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哭倒了哪一座长城
孟姜女原是无名氏,最早记载的孟姜女是没有名字的。
她是齐国武将记梁的老婆,称为记梁妻。
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她如何哭倒了长城? 哭倒长城的孟姜女,在被人们代代讲述了上千年以后,在不久前有了一个新的名分。
她的传说和其它30项民间文学一起被列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6月7日,新华网刊发了一篇名为《专家考证:孟姜女哭倒的是齐长城不是秦长城》的文章。
在历史上,莫非真有孟姜女此人?这个貌美如花的小女子难道确有“哭长城”一事?她哭的所谓的“长城”又是在哪里?一个娇弱女子究竟采取了怎样的“哭”法,终于连长城也哭“倒”了? 在《左传》中,最早记载了有关记梁妻的故事。
“记梁出战莒国,后来死了。
尸体被运回齐国,齐庄公要求在城门外就进行吊唁。
但是,记梁妻坚决不同意。
她说:“记梁是怎么死的?如果他有错误,就干脆不要把他的尸体运回。
如果没有错误,记梁就是为国捐躯,那么应该能够到宗庙里面进行祭奠。
”于是,齐庄公就按照规矩很正式地进行了仪式。
” 故事到此结束了,没有关于“长城”、也没有关于“哭”。
据顾颉刚先生在1927发表《孟姜女故事研究》一文中对此故事起源也有说明。
顾老撰文描述:“在这一段记载里,只见得孟姜女是一个知礼的妇人。
” 那么,孟姜女究竟是怎么哭起来的?“根据顾颉刚先生的考证,孟子说齐人善哭,因为孟姜女哭,从而改变了齐国的风俗,导致了一个国家善于唱哭调。
但是顾老推测,很可能齐国本来就善于唱一种哭腔,有这种风俗,所以才有了记梁妻的哭。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施爱东说:“把孟姜女故事的中心放在“哭”上,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天人感应”的需要。
作为一种哲学思想,西汉重天人感应。
而“哭”能够跟“天人感应”挂钩,从而具有了一定的功能并能够最终在故事中稳定下来。
施爱东认为,任何时代都会用现实的例子来说明某种哲学思想。
西汉就借助了记梁妻的故事,使其成为“天人感应”的一个个例。
“不过,这所有的研究都只能说是猜测。
”他同时强调,至于记梁妻究竟是怎么“哭”起来的,这是至今没有解决的一个问题。
“刘向在《说苑》及《列女传》中都说她在夫死后向城而哭,城为之崩……这是孟姜女哭崩了城的最早记载,是刘向提出来的。
”施爱东介绍,从此,孟姜女“哭”的威力一发不可收拾。
不仅“崩城”,甚至是到了“崩山”的地步。
东汉初年王充《论据》里说孟姜女哭崩了记城,而且有五丈!三国时候,曹植在《黄初六年令》中说“记妻哭梁,山为之崩”,又在《精微篇》中提到“记妻哭死夫,梁山为之倾”。
据顾颉刚先生的《孟姜女故事研究》,梁山崩是春秋时的一件大事,从此,梁山崩与记梁妻两个传说结合在一起,除了表现出记梁妻哀哭感天以外,也因为“记梁”的名字中有个“梁”字。
不过,崩山的说法后来还是渐渐沉寂了。
施爱东说:“关于孟姜女哭崩了什么城,最早记载并没有提及。
我们不知道她是怎么哭的,也不知道崩了什么城。
至于哭长城的说法,到了唐代才有的。
” 自从“孟姜女”和“哭长城”联系在一起,有关“哭的是哪里的长城”这个话题就在民间争议开来。
有的说,孟姜女哭的是齐长城,在山东境内。
又有的说,孟姜女哭的是秦长城,要不然为什么秦始皇会在一怒之下邂逅这位美娇娘。
对此,施爱东表示,“无论是齐长城还是秦长城,这些种种的说法,都是后人附会上去的。
” “秦始皇也是在唐代才和孟姜女挂上关系。
至于最早二者是怎么挂上钩的,也都只能推测。
”不过,至于为什么故事会和秦始皇联系上,施爱东认为这是寻找共同知识的需要。
故事总是会附会到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事物上。
他解释,任何故事必须依附于大家都知道的知识,才能为更多的人记住。
一开始说孟姜女哭的是一个城市的城墙。
随着不断传播,需要说成一个为更多人所知晓的地方的城墙。
