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方撤销超千名中国公民签证

美方撤销超千名中国公民签证  时间:2021-04-26  阅读:()
2014年11月第18卷第6期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ofYangzhou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Sciences)Sep.
2014Vol.
18No.
6中国公民双重国籍问题研究述评卫金桂1,王绍兰2(1.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人文社科部,北京100000;2.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图书馆,北京10000)摘要:中国现行国籍法不承认双重国籍,这在华侨和其他相关人士及知识界引起持续反对,全国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多次提案要求予以松动,但因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一些准官方学者反对,问题至今没有进展.
就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讨论进行梳理与研究,以期对政府法律和政策制定者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国公民;双重国籍;研究;述评中图分类号:D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030(2014)05-0018-081909年,清政府颁布中国第一部国籍法《大清国籍条例》,规定中国承认双重国籍,以后根据时代变化略有补修,但根本原则未变,直到1955年万隆会议后.
鉴于当时东南亚华人华侨人数的巨大规模及其亲共言行引起所在国猜忌,对中国国际关系带来了麻烦和压力,中国首先与印尼签约,规定双重国籍者均按自动原则选择一种国籍,这一规定以后逐渐被延伸到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中.
中国现行国籍法是上述条约的延续.
1980年9月10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度推进,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并成为共识,各方面对此的批评此起彼伏,学术界也形成了研究热点.
本文对争论观点做了大致梳理,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求教于同行,以期政府法律和政策制定有参考价值.
一、现行国籍法利弊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现行国籍法依然符合时代要求,双重国籍不可实行.
如陈昌福认为:"《国籍法》颁布实施近二十年的实践证明,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的原则在处理国籍冲突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原则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和国家根本利益.
从那时到现在50多年过去了,50多年的国际实践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侨务工作的成就表明这一原则既保护了国家利益,也未失去华侨华人这一宝贵资源;既有利于华侨华人在当地融合和发展,也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全球化中的积极因素.
"他还认为,虽然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比较有了很大不同,但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等许多方面的差异和分歧依然存在,一些国家为了阻遏世界华人与祖籍国的联系,制造中国威胁论;"对华人科学家进行种种限制乃至制造冤案,企图抑制中国发展的速度.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世界各地华商的人身安全及正当权益遭受侵犯的事件也屡见不鲜.
如果中国提出实行双重国籍政策,必然会引起一些国家的猜忌和疑虑,从而影响到国家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华侨华人在当地的生存和发展,也不利于中国发展的进程.
因此得继续坚定不移地不承认双重国籍,严格区分收稿日期:2014-03-25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4XKJS05)作者简介:卫金桂(1963-),女,甘肃人,博士后,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互联网和中国文化史;王绍兰(1976-),女,河北石家庄人,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信息.
·81·华侨与华人的国籍界限.
而且双重国籍会为贪官提供出逃和资金转移便利,对中国反腐倡廉增加难度.
"[1]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陶正华也认为,人人只有一个国籍是中国国籍法的一项基本准则,双重国籍不利于中国的外交关系、国家利益和海外华人华侨的根本利益,而且"如果中国从不承认双重国籍的原则后退而承认中国公民可以具有双重国籍,在国内法和国际法上都是一种倒退行为,将会损害中国政府的国际形象".
[2]北京大学法学院王慧、三峡大学的卢以品等人也持大同小异态度.
另一种观点则相反,认为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双重国籍和1980年以法规形式将其正式确立,都是基于冷战、阶级斗争和国家处于封闭状态下的思维;是减少和避免与别国、尤其与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猜忌的时代性选择,是处于政权被外国武装颠覆的考虑.
虽然有合理的历史背景和理由,但极少考虑华侨的意愿和政治因素之外的其他方面,而且与现代国家观念和人权观念发展趋势背离,因而"我国施行了近30年的《国籍法》存在许多与国际形势、国家利益不协调的地方,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
[3]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诸多,如李颖的《开放双重国籍,吸引人才回归》[4]、杨诚的《吸引海外留学人才的法律探讨》[5]、张欣的《试论中国有限承认双重国籍的必要性与可能性》[6]、王耀辉的《放开双重国籍,成就人才强国》等,都持要求中国承认双重国籍态度.
他们认为:万隆会议后的几十年间,国际上麦卡锡主义趋于销声匿迹,中日、中美建交,苏东解体,冷战结束,欧洲一体化实现,和平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流;中国国内改革开放和港澳回归,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互联网的普及成为全球华人无障碍接触的平台…….
