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地测绘科技有限公司

内存卡怎么格式化  时间:2021-01-16  阅读:()

DTM-622R激光免棱镜全站仪使用说明书前言.
11仪器各部件名称及其功能31.
1各部件名称.
31.
2显示屏.
51.
3操作键.
51.
4功能键(软键)61.
5星键(键)模式.
82电池盒安装及充电.
122.
1电池盒的安装.
122.
2电池盒的充电.
133初始设置143.
1仪器常数设置.
143.
2日期和时间的调整.
163.
3液晶对比度的调整.
183.
4激光对点器的设置.
183.
5棱镜常数的设置.
193.
6大气改正的设置.
203.
6.
1大气改正的计算.
223.
6.
2直接设置大气改正值的方法.
223.
7无棱镜常数的设置.
233.
8大气折光和地球曲率改正.
244测量前的准备254.
1仪器开箱和存放.
254.
2安置仪器.
254.
3打开电源开关.
274.
4电池电量图标.
274.
4反射棱镜.
284.
5基座的装卸.
284.
6望远镜目镜调整和目标照准.
294.
7主菜单.
294.
8垂直角的倾斜改正.
314.
9器系统误差的补偿.
314.
10输入数字和字母的方法.
325测量模式335.
1角度测量.
335.
1.
1水平角(右角)和垂直角测量.
335.
1.
2水平角测量模式(右角/左角)的转.
345.
1.
3水平度盘读数的设置.
355.
1.
4垂直角百分度模式.
365.
2距离测量.
375.
2.
1测距类型设定.
37大气改正、棱镜常数、无棱镜常数的设置.
385.
2.
2距离测量(连续测量)385.
2.
3距离测量(N次测量)395.
2.
4精测/跟踪模式.
415.
2.
5放样.
425.
3坐标测量.
425.
3.
1设置测站点坐标和输入仪器高.
435.
3.
2设置棱镜高.
445.
3.
3坐标测量的操作.
455.
4通过软键输出数据(发送)476程序模式(应用测量程序部分)476.
1设置水平方向定向角.
486.
2数据采集.
506.
3导线测量(保存坐标)526.
4悬高测量.
546.
5对边测量.
586.
6角度复测.
616.
7坐标放样.
636.
7.
1选项.
646.
7.
2设置方向角和放样坐标点.
706.
8坐标数据.
746.
8.
1查询数据.
756.
8.
2格网因子.
776.
9后方交会.
796.
10线高测量.
826.
11偏心测量模式.
856.
11.
1角度偏心测量模式.
866.
11.
2距离偏心测量模式.
886.
11.
3平面偏心测量模式.
906.
11.
4圆柱偏心测量模式.
936.
12道路测量模式.
956.
12.
1道路设计.
966.
12.
1.
1定义水平定线(最多100个数据)976.
12.
1.
2编辑水平定线.
1016.
12.
1.
3定义垂直定线(最多100个数据)1026.
12.
1.
4编辑垂直定线.
1036.
12.
2道路放样.
1046.
12.
2.
1道路放样菜单.
1046.
11.
2.
2道路放样测站设置.
1056.
12.
2.
3道路曲线放样.
1066.
13面积测量模式.
1086.
13.
1用坐标数据文件计算面积.
1086.
13.
2用测量数据计算面积.
1096.
13.
3显示单位的更换.
1117存储管理模式.
1127.
1查阅内存状态.
1127.
2文件的更名.
1137.
3文件的删除.
1137.
4内存的格式化.
1148数据通信模式.
1158.
1通信参数的设置.
1158.
2数据文件的输出.
1168.
3数据文件的输入.
1189参数设置模式.
1199.
1参数设置项目.
1199.
2参数设置的方法.
12010补偿器.
12110.
1进入补偿器校正模式过程.
12110.
2零位检测.
12110.
3零位调整.
12210.
4线性校正.
12310.
5零位校正.
12510.
6精度检验.
12611检验与校正.
12711.
1管水准器.
12811.
2圆水准器.
12811.
3望远镜分划板.
12811.
4视准轴与横轴的垂直度(2C)12911.
5竖盘指标零点自动补偿.
13011.
6竖盘指标差(i角)和竖盘指标零点设置.
13011.
7光学对中器.
13111.
8仪器常数(K)13211.
9视准轴与发射电光轴的平行度.
13311.
10基座脚螺旋.
13411.
11反射棱镜有关组合件.
13412技术指标.
13513.
13714【附录】计算道路定线元素138常州大地1前言非常感谢您购买大地DTM-622R系列全站仪!
本手册将详细、全面地向您介绍此新型全站仪,使用仪器之前请仔细阅读.

特点:1.
菜单图形显示大地DTM-622R全站仪采用图标菜单,智能化程度高,功能强大,操作方便,并可为用户量身定制测量程序,满足各种专业测量和工程测量的需求.
2.
绝对数码度盘预装绝对数码度盘,仪器开机即可直接进行测量.
即使中途重置电源,方位角信息也不会丢失.
3.
强大的内存管理选用32M内存,可存储测量数据或坐标数据多达8万个,并可以方便地进行内存管理,对数据进行增加、删除、修改、传输.
4.
望远镜镜头更轻巧新一代DTM-622R全站仪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外观及内部结构进行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望远镜镜头更加小巧,方便测量.
5.
预装道路测量程序除具备常用的基本测量模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坐标测量)和特殊测量程序(悬高测量、偏心测量、对边测量、距离放样、坐标放样、后方交会、面积测量)之外,还预装了道路测量程序,为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工程放样提供了极大方便.

7.
简体中文显示(仅对中文版而言)DTM-622R全站仪(中文版)采用7行简体中文显示,字体清晰、美观,为仪器操作带来方便.
注意事项:1.
日光下测量应避免将物镜直接对准太阳.
建议使用太阳滤光镜以减弱这一影响.

2.
当激光倾斜着射向目标表面时,可能由于激光的削弱或散射而导致测量结果不正确.

3.
当在道路上测量时,可能由于受到来自前方及后方反射激光的干扰导致仪器不能正确计算出正确的结果.
4.
避免在高温和低温下存放仪器,亦应避免温度骤变(使用时气温变化除外).
5.
仪器不使用时,应将其装入箱内,置于干燥处,并注意防震、防尘和防潮.

6.
若仪器工作处的温度与存放处的温度差异太大,应先将仪器留在箱内,直至适应环境常州大地2温度后再使用.
7.
若仪器长期不使用,应将电池卸下分开存放.
并且电池应每月充电一次.
8.
运输仪器时应将其装于箱内进行,运输过程中要小心,避免挤压、碰撞和剧烈震动.

长途运输最好在箱子周围使用软垫.
9.
架设仪器时,尽可能使用木脚架.
因为使用金属脚架可能会引起震动影响测量精度.

10.
外露光学器件需要清洁时,应用脱脂棉或镜头纸轻轻擦净,切不可用其它物品擦拭.

11.
仪器使用完毕后,应用绒布或毛刷清除仪器表面灰尘.
仪器被雨水淋湿后,切勿通电开机,应用干净软布擦干并在通风处放一段时间.
12.
作业前应仔细全面检查仪器,确定仪器各项指标、功能、电源、初始设置和改正参数均符合要求时再进行作业.
13.
若发现仪器功能异常,非专业维修人员不可擅自拆开仪器,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坏.

常州大地31仪器各部件名称及其功能1.
1各部件名称常州大地4常州大地51.
2显示屏·显示屏一般上面几行显示观测数据,底行显示软键功能,它随测量模式的不同而变化.

·对比度利用星键()可调整显示屏的对比度和亮度.
·示例角度测量模式距离测量模式【角度测量】V:87°56′09″HR:180°44′38″斜距平距坐标置零锁定页↓垂直角(V):87°56′09″垂直角(V):87°56′09″水平角(HR):180°44′38″水平角(HR):180°44′38″斜距(SD):12.
345m·显示符号符号含义符号含义V垂直角*电子测距正在进行V%百分度m以米为单位HR水平角(右角)ft以英尺为单位HL水平角(左角)F精测模式HD平距T跟踪模式(1mm)VD高差R重复测量SD斜距S单次测量N北向坐标NN次测量E东向坐标ppm大气改正值Z天顶方向坐标psm棱镜常数值1.
3操作键【斜距测量】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V:87°56′09″HR:180°44′38″SD:12.
3456测量模式角度平距坐标页↓常州大地6按键名称功能F1~F6软键功能参见所显示的信息0~9数字键输入数字,用于欲置数值A~/字母键输入字母ESC退出键退回到前一个显示屏或前一个模式星键用于仪器若干常用功能的操作ENT回车键数据输入结束并认可时按此键POWER电源键控制电源的开/关1.
4功能键(软键)软键功能标记在显示屏的底行.
该功能随测量模式的不同而改变.
[F1][F2][F3][F4][F5][F6]角度测量斜距测量【角度测量】V:87°56′09″HR:180°44′38″斜距平距坐标置零锁定页↓发送置盘R/L坡度补偿页↑【角度测量】V:87°56′09″HR:120°44′38″斜距平距坐标置零锁定页↓发送放样偏心页↑【斜距测量】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V:87°56′09″HR:120°44′38″SD:测量模式角度平距坐标页↓软键F1-F6电源开关键退出键回车键星键常州大地7平平距测量坐标测量模式显示软键功能角度测量斜距测斜距平距坐标置零锁定发送置盘R/L坡度补偿测量模式角度平距坐标发送F1F2F3F4F5F1F2F3F4F5F1F2F3F4F5F1倾斜距离测量.
水平距离测量.
坐标测量.
水平角置零.
水平角锁定.
将测量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器.
预置一个水平角.
水平角右角/左角变换.
垂直角/百分度的变换.
设置倾斜改正.
若打开补偿功能,则显示倾斜改正值.
启动斜距测量.
选择连续测量/N次(单次)测量模式.
设置N次测量,精测/跟踪,棱镜/免棱镜模式.
角度测量模式.
平距测量模式,显示N次或单次测量后的水平距离.
坐标测量模式,显示N次或单次测量后的坐标.
将测量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器.
发送放样偏心页↑【平距测量】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V:87°56′09″HR:120°44′38″HD:VD:测量模式角度斜距坐标页↓测记镜高偏心编辑设置页↑【坐标测量】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N:12345.
5783E:-12345.
6782Z:45.
6783测量模式角度斜距平距页↓常州大地8量平距测量坐标测量放样偏心测量模式角度斜距坐标发送放样偏心测量模式角度斜距平距发送高程偏心编辑设置F2F3F1F2F3F4F5F1F2F3F1F2F3F4F5F1F2F3F4F5放样测量模式.
偏心测量模式.
启动平距测量.
设置N次测量,精测/跟踪,棱镜/免棱镜模式.
角度测量模式.
斜距测量模式,显示N次或单次测量后的倾斜距离.
坐标测量模式,显示N次或单次测量后的坐标.
将测量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器.
放样测量模式.
偏心测量模式.
启动坐标测量选择连续测量/N次测量模式设置N次测量,精测/跟踪,棱镜/免棱镜模式.
角度测量模式.
斜距测量模式,显示N次或单次测量后的倾斜距离.
平距测量模式,显示N次或单次测量后的水平距离.
将测量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器.
输入仪器高/棱镜高.
偏心测量模式.
用来修改点名和编码.
预置仪器测站点坐标.
1.
5星键(键)模式按下()键即可看到仪器的若干操作选项.
这些选项分两页屏幕显示.
由星键()可作如下仪器操作:1.
查看测距类型2.
激光导向3.
测量参数4.
开启关闭激光对点器5.
切换至主菜单6.
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节7.
液晶背光灯调节8.
显示内存容量和剩余量常州大地99.
联机控制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由主菜单按()键.
按F6(页↓)键,显示第二页.
()2010-2-2410:43F1测距类型F2激光导向F3测量参数F4激光对点F5主菜单页↓2010-2-2410:43F1液晶对比度F2背光灯照明F3内存容量F4联机控制页↑1.
查看日期和时间页眉显示年、月、日、时、分.
2.
显示器对比度调节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由主菜单按()键.
按F6(页↓)键.
()[F6]2010-2-2410:43F1测距类型F2激光导向F3测量参数F4激光对点F5主菜单页↓2010-2-2410:43F1液晶对比度F2背光灯照明F3内存容量F4联机控制页↑②按[F1](液晶对比度)键进入液晶对比度界面.
按[F5](↑)或[F6](↓)键使其变亮或变暗.
[F1][F5]、[F6]【对比度调整】对比度:[86]退出↑↓3.
显示器背景灯的开/关常州大地10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由主菜单按()键.
按F6(页↓)键.
按F2开启、关闭背光灯.
()[F6][F2]2010-2-2410:43F1测距类型F2激光导向F3测量参数F4激光对点F5主菜单页↓2010-2-2410:43F1液晶对比度F2背光灯照明F3内存容量F4联机控制页↑4.
查看内存容量该功能用于显示内存的存储容量和剩余空间.
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由主菜单按()键.
按F6(页↓)键.
()[F6]2010-2-2410:43F1测距类型F2激光导向F3测量参数F4激光对点F5主菜单页↓2010-2-2410:43F1液晶对比度F2背光灯照明F3内存容量F4联机控制页↑②按[F3](内存容量)键选择内存容量.
[F3]【文件管理】存储容量:3789.
30Kbyte剩余容量:3784.
41Kbyte退出5.
设置温度、气压、大气改正值(PPM)、棱镜常数值(PSM)操作步骤按键显示常州大地11①由主菜单按()键.
()2010-2-2410:43F1测距类型F2激光导向F3测量参数F4激光对点F5主菜单页↓②按[F3]键即可查看温度、气压、PPM和PSM值.
详细说明可参阅§3.
4"棱镜常数设置"和§3.
5"大气改正设置".
[F3]【测量常数校正】F1棱镜常数:-30mmF2温度:20.
0℃F3大气压:1013.
0hPaF4气压改正:4ppmF5无棱镜常数:2mm6.
开启关闭激光对点器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由主菜单按()键.
按F4(激光对点)进入设定界面,按F5开启激光对点器,再按F6关闭激光对点器.
()[F4][F5][F6]2010-2-2410:43F1测距类型F2激光导向F3测量参数F4激光对点F5主菜单页↓【激光对点】激光对点:[开启]退出开启关闭7.
开启关闭激光导向.
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由主菜单按()键.
按F2(激光导向)进入设定界面,按F5开启激光导向,再按F6关闭激光导向.
()[F2][F5][F6]2010-2-2410:43F1测距类型F2激光导向F3测量参数F4激光对点F5主菜单页↓【激光导向】激光导向:[开启]退出开启关闭常州大地128.
选择测距类型.
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由主菜单按()键.
按F1(测距类型)进入设定界面,按F5(↑)或F6(↓)选择合适的测距类型.
()[F1][F5][F6]2010-2-2410:43F1测距类型F2激光导向F3测量参数F4激光对点F5主菜单页↓【测距类型】0003精测测距类型:有棱镜测距退出精粗测次↑↓2电池盒安装及充电2.
1电池盒的安装1.
电池安装按图示正负极符号位置和方向将电池盒装入电池盒框内电池盒框电池盒2.
电池拆卸取出电池盒充电时,一手捏住电池盒框两耳部,一手握住电池盒往外拔常州大地13耳部手握部位2.
2电池盒的充电1.
将电池盒如图所示装入座式充电器内充电电池盒座式充电器2.
按图示将变压器一端插入座式充电器,另一端通电源插座,变压器指示灯亮红灯表示正在充电,指示灯变绿,表示充电完成.
变压器注:1)红灯一直亮,正在充电.
常州大地142)充电时间为7小时,第一次充电时间为12~15小时.
3)尽管充电器有过充保护回路,充电结束后仍应将插头从插座中拔出.
4)要在0°~±45°C温度范围内充电,超出此范围可能充电异常.
5)如果充电器与电池已连接好,指示灯却不亮,此时充电器或电池可能损坏,应修理.

