类库、输入输出流、Java类集、多线程机制、Java网络基础、JDBC数据库连接、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及事件处理等.
同时熟练掌握JDK开发工具包和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提高学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能力和Java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熟练掌握Java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语法,理解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基本思想,学会用Java语言开发面向对象程序的基本步骤,熟练使用集成环境进行Java应用程序的开发、调试和运行,注重学生编码、调试能力的提高.
按教学计划,本课程的前导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后续课程包括《Java高级程序设计》、《S2SH—JavaEE轻量级解决方案》等Java体系内课程.
这些后续课程都要求有扎实的本课程知识做为基础,并能熟练应用本课程知识进行编码和调试,因此本课程的学习在整个Java体系课程的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43本课程的教学方法要采用多媒体与讲授相结合的方式,大部分知识点的讲解要结合编码过程及实际应用,采用多媒体演示并在实验室完成教学过程,学生可以随时上机实验加深理解和熟练应用,直观的体现语法和知识的应用特点,因此在实验室完成教学过程效果更好一些.
本课程的教材选取要涵盖下述教学内容,注意教材出版日期及教材中所用JDK版本尽量选择较新且稳定的版本.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Java概述及开发环境(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Java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理解JVM的工作原理及Java可移植性的实现机制;安装及配置Java开发环境;编写并执行第一个Java程序;掌握Java应用程序的基本开发过程;对于Java程序结构的相关说明;学会使用集成开发环境;掌握Java程序的注释及编程风格.
教学重点:JVM及Java可移植性的实现原理;JDK的安装及环境配置;Java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Java程序结构的相关说明;Java的注释.
教学难点:Java程序结构的相关说明;Java实现可移植性的基本原理.
[实验名称]Java概述[实验要求]了解Java体系结构、搭建开发环境;掌握Java程序的开发步骤,掌握如何创建项目,并在项目中编写、编译、运行程序;掌握第一个Java程序的组成;掌握Java的独立应用程序的编写、编译及执行过程.
[实验学时]2学时第二章Java基础语法(6学时)教学要求:掌握Java中的标识符、关键字、变量、常量;掌握Java的基本数据类型及类型转换;掌握Java中运算符与表达式的使用;掌握Java的顺序、选择及循环结构语句的使用;掌握Java中数组的声明、创建及使用;掌握数组与for语句的使用.
44教学重点:Java标识符的定义;Java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的使用;基本数据类型及类型转换;Java的三种程序结构及操作的语法;数组的定义及使用.
教学难点:Java基本数据类型及类型转换;Java的三种程序结构及操作的语法;数组的定义及使用.
[实验名称]Java基础语法[实验要求]学会使用Java中的标识符、关键字、变量、常量;验证Java的基本数据类型及类型转换;验证Java中运算符与表达式的使用;掌握Java的顺序、选择及循环语句的使用;掌握Java中数组的使用;掌握数组与for语句的使用.
[实验学时]2学时第三章面向对象(基础)(10学时)教学要求:理解面向对象编程思想;掌握Java中类的定义格式,对象的创建,内存划分;掌握Java中类与对象的关系及意义;掌握类的构造方法的定义和使用;掌握Java的方法重载;掌握this、static关键字的使用;掌握访问修饰符的使用;掌握引用传递的过程;掌握内部类的定义及应用;掌握包的创建及使用.
教学重点:类与对象的关系;类的定义、对象的创建及使用、内存划分;构造方法、方法的重载;this、static关键字的使用;访问修饰符的使用;对象的引用传递及对象的比较操作;String类的使用;内部类.
教学难点:类与对象的关系及意义,内存的划分;this、static关键字;对象的引用传递;String类的使用.
[实验名称]面向对象基础[实验要求]掌握类的定义、对象的创建及使用,理解类与对象的关系及内存划分;定义类的构造方法,定义类中的重载方法,理解构造方法及重载的作用;掌握this、static关键字的使用;学会访问修饰符的使用;验证对象的引用传递过程及对象的比较操作,理解引用传递的特点;熟悉String类的使用;学会内部类的使用;学会包的创建及使用.
[实验学时]2学时45第四章面向对象(高级)(14学时)教学要求:理解Java的继承和多态;掌握通过继承产生新类的方式及子类与父类的关系和特性;掌握子类对象的构造过程;掌握继承中成员变量的隐藏和方法重写的规范要求;掌握super、final关键字的使用,对象的上转型对象;掌握抽象类的定义及应用;掌握接口的定义及使用;掌握包装类、匿名类的定义及使用.
教学重点:继承机制;子类与父类的关系及特性;继承中方法的重写;抽象类的定义及应用;接口的定义及使用;包装类、匿名类的使用;继承性与多态性的体现.
教学难点:通过继承产生新类的方式;继承中方法的重写;抽象类和接口的实际作用;面向对象中的多态应用.
[实验名称]面向对象高级[实验要求]理解继承性与多态性的体现;掌握通过继承产生新类的方式及子类与父类的关系和特性;掌握子类对象的构造过程;掌握继承中方法的重写;掌握对象的上转型对象、super、final关键字的使用;掌握抽象类的定义和使用,理解抽象类的意义;掌握接口的定义及使用,理解接口的意义;掌握包装类、匿名类的定义及使用.
[实验学时]4学时第五章异常的捕获及处理(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异常的产生及基本处理流程;掌握异常的标准处理的开发格式;了解assert断言关键字的作用及使用.
了解自定义异常类的方式.
教学重点:异常带来的问题及基本处理格式;throw、throws、try-catch-finally语句的联合使用.
教学难点:throw、throws、try-catch-finally语句的联合使用.
第六章Java常用类库(6学时)教学要求:熟练掌握字符串处理常用类及方法;掌握处理时间和日期的常用类及方法;掌握Math类、Random类、NumberFormat类等的使用;掌握处理大的整数时46所需类及常用方法;掌握正则表达式的应用、了解模式匹配时的常用类及方法;掌握反射机制的应用;熟悉Java开发中DOC文档的查找操作.
教学重点:String与StringBuffer的区别;处理日期、数字类及常用操作;正则表达式的应用;反射机制的应用.
教学难点:正则表达式;反射机制的应用.
[实验名称]Java常用类库[实验要求]熟练掌握String与StringBuffer类及常用方法;掌握处理时间和日期的常用类Date类、Calendar类、DateFormat类、SimpleDateFormat类及常用方法;了解处理大的整数时所需的BigInteger类、BigDecimal及常用方法;了解正则表达式的应用、掌握模式匹配时的常用类及方法;了解反射机制的应用,理解反射的意义;熟悉API文档的查找及使用.
[实验学时]2学时第七章Java的IO操作(6学时)教学要求:掌握File类的作用及常用操作;掌握字节流与字符流的关系;掌握InputStream类和OutputStream类的常用子类的使用;掌握Reader类和Writer类的常用子类的使用;掌握转换流、内存流、打印流、缓冲流、数据流类的使用;掌握对象流及序列化的使用;掌握System类、Scanner类的使用.
教学重点:File类的使用;InputStream、OutputStream、Reader、Writer的区别;字节流、字符流常用子类的使用;转换流:OutputStream与InputStreamReader的使用;打印流、缓冲流等的操作;System类、Scanner类的使用;对象流及对象序列化.
教学难点:File类的使用;字节流与字符流的区别、类间关系及转换;对象序列化.
[实验名称]Java的IO操作[实验要求]掌握File类的作用及常用操作;掌握InputStream和OutputStream的常用子类的使用;掌握流操作中异常处理机制的应用;掌握Reader和Writer的常用子类的使用;掌握转换流、内存流、打印流、缓冲流、数据流、对象流类的使用;47掌握对象流及序列化的使用;掌握System类、Scanner类的使用.
[实验学时]2学时第八章Java新特性(2学时)教学重点:foreach语句的使用;泛型的定义及使用;枚举的定义及使用;教学难点:可变参数;泛型的定义及使用.
第九章Java类集框架(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类集设置的目的以及类集操作的主要接口;掌握各个接口实现类的使用、区别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类集的输出方式;掌握泛型在类集中的应用;进一步熟练使用API文档进行自主学习.
教学重点:类集的作用;List、Set、Map接口常用实现类的使用及区别;hashCode()及equals()在类集操作上的作用;类集的输出操作及泛型在类集中的应用;熟练使用API文档进行自主学习.
教学难点:List、Set、Map接口及常用实现类的使用及区别;hashCode()及equals()在类集操作上的作用;熟练使用API文档进行自主学习.
[实验名称]Java的类集框架[实验要求]熟练使用API文档进行自主学习;掌握List、Set、Map接口的使用及区别;掌握泛型在类集操作中的使用及泛型的应用特点;掌握hashCode()及equals()在类集操作上的作用;掌握类集的输出操作及foreach语句的使用.
[实验学时]2学时第十章Java的多线程(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Java中进程和线程的关系;掌握Java中线程类的定义,线程对象的创建及线程的启动;掌握Thread类和Runnable接口的区别与联系;掌握线程的状态及相互转化及常用的方法;掌握线程的同步与管理、生命周期方法等;掌握Java的多线程实现.
教学重点:线程类的定义,线程对象的创建及线程的启动;线程的两种实现方式及48区别;线程的状态及相互转化及常用的方法;线程的同步与管理;Java的多线程实现.
教学难点:线程的同步与管理;多线程的实现.
第十一章Java网络编程(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URL类、InetAddress类、URLConnection类等的使用;掌握Socket通信的基本原理;掌握TCP、UDP两种网络程序的开发;了解多线程在网络开发上的作用.
教学重点:URL类、InetAddress类、URLConnection等类的使用;基于TCP的Socket编程;多线程应用.
教学难点:多线程在网络开发上的作用.
[实验名称]Java网络编程[实验要求]掌握URL类、InetAddress类、URLConnection类等的使用;掌握基于TCP的Socket编程,学会Socket、ServerSocket类的使用;掌握线程类的定义及线程对象的创建和启动方式;理解多线程在网络编程中的应用及意义.
[实验学时]2学时第十二章Java数据库编程(8学时)教学要求:理解JDBC访问数据库的结构及原理;掌握JDBC访问数据库的基本步骤;掌握DriverManager类和Connection、Statement、ResultSet、PreparedStatement接口的使用;理解集元数据访问;了解JDBC的事务处理.
教学重点:JDBC的作用;使用JDBC完成数据库的CRUD操作;预处理PreparedStatement的使用;集元数据访问;事务处理.
教学难点:使用JDBC完成数据库的CRUD操作;预处理PreparedStatement的使用;事务处理.
[实验名称]Java数据库编程49[实验要求]掌握JDBC访问数据库的步骤,使用JDBC完成数据库的CRUD操作;掌握DriverManager类和Connection、Statement、ResultSet、PreparedStatement接口的使用;掌握集元数据访问;了解JDBC的事务处理;掌握数据库操作中的异常处理方式.
[实验学时]4学时第十三章Swing图形界面(4学时)教学要求:理解JavaSwing的基本结构;掌握Java的窗口、容器、组件、布局的概念及使用;掌握Java的事件处理的模式;掌握标准对话框的使用.
教学重点:Java的窗口、容器、组件、布局的概念及使用;Java的事件处理的模式;标准对话框的使用.
教学难点:界面的组成;事件处理.
[实验名称]Swing图形界面[实验要求]掌握Java的窗口、容器、组件、布局的概念及基本使用;掌握Java的事件处理的模式;掌握标准对话框的使用.
[实验学时]2学时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李兴华.
Java核心技术精讲.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10[2]耿祥义张跃平.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09[3]朱福喜主编.
面向对象与Java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01[4]http://wljx.
wfu.
edu.
cn/eol/jpk/preface/1205/index.
htm50《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12167课程总学时/学分:58/3(其中理论46学时,实验12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我院网络工程专业(春季)的一门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
它包括电路分析和模拟电子技术两部分内容,其任务是:1)使学生掌握必备的电路基本理论及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方法;2)掌握半导体的有关知识以及以半导体为核心构成的放大电路,尤其是集成放大电路的有关知识.
结合本专业(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及要求,本课程特别添加了计算机分析电路的方法和引用计算机程序分析各种线性电路的内容,以此体现出课程与专业的对应关系及衔接性,体现出专业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务的宗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还要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辨证思维能力,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学能力.
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实际工作准备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物理量及基本理论;2)掌握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3)掌握半导体的基础知识;4)掌握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分析方法;5)掌握集成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6)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17)能够用计算机辅助电路分析;8)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
教学思路:《电路与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教学或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根据各章节内容的特点因章节施教,启发式教学贯穿始终.
本课程理论性较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课堂教学,重点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计算方法,半导体的基本知识和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12学时的实验课可以加深学生对各部件工作原理的真正理解,并熟练掌握相关知识.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电路基本概念(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电路与电路模型的概念;掌握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的计算;掌握电阻元件、电压源、电流源的伏安特性.
教学重点:电路和电路模型;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元件的伏安特性.
教学难点: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第二章电路基本分析方法(8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基本内容;理解等效变化的基本概念;掌握各个定律、定理的适用条件;掌握运用各个定律、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掌握一阶动态电路的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各种分析方法的适用条件;定律、定理的分析方法;一阶动态电路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定律、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一阶动态电路的分析.
[实验名称]实验一电路基本定律及定理的验证[实验要求]预习实验有关原理;完成实验内容中所需完成的表格测量数据;根据测量结果画出戴维南等效电路;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写出实验报告.
52[实验学时]2学时第三章正弦稳态交流电路(8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正弦量及其相量表示以及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掌握阻抗和导纳及其串并联的等效电路;掌握RLC各元件电压、电流的相量形式;熟练应用相量法分析正弦稳态电路;了解正弦稳态电路的叠加.
教学重点: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正弦电路的相量分析法;正弦电路的功率计算.
教学难点:正弦电路的相量分析法.
[实验名称]实验二单相正弦交流电路[实验要求]预习双综示波器的使用方法;预习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大小及相位关系等有关知识;完成实验内容中所需完成的表格测量数据;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名称]实验三RLC串联电路的谐振实验[实验要求]预习双综示波器的使用方法;预习RLC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条件、谐振特点及谐振曲线;完成实验内容中所需完成的表格测量数据;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2学时第四章常用半导体器件(6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本征半导体的的特性,尤其是掺杂特性;掌握PN结的形成及其单向导电性;半导体二极管的构成、伏安特性,性能参数;掌握半导体三极管内部组成、电路符号、放大原理、特性曲线及其三种工作状态的外部偏置条件;掌握场效应管的内部组成、分类、导电机理.
教学重点:半导体的特性;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场效应管.
教学难点:半导体二极管的应用;半导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
53第五章放大电路基础(10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放大,静态与动态,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静态工作点、负载线、放大倍数、输入电阻与输出电阻的概念;掌握用图解法和微变等效电路法进行静态分析和动态参数的计算;了解三种不同组态放大电路的特点及频率特性;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及动态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放大电路的分析;图解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实验名称]实验四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测试[实验要求]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按实验电路计算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UBQ、UBEQ、UCEQ及ICQ、IBQ,及在已知情况下的RB值;复习课本知识,近似估算Au及Ri、Ro之值;根据实验内容设计电路,准备记录表格;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名称]实验五两级放大电路及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实验要求]复习两级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二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特性的测量方法,加深对负反馈放大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熟悉负反馈放大电路性能的测量和调试方法.
准备实验表格及记录纸;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2学时第六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及其应用(10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差动放大电路(基本形式、长尾式和恒流源式)双端输入及单端输入时Q点、Ad、Rid、Ro的计算方法;掌握差动放大电路四种不同接法的特点,复合管、互补电路的接法及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了解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零点漂移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抑制方法;掌握反馈的概念、分类、判别方法及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掌握集成运放的应用.
教学重点:差分放大电路;放大电路中的反馈;集成运放的应用电路.
教学难点:集成运放应用电路分析.
54[实验名称]实验六模拟信号运算电路[实验要求]复习教材的有关部分;设计反相、同相及差动比例运算电路;准备实验表格及记录纸;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2学时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张虹.
《电路与电子技术》(第5版).
北航出版社,2015[2]傅恩锡,杨四秧.
《电路分析简明教程》(第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燕庆明.
《电路分析教程》(第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童诗白.
《模拟电子技术经常》(第4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5]康光华.
《电子技术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55《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12168课程总学时/学分:62/3(其中理论46学时,实验16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网络操作系统》是网络工程(春季)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
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对网络操作系统的结构、基本概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具备计算机网络的操作、配置、规划能力.
能胜任较为复杂的网络管理和网络规划设计工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了解WindowsServer2003(或2008)的应用操作的基本方法、WindowsServer2003(或2008)提供的各种实用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网络管理维护的基本方法,从而对网络技术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掌握的网络规划设计的基本知识,为以后实际工作过程中基于网络的大型应用系统等的开发设计打好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Windowsserver2003(或2008)的安装与基本配置方法;(2)掌握Activedirectory的配置与管理;(3)掌握用户账户、组账户和组策略的创建与管理方法;(4)掌握本地NTFS权限和网络文件访问权限的设置方法;(5)掌握DNS、DHCP和WINS服务的配置方法;(6)熟练掌握WEB服务器和FT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过程;56(7)理解邮件服务的概念,能够安装邮件服务器,了解基本配置方法;(8)理解路由和远程访问的基本概念,熟练其配置过程.
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教学或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并逐步加入微课等新型教学手段.
根据各章节内容的特点因章节施教,启发式教学贯穿始终.
本课程涉及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安全等相关知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贯穿对相关基础知识的讲解,及时补充课程中涉及的相关基础知识.
本课程应该强调安装与配置过程,要求学生理论课上认真听讲,实验课中加强练习.
如果有条件可在实验室中采用边讲边练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预备一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预备知识(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相关概念;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明确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及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的功能教学难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预备二计算机组网技术基础(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常用的网络传输介质;掌握连接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基本组网技术;了解组网软件基础;了解Intranet组网层次和技术.
教学重点:基本组网技术;组网软件基础教学难点:Intranet组网层次和技术预备三常用网络连接设备(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常用网络连接设备的功能及工作原理;掌握各种网络连接设备的协议层次及之间的区别;了解各种网络连接设备的特点及性能.
教学重点:各种网络连接设备的功能及工作原理57教学难点:各种网络连接设备的工作原理第一章Windowsserver2003(或2008)网络操作系统概述(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分类;了解典型的网络操作系统;了解WindowsServer2003(或2008)的发展历程及家族成员;了解WindowsServer2003(或2008)的新特性.
教学重点: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WindowsServer2003的新特性教学难点:正确理解WindowsServer2003在网络操作系统中的重要地位第二章安装WindowsServer2003(或2008)(2学时)教学要求:明确安装前的准备工作;掌握系统安装方式和安装过程,特别是光盘安装过程;了解从低版本升级到高版本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WindowsServer2003(或2008)的安装过程及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系统安装过程中的参数设置和注意事项.
第三章熟悉WindowsServer2003(或2008)环境(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WindowsServer2003(或2008)的基本网络配置方法;掌握WindowsServer2003(或2008)控制面板的使用方法;掌握更改默认的启动系统与故障恢复设置方法;掌握微软控制台的基本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WindowsServer2003(或2008)的基本配置、控制面板.
教学难点:MMC.
[实验名称]Windowsserver2003(或2008)的安装与配置[实验要求]掌握Windowsserver2003安装方法;掌握Windowsserver2003基本配置方法.
[实验学时]2学时第四章ActiveDirectory和域(6学时)58教学要求:理解ActiveDirectory的相关概念;掌握ActiveDirectory的、功能、结构与规划方法;理解域的相关概念;掌握域的建立方法;理解域控制器属性窗口中各选项的含义;掌握域间信任关系的创建方法和管理不同域的方法;掌握管理站点的方法.
教学重点:ActiveDirectory的相关概念,域的建立过程和注意事项,域的管理,站点管理.
教学难点:ActiveDirectory的相关概念,ActiveDirectory和域的关系,各种域控制器的区别,域信任关系的创建过程和注意事项.
[实验名称]活动目录安装与配置[实验要求]掌握ActiveDirectory的安装方法;掌握域的建立方法;掌握域的管理方法.
[实验学时]2学时第五章用户账户和组账户(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用户账户的类型;了解本地用户账户和域用户账户的区别;了解本地组与本地域组的区别;掌握本地用户账户和域账户的创建与管理方法;掌握本地组与域组的创建与管理方法;掌握AGDLP策略.
教学重点:本地账户与域账户的创建与管理,本地组与域组的创建与管理.
教学难点:本地账户与域账户的区别,本地组与本地域组的区别,AGDLP策略.
[实验名称]用户与组管理[实验要求]掌握本地用户和域用户账户的创建和管理方法;掌握本地组的域组的创建和管理方法.
[实验学时]2学时第六章组策略的管理与应用(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组策略的概念、功能及结构;掌握组策略对象的创建、作用域与继59承;掌握组策略的对象的配置方法;掌握掌握各种安全策略的设置方法.
教学重点:组策略对象的创建及配置方法;各种安全策略的设置方法.
教学难点:组策略的配置.
第七章NTFS的数据管理功能(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WindowsServer2003(或2008)支持的文件系统;了解NTFS文件及文件夹的权限类型和应用原则;掌握NTFS权限的设置方法;掌握文件的压缩方法;了解加密文件系统的概念,掌握用加密文件系统保护文件的方法.
教学重点:NTFS权限及设置;文件及文件夹的压缩与加密.
教学难点:NTFS权限及设置.
[实验名称]NTFS文件系统[实验要求]掌握NTFS中文件或文件夹的权限设置方法;掌握文件的压缩文件;掌握文件的加密方法.
[实验学时]2学时第八章网络文件访问(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共享文件夹的创建、权限设置和连接方法;了解DFS的概念及特性;掌握DFS的配置方法;了解索引服务的概念及使用方法;掌握共享打印机的使用管理方法.
教学重点:共享文件夹的创建、权限设置和连接;DFS配置;共享打印机的设置与管理.
教学难点:共享文件夹的权限设置;DFS配置;索引服务的管理.
[实验名称]网络文件访问[实验要求]掌握共享文件夹的创建和连接方法;掌握分布式文件系统的配置方法.
[实验学时]2学时60第九章磁盘管理(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两种磁盘类型;了解"磁盘管理"控制台的功能;掌握基本磁盘和动态磁盘的管理方法;掌握磁盘检查与整理方法;掌握磁盘配额与挂接方法;掌握常用磁盘管理命令.
教学重点:基本磁盘的管理;动态磁盘的管理.
教学难点:动态磁盘的管理方法;各种动态卷的区别.
第十章灾难恢复、备份与还原(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数据备份的方法;掌握数据还原的方法;掌握服务器灾难恢复的简单方法.
教学重点:数据的备份与还原的方法;服务器的灾难恢复方法.
教学难点:不同数据备份类型的区别;服务器故障恢复控制台的使用.
第十一章网络协议及网络服务(6学时)教学要求:掌握TCP/IP协议的相关概念;掌握DHCP的原理、规划及安装配置方法;掌握DNS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方法;了解WINS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方法.
教学重点:DHCP服务器的配置;DNS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教学难点:DNS服务器的配置[实验名称]DNS服务器的配置管理[实验要求]掌握DNS服务器的安装配置过程.