凡此种种,无不比对出现行国籍法理念和事实上滞后于时代的事实.
他们突出强调:随着世界和平化进程的发展,经济发展和人心所归重于政治和军事,而且从长远看,国家政治的进步和军事强大,都取决于人才和民心,软实力决定硬实力.
世界和平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需要的大环境是化解矛盾和隔阂,淡化畛域.
尤其对于自己的同胞,更应放宽界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应拒绝他们对祖国的感情,各方面设置与祖国交流的障碍.
他们通过具体数据分析指出,绝大多数发达国家承认双重国籍,通过放宽国籍政策争取国际资源,参与国际化进程.
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近20年用放宽国籍的办法吸引人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7]如韩国(2008年)、印度(2001年)、巴西(1995年)、越南(2009年)、墨西哥(1998年)、菲律宾(2001年)等,大量拥有海外族裔人才的新兴国家,过去都反对双重国籍,但在20世纪90年代后不约而同地改变政策明确承认双重国籍.
[8]以此旁证国籍问题对国家实力的影响,建议中国政府吸收别国经验,结合时代发展,调整旧有思维,使国籍法与时代和国际接轨.
将以上两种观点比较,从总体上说,反对双重国籍的看法在学术界声音相对微弱.
二、现行国籍法的实际效果在早期国籍观念中,国民对国家负有"永久效忠"的法律义务.
在其支配下,"一个人不能同时效忠于两个国家,所以双重国籍者会被认为是违背了忠于国家的原则,在国际上是被禁止和压制的".
[3]支持现行国籍法者坚持这一观点,而且认为现行国籍法已经而且会继续在以下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保护华侨,减少中国与别国之间,尤其是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纠纷,稳固了冷战状态下的新中国局势,在保卫新时代国家安全方面依然意义重大.
还有人牵涉出朝鲜问题,如新闻周刊时政部主任信海光认为:"承认双重国籍是长远趋势,但现今不能.
上百万东北朝鲜族在历史、种族与血缘上与朝鲜和韩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不能否认的现实.
如果中国承认双重国籍,而朝鲜族又因为种族和血缘被朝鲜、韩国赋予另一国籍,这就很可能会造成中国朝鲜族社会的分裂和动荡,引发其他少数民族的类似连锁反应,以至于影响到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国家安全.
无论如何,中国的国家权力不能落入拥有外国国籍者手中.
"[9]相对于以上,反对者不论从规模还是理由举证上,都远为丰富厚实.
他们认为,不承认双重国籍的上述理由自然不无道理,但征诸事实,实际上并不能起到太多保护华侨和减少中国国际纠纷的作用,有些时候还适得其反.
如最先与中国·91·签订条约的印尼在1965年和1997年的大规模屠华排华事件;红色高棉时期对中国华侨的迫害和屠戮,等等.
如果华侨当时保持双重国籍,中国就可以出面护侨,他们也可以回国躲避.
因中国秉承互不干涉内政原则,不能直接出面护侨,在中国政府与红色高棉、印尼共产党政权保持和平友好关系的同时,华侨生命财产却正在这些地区遭受着灾难性损失,迄今为止,受到伤害的华人也没有几个得到过赔偿.
如在印尼"约30万人被逮捕监禁……成千上万华侨遭洗劫一空后又被关进集中营或监狱,遭受百般虐待,有些则被集体驱逐出境.
大批华侨惨遭杀戮,其中有数百人被残忍地挖心碎尸.
"[10]柬埔寨红色高棉将拥有商人身份的华人划入资产阶级阵营,甚至宣布"华侨都是资产阶级,有史以来都是吸柬埔寨人的血".
红色高棉军队每接管一座城镇就立即破坏当地市场,或宣布大减价把物价削减90%以上,或直接捣毁所有零售摊店,并且很快就将货币取消.
大部分为城市商人的华人顿时陷入一无所有的境地.
经历1975年到1979年红色高棉的短暂统治后,柬埔寨华人数量迅速下降到30万左右.
[11]不承认双重国籍能否有效护侨的答案征诸国外,结论同样如中国的情况.
如印度也是不承认双重国籍的国家,1964年缅甸吴奈温政权大规模驱逐境内印度人,共计30万在缅印度人被迫离开缅甸;1972年乌干达的阿明独裁政府驱逐了5万印度人(包括印度裔).
