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美光恢复华为供货

美光恢复华为供货  时间:2021-04-17  阅读:()
-1-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本产品的目的在于为投资者提供电子半导体行业一周市场动态,希望能为投资者研究提供帮助.
信息摘要2012年07月09日半导体行业新闻周报元器件行业第七十五期本期要闻价格不断下拉,消费电子营收将于2015年达到顶点尔必达破产后DRAM客户要看三星脸色全球半导体销售额3连升国产CPU芯片有望统一架构龙芯MIPS可能胜出第二代超极本对SSD需求猛增LED中低阶晶粒产能过剩至明年或仍无法缓解LED行业增长快速OLED将被看重2016年平板计算机超越笔记本电脑厂商热衷AMOLED大尺寸电视将量产触控市场变化薄膜型触控面板翻身2015年中国光伏发电装机量有望达30GW德国光伏"总量管制"光伏行业双反后价格不升反降本周特别关注板块:消费电子营收、mDRAM、AMOLED消费电子营收2015年达到顶点:据IHSiSuppli公司的消费平台市场追踪报告,尽管未来两年工厂增加平板电视和游戏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产量,但由于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将难以阻止总体消费电子产品制造营业收入最终在2015年达到顶点.
虽然未来三年工厂产量与产业销量将稳步攀升,但2014-2015年消费电子产业的营业收入增长将明显放缓.
2015年消费电子营业收入将达到2945亿美元,仅比2014年的预期水平2942亿美元微增0.
1%尔必达破产,mDRAM市场三星依旧老大:原居市场第三的尔必达破产后,有可能被美光收购.
目前mDRAM市场份额顺序依次是:三星第一60.
7%,海士力第二20.
1%,尔必达第三11.
9%,美光第四5.
8%.
尔必达破产后,它的客户如苹果,将更加依赖三星.
而三星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领域已经成为苹果的有力竞争对手.
各大厂商投资AMOLED大尺寸生产线:近年来国内外厂商都开始对AMOLED的投资,以三星移动显示(SMD)5.
5代生产线为代表,同时SMD与LGDisplay也已经分别公布其8代线AMOLED投资计划.
其他面板厂商则不论是新进入以及曾经退出并重新进入者如友达光电(AUO)、新奇美(CMI)、彩虹(IRICO)、天马(Tianma)与京东方(BOE)等,均在AMOLED的技术上逐步开发并逐渐取得一定的进展.
AMOLED面板技术的研发和良品率的提高成为各方竞争的关键.
长期竞争力评级:等于行业均值相关报告1.
《微软英特尔联盟确立超极本行业地位》,2012.
6.
52.
《下半年行业反转概率大,Q2为最佳买入时机》,2012.
4.
93.
《中兴华为智能机引爆供应链市场需求》,2012.
3.
6高诗联系人(8621)60893120gaoshi@gjzq.
com.
cn程兵分析师SAC执业编号:S1130511030015(8621)61038265chengb@gjzq.
com.
cn市场数据(人民币)行业优化平均市盈率40.
37市场优化平均市盈率11.
50国金元器件指数2784.
75沪深300指数2472.
61上证指数2223.
58深证成指9690.
16中小板指数5246.
212350285033503850110711110930111228120328120626国金行业沪深300-2-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半导体行业新闻周报内容目录IC.
4价格不断下拉,消费电子营收将于2015年达到顶点.
4尔必达破产后DRAM客户要看三星脸色5中国IC设计产业趁势起飞.
5IPC发布2012年5月份PCB行业调研报告7全球半导体销售额3连升8IC封测下半年营运审慎乐观.
8台半导体估年产值1.
54兆.
9iSuppli:尔必达破产令DRAM市场价格保持稳定.
10国产CPU芯片有望统一架构龙芯MIPS可能胜出.
10联发科晨星联姻IC设计市场大洗牌12拆解热门嵌入式产品,寻找NOR闪存新增长点.
12第二代超极本对SSD需求猛增14行动装置需求拉抬IC设计旺.
14LED.
15LED中低阶晶粒产能过剩至明年或仍无法缓解.
15领先光伏多晶硅及硅片生产商将在2013年实现盈利.
15LED行业增长快速OLED将被看重.
16移动终端172012年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将成长至1.
4亿支.
17联发科推低价双核平台价格战加速手机业生态变革.
172016年平板计算机超越笔记本电脑19iPadmini出货量有可能达3500万台19三星仍占据美国手机市场头名苹果第三.
20Nexus10曝光搭载四核处理器.
20Win8新机出笼笔电代工9月增温.
20PC出货量下降市场初现萎靡.
21面板21iPadmini9月量产面板LG、友达供应.
21能效补贴将多增200万台彩电需求.
22面板采购Q3续增京东方成第二供应商.
22本土彩电企业寻求面板供应国产化.
23全球各大厂商争相量产OLED面板24-3-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半导体行业新闻周报厂商热衷AMOLED大尺寸电视将量产.
25触控市场变化薄膜型触控面板翻身25光伏262015年中国光伏发电装机量有望达30GW26德国光伏"总量管制"27光伏企业如何成为资本市场弃儿.
27光伏行业双反后价格不升反降28两岸一线太阳能硅晶圆厂商策略一览29美商务部:尚不会对中国光伏供应商征收更高反倾销税率292015年薄膜光伏制造设备年复合增长率将达7%29-4-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半导体行业新闻周报IC价格不断下拉,消费电子营收将于2015年达到顶点时间:2012-7-6来源:EET-CHINA据IHSiSuppli公司的消费平台市场追踪报告,尽管未来两年工厂增加平板电视和游戏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产量,但由于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将难以阻止总体消费电子产品制造营业收入最终在2015年达到顶点.
虽然未来三年工厂产量与产业销量将稳步攀升,但2014-2015年消费电子产业的营业收入增长将明显放缓.
2015年消费电子营业收入将达到2945亿美元,仅比2014年的预期水平2942亿美元微增0.
1%,如图所示.
这这种明显停滞与2010年的相对强劲增长态势形成对比,当年的营业收入增长8.
4%,从2009年的2503亿美元上升到2714亿美元.
今年消费电子营业收入预计为2839亿美元,比2011年的2801亿美元增长1.
4%.
这意味着2012年增幅将不到去年3.
2%的一半.
与此同时,2015年消费电子产品的工厂产量将从今年的11.
3亿个增长到11.
8亿个.
2014-2015年消费电子工厂产量增长率约为1%,这样的增幅显然很小,但仍明显高于同期消费电子营业收入的增长率.
消费电子营业收入到2015年最终陷入停滞,主要是因为消费电子产品面临巨大的价格压力.
尽管消费电子产品的产量增长暂时可以抵消价格下跌的影响,但几年后将难以抵挡价格持续下滑的压力.
以AppleTV数字媒体适配器为例,该产品可以让消费者访问来自互联网的over-the-top内容,比如Netflix或HuluPlus提供的内容,在家里观看.
几年前该产品刚上市的时候售价是299美元,而2010年推出的第二版AppleTV价格就降到了更加亲民的99美元.
其它种类的消费电子设备的价格同样急剧下降,利润率也随之收缩,尽管其功能不断改善.
例如,电子书阅读器的售价几乎降到了材料成本水平,甚至低于材料成本水平,亚马逊等供应商只能寄望通过媒体销售来获得利润.
同样,数字相框、数码相机、MP3播放器、游戏控制台和手持游戏机的价格也越来越低.
尽管预计几年后增长放缓,但目前消费电子市场的情况仍然不错,尤其是在那些快速增长的领域.
例如,今日液晶电视的工厂产量预计增长7%至2.
276亿台.
蓝光播放器将突破4300万台,几乎与DVD播放器不相上下.
电子书阅读器尽管利润接近据IHSiSuppli公司的消费平台市场追踪报告,尽管未来两年工厂增加平板电视和游戏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产量,但由于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将难以阻止总体消费电子产品制造营业收入最终在2015年达到顶点.
虽然未来三年工厂产量与产业销量将稳步攀升,但2014-2015年消费电子产业的营业收入增长将明显放缓.
-5-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半导体行业新闻周报于零,但仍将增长40%至2800万个以上.
机顶盒产量将稳居1亿个以上.
如果能走出上述消费者支出的传统领域,进入智能手机、移动PC和媒体平板等领域,则这些新领域也可以驱动更广义的消费电子市场达到更快的增长速度.
对于消费电子半导体厂商来说,原材料短缺可能干扰供应链的风险似乎终于减弱.
同时,消费者渴望其消费电子设备具有越来越多的功能,可能导致消费电子半导体需求持续增长.
预计今年消费电子半导体营业收入将达到303亿美元,比2011年的298亿美元增长1.
6%.
尔必达破产后DRAM客户要看三星脸色时间:2012-7-6来源:SEMI据IHSiSuppli公司的DRAM市场研究报告,最近日本尔必达破产,对于苹果这样的大客户可能是件麻烦事.
今后这家iPhone和iPad厂商将需要看三星等其它内存生产商的脸色,而三星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领域已经成为苹果的有力竞争对手.
韩国三星第一季度继续主宰移动DRAM(mDRAM)市场,营业收入份额高达60.
7%,在去年第四季度57.
0%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
海力士半导体继续稳居第二,市场份额从去年第四季度的23.
6%降至20.
1%,它也是韩国厂商.
其份额下降,主要是因为出货时间和季节性调整,并不是因为它的mDRAM市场有任何严重下滑.
三星在移动DRAM领域的显赫地位,归功于它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优势,它是该市场中的大品牌之一.
这也是三星在mDRAM领域占有极高市场份额的原因之一:它拥有现成的移动存储市场,即其自己的内部智能手机生产部门,该部门使用三星生产的mDRAM.
三星智能手机消费的移动DRAM占其母公司全部产量的40%以上,在5.
61亿GB中占到2.
32亿GB左右.