[实验学时]2学时第十二章配置Web服务器、FTP服务器和邮件服务器(8学时)教学要求:掌握IIS6.
0(或7.
0)的安装方法;掌握WEB服务器的创建与管理方法;掌握FTP服务的安装和配置方法;了解邮件服务的配置方法.
61教学重点:IIS的安装过程;WEB站点和FTP站点的创建与配置过程.
教学难点:同一服务器上创建多个Web站点、不同用户访问不同FTP目录的配置方法.
[实验名称]WWW服务器与Ftp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实验要求]掌握IIS的安装方法;掌握WWW服务器的配置方法;掌握Ftp服务器的配置方法.
[实验学时]4学时第十三章实现路由和远程访问(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路由器和路由表的概念;掌握路由服务器的实现方法;了解VPN原理及VPN服务器的架设与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路由服务器的实现过程.
教学难点:VPN服务器的配置方法.
第十四章实验局域网与Internet互联(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ADSL宽带技术及其配置方法;掌握NAT工作原理及NAT服务器的安装配置方法;掌握通过Internet连接共享连接Internet的方法;了解通过代理服务器连接Internet的方法.
教学重点:NAT服务器的安装配置方法;教学难点:NAT服务器的安装配置方法第十五章远程管理及终端访问(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终端服务的相关概念;掌握管理远程桌面的方法;掌握应用程序模式终端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掌握远程终端客户访问权限的设置方法.
教学重点:管理远程桌面;应用程序模式终端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教学难点:应用程序模式终端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62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刘永华,孟凡楼.
《WindowsServer2003网络操作系统(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2]王红等.
《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server2003》.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3]刘永华等.
《WindowsServer2003网络操作系统》.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张浩军.
《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server2003管理与配置》.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5]王恩波等.
《windowsserver2003大全》.
兵器工业出版社,200463《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12159课程总学时/学分:48/2(其中理论24学时,实验24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数字媒体技术(春季)和网络工程(春季)专业的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目的是使学生深入掌握网页设计软件Dreamweaver的功能和应用方法.
学完本课程学生应该系统掌握Dreamweaver的基本功能,并能灵活运用Dreamweaver的功能制作精美的静态网站.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该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熟练掌握Dreamweaver的基本操作,包括站点和整体设置、制作多媒体页面、网页中的链接、表格排版、框架结构、使用CSS样式表制作页面、使用模板和库制作网站、使用图APDiv元素、使用行为、制作交互页面、使用插件丰富页面等.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教学与实验相结合、边讲边练的一体化教学方式.
教材采用Adobe创意大学标准教材,并补充HTML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DreamweaverCS6快速入门(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网页的相关概念,熟悉Dreamweaver的工作环境,掌握本地站点的创建,掌握管理站点的方法.
教学重点:本地站点的创建、管理站点.
教学难点:创建本地站点.
64[实验名称]创建和管理本地站点[实验要求]熟悉AdobeDreamweaver软件的界面、文件、浏览及辅助功能,掌握本地站点的创建、管理站点.
[实验学时]2学时第二章编辑文本网页(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创建、编辑文本网页,设置文本属性的方法,掌握格式化文本的方法以及设置项目列表的方法.
教学重点:文本网页的创建、编辑与属性设置,项目列表的设置.
教学难点:文本网页的创建、编辑与属性设置.
[实验名称]编辑文本网页[实验要求]掌握创建、编辑文本网页,设置文本属性的方法,掌握格式化文本的方法以及设置项目列表的方法.
[实验学时]2学时第三章创建超级链接(4学时)教学要求:理解超级链接的概念,掌握超级链接的创建方法.
教学重点:超级链接的创建方法.
教学难点:5种超级链接的创建方法.
[实验名称]创建超级链接[实验要求]掌握5种超级链接的创建方法.
[实验学时]2学时第四章表格化网页布局(4学时)65教学要求:掌握插入表格的方法和设置表格属性的方法.
掌握表格的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设置表格属性的方法,表格的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表格的基本操作.
[实验名称]表格化网页布局[实验要求]掌握插入表格的方法和在单元格中添加内容.
掌握如何设置表格属性.
掌握表格的基本操作:选定表格、剪切表格、复制表格、添加行列、删除行列、合并拆分单元格等基本操作.
[实验学时]2学时第五章使用APDiv布局页面(4学时)教学要求:熟悉AP元素面板,掌握APDiv的创建和编辑.
掌握设置APDiv属性的方法.
掌握APDiv的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APDiv的创建和编辑,APDiv的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APDiv的创建和编辑,APDiv的基本操作.
[实验名称]使用APDiv布局页面[实验要求]掌握APDiv的创建和编辑以及设置APDiv属性的方法.
掌握APDiv的基本操作.
[实验学时]2学时第六章利用框架制作网页(4学时)教学要求:理解框架的概念,掌握创建框架、保存框架和框架文件的方法.
掌握设置框架和框架集的方法.
教学重点:创建框架、保存框架和框架文件的方法,设置框架和框架集的方法.
教学难点:创建框架、保存框架和框架文件的方法,设置框架和框架集的方法.
66[实验名称]利用框架制作网页[实验要求]掌握创建框架、保存框架和框架文件的方法.
掌握设置框架和框架集的方法.
[实验学时]2学时第七章使用图像与多媒体美化网页(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编辑图像的方法,掌握图像对象的操作,掌握插入Flash动画和插入声音的方法.
教学重点:编辑图像的方法,插入Flash动画和插入声音的方法.
教学难点:编辑图像的方法,插入Flash动画和插入声音的方法.
[实验名称]使用图像与多媒体美化网页[实验要求]掌握编辑图像的方法,掌握图像对象的操作,掌握插入Flash动画和插入声音的方法.
[实验学时]2学时第八章使用CSS样式修饰页面(4学时)教学要求:熟悉CSS样式的属性,掌握编辑CSS样式的方法,掌握使用CSS过滤器的方法.
教学重点:编辑CSS样式的方法.
教学难点:编辑CSS样式的方法.
[实验名称]使用CSS样式修饰页面[实验要求]掌握编辑CSS样式的方法,掌握使用CSS过滤器的方法.
[实验学时]2学时第九章使用行为创建动态网页(4学时)67教学要求:理解行为的含义,掌握内置行为的设置方法.
教学重点:内置行为的设置方法.
教学难点:内置行为的设置方法.
[实验名称]使用行为创建动态网页[实验要求]掌握内置行为的设置方法.
[实验学时]2学时第十章使用模板和库(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模板的方法,掌握创建和修改可编辑区域.
掌握创建、应用、编辑库项目的方法.
教学重点:创建和修改可编辑区域,创建、应用、编辑库项目的方法.
教学难点:创建和修改可编辑区域,创建、应用、编辑库项目的方法.
[实验名称]使用模板和库[实验要求]掌握模板和库项目的基本操作.
[实验学时]2学时第十一章使用表单(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创建表单域的方法,掌握插入文本域、复选框和单选按钮、列表菜单、按钮、图像域、文件域的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插入文本域、复选框和单选按钮、列表菜单、按钮、图像域、文件域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插入文本域、复选框和单选按钮、列表菜单、按钮、图像域、文件域的操作方法.
[实验名称]使用表单68[实验要求]掌握插入文本域、复选框和单选按钮、列表菜单、按钮、图像域、文件域的操作方法.
[实验学时]2学时第十二章网站的上传与维护(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网站优化和网站测试的方法,掌握上传网站和维护网站的方法.
教学重点:上传网站的方法.
教学难点:上传网站的方法.
[实验名称]网站的上传与维护[实验要求]掌握网站优化和网站测试的方法,掌握上传网站和维护网站的方法.
[实验学时]1学时第十三章综合案例(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房地产网站和会员注册页面的制作.
教学重点:房地产网站和会员注册页面的制作.
教学难点:房地产网站和会员注册页面的制作.
[实验名称]综合案例[实验要求]掌握房地产网站和会员注册页面的制作.
[实验学时]1学时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王敏.
Adobe创意大学DreamweaverCS6标准教材.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13年4月69《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12170课程总学时/学分:64/3(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网络工程(春季)专业的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方面的能力.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各种网络连接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基本配置与管理方法,具备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局域网组建、防火墙配置及网络设备基本故障的处理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是:以常见的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服务器等设备为核心,讲解设备的基本概念、性能指标、核心网络设备的选购、设备的配置和维护等,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具备相关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掌握网卡及调制解调器的安装配置方法;掌握中继器、集线器、网桥和网关的工作原理;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掌握交换机的VLAN配置方法;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及维护方法;掌握常见路由协议及配置方法;了解广域网路由配置方法;掌握防火墙及其基本配置方法;掌握RAID及集群技术的实现方法;掌握无线局域网组网方法和安装配置方法;掌握网络设备故障的处理方法.
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教学或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根据各章节内容的特点因章节施教,启发式教学贯穿始终.
本课程涉及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网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等相关知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贯穿对相关基础知识的讲解,及时补充课程中涉及的相关基础知识,重点讲解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特别是VLAN的划分)、路由器及路由协议的配置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70第一章概述(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模型;了解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了解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了解常见通信接口及功能;了解三种常见有线传输介质;了解无线传输介质.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软硬件系统、常见的传输介质教学难点:常见通信接口及功能第二章网卡和调制解调器(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网卡的功能、工作原理、类别和技术参数;掌握网卡的安装和设置方法;了解调制解调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和传输协议;掌握调制解调器的安装配置方法.
教学重点:网卡的安装和设置方法;调制解调器的安装配置方法教学难点:调制解调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和传输协议第三章中继器、集线器、网桥和网关(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中继器及工作原理;掌握集线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和应用;掌握网桥的工作原理、分类;掌握基于WindowsXP的软件网桥的实现方法;了解网关的概念.
教学重点:网桥的工作原理、分类教学难点:基于WindowsXP的软件网桥的实现方法第四章交换机及其基本配置(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交换及交换机的相关概念;了解交换机与集线器的区别;了解交换机的分类;了解交换机的构成;掌握交换机的配置方法.
教学重点:交换机的配置方法教学难点:交换机的配置方法71第五章交换机的VLAN配置(8学时)教学要求:了解VLAN的概念和划分方法;掌握交换机的VLAN配置方法;掌握三层交换机的路由配置方法;了解生成树协议的概念及工作原理;掌握生成树协议的基本配置方法;了解端口安全的概念及配置维护方法;了解交换机的IOS的备份和升级方法.
教学重点:交换机的VLAN配置方法;生成树协议的基本配置方法教学难点:交换机的VLAN配置方法[实验名称]VLAN配置[实验要求]掌握单交换机划分VLAN方法;掌握跨交换机划分VLAN方法;掌握通过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通信的方法.
[实验步骤]预习VLAN划分及通信的方法;记录网络的拓扑结构;记录交换机的设置情况;记录计算机之间连通情况的测试数据;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2[实验名称]端口聚合与快速生成树配置[实验要求]掌握端口聚合原理和配置方法;掌握快速生成树协议的配置方法.
[实验步骤]按照拓扑图连接网络;思考生成树配置与聚合链路配置的相似点与不同点;详细记录设置过程和测试情况;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2第六章路由器及其基本配置(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及构成;了解路由器的类型;了解路由器的采购与技术展望;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掌握路由器的基本维护方法.
教学重点: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和维护方法教学难点: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和维护方法72第七章常见路由协议及其配置(8学时)教学要求:了解路由的基本概念;掌握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掌握RIP协议的概念及配置方法;掌握OSPF协议及其配置方法;了解IGRP协议及其配置方法;了解EIGRP协议及其配置方法;了解BGP协议及其配置方法.
教学重点:静态路由、RIP协议和OSPF协议的配置方法教学难点:RIP协议和OSPF协议的配置方法[实验名称]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配置[实验要求]掌握路由器中静态路由的设置方法,通过实验加深对路由表的认识;掌握路由器中动态路由的设置方法,理解RIP和OSPF基本原理.
[实验步骤]熟悉路由与路由表的概念;正确记录实验过程设置情况和测试结果;比较两种配置方法的特点;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4第八章广域网路由配置(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广域网协议的相关概念;了解X.
25协议及其配置方法;了解FR帧中继协议及其配置方法;掌握PPP协议及其配置方法;掌握HDLC协议及其配置方法;掌握ISDN及其配置方法.
教学重点:PPP协议及其配置方法教学难点:PPP协议及其配置方法第九章防火墙及其基本配置(1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防火墙的概念、分类及体系结构;了解防火墙的相关产品及其选购原则;掌握IP访问列表的配置方法;掌握现代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方法;掌握TCP拦截的配置方法;掌握网络地址转换的配置方法.
教学重点:IP访问列表的配置方法;TCP拦截的配置方法;网络地址转换的配置方法73教学难点:TCP拦截的配置方法;网络地址转换的配置方法[实验名称]端口安全与IP访问列表的配置[实验要求]了解访问控制的手段;掌握交换机的端口安全功能,控制用户的安全接入;掌握ACL设置方法.
[实验步骤]预习交换机端口安全有知识,实验中注意以下事项:交换机端口安全功能只能在ACCESS接口进行配置;交换机最大连接数限制取值范围是1-128,默认是128;交换机最大连接数限制默认的处理方式是protect.
详细记录实验数据,并将数据与分析结果写入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4[实验名称]网络地址转换的配置[实验要求]掌握网络地址转换原理;掌握NAT配置方法;掌握NAPT配置方法.
[实验步骤]利用动态NAPT实现局域网访问互联网;利用NAT实现外网访问内网服务器;记录实验过程设置情况和测试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2第十章服务器及相关网络产品(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服务器的相关概念及关键技术;了解SCSI接口总线;掌握RAID的软件和硬件实现技术;掌握集群技术的实现方法;了解网络打印机、UPS等其他网络辅助设备.
教学重点:RAID的软件和硬件实现技术;集群技术的实现方法;教学难点:RAID的软件和硬件实现技术第十一章无线网络设备(6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无线网络技术的分类及相关技术标准;了解常见无线网络设备;掌握无线局域网组网方法;掌握无线局域网安全设置方法.
74教学重点:无线局域网组网方法;无线局域网安全设置方法教学难点:无线局域网安全设置方法[实验名称]无线网络的建设[实验要求]掌握无线网络的搭建、配置方式.
[实验步骤]建立对等式无线网络;利用无线AP搭建无线网络;实现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连接;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2第十二章网络设备故障与处理(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网络故障的类型;掌握常见软件故障及处理方法;掌握网络连接故障及处理方法;掌握集线器故障及处理方法;掌握交换机故障及处理方法;掌握路由器故障及处理方法;掌握服务器的维护和安全管理方法.
教学重点:常见软件故障及处理方法;交换机和路由器故障及处理方法教学难点:交换机和路由器故障及处理方法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王建平[2]《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李飞[3]《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实战详解》,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刘晓辉等75《网站建设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12161课程总学时/学分:64/3(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网站建设与管理》是数字媒体技术(春季)专业和网络工程(春季)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由基本理论入手,按照网站创建的全过程,顺序讲解网站创建规划,创建网站技术以及网站创建后的管理、维护与安全等方面知识技能,最后通过实例模拟网站创建的全过程.
在全部课时中完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在课程学习中,学生将进一步在网络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程序设计和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课程方面的知识得到强化和综合.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系统地描述了创建网站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应用技巧,在综合实例中讲解网站创建的实际过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主要内容包括:网站的策划与准备;C#基本程序设计技能;用ASP.
NET开发动态网站的基本技能与常用技术.
主要包括:动态网页的生成原理、ASP.
NET服务器控件的使用、ASP.
NET内置对象的使用、数据库访问等;建站的基本流程、ASP.
NET网站的权限管理、维护与配置等.
通过精选实例来介绍各个基本操作,并辅以技巧、提示、注意等特色段落,并在每课的最后都讲解习题,通过习题的学习提高学生程序设计水平.
教学思路:课程主要讲述动态网页制作和动态网站建设的方法、步骤和技术.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首先明确静态网站(网页)的基础知识以及C#编程语言的基本用法,在此基本上逐步掌握动态网站建设原理、程序设计方法,以及网站配置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达到能独立开发小型动态网站的水平.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教学或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根据各章节内容的特点因章节施教,启发式教学贯穿始终.
本课程综合性、技术性较强,76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实践、实验教学.
16学时的实验既有验证性实验又有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网站组建与开发过程与理论的真正理解,并熟练掌握相关知识.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网站建设导论(2学时)教学要求:综合讲解与网站相关的基础知识;安装和配置WEB服务器;综合讲解创建网站的整体设想和勾画.
教学重点:在Web服务过程中,客户端与服务端交互的过程.
教学难点:Web服务的原理.
第二章C#基础(16学时)教学要求:掌握C#的基本语法;能用C#进行简单程序设计.
教学重点:C#的分支结构与循环结构.
教学难点:类的继承与多态.
[实验名称]VS2010开发环境及C#基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习VS2010开发环境的基本用法;学习C#变量定义、运算符与表达式的语法.
[实验内容]在VS2010内创建C#控制台工程、Windows应用程序工程以及WEB应用工程.
研究工程内文件的组织方式,VS2010界面上各窗口的作用及其控制方式.
定义各种类型的变量,对这些变量进行各种运算,输出运算结果.
[实验要求]预习VS2010的使用;预习C#变量定义、运算符与表达式的语法;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名称]C#类与对象77[实验目的]掌握类的定义方法,对象的创建方法;掌握类的继承.
[实验内容]定义Person类,包括人的姓名、年龄、性别等字段,以及相应的访问方法、构造函数;创建Person类的对象,对其设置人的信息,以及使用其输出人的信息;从Person类派生出Student类,添加学生的班级、成绩、入学时间等字段,以及相应的访问方法、构造函数;创建Student类的对象,对其设置学生的信息,以及使用其输出学生的信息.
[实验要求]记录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2学时第三章ASP.
NET开发基础(4学时)教学要求:讲解ASP.
NET技术特点;了解ASP.
NET动态网站的架构与运行原理.
教学重点:ASP.
NET动态网站的架构与运行原理.
教学难点:ASP.
NET动态网站的架构与运行原理.
第四章ASP.
NET服务器控件(8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各服务器控件的特点、功能、属性、事件;熟练掌握WEB服务器控件.
教学重点:重点掌握常用服务器控件如Label、Button、Textbox等.
教学难点:各种控件的事件响应机制.
[实验名称]ASP.
NET服务器控件[实验目的]学习掌握WEB服务器控件的事件与属性;学习掌握利用WEB服务器控件开发网页界面.
[实验内容]利用WEB服务器控件完成界面的设置;响应WEB服务器控件的事件完成网页的后台功能.
[实验要求]记录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写出实验报告.
78[实验学时]2学时第五章ASP.
NET内置对象(8学时)教学要求:熟练掌握ASP.
NET内置对象地使用;最好课堂实例演示.
教学重点:Response对象、Request对象、Session对象、Cookie对象教学难点:Response对象、Request对象的交互过程.
[实验名称]ASP.
NET内置对象[实验目的]学习掌握ASP.
NET内置对象的使用方法;学习Cookies的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利用Request对象获取请求网页中的参数信息;利用Response对象向网页输出信息,以及向网页输出客户端脚本代码;练习Application、Session、Server对象的用法.
[实验要求]领会ASP.
NET内置对象的使用方法;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2学时第六章ADO.
NET与数据库(8学时)教学要求:透彻讲解ADO.
NET的对象构成;掌握ADO.
NET访问数据库技术.
教学重点:Connection对象,Command对象,DataReader对象,DataAdapter对象,DataSet对象的用法.
教学难点:Connection对象,Command对象,DataReader对象,DataAdapter对象,DataSet对象与数据库的交互过程.
[实验名称]ASP.
NET与数据库[实验目的]学习ASP.
NET通过ADO.
NET访问数据库的技术;学习数据灵活显示技术.
[实验内容]利用ADO.
NET技术设计一个简单的会员管理ASP.
NET程序,要求具备如下功能:设计数据库记录会员,至少要记录用户的代号、姓名、密码等信息;会员登录验证功能;新会员注册登记功能.
79[实验要求]学习领会ADO.
NET访问数据库的编程方式;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2学时第七章数据源控件与数据绑定(6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数据绑定的概念;熟练掌握GridView、ListView等控件的使用方法;了解数据绑定与ADO.
NET编程对数据库操作的不同.
教学重点:各种数据绑定控件的用法.
教学难点:各种数据绑定控件的用法.
[实验名称]ASP.
NET与数据库[实验目的]学习通过数据源控件及绑定控件访问数据库技术;学习数据灵活显示技术.
[实验内容]利用数据绑定技术,设计一个简单的会员管理ASP.
NET程序,要求具备如下功能:设计数据库记录会员,至少要记录用户的代号、姓名、密码等信息;会员登录验证功能;新会员注册登记功能.
[实验要求]学会使用数据绑定访问数据库;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2学时第八章ADO.
NET网站配置(4学时)教学要求:透彻讲解Web.
config文件的常用配置节;掌握ASP.
NET网站的权限与安全性管理.
教学重点:Web.
config文件的常用配置节.
教学难点:身份验证方式及其在Web.
config文件中的设置方法,授权的方式及其在Web.
config文件中的设置方法.
第九章ASP.
NET实例网站(8学时)教学要求:通过实例讲解网站创建的过程;重点使学生掌握设计思路.
80教学重点:网站整体规划.
教学难点:网站整体规划.
[实验名称]ASP.
NET实例网站[实验目的]综合练习以前各部分所学内容;初步掌握网站项目的开发流程.
[实验内容]实现一个图书管理系统,能完成图书入库登记、读者登记、图书借阅、还书、图书检索等功能.
[实验要求]完成系统的编码与调试;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4学时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唐植华,陈建伟,宋武.
ASP.
NET4.
0动态网站开发基础教程(C#2010篇).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2]刘丹妮.
ASP.
NET2.
0大学实用教程.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
[3]胡静.
ASP.
NET动态网站开发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81《网络布线与工程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12172课程总学时/学分:48/2(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16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网络布线与工程管理》是网络工程(春季)专业的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达到能在IT企事业单位中从事信息网络设计与网络工程建设基础性工作的工程师的专业培养目标,达到网络布线工程师的专业水准.
在综合布线工程中要求学生能达到:综合布线工程方案设计、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技术、综合布线工程项目管理、综合布线工程监理、综合布线工程测试、综合布线工程验收几个方面的锻炼,从而具有:中小型网络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能力、中小型网络综合布线工程施工能力、中小型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管理能力这三个方面的能力,达到网络布线工程师的水平.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
内容主要包括智能建筑的概念、构成,综合布线系统概念、特点、应用范围,综合布线系统国际布线标准、中国布线标准,以及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2)了解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产品选型.
内容主要包括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中使用的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电缆、同轴电缆、光纤、无线与传输介质的选择),双绞线连接器件,光纤连接器件,布线器材(包括线管、线槽、桥架、机柜)和国内外综合布线系统厂商与产品选型.
3)掌握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基础.
内容主要包括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网络拓扑结构、子系统构成、实际工程结构,信道与链路,系统应用,综合布线系统选择,设计原则与步骤以及用户信息需求的调查和预测.
824)掌握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内容主要包括工作区、配线、干线、设备间、进线间、管理、建筑群等子系统的设计范围、线缆选择、布线方法、配置设计、设计步骤等内容以及综合布线系统的电气防护系统设计、接地系统设计和防火设计等.