由上可见,排华事件和中国能否有效护侨,与是否承认双重国籍基本无关.
而与中国内政、实力密切相关.
如有文指出:"敢问当今世界上有哪个国家敢如此纵容大规模种族歧视、种族恐怖、种族屠杀,来虐待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强国的海外侨民印尼之所以肆无忌惮地排华,原因就在于,华人移民的祖国政府已经取消割让了其中国公民权.
"但主张承认双重国籍者尖锐地指出:"不承认双重国籍的出发点,与其如国家侨办一再宣称的是'为了海外华人好',倒不如说是中国政府为了推卸保护责任,让海外华人自生自灭.
半个世纪以来,这一国策没给海外华人带来任何实际好处.
"[12]此论言辞有些偏激极端,但可以给当前的法规制定提供参考.
进入本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发生的排华事件,基本从承认不承认双重国籍方面找不到原因.
因为国籍引起国家之间的纠纷,更突出地发生在经济文化落后与政局动荡的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
中国虽然尚未跻身发达国家行列,但已经脱离了动辄与邻国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国际环境和时代处境,中国国籍的含金量、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也支撑得起对付一般纠纷的自信,没必要再以冷战思维看待国籍问题.
任何法律都是时代的产物,背景变了,其原则、正当性就需要重新考究和变通,有些应当废除,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上世纪50年代,世界处于冷战状态,中国在国际上属于弱势国家,这种局面除了需要和强调早期国籍法中国民对国家的效忠外,还必须尽量摆脱国际上诸多的纠纷,争取更多国家的承认和认可.
不承认双重国籍,是互不干涉内政原则的一部分.
虽然实际效果未达完全预期,但情有可原.
经过几十年国内外局势的演变,和平发展、以人为本、人道主义、自由民主等先进理念已经得到很大范围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国际事务靠谈判桌、法律契约等解决,而非对立对抗.
尤其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国被认可为大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事务之中,这不仅为中国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机会、实力和经验,也要求中国不仅在理论方面与世界大势不背离,实践方面也应跟上时代脚步.
关于公民双重国籍下的战时服役及效忠问题,支持双重国籍者援引国际上已经探索出的许多有效途径希望中国参考.
如1963年《欧洲减少多重国籍和多重国籍下兵役义务公约》规定:"拥有双重或多重国籍者应只被要求履行其中一个国籍国的兵役义务;适用的模式可以由本公约成员国签订特别协定的方式决定";"当效忠冲突发生时,双重或多重国籍者应选择一个国家作为效忠对象,可能是主动选择,也可能是被动选择.
"[13]法国、西班牙、港台都有自己的做法和经验,这些都有一定借鉴价值.
从实际上看,传统国籍法对服兵役和效忠问题的突出重视,已经与当今军队的作用、国际形势、信息化时代的作战方式等有了明显隔膜.
除了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趋小,战争的专业化水平已将越来越多的人游离于战争之外.
中国可能卷·02·入的战争是与敌国在高科技领域的较量,因为国籍问题发生的兵员和忠诚度问题,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个案,不应该成为影响一部总体性法规的理由和基础.
至于双重国籍与腐败,二者鲜见必然联系.
最有力的事实是,在不承认双重国籍的中国,根据中国社科院2011年报告,近30年来中国外逃贪官4000余人,每人卷走近亿元.
可见,如果制度上的贪腐漏洞得不到堵塞,权力寻租现象不能被有效制止,出逃和获取绿卡对官员来说几乎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何况即便不允许官员有双重国籍,也没有理由控制他们的子女出国和移民、夫妻假离异、亲属转移,因此靠国籍管理当然难以把控赃款流失.
承认双重国籍的国家提供吸金便利的项目越来越多,如近年塞浦路斯、韩国济州岛等地推出的购房移民,根本不对购买人的国籍提要求.
其实,贪腐现象最少的西方国家恰恰对国籍问题放得最松,就足以证明国籍问题跟贪腐之间的稀松关系.
即便在国籍管理较大陆远为灵活松动的港澳台地区,腐败问题也非常罕见,这是依靠国籍管理反腐之论难以立足的有力证明.
问题显而易见,国家法律的着眼点主要应放在如何防止贪污腐败方面,而非腐败分子转移赃款的环节.