这样一个大型自有客户,提供了令人羡慕的稳定性与确定性,这对于三星的对手来说是一种奢求.
除了满足自己的内部需求以外,三星也向苹果供应mDRAM芯片,用于其iPhone和iPad产品之中.
因此,尔必达在2月破产后从移动DRAM产业中消失,可能使其客户面临更加复杂的处境.
尔必达的客户,比如苹果,今后势必更加依赖三星,这种前景对于通常讨厌过度依赖一家供应商的企业来说令人沮丧.
苹果与三星也是智能手机领域中的死对头,苹果iPhone与三星的几款手机在争夺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
苹果iPad与三星Galaxy平板将来也将面临类似的情况,尤其是如果Galaxy等其它平板能够成功抢夺iPad的市场的话.
目前iPad在平板市场一家独大.
尽管申请了破产,但尔必达排名第三,第一季度市场份额是11.
9%,与上一季度大致相同.
美光在mDRAM领域仍然排名第四,市场份额从6.
0%降至5.
8%.
移动市场对于该公司来说仍然是一个挑战,这也是它考虑收购尔必达的原因之一.
移动市场第一季度占总体DRAM营业收入的28.
0%.
第一季度mDRAM平均销售价格(ASP)为1.
72美元每GB,仍然高于商品类DRAM,后者价格是0.
52美元每GB.
但是,由于商品类DRAM价格预计下半年上涨,而mDRAM价格总体下降,所以目前移动DRAM所拥有的价格升水今年将逐渐缩小.
与此同时,2012年移动DRAM营业收入将继续增长,其比特出货量预计下半年劲增20%以上.
中国IC设计产业趁势起飞尔必达破产后,三星将主宰移动DRAM市场,营业份额高达60.
7%,海力士、尔必达和美光排在其后.
由于三星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优势,它拥有现成的移动存储市场,拥有大型自有客户巩固了三星在移动DRAM领域的显赫地位.
尔必达破产后,它的客户如苹果,将更加依赖三星.
而三星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领域已经成为苹果的有力竞争对手.
-6-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半导体行业新闻周报时间:2012-7-5来源:SEMI在政策支持、人才充沛、具通讯标准主导优势、内需市场庞大、以及国内品牌业者实力渐长等诸多有利因素的带动下,中国IC设计产业近年来的成长有目共睹,与台湾之间的差异也正逐渐缩小中.
随著智能型手机和平板计算机成为主流的行动上网时代来临,现在,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思维是,或许它们过去错过了Wintel主导的PC时代,但智能行动终端兴起的商机,将会为其带来绝佳的超越机会,也因此积极加码投资,企图大显身手.
这对过去以PC产业为发展基础,近来延伸到LCD、触控、网通等应用的台湾IC设计产业来说,无异是面临了更严峻的挑战.
如何在国际大厂与中国业者的两面夹击间保持竞争优势,并开拓新市场,将会是台湾IC设计业者的重要课题.
中国IC设计产业已今非昔比根据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MIC)的资料,2005年中国IC设计的产值为124.
3亿人民币,到2009年受惠于家电下乡等内需刺激方案,产值已达到269.
9亿人民币,短短几年内成长已超过一倍.
随著规模的成长,多家中国IC业者也渐成气候,除了中星微电子、炬力集成和展讯等老牌IC设计业者已于2005年至2007年陆续上市外,2010至2011年共有锐迪科、欧比特、国民技术、福兴晓程、君正、昂宝等六家业者分别在美国、深圳和台湾上市,产品涵盖通讯外围、应用处理器、USBKey安全芯片等.
这两年,在智能终端装置的带动下,中国IC设计业产值又更进一步成长.
不过,不同研究机构的产值数据有很大差异.
根据工业和信息部发布的官方数据,2011年中国IC设计产值达到686.
81亿元人民币,年增率25%,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占全球IC设计业的比重已提升至13.
89%,位居第三.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统计则是,2011年中国IC设计业销售收入为473.
7亿元人民币,年增率30.
2%.
此外,市场研究机构IHSiSuppli估计,2011年中国IC设计业营收为57.
4亿美元,要到2015年才会突破百亿美元,达到107亿美元.
不管中国IC设计业产值是已于去年,或是要到2015年才能达到百亿美元规模,可以确认的是,近年来持续以两位数成长的中国IC产业已站稳脚步,准备迎接新一波的成长契机.
反观台湾IC设计产业2011年的表现,根据MIC的数据,却从2010年的140亿美元下跌至135亿美元,衰退3.
1%,较全球IC设计产业年成长率7.
5%为差.
主要原因便是,台湾IC设计产业主要依赖PC/NB和功能手机产品,并未能获益于智能型手机和平板计算机的高成长市场.
若以ICInsight公布的2011年全球前20大IC设计业者名单来看,台湾虽仍有五家公司入榜,但今年首度有两家中国业者进入前20大,分别是居第1617名海思和展讯.
特别是展讯以高成长率快速窜起,营收已经超越奇景光电了.
平板和智能型手机带动的庞大商机与台湾IC设计产业依循PC制造产业链实力而茁壮的模式相同,中国IC设计业者亦将受惠于中低阶国产智能型手机和白牌平板计算机系统厂商群聚所带来商机.
根据深圳华强电子产业研究所统计,2011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800万台,华为、中兴等前十大品牌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4500万台,预计2012年智能手机出货量总计能达到2亿台,其中,仅华为和中兴就将占45%的出货量.
随着智能型手机和平板计算机成为主流的行动上网时代的来临所带来的智能行动终端的商机,将会为中国IC设计产业带来绝佳的超越机会.
近年来中国IC产业持续以两位数成长的,并首度进入全球20大IC行业设计者.
而台湾IC设计产业2011年的表现,却从2010年的140亿美元下跌至135亿美元,衰退3.
1%.
主要原因便是,台湾IC设计产业主要依赖PC/NB和功能手机产品,并未能获益于智能型手机和平板计算机的高成长市场.
-7-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半导体行业新闻周报近来在中国手机市场有亮眼表现的华为,海思便是旗下所属的IC设计业者,已在今年三月举行的移动通信大会(MWC)上发表四核心处理器.
而展讯则是中国自有3G规格TD手机基频芯片的最大供应商.
至于平板/MID方面,预估去年中国出货量约1200万台,今年将达到4000万台.
资策会(MIC)资深产业分析师顾馨文表示,看好平板应用,除了国际IC大厂争抢平板应用处理器(AP)市场外,大陆IC业者也非常积极.
她解释说,这是有历史背景的,这些IC业者过去主要都是从MP3和PMP处理器一路走过来,华南地区的产业链已经就绪,主要供应中国白牌平板业者积极抢市.
相较之下,台湾的IC设计业者在一块就没有那么积极.
不过,顾馨文强调,以市场规模来看,智能型手机将远大于白牌平板,商机也更大.
IPC发布2012年5月份PCB行业调研报告时间:2012-7-5来源:SEMI国际电子工业联接协会今天发布5月份北美地区印制电路板(PCB)统计调研报告.
2012年5月份刚性PCB板,出货量同比下降1.
9%,订单却同比增加12.
0%.
截至发布日,2012年刚性PCB板,出货量减少了5.
0%,订单却增加了3.
1%.
与上月相比,刚性PCB出货量环比上升了2.
0%,订单环比增加1.
9%.
2012年5月份北美地区刚性PCB行业的订单出货比保持在1.
02.
2012年5月份刚挠性结合板,出货量同比减少了2.
6%,而订单则增加了10.
6%.
年初至今,刚挠性结合板出货量下降5.
3%,订单上升2.
6%.
与上月相比,刚挠性结合板出货量环比增加1.
7%,订单环比也增加3.
3%.
2012年5月份刚挠性结合板的订单出货比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1.
03.
IPC市场研究总监SharonStarr说:"5月份北美PCB销售额和订单额稍低于去年水平,反应了正常的周期性效应.
订单出货比连续第六个月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尤其是挠性电路板行业领域.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预示着下半年的销售额将保持强势增长.
"订单出货比是以参与IPC调研的公司作为样本,用过去三个月的销售额除同期的订单额计算出来的.
比率大于1.
00说明当前需求大于供应,预示着在今后的二、三个月,销售趋势向好.
刚挠性结合板的订单出货比和增长率受刚性PCB的影响较大.
根据IPC全球PCB生产报告统计:在北美,刚性PCB约占当前PCB行业89%的份额.
国内生产的作用IPC每月对北美PCB行业的调研数据,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生产企业的订货量和出货量,数据显示了该地区的需求指标.
这些数据并不能度量美国和加拿大的PCB生产量.
为了掌握该地区的生产动态,IPC要求参与调研的公司提供其在美国、加拿大本土生产的出货量百分比.
报上来的数据显示,2012年5月份,PCB总出货量的83%是由本土企业生产的.
通过IPC调查,5月刚性PCB出货量的84%是由本土企业生产的,挠性PCB出货量的80%产自本土.
这些数据明显受到参与IPC调研的样本公司的综合影响,1月份数据稍有变化,但是其余月份都保持恒定.
裸板与组装的比较挠性电路板销售额中除了裸板之外,还包括增值服务部分,如像组装.
5月份,IPC对挠性电路板制造商调查样本中显示,裸板约占发货总值的41%.
组装和其他服务在柔性电路生产厂家业务中占据了一个相当大的份额并且在逐步增加.
这个数字对调查样本的变化也是敏感的,这在每个年度开始时有可能产生.
国际电子工业联接协会公布5月北美PCB统计调研报告.
5月份北美地区刚性PCB行业订单出货比保持在1.
02,而刚挠性结合版订单出货比略有下降仍保持在1.
03.
比率大于1说明当前需求大于供应,预示着在今后的二、三个月,销售趋势向好.
-8-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半导体行业新闻周报数据解读同比数据和年初至今的增长率对于探究行业的发展趋势很具有指导意义.