5)掌握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技术.
内容主要包括工程安全施工,工程施工的特点、施工阶段的划分、施工的依据和相关文件、安装施工的基本要求,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及管路和槽道安装施工等.
6)了解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电缆布线施工.
内容主要包括缆线施工范围和要求,电缆布线工具,引入建筑物的缆线施工和建筑物间缆线施工布线,配线子系统水平电缆布线施工,建筑物主干缆线施工,与其他系统合用的施工方法,双绞线电缆终接,机柜与配线设备的安装以及双绞线链路的连接和整理.
7)掌握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光缆施工.
内容主要包括光缆布线施工工具、基本要求,建筑物内光缆的敷设施工,建筑群干线光缆敷设施工,光缆通过进线间引入建筑物,光缆的接续和终端及光缆的连接与管理.
8)掌握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测试与验收.
内容主要包括综合布线系统测试类型、标准,电缆传输通道认证测试,光纤传输通道测试,工程验收和工程的维护管理.
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与实验教学相结合,以工程的思想引导学生,提倡"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
根据各章节内容的特点因章节施教,启发式教学贯穿始终.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充分统一.
16学时的实验既有验证性实验又有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网络布线的动手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综合布线系统概述(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综合布线系统;了解综合布线系统的功能与特点;了解综合布线系统标准;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教学重点:综合布线系统标准和结构.
教学难点: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83第二章传输介质(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中使用的传输介质;了解双绞线;了解光纤和光缆;了解同轴电缆;了解各种端跳接线.
教学重点:双绞线、光纤和光缆.
教学难点:光纤和光缆.
第三章接续设备(6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对绞电缆系统连接器件;了解光纤系统连接器件;了解光纤传输系统中的主要设备;了解配线架;掌握计算机网络连接设备.
教学重点:对绞电缆系统连接器件,光纤传输系统中的主要设备.
教学难点:光纤传输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实验名称]设备与材料认识[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认识综合布线工程中常用布线材料的品种与规格,并在工程中正确选购使用;熟悉实验环境以及常用布线工具及使用.
[实验内容]认识双绞线;认识光缆;认识双绞线端接设备;认识光缆端接设备;认识线槽、管及配件,桥架;认识机柜;认识其它小件材料.
[实验要求]到实验室或网络综合布线工地参观,认识以上材料在工程中的使用;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2学时第四章信道传输特性(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信道传输的概念;熟知电缆信道性能指标;熟知光纤信道性能指标;掌握提高信道传输质量的措施.
教学重点:电缆信道性能指标,光纤信道性能指标.
教学难点:提高信道传输质量的措施.
84第五章综合布线系统构成(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结构;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部分;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的拓扑结构;了解综合布线系统的服务网络.
教学重点: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拓扑结构.
教学难点:综合布线系统的拓扑结构.
第六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8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原则与分级;掌握综合布线系统配置设计;掌握光纤配线网的工程设计;了解数据中心布线系统设计;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掌握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方案的编制.
[实验名称]综合布线工程方案设计[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综合布线总体方案和各子系统的设计方法,熟悉一种施工图的绘制方法(AUTOCAD或VISIO),掌握设备材料预算方法、工程费用计算方法.
设计内容符合国家《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T-50311-2000》.
[实验内容]以一座大楼(学生宿舍、教学大楼、办公大楼等)为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目标,通过设计,掌握综合布线总体方案和各子系统的设计方法,熟悉一种施工图的绘制方法(AUTOCAD或VISIO),掌握设备材料预算方法、工程费用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网络拓扑结构、布线结构图、信息点分布图、布线路由图、材料预算方案;工作区子系统设计、水平子系统设计、垂直子系统设计、管理间子系统设计、设备间子系统设计、建筑群子系统设计、总体方案设计.
[实验要求]设计网络出现各种假想故障的不同检测方案和步骤;记录实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4学时第七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电缆布线施工(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综合布线系统施工要点;熟悉布线工具;掌握工作区子系统、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的布线与安装;掌握设备间的配置与安装;掌握综合布线系统85的标识与管理;掌握电缆敷设技术.
教学重点:各子系统的配置与施工.
第八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光缆施工(8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光缆施工要求;掌握光缆的敷设施工;掌握光纤的接续;掌握光纤连接器;掌握光纤的端接;掌握光纤布线的管理;掌握光纤系统的极性管理;掌握光缆线路常见故障及处理.
教学重点:建筑物内光缆的敷设施工.
教学难点:光缆的接续和端接.
[实验名称]大楼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技术[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生能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规范组织施工,掌握常用布线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线槽、管的敷设技术,线缆施工技术,双绞线端接技术,光纤端接与交连技术,熟悉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的内容和方法.
(本实验可模拟施工环境)[实验内容]常用施工工具的使用.
电工工具箱,冲击钻,台钻,切割机,角磨机等;线槽、管的施工技术;线缆施工技术;双绞线端接技术.
[实验要求]提前预习网络布线工地施工等相关知识;记录实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4学时第九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测试与验收(10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测试验收标准与链路模型;熟悉测试仪器;掌握电缆布线系统的测试;掌握光纤布线系统的测试;掌握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
教学重点:电缆的测试,光纤的测试.
教学难点:链路模型.
[实验名称]综合布线工程测试86[实验目的]掌握5E类和6类布线系统的测试标准,掌握简单网络链路测试仪的使用方法,掌握用工具进行系统测试的方法,掌握用工具进行光纤测试的方法.
[实验内容]电缆系统包括:插座,插头,用户电缆,跳线和配线架等;UTP链路标准;现场测试的参数.
[实验要求]提前预习布线测试内容、测试参数等相关知识;记录实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4学时[实验名称]综合布线工程验收[实验目的]掌握现场验收的内容和过程,掌握验收文档的内容.
[实验内容]由老师带领监理员、项目经理、布线工程师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现场验收,对技术文档进行审核验收;现场验收;文档验收.
[实验学时]2学时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刘化君.
综合布线系统(第3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2]姜大庆.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施工.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3]杜思深.
综合布线(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4]李群明.
网络综合布线.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87《Internet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12163课程总学时/学分:64/3(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网络工程(春季)专业和数字媒体技术(春季)专业的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
由于Internet在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方面的巨大作用,掌握有关Internet的实用技术已成为必备的技能.
本课程的教学宗旨和目标是:以操作为主线,从Internet最基本的操作开始,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学习,以便最终能够掌握和使用Internet的高级应用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基本要求教学要求:掌握互联网接入方式;熟练掌握万维网中的几个重要技术;熟练掌握电子邮件的原理和使用;熟练掌握FTP命令、FFP客户端软件和构建FTP服务器;掌握网络在线实时交流技术;掌握流媒体技术及其应用;掌握互联网上的其他应用;掌握互联网安全防范技术;了解互联网新技术及应用.
教学思路: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根据各章节内容的特点因章节施教,启发式教学贯穿始终.
本课程操作性较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多媒体的教学环境.
此外,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Internet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往往快速超越教材的内容,在讲授过程中应注意及时补充最新的知识和技术,不能局限于教材范围.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概述(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Internet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了解Internet的热点应用;了解我国Internet的发展现状88教学重点:Internet的热点应用教学难点:ChinaNet的网络组成第二章Internet技术基础(8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数字通信、分组交换和TCP/IP技术的概念,了解路由器的工作原理,理解IP地址规划;了解域名系统和C/S模式教学重点:TCP/IP技术;IP地址;域名系统教学难点:IP地址规划问题[实验名称]TCP/IP配置及常用网络工具的使用[实验要求]掌握IP参数的含义;掌握子网及子网掩码的概念;掌握IP参数的设置方法;掌握IP网络的基本测试方法和命令;掌握常用网络工具的使用.
[实验学时]2[实验名称]校园网IP地址规划[实验要求]掌握三级IP地址结构;掌握CIDR的原理和使用;掌握大型校园网的IP地址规划方法;使用visio软件绘制出网络拓扑图并为各个子网和网段分配IP地址块.
[实验学时]2第三章Internet连接方式(6学时)教学要求:熟悉拨号接入、宽带接入和企业专线接入的特点、工作原理和区别;掌握在Linux环境下接入Internet的方法教学重点:宽带接入技术教学难点:Linux环境下接入Internet的方法[实验名称]对等网的配置及网络资源共享[实验要求]掌握对等网的概念;掌握连接对等网络的方法;掌握共享文件夹、设置89共享权限的方法;[实验学时]2第四章E-mail电子邮件(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掌握利用OutlookExpress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方法,了解Foxmail等其他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Linux环境下使用电子邮件的方法;了解电子邮件服务器的工作原理教学重点:利用OutlookExpress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教学难点:Linux环境下使用电子邮件的方法第五章www浏览(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万维网的工作原理;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掌握利用InternetExplorer浏览网页的方法;了解其他浏览器的使用方法;了解Linux环境下使用浏览器的方法教学重点: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利用InternetExplorer浏览网页教学难点:万维网的工作原理和相关协议[实验名称]Internet的应用[实验要求]掌握IE的使用技巧;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掌握OutlookExpress的使用及使用技巧.
[实验学时]2第六章文件传送(6学时)教学要求:了解FTP的概念和工作原理;掌握CuteFTP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FlashGet等其他FTP软件的使用方法教学重点:CuteFTP软件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UNIX环境下使用FTP90[实验名称]架设FTP服务器端/客户端[实验要求]掌握创建FTP服务器的方法;掌握FTP客户端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用FTP命令、访问FTP服务器;掌握匿名FTP服务器的访问方法.
[实验学时]2第七章其他Internet服务(6学时)教学要求:了解Telnet远程登录的原理和方法;掌握Usenet新闻组的使用方法;掌握BBS电子布告栏系统的使用方法;掌握腾讯QQ的使用方法;掌握微软MSN的使用方法教学重点:Usenet新闻组的使用方法;BBS电子布告栏系统的使用方法;腾讯QQ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Telnet的技术原理第八章网上电话和视频会议(6学时)教学要求:熟悉IP电话的技术原理;掌握Skype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MicrosoftNetMeeting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VoipStunt等软件的使用方法教学重点:IP电话的技术原理;Skype软件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IP电话的工作原理和相关协议第九章电子商务的技术实现(6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电子商务的概念和技术原理;了解电子商务系统的组成;掌握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方法;了解电子商务的安全机制教学重点:电子商务系统的组成结构和主要技术教学难点:在线支付的相关协议第十章web服务器(8学时)教学要求:了解web服务器的工作原理;掌握使用IIS建立web服务器的方法;掌91握使用Tomcat建立web服务器的方法;教学重点:使用IIS建立web服务器的方法教学难点:建立Apacheweb服务器[实验名称]WINDOWS2000IIS服务器的配置[实验要求]掌握IIS服务软件的安装与设置方法;掌握Web服务器的建立与设置方法;掌握Web站点服务器和虚拟目录的创建、管理和使用;掌握FTP服务器的建立与设置方法;掌握FTP站点服务器和虚拟目录的创建、管理和使用.
[实验学时]4第十一章Internet安全性(8学时)教学要求:了解Internet安全现状;掌握Internet病毒防护和防火墙的主要技术;了解加强Internet安全性的一般方法教学重点:Internet病毒防护和防火墙技术教学难点:防火墙和代理服务器的建立[实验名称]Internet安全综合实验[实验要求]掌握掌握IE浏览器的安全属性设置方法;掌握常用杀毒软件和防火墙软件的设置方法;掌握Web服务器的安全设置方法.
[实验学时]2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曲大成.
Internet技术与应用教程(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尚晓航.
Internet技术与应用基础.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3]洪家军.
Internet技术与应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92《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4271课程总学时/学分:64/3(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是网络工程(春季)专业的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从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出发,以Oracle11g数据库为背景,培养学生了解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数据库设计的理论和方法,PL/SQL语言的使用、数据库的应用技术及开发策略、数据库的管理技术.
本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因此,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实验技能与设计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与实验环节的指导,强化"应用型"技术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概念和理论,深入理解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数据理论和关系数据库系统;掌握关系数据库语言PL/SQL;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游标和存储过程的使用;具有一定的数据库设计能力,能够较熟练地进行设计和编码工作,并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初步具备使用数据库技术和方法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数据库的开发及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要求: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和数据模型的有关知识;了解关系模型理论,关系规范化理论,从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到关系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技术;掌握数据库与数据表的创建、索引及约束的创建;通过SQL语言及查询条件的构造方法学习,掌握各类查询的建立方法;掌握视图的原理、创建方法及使用,序列的使用方法;通过PL/SQL的学习,掌握游标、存储过程、触发器及函数的建立与使用方法;了解事务的概念,掌握事务的控制方法;了解与掌握并发和锁的概念及锁在ORACLE中的应用思想;了解ORACLE数据库安全机制的有关知识,熟悉用户、权限及角色管理的思想;掌握ORACLE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的策略和方法.
93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教学或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根据各章节内容的特点结合具体的实践经验因材施教.
本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具体的实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数据库系统的理论与应用开发技术.
16学时的实验主要针对数据库操作,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数据表的设计与建立方法、视图与索引的建立、基本SQL语句的使用;在练习与掌握PL/SQL基本语法、语句与变量的使用基础上,掌握游标、存储过程、函数与触发器的设计与编码技术,为数据库开发应用设计打好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1章数据库概述(10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掌握关系模型理论的有关知识,包括关系与关系模式的定义、关系的完整性概念、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笛卡尔积、投影、选择、连接与除运算);掌握关系规范化理论的有关知识,包括规范化理论的提出、关系规范化的思想、函数依赖的定义、范式及各范式的关系;掌握数据库设计的特点、方法与步骤;掌握需求分析的内容、数据流图及数据字典的使用;掌握概念模型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掌握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关系完整性的概念及作用;关系代数中关系运算的思想与运算结果分析;关系模型规范化理论中函数依赖的概念、各级范式的定义与实际意义;局部概念模型到总体概念模型的设计;如何识别实体及其属性、实体之间的联系类型;概念模型到关系模式的转换原则.
教学难点:关系完整性在数据库设计中的作用分析;连接运算与除运算的运算原理与结果分析;函数依赖的概念理解、各级范式的定义与实际意义;概念模型中实体之间的联系类型与联系属性分析;如何将E-R模型中的实体、属性和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要遵循的原则与规范化思想的结合意义.
第2章客户端开发工具SQLDeveloper(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SQLDeveloper开发工具的基本内容,掌握SQLDeveloper的下载、安装及如何创建与数据库的连接;掌握SQLDeveloper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使用SQLDeveloper开发、调式和运行存储过程的技术方法;掌握通过SQLDeveloper将数据库对象的定义语句导出到脚本中,表数据的导出与外部数据的导入方法.
94教学重点:SQLDeveloper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SQLDeveloper开发、调式和运行存储过程.
第3章数据表对象(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数据表常用的数据类型CHAR、VARCHAR、NUMBER、DATE等;掌握CREATETABLE语句的语法格式;掌握DEFAULT在CREATETABLE语句中的使用;掌握ALTERTABLE语句的使用;掌握DROPTABLE语句的使用;理解与掌握索引的原理与使用原则,掌握使用CREATEINDEX语句创建单列与多列索引的方法;掌握NOTNULL、UNIQUE、PRIMARYKEY、FOREIGNKEY、CHECK等约束的建立方法.
教学重点:表数据类型的选择、CREATETABLE语句的使用方法、各种约束的作用与创建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实际应用设计数据表、数据表的数据类型及宽度的确定、各种约束的设计与验证.
[实验名称]数据表创建与约束验证[实验要求]使用CREATETABLE语句和表设计器分别创建表,进行主键、非空及默认值设置;CHECK约束及外键约束设置;数据录入并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2学时第4章SQL应用基础(18学时)教学要求:了解SQL语言的发展、作用及特点,掌握SQL语言的语句分类及语句编写规则;掌握基本查询语句的使用,包括列查询、条件查询、算术运算符的使用、排序方法及联合查询;掌握多表查询语句的使用,包括内连接和外连接查询;掌握子查询语句的使用,包括单行和多行子查询、多列子查询和相关子查询;掌握系统函数在查询语句中的使用方法,包括单行函数和数据分组查询的使用;掌握SQL数据操作语句的使用,包括插入数据、更新数据和删除数据的操作.
教学重点:SQL各种句型的使用方法;多表连接查询的原理与结果分析;子查询的使用,子查询与连接查询的使用对比分析;统计查询的不同句型使用与结果分析.
95教学难点:如何根据查询需求选择合适的查询语句;不同查询语句的查询效率分析与比较.
[实验名称]SQL应用基础(单表查询)[实验要求]掌握基本SELECT查询语句及可选项的功能;在查询语句中使用DISTINCT、算术运算符;应用条件查询、模糊查询及空值查询;使用ORDERBY排序结果;执行查询并验证结果的正确性;写出实验报告并分析.
[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名称]SQL应用基础(多表查询)[实验要求]掌握多表查询SELECT语句及可选项的功能;使用显式内连接和隐式内连接查询;使用左外连接、右外连接及完整外连接查询;执行查询并验证结果的正确性;写出实验报告并分析.
[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名称]SQL应用基础(子查询)[实验要求]掌握子查询SELECT语句及可选项的功能;练习单行和多行子查询;练习多列子查询;掌握比较运算符的使用,相关子查询与不相关子查询的区别;执行查询并验证结果的正确性;写出实验报告并分析.
[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名称]SQL应用基础(单行函数)[实验要求]掌握5类单行函数的功能;练习单行函数在SELECT语句中的使用;执行查询并验证结果的正确性;写出实验报告并分析.
[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名称]SQL应用基础(多行函数)[实验要求]掌握常用统计函数的功能;练习统计函数在SELECT语句中的使用;掌握分组语句的格式与使用;执行查询并验证结果的正确性;写出实验报告并分析.
96[实验学时]2学时第5章视图与序列(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与掌握视图的概念与作用;掌握视图的分类及操作原则;掌握使用CREATEVIEW语句创建视图的方法,掌握简单视图、复杂视图、连接视图及只读视图之间的操作区别;掌握序列(SEQUENCE)的创建与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视图的概念与不同视图的创建方法;序列的概念与创建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视图在实际应用系统中的作用;序列的创建及在INSERTINTO语句中的应用.
第6章PL/SQL基础(10学时)教学要求:了解与掌握PL/SQL语言的块结构及不同部分的作用,语句的注释方法;掌握PI/SQL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掌握标量变量的声明、使用及作用范围;掌握使用%TYPE定义变量的方法;掌握自定义记录类型和记录变量的使用方法;掌握使用%ROWTYPE定义记录变量的方法;了解集合类型(包括PL/SQL表、嵌套表及可变数组)的定义与使用方法;掌握PL/SQL运算符(包括算术运算、关系运算及逻辑运算)的使用;掌握PL/SQL表达式(包括NULL值、BOOLEAN值、数据库赋值及可转换的类型赋值)的使用;掌握PL/SQL的流程控制语句(包括条件分支语句、CASE语句、循环语句)的结构与使用方法;掌握PL/SQL异常处理的方法及预定义异常的名称和触发条件.
教学重点:PL/SQL语句块的结构;不同类型变量的定义与使用;PL/SQL基本的运算符与表达式的使用;条件分支语句和循环语句的结构与执行原理;PL/SQL异常处理与预定义异常的使用.
教学难点:PL/SQL语句块的建立与运行;如何针对具体的查询结果定义变量.
分支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在PL/SQL语句块中的应用.
第7章PL/SQL进阶(1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游标的概念;掌握显示游标的处理步骤,学会使用游标处理SELECT语句的返回结果;掌握游标属性的使用;掌握在游标中如何使用标量变量、记录变量及集合变量接收游标数据;掌握带参数的游标和游标FOR循环的使用;掌握通过97游标修改和删除表数据的方法;掌握存储过程的概念;掌握无参、带输入参数、带输出参数及带输入输出参数存储过程的建立与使用方法;掌握自定义函数的概念;掌握无参、有参函数的创建与调用方法;掌握PL/SQL包的概念与包的使用方法;掌握触发器的概念;掌握语句触发器、行触发器的创建方法,BEFORE与AFTER触发器的区别及触发器3个条件谓词的使用;伪记录:NEW和:OLD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游标在PL/SQL语句块中的使用;存储过程的创建与使用;触发器的创建与使用.
教学难点:在游标使用中,如何根据SELECT语句的结果确定接收变量的类型;如何通过应用实例演示存储过程的创建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如何根据实际需要创建BEFORE或AFTER触发器,触发器3个条件谓词及伪记录:NEW和:OLD的使用方法.
[实验名称]PL/SQL进阶(游标)[实验要求]预习显式标的处理步骤及游标属性;创建显示游标,练习使用标量变量、记录类型及集合类型接收数据并处理;练习带参数的游标使用;运行游标并验证结果的正确性;写出实验报告并分析.
[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名称]PL/SQL进阶(存储过程)[实验要求]预习创建存储过程的语法结构;创建带输入或输出参数的存储过程;分别使用标量变量、记录类型及集合类型作为输入、输出参数;运行存储过程并验证结果的正确性;写出实验报告并分析.
[实验学时]2学时第8章事务管理与并发控制(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与掌握事务的概念,事务的特性与应用;了解与掌握事务的控制技术;了解与掌握事务并发的概念,事务并发访问可能带来的3个问题分析;了解与掌握锁、锁定和锁定协议的概念;了解锁在ORACLE中的应用技术.
教学重点:事务的概念与特性;事务的并发控制技术及可能产生的问题分析;锁的两种最基本、最简单的类型独占锁和共享锁的原理.
98教学难点:事务的并发控制处理演示;两种基本类型锁的应用演示.
第9章用户管理与安全(1学时)教学要求:了解计算机3类安全性问题;了解数据库安全性的概念及安全控制的机制;掌握使用ORACLE实现权限管理;掌握使用ORACLE实现角色管理;掌握使用ORACLE实现用户管理.
教学重点:用户的创建及用户属性的设置;权限的分类及用户权限的授予和收回;角色的定义及预定义角色,角色的创建、授权和删除操作.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应用系统需求,确定数据库操作用户的权限;如何用角色进行权限管理.
第10章ORACLE数据库备份与恢复(1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数据库恢复原理;了解数据库的故障种类及恢复策略;掌握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的操作方法;了解ORACLE闪回技术的基本概念;教学重点:数据库的故障种类及恢复策略;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数据库处理数据的业务类型选择合适的备份策略.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枣庄学院青岛英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ORACLE数据库应用开发及实践(第一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8.
1[2]王珊,萨师煊.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5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9.
199《接入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12174课程总学时/学分:64/3(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网络工程(春季)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目的是通过全面介绍各种接入技术的基本概念、结构、特点、技术原理、技术标准及典型应用,通过讲授几种典型的接入网技术,使学生全面了解各种接入技术的概念、基本原理,能根据实际接入环境和接入需求,对接入网进行规划,培养学生对接入网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完本课程学生应该掌握接入网的基本概念、模型、功能和分类等基础知识,各种接入技术,包括各种有线窄带接入技术、有线宽带接入技术、光接入网、无线接入技术.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通过讲课、练习和实验,使学生掌握各种接入技术及传输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根据实际接入环境和接入需求,对接入网进行规划,培养学生对接入网的实际应用能力,可对接入网进行运行、维护.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理解基本原理、掌握相关技术的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通信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具备接入网的测试、运行、维护和管理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接入网基础(10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接入网的概念和分类,了解接入网提供的综合接入业务;掌握接入网交换技术和接入网的体系结构.