至于反对修改国籍法者所谓双重国籍不好管理的说法,一线民警的结论几乎与此相反.
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的蔡惠勇、李君根据实际工作经验认为:"在各类涉外案件处置中矛盾最多、处理最烦的就是'假洋鬼子'.
拿着外国护照长期居留国内,甚至土生土长,没人留意其外国身份.
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融于普通中国人中,可能还享有同样的国民待遇.
但当由于他们自身或客观原因触及中国法律时,这些人又亮出其外国身份,要求特殊处理.
虽然我国法律规定对不享有外交豁免权的外国人同样适用中国法律,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民警在涉外纠纷的调解上,尤其是在涉外案件的受理、审批、执行等程序上较中国人要更为慎重;出于对国际社会舆论影响的考虑,处罚上也可能相对较轻;就连对外国人的关押场所条件也比中国人要好.
"他们的结论是:"实行双重国籍有利于中国司法机关依法管理国外归来人士,有利于创造人类和谐的法律法规和社会环境.
如果海外移民归来在中国犯罪,由于其保留中国公民身份,可以按照国内法律来审理,不会造成国家安全问题.
同时在受理管辖权以及法律程序适用上也不用再考虑国际条约、国家协议等复杂问题,还可以缩短办案时间.
"[14]应当说,来自实际工作中的体会,更具有参考意义.
三、国籍法改革的技术路径由于国籍问题牵涉到许多复杂环节和结果,所以,即便赞成双重国籍者,也没有人提出立即、无条件实现,而是提出逐步过渡,循序渐进,灵活处理,甚至允许一些只做不说的灰色地带存在.
还有人提出双重国籍不包括东南亚华侨,等等.
具体思路和办法有:1.
奉行国籍法的软化原则具体的国籍法改革,必须在某一原则指导下进行.
张庆元、陈思的《从国际私法连结点看国籍冲突解决原则的"软化"》一文,从国际大势和海外华人需求方面对此作了论述.
该文认为,世界各国在早期战争频繁和冷兵器时代,都强调单一国籍以保障兵员和国民的忠诚度,随着战争信息化和冷战结束,国籍法原则在逐渐趋于软化,如1997年欧洲理事会通过的《欧洲国籍公约》,序言明确指出:"承认在解决国籍问题时,必须同时考虑国家正当利益和个人合法利益;意识到《欧洲保护人权和基本自由公约》第8条赋予尊重家庭生活的权利;鉴悉各国有关多重国籍的态度并承认每一国家可依其国内法决定公民取得或拥有他国国籍的后果.
"并"渴望寻求解决多重国籍的适当方法,特别是关于多重国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问题",这标志着在欧盟范围内原有的"国籍唯一"解决原则彻底终止,国籍价值更多导向对国家主权及公民权益的保护与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
原则软化自然同时意味着手段软化.
主张中国实行双重国籍的学者们认为中国应该效仿以上,如删去现行国籍法中"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的生硬条款,"取消硬性规定,实行自愿原则"[3]、"中国政府应本着灵活、渐进的原则对相关政策法规适时地作出调整,唯此才有可能造就个人与国家、中国与外国双赢的局面……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以谈判协商、双边条约的形式解决国籍冲突问题.
同时可以有针·12·对性地制定单行法规,细化补充《国籍法》,增强其可操作性",[15]等等.
2.
放宽绿卡制度主张修改现行国籍法的学者们提出了不少具体的过渡性思路,如:"具有双重国籍且在中国居留者享有与具有单一中国国籍者同等的权利,如果不在中国居住,则减少其享有的权利"[13];国内有无居住和亲属不应该作为发放审批的条件;[16]仿港澳地区办法允许公民持有绿卡[3];外籍华人在本人申请到中国绿卡之后,其子女和配偶也可获得中国绿卡;尽量废除各种手续方面的条条框框,服务于广大有志回到祖国来的华人[16],持同样观点的有叶鹏飞等,他们无条件认可中国公民被动取得其他国籍;具有中国国籍的人取得另外一个国籍,如果该国籍不是自己通过主动申请获得的,而是由于出生、结婚、收养等原因被动获得的,则此人可保留中国国籍,允许持有中国护照;对于承认双重国籍的国家,如果当地华人要求中国承认双重国籍,中国可以对等地承认双重国籍;通过双边条约达成承认双重国籍的协议[13];无条件认可来自东南亚国家以外发达国家的公民的双重国籍;有条件地认可中国公民主动取得其他国家国籍;有条件地认可所有外国公民通过主动申请拥有包括中国国籍在内的双重国籍,不论所在国法律是否承认双重国籍;无条件地认可中国公民主动取得任何一个国家国籍;无条件地认可所有外国公民通过主动申请拥有包括中国国籍在内的双重国籍;允许华人恢复国籍和优先批准华人入籍[13],等等.