月与月之间的比较应该谨慎,因为他们可能反映的是周期性、短期变动因素影响结果.
因为订单数据与出货数据相比更不稳定,月与月之间订单出货比的改变可能不重要,除非有连续三个月以上的有明显改变的趋势.
探究订单和出货的变化的原因与了解订单出货比的变化同样重要.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3连升时间:2012-7-5来源:SEMI半导体产业协会(SIA)3日公布,2012年5月全球半导体3个月移动平均销售额报243.
9亿美元,较前月的240.
7亿美元(3个月移动平均值)上扬1.
4%,为连续第3个月呈现月增,创2010年9月以来最长增长纪录;但较2011年5月的252.
4亿美元下滑3.
4%.
5月份全球各主要市场3个月移动平均销售额呈现好坏参半,亚太(月增3.
1%)、欧洲(月增0.
8%)的增长抵销了美洲(月减1.
8%)、日本(下滑0.
6%)的颓势.
2012年3-5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报243.
9亿美元,较2011年12月-2012年2月的229.
2亿美元成长6.
4%,创2010年6月以来最大增幅.
亚太地区增幅居冠,季增10.
5%.
费城半导体指数3日上涨1.
43%(5.
51点),收390.
30点,创5月14日以来收盘新高.
IC封测下半年营运审慎乐观时间:2012-7-4来源:SEMIIC封测业6月股东会已告一段落,主要大厂陆续对下半年IC封测业景气释出看法.
从半导体后段封测、前段晶圆测试和记忆体封测等角度观察,大厂对下半年封测业景气相对审慎乐观.
日月光营运长吴田玉认为,第3季和第4季电子产业可望逐季成长;到第3季末到第4季初,包括下一代iPhone手机、超轻薄笔电(Ultrabook)和平板电脑等新机型即将问世,第3季智慧型手机、平板电脑和超轻薄笔电晶片需提前备货,封测量可持续向上.
矽品董事长林文伯指出,今年虽然是量增价跌的一年,现在主要客户需求仍很乐观,预估今年晶圆代工和IC封测量还是会增加,尤其现在智慧型手机和平板电脑汰换速度快,未来几年,IC需求和封测量都会维持成长态势.
从记忆体封测角度来看,力成董事长蔡笃恭表示,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DRAM)最坏情况已经过去,现在看来行动记忆体需求量不错.
蔡笃恭指出,虽然标准型DRAM需求面并没有明显增加,但是现在大部分产能由苹果产品所包办,若第3季开始超轻薄笔电对标准型DRAM需求量增,对于标准型DRAM产能就可能会产生排挤效应.
记忆体封测厂华东总经理于鸿祺表示,华东对下半年整体景气态度相对谨慎,不过下半年智慧型手机和平板电脑对行动记忆体(MobileDRAM)需求日增,行动记忆体可望会有好的成长.
从半导体前段晶圆测试角度来看,IC晶圆测试厂欣铨表示,苹果系列产品、超轻薄笔电和PC相关应用,可望拉抬整体晶片晶圆测试量,下半年Android智慧型手机也将热闹登场,有助提高晶片晶圆测试表现.
由于下半年智慧型手机、Ultrabook和平板电脑新机型即将面世,可望拉抬整体晶片晶圆测试量,同时对行动记忆体需求日增,行动记忆体封测可望有好的成长.
大厂对下半年封测业景气相对审慎乐观.
半导体产业协会公布,2012年5月全球半导体3个月移动平均销售额报243.
9亿美元,创2010年6月以来最大增幅,亚太地区增幅居冠.
费城半导体指数创新高.
-9-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半导体行业新闻周报展望大厂下半年营运表现,日月光和矽品下半年可望比上半年好;南电下半年有机会回温;力成和欣铨第3季可望持平,华东下半年冲行动记忆体.
吴田玉预估,下半年虽有市场波动因素,但整体来看,日月光下半年表现可比上半年好,对下半年日月光封测表现有信心.
林文伯对于矽品第3季维持正向看法,第3季主要客户拉货力道不错,手机和平板电脑晶片封测量相对乐观,第3季可望比第2季好一点,预计下半年表现会比上半年好一些.
林文伯期盼今年矽品单月合并营收可突破新台币60亿元目标,毛利率希望能突破20%.
蔡笃恭表示,力成在标准型DRAM(CommodityDRAM)和行动记忆体(MobileDRAM)客户,目前都有追加订单,第3季力成本业营运可能不会比第2季好,但也不会比第2季差,希望第3季可以较第2季持平.
IC载板大厂南电预估,若欧债问题可缓解,大环境不要有太大问题,加上第3季备货动能和出货表现开始回温,下半年营运表现有机会比上半年好,目前订单能见度可看到6周到8周左右.
欣铨表示,下半年营运表现审慎乐观,第3季表现有机会较第2季持平,第4季测试表现还要再观察,有可能随着市场景气调整测试量;这几个月要看终端市场销售状况,才能看出下半年晶圆测试量表现.
台半导体估年产值1.
54兆时间:2012-7-2来源:SEMI台湾资策会MIC预估,今年台湾半导体整体产值可达新台币1.
54兆元,年增6%;整体半导体产值成长幅度将大于全球产业平均,下半年台湾晶圆代工和IC设计业成长相对明显.
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MIC)今天举办「前瞻2012资通讯与太阳光电产业媒体联谊会」,资策会MIC产业顾问兼副主任洪春晖预估,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061亿美元,成长幅度约2.
2%;台湾半导体产业因晶圆代工产业表现可望持续成长,整体产值成长幅度将大于全球产业平均,相较2011年成长6%,产值达新台币1.
54兆元.
从全球半导体市场来看,洪春晖预估,在整体终端应用产品销售成长趋缓下,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预估较2011年持平或小幅成长,今年第1季全球半导体市场已从谷底回升,下半年表现可望优于上半年,下半年可望逐季温和成长.
从台湾半导体产业角度来看,洪春晖指出,今年第1季表现普遍不佳,第2季因库存回补出现强劲反弹,预估下半年台湾晶圆代工和IC设计业成长相对明显.
展望今年台湾IC设计业,洪春辉表示,下半年台湾IC设计业持续受惠中国大陆中低阶智慧型手机接单,以及多媒体电视系统单晶片(SoC)和机上盒晶片需求向上,带动成长态势;第2季和第3季厂商相关产品陆续配合客户新机上市量产,若外部景气环境和欧债问题未进一步恶化,全年台湾IC设计产值可重回成长.
洪春晖预估,今年台湾IC设计产值将可温和成长4.
2%,达新台币4152亿元.
对于联发科将并购晨星,洪春晖表示,两强携手后若能适当分工、有效整合资源,竞争力可望进一步提升,将有利于台湾厂商开拓中高阶行动电话晶片市场,带动台湾IC设计产业的良性发展.
在晶圆代工部分,洪春辉预估,今年全年台湾晶圆代工产值可望达到新台币6079亿元,年成长15%,第2季台湾晶圆代工产业在28奈米和40奈米制MIC预估,台湾半导体整体产值今年可达新台币1.
54兆元,年增6%;整体半导体产值成长幅度将大于全球产业平均,下半年台湾晶圆代工和IC设计业成长相对明显.
-10-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半导体行业新闻周报程营收,占台湾整体晶圆代工制程营收比重接近3成;预估到今年底,台湾晶圆代工产业在28奈米和40奈米制程营收占比,可望提高到4成左右.
不过由于受到欧债不确定性持续影响,加上第2季大幅出货增加库存量,洪春晖指出,第3季因客户相对审慎保守,晶圆代工出货规模成长幅度可能趋缓.
iSuppli:尔必达破产令DRAM市场价格保持稳定时间:2012-7-2来源:SEMI据台湾媒体报道,据市场研究公司IHSiSuppli称,自从DRAM供应商尔必达在2月份提交破产申请之后,DRAM市场价格一直保持在稳定水平.
IHS称,虽然尔必达到2012年第一季度末的时候仍然只是全球第三大DRAM供应商,但自从尔必达提出破产申请以来,DRAM的价格似乎一直都保持在稳定的水平上.
在尔必达宣布破产后的12周内,IHSiSuppli的DRAM价格指数一直保持在很窄的幅度内波动.
该指数在2002年制定时的起始值为1000点,最近则保持在235点到243点的范围内波动,这也从侧面说明了DRAM价格的下降幅度有多厉害.
与上述时间段相比,在尔必达破产前的12周内,DRAM价格指数的波动范围要大得多,在180点到216点之间,波动幅度为37点.
衡量DRAM价格变化的另一项指标是IHSiSuppliMomentumIndicator,自从尔必达宣布破产之后,它也一直维持在50%的水平不动,没有向上或向下的变化趋势.
现在市场上流传着大量传闻,都是关于谁将最终获得尔必达的控制权和那将对DRAM市场造成何种影响的问题上.
虽然美国内存厂商美光科技已经赢得尔必达独家竞购权,但其他许多公司如海力士和Globalfoundries仍然很有兴趣收购尔必达.
国产CPU芯片有望统一架构龙芯MIPS可能胜出时间:2012-7-2来源:新浪科技国产CPU发展数年之后,可能会迎来一次影响未来发展方向的最大调整.
据著名电子技术类网站EETimes报道,今年3月,工信部召集相关企业和学术机构,召开了名为"中国国家指令集架构计划"的一次会议.
会议目的是商讨为国产CPU打造一个统一的指令集架构,即统一的CPU架构标准(ISA).
多位知情人士向新浪科技证实了这一计划,但透露该计划正在推进之中,目前没有具体结果.
国产CPU处境尴尬指令集架构是CPU的核心部分,是CPU实现任务处理的关键所在,很多软件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
目前在PC芯片领域,英特尔X86架构近乎垄断了整个市场.