了解电信网接入体系与IP网接入网体系结构.
教学重点:接入网交换技术和接入网的体系结构.
100教学难点:电信网接入体系与IP网接入网体系结构区别.
[实验名称]PPP链路认证——PAP协议配置[实验要求]掌握PPP链路认证——PAP协议配置;记录配置过程;记录计算机之间连通情况的测试数据;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PPP链路认证——CHAP协议配置[实验要求]掌握PPP链路认证——CHAP协议配置;记录配置过程;记录计算机之间连通情况的测试数据;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4第二章铜线接入技术(10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普通电话Modem接入技术;了解xDSL技术及应用;掌握ADSL调制和解调,重点掌握ADSL接入技术的系统结构,接入原理等;掌握HDSL的特点和应用;掌握VDSL的调制解调技术.
教学重点:ADSL接入技术的系统结构,接入原理.
教学难点:VDSL的调制解调技术.
[实验名称]拨号连接操作与拨号上网[实验要求]熟悉MODEM拨号上网的系统结构;了解一台PC机和多台PC机共享MODEM拨号上网的配置与通信过程;进一步理解MODEM的工作原理.
[实验名称]ADSL宽带接入[实验要求]掌握ADSL客户端的配置过程;了解一个用户独享账户和多个用户共享ADSL接入的过程;记录网络的拓扑结构;记录计算机之间连通情况的测试数据;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4第三章CATV和HFC接入技术(8学时)101教学要求:掌握CATV结构及CATV网络频道划分;了解光纤同轴混合网HFC的系统结构、网络结构及频谱;掌握cablemodem接入系统结构,工作原理,物理和MAC层技术要点,标准与发展.
教学重点:CATV结构及CATV网络频道划分.
教学难点:Cablemodem接入系统结构,工作原理,物理和MAC层技术要点.
第四章以太网接入技术(1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以太网技术的发展、以太网接入的主要技术问题;掌握千兆以太网的技术特点及千兆以太网的构建;了解国内万兆以太网的发展万兆以太网的应用.
教学重点:以太网的技术特点及以太网的构建教学难点:万兆以太网的原理.
[实验名称]AAA认证[实验要求]了解AAA认证的工作原理.
掌握AAA实现的功能.
[实验名称]基于PPPOE控制的LAN接入[实验要求]掌握PPPoE接入控制模式结构、原理及特点;掌握PPPoE控制模式的配置方法;记录网络的拓扑结构;记录计算机之间连通情况的测试数据;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4第五章光纤接入技术(10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光纤接入网的拓扑结构;了解光纤煤质的分类、连接方式、接口、连接方式等;掌握光纤接入网的复用技术,包括:波分复用、载波复用、空分复用、时分复用、频分复用、码分多址等技术.
了解有有源光网络概念及无源光器件.
掌握无源光网络PON的结构与特点,两种典型的PON技术APON和EPON.
了解宽带接入的需求现状及宽带接入的解决方案.
教学重点:无源光网络PON的结构与特点,两种典型的PON技术APON和EPON.
102教学难点:光纤接入网的复用技术.
第六章无线接入技术(1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蜂窝通信基础、无线多址接入技术;了解卫星通信的特点、分类、使用频段等;了解LMDS、蓝牙技术、WAP技术、GPRS等技术.
了解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掌握WLAN的基本概念、网络结构、组网方式等.
重点掌握WLAN的MAC协议、802.
11标准及其扩展,WLAN的安全与接入控制与接入管理.
掌握WiFi在WLAN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WLAN的基本概念、网络结构、组网方式.
教学难点:WLAN的MAC协议、802.
11标准及其扩展,WLAN的安全与接入控制与接入管理.
[实验名称]WLAN接入[实验要求]掌握无线AP的配置;掌握无线宽带路由器的配置记录配置过程;记录计算机之间连通情况的测试数据;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WLAN认证[实验要求]了解WLAN的基本认证知识;掌握WLAN的WAP-PAK认证方式;掌握WLAN的EAP/802.
1x认证方式.
[实验学时]4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李元元张婷.
《接入网技术》.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2]于智豪等.
《接入网技术》.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3]蒋震根.
《宽带接入网技术基础》.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4]张中荃.
《接入网技术》(第三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5]李雪松.
《接入网技术与设计应用》.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5103《嵌入式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12175课程总学时/学分:44/2(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12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嵌入式操作系统》是网络工程(春季)专业的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它在先导课和后续课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主要内容分成3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嵌入式操作系统基础.
第二部分介绍基于嵌入式Linux软件的开发,包括bootloader、驱动程序的设计、内核的裁减和移植及应用程序的开发.
第三部分是实验内容,课程具有知识面广,课程内容的理论性、技术性、实用性都比较强,因此,传授Linux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实验技能与设计能力的训练.
二、教学基本要求第1部分嵌入式系统基础,教学要求:包括嵌入式系统概述,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组成,特点,发展趋势.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特点,嵌入式Linux的基础,Linux的基本命令的使用.
第2部分Linux下的C语言编程,包括vim和GEdit的使用,cc,GDB,Makefile,开发环境,文件操作,进程,管程,管道,多线程等基本的概念.
第3部分基于Linux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包括嵌入式软件的体系结构,开发流程,交叉编译,BootLoader,内核的配置与移植.
文件系统的配置与移植.
驱动程序的设计与移植.
第4部分是嵌入式应用程序设计,包括GUI,环境的搭建,信号与槽机制,综合实例.
第5部分嵌入式数据库,包括嵌入式数据库的特点,安装和基本命令,综合实例.
第6部分嵌入式Linux网络编程,包括TCP/IP协议.
网络编程基础.
TCP通信编程.
104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教学或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根据各章节内容的特点因章节施教,启发式教学贯穿始终.
本课程实践较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实验教学,重点讲解Linux操作.
课堂上也要进行实践操作的演示.
12学时的实验既有验证性实验又有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各部件工作原理的真正理解,并熟练掌握相关知识.
三、课程内容及课时分配第一章嵌入式系统的基础(6学时)教学要求:包括嵌入式系统概述,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组成,特点,发展趋势.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特点,嵌入式Linux的基础,Linux的基本命令的使用.
教学重点:Linux的基本命令教学难点:Linux的的基本命令[实验名称]Linux的基本操作[实验要求]掌握Linux的基本的终端命令和shell的使用;[实验学时]2学时第二章Linux编程基础(8学时)教学要求:包括vim和GEdit的使用,gcc,GDB,Makefile,开发环境,文件操作,进程,管道,多线程等基本的概念.
教学重点:如何编写C语言程序,Makefile教学难点:进程,管程,线程等基本的概念.
[实验名称]C程序的开发[实验要求]掌握文本编辑器Gedit和Vim的使用,完成C的开发和Makefile的安装105[实验学时]2学时第三章基于Linux的嵌入式系统的软件的开发(8学时)教学要求:,包括嵌入式软件的体系结构,开发流程,交叉编译,BootLoader,内核的配置与移植.
文件系统的配置与移植.
驱动程序的设计与移植.
教学重点:嵌入式环境的搭建,内核的配置与移植,文件系统的配置与移植教学难点:嵌入式环境的搭建,内核的配置与移植,文件系统的配置与移植[实验名称]嵌入式系统平台的搭建[实验要求]掌握bootloader,内核的配置与移植,文件系统的配置与移植[实验学时]2学时第四章嵌入式应用程序的设计(8学时)教学要求:包括GUI,环境的搭建,信号与槽机制,综合实例.
教学重点:Qt的环境搭建与开发过程教学难点:信号和槽[实验名称]Qt的综合实例[实验要求]掌握Qt的开发步骤[实验学时]2学时第五章嵌入式数据库(6学时)教学要求:包括嵌入式数据库的特点,安装和基本命令,综合实例教学重点:包括嵌入式数据库的特点,安装和基本命令,综合实例[实验名称]嵌入式数据库的综合实例[实验要求]掌握嵌入式数据库的环境搭建和程序开发过程106[实验学时]2学时第六章嵌入式网络编程(8学时)教学要求:包括TCP/IP协议.
网络编程基础.
TCP通信编程教学重点:网络编程基础教学难点:TCP通信编程[实验名称]网络编程[实验要求]实现TCP通信编程[实验学时]2学时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ScottMaxwell.
《Linux内核源代码分析》.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4[2]鸟哥.
《Linux私房菜》.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3[3]青岛东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Linux操作系统教程》.
电子工业出版社[4]文全刚.
普通高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第2版)平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07《网络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4141课程总学时/学分:32/2(其中理论32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网络工程(春季)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扩展学生在计算机网络专业方面的英语词汇量,熟悉网络工程专业领域的专业术语,了解科技英语的表达特点和掌握专业英语的翻译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为进一步学习、查阅国内外的网络工程知识打下初步基础.
本课程的学习任务是掌握并积累一定的网络工程专业英语词汇并能熟练运用,理解并掌握常见的科技英语语法现象,了解计算机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方向,提高对本专业英语的读译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掌握网络工程专业方面的英语词汇;能正确理解网络工程专业的文献资料;了解专业英语语句的基本格式和主要的语法;具备一定的用英语组织表达计算机理论和实践操作语句的能力,即专业翻译能力.
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教学或多媒体教学手段,课程内容应具备知识面广、词汇量大的特点,教学形式以讲授方式为主.
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与已学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在课内外应多做一些英译汉和汉译英的练习,提高翻译质量.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应采取灵活、互动的教学方式,并适当补充翻译的理论及技巧知识.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ComputerNetworkBasics(4学时)108教学要求:了解计算机网络的起源、发展和应用;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术语的英文表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两个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两个参考模型.
教学难点: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的区别.
第二章ThePhysicalLayer(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掌握常见的几种传输媒介;理解传输媒介的分类.
教学重点:传输媒介.
教学难点:不同种类的传输媒介的特点.
第三章TheDataLinkLayer(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检错和纠错原理,尤其是循环冗余码CRC;掌握数据链路协议;掌握以太网的结构和协议.
教学重点:数据链路协议.
教学难点:循环冗余码校验原理.
第四章TheNetworkLayer(6学时)教学要求:掌握虚电路网络和分组网络的基本原理,以及两者的区别;掌握网际协议IP的报文格式、地址格式和网络控制管理协议ICMP;了解下一代网络协议IPv6地址的特点;理解常见的路由算法及其分类;掌握链路状态算法和距离-向量路由算法的基本思想;掌握因特网中的路由协议及其分类,理解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协议和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协议;了解广播路由算法和多播路由算法.
教学重点:路由选择算法.
教学难点:链路状态算法和距离-向量路由算法.
第五章TheTransportLayer(2学时)109教学要求:掌握传输层服务,理解传输层和网络层的联系;掌握传输协议的要素;掌握拥塞控制原理;掌握Internet传输协议UDP;掌握Internet传输协议TCP.
教学重点:UDP和TCP.
教学难点:拥塞控制原理.
第六章TheApplicationLayer(6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域名系统;掌握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以及电子邮件传输协议SMTP;掌握万维网的体系结构、Web应用和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掌握文件传输协议FTP;了解流式音视频.
教学重点:Web和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教学难点: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第七章NetworkSecurity(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密码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的两种加密体制,对称加密体制和非对称加密体制;掌握数字签名体制的原理;掌握网络安全涉及的基本协议,例如PGP,SSL和IPsec等;了解防火墙的基本原理.
教学重点:密码学的基本算法.
教学难点:加密算法和数字签名算法的基本原理.
第八章TheNewNetworkTechnology(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物联网的定义及其发展历程;掌握云计算的定义及其发展历程.
教学重点:物联网和云计算.
教学难点:物联网和云计算.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陈伟宏,黄雪华,吴宏斌著.
《计算机网络英语》.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05-01[2]齐从谦.
《计算机网络通信专业英语》.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02-01110《计算机组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12195课程总学时/学分:64/3(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面向网络工程(春季)专业学生,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将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掌握计算机网络的设计、组建、配置、管理与维护理论与方法,拥有网络组建与综合管理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懂理论、能实践的合格网络工程人才.
本课程教学任务包括:学习局域网设计与构建方法、计算机网络设备原理与使用方法、交换技术及配置方法、路由技术及配置方法、网络布线技术、网络服务搭建、网络互连方法、网络安全技术、网络管理与维护技术等知识点,并通过网络系统集成案例综合分析,提高学生的综合工程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教学要求:(1)熟练掌握局域网设计与构建方法,熟练掌握分级三层设计模型、IP地址规划方法,了解网络产品选型原则;(2)理解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服务器、工作站等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其配置与管理方法;(3)掌握二层交换与三层交换原理、VLAN、链路聚合及生成树协议等技术,熟悉交换机的配置环境,熟练掌握交换机的配置方法.
(4)掌握路由器中路由表的构成与产生方式,掌握路由选择协议原理,熟悉路由器的配置环境,熟练掌握路由器配置方法.
111(5)了解无线局域网标准、组建模式及硬件设备,掌握无线局域网的组建与配置方法.
(6)了解结构化布线方法,掌握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组成.
(7)掌握网络服务(如DNS、DHCP、WINS)的搭建方法,掌握网络服务器的配置及网络资源共享的方法.
(8)掌握常用的网络互联技术,如虚拟专用网VPN,网络地址转换NAT,局域网宽带接入Internet的方法等.
(9)了解网络安全概念与常见的安全威胁,掌握常见的网络安全技术,如密码体制、数字签名、身份认证、防火墙,端口安全、访问控制列表及病毒防治技术等,学会常见的安全配置方法.
(10)了解常用的网络管理协议,了解网络维护内容与方法,掌握局域网常用工具和命令,学会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11)能综合所学网络组建与管理知识,针对不同网络需求,设计与实施网络系统集成解决方案.
教学重点:分级三层设计模型、网络设备互联规则、二层交换与三层交换技术、路由技术、交换机与路由器的配置、虚拟专用网VPN,网络地址转换NAT、网络安全配置、网络构建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
教学难点:交换机、路由器与防火墙等网络设备的正确配置与管理方法;如何根据用户需求,合理设计网络;如何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构建与维护网络.
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导论》、《计算机网络》.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为主(多媒体教学、板书教授理论),实验教学为辅(实际网络设备操练、模拟器演示),以工程的思想引导学生,提倡"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
根据各章节内容的特点因章节施教,启发式教学贯穿始终.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充分统一.
16学时的实验既有验证性实验又有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网络组建的动手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112教材编选的原则:编选的教材应符合课程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相统一,优先选择系统性好、实用性强、内容新颖的教材.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网络设计与构建(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确定网络设计目标的原则;掌握网络方案的设计方法,其中包括网络标准的选择、网络拓扑结构选择、分级三层设计模型、IP地址规划、网络布线设计、安全设计等内容;掌握网络硬件与软件的选择方法;了解网络的安装、调试与测试方法;了解用户培训及工程项目文档等知识点.
教学重点:网络方案的设计方法(重点掌握分级三层设计模型)、网络硬件与软件的选择方法.
教学难点:网络方案的设计方法.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设备(6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服务器、工作站、网络适配器、中继器、集线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无线设备的工作原理,了解其使用场合;掌握网络设备的总体连接方法、网络连接规则、网络设备的主要接口、交换机互联方式、路由器的硬件连接方式;掌握交换机配置方式、配置模式与基础命令,掌握路由器配置方式、配置模式与基础命令.
教学重点:网络设备的互联方式与连接规则、交换机与路由器的配置方式、模式与基础命令.
教学难点:网络设备的互联方式与连接规则、交换机与路由器的配置方式、模式与基础命令.
第三章交换技术及配置(10学时)教学要求:掌握二层交换机与三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理解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了解VLAN产生的原因、掌握VLAN标准,熟练掌握VLAN的划分方法,熟练掌握VLAN内及VLAN间的通信配置方法;掌握链路聚合技术,理解链路聚合、流量平衡原理,掌握二者的配置方法;了解生成树协议的使用原因,掌握生成树协议工作原理,掌握其配置方法;通过交换技术综合应用案例的分析,掌握综合运用交换技术的方法.
113教学重点:三层交换机、VLAN、链路聚合技术、生成树协议基本原理与配置.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交换技术,构建交换网络.
[实验名称]实验一虚拟局域网VLAN的设置[实验要求]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虚拟局域网的组建与设置方法,加深对虚拟局域网原理的理解.
本实验使用锐捷S2126G交换机实现VLAN的划分.
在实验中做基于端口的VLAN划分,要求实验者用两台S2126连接作为交换设备,每台交换机各连接两台计算机.
首先设置各计算机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使其位于同一子网内,并测试连接情况.
连通后,设置VLAN.
首先设置计算机A与C(连接到不同交换机上)所接的端口为VLAN10,测试各计算机的连通情况;设置B、D(连接到不同交换机上)所连接的端口为VLAN20,然后设置两交换机相连的端口模式为trunk(端口聚合模式),再测试各计算机的连通性.
实验中,要求学生记录网络的拓扑结构、交换机的设置情况及计算机之间连通情况的测试数据.
[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名称]实验二三层交换机设置[实验要求]本实验要求配置三层交换机的三层功能,从而实现路由作用.
实验中,三层交换机采用S3550,PCA与PCB分别连接到三层交换机两端口(F0/5,F0/15)上,连接线为直连双绞线,两台PC分别配置IP地址与子网掩码,使其不属于同一网段.
用PING命令测试二者的连通性.
开启三层交换机及其端口的三层功能,为接口F0/5,F0/15配置IP地址与掩码,使F0/5与PCA属同一网段,F0/15与PCB属同一网段.
配置PCA网关地址为F0/5地址,配置PCB网关地址为F0/15地址.
再测试各计算机的连通性.
实验中,要求学生记录网络的拓扑结构、交换机的设置情况及计算机之间连通情况的测试数据.
[实验学时]2学时第四章路由技术及配置(10学时)教学要求:理解路由器在网络中的作用,了解路由器的构成;熟练掌握路由表的构成与路由表的产生方式;了解路由选择协议的基本概念,掌握RIP、OSPF及BGP协议的原理,重点掌握RIP、OSPF的配置方法;通过对路由技术综合应用案例的分析,掌握综合运用路由技术的方法,能灵活配置路由信息.
114教学重点:路由表的构成与路由表的产生方式、路由选择协议原理与配置方法.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路由技术,构建路由网络.
[实验名称]实验三用路由器连接局域网[实验要求]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认识路由器的端口类型、了解路由器构造,熟悉路由器配置命令,掌握路由器的端口配置方法及如何为计算机设置网关.
将四台计算机分别连入两台二层交换机组成局域网,然后将两个局域网用路由器进行连接.
配置各计算机的IP地址信息,使A、B与C、D分别属于两个不同子网,在未配置路由器的情况下,测试PC间的连通性.
配置路由器端口IP,并使各PC的网关分别设置为自身所连接的路由器端口地址.
再次测试PC间连通性.
实验中,要求学生记录网络的拓扑结构、路由器的设置过程及计算机之间连通情况的测试数据.
[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名称]实验四静态路由的设置[实验要求]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路由器中设置静态路由的方法.
设置两台路由器,分别连接不同的局域网,两个路由器之间通过串行口连接.
首先设置每个路由器的各个端口以及它所连接的局域网的计算机,使得一个局域网内部主机互相可以连通.
然后,设置两个路由器相互连接的串行口,使得它们位于同一逻辑网内,在两个路由器上分别设置合理的静态路由.
测试两个局域网主机之间的连通性.
实验中,要求学生记录网络的拓扑结构、路由器的设置过程及路由表、计算机之间连通情况等测试数据.
[实验学时]2学时第五章无线局域网(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无线局域网概念、特点与应用领域;掌握无线局域网标准、硬件设备、拓扑结构;掌握无线局域网连接方案,重点掌握无线网络的组建与配置方法.
教学重点:无线网络的组建与配置方法.
教学难点:无线网络的组建与配置方法.
115第六章网络布线技术(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办公楼的结构特征,了解结构化布线子系统划分、设计等级、布线标准等概念;掌握结构化布线方法,掌握结构化布线系统组成;了解居民楼布线特点与方法;掌握办公室内的设备连接方法;了解布线系统测试与验收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结构化布线系统组成.
教学难点:结构化布线系统组成.
第七章搭建网络服务(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服务的基本概念,掌握DNS服务、DHCP服务、WINS服务的配置方法;掌握配置服务器、创建与管理用户、创建和管理组的方法;掌握配置客户端网络、将客户端加入活动目录的方法;掌握共享资源、共享打印机的方法.
教学重点:DNS服务、DHCP服务、WINS服务的配置方法、域与活动目录概念、服务器配置方法.
教学难点:DNS服务、DHCP服务、WINS服务的配置方法、域与活动目录概念、服务器配置方法.
第八章网络互联(6学时)教学要求:理解VPN原理,掌握VPN的配置方法;理解静态NAT和动态NAT的应用场合与工作原理,掌握NAT的基本配置方法;掌握局域网通过NAT、Internet连接共享、代理服务器等方法接入Internet的方法.
教学重点:VPN原理与配置方法、NAT原理与配置方法、宽带接入配置.
教学难点:VPN原理与配置方法、NAT原理与配置方法.
[实验名称]实验五网络地址转换组网[实验要求]通过本实验掌握在路由器上配置NAT的方法.
首先用交换机连通一个局域网,至少两台计算机,作为内网;配置外部主机server,作为外网,代表Internet;内外网均连接路由器.
配置路由器,首先建立外部地址池,设置路由器NAT方式,116然后测试内网与外网的连通情况.
实验中,记录网络拓扑结构、配置过程与测试数据.
[实验学时]2学时第九章网络安全技术(8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网络安全的概念、网络安全控制模型的概念,了解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了解加密与认证技术、数字签名技术、入侵检测技术,重点掌握端口安全、防火墙技术、访问控制列表;了解病毒的种类和特点,掌握病毒的防治方法.
教学重点:端口安全、防火墙技术、访问控制列表等安全防护技术的配置.
教学难点:端口安全、防火墙技术、访问控制列表等安全防护技术的配置.
[实验名称]实验六交换机的端口安全[实验要求]掌握交换机的端口安全功能,控制用户的安全接入.
采用锐捷S2126交换机作为实验设备,将主机PCA通过直连线接入交换机的F0/3端口.
对该交换机的所有端口,配置最大连接数为1;针对PCA主机的接口进行IP+MAC地址绑定;测试F0/3口的端口安全功能是否配置成功.
实验中,要求记录实验网络拓扑、配置过程及测试数据.
[实验学时]2学时第十章网络管理与维护技术(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网络管理基本概念与协议,掌握常用的网络管理工具;了解网络维护工作的内容与方法,网络常见的硬件与软件故障;了解故障排除思路,掌握故障排除的常用工具和命令;通过故障实例讲解,使学生掌握网络组建与使用过程中的故障排除方法.
教学重点:网络管理与故障排除的常用工具,网络组建与使用过程中的故障排除方法.
教学难点:网络管理与故障排除的常用工具,网络组建与使用过程中的故障排除方法.