至于具体条件和做法及时间表,学者们有些分歧,尤其对于东南亚华侨的双重国籍是否应该承认争论不少.
关于目前中国存在的裸官现象,有些学者建议对"担任中国局级以上官员,必须是在外国无永久居留权的中国公民,并宣誓效忠中国;中国公民担任外国局级以上官员后,自动丧失中国国籍"[13],等等.
但这些都是以同意国籍法修改为前提,目前还没有上升到突出位置,也没有到充分展开讨论的时候.
绝大多数支持双重国籍者认为,既然国籍问题关系复杂,承认双重国籍在管理方面的纠结和麻烦当然在所难免,只能根据利弊大小做出选择,通过与其他国家签订双边协定和加入国际条约等方式,对等承认双重国籍,方便国际间公民往来,完全有可操作的空间.
[17]四、分歧及原因综上所述,不论民间的呼声还是学术界的倾向,显而易见,承认双重国籍者占压倒性多数.
全国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有过多年呼吁,个别官员也在不同场合透露过松动国籍问题的意思.
民调结果反映更直接.
2012年腾讯网做过一期节目,结果赞同双重国籍者占70.
1%,反对者27.
6%;2003年12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关于撤销"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规定的建议》;2004年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透露中国正在考虑仿效印度为海外人才实行双重国籍的优惠政策;2005年民建中央在两会上建议修改国籍法,对应承认双重国籍;2010年全国政协委员朱世增建议有条件地承认双重国籍;2011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朱永新建议建立特殊人才护照制度;2011年6月,央视引述人社部副部长王晓初的表态: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双重国籍;2012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叶建农针对双重国籍指出我国要么使之合法化,要么就要认真监督;2014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段祺华提案建议承认双重国籍时说:"华侨的感觉是,祖国不要我了.
我今年两会真正被感动了一回.
几千万华侨在海外,不承认双重国籍,给他们带来了太大的麻烦,更重要的是伤害了他们的感情.
想做中国人,就因为长期生活在国外,就不行了.
孙中山也加入过美国籍,他不就是双重国籍吗"[18]既然多数反对,不承认双重国籍依然被坚持,问题就有深究的必要.
通过研究,笔者发现,官方与准官方部分人是反对的主力.
他们坚持几十年前的国籍观,更多地是在政治层面,而很少顾及民意.
2008年,时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许又声表示:"不承认双重国籍的政策,经实践证明是非常成功的.
不仅有利于海外华侨华人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同时,也有利于减少疑虑,增进互信.
"[19]2009年12月,国务院侨办国内司副司长王萍访问加拿大,重申不承认双重国籍是国家现有政策,不会有所改变.
2012年4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金硕仁委员认为:承认双重国籍,不仅与我国国籍法相悖,也给公安机关外国人管理工作带来不便;同时,在办理·22·涉外行政、民事、刑事案件等司法实践中,也存在诸多困难和麻烦.
由此建议,国家建立统一的出入境管理和我公民在境外加入外国国籍信息平台,实现有关管理部门信息共享.
陈宜瑜委员也"希望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办法"[20].
《法制日报》发表乔新生的文章,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加大出入境监管的力度,建立全国的联网制度,彻底查处拥有双重国籍的人员,让那些公然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的中国公民受到法律的严惩.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维护中国的法律尊严,也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中国资源被少数外国人侵占".
[21]反对承认双重国籍的学术文章,其作者也多与官方身份密切关联.
如前述陈昌福是上海社会主义学院教授,曾任上海市致公党副主委,是否承认双重国籍的分歧基本不是国籍本身带来的问题,而是认识问题的出发点不同.
其一,以人为本还是以政策为本之别.
比如有官方身份的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陶正华认为:"《国籍法》集中反映了中国政府处理双重国籍的一贯政策和多年的实践和经验,如果现在承认中国公民可以具有双重国籍,不仅推翻了《国籍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实际上也就否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处理双重国籍问题的政策、实践及其历史意义.