6)如果插头插好后红灯仍在闪烁并且时间间隔较长,请适当转动充电插头以保证其与电池上的插座接触良好.
7)可充电电池可重复充电300—500次,电池完全放电会缩短其使用寿命.
8)为更好地获得电池的最长使用寿命,请保证每月充电一次.
3初始设置3.
1仪器常数设置根据11.
8"仪器常数的检验与校正"求得的仪器常数可按下列方法设置.
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由主菜单按[F5](校正)键.
[F5]【校正】F1指标差F2仪器常数F3日期时间F4倾斜补偿F5液晶对比度②按[F2](仪器常数)键.
[F2]【仪器常数】F1有棱镜测距-23.
0mmF2反射片测距0.
0mmF3免棱镜弱光0.
0mmF4免棱镜强光0.
0mm③按[F1]键进入有棱镜测距常数设定界面输入常数值,并按[ENT]键显示返回[仪器常数]菜单界面.
[F1]输入常数值【仪器常数】有棱镜测距:34_退出删除【仪器常数】F1有棱镜测距34.
0mm常州大地15F2反射片测距0.
0mmF3免棱镜弱光0.
0mmF4免棱镜强光0.
0mm④按[F2]键进入反射片测距常数设定界面.
输入常数值,并按[ENT]键显示返回[仪器常数]菜单界面[F2]输入常数值【仪器常数】反射片测距:3_退出删除【仪器常数】F1有棱镜测距34.
0mmF2反射片测距3.
0mmF3免棱镜弱光0.
0mmF4免棱镜强光0.
0mm⑤按[F3]键进入免棱镜弱光常数设定界面.
输入常数值,并按[ENT]键显示返回[仪器常数]菜单界面[F3]输入常数值【仪器常数】免棱镜弱光:3_退出删除【仪器常数】F1有棱镜测距34.
0mmF2反射片测距3.
0mmF3免棱镜弱光3.
0mmF4免棱镜强光0.
0mm⑥按[F4]键进入免棱镜强光常数设定界面.
输入常数值,并按[ENT]键显示返回[仪器常数]菜单界面[F4]输入常数值【仪器常数】免棱镜强光:3_退出删除【仪器常数】F1有棱镜测距34.
0mmF2反射片测距3.
0mmF3免棱镜弱光3.
0mmF4免棱镜强光3.
0mm常州大地16⑦按[ENT]键.
显示返回到[校正]菜单屏幕.
[F5]【校正】F1指标差F2仪器常数F3日期时间F4倾斜补偿F5液晶对比度3.
2日期和时间的调整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由主菜单按[F5](校正)键.
[F5]【校正】F1指标差F2仪器常数F3日期时间F4倾斜补偿F5液晶对比度②按[F3](日期时间)键.
显示现有设置值.
[F3]【日期时间】当前时间:2009-02-2518:41日期时间③若要设定日期,按[F1](日期)键,光标闪烁位于第一行首个数字位下,等待输入年份.
按F5(↓)键往下设定月,日.
按F4(↑)键可往上重新设定.
[F1][F5][F4]【日期时间】年:_照准目标设置否退出确定【程序】1/3F1设置方向F2坐标数据F3数据采集F4坐标放样F5后方交会页↓6.
2数据采集操作步骤按键显示常州大地51①程序菜单,按F3(数据采集)键,可以用来测量保存测量点的坐标数据和测量数据.
②数据采集可以设置测站点、方位角、仪器高、棱镜高.
按F4(设置)键设置测站点,和仪器高.
按F2(点名)键通过输入点名和记录号,在文件中查找该坐标.
按F5(仪高)键设置测站点仪器高.
返回按ESC.
[F3]【程序】1/3F1设置方向F2坐标数据F3数据采集F4坐标放样F5后方交会页↓【数据采集】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点名:SJMD33编码:MDAN:E:Z:测量编辑记录设置镜高测记[F4]【设置测站点】点名:A1仪器高:0.
000mN:1000.
000mE:1000.
000mZ:1000.
000m输入点名列表仪高后视③回到测站点设置界面,要继续设置方位角,按F6(后视)键设置后视.
④照准后视点,设置好后视,按F6(方位)键设置方位.
[F6]设置后视照准后视点[F6]设置方位角.
【设置方向值】方位角:45°00′00″水平右:226°14′37″>设置否退出确定【设置后视点】点名:A2N:2000.
000mE:2000.
000mZ:2000.
000m输入点名列表方位⑤按F6(确定)键成功设置方位角,返回数据采集测量界面.
[F6]【数据采集】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点名:SJMD33编码:MDAN:E:Z:测量编辑记录设置镜高测记常州大地52⑥在数据采集测量界面,若需设置棱镜高,测量结束后,按F5(镜高)键重新设置棱镜高.
[F5]【棱镜高设置】棱镜高:2.
0000m退出删除⑦设置好棱镜高,按[ENT]返回数据采集测量界面.
设置棱镜高[ENT]【数据采集】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点名:SJMD33编码:MDAN:E:Z:测量编辑记录设置镜高测记⑧按[F1](测量)键开始坐标测量.
若要记录该次测量的数据,按F3(记录)键,记录该点坐标.
[F1][F3]【数据采集】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点名:SJMD33编码:MDAN:E:Z:测量编辑记录设置镜高测记6.
3导线测量(保存坐标)在该模式中前视点坐标测定后被存入内存,用户迁站到下一个点后该程序会将前一个测站点作为后视定向用;迁站安置好仪器并照准前一个测站点后,仪器会显示后视定向边的反方位角.
若未输入测站点坐标,则取其为零(0,0,0)或上次预置的测站点坐标.
设置好测站点P0的坐标和P0至已知点A的方位角常州大地53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按[F3](导线测量)键.
[F3]【程序】3/3F1悬高测量F2对边测量F3导线测量页↑【导线测量】F1存储坐标F2调用坐标②按[F1](存储坐标)键.
按[F5](高程)键可重新设置仪器高或棱镜高.
[F1]【存储坐标】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HR:120°30′40″HD:m测量模式高程设置③照准仪器即将移至的目标点P1棱镜.
④按[F1](测量)键,测量开始.
照准P1[F1]【存储坐标】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HR:120°30′40″HD:m测量模式高程设置⑤显示水平距离和水平角.
【存储坐标】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HR:120°30′40″HD:m测量模式高程设置⑥按[F6](设置)键.
显示P1点坐标.
[F6]【存储坐标】N:1234.
456mE:2345.
243mZ:12.
465m>设置否是否常州大地54⑦按[F5](是)键.
P1点坐标被确认.
[F5]【存储坐标】N:1234.
456mE:2345.
243mZ:12.
465m>设置否是否⑧显示返回到主菜单.
关闭电源,将仪器搬至P1点(P1点棱镜搬至P0点).
⑨仪器设置在P1点后,打开电源即可观测.
关机迁站到P1开机选择[程序]选项【程序】3/3F1悬高测量F2对边测量F3导线测量页↑⑩按[F3](导线测量)键.
[F3]【导线测量】F1存储坐标F2调用坐标(11)按[F2](调用坐标)键.
[F2]【调用坐标】HR:120°30′40″>设置否是否(12)照准前一个仪器站点P0.
按[F5](是)键.
P1点坐标及P1至P0的方向角即被设置.
显示返回主菜单.
照准P0[F5]【调用坐标】HR:120°30′40″>设置否是否(13)重复①~(12)步,根据需要决定重复的次数.
【程序】3/3F1导线测量页↑6.
4悬高测量该程序用于测定遥测目标相对于棱镜的垂直距离(高度)及其离开地面的高度(无需棱镜的常州大地55高度).
使用棱镜高时,悬高测量以棱镜作为基点,不使用棱镜时则以测定垂直角的地面点作为基点,上述两种情况下基准点均位于目标点的铅垂线上.
1)输入棱镜高(h)(举例:h=1.
5m)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按[F1](悬高测量)键.
[F1]【程序】3/3F1悬高测量F2对边测量F3导线测量页↓【悬高测量】F1有棱镜高F2无棱镜高②按[F1](有棱镜高)键,输入棱镜高按ENT.
[F1]【悬高测量】(1)棱镜高棱镜高:2.
0000退出删除③照准棱镜P,按ENT键进入平距测量界面.
④按[F1](测量)键.
开始观测.
[F6]照准棱镜P[F1]【悬高测量】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2)平距V:90°10′20″HD:测量设置常州大地56⑤显示仪器至棱镜之间的水平距离(平距).
【悬高测量】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2)平距V:90°10′20″HD:123.
4567m测量设置⑥按[F6](设置)键.
棱镜位置即被确定.
1)[F6]【悬高测量】V:90°10′20″VD:1.
734m退出镜高平距⑦照准目标K.
显示垂直距离(高差).
2)照准K【悬高测量】V:90°10′20″VD:3.
340m退出镜高平距1)按[F2](镜高)键返回到步骤③按[F3](平距)键返回到步骤④2)按[F1](退出)键返回到主菜单2)不输入棱镜高操作步骤按键显示常州大地57①按[F1](悬高测量)键.
[F1]【程序】3/3F1悬高测量F2对边测量F3导线测量页↓【悬高测量】F1有棱镜高F2无棱镜高页↓②按[F2](无棱镜高)键.
[F2]【悬高测量】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1)平距V:90°10′20″HD:测量模式设置③照准棱镜.
④按[F1](测量)键.
测距开始.
照准棱镜[F1]【悬高测量】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1)平距V:90°10′20″HD:123.
4567m测量设置⑤显示仪器至棱镜之间的水平距离(平距).
【悬高测量】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1)平距V:90°10′20″HD:123.
4567m测量设置⑥按[F6](设置)键.
棱镜位置即被确定.
[F6]【悬高测量】(2)垂直角V:120°30′40″设置⑦照准地面点G.
⑧按[F6](设置)键,G点位置即被确定.
1)照准G[F6]【悬高测量】(2)垂直角V:95°30′40″设置常州大地58⑨照准目标K.
显示垂直距离(高差).
2)照准K【悬高测量】V:90°10′20″VD:1.
734m退出平距V角1)按[F2](平距)键返回到步骤③按[F3](V角)键返回到步骤⑦2)按[F1](退出)可返回到主菜单6.
5对边测量可测量两个棱镜之间的水平距离(dHD),斜距(dSD)和高差(dVD).
对边测量模式具有两个功能.
1.
(A-B,A-C):测量A-B,A-C,A-D……2.
(A-B,B-C):测量A-B,B-C,C-D……[示例]1.
(A-B,A-C)2.
(A-B,B-C)的观测步骤与1.
(A-B,A-C)完全相同.
操作步骤按键显示常州大地59①在程序菜单中按[F2](对边测量)键,进入对边测量.
[F2]【程序】3/3F1悬高测量F2对边测量F3导线测量页↓【对边测量】F1MLM1(A-B,A-C)F2MLM2(A-B,B-C)②按[F1]MLM1(A-B,A-C)键.
[F1]【对边测量】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MLM1平距1棱镜高:2.
000mHD:测量模式镜高设置③照准棱镜A,并按[F1](测量)键.
显示仪器和棱镜A之间的平距.
照准A[F1]【对边测量】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MLM1平距1棱镜高:2.
000mHD:测量模式镜高设置【对边测量】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MLM1平距1棱镜高:2.
000mHD:123.
678m测量模式镜高设置④按[F6](设置)键.
[F6]【对边测量】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MLM1平距2棱镜高:2.
000mHD:测量模式镜高设置常州大地60⑤照准棱镜B,按[F1](测量)键.
显示仪器至棱镜B的水平距离.
照准B[F1]【对边测量】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MLM1平距2棱镜高:2.
000mHD:测量模式镜高设置【对边测量】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MLM1平距2棱镜高:2.
000mHD:223.
678m测量模式镜高设置⑥按[F6](设置)键.
显示棱镜A与棱镜B之间的平距(dHD),高差(dVD)和斜距(dSD).
[F6]【对边测量】MLM1dHD:12.
658mdVD:12.
345mdSD:12.
478m退出平距⑦要测定A与C两点之间的距离,可按[F2](平距)键.
[F2]【对边测量】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MLM1平距2棱镜高:2.
000mHD:测量模式镜高设置⑧照准棱镜C,按[F1](测量)键.
显示仪器至棱镜C的水平距离(平距).
照准C[F1]【对边测量】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MLM1平距2棱镜高:2.
000mHD:测量模式镜高设置【对边测量】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MLM1平距2棱镜高:2.
000mHD:223.
678m测量模式镜高设置⑨按[F6](设置)键.
显示棱镜A与棱镜C之间的平距(dHD),高差(dVD)和斜距(dSD).
[F6]【对边测量】MLM1dHD:13.
678mdVD:10.
045mdSD:20.
400m常州大地61退出平距1)按[F1](退出)键可返回到主菜单.
6.
6角度复测该程序用于累计角度重复观测值,显示角度总和以及全部观测角的平均值,同时记录观测次数.
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在程序菜单中按[F6](页↓)键,进入该菜单的第2页.
[F6]【程序】1/3F1设置方向F2坐标数据F3数据采集F4坐标放样F5后方交会页↓【程序】2/3F1角度复测F2道路测量F3线高测量F4偏心测量F5面积测量页↓常州大地62②按[F1](角度复测)键.
[F1]【角度复测】计数[0]Ht:160°30′28″Hm:退出置零解除锁定③瞄准第1个目标A.
照准A【角度复测】计数[0]Ht:189°45′28″Hm:退出置零解除锁定④按[F2](置零)和[F5](是)键.
[F2][F5]【角度复测】置零吗是否【角度复测】计数[0]Ht:0°00′00″Hm:退出置零解除锁定⑤用水平制动和微动螺旋照准第2个目标点B.
照准B【角度复测】计数[0]Ht:120°20′00″Hm:120°20′00″退出置零解除锁定⑥按[F6](锁定)键.
[F6]【角度复测】计数[1]Ht:120°20′00″Hm:120°20′00″退出置零解除锁定⑦用水平制动和微动螺旋重新照准第1个目标A.
⑧按[F5](解除)键.
重新照准A[F5]【角度复测】计数[1]Ht:120°20′00″Hm:120°20′00″退出置零解除锁定常州大地63⑨用水平制动和微动螺旋重新照准第2个目标B.
⑩按[F6](锁定)键.
显示角度总和与平均角度.
重新照准B[F6]二倍的角度值【角度复测】计数[2]Ht:240°40′00″Hm:120°20′00″退出置零解除锁定(11)根据需要重复⑦~⑩步,进行角度复测.
四倍的角度值【角度复测】计数[2]Ht:481°20′00″Hm:120°20′00″退出置零解除锁定按[F1](退出)键便结束角度复测模式.
6.
7坐标放样放样程序可以帮助用户在工作现场根据点号与坐标值放样出各个点号.
坐标数据可以在仪器内存和计算机之间进行传输,在仪器上可设置通信参数:波特率、奇偶检验、数据位和停止位.
坐标数据由点号(N、E、Z)组成.
坐标数据存储在作业名中.
一个作业名可以长达7个字符;在仪器内存中可存储20个作业文件名,作业名可以是数字和字符.
在作业管理选项中可以对作业名重新命名.
在放样设置过程中,如果在作业中找不到输入的点号,软件会提示用户输入该点的坐标值.
若在一个作业中具有重复点号时,将使用存储在内存中的最后一个点,并忽略其他具有相同点号的点.
在后方交会或侧视测量中应创建或选择一个作业名来存储坐标值.
在进行后方交会或侧视测量中,若未创建作业名,DTM-622R系列全站仪会自动地创建一个缺省的作业名(LAY001).
第一个缺省作业文件名由三个字母和三个数字组成(LAY001).
如果在仪器中有多个作业文件名,坐标数据将存储在当前作业文件名中.
软件提供两种方式选择删除坐标点,即删去一组点或删去一个点.
新点选择项中可选择侧视测量或后方交会程序两种方法来计算和存储坐标值到当前作业中.
在侧视测量程序中用测量的距离和角度来计算坐标.
仪器高和棱镜高用来计算Z坐标.
在后方交会程序中所测量的测站到两个已知点的角度和距离(存储在作业中),用于测量并计算新的测站点的坐标值.
在测量完已知点后,在屏幕上会显示出平距和高程的残差.
有一选择项可用于将新的测站点记录到作业文件中.
常州大地646.
7.
1选项该选项可用于选择作业、作业维护和传送作业文件到仪器中或从仪器中传送出来.
在创建或选择文件项目中,用户可以通过按软键在内存作业表中指定一个作业名.