当故事在齐鲁大地流传时,就成了哭崩齐国城墙。
传播到全国范围时,就需要孟姜女哭倒一个全国都知道的城墙。
这时候,它找到了一个对于全国来说都是共同知识的指认物———秦长城! “在哪个地方流传,就哭倒哪个地方的城墙。
当然,故事绝对不会一开始就从齐长城变成了秦长城,很可能中间还有过其它的城墙。
为什么那些都没有被流传下来?就是因为别的城墙不是共同知识,不为大家所知晓。
” 最早没有名字的记梁妻,为什么最后会被称为“孟姜女”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施爱东认为:“孟姜”一词其实在《诗经》中就已经被多次提到,而且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
事实上,“孟姜女”的意思就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靓女”。
它并非特指,而是一个象征性的通称。
孟姜女”传说在各个地方的讲述完全不一样。
广西一带有说“孟姜女”和万喜良不是偶然遇见,而是从小青梅竹马。
清代有唱本说,万喜良的父亲是儒士,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被抓。
万喜良的父亲跟孟姜女的父亲是好友,于是万喜良就逃到孟姜女家。
秦皇岛一带流传的孟姜女传说和项羽联系在了一起。
现在我们听得最多的孟姜女传说,其故事核心在唐朝就基本已经定型。
这个故事情节非常简单,主要就是“哭倒长城”和“斗秦始皇”。
这也是最持久的传说,直到今天一直未见沉寂。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历史上确有孟姜女其人,但是孟姜女有没有哭过城?哭得究竟是秦长城还是齐长城?至今也是一个待解之谜。
知道吗?孟姜女其实姓“姜”
估计所有人都听说过“孟姜女哭长城”的民间传说。
孟姜女在长城痛哭丈夫的离世,三日三夜哭声不止,最后因绝望投海而死。
然而你研究过孟姜女的姓氏么?据说孟姜女不姓孟,而是姓姜。
人类曾经有过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
“姓”字,由“女”和“生”组成,意思是,由母亲而产生的。
当人类进入以男性为中心的父系社会时,孩子的姓也由母系转变为父系。
为了把剩余的财产留给自己的后代,以男子为中心的一夫一妻制婚姻产生了,姓也有了新的意义——确定财产继承权。
这个时候,未婚姑娘为了加以区别,一般在姓前冠以孟(伯)、仲、叔、季,用以表示老大、老二、老三、老幺这种排行。
如古书所记孟姜、仲子、叔姬,意即姜家的大女儿、子家的二女儿、姬家的三姑娘。
哭倒长城的孟姜女并不姓孟,而是姓姜,是姜家的大女儿。
女子嫁出去以后,一般用丈夫的姓和娘家的姓并列称某某氏,如一位姬姓女子嫁给被孔子赞誉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卫国大夫孔圉做妻子后,就叫孔姬;若是李姓女子嫁给张姓男子,婚后只能称为张李氏或李氏,这种称呼方式,在某些农村还能找到。
由此推论,孟姜女姓姜不姓孟。
孟姜女是生在什么家庭背景
孟姜女并不姓孟,“孟”为“庶长”的意思;“姜”才是其姓氏。
“孟姜女”实际的意思是“姜家的大女儿”;而且,孟姜女不是单指一个人,而是一类人的通称。
据《毛传》:“孟姜,齐之长女。
”陈奂传疏:“孟姜,世族之妻”等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孟姜”一般称齐国国君之长女,亦通指世族妇女。
也就是说,当时很多齐国公室的贵族妇女,都可称“孟姜”。
此点除文献证据外,有文物桓子孟姜壶为证(此壶为春秋时期齐庄公姜光的大女儿姜蕾和丈夫田桓子无宇共铸,以悼念田桓子无宇的父亲田须无)。
经过考察后,中央电视第十频道的在2007.12的节目,说孟姜女是齐国的一位将军的妻子,秦朝修建长城的时候她已经死了几百年了。
孟姜的丈夫杞梁,春秋时期齐国大夫。
也有人说,孟家和姜家是邻居,都没有子女,一天,两家的墙角长出了一个大冬瓜,到成熟的时候,破开冬瓜,里面竟然是一个小女娃,孟家和姜家就一直养了这个女儿,取名叫孟姜女。