"他在如何看待公民权利和政治正确方面的态度表白的很清楚:"不可否认,允许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确实会给具有双重国籍的人回国投资和探亲等活动带来一些方便,比方说入境不用签证,省去一些手续和费用等等.
但修改国家法律,关键要从政治和经济等国家利益高度去考虑,而不能仅仅为了照顾一个群体的方便和利益就放弃原来的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立法原则.
从这个角度来说,修改《国籍法》,承认双重国籍的做法,是利小而弊大,所以是不可取的.
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的《国籍法》基本原则必须坚持.
"[2]而赞成双重国籍法的一方拿出来的是加拿大普通华人联合会网上民意调查显示的92%参与调查的大陆移民期望中国政府承认双重国籍,以及海外其他地区华人要求恢复中国国籍的大量呼吁.
从中反映出的,既有感情方面的因素,也有大量实际需要,而这些实际需要同时也整体上符合国家利益.
对应承认双重国籍,可以做到国家利益和海外华人利益两全.
近几年民主党派和政协委员建议承认双重国籍的提案,同样立足于此.
其二,对国家利益认识的差异.
现行国籍法基本立足于国家利益至上.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中国在东南亚的1000多万华侨多为当地共产党人,他们与中国共产党关系密切,引起所在国猜忌.
为了缓和国际关系,出于权宜之计,1955年万隆会议后中国和印尼签订有效期2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衍生出了不承认双重国籍的现行国籍法.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地球村成为现实,苏东解体,冷战结束,互联网实现了全球华人文化交流无障碍化.
国家安全的决定因素也上升到更高层次.
政治制度、经济实力、人才、民心、思想、国民凝聚力等软硬实力,是国力的综合决定因素与具体表现.
人才流出和伴随的经济损失对国力的削弱更为触目惊心.
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2007年的一份报告显示,每个非欧盟国家留学生平均每年带来的效益是2.
44万英镑.
加拿大估算的数据是2.
5万加元.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兼商会会长王辉耀有统计:"一个留学生不回国,此前在学生身上的教育投入就无法收回,以每人为外国每年贡献两万美元计算,中国仅留学一项,就为国外贡献一百亿美元外汇.
"[4]另据《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提供的数据,1978~2011年,中国共送出了224.
51万留学生,成为全球最大留学生输出国.
而同期留学回国人员总数81.
84万人,回归率为36.
5%,超六成留学生滞留海外.
[22]杨诚教授统计:"中国留学人员在完成学业后定居海外的比例为世界各国之最.
在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高端人才中,这一情况更加突出.
据调查,2000年到2005年间,有来自中国的17,763名留美学生获得博士学位后决定留在美国.
在留美的外国博士生中,来自中国的博士生倾向于留在美国工作、生活的比例为全球之最,2000年到2001年达91.
4%,2002年到2005年为90.
4%.
而在同期所有非美国公民的博士中,倾向于留在美国的平均比例约为70%.
"[5]随着国家强大和海外华人增多,外加近年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困难,以及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32·来,要求回国发展却因各种原因不愿意放弃已经取得的别国国籍的中国人越来越多.
他们绝大多数不会是早年的革命者和政治家,而是科教和工商界成功人士,很少能带来政治动荡因素,却是建设国家的重要力量.
尤其应当注意的是,中国现行国籍法当初重在对海外华人华侨国籍的切割排除,而现在面对的问题大多数是满足回归者的愿望,不仅背景、连具体问题也变了,敌对性和意识形态色彩应该被淡化.
其三,制定法律缺乏专业化和民意参与.
国籍是牵涉面极广的问题,因此,专业化和民意参与至关重要,而且应当根据时代发展要求逐步探索,修改完善.
然而,观照现行中国国籍法从上世纪50年代的奠基到80年代正式成法,我们发现首先是外交家根据政治需要草定,后有全国人大正式立法,实际上基本没有过法学、文化、社会学等专业人士的参与,至于民意,更是不具备可操作性.
近年继续坚持现行国籍法的人大代表和部分国务院侨务办官员,也多缺乏这方面的专业背景.
反对承认双重国籍的意见越来越微弱,不承认双重国籍的危害也越来越明显,长此以往,不仅导致人才浪费,财富外流,还会增加养老、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损失,修改完善现行国籍法很有必要.