在【选项】菜单中,用户可以查看内存中的作业、删除作业中的点、创建作业、传输作业、删除作业和重新命名作业.
下面的例子提供了选项中的所有选择.
选择作业【选择作业】程序会显示存储在内存中的所有作业;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在程序菜单中按[F3](坐标放样)键进入坐标放样程序.
[F3]【坐标放样】F1设置方向角F2设置放样点F3选项②在显示的放样菜单中按[F3](选项)键.
[F3]【选项】F1选择作业F2删一个点F3数据通信③在[选项]菜单中选择[F1](选择作业)键,则显示内存中的作业.
[F1]【选择作业】001/001文件名:LAY001.
PTS点数:1格网因子1.
000删除更名新建↑↓常州大地65④要选择一个作业,按上下键会列出该机器的文件,找到需要的文件按ENT[↑]、[↓][ENT]【选择作业】001/001文件名:LAY001.
PTS点数:1格网因子1.
000删除更名新建↑↓⑤要删除该文件,按[F1](删除)键,会进入文件删除界面⑥确定删除按[F5](确定)键删除该文件,否则按[F6](取消)键返回选择作业.
[F1][F5]【选择作业】001/001文件名:LAY001.
PTS点数:1格网因子1.
000删除更名新建↑↓【删除一个文件】删除以下文件吗LAY001.
PTS确定取消⑦要更名该文件按[F2](更名)键.
[F2]【更名一个文件】原名:AEGMK.
PTS新名:KEKDLABC删除⑧按F1选择数字字母输入,输入字母按ENT,返回选择作业界面.
[F1]输入数字字母[ENT]【选择作业】001/001文件名:KEKDL.
PTS点数:1格网因子1.
000删除更名新建↑↓⑨若要新建一个文件,按F3(新建)键[F3]【创建一个文件】文件名:KDKEKL类型:.
PTSABC删除⑩按F1选择数字字母输入,输入字母按ENT.
[F1]输入数字字母[ENT]【选择作业】001/001文件名:KEKDL.
PTS点数:1格网因子1.
000删除更名新建↑↓删除一个点可以删除作业中的一个点.
在输入一个记录号后,按[ENT]键,软件会提示用户是否删除该组记录号;如选择(是)该组数据将被删除.
如选择(否),屏幕会返回【选项】菜单.

常州大地66在【选项】菜单中的【删除一个坐标点】,一次仅删除一个.
删除一个坐标点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在[选项]菜单中按[F2](删除一个点)键,选择删除一个点.
[F3]【选项】F1选择作业F2删一个点F3数据通信②屏幕允许用户输入待删除的记录号.
在输入每一记录号后按[ENT]键;按[F6](删除)键可以更改输错的数字.
按[F1](退出)键退出.
[ENT][F6]或[F1]【删除一个点】记录号:000001退出删除③屏幕允许用户继续删除或不删除数据块中的记录,并退出删除选择项.
按[F5](是)键删除记录,按[F6](否)键不删除记录.
按[F6](否)键可退出该程序并返回到[选项]菜单.
[F5]或[F6]【删除一个点】记录号:000001要删除吗是否传输数据选择项用于将坐标数据发送到计算机或从计算机接收坐标数据.
用户应设置以下通信参数:波特率、奇偶检验、数据位和停止位.
使用大地公司的接口电缆可进行数据传输.

使用作业名更名选择项可以对作业名进行更名.
当选择更名选择项时,除非在查看内存选择项中选择不同的作业名,否则当前作业名被重新命名.
作业传输在该系列全站仪中缺省的通信协议和参数被加亮.
【通讯端口设置】波特率:001200校验位:000008数据位:000001停止位:None退出↑↓传输作业选择项可以将作业传输到计算机,也可从计算机中接收作业.
所接收的数据被保存在当前作业中.
在发送选择项中可以将仪器中的数据传送到计算机.
除非选择了其他作业,否则就将当前作业传送到计算机.
常州大地67通信协议在仪器发送或接收作业之前,应检查仪器中的通信协议和参数.
应确保协议和通信参数与计算机的软件相匹配.
选择通信协议和参数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在[选项]菜单按F3(数据通信)键进入数据通信界面.
[F3]【选项】F1选择作业F2删一个点F3数据通信【数据通信】F1通信参数F2发送数据F3接收数据②选择协议参数,按[F1](通信参数)键.
[F1]【通讯端口设置】波特率:001200校验位:000008数据位:000001停止位:None退出↑↓③要改变通信波特率,按F5(↑),F6(↓)键,选择合适的波特率,进行作业传输.
[F5][F6]【通讯端口设置】波特率:019200校验位:000008数据位:000001停止位:None退出↑↓发送坐标数据该功能用于仪器将作业文件传输到计算机.
如果当前作业不是想要传输的作业,可以通过【选项】菜单的【选择作业】选项来改变当前作业.
在确定了要传送的作业后,应检查仪器上的通信参数和计算机软件上的通信参数是否匹配.
首先设置计算机处于接收数据状态,然后再选择传输坐标数据菜单上的"发送数据"选项.
将作业传送到计算机操作步骤按键显示常州大地68①在[选项]菜单按F3(数据通信)进入数据通信界面.
[F3]【选项】F1选择作业F2删一个点F3数据通信【数据通信】F1通信参数F2发送数据F3接收数据②按[F2](发送数据)键.
屏幕显示如右图所示.
[F2]【数据通信】F1发送坐标数据F2发送测量数据③按[F1](发送坐标数据)键.
屏幕显示如右图所示.
[F1]【发送放样数据】准备好了吗MPAG.
PTS确定取消④从计算机上启动接收作业软件.
当计算机准备好了后,按[F5](确定)键开始传输作业;如果按[F6](取消)键,会返回到传输作业菜单.
[F5]【发送放样数据】正在发送坐标数据……取消⑤屏幕等待计算机开始发送作业,按[F6]键中断发送作业选择项.
[F6]【发送放样数据】正在发送坐标数据……取消常州大地69⑥一旦作业被传输完毕便会显示"数据发送结束!
"并按[F5](确定)返回到传输作业菜单.
[F5]【发送放样数据】数据发送结束!
确定【传输作业】F1通信参数F2发送数据F3接收数据接收坐标该功能用于DTM-622R系列全站仪接收来自计算机的数据文件.
在接收任何数据前应保证仪器中设置的通讯参数与计算机中软件的通讯参数一致.
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在[选项]菜单按F3进入数据通信界面.
[F3]【选项】F1选择作业F2删一个点F3数据通信【数据通信】F1通信参数F2发送数据F3接收数据②要接收数据按[F3](接收数据)键.
[F3]【接收放样数据】准备好了吗MPAG.
PTS确定取消③从计算机上启动接收数据软件.
当计算机准备好了后,按[F5](确定)键开始传输作业;如果按[F6](取消)键,会返回到传输作业菜单.
[F5]【接收放样数据】正在接收坐标数据……取消常州大地70④屏幕等待计算机开始发送作业,按[F6](取消)键可中断发送作业选择项.
[F6]【接收放样数据】正在接收坐标数据……取消⑤一旦作业被传输完毕便会显示"数据发送结束!
"并按[F5](确定)返回到传输作业菜单.
[F5]【接收放样数据】数据接收结束!
确定【数据通信】F1通信参数F2发送数据F3接收数据从计算机传输到全站仪中的数据被保存到当前作业文件中,用户可也可建立一个新文件以存放此数据.
6.
7.
2设置方向角和放样坐标点方向角选项利用测站点和后视点坐标计算后视方向角.
一旦设置了后视方向角,便可以进行坐标放样.
操作步骤按键显示常州大地71①在主菜单中按[F1](程序)键.
[F1]【程序】1/3F1设置方向F2坐标数据F3数据采集F4坐标放样F5后方交会页↓②按[F4](坐标放样)键,显示放样菜单屏幕.
[F4]【坐标放样】F1设置方向角F2设置放样点F3选项③按[F1](设置方向角)键设置方向角.
[F1]【设置测站点】点名:A1仪器高:0.
000mN:1000.
000mE:1000.
000mZ:1000.
000m输入点名列表仪高后视④按F1(输入)键,可以手动输入当前点的坐标.
按F2(点名)键通过点号查找该点坐标,按F5(仪高)键设置测站点的仪器高.
设置完毕按ENT回到测站点界面.
[F1]输入坐标[F2]点号记录号查找坐标[F5]设置仪器高【设置测站点】记录号:3点号:kdkd退出↑↓删除【仪器高设置】仪器高:2.
0000m退出删除【设置测站点】点名:A1仪器高:0.
000mN:1000.
000mE:1000.
000mZ:1000.
000m输入点名列表仪高后视常州大地72⑤回到测站点界面,按F6(后视)键设置后视点.
在后视点界面,按F1(输入)键,输入后视点坐标.
按[ENT]回到后视点界面按F2(点名)键通过点名记录号查找后视点坐标.
按[ENT]回到后视点界面[F6]后视点界面[F1]输入后视点[ENT]后视点界面[F2]文件查找后视点[ENT]后视点界面【设置后视点】点名:A2N:2000.
000mE:2000.
000mZ:2000.
000m输入点名列表方位【设置后视点】记录:000002编码:ECV点名:A2N:2000.
000E:2000.
000Z:2000.
000退出↑↓删除【设置后视点】记录号:3点号:kdkd退出↑↓删除【设置后视点】点名:A2N:2000.
000mE:2000.
000mZ:2000.
000m输入点名列表方位⑥在后视点界面,照准后视点,按F6(方位)键设置方位角,若方位角正确,按F6(确定)键,否则按F1(退出).
[F6]设置方位角【设置方向值】Ho:45°00′00″HR:226°14′37″>设置否退出确定⑦方位角设置界面,按ENT返回放样菜单.
[ENT]【放样】F1设置方向角F2设置放样点F3选项常州大地73⑧在放样菜单,按F2(设置放样点)键设置放样点.
在设置测站点界面,按F1(输入)键输入放样点坐标,或者按F2(点名)键在文件中查找该点坐标.
放样菜单[F2]设置放样点[F1]输入放样点坐标[F2]文件查找放样点坐标【设置放样点】点名:A3棱镜高:0.
000mN:3000.
000mE:3000.
000mZ:3000.
000m输入点名列表镜高【设置放样点】记录:000003编码:ECV点名:A3N:3000.
000E:3000.
000Z:3000.
000退出↑↓删除【设置放样点】记录号:382点名:dkdk退出↑↓删除⑨按F6(镜高)键输入放样点棱镜高,[F6]输入棱镜高[ENT]返回设置放样点【设置放样点】棱镜高:1.
750退出删除【设置放样点】点名:A3棱镜高:0.
000mN:3000.
000mE:3000.
000mZ:3000.
000m输入点名列表镜高⑩在设置放样点界面,按ENT进入点放样界面.
[ENT]【放样】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HR:45°00′00″dHR:0°00′10″HD:25.
364mdHD:2.
045mdZ:-0.
800m测距模式平距坐标偏差指挥[F1]至[F6]键的说明:常州大地74[F3](平距)----该项选择显示实际的水平角(HR)和放样角度(dHR),平距差,实际的平距与理论平距之差,实际高程与理论高程之差.
当仪器转到放样点的方向时,(HR)显示的便是待放样的角度,而(dHR)显示的为零(0°00′00″).
[F1][F2][F3][F4][F5][F6]有棱镜-30PPM:00精测HR:243°26′07″dHR:0°00′03″HD:25.
364mdHD:2.
045mdZ:-0.
800m测距模式平距坐标偏差指挥[F4](坐标)----该项选择允许仪器操作者在放样完该点后测量该点的坐标.
[F1][F2][F3][F4][F5][F6]有棱镜-30PPM:00精测N:1234.
456mE:2345.
243mZ:1000.
000m测距模式平距坐标偏差指挥[F6](指挥)----该项选择允许仪器操作者查找该点的水平方位,平距方向,高程方向.
有棱镜-30PPM:00精测→:0°40′03″↑:45.
243m:10.
000m测距模式平距坐标偏差指挥[F5](偏差)----该项选择允许仪器操作者查找该点的北东上方向的坐标偏差.
【设置放样点】有棱镜-30PPM:00精测dN:124.
456mdE:235.
243mdZ:100.
000m距模式平距坐标偏差指挥6.
8坐标数据在坐标数据选择项中有四项选择:输入坐标数据、查询数据、采集新点和格网因子.