在最热的移动芯片市场,英国ARM厂商的ARM架构也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从苹果、三星到HTC,甚至"山寨"大厂联发科都在采用这种架构.
由于英特尔X86架构不对外开放,国产CPU转而采用了其他架构.
比如,龙芯采用美国MIPS架构,国产高性能计算机神威蓝光CPU采用DEC公司研发的Alpha架构等,而在移动芯片领域,国内厂商几乎一致都选择了ARM架构.
据EETimes报道,中国有意向为打造统一的CPU指令集架构,应用软件等便可以进行集中研发,这将降低研发成本,有利于国产CPU快速形成生态系统.
产业化做得比较好的MIPS则有可能被采用.
IHSiSuppli称:自从DRAM供应商尔必达在2月份提交破产申请之后,DRAM市场价格一直保持在稳定水平.
-11-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半导体行业新闻周报过去十几年,国家以核高基项目为核心,一直在国产CPU上进行资金扶持,而目的就是为了有中国自己的芯片,摆脱向外国企业支付专利费的局面.
不过,目前的现状仍让国产CPU尴尬,在PC及移动互联领域,国产企业仍然没有任何话语权.
这种现状,可能触发了打造国产CPU统一架构的计划.
集中所有资源了解此事的中科院软件所研究员张云泉向新浪科技透露,相关计划正在推进,虽然现在只是一个意向,但还是很有可能达成.
张云泉表示,打造统一的CPU指令集架构,应用软件等便可以进行集中研发,这将降低研发成本,有利于国产CPU快速形成生态系统.
不过,张云泉指出,国产CPU采用统一的指令集架构后,可能会限制各家之间的竞争,对创新产生负面影响.
过去,由于不同国产CPU采用架构不同,各自的生态系统实际上相互孤立,而打造统一的指令集架构则可以解决这种孤立的现状.
一位不愿具名的芯片企业内部人士对新浪科技表示,国家过去在国产CPU的上投资比较分散,各家发展都不够强大,而打造统一的CPU架构,可以集中投资资源,有利于国产CPU做大做强.
据新浪科技了解,至少有5中指令集架构正被考虑成为国家统一指令集架构的基础,其中包括IBM研发的PowerPC架构、SUN研发的SPARC架构、ARM架构、DEC公司研发的Alpha架构、MIPS架构.
但也不排除,从零开始打造一个新的指令集架构.
MIPS有望胜出在上述5种架构中,产业化做得最好的是ARM架构,其次便是MIPS架构,其他架构则主要被少数科研单位等机构采用.
业内普遍认为,由于ARM的授权费用很高,被采用的可能性很小.
而对于重新打造一个新的架构,张云泉认为,这不太可能.
他说,"从零开始,意味着国产CPU谁都没有优势.
"熟悉此事的iSuppli半导体首席分析师顾文军也表示,"我认为不太可能从零开始.
"据他透露,MIPS架构胜出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它的授权费用低,并且在国内产业化方面也做得不错.
MIPS架构是美国MIPS公司研发的一种指令集架构,国内芯片企业龙芯、君正等已经基于该架构研发了多款芯片,并进行了产业化运作,上下游生态系统正在逐步形成.
据悉,美国MIPS公司目前经营不佳,有消息称正在寻求出售.
据顾文军透露,国内有几家芯片企业曾考虑入股或者并购美国MIPS公司,但都未能成行.
统一难题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推出一套指令集架构在技术上已经没有什么难度,但整个生态系统的构建却很困难.
这种观点与ARM总裁都德布朗(TudorBrown)所持观点类似.
布朗在接受EETimes采访时就表示,"虽然定义一个指令集架构是时间相对较短的活动,但建立和布署一个有活力的生态系统则需要较长时间.
"在统一CPU架构的运作上,业内人士猜测,统一的指令集架构可能要集合国产CPU各种架构中的优势部分,类似建立一个专利池,但是如何顺畅运作又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难题.
新浪科技曾就统一CPU架构的计划连线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集成电路处处长孙加兴.
他在电话里不愿对此话题过多评论,仅表示"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说法.
"-12-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半导体行业新闻周报联发科晨星联姻IC设计市场大洗牌时间:2012-7-3来源:SEMI近年来,台湾IC设计业受到PC与消费性电子产业欠缺杀手应用,加上未能打入苹果供应链核心,使得IC设计业颇有被打入冷宫的情况.
不过国内两大重量级电视与手机芯片设计公司联发科、晨星日前宣布合并计画,不仅为半导体业投下震撼弹,也将牵动TV、智能手机市场、供应链、品牌等等微妙变化.
NPDDisplaySearch认为,最直接冲击将是智能电视芯片供应链变化,但最终整体数码产品融合趋势,才是选择合并真正原因.
NPDDisplaySearch分析,去年晨星出货电视系统芯片9100万颗,市占40%以上,联发科约4300万颗占19%,且2011年第四季晨星在中国大陆电视整机品牌,成功打入三星品牌液晶电视,两强合并,市占率将逼近柯断地位的7成.
尤其,近年电视系统芯片竞争态势经过许多洗牌,如Broadcom、Micronas、NXP、Trident、Zoran、Renecas等等陆续淡化或退出,联发科与晨星合并,象征这场洗牌进入最终结局,一家公司独大并领导市场.
但NPDDisplaySearch也认为,两家公司合并更着眼在整合平台,包括智能电视、平板计算机、智能手机等未来将共同建构在一个多功能半导体芯片来处理共同的应用软件(APP)、数码影音及资料,带给全球各芯片厂商跨界机会,也因此高通、Marvel、nVidia等重量级芯片公司已开始踏入高阶智能电视芯片市场.
此外,NPDDisplaySearch也指出,全球最大的两家电视品牌三星与LG均有自己电视系统芯片部门,且专针对高阶机种自行生产芯片,日系厂商如Toshiba、Panasonic也是如此;但若7成电视系统芯片掌握在新联发科手中,恐让电视品牌产生戒心,甚至扶植其它竞争者,未来有意跨入系统IC的联咏、瑞昱等后市,值得观察.
整体来看,科技产业跨界整合,包括智能手机与智能电视功能上互相融合的领域,将会是新战场.
NPDDisplaySearch预期,两强整并后,如何开发出产品并同时与许多国际芯片设计公司竞争将是新联发科未来将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但也是机会.
拆解热门嵌入式产品,寻找NOR闪存新增长点时间:2012-7-3来源:SEMI据IHSiSuppli公司的存储与移动市场简报,NOR闪存在手机和智能手机中的使用增长势头可能正在消退,但随着平板电脑、汽车和工业市场的成长,有利可图的嵌入应用正在弥补手机应用的颓势.
NOR闪存市场形势的变化,体现在供应商基础分散上面,彰显出两类芯片并行发展的态势.
一方面,是大批量低密度串行外设接口(SPI)NOR芯片,面向重视成本的应用.
另一方面,是高密度并行芯片,面向强调性能的系统.
根据IHSiSuppli公司在三个季度内拆解分析的55个嵌入产品,这些产品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NOR芯片属于美国SpansionInc.
,在所有供应商中处于领先地位,如图所示.
Spansion,以及韩国三星电子和美国美光,提供的NOR芯片平均密度为数百Mb.
从2011年第三季度到今年第二季度,这三家公司占上述三个子领域中NOR芯片的53.
4%.
联发科晨星去年分别出货电视系统芯片市占40%,19%,两家合并后,NPDDisplaySearch认为,直接最直接冲击将是智能电视芯片供应链变化,但最终整体数码产品融合趋势,才是选择合并真正原因.
IHSiSuppli公司简报称:NOR闪存在手机和智能手机中的使用增长势头可能正在消退,但是NOR在汽车音响本体、工业领域和智能电网的运用日益突出.
Spansion一直在积极开拓NOR的新兴成长型领域.
-13-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半导体行业新闻周报剩下的46.
6%市场份额属于生产100Mb以下密度NOR闪存的厂商.
这类厂商包括台湾旺宏电子和华邦电子等大型厂商,以及台湾常忆科技和宜扬科技等规模较小的厂商.
NOR闪存用于存储少量可执行代码,传统上用于手机等产品之中,以实现快速读出操作和获得随机存取能力.
但基于NAND的嵌入式多媒体卡(eMMC)解决方案具备与NOR类似的能力,导致NOR闪存失宠.
2010年拆解分析显示,使用NOR闪存的手机占14%,而现在已经降到低于7%,主要用于三星智能手机之中.
然而,NOR厂商一直在积极向多元化方向努力,最近无线和嵌入领域的拆解分析都证实了这点.
NOR最引人瞩目的应用包括平板电脑.
尽管苹果新款iPad取消了NOR闪存,但NOR芯片出现在拆解分析的几款Android产品之中,包括华硕的EeeSlate和TransformerPrime;HTC的Jetstream和Flyer;三星的GalaxyTab10.
1LTE和7.
7.
三星的平板产品倾向于采用自有品牌的高密度多芯片封装NOR闪存,而其它平板则青睐分立的低密度SPI器件.
在汽车领域,NOR闪存的作用日益突出,用于满足汽车安全法规和管理用户舒适预期.
福特汽车、通用汽车、日产汽车和本田汽车的汽车音响本体,都含有230Mb以上的NOR闪存.
NOR供应商包括Microchip和美光,面向本田和丰田汽车;东芝,面向日产汽车;Spansion,面向通用和福特汽车.
另一个潜力很大的NOR闪存市场是工业领域.
QNAPSystems和BuffaloTechnology的网络附加存储系统使用美光芯片,UbeeInteractive和RuckusWireless的路由器都含有128Mb的NOR闪存.
NOR的一个新兴工业应用领域是智能电网,该领域中的馈线保护继电器等设备需要高密度NOR来帮助监控变电站输电线.