117第十一章网络系统集成案例分析(6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小型网络方案的特点与要求,掌握小型有线局域网络、小型无线局域网络组建方法;了解中型网络方案的特点与要求、掌握中型网络组建方法;了解大型网络方案的特点与要求、掌握大型网络组建方法.
教学重点:如何根据用户需求,应用合适的网络设备与技术,组建合理的网络.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用户需求,应用合适的网络设备与技术,组建合理的网络.
[实验名称]实验七网络互联综合实验[实验要求]综合应用课程中所学组网知识,构建一个互联网络,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与动手能力.
分别构建两个交换网络,分别以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为核心;设置两个交换网络的边缘路由器,并使二者通过串口相连,正确设置网络中各设备的端口属性、路由属性及其它属性,使各台主机之间都可正常通信,测试互联网络的连通情况.
实验中,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各种网络设备组网,熟练掌握各种设备的配置方法,详细记录实验拓扑、设置过程和测试情况.
[实验学时]4学时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刘永华,赵艳杰.
局域网组建、管理与维护(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
[2]邓秀慧.
路由与交换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1.
118《网络信息安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12177课程总学时/学分:64/3(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网络信息安全》是网络工程(春季)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目的是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网络系统安全的基本概念、网络安全技术和应用,增强对网络安全工具应用的认识,了解和掌握对网络安全保护的实际操作技能.
学完本课程学生应该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相关概念,熟悉计算机网络所涉及的各方面的安全需求,掌握解决各种网络安全问题的方案及措施.
主要内容有:操作系统的安全、数据库的安全、加密与鉴别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查系统与入侵防护系统、Internet的安全.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了解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各种安全问题,掌握通过访问控制加强操作系统安全的方法,掌握数据的备份恢复等方法,掌握数据库的安全保护措施,掌握数据加密的方法,掌握数字签名、认证的原理,掌握防火墙的工作原理及配置方法,了解Internet面临的各种危险,掌握应对各种网络安全问题的方法,应该采取的措施.
在实际工作中,遇到有关网络安全的问题,学生应该能够利用本课程学到的相关知识,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根据各章节内容的特点因章节施教,启发式教学贯穿始终.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充分统一.
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网络安全中各种问题的理解,并熟练掌握相关技能.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4学时)119教学要求:熟悉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结构;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评价准则.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含义、特征,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教学难点: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第二章网络操作系统安全(6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操作系统安全的相关概念;掌握访问控制在操作系统安全中的作用;熟练掌握访问控制的类型;熟练掌握访问控制的措施;熟悉WindowsNT/2000/2003系统的安全机制和技术;了解UNIX、Linux系统安全性.
教学重点:访问控制的概念、类型及措施.
教学难点:访问控制的概念、类型及措施.
[实验名称]Windows2000系统安全策略设置[实验目的]掌握使用安全策略设置的方法;了解安全策略的主要内容和用途;[实验内容]对Windows2000的密码策略进行修改:修改密码符合复杂性的要求;修改密码长度的最小值;修改密码的最长、最短存留期;修改强制密码历史等.
[实验要求]熟悉操作过程;测试密码策略改变后的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2学时第三章计算机网络实体安全(4学时)教学要求:本章内容不作为重点,可让学生自学完成.
了解计算机网络机房及环境安全;了解计算机网络实体的自然与人为灾害的防护;了解数据存储介质的安全;了解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安全与配置.
教学重点:数据存储介质的安全,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安全与配置.
教学难点: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安全与配置.
第四章网络数据库与数据安全(6学时)120教学要求:了解数据库的特性;熟悉数据库的安全概念;熟悉数据库的安全特性;熟练掌握数据库的完整性以及并发控制等概念;掌握安全保护措施;熟练掌握数据的备份与恢复的概念、类型、策略.
教学重点:数据库的完整性以及并发控制.
教学难点:数据库的完整性以及并发控制.
第五章数据加密与鉴别(1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密码学的概念;了解传统密码技术;熟练掌握对称密码体制的原理、DES算法;熟练掌握公开密钥体制原理、RSA算法;了解密钥管理的相关概念,了解密钥管理算法;掌握网络保密通信概念、通信加密方式;熟练掌握鉴别与认证的原理,掌握数字签名过程;教学重点:对称密码体制的原理,公开密钥体制原理,鉴别与认证的原理,数字签名过程.
教学难点:对称密码体制的原理,公开密钥体制原理.
[实验名称]数据加密的应用[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加密技术的应用方法.
[实验内容]在VisualStudio中建立项目;利用.
NET提供的DESCryptoServiceProvider类对一组数据进行加密性;再利用DESCryptoServiceProvider类对已加密的数据进行解密;比较加密前后的数据.
[实验要求]提前掌握一门.
NET编程语言;记录实验过程;注意加密密钥与初始化向量对加密结果的影响;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4学时第六章防火墙(1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防火墙的概念、在网络安全中的作用;熟练掌握防火墙技术的类型;熟练掌握防火墙的各种体系结构;了解防火墙的应用与发展.
121教学重点:防火墙技术的类型,防火墙的各种体系结构.
教学难点:防火墙技术的类型,防火墙的各种体系结构.
[实验名称]网络防火墙配置[实验目的]掌握防火墙的安装;掌握防火墙的规则设置.
[实验内容]安装瑞星防火墙;对防火墙进行配置.
[实验要求]掌握瑞星防火墙的安装方法;掌握瑞星防火墙规则的配置;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4学时第七章计算机网络攻防技术与应用(12学时)教学要求:本部分内容较多较杂,各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各模块之间的关系.
掌握计算机病毒、木马、蠕虫等概念,能够分辨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熟练掌握网络病毒的防范、木马与蠕虫的防范措施;熟悉网络攻击的类型;熟悉黑客攻击的目的、手段和工具;掌握防范黑客攻击的措施;掌握入侵检测与入侵防护系统的作用;了解网络系统的漏洞,掌握网络扫描与监听技术的原理;掌握计算机紧急响应的概念、紧急响应的阶段;了解蜜罐技术.
教学重点:网络攻击的类型,防范黑客攻击的措施,入侵检测与入侵防护系统,网络扫描与监听技术的原理,计算机紧急响应的概念、紧急响应的阶段.
教学难点:网络扫描与监听技术的原理.
[实验名称]网络数据包的监听与分析[实验目的]掌握WireShark捕获数据包的方法;了解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风险.
[实验内容]安装WireShark;使用WireShark捕获网络数据包;使用WireShark分析所捕获的数据;从数据中找出网络通信过程中泄露的信息.
[实验要求]熟悉WireShark过滤器设置;记录实验过程;写出实验报告.
122[实验学时]4学时第八章Internet安全(8学时)教学要求:熟悉TCP/IP协议及其安全特性;熟悉Web站点的安全需求;了解电子邮件面临的威胁;掌握应对电子邮件威胁的方法;了解各种Internet欺骗的手段;掌握应对各种Internet欺骗的方法;教学重点:TCP/IP协议及其安全特性,Web站点的安全需求.
教学难点:TCP/IP协议及其安全特性.
[实验名称]Internet安全综合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Web服务器、FTP服务器的安全配置;[实验内容]Windows服务器系统加固;Web服务器的设置;FTP服务器的安全配置.
[实验要求]掌握Windows系统下管理系统服务方法;设置Web服务器、FTP服务器并测试设置效果;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2学时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刘远生,辛一.
计算机网络安全(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2]斯托林斯等.
计算机网络安全——原理与实践.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3]甘刚等.
网络攻击与防御.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4]刘建伟,王育民.
网络安全——技术与实践.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5]葛秀慧等.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123《网络管理与维护》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3146课程总学时/学分:64/3(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网络工程(春季)专业的专业限选课,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网络管理和网络维护方面的基本能力.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的重要基础理论,局域网的安装、软硬件系统优化及各种局域网的组建方法,我国现有的所有接人互联网的方法及局域网共享上网的方法与代理服务器的组建与管理,网络的安全与防范、网络的管理与维护及其工具软件协议,局域网的大量故障诊断分析与排除,互联网中浏览、电子邮件、下载、搜索、聊天等各类应用的故障诊断分析与排除方法等.
二、教学基本要求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局域网的基础架构和安装组件局域网的方法;了解局域网的优化与升级方法;掌握局域网接入Internet的方法;掌握代理服务器的配置方法;掌握掌握常见的网络安全技术;掌握网络管理与维护软件的使用;掌握掌握局域网和Internet中故障诊断、分析和排除的方法.
教学思路:主要采用课堂教学或多媒体教学手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本课程涉及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网技术、网络安全等相关知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贯穿对相关基础知识的讲解,及时补充课程中涉及的相关基础知识.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结合实际案例讲解.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课堂上教师应及时补充最新的网络管理与维护技术和方法,不应拘泥于教材的束缚.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24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6学时)教学要求: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熟悉网络中的各种传输介质;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各种传输协议;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了解局域网的访问控制方式和常用技术.
教学重点:网络传输介质;局域网的访问控制方式和常用技术教学难点:局域网的访问控制方式和常用技术[实验名称]IP地址和MAC地址[实验要求]掌握IP地址和MAC地址管理过程;掌握使用cmd命令查询MAC、IP和DNS信息的方法;掌握IP地址与MAC地址绑定的方法;熟练操作IP地址的子网划分方法.
[实验学时]2第二章局域网的基础架构(8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局域网的应用和硬件组成;了解局域网的操作系统;掌握中小型局域网的规划、设计方法和组建步骤.
教学重点:中小型局域网的规划、设计方法和组建步骤教学难点:中小型局域网的规划、设计方法和组建步骤[实验名称]IP链路测试[实验要求]掌握ping命令的基本用法和参数配置;掌握一些常用的测试软件来判断网络逻辑链路是否畅通.
使用ping命令对网络进行各种测试:包括测试TCP/IP协议、测试网卡、测试局域网连接等等.
[实验学时]2第三章局域网的安装(6学时)教学要求:掌握windows2003服务器的安装及配置;掌握windows2003环境中设置125web服务器、dns服务器、ftp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的方法;了解路由共享接入internet的方法;掌握windows2003的优化设置方法.
教学重点:windows2003环境中设置各种服务器的方法教学难点:windows2003的优化设置和性能提高的方法[实验名称]网络查看和搜索[实验要求]掌握网络搜索工具LanSee的用法;利用LanSee搜索共享资源、复制共享资源;进行端口扫描;测试计算机;远程管理计算机;了解局域网搜索工具NetSuper的使用.
[实验学时]2第四章局域网系统的优化与升级(6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网络硬件优化方法;掌握局域网结构布局的优化方法;了解系统优化软件"windows优化大师"的使用;了解交换机、路由器与第三层交换机的搭配和选择方法.
教学重点:网络硬件优化方法;局域网结构布局的优化方法教学难点:交换机、路由器与第三层交换机的搭配和选择方法第五章局域网接入Internet的方式(6学时)教学要求:了解以专线接入、电话调制解调器拨号和通过主干局域网接入Internet的基本原理;掌握通过ISDN接入、ADSL接入Internet的基本原理;了解正在发展的其他宽带接入Internet的方法.
教学重点:ADSL接入Internet的基本原理教学难点:ADSL接入Internet的基本原理第六章局域网共享上网与代理服务器(6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共享上网的原理和局域网共享上网解决方案;掌握使用sygate和wingate实现共享上网的方法;掌握快速组建小型共享网络的方法;了解共享上网典126型管理软件.
教学重点:使用sygate和wingate实现共享上网的方法教学难点:快速组建小型共享网络的方法第七章网络的安全与防范(6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网络安全的一般技术目标与技术手段;了解常用的网络安全软件;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与消除方法;了解黑客及入侵检测;了解防火墙的基本原理和基本配置.
教学重点:常用的网络安全软件;防火墙的基本原理和基本配置教学难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与消除方法[实验名称]网络安全测试[实验要求]掌握常见的网络安全扫描工具的使用:TCP和UDP连接测试工具netstat;网络邻居信息探测工具nbtstat;网络主机扫描工具HostScan;漏洞检测工具X-Scan;端口监控工具PortReporter.
[实验学时]2第八章网络管理与维护及其软件(6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网络管理和网络维护的基本内容;掌握常用网络管理工具软件、磁盘工具软件和windows内置工具软件;了解网络安全和协议分析工具软件;了解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教学重点:常用网络管理工具软件、磁盘工具软件和windows内置工具软件教学难点:网络安全和协议分析工具软件[实验名称]远程监视与控制[实验要求]掌握使用远程监控工具Radmin监视远程服务器的网络服务运行情况、远程计算机的运行状态、检查远程计算机的属性设置等.
[实验学时]2127第九章局域网的故障诊断与排除(8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局域网的故障诊断步骤;了解局域网的故障分类;掌握局域网常见故障的诊断分析与排除方法;掌握网络设备故障、网络系统故障、网络安全故障的诊断分析与排除方法.
教学重点:各种常见网络故障的诊断排除方法教学难点:网络系统故障的诊断排除方法[实验名称]网络诊断[实验要求]掌握网络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熟练掌握2种网络诊断分析工具;利用网络嗅探器SnifferPro、CommView等软件捕获网络流量进行详细分析;利用专家分析系统诊断问题;实时监控网络活动情况;监控单个工作站的活动等.
[实验学时]4第十章Internet应用中的故障与分析(6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浏览器故障、电子邮件故障、文件下载故障、信息搜索故障、聊天工具故障的诊断分析与排除方法;了解错误码对照表的查询和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各种常见Internet应用故障的诊断排除方法教学难点:浏览器故障的诊断排除方法[实验名称]网络流量分析[实验要求]掌握流量实时监测工具"网络执法官"的使用;完成下列操作:实时记录上线用户并存档备查;自动侦测未登记主机接入并报警检测网内所有代理服务器及路由器;限定各主机的IP、防止IP盗用;限定各主机的连接时段;保护制定IP,禁止普通用户使用等.
[实验学时]2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姚永翘,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28[2]游贵荣,Windows与Linux网络管理与维护,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3]马志彬,网络管理与维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29《网络应用编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3147课程总学时/学分:64/3(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面向网络工程(春季)专业学生,本课程在介绍各种基于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的具体网络编程方法的同时讲述带有共性的网络编程的原理和方法.
同时,分析了各种设计方法的原理以及各种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
本课程强调具体编程方法的实现与基本原理方法的结合,为有兴趣更深入研究网络程序设计的同学打下基础.
本课程教学任务包括:掌握套接字技术的原理;理解网络底层协议的工作原理;了解网络编程通常的设计模式;学会利用套接字技术开发网络通信软件.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套接字技术的原理;理解网络底层协议的工作原理;了解网络编程通常的设计模式;学会利用套接字技术开发网络通信软件.
2)学习网络编程的基础知识和概念.
3)理解套接字编程原理.
4)掌握在windows系统下的套接字的组成、原理以及能熟练使用.
5)掌握基于套接字API的TCP套接字编程,即利用TCP套接字访问TCP协议提供的服务来实现应用进程间的通信.
6)介绍基于套接字API的UDP套接字编程,掌握两种特殊的UDP套接字编程.
7)掌握基于WindowsSocketsAPI的网络程序设计的方法.
1308)通过电子邮件程序的设计及实现,巩固这门课程所学习的知识并检查、提高同学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网间进程通信的相关概念和套接字类型;windowssockets1.
1中基本套接字函数的调用;UDP套接字编程;使用与网络通信有关的类、控件进行网络程序设计.
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JAVA程序设计》、《.
NET程序设计》.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为主(多媒体教学、实例演示),实验教学为辅,以工程的思想引导学生.
根据各章节内容的特点因章节施教,启发式教学贯穿始终.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充分统一.
16学时的实验既有设计性实验又有综合性实验,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网络编程能力.
教材编选的原则:编选的教材应符合课程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相统一,优先选择系统性好、实用性强、内容新颖的教材.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网络编程基础(6学时)教学要求:1.
理解OSI七层模型;2.
了解TCP/IP协议套件是如何与OSI各层相适应;3.
理解网络编程模式;4.
理解网络编程要考虑的问题;a)并发环境下的网络编程(多进程或多线程)b)异构(os)环境下的网络编程;c)阻塞与非阻塞通信;教学重点:网络编程模式(C/S)和网络编程要考虑的问题.
教学难点:网络编程模式(C/S)和网络编程要考虑的问题;多线程.
第二章套接字编程原理(8学时)教学要求:1.
理解什么是套接字以及套接字的实现;2.
网间进程通信:网络字节顺序,端口,地址,连接,半相关,全相关;(理解)3.
服务方式:a)面向连接和非面向连接;(理解)b)差错控制和流控制;(了解)c)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理解)4.
套接字类型a)流式套接字;(掌握)b)数据报式套接字;(掌握)c)原始套接字;(了解)131教学重点:网间进程通信的相关概念和套接字类型.
教学难点:网间进程通信的相关概念和套接字类型.
第三章windowssocketsAPI(10学时)教学要求:windowssockets简介a)什么是windowssockets(理解)b)windowssockets组成部分(理解)2.
windowssockets1.
1中基本套接字函数的使用;(掌握)3.
网络信息查询函数的使用;(掌握)4.
windowssockets1.
1应用实例;(掌握)5.
windowssockets2的扩展特性;(掌握)教学重点:windowssockets1.
1中基本套接字函数的调用;教学难点:windowssockets1.
1中基本套接字函数的调用;[实验名称]实验一WinSock基础[实验要求]学会WinSock函数的装载和卸载.
编制程序,实现网卡、IP地址、协议等信息获取.
验证和掌握gethostname、gethostbyname、地址转换等简单函数的使用.
[实验学时]2学时第四章TCP套接字编程(12学时)教学要求:1.
TCP协议机制(理解)a)TCP连接的建立和终止;(理解)b)TCP的有限状态机;(理解)c)TCP的数据输出过程;(理解)2.
基本TCP套接字编程(掌握)a)TCP套接字编程模式;(掌握)b)实例(点对点实时网络通信程序的实现;)(掌握)教学重点:TCP套接字编程的实例;教学难点:TCP套接字编程的实例;[实验名称]实验二TCP流式网络通信[实验要求]用socket实现TCP流式通信,分别编写客户端和服务器,服务器实现监听,客户端发起通信,实现一句话的传送,比如"Howareyou".
,服务端接收后132在屏幕显示接收内容,并同时对此作出回复,比如"Yes",客户端收到回复后,也在屏幕显示回复内容.
[实验学时]4学时第五章UDP套接字编程(12学时)教学要求:1.
UDP协议概述(理解)2.
UDP的数据输出过程;(理解)3.
UDP编程模式(理解)4.
广播和多播(理解)a)广播概念、地址和广播实例;(理解)b)多播概念和多播实例;(掌握)教学重点:UDP套接字编程的实例(多播和广播);教学难点:UDP套接字编程的实例(多播和广播);[实验名称]实验三UDP数据报式网络通信[实验要求]用socket实现UDP数据报通信,分别编写客户端和服务器,服务器实现监听.
客户端发起通信,实现一句话的传送,比如"Howareyou".
服务端接收后在屏幕显示接收内容,并同时对此作出回复,比如"Yes"客户端收到回复后,也在屏幕显示回复内容.
[实验学时]4学时第六章基于WindowsSocketsAPI的网络程序设计(8学时)教学要求:1.
直接使用基本的windowssocketsAPI函数进行网络应用程序设计;(掌握)2.
以windowssocketsAPI为基础,使用与网络通信有关的类进行网络程序设计;(掌握)3.
以windowssocketsAPI为基础,使用与网络通信有关的控件进行网络程序设计;(掌握)教学重点:使用与网络通信有关的类、控件进行网络程序设计;教学难点:使用与网络通信有关的类、控件进行网络程序设计;[实验名称]实验四PING程序的设计及实现[实验要求]用WINDOWSAPI实现PING命令,通过编写PING程序,加深对ICMP协133议的理解,掌握WINDOWSAPI程序设计方法.
[实验学时]2学时第七章电子邮件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8学时)教学要求:1.
电子邮件的工作方式;(理解)2.
电子邮件协议;a)SMTP,pop3,IMAP;(理解)b)典型的电子邮件消息;(了解)c)在outlook中查看报头;(了解)d)MIME;(了解)e)检查客户/服务器电子邮件;(了解)3.
电子邮件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掌握)教学重点:电子邮件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教学难点:电子邮件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实验名称]实验五电子邮件应用程序的设计及实现[实验要求]通过编写简单邮件客户端,实现收、发邮件功能,了解SMTP、POP3的原始命令和工作原理,通过练习深入了解网络编程.
[实验学时]4学时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美)哈诺德著,李帅等译Java网络编程(第四版).
中国电子出版社.
2014.
[2]任泰明.
TCP/IP协议与网络编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4.
134《移动通信与无线网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3097课程总学时/学分:44/2(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12学时)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网络工程(春季)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目的是使学生将无线网络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了解当前各种主流的无线网络技术.
主要包括5个部分:计算机网络及无线网络发展概况、网络原理基本概念;无线传输技术;无线局域网、无线个域网、无线城域网、无线广域网与移动AdHoc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与无线Mesh网络.
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1)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无线网络的发展概况,计算机网络中协议分层的体系结构和参考模型等一些最基本的概念;(2)理解无线网络相关的各种无线传输技术;(3)掌握无线个域网技术;(4)掌握无线局域网技术;(5)掌握无线城域网技术;(6)了解无线广域网技术;(7)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Mesh网络;135(8)掌握无线局域网的实训内容.
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与实验教学相结合,以工程的思想引导学生,提倡"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
根据各章节内容的特点因章节施教,启发式教学贯穿始终.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充分统一.
12学时的实验既有验证性实验又有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网络组建的动手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了解无线网络的兴起;掌握网络体系结构.
包括:协议分层、层次设计问题、面向连接与无连接的服务、协议和服务的关系;掌握协议参考模型.
包括:OSI模型、TCP/IP模型、无线网络的协议模型;了解与网络相关的标准化组织.
教学重点:无线网络的发展历程、无线网络的协议模型.
教学难点:无线网络的协议模型.
第二章无线传输技术基础(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无线传输媒体.
包括:地面微波、卫星微波、广播无线电波、红外线、光波;了解天线.
包括:辐射模式、天线类型、天线增益;掌握传播方式.
包括:地波传播、天波传播、直线传播;掌握直线传输系统中的损伤.
包括:衰减、自由空间损耗、噪声、大气吸收、多径、折射.
掌握移动环境中的衰退.
包括:多径传播、衰退类型、差错补偿机制;了解多普勒效应;掌握信号编码技术.
包括:数据、信号和传输的模拟与数字之分;信号编码准则;数字数据与模拟信号;模拟数据与模拟信号;模拟数据与数字信号;了解扩频技术;掌握差错控制技术.
教学重点:常用无线传输媒体及特性;直线传输过程中的损伤及衰减原因;移动传输中的衰减原因;信号编码技术;差错控制技术.
教学难点:直线传输过程中的损伤及衰减原因;信号编码技术.
第三章无线局域网(10学时)136教学要求:掌握无线局域网的覆盖范围、无线局域网的特点、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历程与相关标准化活动、无线局域网的分类与应用;掌握无线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与服务.
包括:无线局域网的组成结构、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无线局域网的服务(service);掌握无线局域网的协议体系;掌握IEEE802.