输入坐标数据输入坐标数据选择项用于手工输入点号和坐标数据;首先显示输入点号的提示屏幕.
在屏幕的左上角显示(记录号#),表示点号和坐标的记录号.
一旦输入了点号,下一屏幕显示允许输入坐标的提示屏幕.
按[F6](左移)键可以将光标从常州大地75左面移到右面用于修改数据,按[F1]键返回到坐标数据主菜单.
按[ENT]键存储每一项数据.
在输入高程数据后,显示新一点的点号,即在前一个点号上加1.
按[ESC]键取消坐标数据输入选择项.
下面介绍从坐标数据输入选择项中创建作业名并输入点号和坐标.
(在该例中假定内存中没有作业名存在)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在放样菜单中,按[F2](坐标数据)键选择坐标数据项.
[F2]【程序】1/3F1设置方向F2坐标数据F3数据采集F4坐标放样F5后方交会页↓【坐标数据】F1输入坐标F2查询数据F3格网因子②按F1(输入坐标)键进入输入坐标界面.
[F1]【输入坐标数据】记录号:1点号:dkkfliN:0.
000E:0.
000Z:0.
000退出↑↓删除③输入完点名、N、E、Z,按ENT,继续输入下个点.
输入数字、字母,[ENT]【输入坐标数据】记录号:2点号:dkekdkdN:0.
000E:0.
000Z:0.
000退出↑↓删除6.
8.
1查询数据该功能可用于查看点号的数据.
查看选项的特点是[F1]键查看第一个点,[F2]键查看最后一个点,[F3]键可以查看任何一个点的数据.
点号和坐标值可以在查看中编辑.

常州大地76下面介绍查看数据选择项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在放样菜单中,按[F2](坐标数据)键,进入坐标数据选择项.
[F2]【程序】1/3F1设置方向F2坐标数据F3数据采集F4坐标放样F5后方交会页↓【坐标数据】F1输入坐标F2查询数据F3格网因子②按[F2](查询数据)键查看数据菜单.
[F2]【查询数据】F1第一个F2最后一个F3按点号查查看第一点:③按[F1](第一点)键查看第一个点的数据.
④显示第一个点的坐标值,按[F5](↓)键可以查看其他点的数据.
按[F1](编辑)键可以重新编辑该点的坐标.
[F1]【查询数据】F1第一个F2最后一个F3按点号查【查询数据】记录:000001点名:W23编码:WERN:1000.
000mE:1000.
000mZ:1000.
000m编辑删除开始↑↓结尾常州大地77查看最后一点:③按[F2](最后一点)键查看其他点的数据.
④显示最后一个点的坐标值,按[F5](↑)键可以查看其他点的数据.
按[F1](编辑)键可以重新编辑该点的坐标.
[F2]【查询数据】F1第一个F2最后一个F3按点号查【查询数据】记录:000001点名:W23编码:WERN:1000.
000mE:1000.
000mZ:1000.
000m编辑删除开始↑↓结尾按点号查询:③如通过点号来查看数据可按[F3](按点号查)键.
④输入记录号或点号后按[ENT]键,按[F1](退出)键退出.
[F3]输入点号[ENT]【查询数据】F1第一个F2最后一个F3按点号查【查询数据】记录号:3点号:kdkd退出↑↓删除⑤显示点号和坐标值.
按[F1](编辑)键可以重新编辑该点的坐标.
【查询数据】记录:000001点名:W23编码:WERN:1000.
000mE:1000.
000mZ:1000.
000m编辑删除开始↑↓结尾6.
8.
2格网因子在放样,后方交会和侧视观测中可以设置格网因子.
下面的公式显示了怎样计算用于计算距离的格网因子.
计算公式常州大地781.
高程因子=ELEVRR+R:表示地球平均半径ELEV:平均海平面上的高程2.
比例因子比例因子:在测站上的比例因子3.
格网因子格网因子=高程因子*比例因子距离计算1.
格网距离HDg=HD*格网因子HDg:格网距离HD:地面距离2.
地面距离HD=格网因子HDg注:1.
比例因子的输入范围:0.
0900000~1.
0100000缺省值为1.
000002.
海拔高的输入范围:-1000.
000~10000.
000海拔高保留到小数点后面3位,缺省值为0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在坐标数据菜单中,按[F3](格网因子)键,进入设置格网因子选择项.
[F3]【坐标数据】F1输入坐标F2查询数据F3格网因子②按[F1](更改)键修改格网因子,如按[ESC]键便返回到坐标数据菜单.
[F1]【格网因子】格网因子:1.
0000000更改③输入海拔高和比例因子后,按[ENT]键输入海拔高,比例因子[ENT]【格网因子】海拔高:10.
0000比例因子:1.
000000退出↑↓删除常州大地79④按ESC或ENT查看格网因子[ESC]或[ENT]【格网因子】格网因子:1.
0000000更改⑤按[ESC]键后,便显示坐标数据菜单.
[ESC]【坐标数据】F1输入坐标F2查询数据F3格网因子6.
9后方交会后方交会程序从存储在作业中的两个已知坐标的点计算新采集点(测站点)的坐标.
会显示测站至每一已知点上测量的角度和距离,并显示平距和高差的残差.
如果软件不能计算新点的坐标,会显示"OUT!
"信息.
如接受显示的残差,下一屏幕便显示新点的坐标.