瑞典ABB集团制造的硬件中的全部NOR闪存,均来自Spansion,而美国SchweitzerEngineering-14-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半导体行业新闻周报Laboratories的解决方案则使用三星和Spansion的NOR芯片.
三星NOR很少出现在第三方产品之中,而Spansion则一直在积极开拓这个成长型领域.
第二代超极本对SSD需求猛增时间:2012-7-3来源:FM5固态硬盘(SSD)和相关组件厂商,包括LiteOn、LSI、Marvell、群联电子和SanDisk都整装待发,以满足超极本客户需求.
这些厂商都在为2012年下半年第二波超极本上市进行准备.
消息人士透露,宏碁将在第2代超极本当中,采用LiteOn生产的SSD,其中内建SandForce(LSI)和群联研发的SSD控制器.
另外,宏碁还收到来自美光、东芝的SSD样品,它们都希望成为宏碁第二代超极本SSD供应商.
宏碁预计将有一个以上的SSD供应商,分别提供2.
5英寸和迷你SATASSD产品.
华硕第2代超极本将大部分采用SanDisk提供的SSD,目前威刚成为华硕考虑中的第2家SSD供应商.
最终,华硕也会至少有2-3个SSD供应商,以尽量减少风险.
联想最近推出的IdeaPadU310和U410超极本,据称采用基于中国大陆的Ramaxel公司的SSD产品,控制器芯片由SandForce制造.
不过,联想还选择了SanDisk为其提供迷你SATASSD设备,用在ThinkPadEdgeE430和E530笔记本电脑当中.
消息人士称戴尔第二代超极本,预计将继续采用LiteOn提供的SSD产品,使用Marvell控制芯片.
行动装置需求拉抬IC设计旺时间:2012-7-3来源:FM5苹果iPhone掀起智能型手机热潮,三星GalaxyS3热卖,Google、微软相继推出自有品牌平板计算机,智能型手持装置可望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驱动力,工研院IEK认为,智能型手持装置对台湾IC设计产业贡献今年将明显提升,联发科(2454)、瑞昱(2379)、威睿及驱动IC、触控IC都是焦点.
平价智能型手机以中国市场最受关注,根据研究调查机构预估,今年中国智能型手机出货数量上看1.
8亿支,华为与中兴通讯出货量挤进全球前10大,联想与酷派年出货量也将破千万.
绕着智能型手机应用,联发科(2454)的手机基频芯片将是主要受惠者,而智能型手机对高分辨率驱动IC的需求,也将大大挹注驱动IC厂商,此外智能型手机均以触控为操控接口,使得触控IC,也成为当红炸子鸡.
联发科「MT6577」首颗3G双核智能型手机芯片上市,联想、华为与中兴将率先采用,联想新机「A789」7月上市,华为「闪耀」也会在7月底上市,两款双核手机零售价格都在1,500人民币以下,开启中国平价智能型手机时代.
法人推估,联发科在多款手机芯片出货畅旺之际,本月智能型手机芯片出货上看700万套,手机芯片出货可达4,000万套,新联发科成形,下半年价格压力稍稍解除,今年毛利率应可顺利保住4成.
威盛(2388)转投资的威睿,其CDMA基频芯片成功打入摩托罗拉等4GLTE智能型手机供应链,成长潜力不容小觑.
联发科并晨星后,瑞昱成为现存较具规模的独立Wifi芯片供货商,也是独立电视芯片供货商,国际大厂扩大释单机会大.
2012年下半年第二波超级本将会上市,SSD和相关厂商整装待发,以满足超极本客户的需求.
IEK认为,智能型手持装置对台湾IC实际产业贡献今年将明显提升,手机基频芯片,驱动IC和触控IC都会受益.
-15-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半导体行业新闻周报此外,智能型手机屏幕往4吋以上发展,分辨率也跟着提高,驱动IC方面以联咏(3034)、旭曜(3545)、奕力(3598)最具题材.
LEDLED中低阶晶粒产能过剩至明年或仍无法缓解时间:2012-7-4来源:SEMI随着LED照明市场的起飞,加上中国政府力推节能补助,带动陆厂大举扩增LED上游晶粒产能,自2011年起陆厂约新增420台MOCVD机台,总机数达720台,但在景气不明与人才短缺下,开机率仅有一半,在今年LED产业需求回温下,陆厂又开始启动挖角动作,业者预估,中低阶晶粒产能过剩状况明年仍无法缓解.
陆厂自2010年后在政府补助机台的带动下积极扩充产能,然而,受到2011年LED产业需求走弱,加上全球景气也受欧债风暴的冲击,政府补助中断,2011年中国新增MOCVD机台数从预估值由原先的700台下降至420台,据估计,全中国目前MOCVD机台共达720台,不过,受限于景气及人才缺乏,陆厂MOCVD开机数约在510台,开机率仅有一半,而今年LED照明市场的起飞,需求的回温让陆厂再度为MOCVD的开机与扩增产能祭出挖角策略.
晶粒业者透露,陆厂在2010年频频以高薪挖角台厂人才情况又将在2012年重演,虽然也有业者认为,今年陆厂挖角的影响性将降低,不过,对于台厂来说,不仅将承受成人才短缺的压力,同时,陆厂上游晶粒产能大举的开出,也将使供应链无法摆脱供过于求态势.
领先光伏多晶硅及硅片生产商将在2013年实现盈利时间:2012-7-4来源:PV-TECH2012年7月3日NPDSolarbuzz——光伏多晶硅价格在2012年预计比去年同期下降48%,硅片价格同比下降56%.
在严峻的价格下行情势下,中国只有12家光伏多晶硅制造商仍在继续生产,其中超过一半的企业大幅降低了产能利用率.
从整个行业来看,2012年预计硅片厂的利用率将仅为53%.
但是由于价格已经接近顶级制造商目前的现金成本,进一步的价格下跌预计将放缓至每年7%以下.
预计2013年多晶硅的平均价格为每公斤23美元,硅片平均价格为每瓦0.
25美元.
如NPDSolarbuzz2012第二季度多晶硅和硅片供应链季度报告所述,即使处于这样低的价位,领先制造商仍能实现盈利.
NPDSolarbuzz副总裁CharlesAnnis指出:"虽然在未来几年,光伏多晶硅制造商很难再像不久前一样获得30%以上的净利润,但领先的生产商把2013年的总生产成本目标定在每公斤20美元,至少可以获利.
"价格较低的多晶硅用于生产成本较低的光伏硅片.
硅片制造商正通过各种方法不断降低加工成本,如:减少砂浆消耗、提高回收比例、减少切口损耗、减少电力消耗、提高转换效率以及提高生产效率.
Annis补充说到:"成本竞争力较弱的光伏产业参与者中,很多将无法在新的低价环境中存活,但即便定价每瓦0.
25美元,顶级硅片制造商,特别是那些内部多晶硅供应成本较低的厂商的目标是12%或更高的利润率.
"在新的产业环境中,低价光伏多晶硅和硅片将成为常态,降低成本无疑是生存和成功的关键.
NPDSolarbuzz提到,光伏多晶硅价格在2012年预计比去年下降48%,硅片价格同比下降56%.
Solarbuzz副总裁指出:如果领先的生产商把2013年的总生产成本目标定在每公斤20美元,至少可以获利.
降低成本无疑是生存和成功的关键.
LED照明市场的起飞,加上中国政府力推节能补助,陆厂大举带动陆厂大举扩增LED上游晶粒产能,但在景气不明和人才短缺下,中低阶晶粒产能过剩状况明年仍无法缓解.
-16-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半导体行业新闻周报LED行业增长快速OLED将被看重时间:2012-7-4来源:FM5从2011年下半年以来,国内LED企业的出口订单锐减,而国内市场大规模需求尚未启动.
在此行业背景下,中下游LED企业正从芯片封装、OLED等领域寻求突破.
根据近日北京大学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与国泰君安研究所联合举办的LED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研讨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LED行业总产值为1500亿元,未来3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
其中,LED下游应用广泛,显示屏、背光、景观照明和室内照明占比75%,其中室内照明市场规模250亿元,是LED下游应用增速最快的部分,预计2015年将达到1000亿元,未来4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核心技术缺失,大部分的LED芯片都依赖国外企业,国内LED下游成本短时间较难下降,中下游市场由于参与企业众多,企业毛利快速下降成为市场参与者的主要担忧.
不过,许多LED企业逐渐把重心从芯片代工转移到芯片封装领域,形成产能转移.
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秘书长、北大环境与能源学院副教授金鹏表示,"芯片代工厂的自动化程度高,技术进步导致研发、设备折旧在营收比例较大,而劳动力成本占比较小;而芯片封装行业恰恰相反,这促使封装公司更有动力将产能向大陆转移.
"这是当今中下游LED企业赢利的一大契机,例如台湾的矽品精密的营业利润率为10%,而劳动力成本为17%.
降低劳动力成本,向封装芯片业务转移,将为中下游LED企业带来新的机会.
OLED产业发展也为LED企业提供新的赢利增长点.
OLED具备轻薄、省电性能,广泛应用于MP3播放器屏幕等电子产品,OLED显示技术也被认为是下一代主流的电视显示方式.
高工LED产业研究院院长张小飞看好OLED未来的发展,主要是因为"比起LED,OLED可以激发更多的创意,满足更多的个性化需求".
早在2012年4月,韩国电器巨头三星和LG就宣布将大量生产OLED面板.
据行业专家了解,国内众多LED企业今年下半年将着力发展OLED,追赶日韩企业,以期在OLED领域奠定产业地位.
LED中低阶晶粒产能过剩至明年或仍无法缓解时间:2012-7-4来源:SEMI随着LED照明市场的起飞,加上中国政府力推节能补助,带动陆厂大举扩增LED上游晶粒产能,自2011年起陆厂约新增420台MOCVD机台,总机数达720台,但在景气不明与人才短缺下,开机率仅有一半,在今年LED产业需求回温下,陆厂又开始启动挖角动作,业者预估,中低阶晶粒产能过剩状况明年仍无法缓解.