结语上世纪80年代以来此起彼伏的出国热没有引起养老危机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是因为那代人基本都不是独生子女,一个大家庭里出国的只是凤毛麟角,能为父母承担部分生活和医疗费用即可.
如今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
根据全国老龄委办公室2012年提供的数据,未来20年是中国老年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
2013年60岁以上老人将突破2亿,本世纪中叶达到峰值4.
87亿,其占总人口的比重由目前13.
7%上升到2053年的34.
8%.
这些人很多是独生子女或两个孩子的父母,其中不乏未富先老者.
承认双重国籍不仅是留住人才和财富的重要政策,也是减少空巢老人、缓解社会养老压力、实行人道主义的重要举措.
让海外华人怀揣中国护照,踏踏实实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对家尽孝对国尽责,不仅会减轻政府压力,也利于养成或延续他们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为国家呼喊,为民族文化贡献和表现.
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和灵活处理,宏观上服从潮流,吸取别国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多关注华人需求和呼声,实乃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1]陈昌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简介———以华侨双重国籍问题为中心[J].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6):9-11.
[2]陶正华.
双重国籍对中国利少弊多[EB/OL].
(2005-03-13)[2010-01-20].
http://www.
qingdaonews.
com/content/2005-03/13/content_4408898.
htm[3]叶鹏飞.
移民利益、国家利益与双重国籍[EB/OL].
(2010-08-27)[2011-07-28].
http://www.
cnki.
com.
cn/Article/CJFDTotal-FZSL201008027.
htm.
[4]李颖.
开放双重国籍吸引人才回归[EB/OL].
(2009-07-10)[2013-01-10].
http://wenku.
baidu.
com/linkurl=zuQzaKCyTmLvoAsiqM2bq1YhRYMw1Aarigly16IuHUJ8ON43np7cCAGNSo7EiV0gwLH9Ce5y02a83jBzsiljHCe2fGoeThlOy1jgvI3A7jy.
[5]杨诚.
吸引海外留学人才的法律探讨[J].
太平洋学报,2009(1):52-59.
[6]张欣.
试论中国有限承认双重国籍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
理论观察,2007(5):108-109.
[7]滕海区.
印度"双重国籍"政策探析[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2012(4):27-29.
[8]王辉耀.
双重国籍与人才竞争[EB/OL].
(2010-01-01)[2010-12-13].
http://www.
chinavalue.
net/Biz/Blog/2010-12-13/585646.
aspx.
[9]刘斌,张静雯.
中国为何不承认双重国籍[EB/OL].
(2011-04-07)[2014-02-01].
http://blog.
qq.
com/qzone/622002028/1336628058.
htm.
[10]刘一斌.
1967年印尼排华:20万华侨惨遭杀戮数百人被挖心[EB/OL].
(2012-08-19)[2013-11-05].
ht-tp://news.
ifeng.
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de-tail_2012_08/19/16917994_0.
shtml.
[11]红色高棉宣布华侨都是吸血鬼阶级斗争放首位[EB/OL].
(2006-08-10)[2013-10-23].
http://news.
china.
com/zh_cn/history/all/11025807/20060810/13532006.
html.
[12]矫海涛.
不承认双重国籍的三大恶果[EB/OL].
(2012-01-23)[2014-02-25].
http://www.
360doc.
com/content/12/0121/13/865028_180671592.
shtml.
[13]刘国福.
华侨华人国籍法律问题新论[J].
东南亚研究,2010(4):71-74.
[14]蔡志勇,李君.
对移居国外华人国籍认定问题的思考[EB/OL].
(2012-01-23)[2013-10-25].
http://wuxiza-zhi.
cnki.
net/Search/SHGG200705012.
html.
·42·[15]商李蕾.
双重国籍在中国--浅谈中国的双重国籍问题的解决[J].
法制与社会,2008(19):14-16.
[16]张晶晶.
对双重国籍问题的思考[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4):19-21.
[17]林金香.
关于双重国籍的法律思考[J].
法制与社会,2010(6):11-13.
[18]全国政协段祺华提案建议承认双重国籍[EB/OL].
(2014-03-09)[2014-03-13].
http://bbs.
house365.
com/showthread.
phpthreadid=4713737&forumid=1388[19]许又声.
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有利于华人生存发展[EB/OL].
(2008-08-04)[2013-10-25].
http://www.
chinaqw.
com/zgqj/qjdt/200808/04/125846.
shtml.