11物理层的几种标准;掌握IEEE802.
11媒体访问控制层.
包括:可靠的数据传送、接入控制、MAC帧;了解其他IEEE802.
11标准;了解WLAN安全及WiFi接入技术.
教学重点:WLAN的组成、拓扑结构;WLAN的协议体系;IEEE802.
11MAC层的功能;Wi-Fi接入体系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WLAN的协议体系;IEEE802.
11MAC层的功能.
[实验名称]无线局域网相关设备与仿真[实验要求]掌握常用的无线网络设备及其功能;掌握组网仿真软件PacketTracer的常用功能及使用方法;掌握无线网卡、无线AP及无线路由器的仿真方法.
[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名称]基于无线AP的WLAN仿真[实验要求]掌握组建两台电脑的AdHoc网络仿真过程;掌握组建单个AP的WLAN仿真过程;掌握组建多个AP的WLAN及无线VLAN仿真过程;掌握基于AP+路由连接到外网仿真过程.
[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名称]基于无线路由器的网络仿真[实验要求]掌握无线路由的基本配置仿真步骤;掌握无线路由器的市级设置仿真步骤;掌握无线路由器的PPPOE设置仿真步骤;掌握PacketTracer中相关路由器的无线模块添加方法.
[实验学时]2学时第四章无线个域网(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WPAN的概念及用到的技术;了解802.
15标准内容;明确蓝牙技术137相关概念及应用领域;了解ZigBee技术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蓝牙技术相关概念及应用领域教学难点:蓝牙协议体系结构、ZigBee协议架构[实验名称]无线个域网实验[实验要求]掌握利用UWB技术组建无线个域网的方法;掌握利用蓝牙技术组建无线个域网的方法;掌握利用ZigBee技术组建无线个域网的方法.
[实验学时]2学时第五章无线城域网(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无线城域网概况.
包括:无线城域网技术的形成、WiMAX论坛;掌握802.
16协议体系.
包括:标准化进程、IEEE802.
16d协议及系统;掌握802.
16的物理层;掌握802.
16的MAC层;掌握MAC层的链路自适应机制;掌握802.
16系统的QoS架构.
包括:服务类别的定义、QoS框架和交互机制、服务提供及自动配置;了解802.
16系统的移动性;了解WiMAX与其他技术的比较教学重点:802.
16协议体系的内容,802.
16物理层和MAC层的主要功能、MAC层的链路自适应机制,802.
16e,WiMAX与Wi-Fi技术的比较.
教学难点:802.
16物理层和MAC层的主要功能;802.
16系统的移动性.
第六章无线广域网(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无线广域网的概念及IEEE802.
20标准的发展历程;掌握3G和4G技术的相关技术规范;了解卫星通信系统了解802.
20技术的特性和与其它标准的关系教学重点:3G/4G技术、802.
20的技术特性教学难点:802.
20的技术特性.
第七章移动AdHoc网络(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移动AdHoc网络的需求背景、分组无线网络发展、移动AdHoc网138络的定义、移动AdHoc网络的特点、移动AdHoc网络中的问题;掌握移动AdHoc网络的MAC层.
包括:AdHocMAC协议分类、竞争类MAC协议、分配类协议、混合类协议;掌握移动AdHoc网络的网络层.
包括:AdHoc路由协议分类、主动式路由协议、按需路由协议、混合路由协议、多径路由技术、多目标路由协议、路由协议的性能分析与评价;了解移动AdHoc网络的IP地址分配技术;掌握移动AdHoc网络的功率控制.
包括:功率消耗源、功率控制、通用节能途径;掌握移动AdHoc网络的QoS问题.
服务质量参数、移动AdHoc网络提供QoS支持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折中原理、处理方法;了解移动AdHoc网络的安全问题;了解移动AdHoc网络的应用.
教学重点:AdHoc网络的定义和特点、AdHoc网络MAC层协议,移动AdHoc网络的网络层协议、功率控制措施、应用领域.
教学难点:AdHoc网络MAC层协议,移动AdHoc网络的网络层协议第八章无线传感器网络(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什么是无线传感器网络;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AC协议;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控制;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技术;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机制;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技术;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管理.
教学重点:WSN的MAC层协议、路由协议、拓扑控制、定位技术.
教学难点:WSN的MAC层协议、路由协议.
第九章无线Mesh网络(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无线Mesh网络的起源、移动AdHoc网络向无线Mesh网络的演进、无线Mesh网络与其他无线网络的主要区别、无线Mesh网络的主要优缺点;掌握无线Mesh网络的结构.
包括:无线Mesh网络结构的分类、802标准族对Mesh结构的支持;掌握无线Mesh网络MAC协议;掌握无线Mesh网络路由协议.
包括:无线Mesh网络路由协议分类、多射频链路质量源路由(MRLQSR)协议、可预测的无线路由协议(PWRP)、单收发器多信道路由协议(MCRP)、高吞吐率路由(SrcRR)协议、射频感知路由协议(RARP);掌握无线Mesh网络的应用模式.
包括:WISP模式、因特网延伸模式、139行业应用模式.
教学重点:WMN的结构,WMNMAC协议,WMN的应用模式.
教学难点:WMNMAC协议,WMN的路由协议.
第十章无线网络与物联网(6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无线网络到物联网的演变过程;了解物联网技术的相关概念与技术架构;了解物联网中的无线网络技术;了解无线城市与物联网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物联网的技术架构,物联网中的无线网络技术.
教学难点:物联网中的无线网络技术.
[实验名称]WDS实验[实验要求]掌握如何利用AP的WDS桥接/中继功能扩大无线信号覆盖范围.
[实验学时]4学时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汪涛.
《无线网络技术导论(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2]汪涛.
《无线网络技术导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王建平等.
《无线网络技术》.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4]冉晓雯.
《无线网络原理与应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5]黎连业.
《无线网络及其应用技术》.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40《网络应用开发与系统集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3148课程总学时/学分:64/3(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网络工程(春季)专业的专业限选课,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网络应用开发与网络系统集成方面的能力.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网络设计与规划网络软硬件系统集成的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对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以及对典型网络设计案例的介绍,使学生掌握网络工程项目需求分析的方法、网络规划与设计、综合布线设计的方法,掌握高速局域网集成、路由技术系统集成、服务器系统集成、IPV6技术集成技术,掌握网络安全与应用技术和网络测试与运行维护方法,初步具备网络设计与集成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网络工程和网络系统集成的相关概念;了解网络设计与需求分析的基础内容;掌握综合布线技术标准和设计、安装与测试方法;掌握高速局域网与系统集成技术;掌握网络路由技术与系统集成的方法;掌握服务器技术与系统集成方法;掌握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掌握网络测试与运行维护方法.
教学思路:主要采用课堂教学或多媒体教学手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根据各章节内容的特点因章节施教,启发式教学贯穿始终.
本课程应以《计算机网络》为先导课程,并涉及了计算机组网、网络安全等相关知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贯穿对相关基础知识的讲解,及时补充课程中涉及的相关基础知识.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结合实际案例讲解.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网络工程设计概述(6学时)141教学要求:了解网络系统集成的概念、特点、模型和基本步骤;掌握网络系统集成的文档管理方法;了解网络工程招投标的步骤和相关文档写作方法教学重点:网络工程系统集成的主要步骤和四层层次模型教学难点:Project项目管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实验名称]用Project管理网络工程项目[实验要求]掌握用MicrosoftProject管理网络系统集成项目的方法[实验环境]PC一台,MicrosoftProject软件一套[实验步骤[1)确定网络工程系统集成项目的主要工作步骤;2)分析每个步骤所需要的时间和资源;3)画出该项目的甘特图、跟踪甘特图、任务分配状况、日历、统筹图、资源工作表、资源使用状况、资源图表等主要视图[实验学时]2第二章网络工程设计基础(10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网络互连设备的工作原理;了解联网物理介质的特点和区别;了解服务器的特点和技术;熟悉以太网技术教学重点: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以太网技术教学难点:高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与作用[实验名称]设计小型局域网[实验要求]掌握网线的制作方法;掌握将PC通过交换机连接成局域网的方法[实验环境]PC两台,交换机一台,网线钳一把,RJ-45水晶头若干,网线若干[实验步骤]1)制作具有RJ-45接头的5类双绞线;2)多台PC配置TCP/IP协议;3)将PC和交换机通过网线连接;4)测试连通性[实验学时]4142第三章配置以太网交换机(6学时)教学要求:熟悉交换机的配置项目和端口;掌握二层交换机的配置方法:配置交换机的基本功能,配置VLAN功能,配置MAC地址绑定功能,配置交换机生成树和端口聚合功能;了解三层交换机的配置方法教学重点:二层交换机的配置教学难点:配置交换机生成树功能第四章网络需求分析(8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网络需求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熟悉网络分析常用的技术指标;了解因特网流量的特点和网络流量的分析方法教学重点:网络需求分析的方法和技术指标教学难点:网络流量的计算方法[实验名称]办公环境局域网设计[实验要求]掌握规模达200台PC的办公局域网设计方法;掌握使用Visio软件绘制网络拓扑图的方法[实验环境]PC一台,MicrosoftVisio软件一套[实验步骤]1)需求分析;2)确定网络拓扑结构;3)使用Visio软件绘制网络拓扑图[实验学时]2第五章网络系统环境平台设计(8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掌握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设计方法;了解网络机房设计、电源设计和数据中心设计的方法教学重点: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概念和设计方法教学难点:机房电源容量估算方法143[实验名称]楼宇结构化布线系统[实验要求]理解20层楼宇的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网络传输介质选择方法和大致使用量;掌握利用Visio软件绘制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方法[实验环境]PC一台,MicrosoftVisio软件一套[实验步骤]1)需求分析;2)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3)使用Visio软件绘制结构化布线系统图;4)系统优化与完善[实验学时]2第六章配置路由器(8学时)教学要求:了解路由器的常用配置命令;掌握路由器的配置方法:配置路由选择功能,配置广域网接口,配置软路由教学重点:路由器的配置方法教学难点:OSPF协议的配置[实验名称]配置路由器[实验要求]掌握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实验环境]路由器2台,2层交换机2台,PC2台[实验步骤]1)连接网络拓扑;2)配置路由器,通过以太网接口实现网络互连;3)更改网络拓扑;4)配置路由器,通过Serial接口实现网络互连[实验学时]4第七章企业网设计(8学时)教学要求:了解企业网的网络结构;掌握IP地址规划方法;了解路由协议的选择方法;了解网络管理协议和系统;掌握企业网的设计方法教学重点:企业网的设计方法144教学难点:IP地址规划与计算[实验名称]设计大型校园网[实验要求]掌握设计具有三层结构的大型校园网的基本方法;掌握设计大型网络的设备选型方法[实验环境]PC一台,MicrosoftVisio软件一套[实验步骤]1)网络需求分析;2)设计三层网络结构、设备选型、确定网络管理协议和网络安全方案;3)利用Visio软件绘制网络拓扑结构图,包括骨干网(核心层)和每个子网的结构[实验学时]2第八章网络安全设计(6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网络安全设计的基本步骤;了解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掌握网络安全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教学重点:常用网络安全技术的特性和选择教学难点:数据备份和容错技术第九章测试验收与维护管理(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网络工程测试的常用工具和测试方法;了解网络工程验收的基本步骤;了解网络维护与管理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网络工程测试与验收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IP网络性能监测系统"软件的使用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陈鸣.
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第三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2]杨威.
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第二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3]刘晓晓.
网络系统集成.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45《互联网与网络文化》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4292课程总学时/学分:48/3(其中理论48学时)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互联网与网络文化》是一门专业任选课,面向本校"网络工程"本科专业.
本课程针对网络文化的内涵、特点、意义应该怎样认识,其发展的趋势和前景如何,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如何开展等问题,都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探讨.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络文化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而日益发展壮大起来的全新文化形态.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充分认识和把握互联网的应用,以及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对于推动文明上网工程的实施,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本课程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互联网基础,包括第1章互联网基础和第2章网络应用初步;第二部分是网络应用与网络文化现象,包括第3章网络论坛、第4章即时通信、第5章网络游戏、第6章网络广告、第7章电子商务、第8章网上银行、第9章微博;第三部分是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包括第10章网络文化及特征、第11章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第12章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及管理;第四部分是附录,网络文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计算机网络定义、特点和分类,了解互联网的含义和体系结构;2)掌握网络应用与信息安全初步,理解电子邮件的基本原理;3)了解网络论坛的发展、分类、功能性、推广和营销方式;4)了解即时通信、智能手机、发展瓶颈和行业应用;5)了解网络产业概况、网游形式及类型、市场管理和盈利模式;6)了解网络广告概念、优势及发展史、网络广告的推广和评估原则;1467)掌握电子商务的定义、特征与功能、分类与营销、运营与盈利模式.
8)掌握网上银行产品,理解常用数字证书及其比较,著名网银的原理;9)了解微博的发展历程、特点、管理和营销手段;10)掌握网络文化的定义、建设和案例管理,了解网络文化社会影响.
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教学或多媒体教学手段.
根据各章节内容的特点因章节施教,启发式教学贯穿始终.
本课程的理论知识较多,要求教师充分重视课堂教学,同时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参考书和参考文献,了解网络新发展、新动态,加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互联网基础(6学时)教学要求: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特点;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掌握互联网的含义,了解互联网的历史;掌握互联网的体系结构;掌握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常用术语、网络互联设备.
包括:计算机网络定义、特点和分类;计算机的几种分类方法;互联网的体系结构有网络协议TCP/IP、万维网、统一资源定位符、浏览器、工作模式、超文本链接标识语言;网络互联设备有网络适配器、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路由器和网关;因特网地址和域名系统.
教学重点:网络协议TCP/IP、超文本链接标记语言、统一资源定位符、网络互联设备教学难点:网络协议TCP/IP第二章网络应用与信息安全初步(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电子邮件的基本格式和收发过程;掌握文件传输原理;了解网络安全问题和计算机病毒.
包括:电子邮件的传送方式、系统构成、基本格式和通用Internet邮件扩展协议;文件传输工作过程、主要功能和FTP服务器;网络安全的概念和安全威胁;计算机病毒的种类、特点、入侵途径和防治.
教学重点:电子邮件的基本格式和收发过程教学难点:文件传输工作过程、主要功能和FTP服务器147第三章网络论坛(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BBS的发展,网络论坛的分类和功能性;掌握网络论坛的推广和营销;了解网络论坛注意问题.
包括:网络论坛的分类有综合类论坛和专题类论坛;网络论坛功能有教学论坛、推广型论坛、地方性论坛和交流性论坛;网络论坛推广有关系推广、搜索引擎、资源合作、信息推广、网址推广等;网络论坛营销有企业论坛营销、论坛数据库、论坛营销软文、论坛营销组合策略和论坛账号信息维护.
教学重点:网络论坛分类和功能教学难点:教学论坛、推广型论坛、地方性论坛和交流性论坛第四章即时通信(2学时)教学要求:理解即时通信的概念;了解智能手机的业务和发展瓶颈;了解行业应用和安全问题.
包括:即时通信及其市场竞争;智能手机的随e聊、邦邦通、PICA和叮当旺业通;即时通信的多功能、技术难度、通信系统和商业利益;行业应用、四大风险和即时通信的安全解决方案并不完善.
教学重点:即时通信的概念教学难点:智能手机的随e聊、邦邦通、PICA和叮当旺业通第五章网络游戏(4学时)教学要求:理解网游产业、形式和类型;了解网游产业的市场管理和盈利模式;理解虚拟财产保护.
包括:网游产业概况、弊端和发展史;网游的浏览器形式和客户端形式;网游种类和模式;免费模式和收费模式;虚拟财产的界定、保护现状和必要性.
教学重点:网游产业、形式和类型教学难点:虚拟财产保护第六章网络广告(6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网络广告的概念、分类和优势;掌握网络广告的推广;了解网络广告评估的原则;理解网络广告规范和广告经纪人;掌握网络广告发展趋势和网络特148点;了解网络广告存在的问题.
包括:网络广告概念、优势和发展史;网络广告价值、特征、形式、特点和劣质广告;网络广告相关原则、有效原则和评估方法;网络广告主要形式、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网络的优势、劣势和网络广告改进措施;网络广告的安全问题、法律问题、信用问题、人才问题、技术问题等.
教学重点:网络广告的概念、分类和优势教学难点:网络广告发展趋势第七章电子商务(6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电子商务的概念和相关术语;了解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与发展前景;掌握电子商务的特征与功能;掌握电子商务的分类与营销;了解电子商务运营、盈利模式和相关问题;了解信用体系建设.
包括:电子商务的定义、发展史、关联对象和相关术语;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与发展前景;电子商务的特征与功能;分类与营销、运营与盈利模式;与ERP系统比较.
教学重点:电子商务的分类与营销教学难点:电子商务的分类与营销第八章网上银行(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网银系统及其发展;掌握网上银行产品与服务;掌握认证介质;了解网上银行相关问题;掌握著名网银系统的原理.
包括:网银系统的发展动力和现状;网上银行产品与服务;网上银行与传统银行比较、网银的安全性;网银常用数字证书比较;网上银行法律和发展问题;著名网银有支付宝、财付通和MB.
教学重点:网上银行产品与服务教学难点:著名网银系统的原理第九章微博(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微博的概念;了解微博发展历程、文化差异和特点;掌握微博的管理和营销;了解微博反腐与言论.
包括:微博简介、微博国外情况、国内情况和相关数据;文化差异和微博代表;微博特点、管理规范和社区公约;微博营销和用户;149微博反腐与言论.
教学重点:微博的管理和营销教学难点:微博的管理和营销第十章网络文化及特征(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网络文化定义;掌握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了解网络文化发展前景和净化网络环境;掌握网络文化特征;了解网络文化的社会影响和网络文化特点.
包括:网络文化研究、产业和队伍建设;网络文化管理和案例;网络文化发展前景和净化网络环境;网络文化特征;网络文化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网络文化特点.
教学重点: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教学难点:网络文化的社会影响和网络文化特点第十一章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健康向上网络文化;理解网络文化模式;了解传播先进网络文化.
包括:健康向上网络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推进网络繁荣发展和提高网络文化管理效能;普及网络文化体系、管理;传播先进网络文化.
教学重点:健康向上网络文化教学难点:健康向上网络文化第十二章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及管理(6学时)教学要求:掌握互联网上服务营业场所概述;掌握信息安全管理;了解治安管理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安全监管.
包括: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安全问题、安全管理和相关法律法规;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和技术措施;治安管理法律规定、责任和治安问题与处置;安全审核与日常监管、行政处罚的概念与种类、违反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安全管理规定.
教学重点:互联网上服务营业场所概述教学难点:信息安全管理150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刘永华.
《互联网与网络文化》.
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03-01[2]李文明.
《网络文化教材》.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01-01151《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4293课程总学时/学分:48/2(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16学时)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电子商务研究的基本内容,认识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电子商务运作的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电子商务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方法、网络营销策略与促销方法,掌握电子支付的理论与流程、网络交易安全基本思路与方法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当使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坚信电子商务代表着未来商务活动的发展方向,并通过相关配套教材的阅读培养学生独立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1)能较好地了解并掌握电子商务基础理论及实现技术和方法、电子商务的典型业务模式及应用、电子商务系统的建构方法与应用技术.
(2)能理解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的关系以及电子商务中的安全法律环境建设的重要性,熟悉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掌握电子商务的风险管理与安全解决方案.
(3)通过电子商务案例分析,了解国内外电子商务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未来趋势.
(4)通过电子商务实务模拟实验和在线购物体验,熟悉电子商务各项活动的流程,掌握电子商务实践的动手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和为日后的实际从事电子商务相关工作奠定技术实践基础.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根据各章节内容的特点因章节施教,启发式教学贯穿始终.
选用最新出版的教材,及时介绍最新内容.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认识电子商务(2学时)152教学要求: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电子商务的框架、电子商务基础与环境;了解信息经济与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发展简史和带来的变革.
教学重点: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电子商务基础与环境;.
教学难点:电子商务环境;第二章电子商务模式应用(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电子商务的概念模式、电子商务的应用模式、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了解电子商务的功能效益.
教学重点:电子商务的概念模式、应用模式、交易模式.
教学难点: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
第三章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8学时)教学要求:掌握Internet和WWW中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的技术,包括Internet的域名、IP地址、TCP/IP协议、基于Internet的服务、Web技术结构,Java和XML技术等.
教学重点:OSI参考模型的作用、TCP/IP协议.
教学难点: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的区别和联系.
[实验名称]TCP/IP配置及常用网络工具的使用[实验要求]掌握IP参数的含义;掌握子网及子网掩码的概念;掌握IP参数的设置方法;掌握IP网络的基本测试方法和命令;掌握常用网络工具的使用.
[实验学时]2学时第四章电子商务的实现技术(1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EDI系统的组成以及实现过程、安全性技术、电子支付技术;了解数据库技术、智能代理技术.
教学重点:EDI技术的常用标准、EDI常用的网络技术、EDI的安全及法律问题.
153教学难点:EDI与电子商务的关系.
[实验名称]B2C前后台电子商务模拟交易[实验要求]2人一组分前台和后台2个角色模拟B2C电子商务交易过程.
其中前台为B2C中CPIN码、CA、SETPIN码、CA证书、SET[实验学时]6学时第五章电子支付技术(8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电子商务中安全套阶层协议SSL、支付卡支付、安全电子交易SET协议、电子支票、电子现金、微支付的主要技术.
了解网上银行系统的实施过程.
教学重点:电子支付的分类;电子支票的主要系统;电子现金、网上银行.
教学难点:安全套阶层协议SS、安全电子交易SET协议.
[实验名称]个人网上银行服务模拟、电子钱包管理模拟[实验要求]2[实验学时]4学时第六章电子商务的安全技术(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了解密码技术.
掌握防火墙技术及网络病毒的防治.
教学重点:网络的安全与分类;防火墙的概念和原理、病毒的特点和防治方法.
教学难点:密码技术中的单钥和公钥体制.
第七章电子商务典型案例分析(8学时)154教学要求:掌握B2C典型案例(亚马逊网上书店)、B2B典型案例(海尔电子商务)、3C2C典型案例(eBay网上拍卖)、G2B典型案例(中国商品交易市场)、G2C典型案例(上海人事-21世纪人才网)教学重点:B2C典型案例(亚马逊网上书店)、G2B典型案例(中国商品交易市场).
教学难点:B2B典型案例(海尔电子商务)、3C2C典型案例(eBay网上拍卖).
[实验名称]个人网店搭建模拟[实验要求]42次完成.
第一次实验完成网站规划,第二次实验完成网站建设.
第一次实验前需要以小组或者个人为单位提交创业计划书或者网店建设规划初稿.
验收,验收内容以预习内容和网站建设内容一致为基本验收标准.
如果预习内容与网站建设不一致,则请修改网站内容或者重新书写预习报告以达到一致.
[实验学时]4学时第八章电子商务最新动向(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国内外电子商务现状与发展趋势、移动电子商务、动态电子商务、协同电子商务、智能电子商务.
掌握基于Web2.
0的电子商务.
教学重点:移动电子商务、动态电子商务、协同电子商务、智能电子商务.
教学难点:基于Web2.
0的电子商务.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汪泓汪明艳.