陆厂自2010年后在政府补助机台的带动下积极扩充产能,然而,受到2011年LED产业需求走弱,加上全球景气也受欧债风暴的冲击,政府补助中断,2011年中国新增MOCVD机台数从预估值由原先的700台下降至420台,据估计,全中国目前MOCVD机台共达720台,不过,受限于景气及人才缺乏,陆厂MOCVD开机数约在510台,开机率仅有一半,而今年LED照明市场的起飞,需求的回温让陆厂再度为MOCVD的开机与扩增产能祭出挖角策略.
晶粒业者透露,陆厂在2010年频频以高薪挖角台厂人才情况又将在2012年重演,虽然也有业者认为,今年陆厂挖角的影响性将降低,不过,对于台厂来说,不仅将承受成人才短缺的压力,同时,陆厂上游晶粒产能大举的开出,也将使供应链无法摆脱供过于求态势.
2011年LED照明市场起飞,中国政府力推节能补助,陆厂大举扩增LED上游晶粒产能,但是开机率仅有一半.
今年尽管需求回温,业者预估中低阶晶粒产能过剩状况明年仍无法缓解.
未来3年,LED行业总产值将增长达到25%.
其中下游应用广泛,室内照明增速最快.
但是由于核心技术缺失,短时间下游成本难以下降.
OLED的优势将为LED企业提供新的盈利增长点.
-17-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半导体行业新闻周报移动终端2012年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将成长至1.
4亿支时间:2012-7-5来源:EET-CHINA2012年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发展备受瞩目,不仅华为与中兴通讯出货排名挤入全球前十大,联想与中国无线(品牌名称为酷派)年出货量也有望进入千万俱乐部.
DIGITIMESResearch分析师汪贯中表示,在大陆市场,华为与中兴为保毛利而扩大产品线价格带,往中高端机种发展,将面临其他品牌在低端市场猛烈攻击,出货量虽双双较2011年成长,但出货比例将会下滑,各自由2011年16%与11%跌至2012年12%与9%.
联想与联发科合作关系密切,享有优先出货优势,有利其主攻低端市场;酷派向智能手机转换快速,2012年将占其手机总出货量约七成;汪贯中预期两者2012年智能手机出货将分别达1,200万支与1,110万支.
他说明,虽之前分析2012年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将成长至1.
4亿支,但三星与苹果将取下其中四成占比;而今预期华为、中兴通讯、联想与酷派等四大业者在大陆市场出货将再夺下四成占比,预期将导致其他品牌市场发展空间有限.
联发科推低价双核平台价格战加速手机业生态变革时间:2012-7-4来源:FM5互联网厂商跨界智能手机领域,强势搅动着整个产业链,上游的芯片厂商陷入了新一轮的压价竞赛.
手机应用软件竞争加剧,芯片厂商需要顺势调整产业布局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混战加剧的背景下,2G时代的芯片霸主联发科再次寄望低价探寻3G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逆袭之路.
6月27日,联发科发布了双核智能机平台MT6577,将全力进攻中低阶手机市场.
联发科发布双核智能手机芯片MT6577受到追捧,互联网企业跨界智能手机领域,它们可以自主的完成手机硬件的拼装和软性服务的加载,这为芯片厂商进一步拓展产业链提供了机会,未来很可能将有更多的是手机厂商与芯片厂商合作预置应用.
2012年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发展备受瞩目,不仅华为与中兴通讯出货排名挤入全球前十大,联想与中国无线(品牌名称为酷派)年出货量也有望进入千万俱乐部.
Digtimesresearch分析师称2012年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将成长至1.
4亿支,三星与苹果将取下其中四成占比,预期华为、中兴通讯、联想与酷派等四大业者在大陆市场出货将再夺下四成占比.
-18-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半导体行业新闻周报联发科"质优价廉"的智能手机平台一出炉就受到了众多厂商的追捧,然而市场不单单只有联发科,面对巨大的"蛋糕",诸多智能手机芯片厂商已经开始行动.
未来手机厂商之间是应用的竞争,参考设计或将融入基础设计中,这是芯片厂商未来需要做的.
市场混战,联发科低价芯片受追捧在智能机不断普及,特别是在千元智能机横扫市场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手机厂家,包括国内诸多山寨机厂商都纷纷转型做智能手机,互联网巨头更是卯足了劲往里钻,怀着各自对手机市场的美好憧憬,陆续推出了自己的千元智能机.
众多厂家难免会出现"偶遇"的情况,6月28日,小米手机抽奖活动、360特供机AK47、北斗手机网小辣椒手机、盛大手机预售就上演了一场互联网手机"撞机"大戏.
智能手机大战,市场从不相信"鼓吹"与"互相掐架",操作系统、软件、制造工艺等方面配合良好的手机才有可能获得青睐.
各厂商在不断宣扬自己的手机质优价美的同时也纷纷向顾客展示出自己的"芯"意,以期望从市场得到好的回报.
手机终端相互掐架尤其是最近闹得风风火火的"小3之战",让芯片厂商频频上镜,这对芯片厂商来说或许并不是坏事.
曾经被形象的誉为"山寨之王"的联发科最近频繁的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先是并购晨星,继而发布双核智能手机芯片MT6577,其低价高效性能一下子就吸引了众多国内手机厂商的眼球,在发布之初就受到金立、步步高(002251)、oppo、中兴和TCL等厂商的关注.
"未来芯片厂商之间在低端市场的大战将会更加激烈.
"艾媒咨询CEO张毅认为.
看得出,联发科在此时推出双核智能机平台,无疑为这场战争添了一把火.
"双核智能机是大势所趋,我们认为2012年到2013年,双核会逐渐成为智能机市场的主流.
"芯片厂商联发科中国大陆区总经理吕向正如是说.
竞争加剧,芯片厂商借势扩张随着互联网大佬的加入以及传统手机厂商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智能手机成为了众多芯片厂商心中的美味"大蛋糕".
芯片厂商也不再局限于各自此前的差异定位,高通、联发科已经开始进军低端、中高端芯片市场.
过去几年在国内低端手机市场大放光芒的"山寨之王"联发科在进入智能机时代时"慢半拍"让其遭遇困境,中低端手机芯片市场份额不断被对手蚕食.
尽管联发科今年初接获了华为、中兴等知名品牌订单,并将2012年全球出货目标由5000万上调至7500万,但从联发科发布的今年一季度财报看来,其净营收约为196亿新台币,较上一季度下滑13.
3%.
最新公布的今年4、5月份营业额,也较之前的月份也出现了环比3%左右的微降.
此次联发科宣布并购竞争对手台湾晨星半导体公司后,发布了双核智能机平台MT6577,能否重塑昔日低端手机芯片霸主地位备受业界瞩目.
联发科在中国最主要对手是高通和展讯,目前高通QRD计划进展良好,今年共增加30个新客户,推出27种新产品;展讯方面,预计今年全年智能手机芯片的发货量将超过2000万;此外,英特尔6年后重返芯片领域,并表示既会做高性能芯片,也会出廉价芯片,同时还会推出类似联发科的"交钥匙"模式,为智能手机厂商提供全套解决方案.
智能手机芯片市场已经明显感受到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大混战的火药味儿.
在市场中如何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进而提高市场占有率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已经成为高通、联发科、展讯等手机芯片厂商需要考虑的问题.
互联网手机的兴起加上各个厂商的纷纷介入,无疑为芯片生产厂商打开了另一条出路,为其扩大市场份额提供了另外一种渠道.
互联网厂商搅局或改写手机产业生态互联网厂商进入智能手机市场,它们一直表达着这样的的观点:硬件低利润甚至零利润,靠内容软件挣钱.
-19-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半导体行业新闻周报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手机厂商之间是应用软件的竞争,而不是硬件和参考设计的竞争.
过去的模式中芯片厂商与第三方应用厂商、终端厂商之间的合作是分开的,芯片厂商仅仅提供单纯的硬件部件,产品的组合是由手机厂商完成,而软性服务则由第三方应用厂商或者说手机厂商的合作者完成.
如今互联网厂商入局,它们可以自主的完成手机硬件的拼装和软性服务的加载,这为芯片厂商进一步拓展产业链提供了机会,未来很可能将有更多的是手机厂商与芯片厂商合作预置应用.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对于手机上应用的要求更高.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芯片厂商就应该更加的注重技术革新,通过和不同的产业链节点合作,不断为消费者提供性价比更高、更容易设计的产品以及更多的附加应用.
这也将成为芯片厂商未来研发的重点.
2016年平板计算机超越笔记本电脑时间:2012-7-4来源:FM5美国市场研究机构NPD昨天(3日)指出,由于消费者转向类似iPad等新型产品,预料在2016年以前,平板计算机的消费者会超过笔记本电脑.
这项研究指出,在未来几年中,平板计算机将是行动计算机市场「成长的驱动者」.
研究指出,包括平板计算机在内的行动个人计算机订货量,将从今年的3亿4,700万部,到2017年增加到超过8亿零900万部.
其中笔记本电脑的订货量,预料将从今年的2亿零800万部,增加到2017年的3亿9,300万部.
而平板计算机的订货量,将从今年的1亿2,100万部,增加到2017年的4亿1,600万部.
研究指出,平板计算机成长的主要动能,来自北美、日本和西欧,占今年订货量的66%,并且在未来几年都将依然维持在60%的范围.
研究指出,消费者偏好的行动计算机装置,正在从笔记本电脑转向平板计算机,在成熟市场尤其明显.
根据NPD在5月发布的最新一季对行动装置的调查,苹果的iPad占所有平板计算机市场的62.
8%,三星虽然排名第二,市占率却只有7.