? ?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我国流布最广的民间传说之一,两千多年来,它口耳相授、著之典籍、被之管弦、演于戏剧,直至今天搬上屏幕,以多种样式的媒体传布,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那孟姜女的故事是怎样产生、流传与演变的呢? 孟姜女的故事发生在齐国。
齐为姜太公的封国,读过《东周列国志》的人都会知道,书中出现的“孟姜”,总是齐国人。
孟姜者,姜氏之长女也。
她的故事最早见之于《左传》。
孟姜为齐将杞梁之妻,梁于公元前549年在莒战死,齐庄公在效外见到孟姜,对她表示吊慰。
孟姜认为郊野不是吊丧之处,拒绝接受,于是庄公接受她的意见专门到她家里进行了吊唁。
孟姜除了知礼外还有善哭的记载,淳于髡曰:“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
”在齐地产生了孟姜哭调。
西汉时已有了孟姜女“夫死后向城而哭,城为之崩”的记载(刘向《说苑》及《列女传》)。
至于哭崩的城墙在何处,虽然有莒城说、杞梁说和梁山说不一,但均在齐地,而非秦之万里长城。
郦道元《水经注》认为孟姜女哭崩的是莒城。
? 大约到了唐代,这一题材演变成了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崩万里长城的故事,具备了今天的刍形。
《周贤记》把故事搬到了燕国,孟姜名孟仲姿,杞梁变成杞良。
杞良为逃筑城之役,误入孟超后园。
孟女仲姿正在洗澡,古人贞操观念极重,信守女儿之体只能为丈夫所见,故二人乃结为夫妻。
后来杞良回到长城工地后被处死,埋尸长城之下,于是仲姿千里寻夫,哭崩长城,又于累累白骨中滴血验骨,终得丈夫遗骸云。
古代战争频仍,徭役繁重,征夫离妇之怨,乃为传统主题。
汉末陈琳即有《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君独不见长城下 ,死人骸骨相撑拄?”其后历代诗人皆有咏其事者。
唐代诗僧贯休,则有《杞梁妻》,竟咏孟姜女哭长城之事。
其后这一题材乃进入许多诗人笔下,为这一故事的广为流布,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元代起,孟姜女的故事开始搬上舞台。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钟嗣成《录鬼簿》等对此均有记载。
在这些戏曲中,孟姜转化成孟姜女,杞梁衍生出杞良、范杞良、范希郎、范喜郎、万喜良等名。
随着孟姜女故事的流传,各地兴起了建庙热。
现知孟姜女最早的庙建于北宋,河北徐水和陕西铜川都发现北宋祥符和嘉?年间重修姜女庙的碑刻。
许多方志都把孟姜女说成是本地人,临淄、同官(铜川)、安肃(徐水)、山海关和潼关都有孟姜女的墓冢。
清末上海拓建马路时曾于老北门城脚掘出一石棺,中卧一石像,胸有“万杞梁”三字,乃明嘉靖年间上海建城时所埋。
据《孟姜仙女宝卷》,始皇筑长城,太白星降童谣:“姑苏有个万喜良,一人能抵万民亡。
后封长城做大王,万里长城永坚刚。
”秦皇固城捉喜良,引发出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故事。
秦皇允许孟姜三件事,修桥、造坟、哭祭,孟姜痛斥暴君后投水而死。
在这一故事中,孟姜女成了苏州人。
孟姜女的故事反映了人民对封建暴政的痛恨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它经历了两千余年的流传与演变才形成今天的面貌。
哭长城的孟姜女究竟是哪个朝代的人?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近些年又被编进若干历史剧,如电视剧《秦始皇》等。
这一流传千古的故事,反映着历代女子“祈望和平、思恋丈夫”的一种心迹。
但历史上孟姜女(应该是齐国贵族长女的别称)的原型却生活在春秋时期,孟姜的丈夫杞梁则是春秋时齐国的大夫。
那么,春秋时期的孟姜为何穿越时空三百多年,跑到秦朝去大哭长城?