《电子商务》(第1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2]黄敏学.
《电子商务》(第1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3]田景熙.
《网络营销经典案例》(第1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年9月[4]方美琪.
《电子商务概论》(第1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2月155《网络性能测试与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4294课程总学时/学分:48/2(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16学时)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网络工程(春季)专业的一门专业任选课,目的是使学生将网络性能分析与测试知识与网络性能管理和运营维护相结合,了解当前各种主流的网络性能测试与分析技术.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网络工程师"或"网络架构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有关二层以太网、三层IP的转发性能、路由协议、四到七层、网络安全和网络服务质量的测试理论和测试方法,使学生具有掌握测试设备的使用、测试方法的制定和测试结果的分析的能力,并在该方面达到网络从业人员的工程师水平.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1)熟练掌握网络测试的分类,掌握测试方法学的基本内容,理解影响网络测试主要因素和制定测试方案的流程;(2)掌握以太网技术,理解802.
1Q/p带VLAN标签的以太网帧,理解以太网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及体系结构、二层性能测试基本概念;(3)掌握路由与路由协议的基本概念,理解OSPF的工作原理,掌握路由协议测试基本概念;(4)理解TCP和UDP协议、HTTP、FTP和TELNET协议,掌握四到七层测试基本概念,掌握四到七层测试方法;(5)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理解防火墙和入侵检测技术,掌握网络安全测试方法;156(6)了解网络服务质量的概念,理解Qos相关技术和Qos测试的基本概念.
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与实验教学相结合,以工程的思想引导学生,提倡"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
根据各章节内容的特点因章节施教,启发式教学贯穿始终.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充分统一.
16学时的实验既有验证性实验又有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网络测试的动手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网络性能测试概述(4学时)教学要求:熟练掌握网络测试的分类,掌握测试方法学的基本内容,理解影响网络测试主要因素和制定测试方案的流程.
包括:网络测试及其分类、网络测试的必要性、网络测试方法学的基本内容、影响网络测试的主要因素、测试方案的制定、网络测试方法学的发展.
教学重点:测试方法学的基本内容和影响网络测试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测试方案的制定.
第二章二层以太网的测试(8学时)教学要求:掌握以太网技术,理解802.
1Q/p带VLAN标签的以太网帧,理解以太网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及体系结构、二层性能测试基本概念.
包括:以太网技术概述、以太网设备介绍;决定交换以太网性能的主要指标,负载、转发速率、丢帧率、吞吐量和突发;二层性能测试基本概念、基于RFC2889的二层测试方法.
教学重点:以太网技术、以太网设备和二层性能测试.
教学难点:基于RFC2889的二层测试方法.
[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名称]测试仪表基本配置及使用[实验要求]学习SpirentTestCenter配套控制软件的使用;了解如何占用并配置测试仪表物理端口;学习创建默认测试流量;观察和端口相关的参数配置;了解如何开157始执行测试、测试结果观察方法;学习使用ResultsReporter软件查看测试结果.
第三章第三层网络测试(8学时)教学要求:掌握IP协议以及IP报文在路由器中的转发流程;理解路由器的体系结构;掌握第三层网络性能的主要指标;掌握基于RFC2544的网络转发性能测试方法.
包括:路由器的组成、体系结构、工作原理和类型;数据转发层面先关的指标和控制层面相关的指标;三层测试相关的RFC文档;第三层网络性能测试的基本方法,测试设置中的地址学习、吞吐量的测试方法、丢包率的测试方法、延迟的测试方法、背对背的测试方法、系统恢复的测试方法和系统重启的测试方法.
教学重点:第三层网络性能的主要指标教学难点:三层测试相关的RFC文档[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名称]RFC2889以太网转发性能测试[实验要求]掌握描述交换机转发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RFC2889以太网转发性能测试的设计思想与基本方法;掌握运用测试仪表导向功能进行以太网状转发性能的基本技能.
[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名称]RFC2889以太网地址处理性能测试[实验要求]理解交换机地址学习的原理;掌握RFC2889以太网地址表容量测试的方法;掌握RFC2889关于地址学习速率测试的方法.
第四章路由协议的测试(10学时)教学要求:掌握路由与路由协议的基本概念;理解OSPF的工作原理;掌握路由协议测试基本概念;掌握OSPF路由测试;掌握路由容量、路由收敛及路由震荡的测试方法.
包括:IP路由测试的必要性、路由测试的基本概念、三层路由测试相关的RFC文档与测试术语;OSPF协议概述、基本组成、路由器类型、链路类型、分组类型和协议工作过程;三层路由测试的基本方法.
158教学重点:OSPF协议和三层路由测试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三层路由测试的基本方法[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名称]仿真OSPF[实验要求]理解使用控制平面学习法进行路由测试;理解使用控制台读数法进行路由测试;掌握将SpirentTestCenter的端口仿真为OSPF路由器.
[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名称]OSPF路由表容量测试[实验要求]理解使用控制台读数法进行路由测试;理解使用控制平面学习法进行路由测试;掌握使用数据层面与控制平面结合的方法进行路由容量的测试;掌握将SpirentTestCenter的端口仿真为OSPF的ABR;理解使用测试仪表构造多条汇总LSA的方法.
第五章四层到七层测试(6学时)教学要求:理解网络4~7层的概念;理解网络4~7层测试的必要性;理解网络4~7层的主要技术.
包括:网络4~7层的概念,OSI模型和TCP/IP模型的对比;网络结构的复杂化,显示应用中遇到的问题;网络4~7层测试的关注点、与网络2、3层测试的区别;传输层与传输层协议;应用层与应用层协议;网络4~7层测试的性能指标,决定传输质量的TCP层面指标,关系用户体验质量的应用层指标,与系统可用性有关的性能指标;网络4~7层测试的相关RFC文档.
教学重点:网络4~7层测试的性能指标教学难点:网络4~7层测试的相关RFC文档[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名称]网络4-7层性能测试[实验要求]理解网络4-7层性能测试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SpirentTestCenter的应159用层协议(ALP,ApplicationLayerProtocol)分析功能;掌握SpirentTestCenter的ALP测试环境配置和负载流量编辑;掌握应用层流量情况下网络性能测试与分析.
第六章网络安全测试(6学时)教学要求: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理解网络安全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网络性能测试的方法学.
包括:当前互联网遇到的安全问题;网络安全测试的必要性;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常见网络安全问题、常见的网络安全技术、常见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网络安全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有防火墙、IDS和IPS;网络安全性能测试的基本方法有基础环境测试、防火墙压力测试、防火墙负载性能测试、测试方法学在SpirentTestCenter上的实现.
教学重点:网络安全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测试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测试方法学在SpirentTestCenter上的实现[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名称]拒绝服务攻击(DDoS)仿真[实验要求]理解拒绝服务攻击DDoS的原理;掌握运用测试仪表进行DDoS攻击报文编辑的方法;掌握通过观察攻击背景流量的方法了解攻击实际产生的影响.
第七章网络服务质量测试(6学时)教学要求:理解网络服务质量的概念;理解QoS相关的策略与技术;掌握QoS测试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服务质量测试方法.
包括:QoS测试的必要性、QoS的基本概念、端到端QoS保证、QoS服务模型、QoS中的队列调度与管理技术、QoS测试方法学.
教学重点:QoS服务模型教学难点:QoS测试方法学[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名称]基于TCP多种应用协议QoS测试160[实验要求]进一步理解服务质量的概念;掌握使用传输层端口号实现服务质量的方法;掌握使用报文编辑模板添加测试数据的报头的方法;掌握使用步进式测试方法逐步加大测试负载的方法.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林川.
《网络性能测试与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BrendaGregg.
《性能之巅:洞悉系统、企业与云计算》.
2015[3]孙国强.
《网络测试和故障诊断》.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08-01161《密码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4269课程总学时/学分:32/2(其中理论32学时)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密码学技术是现代电子商务、网络安全等的必备工具,是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是保障在安全性脆弱的公共信道中安全传输信息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本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专业任选课之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
本课程主要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严格的推理证明,又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背景.
本课程旨在介绍传统密码学、分组密码、公钥密码、序列密码以及典型的密码实施技术等内容,使学生对密码学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初步认识,激发学生进行密码学研究和应用的兴趣,为其进一步从事信息安全方面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密码学的起源、发展及应用,掌握密码学基本概念;2)了解密码学的信息论基础知识;3)掌握分组密码学的有关算法;4)掌握公钥密码有关算法及问题;5)了解序列密码的有关知识;6)掌握典型的密码实施技术.
162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教学或多媒体教学手段.
根据各章节内容的特点因章节施教,启发式教学贯穿始终.
本课程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理论性较强,要求教师充分重视课堂教学,同时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参考书和参考文献,了解密码学的新发展、新动态,加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引言(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密码学的起源、发展和应用;掌握密码学基本概念;掌握单表代换密码技术和多表代换密码技术.
教学重点:密码学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密码体制及密码算法分类、古典密码体制.
第二章流密码(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流密码的基本概念;掌握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理解非线性序列.
教学重点:流密码体制.
教学难点: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
第三章分组密码学(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分组密码基本概念与设计分组密码的一般原则;掌握数据加密标准DES算法;掌握数据加密标准DES解密过程;分组密码的运行模式;了解IDEA密码系统.
教学重点:数据加密标准DES.
教学难点:数据加密标准DES的加解密过程.
第四章公钥密码(6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密码学中一些常用的数学知识;掌握公钥密码体制的基本概念;掌握RSA算法;了解背包密码体制和椭圆密码体制.
163教学重点:公钥密码体制.
教学难点:RSA公钥密码加密与解密算法.
第五章密钥分配与密钥管理(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私钥加密体制的密钥管理;掌握公钥加密体制的密钥管理;掌握密钥托管;掌握随机数的产生方法;了解秘密分割.
教学重点:私钥密码体制和公钥密码体制的密钥管理.
教学难点:随机数的产生方式.
第六章消息认证与杂凑算法(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消息认证码的使用方式;掌握杂凑函数的使用方式;掌握MD5杂凑算法;了解安全杂凑算法.
教学重点:杂凑算法.
教学难点:MD5杂凑算法原理.
第七章数字签字和密码协议(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数字签字的基本概念;掌握数字签字标准;掌握认证协议;了解身份证明技术.
教学重点:数字签名算法.
教学难点:RSA签名算法的签名和验证算法.
第八章密码学应用(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网络通信加密过程;掌握Kerberos认证系统;了解X.
509认证业务;了解PGP的运行方式.
教学重点:网络通信加密过程和Kerberos认证系统.
教学难点:Kerberos认证系统.
164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杨波.
《现代密码学》(第3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02-01[2]BruceSchneier编著.
《应用密码学》(第2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11-01165《专业认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6012课程总学时/学分:1周/1课程类别:集中进行的实践环节一、教学目的和任务专业认识是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集中进行的实践环节.
通过此实践环节教学,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了解本专业知识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及重要性,加强学生对网络技术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素质,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培养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指导教师应由政治思想好、业务水平高、教学与实际经验较丰富、有一定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也可根据需要适当聘请实习基地的技术人员及领导协助,并力争相对稳定.
实习前,应对学生进行动员,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并进行安全教育.
实习结束后,学生必须撰写专业认识报告,指导教师应及时汇总认识实习工作中的各类文件,如批阅报告、实习成绩、实习总结等,一并交学院(系)保存.
学生在完成专业认识后,由指导教师组织人员对学生进行考核,教师应根据学生认识期间的表现、出勤情况、文档质量和认识效果,评定成绩,教师应对每位学生做出评语.
成绩可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分制评定.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
参观学院网络中心、移动公司、联通公司,了解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HUB、防火墙等)的性能等.
2.
邀请有关专家到校介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3.
全面了解计算机的有关配置(比如:CPU、内存、硬盘、显示器、打印机、鼠标、绘图仪、扫描器等)及各种配置的型号、功能和用途.
4.
参观青鸟华光集团公司、潍坊科技市场等校内外实习基地及计算机用户现场,听取实习单位技术人员介绍计算机网络设备应用情况.
1665.
举办讲座,全面了解该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情况、课程间衔接关系,了解主干课程以及授予学位的要求,明确学习目标.
6.
针对两个专业方向模块分别举办讲座,介绍各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模块课程设置情况,介绍毕业生人才需求状况及就业前景.
7.
了解网络系统集成、网络应用、网络编程、网络信息安全与电子商务等领域.
167《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6003课程总学时/学分:1周/1课程类别:集中进行的实践环节一、教学目的和任务该课程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通过C语言基本内容及程序设计基本方法与编程技巧的学习与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及方法,促进提高大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培养计算机类学生软件开发能力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对C语言课程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使用C语言进行软件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运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布置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程序设计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锻炼学生综合运行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程序设计的能力,为后续各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设计题目大小难度适中,能综合运用所学C语言基本知识;对系统的分析正确,思路清晰,设计方案要合理;要结合C语言的特点,设计编写程序代码,简练实用,操作方便;要注意设计、编码及测试过程的经验积累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自己的设计任务并编写设计说明书.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根据需要选择参考书籍、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
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软件设计思想和方法,课程设计说明报告书写要规范.
三、课程设计的步骤1、分析课题要求,查阅、整理相应的文献资料;2、根据文献资料和课题的实际要求,确定开发系统的必要性和系统的主要功168能;3、将系统的功能分解成各个不同的部分,为各部分功能设计相应的算法,实现软件的设计过程;4、用C语言编写出实现相应算法的程序代码,将各功能组织起来,完成软件的总体功能要求;5、利用多种方法,对系统进行测试及调试,直到满足系统功能需求;6、整理、完善相关设计文档资料及源程序代码;7、按要求写出课程设计报告书.
四、课程设计说明书总体要求1、需求分析,即开发系统的必要性及系统的主要功能简介2、系统概要设计(1)系统的主要功能,即该系统总的要完成的设计目标、任务;(2)系统模块功能结构,即系统的结构,用组织结构图表示;(3)运行环境要求,即该系统运行的软件、硬件环境要求;(4)数据结构设计;3、系统的详细设计,即系统功能实现的设计思想(1)确定软件各个模块的算法及内部的数据组织,包括主要代码;(2)描述各种算法;4、系统的主要源代码5、系统测试及调试(1)实际测试数据(即测试用例)(2)预期的结果(3)实际运行结果及分析;(4)系统测试结论;6、用户手册用户操作的使用说明、方法描述.
7、心得体会,概述总结自己的设计收获8、主要参考文献五、课程设计的指导方式1、系统调查阶段,指导教师应向学生介绍所开发系统的实际背景情况,学生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完成资料、文档的收集和建立.
2、分析阶段,指导教师应检查学生建立的逻辑模型是否合理、完善;3、系统设计阶段,指导教师应解释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检查设计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1694、系统实现及测试阶段,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实现系统编码及测试、调试过程;5、说明书书写时,指导教师应明确说明书的格式与要求,并检查学生的设计说明书是否规范、充实、认真.
六、成绩考核方法1、成绩考核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与不及格五等2、成绩考核的确定需涉及下述方面:(1)方案的合理性;(2)程序的正确性;(3)功能的完善性;(4)报告书的规范性;(5)设计过程的主要表现及出勤情况;(6)工作量的大小.
七、说明1、课程设计的组织工作可根据学生的人数来决定教师的数量及题目.
2、指导教师应熟悉有关的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170《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6086课程总学时/学分:2周/2课程类别:集中进行的实践环节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对计算机网络工作原理、工作协议的理解,引导学生将书本上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实现技术相结合,使学生体会网络协议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所使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解决计算机网络问题的实际能力.
通过布置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程序设计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锻炼学生综合运行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后续各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根据需要选择参考书籍、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
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方法,课程设计说明报告书写要规范.
二、课程设计的步骤1、分析课题要求,查阅、整理相应的文献资料;2、根据文献资料和课题的实际要求,确定开发系统的必要性和系统的主要功能;3、将系统的功能分解成各个不同的部分,为各部分功能模块根据相应的网络协议设计相应的算法,实现软件的设计过程;4、用编程语言编写出实现相应算法的程序代码,将各功能组织起来,完成系统的总体功能要求;5、利用多种方法,对系统进行测试及调试,直到满足系统功能需求;6、整理、完善相关设计文档资料及源程序代码;7、按要求写出课程设计报告书.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711、设计题目大小难度适中,能综合运用所学网络协议等基本知识;2、对系统的分析正确,思路清晰,设计方案要合理;3、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实现应用程序代码编写,编程语言任选C或C++编程等.
4、要求系统界面简洁美观、操作方便友好,有一定实用性;5、要注意设计、编码及测试过程的经验积累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自己的设计任务并编写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说明书要规范、认真、清晰完整.
四、课程设计说明书总体要求1、需求分析,即开发系统的必要性及系统的主要功能简介.
2、系统概要设计(1)系统的主要功能,即该系统总的要完成的设计目标、任务;(2)系统模块功能结构,即系统的结构,用组织结构图表示;(3)运行环境要求,即该系统运行的软件、硬件环境要求;(4)数据库设计;3、系统的详细设计,即系统功能实现的设计思想.
(1)确定软件各个模块的算法及内部的数据组织,包括主要代码;(2)描述各种算法;4、系统的主要源代码5、系统测试及调试(1)实际测试数据(即测试用例)(2)预期的结果(3)实际运行结果及分析;(4)系统测试结论;6、用户手册用户操作的使用说明、方法描述.
7、心得体会,概述总结自己的设计收获8、主要参考文献五、课程设计的指导方式1、系统调查阶段,指导教师应向学生介绍所开发系统的实际背景情况,学生172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完成资料、文档的收集和建立.
2、分析阶段,指导教师应检查学生建立的逻辑模型是否合理、完善;3、系统设计阶段,指导教师应解释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检查设计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4、系统实现及测试阶段,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实现系统编码及测试、调试过程;5、说明书书写时,指导教师应明确说明书的格式与要求,并检查学生的设计说明书是否规范、充实、认真.
六、成绩考核方法1、成绩考核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与不及格五等2、成绩考核的确定需涉及下述方面:(1)方案的合理性(2)程序的正确性(3)功能的完善性(4)报告书的规范性(5)设计过程的主要表现及出勤情况(6)工作量的大小七、说明1、课程设计的组织工作可根据学生的人数来决定教师的数量及题目.
2、指导教师应熟悉有关的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八、课程设计题目参考1.
发送和接收TCP数据包(1)填充一个TCP数据包,发送给目的主机;(2)目的主机接收此TCP数据包;(3)将数据字段显示在标准输出上.
2.
发现网络中的活动主机发送ICMP数据包,将发送的ICMP的数据包类型设置为回送请求(类型号为8),并显示在标准输出上;(1)用命令行形式运行:scanhostStart_IPEnd_IP,其中scanhost为程序名;Start_IP为被搜索网段的开始IP;End_IP为被搜索网段的结束IP地址.
173(2)输出格式为:活动主机1活动主机23.
监控IP包流量(1)要求编制程序,监控网络,捕获一段时间内网络上的IP数据包;(2)按IP数据包的源地址统计出该源地址在该时间段内发出的IP包的个数,将其写入日志文件中或用图形表示出来(建议用图形表示出统计结果).
4.
解析IP数据包(1)捕获网络中的IP数据包;(2)在标准输出和日志文件中写入捕获的IP包的版本、头长度、服务类型、数据包总长度、数据包标识、分段标志、分段偏移值、生存时间、上层协议类型、头校验和、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等内容;(3)当程序收到键盘输入Ctrl+C时推出.
(3)将结果显示在标准输出上,并同时写入日志文件.
5.
IP地址的合法性及子网判断(1)判断子网和IP地址的合法性;(2)判断掩码的合法性;(3)在IP地址合法的前提下,判断IP地址是否属于某个子网;6、UDP服务器的设计(1)程序能流畅地完成视频文件的传输(2)能对多个客户端进行管理.
需要通过UDP模拟多个客户端连接验证的情况.
九、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吴功宜等.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2]谢希仁.
《计算机网络》(第6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3]廖剑锋.
《计算机网络实训教程》.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74《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6151课程总学时/学分:2周/2课程类别:集中进行的实践环节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本课程设计是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完《JAVA程序设计》课程后集中进行的实践环节.
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Java语言相关知识的理解,学会利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开发应用程序,掌握Java应用程序开发的基础步骤,熟练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
通过对具体题目进行分析、设计和实现,使学生在掌握Java编程语言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掌握开发Java应用程序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熟练利用集成开发环境进行项目设计实现,为后续面向对象技术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JAVA程序设计》课程主知识点包括:Java语言基础、类与对象、继承与多态、Java常用类库、输入输出流、Java类集、多线程机制、Java网络基础、JDBC数据库连接、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及事件处理等.
课程设计紧紧围绕这些知识点的应用,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
二、课程设计基本要求1.
指导教师给出的设计题目的复杂度要求要适中,尽量覆盖各知识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
学生针对题目分析,结合本课程知识给出合理的设计、实现方案;3.
项目的组织结构要合理,最好体现分层结构(MVC结构),类的设计要规范.
4.
项目所处理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通过JDBC进行相关的数据库操作;5.
项目必须通过调试得到正确运行结果,教师检查过程、程序运行结果.
6.
要注意设计、编码及测试过程的经验积累和技巧,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使用集成开发环境进行项目开发;7.
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不超过3人一组)设计任务,并编写课程设175计说明书,培养学生协作意识.
8.
课程设计说明书要规范、清晰、内容完整规范,按目录、前言、正文、结束语、致谢、参考文献的顺序整理.
三、课程设计报告书正文部分的结构1.
系统需求分析,即开发系统的必要性及系统的主要功能简介.
2.
系统设计(1)系统的主要功能,即该系统要完成的设计目标、任务;(2)系统模块功能结构,即系统的结构,用组织结构图等表示;(3)开发及运行环境要求,即该系统运行的软件、硬件环境要求;(4)数据库结构设计;3.
系统的实现即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算法描述及关键实现代码.
(1)确定各个模块的组织,可采用各种图示的方式来表达;(2)描述各种主要类的设计及算法;(3)给出各模块功能实现的关键代码;4.
系统测试及运行(1)实际测试数据(即测试用例);(2)预期的结果;(3)实际运行结果及分析;(4)系统测试结论;四、成绩考核方法1.
成绩考核的确定需涉及下述方面:(1)方案的合理性、程序的正确性、功能的完善性;(2)报告书的规范性;(3)设计过程的主要表现及出勤情况、工作量的大小;2.
成绩考核结果按考勤、过程、结果、报告考核成绩核算得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等级.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李兴华.
Java核心技术精讲.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10.
[2]耿祥义张跃平.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09.
176[3]朱福喜主编.
面向对象与Java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01.
177《网站建设与管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6156课程总学时/学分:2周/2课程类别:集中进行的实践环节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网络工程(春季)专业的集中进行的实践环节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加深学生在网站建设与管理方面的综合设计及应用能力,提高C#、JAVA、ASP.
NET、JSP等语言及技术的应用能力,提供数据库的应用能力,提高网站建设与管理的实践能力.
设计内容的重点放在网站建设与管理领域.
通过布置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设计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锻炼学生综合运行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根据需要选择参考书籍、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
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软件系统设计思想和方法,课程设计说明报告书写要规范.
二、设计的步骤1.