5%.
iPadmini出货量有可能达3500万台时间:2012-7-4来源:FM5市场研究公司NPDDisplaySearch称,苹果计划生产iPadMini,目前面临的只是批量生产问题.
NPDDisplaySearch分析师理查德·希姆(RichardShim)表示:"苹果计划生产7.
85英寸平板电脑,并制定出一个批量生产目标.
我目前还不知道该产品的名称,但我确定这是一款平板电脑.
"NPDDisplaySearch与供应链公司有联系.
希姆表示平板电脑即将投产,并表示"一切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我们知道生产线,也知道即将生产的玻璃面板数量.
"希姆指出:"这些都是供应链迹象,根据供应链特性,计划还可能改变.
"一家中文网站报道称,苹果生产小尺寸平板电脑的供应链迹象日益明显.
报道称iPadMini将采用IGZO显示屏,借助该技术能够使显示屏厚度更薄.
尽管希姆无法证实iPadMini是否采用IGZO显示屏,但他表示苹果告诉其供应商希望产品转向该技术.
相关报道称iPadMini定价299美元.
预计2013年产量约3500万部.
NPD称苹果计划生产iPadMini,虽然无法证实iPadMini是否采用IGZO显示屏,但是苹果告诉其供应商希望产品转向该技术,预计2013年iPadMini产量约3500万部.
NPD指出,2016年以前,平板计算机的消费者会超过笔记本电脑,在2017年增加到超过4亿零1600万部.
-20-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半导体行业新闻周报三星仍占据美国手机市场头名苹果第三时间:2012-7-3来源:FM5北京时间7月3日早间消息,美国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周一发布了最新的美国移动市场月度研究报告,对截至2012年5月的三个月时间里的手机使用量进行了图表分析.
三星仍以25.
7%的份额占据美国手机市场头名,LG和苹果分列2、3位.
报告显示,在这一时间段里,美国市场中共有2.
34亿名年龄在13岁及以上的用户使用移动设备,与2月发布的上一份报告保持一致.
其中,三星占据手机厂商头名位置,所占份额为25.
7%;Android占据操作系统头名位置,所占份额为50.
9%,苹果iOS为31.
9%.
自2月份comScore发布上一份报告以来,三星在移动用户市场上所占份额几乎没有发生改变,仅增长0.
1个百分点;排在三星后面的手机厂商是LG,所占份额为19.
1%;苹果位列第三,为15.
0%;摩托罗拉第四,为12.
0%;HTC第五,为5.
1%.
报告表明,Android再次成为最流行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所占份额为50.
9%,与2月相比略微上升0.
8个百分点;苹果iOS所占份额为30.
2%,但与2月相比上升了1.
7个百分点;RIM占据第三的位置,为11.
4%,但其所占份额正在下降.
在5月报告中,RIM所占市场份额下降了两个百分点,在2月发布的此前一次排名中则下降2.
9个百分点.
微软所占份额为40.
%,塞班为1.
1%,与前三家公司一同位列前五.
comScore还对除了打电话以外的其他功能的使用量进行调查.
报告显示,5月美国有74.
5%的手机用户曾使用短消息服务;移动应用的使用量上升1.
6个百分点,至51.
1%;网络浏览器使用量上市0.
6个百分点,至48.
8%.
comScore发现,越来越多的用户正在使用应用而非网络浏览器.
comScore在2月发布的报告显示,移动应用和网络浏览器的使用量分别为47.
6%和47.
5%.
但是,应用的使用量一直都在增长,去年12月份大幅上升5.
1个百分点,而在5月报告中再度大幅上升.
在美国移动用户中,社交网站的使用量上升0.
6个百分点,至36.
7%;游戏上升1.
3个百分点,至33.
5%;音乐上升2.
2个百分点,至27%.
Nexus10曝光搭载四核处理器时间:2012-7-3来源:FM5苹果与谷歌的恩怨还在继续,最近不少传闻都称,苹果准备推出iPadmini来对抗Nexus7,而同样谷歌也想继续挑战iPad的地位,所以打算带来10寸平板Nexus10.
今天台湾电子时报从产业链获取消息称,谷歌已经向胜华科技和友达光电处采购了将近50万块10英寸触控面板.
此外,消息人士还透露称,谷歌目前的确是在为量产Nexus10做准备,而他们将会选择在今年秋季发布它,其配置与现在Nexus7基本保持一致,运行Android4.
1系统,搭载Tegra3四核处理器等.
与此同时,该人士还透露称,Nexus10将有16GB和32GB版本两个容量供选择,其中16GB的售价约在299美元左右,约合人民币1900元.
Win8新机出笼笔电代工9月增温时间:2012-7-3来源:FM5笔电产业第2季成长动能不如预期,不过微软Win8新平台预计10月问世,搭载Win8的机种将从9月陆续出货,出货动能将自9月增温.
谷歌向胜华科技和友达光电处采购了将近50万块10英寸触控面板,为量产Nexus10做准备.
Nexus10将运行Android4.
1系统,搭载Tegra3四核处理器.
comScore发布最新美国引动市场月度研究报告.
三星占据手机厂商头名位置,所占份额为25.
6%;Android占操作系统头名位置,所占份额为50.
9%,苹果iOS为31.
9%.
-21-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半导体行业新闻周报笔电产业第2季成长动能普遍不如预期,不过微软Win8新平台预计10月问世,宏碁、华硕搭载Win8的机种将从9月陆续出货,纬创、仁宝等代工厂经过7、8月淡季后,出货动能将自9月增温.
受到全球消费买气不如预期影响,品牌厂第1季底拉货力道转向保守,因此影响代工厂陆续下修出货预估量.
其中,纬创率先调整,从原本评估第2季成长5%,改为季减5%,外资圈甚至预估季减幅度恐达10%;仁宝则从季增15%下修为8~10%;广达原评估季增5~10%,目前预估仅成长5%.
代工厂表示,配合英特尔IvyBridge新款处理器上市,新款笔电及Ultrabook已经在6月启动一波拉货潮,考虑Win8新平台推出前导致买气观望,品牌厂因此严控库存,代工厂7、8月出货力道偏向保守,预估待9月Win8新笔电、Ultrabook开始出货,业绩成长力道才会转强,所以今年高峰似乎有从第3季往后递延到第4季的状况.
先前广达副董事长梁次震透露,目前市场景气不易预测,且受Win8观望效应影响,今年返校潮热度将不明显,预估第4季才是今年高点.
和硕执行长程建中也认为,第3季客户普遍保守,因此第3季笔电出货量约减少个位数百分比,但消费性电子受旺季带动成长,网通产品(含iPhone)应与第2季持平,加减之后可望补足PC下滑缺口,第4季再重启高成长动能.
观察第2季,代工厂受到5月出货基期较低影响,6月出货将有二位数跳增表现,其中纬创下修第2季出货季增率,以最差的季减10%预估,6月出货将达285万台,较5月出货的230万台成长24%.
仁宝5月出货量约300万台,若以第2季季增8%估算,6月出货约359万台、月增率近20%.
广达因有苹果Macbook大单,出货相对有支撑,以第2季季增5%估算,6月出货量约536万台,比5月450万台增加也近2成.
PC出货量下降市场初现萎靡时间:2012-7-3来源:FM5来自市调机构Gartner的数据预测说,2012年全球PC出货量预计将为3.
63亿台,相比去年的3.
65亿台缩水0.
4%,这将是2001年互联网泡沫之后PC市场的第二次负增长.
Gartner指出,下滑主要来自桌面台式机,年出货量预计将减少大约300万台,与此同时,笔记本出货量虽然会有5%的增长,但相比往年两位数的成绩也黯淡了许多.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平板机了.
感谢iPad、Nexus7以及下一代KindleFire、iPadmini的推动,预计今年平板机的市场总规模会猛增80%而达到1.
1亿台.
如果PC、平板机算在一起,全球客户端计算设备的年出货量将达4.
85亿台,比去年的4.
24亿台增长14%.
面板iPadmini9月量产面板LG、友达供应时间:2012-7-6来源:SEMI《华尔街日报》周三(4日)引述知情人士透露,苹果亚洲零件供应商正准备在9月份量产较小版的iPad平板计算机,显示产品上市时间已不远.
Gartner数据预测,2012年全球PC出货量预计将为3.
63亿台,相比去年缩水0.
4%.
而PC、平板机算在一起,全球客户端计算机设备比去年增长14%.
苹果亚洲零件供应商南韩乐金显示及台湾友达正在准备9月份量iPadmini.
-22-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半导体行业新闻周报其中2名消息人士指出,缩小版iPad屏幕尺寸可能小于8寸;相较于历来推出的各代iPad,屏幕皆为9.
7寸.
而匿名苹果零件供样商主管还于本周表示,苹果已告知他们准备缩小版iPad量产工作.
另名知情人士称,苹果这回合作面板厂,包括南韩乐金显示及台湾友达.
分析师指出,推出较小版本的平板计算机,将有助苹果在日渐拥挤的市场上维持统御地位.
包括三星、亚马逊及新加入的Google等对手,皆推出了7寸左右大小的平板计算机产品.
另一大对手微软上个月也推出了Surface平板,抢攻硬件市场.
能效补贴将多增200万台彩电需求时间:2012-7-6来源:SEMI中国能效补贴实施从2012年6/1开始实施,预计为期1年.
市场研究机构NPDDisplaySearch指出,这项政策对于品牌厂商在传统第二季度销售淡季时之面板采购应有所刺激,而这波能效补贴项目预期也将在今年底前额外刺激出约200万台彩电在中国的销售量,特别是在LED背光电视机种的部分,由于符合能效指数,应可获得补贴而获益.
至于未能符合能效指数的CCFL背光电视机种销售可能将加速退出中国内陆市场,LED背光电视将进一步取代CCFL背光机种.