有关此故事的演绎过程,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作过专门考据,并撰有洋洋万言的《孟姜女故事的转变》,刊发在1924年11月23日的《歌谣周刊》第69号。
孟姜女的原型“杞梁妻”最早记载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莒子亲鼓之,从而伐之,获杞梁。
莒人行成。
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
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不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
”齐侯吊诸其室。
这段记载说的是公元前549年,齐庄公攻打莒国,杞梁、华周担任先锋,结果杞梁战死了。
后齐莒言和罢战,齐庄公率军载着杞梁尸体回临淄,在郊外遇见迎接丈夫灵柩的杞梁妻,便向她吊唁。
杞梁妻认为若丈夫有罪就不必吊唁,若无罪则不应该在郊外接受吊唁,便回绝了齐庄公的郊外吊唁。
于是,齐庄公就亲自到杞梁家中吊唁。
大约过了二百年后,孔子的三四传弟子所作《檀弓》一书中,引用曾子的话说杞梁妻“哭之哀”,开始有了“哭夫”细枝末节。
稍后的《孟子》中则引淳于髡的话说“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进而使《左传》中的史实演义成齐人都学杞梁妻的哭调,成了一时的风气。
至西汉时,文人们便让杞梁妻由“不受郊吊”变为“悲歌哀哭”。
更有西汉人刘向,先是在《说苑》中添加因悲哭而“崩城”(此“城”应是临淄城)的情节,继之在《列女传》中又让杞梁妻“投淄水”。
“哭夫于城,城为之崩。
自以无亲,赴淄而薨。
”(刘向《列女传》)因而,至西汉时期,杞梁妻的故事已经形成“哭夫、崩城、投水”三大系列,这可能跟西汉时期频繁的对北方战事相关联。
东汉至西晋时期,故事进一步演义成杞梁妻哭崩的是位于河南开封的杞城。
西晋崔豹的《古今注》说“杞都城感之而颓”。
至此,杞梁妻的故事虽然已经远远跳出史实范围,但杞梁夫妻仍是春秋人,齐国的臣民。
步入唐代,这一故事便演绎得面目全非。
唐代诗僧贯休的《杞梁妻》一诗中,让杞梁夫妻成为秦朝人,春秋死于战事的“杞梁”变成秦时死于筑城的“范郎”,而杞梁妻“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
”(贯休《杞梁妻》)从此,长城与杞梁夫妇结成不解之缘。
故事的如此演变,缘于盛唐时期的东征西伐,士兵终年镇守边境。
他们的妻子夜梦中系恋的是“玉门关”、“渔阳”、“马邑”,反正都在绵延数千里的长城一带。
长城成为闺中少妇的怨恨所归,于是便借“杞梁妻哭倒长城”的故事来消除心中的怨气。
杞梁妻的故事实际上成为“旷妇怀征夫”。
明代大修长城,不堪徭役重负的百姓为发泄不瞒,又改杞梁妻为“孟姜女”,改杞梁为“万喜梁”或范喜梁,添加招亲、千里送寒衣等故事情节,使“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基本定型。
孟姜女并非姓孟,“孟”即排行老大之意,“孟姜女”应该是指“姜家的长女”。
而且,在先秦时期,“孟姜”一般称齐国国君之长女,亦通指世族妇女。
也就是说,当时很多齐国公室的贵族妇女,都可称“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