下面介绍计算后方交会点的坐标(将仪器安置在新点上)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在坐标数据菜单中,按[F5](后方交会)键,进入后方交会.
[F5]【程序】1/3F1设置方向F2坐标数据F3数据采集F4坐标放样F5后方交会页↓②按[F5](后方交会)键进入后方交会已知点1的测量界面.
[F2]【后方交会】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点号000001HR:45°00′00″HD:VD:测量模式坐标仪高③按F3(坐标)键进入点1坐标设置界面,[F3]【后方交会】点号000001N:0.
0000mE:0.
0000mZ:0.
0000m输入点名镜高常州大地80④通过F1(输入)键输入该点坐标,或者通过F2(点名)键在文件查找该点坐标,按F6(镜高)键输入该点棱镜高.
[F1][F2][F6]【后方交会】点号000001N:0.
0000mE:0.
0000mZ:0.
0000m输入点名镜高⑤输入完该点坐标,和棱镜高,按ENT回到点1的测量界面.
按F6(仪高)键可输入该点仪器高.
输入坐标,棱镜高,按ENT【后方交会】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点号000001HR:45°00′00″HD:VD:测量模式坐标仪高⑥按F1(测量)键测量点1的坐标.
[F1]【后方交会】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点号000001HR:45°00′00″HD:134.
175VD:5.
852测量模式坐标仪高⑦测量完毕,按ENT键进入点2的测量界面.
[ENT]【后方交会】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点号000002HR:45°00′00″HD:VD:测量模式坐标仪高⑧按F3(坐标)键进入后方交会点2的坐标设置界面.
[F3]【后方交会】点号000002N:0.
0000mE:0.
0000mZ:0.
0000m输入点名镜高⑨通过F1(输入)键输入该点坐标,或者通过F2(点名)键在文件查找该点坐标,按F6(镜高)键输入该点棱镜高.
[F1][F2][F6]【后方交会】点号000002N:0.
0000mE:0.
0000mZ:0.
0000m输入点名镜高常州大地81⑩输入完该点坐标,和棱镜高,按ENT回到点2的测量界面.
按F6(仪高)键可输入该点仪器高.
输入坐标,棱镜高,按ENT【后方交会】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点号000002HR:45°00′00″HD:VD:测量模式坐标仪高⑾按F1(测量)键测量点2的坐标.
[F1]【后方交会】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点号000002HR:45°00′00″HD:134.
175VD:5.
852测量模式坐标仪高⑿测量完毕,按ENT,便显示残差,若残差在允许值范围之内[ENT]【后方交会】残差dHD:-0.
0132mdZ:0.
0002m退出测站⒀若残差在允许值范围之内,按F2(测站)键显示该点坐标.
[F2]【后方交会】N:0.
0013mE:-1.
3283mZ:0.
5221m退出偏差记录⒁若想记录该测站点坐标,按F3(记录)键,否则退出.
[F3]【后方交会】N:0.
0013mE:-1.
3283mZ:0.
5221m退出偏差记录⒂若继续进行后方交会,按ENT[ENT]【后方交会】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点号000003HR:45°00′00″HD:常州大地82VD:测量模式坐标仪高6.
10线高测量用于测定一个地面点上方不可以到达的目标高度,不仅上方目标而且沿着地面基线上的点均无法到达,在架空线路下方相距一定距离上设置棱镜A和B,构成一个基线.
在仪器站上分别测定仪器到棱镜A、棱镜B的水平距离并存入仪器中;显示屏上显示棱镜A与B的垂距,仪器到B的水平距离,以及沿基线方向的距离,屏幕还将显示棱镜A到该点的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
如此,基线两端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图中G点与L点之间的垂直距离也可以被测定.
[示例:棱镜输入]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在程序菜单中按[F6](页↓)键,进入该菜单的第2页.
②按[F3](线高测量)键.
[F6][F3]【程序】1/3F1设置方向F2坐标数据F3数据采集F4坐标放样F5后方交会页↓【程序】2/3F1角度复测F2道路测量F3线高测量F4偏心测量F5面积测量常州大地83页↓③按[F1](有棱镜高)键.
[F1]【线高测量】F1有棱镜高F2.
无棱镜高④输入棱镜高,按[ENT]键.
输入棱镜高[ENT]【线高测量】镜高:2.
0000m输入【线高测量】镜高:1.
800退出删除⑤照准棱镜A,按[F1](测量)键.
距离测量开始.
照准A[F1]【线高测量】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点AHD:测量模式设置【线高测量】0003常州大地84有棱镜-30PPM:00精测点AHD:162L测量模式设置⑥显示水平距离.
按[F6](设置)键,存储水平距离.
[F6]【线高测量】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点AHD:50.
365m测量模式设置⑦照准棱镜B,按[F1](测量)键,开始距离测量.
显示水平距离.
⑧按[F6](设置)键,存储水平距离.
[F1][F6]【线高测量】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点BHD:测量模式设置【线高测量】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点BHD:162L测量模式设置【线高测量】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点BHD:50.
365m测量模式设置常州大地85⑨照准架空线路上的点L.
屏幕显示出照准L点的测量数据.
VD:L点相对于A点的高差HD:仪器测站点到L点的水平距离Off:A点到L点的水平距离照准L【线高测量】VD:31.
025mHD:50.
365mOff:74.
13m退出线高⑩按[F2](线高)键.
该功能用于测量架空线到地面的高度,操作步骤如下:在按[F2]键之前,先照准架空线上的点在设置相应的地面点G时,不要转动水平微动螺旋.
[F2]【线高测量】地面点V:90°50′10″确定取消⑾转动垂直微动螺旋,照准地面点G.
照准G【线高测量】地面点V:30°20′10″确定取消⑿按[F6](设置)键,显示架空线高度LH(高度)和水平距离(Off).
[F6]【线高测量】LH:33.
385moff:25.
327m退出垂距继续结束测量可按[F1](退出)或[ESC]键.
返回操作步骤⑨可按[F2](垂距)键.
返回操作步骤⑾可按[F6](继续)键.
当地面点G不清晰时,可利用(继续)键以便检测同一条铅垂线上的另一个地面点G.
6.
11偏心测量模式共有四种偏心测量模式:1.
角度偏心测量2.
距离偏心测量3.
平面偏心测量4.
圆柱偏心测量常州大地866.
11.
1角度偏心测量模式当棱镜直接架设有困难时,此模式是十分有用的,如在树木的中心.
在这种模式下,仪器到点P(即棱镜点)的平距应与仪器到目标点的平距相同.
在设置好仪器高/棱镜高后进行偏心测量,即可得到被测物中心位置的坐标.
当测量A0的投影(地面点A1的坐标)时,设置仪器高、棱镜高当测量A0点的坐标时,只设置仪器高(棱镜高设置为0)角度偏心测量模式中,垂直角有两种设置方法:1.
自由垂直角:垂直角随望远镜的上下转动而变化2.
锁定垂直角:垂直角被锁定,不会因望远镜的转动而变化因此,若用第一种方法照准A0,垂直角随望远镜的上下转动而变化,斜距(SD)和高差(VD)也将会改变;若用第二种方法照准A0,垂直角被锁定到棱镜位置,不会因望远镜的转动而变化.
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在程序菜单中按[F6](页↓)键,进入该菜单的第2页.
[F6]【程序】1/3F1设置方向F2坐标数据F3数据采集F4坐标放样F5后方交会页↓【程序】2/3F1角度复测F2道路测量F3线高测量F4偏心测量F5面积测量页↓常州大地87②按[F4](偏心测量)键进入偏心测量菜单屏幕.
[F4]【偏心测量】F1角度偏心F2距离偏心F3平面偏心F4圆柱偏心③按[F1](自由垂直角)或[F2](锁定垂直角)开始角度偏心测量.
(用户可根据作业需要选择垂直角设置方式)[F1]或[F2]【角度偏心】F1自由垂直角F2锁定垂直角④照准棱镜P,按[F1](测量)进行测量.
(若用连续测量模式需在测量结束后按[F6](设置)键)照准棱镜P[F1]【角度偏心】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HD:162L测量模式设置⑤用水平制动和微动螺旋照准目标点A0.
照准A0点【角度偏心】HR:54°45′25″HD:12.
304mVD:2.
231m继续斜距坐标⑥显示仪器到A0点的高差.
【角度偏心】HR:123°55′25″HD:12.
304mVD:1.
224m继续斜距坐标⑦按[F2](斜距),则显示仪器到A0点斜距.
[F2]【角度偏心】V:123°55′25″HR:51°05′15″SD:13.
204m继续平距坐标常州大地88⑧按[F3](坐标)则显示目标点的N、E、Z(或E、N、Z)坐标.
[F3]【角度偏心】N:12.
369mE:45.
325mZ:13.
204m继续平距坐标1)按继续则返回操作步骤③2)按ESC则退出角度偏心测量在进行偏心测量之前,应设置仪器高/棱镜高设置测站点的坐标,可参阅5.
3.
1"设置测站点坐标值"6.
11.
2距离偏心测量模式通过输入目标点偏离反射镜的前/后、左/右偏心的水平距离,即可测定该目标的位置.

如需测量地面点A1的坐标,应设置仪器高、棱镜高如需测量目标点A0的坐标,只设置仪器高(棱镜高设置为0)设置测站点坐标,参见5.
3.
1"测站点坐标的设置".
操作步骤按键显示常州大地89①在程序菜单中按[F6](页↓)键,进入该菜单的第2页.
[F6]【程序】1/3F1设置方向F2坐标数据F3数据采集F4坐标放样F5后方交会页↓【程序】2/3F1角度复测F2道路测量F3线高测量F4偏心测量F5面积测量页↓②按[F4](偏心测量)键进入偏心测量菜单屏幕.
[F4]【偏心测量】F1角度偏心F2距离偏心F3平面偏心F4圆柱偏心③按[F2](距离偏心)键设置偏心距,在设置偏心距界面,按F1(输入)键设置偏心距的横向、纵向参数.
[F2]设置偏心距[F1]输入偏心距【距离偏心】dFR:1.
000mdRL:2.
000m输入【距离偏心】dFR:1.
000dRL:2.
000退出↑↓删除常州大地90④偏心距设置界面,按ENT键进入棱镜点测量界面.
照准棱镜,按[F1](测量)进行测量.
(若用连续测量模式需在测量结束后按[F6](设置)键)测量结束后将会显示出加上偏心距改正后的测量结果.
[ENT]棱镜点测量照准棱镜[F1]【距离偏心】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HD:170L测量模式镜高设置【距离偏心】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HD:12.
304m测量模式镜高设置⑤显示仪器到A0点的高差和平距.
【距离偏心】HR:203°11′09″HD:2.
095mVD:4.
214m继续斜距坐标⑥按[F2](斜距),则显示仪器到A0点斜距[F2]【距离偏心】V:63°21′19″HR:51°05′15″SD:4.
561m继续平距坐标⑦按[F3](坐标)则显示目标点的N、E、Z(或E、N、Z)坐标.
[F3]【距离偏心】N:10.
365mE:2.
325mZ:4.
214m继续平距坐标1)按继续则返回操作步骤③2)按ESC则退出角度偏心测量6.
11.
3平面偏心测量模式该功能用于测定无法直接测量的点位,如测定一个平面边缘的距离或坐标.

此功能首先应在该模式下测定任意三个点(P1、P2、P3)以确定一个参考平面(被测平面),然后照准测点P0,然后仪器就会计算并显示视准轴与平面交点的距离和坐标.

常州大地91设置测站点坐标可参阅"5.
3.
1测站点坐标的设置"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在程序菜单中按[F6](页↓)键,进入该菜单的第2页.
[F6]【程序】1/3F1设置方向F2坐标数据F3数据采集F4坐标放样F5后方交会页↓【程序】2/3F1角度复测F2道路测量F3线高测量F4偏心测量F5面积测量页↓②按[F4](偏心测量)键进入偏心测量菜单屏幕.
[F4]【偏心测量】F1角度偏心F2距离偏心F3平面偏心F4圆柱偏心常州大地92③按[F3](平面偏心)键开始平面偏心测量.
[F1]【平面偏心】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第一点SD:155L测量模式设置④照准棱镜P1,按[F1](测量)进行测量.
(若用连续测量模式需在测量结束后按[F6](设置)键)照准P1[F1]【平面偏心】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第一点SD:5.
369m测量模式设置⑤按照同样方法照准P2、P3点,进行第二点和第三点的测量.
照准P2[F1]照准P3[F1]【平面偏心】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第二点SD:153L测量模式设置【平面偏心】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第三点SD:153L测量模式设置⑥仪器计算并显示视准轴与平面的交点的坐标值或距离值.
【平面偏心】HR:54°45′25″HD:2.
095mVD:4.
214m继续斜距坐标⑦用水平制动和微动螺旋照准P0点,显示仪器到P0点的高差和平距.
照准P0点【平面偏心】HR:196°37′20″HD:2.
474mVD:2.
093m继续斜距坐标常州大地93⑧要显示斜距,按[F2](斜距).
[F2]【平面偏心】V:49°45′55HR:196°37′20″SD:3.
241m继续平距坐标⑨按[F3](坐标)则显示目标点的N、E、Z(或E、N、Z)坐标.
[F3]【平面偏心】N:10.
365mE:2.
325mZ:4.
214m继续平距坐标1)按继续则返回操作步骤③2)按ESC则退出角度偏心测量若三个观测点不能通过计算确定一个平面时,则会显示错误信息,此时应从第一点开始重新观测.
当照准方向与所确定的平面不相交时会显示错误信息.
6.
11.
4圆柱偏心测量模式首先直接测定仪器到圆柱面上P1点的距离,然后通过测定仪器分别与圆柱面上P2和P3点的方向角,即可计算出圆柱中心的距离、方向角和坐标.
圆柱中心的方向角等于圆柱面上点P2和P3方向角的平均值.
设置测站点坐标可以参阅5.
3.
1"测站点坐标的设置".
操作步骤按键显示常州大地94①在程序菜单中按[F6](页↓)键,进入该菜单的第2页.
[F6]【程序】1/3F1设置方向F2坐标数据F3数据采集F4坐标放样F5后方交会页↓【程序】2/3F1角度复测F2道路测量F3线高测量F4偏心测量F5面积测量页↓②按[F4](偏心测量)键进入偏心测量菜单屏幕.
[F4]【偏心测量】F1角度偏心F2距离偏心F3平面偏心F4圆柱偏心③按[F4](圆柱偏心)键开始圆柱偏心测量.
[F4]【圆柱偏心】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中心HD:156L测量模式设置④照准圆柱面的中心(P1),按[F1](测量)进行测量(若用连续测量模式需在测量结束后按[F6](设置)键).
测量结束后,显示屏提示进行左边点(P2)的角度观测.
照准P1点[F1]【圆柱偏心】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中心HD:52.
369m测量模式设置⑤照准圆柱面左边点(P2),按[F6](设置)键,测量结束后,显示屏提示进行右边点(P3)的角度观测.
照准P2点[F6]【圆柱偏心】左边HR:130°24′05″设置常州大地95⑥照准圆柱面右边点(P3),按[F6](设置)键,测量结束后,仪器和圆柱中心(P0)之间的距离被计算并显示在屏幕上.
照准P3点[F6]【圆柱偏心】右边HR:50°20′55″设置【圆柱偏心】HR:203°11′09″HD:2.
095mVD:4.
214m继续斜距坐标⑦按[F2](斜距),则显示仪器到P0点斜距.
[F2]【圆柱偏心】V:203°11′09″HR:51°05′15″SD:4.
561m继续平距坐标⑧按[F3](坐标)则显示目标点的N、E、Z(或E、N、Z)坐标.
[F3]【圆柱偏心】N:10.
365mE:2.
325mZ:4.
214m继续平距坐标1)按继续则返回操作步骤③2)按ESC则退出偏心测量6.
12道路测量模式进入道路测量菜单如下: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在程序菜单中按[F6](页程序菜单【程序】1/3常州大地96↓)键,进入该菜单的第2页.
[F6]F1设置方向F2坐标数据F3数据采集F4坐标放样F5后方交会页↓【程序】2/3F1角度复测F2道路测量F3线高测量F4偏心测量F5面积测量页↓②按F2(道路测量)键选择道路测量.
[F2]【道路测量】F1道路设计F2道路放样F3选择作业6.
12.
1道路设计进入道路设计菜单如下: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首先按F6(页↓)键进入程序菜单第二页,按F2(道路测量)键进入道路测量.
程序菜单第二页[F2]【道路测量】F1道路设计F2道路放样F3选择作业②在道路测量菜单按F1(道路设计)键进入道路设计菜单界面.
道路测量菜单[F1]【道路设计】F1定义水平定线F2编辑水平定线F3定义垂直定线F4编辑垂直定线常州大地976.
12.
1.
1定义水平定线(最多100个数据)从【道路设计】菜单中选择【定义水平定线】便可定义平面曲线:定线的计算方法参见附录.
水平定线包含以下元素:起始点、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定义选择项提示输入起始点的详细情况(桩号、N(北)、E(东)的坐标),然后进入主线输入过程屏幕.
起始点的元素包括起始点桩号以及起始点的东坐标、北坐标.
输入好起始点的详细数据后,按[ENT]键,便进入主线输入过程屏幕: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在道路测量菜单按F1(道路设计)键进入道路设计菜单界面.
道路测量菜单[F1【道路设计】F1定义水平定线F2编辑水平定线F3定义垂直定线F4编辑垂直定线②由道路设计菜单,按F1(定义水平定线)键进入水平定线起始点输入界面.
起始点的元素包括起始点桩号以及起始点的东坐标、北坐标.
道路设计菜单[F1]【定义水平定线】桩号1100.
00北1100.
00东1050.
000退出↑↓删除③输入好起始点的详细数据后,按[ENT]键,便进入主线输入过程屏幕:该屏幕显示当前的桩号和该桩号处切线的方位角和创建新线型的功能键输入起始点数据[ENT]【定义水平定线】桩号1000.
000方位0.
000直线圆弧缓曲点水平定线系统提供了定义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点四种功能;选择其中一个功能键,输入该桩号的详细信息即可生成定线的元素,按[ENT]键,系统软件就会计算新的桩号和方位角,并返回到主定线屏幕,此时可进行定义其它的线型.
按[ESC]键便退出主定线屏幕.
如要对先前输入的元素进行修改,必须进入编辑定线选择项,新的定线元素只能加到原定线文件的尾部.