[20]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言消除"双重国籍"[EB/OL].
(2012-04-27)[2013-10-18].
http://bbs.
tianya.
cn/post-worldlook-466292-1.
shtml.
[21]乔新生.
双重国籍可能沦为少数人特权[EB/OL].
[2012-05-04][2014-02-08].
http://politics.
gmw.
cn/2012-05/04/content_4087362_2.
htm.
[22]李颖.
百万精英滞留海外人才流失拷问留学热潮[EB/OL].
(2009-07-21)[2013-10-18].
http://edu.
qq.
com/a/20090721/000054_1.
htm.
AReviewoftheResearchesinDualNationalityConcerningChineseCitizensWEIJingui1,WANGShaolan2(1.
SectionofSocialSciences,BeijingElectronicScienceandTechnologyInstitute,Beijing100000,China;2.
SchoolLibrary,BeijingElectronicScienceandTechnologyInstitute,Beijing100000,China)Abstract:ChineseNationalityLawdoesn'tacceptdualnationality,whichhasevokedpersistentoppo-sitionamongoverseaChineseandtherelatedpeopleaswellastheintellectuals.
Membersofthena-tionalcommitteeofCPPCCandthedemocraticpartieshaverepeatedlymadeproposalsforliftingthebanbutinvain,duetothevetofromtheStandingCommitteeofNPCandsomequasi-Bgovernmentscholars.
Areviewoftherelatedresearchesmightofferabetterunderstandingoftheissue.
Keywords:Chinesecitizens;dualnationality;research;review(责任编辑鈜云)·52·

wordpress外贸企业主题 wordpress经典外贸企业建站主题

WordPress经典外贸企业建站主题,经典配色扁平化简约设计+跨屏自适应移动端设备,特色外贸企业建站功能模块+在线Inquiry询单功能,更有利于Google等英文搜索优化和站点收录。采用标准的HTML5+CSS3语言开发,兼容当下的各种主流浏览器: IE 6+(以及类似360、遨游等基于IE内核的)、Firefox、Google Chrome、Safari、Opera等;同时支持移动终端的常用...

云俄罗斯VPSJusthost俄罗斯VPS云服务器justg:JustHost、RuVDS、JustG等俄罗斯vps主机

俄罗斯vps云服务器商家推荐!俄罗斯VPS,也叫毛子主机(毛子vps),因为俄罗斯离中国大陆比较近,所以俄罗斯VPS的延迟会比较低,国内用户也不少,例如新西伯利亚机房和莫斯科机房都是比较热门的俄罗斯机房。这里为大家整理推荐一些好用的俄罗斯VPS云服务器,这里主要推荐这三家:justhost、ruvds、justg等俄罗斯vps主机,方便大家对比购买适合自己的俄罗斯VPS。一、俄罗斯VPS介绍俄罗斯...

TMThosting:VPS月付55折起,独立服务器9折,西雅图机房,支持支付宝

TMThosting发布了今年黑色星期五的促销活动,即日起到12月6日,VPS主机最低55折起,独立服务器9折起,开设在西雅图机房。这是一家成立于2018年的国外主机商,主要提供VPS和独立服务器租用业务,数据中心包括美国西雅图和达拉斯,其中VPS基于KVM架构,都有提供免费的DDoS保护,支持选择Windows或者Linux操作系统。Budget HDD系列架构CPU内存硬盘流量系统价格单核51...

美方撤销超千名中国公民签证为你推荐
新低ios操作http操作httpaccessdenied网页打开显示Access Denied,怎么解决flashftpFLASHFXP怎么用有没有详细的说明??企业信息查询系统官网怎么查企业信息是否在网上公示过字节跳动回应TikTok易主每天每夜要结束了主持人问关于抄袭的问题,权志龙很认真的回答不想说的,想在以后做好的那段话的音乐叫什大飞资讯手机出现热点资讯怎么关闭抢米网什么意思抢小米手机腾讯官方电话腾讯公司电话多少
过期已备案域名 adman vultr美国与日本 cpanel主机 腾讯云数据库 英文简历模板word 双12活动 免费网络电视 dd444 dux 135邮箱 爱奇艺vip免费试用7天 购买国外空间 如何注册阿里云邮箱 爱奇艺会员免费试用 江苏双线服务器 美国凤凰城 服务器维护 密钥索引 forwarder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