分析课题要求,查阅、整理相应的文献资料;2.
根据文献资料和课题的实际要求,确定开发系统的必要性和系统的主要功能;3.
将系统的功能分解成各个不同的部分,为各部分功能设计相应的算法,实现软件的设计过程;4.
用编程语言编写出实现相应算法的程序代码,设计相应的网页界面,将各功能组织起来,完成软件的总体功能要求;5.
利用多种方法,对系统进行测试及调试,直到满足系统功能需求;6.
整理、完善相关设计文档资料及源程序代码;7.
按要求写出课程设计报告书.
三、设计的基本要求1.
设计题目大小难度适中,要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关于网站建设与管理的基178本知识,同时锻炼数据库和各种网站开发语言的能力;2.
对系统的分析正确,思路清晰,设计方案要合理;3.
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实现应用程序代码编写,任选C#、Java、ASP.
NET、JSP等开发语言及技术实现编程.
4.
要求系统界面简洁美观、操作方便友好,有一定实用性;5.
要注意设计、编码及测试过程的经验积累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
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自己的设计任务并编写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说明书要规范、认真、清晰完整.
四、设计说明书总体要求1.
需求分析,即开发系统的必要性及系统的主要功能简介.
2.
系统概要设计(1)系统的主要功能,即该系统总的要完成的设计目标、任务;(2)系统模块功能结构,即系统的结构,用组织结构图表示;(3)运行环境要求,即该系统运行的软件、硬件环境要求;(4)数据库设计;3.
系统的详细设计,即系统功能实现的设计思想.
(1)确定网站各个模块的算法及内部的数据组织,包括主要代码;(2)描述各种算法;4.
系统的主要源代码5.
系统测试及调试(1)实际测试数据(即测试用例)(2)预期的结果(3)实际运行结果及分析;(4)系统测试结论;6.
用户手册用户操作的使用说明、方法描述.
7.
心得体会,概述总结自己的设计收获8.
主要参考文献五、设计的指导方式1.
系统调查阶段,指导教师应向学生介绍所开发网站系统的实际背景情况,学179生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完成资料、文档的收集和建立.
2.
分析阶段,指导教师应检查学生建立的逻辑模型是否合理、完善;3.
系统设计阶段,指导教师应解释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检查设计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4.
系统实现及测试阶段,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实现系统编码及测试、调试过程;5.
说明书书写时,指导教师应明确说明书的格式与要求,并检查学生的设计说明书是否规范、充实、认真.
六、成绩考核方法1.
成绩考核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与不及格五等2.
成绩考核的确定需涉及下述方面:(1)方案的合理性(2)程序的正确性(3)功能的完善性(4)报告书的规范性(5)设计过程的主要表现及出勤情况(6)工作量的大小七、说明1.
课程设计的组织工作可根据学生的人数来决定教师的数量及题目.
2.
指导教师应熟悉有关的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八、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唐植华,陈建伟,宋武.
ASP.
NET4.
0动态网站开发基础教程(C#2010篇).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陆鑫.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3]但尧.
C#编程指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80《网络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6148课程总学时/学分:1周/1课程类别:集中进行的实践环节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本课程设计适用于网络工程(春季)专业.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网络规划、网络管理、服务器配置(包括DNS服务、DHCP服务、WEB服务、FTP服务、邮件服务、流媒体服务等)、网络安全等各方面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利用Windowsserver2003网络操作系统解决以上各个方面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布置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程序设计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锻炼学生综合运行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根据需要选择参考书籍、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
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方法,课程设计说明报告书写要规范.
二、课程设计的步骤1、分析课题要求,查阅、整理相应的文献资料;2、根据文献资料和课题的实际要求,确定开发系统的必要性和系统的主要功能,给出系统的总体规划和网络拓扑结构;3、完成各种服务器的配置过程;4、整理、完善相关设计文档资料;5、按要求写出课程设计报告书.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设计题目大小难度适中,能综合运用所学网络协议等基本知识;2、对系统的分析正确,思路清晰,设计方案要合理;3、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建议使用WindowsServer2003,如果有兴趣可以选181择其它版本;4、服务配置过程要详细、完整;5、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自己的设计任务并编写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说明书要规范、认真、清晰完整.
四、课程设计说明书总体要求1、需求分析,即开发系统的必要性及系统的主要功能简介.
2、系统概要设计系统的主要功能,即系统总的要完成的设计目标、任务,可网络规划总体要求,网络拓扑结构,需要部署哪些服务器;3、各种服务器的工作原理及配置过程;4、服务器测试运行;5、网络安全管理;6、用户手册,用户操作的使用说明、方法描述.
7、心得体会,概述总结自己的设计收获8、主要参考文献五、课程设计的指导方式1、系统调查阶段,指导教师应向学生介绍所开发系统的实际背景情况,学生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完成资料、文档的收集和建立.
2、分析阶段,指导教师应检查学生建立的逻辑模型是否合理、完善;3、系统设计阶段,指导教师应解释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检查设计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4、系统实现及测试阶段,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实现系统编码及测试、调试过程;5、说明书书写时,指导教师应明确说明书的格式与要求,并检查学生的设计说明书是否规范、充实、认真.
六、成绩考核方法1、成绩考核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与不及格五等2、成绩考核的确定需涉及下述方面:(1)方案的合理性(2)程序的正确性182(3)功能的完善性(4)报告书的规范性(5)设计过程的主要表现及出勤情况(6)工作量的大小七、说明1、课程设计的组织工作可根据学生的人数来决定教师的数量及题目.
2、指导教师应熟悉有关的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八、课程设计题目参考WindowsServer2003服务器搭建目录前言1网络服务器分析1.
1网络服务器存在的意义1.
2网络服务器的需求1.
3网络服务器的安全隐患1.
4网络服务器的分类2网络的总体结构2.
1网络设计方案2.
1.
1中小型网络的主要功能2.
1.
2中小型网络的设计原则2.
2网络拓扑3基于WindowsServer2003的简单的网络服务器架构3.
1DNS服务器搭建3.
1.
1DNS服务器的工作原理3.
1.
2DNS服务器的配置3.
1.
3DNS服务器测试3.
2DHCP服务器搭建3.
2.
1DHCP服务器工作原理3.
2.
2DHCP服务器的配置3.
2.
3DHCP服务器测试3.
3Web服务器搭建1833.
3.
1Web服务器的工作原理3.
3.
2Web服务器的配置3.
3.
3Web服务器测试3.
4FTP服务器搭建3.
4.
1文件传输服务器FTP工作原理3.
4.
2FTP服务器的配置3.
4.
3FTP服务器测试3.
5邮件服务器搭建3.
5.
1邮件服务器的工作原理3.
5.
2邮件服务器的配置3.
5.
3测试邮件服务器3.
6流媒体服务器搭建3.
6.
1流媒体服务器的工作原理3.
6.
2流媒体服务器的配置3.
6.
3测试流媒体服务器3.
7安全管理3.
7.
1安全概述3.
7.
2安全策略3.
7.
3安全性措施总结184《网络应用编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6126课程总学时/学分:2周/2课程类别:集中进行的实践环节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设计适用于网络工程(春季)专业.
开课时间设在网络应用编程课程之后,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锻炼与培养学生在网络应用及网络编程方面的综合设计及应用能力.
本课程设计重点放在网络编程领域.
通过布置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设计题目,要求学生独立或者合作完成,使学生在开发过程中,项目开发与管理能力得到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解决问题的工程能力及协作能力得到锻炼.
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应完成系统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系统测试与调试、系统总结等环节,并将以上环节内容写入设计报告.
二、教学基本要求在本实训中,应遵循以下要求:(1)教师需给定设计任务书,指定的设计题目大小难度要适中,能综合运用所学多门课程的基本知识;(2)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合理的指导,注意培养学生根据需要选择参考书籍、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软件设计思想和方法;(3)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设计、编码及测试过程的经验积累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学生可根据设计题目需要,自行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进行系统开发;(5)学生对系统的分析需正确,思路清晰,设计方案要合理;(6)要求实现系统界面简洁美观、操作方便友好,有一定实用性;(7)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学生应独立完成自己的设计任务并编写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要规范、认真、清晰完整;(8)该实训实践性强,要求整个实训过程应在机房进行,教师随堂进行教学185与指导.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阶段:下发设计任务(4学时)本阶段教师以书面形式向学生下发设计任务,指定设计题目,说明设计相关事项,让学生充分了解设计任务,明确分工,师生间进行充分勾通.
设计选题应在网络编程、网站建设与电子商务等领域,比如基于JAVA的双机通信系统开发、网上图书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购物网站的设计与开发等.
第二阶段:项目开发(44学时)1、需求分析(8学时)指导教师应向学生介绍所开发系统的实际背景情况,如系统应用场合、开发系统的必要性及系统应具备的主要功能等.
学生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完成资料、文档的收集和建立.
2、系统概要设计(6学时)学生根据需求分析,给出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界面设计、流程图、用例图、数据结构设计、运行环境要求等概要设计内容.
指导教师应检查学生建立的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完善.
3、系统详细设计(24学时)根据概要设计中给出的设计内容,进行各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即确定软件各个模块的算法及内部的数据组织,包括主要代码.
编写程序实现模块功能.
本阶段,指导教师应解释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检查设计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编程工具.
4、系统测试及调试(6学时)当系统设计开发完成后,学生将测试数据输入系统,测试系统输出结果是否与预期结果一致,从而发现错误并纠正错误,使系统完善.
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实现系统测试、调试过程;第三阶段:书写设计报告(12学时)设计报告应系统规范,具体包含以下内容:1、需求分析即开发系统的必要性及系统的主要功能简介.
2、系统概要设计(1)系统的主要功能,即该系统总的要完成的设计目标、任务;(2)系统模块功能结构,即系统的结构,用组织结构图表示;186(3)界面设计;(4)数据结构设计;(5)运行环境要求,即该系统运行的软件、硬件环境要求.
3、系统的详细设计(1)软件各个模块的算法及内部的数据组织;(2)描述各种算法;(3)系统的主要源代码.
4、系统测试及调试(1)实际测试数据(即测试用例)(2)预期的结果(3)实际运行结果及分析;(4)系统测试结论;5、用户手册用户操作的使用说明、方法描述.
6、总结概述总结自己的设计收获.
7、主要参考文献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美)哈诺德著,李帅等译.
Java网络编程(第四版).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4.
9.
[2]任泰明.
TCP/IP协议与网络编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4.
187《网络工程综合实训》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6149课程总学时/学分:2周/2课程类别:集中进行的实践环节一、目的与要求本大纲适用于网络工程(春季)专业.
目的是在学完本专业的所有必修课程和专业限选课程,如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二维动画、JAVA程序设计、网络操作系统、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网站建设与管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组网技术、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应用编程、移动通信与无线网络等课程后,锻炼学生利用所学内容,进行网络工程设计与规划和网络系统集成、网络应用和网络编程的能力.
培养学生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并为开展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设计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除了锻炼学生综合运行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外,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根据需要给予理论和技术上的指导,最后形成设计报告.
二、设计的过程1、分析课题要求,进行必要的社会调查,查阅、整理相应的文献资料;2、根据社会需求、文献资料和课题的实际要求,确定开发系统的必要性和系统的主要功能,形成总体设计方案;3、对各系统功能进行分解细化,将系统的功能分解成各个不同的部分,为各部分功能设计相应的算法,形成详细设计方案;4、选用合适的开发工具和实验设备,实现全部功能;5、利用多种方法,对系统进行测试及调试,直到满足系统功能需求;6、整理、完善相关设计文档资料及源程序代码.
三、设计的基本原则1881、设计题目大小难度适中,能综合运用所学专业基本知识;2、对系统的分析正确,思路清晰,设计方案要合理,各种图表要符合相应标准规范;3、设计编写程序代码,简练实用,操作方便;4、要注意设计、编码及测试过程的经验积累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自己的设计任务并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要规范、认真、清晰完整.
四、设计说明书总体要求1、需求分析,即开发系统的必要性及系统的主要功能简介.
2、系统概要设计(1)系统的主要功能,即该系统总的要完成的设计目标、任务;(2)系统模块功能结构和网络拓扑,即系统的结构,用组织结构图表示,网络拓扑要用拓扑结构图;(3)运行环境要求,即该系统运行的软件、硬件环境要求;(4)数据结构设计;3、系统的详细设计,即系统功能实现的设计思想.
(1)确定软件各个模块的算法及内部的数据组织,包括主要代码;(2)描述各种算法;4、系统的主要源代码和系统配置命令5、系统测试及调试(1)实际测试数据(即测试用例)(2)预期的结果(3)实际运行结果及分析;(4)系统测试结论;6、用户手册用户操作的使用说明、方法描述.
7、心得体会,概述总结自己的设计收获8、主要参考文献五、设计的指导方式1、系统调查阶段,指导教师应向学生介绍所开发系统的实际背景情况和社会189调查的领域,学生查阅有关文献资料,进行社会调查,完成资料、文档的收集和建立.
2、分析阶段,指导教师应检查学生建立的逻辑模型是否合理、完善;3、系统设计阶段,指导教师应解释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检查设计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开发工具和实验设备;4、系统实现及测试阶段,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实现设备配置、系统编码及测试、调试过程;5、说明书书写时,指导教师应明确说明书的格式与要求,并检查学生的设计说明书是否规范、充实、认真.
六、成绩考核方法1、成绩考核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与不及格五等2、成绩考核的确定需涉及下述方面:(1)方案的合理性(2)程序的正确性(3)功能的完善性(4)报告书的规范性(5)设计过程的主要表现及出勤情况(6)工作量的大小七、说明1、设计的组织工作可根据学生的人数来决定教师的数量及题目.
2、指导教师应熟悉有关的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190《社会实践》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6147课程总学时/学分:3周/3课程类别:集中进行的实践环节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社会实践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关键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高等教育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用集中授课培训和现场实践指导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了解、认识国情的基础上,充分认识社会对优秀人才规格要求,在加强大学生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教育的同时,着重培养和锻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运用和发展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帮助大学生进一步理解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与现实价值,强化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帮助大学生熟悉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与形式,掌握组织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方法;帮助大学生增进社会认知、健全人格品质,在了解国情、懂得民情的基础上积累社会阅历、磨砺道德品质;帮助大学生学以致用,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创新精神,运用所学科学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社会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进而促进大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增长知识和才干,并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理论基础与重要意义第一节理论基础:认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素质教育理论、十六号文件精神、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等.
第二节指导原则:(1)坚持育人为本;(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3)坚持课内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4)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5)坚持整合资源.
191第三节重要意义:(1)有利于学校发展:实现社会服务功能、实现产学研结合、扩大社会影响等;(2)有利于地方建设: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3)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关键能力:坚定理想信念、深化社会认知、健全人格品质、提高专业技能、对接就业创业.
第二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第一节主要内容1、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城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经验及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
(2)农村、城市社会主义改革某一方面的成果、经验及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
(3)农村、城市某一地区、企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4)先进人物、先进事迹.
(5)社会热点问题.
社会调查必须进行实地考查,实事采集,经过实事求是的分析研究,撰写出有实际内容、理论水平和参考价值的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可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采取个人单独完成和小组集体完成两种方式.
2、劳动锻炼劳动锻炼是指到农村及工矿企业与农民、工人一道从事某项生产活动,锻炼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增强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
劳动锻炼时间—般为7天至15天.
劳动锻炼结束后,本人写出劳动锻炼的总结报告,由有关部门或劳动锻炼单位的有关领导为参加者做出鉴定.
3、勤工助学勤工助学的主要内容是指经过学校学生工作主管部门批准同意的各种有偿服务性活动.
主要包括:家教、家政服务、科技开发、招生宣传、广告宣传、产品推销、企业兼职等.
活动结束后,写出参与活动情况及取得收获的总结报告,请服务对象(单位)在《社会实践登记表》上签署意见.
4、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指由院系两级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的科技、文化、卫生等服务活动.
例如: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交通文明岗、环保宣传、法律192咨询、家电维修等.
5、暑期"三下乡"活动暑期"三下乡"活动是指由院系两级团组织开展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结合专业特点到农村开展政策宣讲、道德实践、农技推广、文化宣传、医疗服务、义务支教、环境保护、法律援助、等,为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技术难题和实际问题.
第二节主要载体1、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关注三农、支教助学、服务西部、科技助残等.
2、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绿色环保、法律援助、健康咨询、社区义工等.
第三节主要形式理论宣讲、社会调查、学习参观、生产劳动、科技扶贫、就业见习、文艺汇演、勤工助学、兼职创业等.
第四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工作运行第一节组织策划1、宣传发动;2、确立主题:现实性、可行性、创新性;3、制订方案:结合时代主题、结合专业特点、结合地方实际、结合就业准备(个人、团队);4、项目申报:集体项目(团队)、个体项目.
第二节具体实施1、联系单位;2、行前准备:思想、知识、物质、身体、交通上的准备,团队的组建与协调;3、出征仪式;4、活动开展;5、方案调整;6、实况记录;7、活动宣传:新闻稿的写法、主要媒体、投稿的方法与技巧.
第三节总结表彰1、结项答辩、报告撰写;1932、鉴定考核:实践成绩的鉴定、实践学分的认证;3、材料总结:材料归类整理、先进的申报申请、总结报告的撰写;4、成果交流:"实践归来话体会"、成果展示;5、评比表彰.
第五章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注意事项第一节安全防范交通安全、财务安全、食品安全、住宿安全、野外安全、交友安全、疾病预防、滋扰防范等.
第二节社交礼仪临行礼仪、实践礼仪、签约礼仪、辞行礼仪.
第三节权益维护法律知识准备,警惕、识别非法行为,法律手段的运用(个人权益、组织权益).
三、课程的时间安排:集中组织,时间为3周.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结课报告内容为对本学期社会实践的印象调查及学习收获.
成绩由指导老师依据总结报告和鉴定并结合活动中的表现情况予以考核.
成绩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档.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陈曦.
《大学生社会实践教程》.
机械工程出版社,2006.
[2]胡树祥.
《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理论与方法》.
人民出版社,2010.
[3]倪福全,李昌文.
《大学生社会实践教程》.
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4]冯艾.
《大学生社会实践导读》.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94《毕业实习》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6023课程总学时/学分:2周/2课程类别:集中进行的实践环节一、教学目的和任务1、毕业实习是网络工程专业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集中进行的实践环节,是搞好毕业设计的前提.
2、毕业实习使学生在生产(科研)实际中,印证书本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加深理解,从而得到巩固与提高.
3、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观察、解释并进一步争取解决生产(科研)过程中发生的问题,特别是网络产品开发、网络系统维护、网络系统集成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和能力.
(1)通过实习,了解工厂(科研单位)的生产概况、工艺流程、企业管理制度,从而获得与本专业有关的实际生产知识,并扩大专业知识面.
(2)培养学生从事技术专题调查,搜集资料和进行研究的能力,并为即将进行的毕业设计奠定基础,如条件成熟可收集有关资料.
(3)了解实习单位中现代化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工程检测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等,以扩大专业知识面.
初步掌握网络系统集成、软件开发、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生产管理、成本核算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基本要求1、时间安排在第八学期毕业设计前进行,时间2周.
2、根据毕业设计课题的要求,安排带队指导老师,最好是就地就近选点,选择生产技术先进、专业技术面宽,与本专业结合紧密的厂矿企业或科研单位为实习单位(基地).
3、明确实习任务和要求,做好实习的组织工作.
4、带队指导老师应按实习大纲要求,对实习基地认真考察,与基地负责人拟订实习日程、内容,安排并聘请基地工程技术人员指导.
一切活动都必须事先落实.
1955、学生会写调查记录、实习日记.
实习结束后,学生应写出简明的毕业实习报告交指导老师评阅.
学生毕业实习成绩的评定,应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学习心得、实习笔记、实习质量、出勤状况、实习效果、实习总结报告以及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基地人员的评价确定实习成绩.
成绩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划分.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通过基地领导介绍和参观,了解厂矿、企业(科研单位)概况,了解各级组织机构及职责范围.
2、进行安全教育、保密教育.
3、了解该厂矿、企业典型产品的生产过程,并能绘出简明的工艺流程图、网络拓扑图、软件流程图等.
4、了解所在车间(或部室、科研所)的主要设备的功能,并能详细了解所在车间的仪器设备的功能、电气布局、安全保护电路,并能看懂工程布线图.
5、如果所分到的毕业设计与基地直接有关(如指导教师就是基地的技术人员),则更能详细了解与本课题有关的实际知识,以便更好地使毕业设计密切联系实际,力求解决实际问题.
6、争取多参加实际操作机会,学会仪器设备的使用以及操作说明等.
序号实习地点实习内容实习天数1工厂(科研单位或课题所在单位)整体参观0.
52开发部产品开发43生产科(车间)生产、工艺、装配、调试、网络编程等34质检科质量检查与分析、维修维护等15市场部原料供应、产品销售、客户咨询等16学校总结整理实习报告0.
5合计10196《毕业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6016课程总学时/学分:12周/12课程类别:集中进行的实践环节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毕业设计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去分析和解决专业范围内一般工程技术问题,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完成网络工程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训练.
1.
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及相关课程,解决一个网络工程、计算机应用、网络系统集成、网络编程、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实际问题;2.
通过查阅资料、毕业实习、方案设计、系统调试、系统运行维护和编写毕业设计技术报告各个环节,熟悉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培养自学、独立工作以及相互协作的工作能力;3.
通过建设网络,对软件、硬件的调试,培养网络工程专业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动手调试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认真编写毕业设计技术报告,学会查阅技术资料;5.
初步认识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对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性,并能够身体力行.
二、教学基本要求1.
选题原则选题必须符合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只有和网络工程专业有关的课题才能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同时课题要满足运用知识和培养能力方面的综合训练.
ucloud美国云服务器怎么样?ucloud是国内知名云计算品牌服务商家,目前推出全球多地机房的海外云服务器。UCloud主打的优势是海外多机房,目前正在进行的2021全球大促活动参与促销的云服务器机房就多达18个。UCloud新一代旗舰产品快杰云服务器已上线洛杉矶节点,覆盖北美和亚太地区,火热促销中, 首月低至7元,轻松体验具备优秀性能与极高性价比的快杰云服务器。点击进入:ucloud美国洛杉矶...
3C云互联怎么样?3C云互联专注免备案香港美国日本韩国台湾云主机vps服务器,美国高防CN2GIA,香港CN2GIA,顶级线路优化,高端品质售后无忧!致力于对互联网云计算科技深入研发与运营的极客共同搭建而成,将云计算与网络核心技术转化为最稳定,安全,高速以及极具性价比的云服务器等产品提供给用户!专注为个人开发者用户,中小型,大型企业用户提供一站式核心网络云端服务部署,促使用户云端部署化简为零,轻松...
很久没有分享PhotonVPS的消息,最近看到商家VPS主机套餐有一些更新所以分享下。这是一家成立于2008年的国外VPS服务商,Psychz机房旗下的站点,主要提供VPS和独立服务器等,数据中心包括美国洛杉矶、达拉斯、芝加哥、阿什本等。目前,商家针对Cloud VPS提供8折优惠码,优惠后最低2G内存套餐每月4美元起。下面列出几款主机配置信息。CPU:1core内存:2GB硬盘:30GB NV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