直线当定义好起始点或其它线型后便可定义直线.
直线包括方位角和距离,并且距离值不能为常州大地98负数.
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在输入过程屏幕中按[F1](直线)键,便进入定义直线屏幕.
选择[F1]【定义水平定线】桩号1000方位0.
000直线圆弧缓曲点②输入直线的方位角、长度后,按[ENT]键.
输入方位角、长度[ENT]【定义水平定线】方位25.
000距离100.
000退出↑↓删除③存储该定线数据,并显示直线末端的桩号和该点的方位角.
·此时,便可定义其它曲线.
·当直线在线路的中间时,该直线的方位角由先前的元素算出,若要对该方位角进行改变,可手工输入新的方位角.
【定义水平定线】桩号1100.
000方位25.
000直线圆弧缓曲点圆曲线在主线输入过程屏幕中按[F2](圆弧)键,便可以定义圆曲线.
圆曲线包括半径和弧长.
半径值的规定为:沿着曲线前进的方向.
当向右转弯时半径为正值,当向左转弯时半径为负值.

弧长不能为负数.
操作步骤按键显示常州大地99①在输入过程屏幕中按[F2](圆弧)键,便进入定义圆曲线屏幕.
选择[F2]【定义水平定线】桩号1000方位0.
000直线圆弧缓曲点②输入半径和弧长并按[ENT]键便存储此数据.
输入半径、弧长[ENT]【定义水平定线】半径10弧长204退出↑↓删除③屏幕返回主输入屏幕.
【定义水平定线】桩号1204.
000方位88.
5002直线圆弧缓曲点缓和曲线在主线输入过程屏幕中按[F3](缓曲)键,便可以定义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包括最小半径和弧长.
其半径正负的规定和圆半径的正负的规定一样.
同样,弧长也不能为负数.

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在输入过程屏幕中按[F3](缓曲)键,便进入定义圆曲线屏幕.
选择[F3]【定义水平定线】桩号1000方位0.
000直线圆弧缓曲点常州大地100②输入缓和曲线的最小半径和弧长.
输入最小半径、弧长【定义水平定线】半径20弧长100退出↑↓删除③按[ENT]键便存储该数据,并返回到主屏幕.
如按[ESC]键,不存储数据而返回到主输入屏幕.
[ENT]或[ESC]【定义水平定线】桩号1100.
000方位143.
1422直线圆弧缓曲点点在主线输入过程屏幕中按[F4](点)键,便可以定义点.
点包括:坐标、半径和缓和曲线的参数A1与A2.
半径、A1和A2不能为负数.
若输入半径,则会在当前点和下一点之间插入指定半径的弧.
若输入缓和曲线参数A1、A2,则在直线和圆弧之间插入指定长度的缓和曲线.

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在输入过程屏幕中按[F4](点)键,便进入定义圆曲线屏幕.
选择[F4]【定义水平定线】桩号1000方位0.
000直线圆弧缓曲点常州大地101②输入N、E坐标,半径和A1、A2,并按[ENT].
输入N、E坐标,半径和A1、A2[ENT]【定义水平定线】北坐标1100.
000东坐标1050.
000半径20.
000A180.
000A280.
000退出↑↓删除③按[ENT]键便存储该数据,并返回到主屏幕.
如按[ESC]键,不存储数据而返回到主输入屏幕.
[ENT]【定义水平定线】桩号1000方位0.
000直线圆弧缓曲点[注]:当根据缓和曲线的长L1、L2输入A1、A2时,使用下列公式计算A1、A2:半径=LA11半径=LA22只有通过编辑定线菜单才能对定线进行修改.
6.
12.
1.
2编辑水平定线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首先按F6(页↓)键进入程序菜单第二页,按F2进入道路测量.
程序菜单第二页[F2]【道路测量】F1道路设计F2道路放样F3选择作业②在道路测量菜单按F1(道路设计)键进入道路设计菜单界面.
道路测量菜单[F1]【道路设计】F1定义水平定线F2编辑水平定线F3定义垂直定线F4编辑垂直定线常州大地102③在道路设计菜单中,按F2(编辑水平定线)键.
道路设计菜单[F2]【编辑水平定线】桩号1000北1100.
00东1050.
000开始结尾查找向前向后编辑退出↑↓删除编辑水平定线界面:开始[F1]:按该功能键便把光标移到文件的开头;结尾[F2]:按该功能键便把光标移到文件的末尾;查找[F3]:按该功能键用于查找数据,按该功能键后,系统会提示输入要查找的桩号.
输入好要查找的桩号后按[ENT]键,系统便会显示该桩号的数据;向前[F4]:该功能键用于显示前一点的数据,按该功能键便显示前一点的数据;向后[F5]:该功能键用于显示下一点的数据,按该功能键便显示下一点的数据;翻页[F6]:该功能键用于菜单翻页,按该键便显示菜单的第二页;通过以上功能键便能进行对数据的编辑和对原始数据的修改.
当输入完要修改的数据后,按[ENT]键便存储修改的数据并进入下一点的输入屏幕,若按[ESC]键便不存储该数据并退出此屏幕.

6.
12.
1.
3定义垂直定线(最多100个数据)在道路测量菜单中,按F1选择【道路设计】,便进入道路设计菜单屏幕.
在此屏幕中按F2选择【定义垂直定线】进入定义垂直定线屏幕: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首先按F6(页↓)进入程序菜单第二页,按F2(道路测量)键进入道路测量菜单.
程序菜单第二页[F2]【道路测量】F1道路设计F2道路放样F3选择作业②在道路测量菜单按F1(道路设计)键进入道路设计菜单界面.
道路测量菜单[F1]【道路设计】F1定义水平定线F2编辑水平定线F3定义垂直定线F4编辑垂直定线常州大地103③在道路设计菜单中,按F3(定义垂直定线)键.
道路设计菜单[F3]【定义垂直定线】桩号1000.
000高程50.
000线长0.
000退出↑↓删除垂直定线由一组相交点构成,相交点包括桩号、高程和曲线长.
垂直定线的起始点和结束点的曲线长度必须为零.
桩号1000130018002300高程50706090线长03003000在垂直定线屏幕中相交点可以按任何顺序输入.
当输入完一点的数据后,按[ENT]键便存储该点的数据,并进入下一点的输入屏幕;按[ESC]键不存储该数据而退出垂直定线屏幕.

6.
12.
1.
4编辑垂直定线在道路测量菜单中,按F1选择【道路设计】进入道路设计菜单在此屏幕中,通过按F4选择【编辑垂直定线】进入编辑垂直定线屏幕: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首先按F6(页↓)进入程序菜单第二页,按F2(道路测量)键进入道路测量程序菜单第二页[F2]【道路测量】F1道路设计F2道路放样F3选择作业常州大地104②在道路测量菜单按F1(道路设计)键进入道路设计菜单界面.
道路测量菜单[F1]【道路设计】F1定义水平定线F2编辑水平定线F3定义垂直定线F4编辑垂直定线③在道路设计菜单中,按F3(定义垂直定线)键.
道路设计菜单[F3]【编辑垂直定线】桩号1000.
000高程50.
000线长0.
000开始结尾查找向前向后编辑退出↑↓删除通过该菜单可以对定线数据进行修改,其操作和编辑水平定线数据一样,参见6.
8.
1.
2.

6.
12.
2道路放样从放样菜单中选择【道路放样】:对于道路放样,必须先定义线型.
定义水平定线的方法:通过在【道路设计】程序中手工输入.
垂直定线数据可以不用定义,但是若要计算填挖,则必须定义.
定义方法同定义水平定线方法一样.
道路放样数据的规定如下图所示:偏差左:表示左边桩点与中线的平距,右:为右边桩与中线的平距高差左(右)分别为左、右边桩与中线点的高程差6.
12.
2.
1道路放样菜单按照如下操作方式可以进入道路放样菜单:操作步骤按键显示常州大地105①在程序菜单中按[F6](页↓)键,进入该菜单的第2页.
程序菜单[F6]【程序】1/3F1设置方向F2坐标数据F3数据采集F4坐标放样F5后方交会页↓【程序】2/3F1角度复测F2道路测量F3线高测量F4偏心测量F5面积测量页↓②按F2(道路测量)键选择道路测量.
[F2]【道路测量】F1道路设计F2道路放样F3选择作业③在道路测量菜单,按F2(道路放样)键,进入道路放样菜单.
道路测量菜单[F2]【道路放样】F1测站设置F2道路放样6.
11.
2.
2道路放样测站设置按照如下操作方式可以设置道路放样测站点: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在道路测量菜单,按F2(道路放样)键,进入道路放样菜单.
道路测量菜单[F2]【道路放样】F1测站设置F2道路放样常州大地106②若要设置测站点坐标和方位角,按F1(测站设置)键进入测站点设置界面.
按F1(输入)键可以输入测站点坐标,按F2(桩号)键通过桩号查找测站点坐标.
按F5(仪高)键可输入仪器高.
道路放样菜单[F1][F1]输入测站点[F2]桩号查找测站点[F5]输入仪器高【设置测站点】仪器高:0.
000mN:1234.
456mE:2345.
243mZ:1000.
000m输入桩号仪高后视【道路放样】点名:43桩号:偏差:高差:退出↑↓删除③测站点设置界面,按F6(设置后视点),进入后视点设置界面.
按F1(输入)键输入后视点坐标,按F2(桩号)键通过桩号查找后视点坐标.
测站点设置界面[F6][F1]输入后视点[F2]桩号查找后视点【设置后视点】N:1234.
456mE:2345.
243mZ:1000.
000m输入桩号方位【道路放样】点名:45桩号:偏差:高差:退出↑↓删除④后视点设置界面按F6(方位)键进入方位角设置界面.
要设置该方位角按F6(确定)键后视点设置界面[F6][F6]设置方位角【设置方向值】Ho:45°00′00″HR:226°14′37″>设置否退出确定⑤设置好方位角,按ENT返回到道路放样界面.
[ENT]道路放样界面【道路放样】F1测站设置F2道路放样6.
12.
2.
3道路曲线放样常州大地107按照如下操作方式可以设置道路放样测站点: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在道路测量菜单,按F2(道路放样)键,进入道路放样菜单.
道路测量菜单[F2]【道路放样】F1测站设置F2道路放样②道路放样菜单,按F2(道路放样)键进入起始点设置界面.
[F2]起始点设置界面【道路放样】起始桩号:5830桩号增量:10偏差左:10偏差右:10高差左:3高差右:3退出↑↓删除③输入完起始点桩号和桩号增量,按ENT键.
进入道路放样设置界面.
编辑:输入特殊的桩号点偏差高差左偏:该功能键用于放样左边桩;右偏:该功能键用于放样右边桩;增桩:该功能键用于增大桩号(增大的数据为当前桩号加桩号增量)减桩:该功能键用于减小桩号(减小的数据为当前桩号减去桩号增量)镜高:桩号点的镜高输入起始点桩号和桩号增量[ENT][F1]编辑[F2]左偏[F3]右偏【道路放样】桩号:5830.
0000m偏差:-10.
0000m高差:0.
0000m棱镜高:0.
0000m编辑左偏右偏增桩减桩镜高【道路放样】桩号:5830.
0000m偏差:-10.
0000m高差:0.
0000m退出↑↓删除常州大地108④设置好放样点的桩号、偏差、高差、,按ENT进入道路放样界面.
按F1键测量放样点的距离偏差,高程偏差.
按F2选择跟踪、连续模式[F1]测量距离偏差和高程偏差[F2]跟踪/连续模式设置好放样点的桩号、偏差、高差、,[ENT]【道路放样】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方位角:45°00′00″旋转角:0°00′00″距离偏差:高程偏差:测量模式角度指挥⑤按F6(指挥)键,可以确定放样点的点位和填挖.
[F6]放样点的点位查找.
【道路放样】0003有棱镜-30PPM:00精测↑向前:20.
1235m→向右:5.
3428m↑向上:0.
0000m测量模式角度指挥6.
13面积测量模式6.
13.
1用坐标数据文件计算面积.
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在程序菜单中按[F6](页↓)键,进入该菜单的第2页.
程序菜单[F6]【程序】1/3F1设置方向F2坐标数据F3数据采集F4坐标放样F5后方交会页↓【程序】2/3F1角度复测F2道路测量F3线高测量F4偏心测量F5面积测量页↓②按F5(面积测量)键进入面积测量菜单,程序菜单第二页[F5]【面积测量】F1文件数据F2测量数据常州大地109③在面积测量菜单,按F1(文件数据)键,进入选择作业界面.
面积测量菜单[F1]【选择作业】001/001文件名:LAY001.
PTS点数:1日期:2010-3-13删除更名新建↑↓④选择好作业,按ENT键,进入面积测量第一个点的设置界面.
通过F1(点名)或F2(调用)键查找该点坐标,或者使用文件默认记录点号.
选择作业[ENT]【面积测量】0000面积:0.
000m.
sq下点:DATA-01点名调用单位下点⑤按F6(下点)键继续设置第二点的坐标.
[F6]【面积测量】0001面积:0.
000m.
sq下点:DATA-02点名调用单位下点⑥按下点,自动计算该22个点所围成的图形面积.
[F6]【面积测量】0021面积:123.
456m.
sq下点:DATA-22点名调用单位下点6.
13.
2用测量数据计算面积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在程序菜单中按[F6](页↓)键,进入该菜单的第2页.
程序菜单[F6]【程序】1/3F1设置方向F2坐标数据F3数据采集F4坐标放样F5后方交会页↓【程序】2/3F1角度复测F2道路测量F3线高测量F4偏心测量F5面积测量页↓常州大地110②按F5(面积测量)键进入面积测量菜单,程序菜单第二页[F5]【面积测量】F1文件数据F2测量数据③在面积测量菜单,按F2(测量数据)键,进入面积测量第一个点的设置界面.
面积测量菜单[F2]【面积测量】0000面积:0.
000m.
sq下点:DATA-01测量单位④按F1(测量)键进入第一个点的坐标测量界面.
[F1]【面积测量】0000有棱镜-30PPM:00精测N:E:Z:测量模式镜高方位⑤测量完该点坐标,按ENT键,进入该图形的第二个点的设置界面.
测好坐标,[ENT]【面积测量】0001面积:0.
000m.
sq下点:DATA-02测量单位⑥按F1(测量)键进入第二个点的坐标测量界面.
[F1]【面积测量】0000有棱镜-30PPM:00精测N:E:Z:测量模式镜高方位⑦测量完该点坐标,按ENT键,进入该图形的第三个点的设置界面.
测好坐标,[ENT]【面积测量】0002面积:0.
000m.
sq下点:DATA-03测量单位常州大地111⑧按F1(测量)键进入第三个点的坐标测量界面.
[F1]【面积测量】0000有棱镜-30PPM:00精测N:E:Z:测量模式镜高方位⑨测量完该点坐标,按ENT键,进入该图形的第四个点的设置界面,并显示面积.
测好坐标,[ENT]【面积测量】0002面积:342.
238m.
sq下点:DATA-03测量单位6.
13.
3显示单位的更换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按F6(单位)键进入面积测量单位选择界面.
按F3至F6选择一种合适的单位.
例按F4键,将m.
sq转换成ha.
[F6][F4]【面积测量】面积:0.
000m.
sq退出MsqHAFTsqACRE【面积测量】面积:100.
000m.
sq退出MsqHAFTsqACRE【面积测量】面积:0.
010ha退出MsqHAFTsqACRE常州大地1127存储管理模式按[F3]键存储管理模式该模式包括下列项目:1、显示文件存储状态2、文件的删除3、文件的更名4、内存的格式化7.
1查阅内存状态DTM-600系列全站仪可以显示内存容量、剩余空间.
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在程序菜单中按[F3](管理)键可以查看内存容量和剩下的内存空间.
[F3]【文件管理】存储容量16384Kbyte剩余容量16384Kbyte格式文件②按[F6](文件)键.
显示每个文件的状态(文件名,扩展名,使用存储空间,文件建立日期).
按[ESC]键可返回到主菜单图标.
[F6]【文件管理】文件名:MPADG.
PTS点数:000003日期:2010-03-10删除更名↑↓对于内存中的文件格式说明如下:CONFIG.
SYS系统文件FIXED.
PTS固定点数据文件程序测量管理通信校正设置常州大地113RAW原始数据文件PTS坐标数据文件HAL水平定线数据文件VCL垂直定线数据文件7.
2文件的更名内存中的文件均可更名.
文件更名时,旧文件会出现在新文件名输入行的上面.
键入新文件名时不要输入扩展名.
(CONFIG.
SYS是系统文件,不能被更名)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照6.
1操作,进入文件管理状态.
【文件管理】文件名:MPADG.
PTS点数:000003日期:2010-03-10删除更名↑↓②按[F5](↑)或[F6](↓)键,选择某一个文件.
选择文件【文件管理】文件名:AEGMK.
PTS点数:000007日期:2010-03-10删除更名↑↓③按[F2](更名)键.
[F2]【更名】原名:SOUTH.
PTS新名:英文删除④输入一个新文件名(不超过7个字符).
按[ENT]键.
1)【更名】原名:SOUTH.
PTS新名:KEKS英文删除1)参见4.
12节"数字和字母输入方法".
7.
3文件的删除本模式用于删除内存中的一个文件.
若文件被保护,该文件不能被删除,只有消除文件保护后方可删除,每次只能删除一个文件.
常州大地114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照7.
1操作,进入文件管理状态.
【文件管理】文件名:MPADG.
PTS点数:000003日期:2010-03-10删除更名↑↓②按[F5](↑)或[F6](↓)键,选择某一个文件.
选择文件【文件管理】文件名:MPADG.
PTS点数:000003日期:2010-03-10删除更名↑↓③按[F1](删除)键.
[F3]【删除】删除以下文件吗[MPADG.
PTS]确定取消④确认文件名后,按[F5](确定)键.
[F5]7.
4内存的格式化本项操作将会删除内存中的全部文件,而且这些文件是不能被恢复的.
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在程序菜单图标中按[F3](管理)键,便显示内存容量和剩余内存空间.
[F3]【文件管理】存储容量16384Kbyte剩余容量16384Kbyte格式文件②按[F1](格式化)键.
③确认显示正确后,可按[F5](确定)键.
执行内存的格式化.
[F1][F5]【文件管理】进行格式化吗确定取消常州大地1158数据通信模式按[F4]键数据通信模式该模式用于设置波特率(数据通信协议),接收数据文件(输入)和发送数据文件(输出).

【通讯端口设置】波特率:001200校验位:000008数据位:000001停止位:None退出↑↓8.
1通信参数的设置为了实现DTM-622R系列仪器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文件传送,仪器与计算机的通讯参数设置必须相同.
波特率可选值为1200,4800,9600,19200传输数据选择项用于将坐标数据发送到计算机或从计算机接收坐标数据.
用户应设置以下通信参数:波特率、奇偶检验、数据位和停止位.
使用大地公司的接口电缆可进行数据传输.

使用作业名更名选择项可以对作业名进行更名.
当选择更名选择项时,除非在查看内存选择项中选择不同的作业名,否则当前作业名被重新命名.
在删除内存中的作业中有两项选择:删除一个作业或删除全部作业.
删除一个作业选择项会从内存中删除一个作业;只有在查看内存选择项中未选择其他作业,才可删除当前作业.
删除全部作业选择项可以删除内存中的全部作业.
作业传输在该系列全站仪中缺省的通信协议和参数被加亮.
程序测量管理通信校正设置常州大地116传输作业选择项可以将作业传输到计算机,也可从计算机中接收作业.
所接收的数据被保存在当前作业中.
在发送选择项中可以将仪器中的数据传送到计算机.
除非选择了其他作业,否则就将当前作业传送到计算机.
通信协议在仪器发送或接收作业之前,应检查仪器中的通信协议和参数.
应确保协议和通信参数与计算机的软件相匹配.
选择通信协议和参数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在主菜单按F4(通信)进入数据通信界面.
[F4]【数据通信】F1通讯参数F2发送数据F3接收数据F4选择作业②选择协议参数,按[F1](通信参数)键.
[F1]【通讯端口设置】波特率:001200校验位:000008数据位:000001停止位:None退出↑↓④要改变通信波特率,按F5(↑),F6(↓)键,选择合适的波特率,进行作业传输.
[F5][F6]【通讯端口设置】波特率:019200校验位:000008数据位:000001停止位:None退出↑↓8.
2数据文件的输出发送坐标数据该功能用于仪器将作业文件传输到计算机.
如果当前作业不是想要传输的作业,可以通过【数据通信】菜单的【选择作业】选项来改变当前作业.
【数据通信】F1通讯参数F2发送数据F3接收数据F4选择作业常州大地117在确定了要传送的作业后,应检查仪器上的通信参数和计算机软件上的通信参数是否匹配.
首先设置计算机处于接收数据状态,然后再选择传输坐标数据菜单上的"发送数据"选项.
将作业传送到计算机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在主菜单按F4(通信)进入数据通信界面.
[F4]【数据通信】F1通讯参数F2发送数据F3接收数据F4选择作业②按[F2](发送数据)键.
屏幕显示如右图所示.
[F2]【数据通信】F1发送坐标数据F2发送测量数据③按[F1](发送坐标数据)键.
屏幕显示如右图所示.
[F1]【发送放样数据】准备好了吗MPAG.
PTS确定取消④从计算机上启动接收作业软件.
当计算机准备好了后,按[F5](确定)键开始传输作业;如果按[F6](取消)键,会返回到传输作业菜单.
[F5]【发送放样数据】正在发送坐标数据……取消⑤屏幕等待计算机开始发送作业,按[F6](取消)键中断发送作业选择项.
[F6]【发送放样数据】正在发送坐标数据……取消⑥一旦作业被传输完毕便会显示"数据发送结束!
"并按[F5](确定)返回到传输作业菜单.
[F5]【发送放样数据】数据发送结束!
确定【数据通信】常州大地118F1通讯参数F2发送数据F3接收数据F4选择作业8.
3数据文件的输入接收坐标该功能用于DTM-622R系列全站仪接收来自计算机的数据文件.
在接收任何数据前应保证仪器中设置的通讯参数与计算机中软件的通讯参数一致.
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在主菜单按F4(通信)键进入数据通信界面.
[F4]【数据通信】F1通讯参数F2发送数据F3接收数据F4选择作业②要接收数据按[F3]键.
[F3]【接收放样数据】准备好了吗MPAG.
PTS确定取消③从计算机上启动接收数据软件.
当计算机准备好了后,按[F5](确定)键开始传输作业;如果按[F6](取消)键,会返回到传输作业菜单.
[F5]【接收放样数据】正在接收坐标数据……取消④屏幕等待计算机开始发送作业,按[F6](取消)键可中断发送作业选择项.
[F6]【接收放样数据】正在接收坐标数据……取消⑤一旦作业被传输完毕便会显【接收放样数据】常州大地119示"数据发送结束!
"并按[F5](确定)返回到传输作业菜单.
[F5]数据接收结束!
确定【数据通信】F1通信参数F2发送数据F3接收数据F4选择作业从计算机传输到全站仪中的数据被保存到当前作业文件中,用户可也可建立一个新文件以存放此数据.
9参数设置模式按[F6]键参数设置模式本模式用于设置与测量、显示以及数据通讯有关的参数.
当参数改动并设置后,新的参数值被存入存储器.
由主菜单图标按[F6]键即可出现如下显示屏.
这些参数可划分为测量参数和数据通讯参数两类.
9.
1参数设置项目菜单可选项目内容1.
角度单位度/哥恩/密位选择测角单位,分别为度(360°制)哥恩(400Gon制)或密位(6400Mil制)2.
倾斜补偿开启/关闭选择倾斜传感器补偿模式,分别为开启、关闭状态.
程序测量管理通信校正设置常州大地1203.
灯光开启/关闭背景灯光的开或关.
注意:返回模式的开或关优先于此项设置.
4.
信号蜂鸣开启/关闭定义在设置音响模式下是否发蜂鸣声,OFF或ON.
5.
坐标存储开启/关闭选择关机后是否要存储测站点坐标.
6.
测量存储开启/关闭选择是否存储测量信息.
7.
距离单位米/英尺选择测距单位,米或英尺.
8.
V角读数天顶/水平选择垂直角读数零位为天顶方向或水平方向.
9.
2参数设置的方法操作步骤按键显示①在主菜单按F6(设置)键进入测量参数设置界面,按F6(页↓)键可以查看修改第二页的参数.
[F6]【测量参数设置】5/9F1角度单位[度]F2测距单位[米]F3倾斜补偿[关闭]F4灯光[开启]F5信号蜂鸣[开启]页↓【测量参数设置】9/9F1数据存储[关闭]F2测量存储[关闭]F3垂直零位[天顶]F4保存退出页↑②在测量参数第一页,按F1选择度、哥恩、密位角度单位,按F2选择米、英尺距离单位,按F3键开启、关闭补偿器,按F4键开启、关闭灯光,按F5键开启关闭蜂鸣器.
[F1][F2][F3][F4][F5]【测量参数设置】5/9F1角度单位[度]F2测距单位[米]F3倾斜补偿[关闭]F4灯光[开启]F5信号蜂鸣[开启]页↓③在测量参数第二页,按F1开启、关闭数据存储,开启状态可以存储测站点、后视点、放样点、棱镜高、仪器高的数据.
按F2开启、关闭测量存储,开启状态可以存储测量点的信息.
按F3垂直零位,可以选择垂直角天顶为零、水平为零.
[F1][F2][F3][F4]【测量参数设置】9/9F1数据存储[关闭]F2测量存储[关闭]F3垂直零位[天顶]F4保存退出页↑常州大地121按F4保存修改过的设置,回到主菜单.
10补偿器补偿器是一种测定仪器与水平面倾斜角度的仪器,它可以使测定的垂直角数值更准确,因此,应经常检验并予以校正.

首先正平仪器,按如下步骤检验、校正补偿器.
10.
1进入补偿器校正模式过程操作过程按键显示①主菜单按F5(校正)键进入校正菜单.
[F5]【校正】F1指标差F2仪器常数F3日期时间F4倾斜补偿F5液晶对比度②在校正菜单,按F4(倾斜补偿)键进入补偿器校正界面.
[F4]【补偿器校正】F1设置补偿器F2校正补偿器按[ESC]键,退出.
10.
2零位检测操作过程操作显示常州大地122①在校正菜单,按F4(倾斜补偿)键进入补偿器校正界面.
[F4]【补偿器校正】F1设置补偿器F2校正补偿器②按[F2](校正补偿器)键,进入校正补偿器界面.
[F2]【校正补偿器】垂直角:82°09′30″补偿器:0°00′10″退出③正镜照准目标H,读取"补偿器:"读数,记为Y1.
正镜照准H【校正补偿器】垂直角:82°09′30″补偿器:0°00′10″退出④倒镜照准目标H,读取"补偿器:"读数,记为Y2.
若Y1+Y2>30"或Y1+Y23"和∣M3-M1∣>3"有一成立,则补偿器的精度超标,重复"12.
4零位校正",直至∣M2-M1∣≤3"、∣M3-M1∣≤3".
【校正补偿器】垂直角:82°09′30″补偿器:0°00′10″退出⑦按[F1](退出)键,返回.
[F1]【校正】F1设置补偿器F2校正补偿器11检验与校正本仪器在出厂时均经过严密的检验与校正,符合质量要求.
但仪器经过长途运输或环境变化,其内部结构会受到一些影响.
因此,新购买本仪器以及到测区后在作业之前均应对仪器进行本节的各项检验与校正,以确保作业成果精度.
常州大地12811.
1管水准器·检验方法见本书§4.
2、"用管水准器精确整平仪器".
·校正1、在检验时,若管水准器的气泡偏离了中心,先用与管水准器平行的脚螺旋进行调整,使气泡向中心移近一半的偏离量.
剩余的一半用校正针转动水准器校正螺丝(在水准器右边)进行调整至气泡居中.
2、将仪器旋转180°,检查气泡是否居中.
如果气泡仍不居中,重复(1)步骤,直至气泡居中.
3、将仪器旋转90°,用第三个脚螺旋调整气泡居中.
·重复检验与校正步骤直至照准部转至任何方向气泡均居中为止.
11.
2圆水准器·检验长水准器检校正确后,若圆水准器气泡亦居中就不必校正.
·校正若气泡不居中,用校正针或内六角搬手调整气泡下方的校正螺丝使气泡居中.
校正时,应先松开气泡偏移方向对面的校正螺丝(1或2个),然后拧紧偏移方向的其余校正螺丝使气泡居中.
气泡居中时,三个校正螺丝的紧固力均应一致.
11.
3望远镜分划板·检验1、整平仪器后在望远镜视线上选定一目标点A,用分划板十字丝中心照准A并固定水平和垂直制动手轮.
2、转动望远镜垂直微动手轮,使A点移动至视场的边沿(A′点).
常州大地1293、若A点是沿十字丝的竖丝移动,即A′点仍在竖丝之内的,则十字丝不倾斜不必校正.
如图,A′点偏离竖丝中心,则十字丝倾斜,需对分划板进行校正.
·校正1、首先取下位于望远镜目镜与调焦手轮之间的分划板座护盖,便看见四个分划板座固定螺丝(见附图).
2、用螺丝刀均匀地旋松该四个固定螺丝,绕视准轴旋转分划板座,使A′点落在竖丝的位置上.
3、均匀地旋紧固定螺丝,再用上述方法检验校正结果.
4、将护盖安装回原位.
11.
4视准轴与横轴的垂直度(2C)·检验1、距离仪器同高的远处设置目标A,精确整平仪器并打开电源.
2、在盘左位置将望远镜照准目标A,读取水平角(例:水平角L=10°13′10″).
3、松开垂直及水平制动手轮中转望远镜,旋转照准部盘右照准同一A点照准前应旋紧水平及垂直制动手轮并读取水平角(例:水平角R=190°13′40″).
4、2C=L-(R±180°)=-30″≥±20″,需校正.
常州大地130·校正1、用水平微动手轮将水平角读数调整到消除C后的正确读数:R+C=190°13′40″-15″=190°13′25″.
2、取下位于望远镜目镜与调焦手轮之间的分划板座护盖,调整分划板上水平左右两个十字丝校正螺丝,先松一侧后紧另一侧的螺丝,移动分划板使十字丝中心照准目标A.

3、重复检验步骤,校正至|2C|正镜盘左V:92°42′19″是否③在正镜(盘左)位置精确照准目标,按[F5](是)键.
[F5]【垂直角零基准校正】倒镜盘右V:267°18′09″是否④旋转望远镜,在倒镜(盘右)位置精确照准同一目标,按[F5](是)键.
设置完成,屏幕显示如右图所示,几秒钟后自动返回校正菜单.
[F5]【垂直角零基准校正】设置!
V:267°18′09″注:1、重复检验步骤重新测定指标差(i角).
若指标差仍不符合要求,则应检查校正(指标零点设置)的三个步骤的操作是否有误,目标照准是否准确等,按要求再重新进行设置.
2、经反复操作仍不符合要求时,应送厂检修.
零点设置过程中所显示的竖直角是没有经过补偿和修正的值,只供设置中参考不能作它用.
11.
7光学对中器·检验1、将仪器安置到三脚架上,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十字交叉并放在仪器正下方的地面上.

2、调整好光学对中器的焦距后,移动白纸使十字交叉位于视场中心.
3、转动脚螺旋,使对中器的中心标志与十字交叉点重合.
4、旋转照准部,每转90°,观察对中点的中心标志与十字交叉点的重合度.

常州大地1325、如果照准部旋转时,光学对中器的中心标志一直与十字交叉点重合,则不必校正.
否则需按下述方法进行校正.
·校正1、将光学对中器目镜与调焦手轮之间的改正螺丝护盖取下.
2、固定好十字交叉白纸并在纸上标记出仪器每旋转90°时对中器中心标志落点,如图:A、B、C、D点.
3、用直线连接对角点AC和BD,两直线交点为O.
4、用校正针调整对中器的四个校正螺丝,使对中器的中心标志与O点重合.

5、重复检验步骤4,检查校正至符合要求.
6、将护盖安装回原位.
11.
8仪器常数(K)仪器常数在出厂时进行了检验,并在机内作了修正,使K=0.
仪器常数很少发生变化,但我们建议此项检验每年进行一至二次.
此项检验适合在标准基线上进行,也可以按下述简便的方法进行.
·检验1、选一平坦场地在A点安置并整平仪器,用竖丝仔细在地面标定同一直线上间隔约50m的A、B点和B、C点,并准确对中地安置反射棱镜.
2、仪器设置了温度与气压数据后,精确测出AB、AC的平距.
3、在B点安置仪器并准确对中,精确测出BC的平距.
4、可以得出仪器测距常数:K=AC-(AB+BC)K应接近等于0,若|K|>6mm应送标准基线场进行严格的检验,然后依据检验值进行校正.
常州大地133·校正经严格检验证实仪器常数K不接近于0已发生变化,用户如果须进行校正,将仪器加常数按综合常数K值进行设置.
应使用仪器的竖丝进行定向,严格使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B点地面要有牢固清晰的对中标记.
B点棱镜中心与仪器中心是否重合一致,是保证检测精度的重要环节,因此,最好在B点用三脚架和两者能通用的基座,如用三爪式棱镜连接器及基座互换时,三脚架和基座保持固定不动,仅换棱镜和仪器的基座以上部分,可减少不重合误差.

11.
9视准轴与发射电光轴的平行度·检验1、在距仪器50米处安置反射棱镜.
2、用望远镜十字丝精确照准反射棱镜中心.
3、打开电源进入测距模式按斜距(或平距)作距离测量,左右旋转水平微动手轮,上下旋转垂直微动手轮,进行电照准,通过测距光路畅通信息闪亮的左右和上下的区间,找到测距的发射电光轴的中心.
4、检查望远镜十字丝中心与发射电光轴照准中心是否重合,如基本重合即可认为合格.

·校正常州大地134如望远镜十字丝中心与发射电光轴中心偏差很大,则须送专业修理部门校正.

11.
10基座脚螺旋如果脚螺旋出现松动现象,可以调整基座上脚螺旋调整用的2个校正螺丝,拧紧螺丝到合适的压紧力度为止.
11.
11反射棱镜有关组合件1反射棱镜基座连接器基座连接器上的长水准器和光学对中器是否正确应进行检验,其检校方法见§11.
1和§11.
7的说明.
2对中杆垂直如§11.
7中图所示,在C点划"+"字,对中杆下尖立于C,整个检验不要移动,两支脚e和f分别支于十字线上的E和F,调整e,f的长度使对中杆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在十字线上不远的A点安置置平仪器,用十字丝中心照准C点脚尖固定水平制动手轮,上仰望远镜使对中杆上部D在水平丝附近,指挥对中杆仅伸缩支脚e,使D左右移动至照准十字丝中心.
此时,C、D两点均应在十字丝中心线上.
将仪器安置到另一十字线上的B点,用同样的方法.
此时,仅伸缩支脚f,令对中杆的D点重合到C点的十字丝中心线上.
经过仪器在AB两点的校准,对中杆已垂直,若此时杆上的园水准器的气泡偏离中心,则调整园水准器下边的三个改正螺丝使气泡居中的说明.
再作一次检校,直至对中杆在两个方向上都垂直且圆气泡亦居中为止.
常州大地13512技术指标DTM-622DTM-625距离测量最大距离(良好天气)单个棱镜2.
5Km2.
3Km三个棱镜5.
0Km数字显示最大:99999999.
9999m最小0.
1mm精度免棱镜5+3ppm,有棱镜2+2ppm单位米m/英尺ft可选测量时间精测单次2秒,跟踪0.
8秒测量次数可选取1~99次的测量值气象修正输入参数自动改正大气折光和地球曲率改正输入参数自动改正,K=0.
14棱镜常数修正输入参数自动改正角度测量测角方式绝对编码光栅盘直径(水平、竖直)79mm最小显示读数1″探测方式水平盘:对径垂直盘:对径精度2″5″望远镜成像正像镜筒长度170mm物镜有效孔径48mm放大倍率30*视场角1°30′分辨率3.
5″最小对焦距离1.
5m自动垂直补偿器系统单轴、双轴液体电子传感补偿常州大地136工作范围±3′精度±3″水准器管水准器20″/2mm,30″/2mm圆水准器8′/2mm光学对中器成像正像放大倍率3*调焦范围0.
5m~∝视场角5°显示部分类型双面,图形式数据传输接口RS-232C机载电池电源可充电镍-氢,可充电锂电池电压锂电池:DC7.
6V,镍氢电池:DC7.
2V连续工作时间8小时尺寸及重量外形尺寸174*207*383mm重量6.
8㎏常州大地13713包装箱1个主机1台备用机载电池1个充电器1个锤球1个校正针2支软毛刷1个改锥1把内六方扳手2把绒布1块干燥剂1袋合格证1张仪器操作手册1本常州大地13814【附录】计算道路定线元素道路定线放样程序放样的定线元素包括直线、弧和缓和曲线.
备注:1)道路定线数据直接手工输入;2)道路定线数据通过桩号来管理;3)虽然[放样存储]是打开状态,而放样的数据既不能打印也不能存储;4)一个作业名对应一个道路数据定线,可以通过多个作业名来创建多个定线.

raksmart:香港机房服务器实测评数据分享,告诉你raksmart服务器怎么样

raksmart作为一家老牌美国机房总是被很多人问到raksmart香港服务器怎么样、raksmart好不好?其实,这也好理解。香港服务器离大陆最近、理论上是不需要备案的服务器里面速度最快的,被过多关注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本着为大家趟雷就是本站的光荣这一理念,拿了一台raksmart的香港独立服务器,简单做个测评,分享下实测的数据,仅供参考!官方网站:https://www.raksmart.com...

特网云,美国独立物理服务器 Atom d525 4G 100M 40G防御 280元/月 香港站群 E3-1200V2 8G 10M 1500元/月

特网云为您提供高速、稳定、安全、弹性的云计算服务计算、存储、监控、安全,完善的云产品满足您的一切所需,深耕云计算领域10余年;我们拥有前沿的核心技术,始终致力于为政府机构、企业组织和个人开发者提供稳定、安全、可靠、高性价比的云计算产品与服务。公司名:珠海市特网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https://www.56dr.com特网云为您提供高速、稳定、安全、弹性的云计算服务 计算、存储、监控、安全,完善...

提速啦(24元/月)河南BGP云服务器活动 买一年送一年4核 4G 5M

提速啦的来历提速啦是 网站 本着“良心 便宜 稳定”的初衷 为小白用户避免被坑 由赣州王成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赣州提速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营 投资1000万人民币 在美国Cera 香港CTG 香港Cera 国内 杭州 宿迁 浙江 赣州 南昌 大连 辽宁 扬州 等地区建立数据中心 正规持有IDC ISP CDN 云牌照 公司。公司购买产品支持3天内退款 超过3天步退款政策。提速啦的市场定位提速啦主...

内存卡怎么格式化为你推荐
网站空间租赁如何租用网站空间?怎么查看空间支持那些功能呢? 一般多少钱?免费com域名注册有没有完全免费的域名?域名代理怎样通过卖域名赚钱?已备案域名查询怎样知道一个网站是不是真的已经备案?海外主机那些韩国主机,美国主机是怎么来的?查询ip怎么查询IP地址me域名.me域名和com的价值对比,懂的告诉我呀虚拟主机申请域名申请以及虚拟主机网站空间域名什么是网站域名和网站空间国外网站空间怎么样把网站空间放到国外去?
最便宜的vps 新加坡主机 ion 秒解服务器 精品网 缓存服务器 华为云主机 服务器架设 太原联通测速平台 数字域名 Updog qq金券 七牛云存储 葫芦机 godaddy中文 ipower 2016黑色星期五 香港打折信息 paypal登陆 饭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