根据NPDDisplaySearch调查,目前中国部分本土液晶电视厂商自制模块和部分面板厂商的中低阶LED背光面板模块,都还无法达到中国制定的能效指数,因此本土面板厂和本土模块厂被要求必须重新进行背光模块设计,例如重新使用增亮膜以提高透光率、使用高能效电源等等.
基本上,由于最高能效(EEI=1.
9)和符合能效(EEI=1.
7)补贴产品的补贴价差仅为50人民币,使得电视厂商综合评估成本和效率后,并不会将全部能效产品能效指数提升至1.
9的最高能效系数.
不过,整体而言,NPDDisplaySearch认为,随着能效补贴政策的逐步公布,符合能效标准的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将可获得100-400人民币不等的补贴.
预料这些符合能效的平面电视将在2012年中国国庆节前大规模开始销售,终端售价的降价幅度估将落在5%-20%间.
特别是能效指数各尺寸区段(19寸-31寸、32寸-41寸、42寸及以上)内的最小尺寸或各尺寸区段售价最低的平面电视、降幅最大.
据初步测算,这波能效补贴引起的降价促销,将以32寸电视的售价降幅最大,其次为19寸和42寸平面电视.
而目前中国面板厂商主要生产的电视面板尺寸就是32寸及以下尺寸产品.
换言之,这波能效补贴政策或许将可带动中国本土面板厂在相关尺寸电视面板之出货成长.
NPDDisplaySearch中国市场研究总监张兵表示,虽然中国能效补贴在6月份开始实施,目前对平面电视销售带动效应还未完全显现,一方面6、7月份本身为电视需求的传统淡季,另一方面能效补贴的相关细则并未完全公布.
张兵说,部分品牌厂商虽已展开相关促销活动,但按照当前的补贴流程,要求渠道商和品牌厂商预支补贴款项,待销售完成之后才能分月向政府申请补贴,这也增加了渠道商、甚至是品牌商的资金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到推动能效补贴政策的积极性.
因此,能效补贴成效如何,还得密切观察后续补贴政策细则和渠道厂商推进状况.
面板采购Q3续增京东方成第二供应商时间:2012-7-5来源:SEMI国内厂商面板采购量在今年5月份出现下滑.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NPDDisplaySearch最新月度LCD报告(MarketWise-LCDIndustryNPDDisplaySearch最新月度LCD报告称2012年5月份出货至国内厂商电视面板较4月下降14%,今年第三季面板采购量可望呈现温和成长态势.
京东方的32寸面板出货量首度超过了友达和韩国面板厂商,成为中国电视厂商第2大面板供应商.
NPDDisplaySearch指出中国能效补贴而这波能效补贴项目预期也将在今年底前额外刺激出约200万台彩电在中国的销售量,特别是在LED背光电视机种的部分,由于符合能效指数,应可获得补贴而获益.
-23-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半导体行业新闻周报Dynamics),2012年5月份出货至国内厂商电视面板较4月下降14%.
展望后市,NPDDisplaySearch预估,今年6月份国内液晶电视面板采购量可能强劲反弹,较5月份成长14%.
而今年第三季面板采购量可望呈现温和成长态势:7月采购量估月增3%,8月采购量估月增5%,9月采购量估将与8月份持平.
个别厂商来看,今年5月份,国内电视面板供应版图出现较大变化.
中国北京京东方在今年5月份于中国市场的电视面板出货量,则首度超过了友达和韩国面板厂商,成为中国电视厂商第2大面板供应商.
主要系因为台韩面板厂较无意增加32寸电视面板生产,而将产能重新配置至其他尺寸和应用面板的供应.
但于此同时,京东方系不遗余力地扩大32寸面板供应,电视品牌厂也因此积极采购京东方的电视面板.
除了中国本土厂商之外,一些面临32寸电视面板供应紧张的海外一线品牌大厂亦逐步加大了对京东方32寸面板之采购量.
至于奇美依然是中国品牌厂商最大的面板供应商,虽然5月份出货量略低于既定目标,但奇美还是乐观调升了6月和7月的出货目标.
惟因产能瓶颈问题,预料奇美今年第三季恐无法根据需求而增加供给,使得奇美今年第三季各月份出货数量可能大致平均.
对于今年5月份中国电视面板采购量下滑,NPDDisplaySearch说明,主要原因包括:五一假期电视销售低于预期、品牌厂调低节后短期内销和海外销售目标,加上新能效补贴措施在5月底宣布后导致部分未达要求的面板采购被下调.
尽管预期第三季采购量可望温和增长,不过,分析师也发现,中国本地品牌厂商似乎对第三季度电视需求倾向保守,或许是因为在不确定能效补贴拉动成效如何的前提下,品牌业者并不愿意在第三季度中期提前备货.
据调查,今年5月份国内液晶电视销售较去年同期成长幅度仅约5%,主要原因为节假日销售状况不理想.
这也导致电视整机库存偏高约2-3周,电视面板也出现大约2周的额外库存,但整体库存水位尚在可控范围之内.
虽然整体库存偏高,但部分品牌厂商仍然存在面板结构性供应紧张的状况,特别是热销的42寸机种,甚至是部分32寸规格的面板.
此外,包括TCL、海信和海尔在内的本土厂商也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并在海外市场取得稳定增长,某种程度上亦引起一些区域之间供需失衡的状况.
一方面整体(中国)内需整体市场库存水位偏高,另一方面部分厂商、部分产品和部分区域却在6月以及7月出现结构性供应紧张的状况.
本土彩电企业寻求面板供应国产化时间:2012-7-4来源:SEMI上游核心技术缺失,经营成本持续上升,外需疲软……特别是从今年4月开始,面板进口关税上调,这都给深圳的彩电企业蒙上一层"阴云".
记者昨日从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获悉,尽管困难重重,但面对重重生产经营压力,深圳彩电制造企业采取多种手段积极应对困难,目前已取得了一定效果.
难题一核心技术缺失液晶面板大多依赖进口对于本土彩电企业而言,产业链中上游核心技术的缺失一直是国产彩电品牌共同的难以逾越的屏障.
深圳调查队最近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以液晶电视为例,调查中的各家彩电厂家均表示,占电视机整机材料成本60%以上的核心部件液晶面板,大多依赖进口.
即使目前众多国内彩电厂商开始全面涉足上游核心技术的研发,一些彩电龙头企业合作投资的液晶模组、液晶面板项目也已实现量产,但是组成液晶面板的关键材料,技术含量和利润最高的液晶玻璃基板仍不能实现本土化生产.
由于核心技术缺失,液晶面板大多依赖进口,随着面板进口关税上调,本土彩电企业开始寻求面板供应国产化.
TCL、创维、康佳等本土企业都已开始涉足上游技术的开发.
-24-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半导体行业新闻周报深圳调查队表示,缺乏核心技术,除了不利于彩电企业提高成本掌控度,增强一体化设计制造能力外,还涉及企业本身的权益.
"比如,目前平板电视屏保三年在彩电整机生产企业得到落实,但上游显示屏制造企业的保修期普遍仍只有18个月,这无疑增大国内企业的售后服务成本.
"难题二面板进口关税上调企业利润大幅下滑与其他企业一样,深圳彩电企业面临着原材料、人工、房租、水电等费用上涨的压力,企业营运成本不断上升.
特别是从今年4月1日起,对32英寸及以上不含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板上调进口税率,取消3%的暂定税率,恢复到之前的5%,这给彩电企业更是一记重要的打击,因此液晶电视的整机成本将增加约1%.
一家彩电企业的生产部门主管华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彩电企业是一个低利润行业,本土彩电企业的平均净利润只有2%左右,最多3%,而面板一般占整机成本的70%左右.
"华先生说,"若面板成本提高2%的话,整机成本将推高1个多百分点,这也就意味着,彩电企业的平均利润急剧下滑一半,只剩区区一个多百分点,少得可怜.
"企业应对:提高面板的国产化率不过,可喜的是,在成本压力面前,深圳本土彩电企业也看到了掌握成本的关键——提高面板的国产化率.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TCL、创维、康佳等本土企业都已涉足上游技术的开发,从附加值较低的后端整机制造,向高附加值的液晶模组、LED元器件、液晶面板等上游核心技术方向转移.
而为了降低制造成本,一些企业开始转向采购国内的液晶面板,"进口与国产面板价格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没有关税,地产地销,物流成本相应减少.
"一家彩电企业的负责人对记者说.
而另据了解,一些外资企业也加快了在我国制造液晶面板的速度来抵消关税上涨所带来的成本压力.
"目前国内彩电厂家甚至外资彩电企业正在对国内面板品质进行评测与试用,而随着国内面板质量的提升,面板依赖进口的局面有可能被打破.
"深圳调查队表示.
全球各大厂商争相量产OLED面板时间:2012-7-3来源:SEMI量产!
量产!
近日来,全球面板行业充斥着这样的声音.
台湾面板企业友达和奇美均表示,今年下半年将大规模量产OLED面板,两家企业还将进一步加强与上游供应商和设备提供商的合作,以确保与韩国厂商势均力敌.
而就在几天前,日本企业索尼和松下发表联合声明,不仅要合作生产OLED电视,还将联合研发OLED显示屏制造技术,并于2013年进行大规模生产.
因为轻薄和节能的特点,OLED显示技术被公认为下一代主流的电视显示方式,早在今年4月,韩系电子巨头三星和LG就在OLED面板领域抢先布局.
当时,三星和LG宣布将大规模量产OLED面板,以降低成本.
一直以来全球面板行业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呈三足鼎立之势,为不丧失竞争优势,中国台湾和日本企业正在OLED面板领域大步追赶.
此外,新崛起的内地面板企业也希望借OLED面板奠定产业地位,京东方股份公司总裁张宇此前向记者介绍,目前京东方在鄂尔多斯投建的5.
5代AMOLED生产线项目今年底厂房将封顶,而目前北京8.
5代线项目也正在做技术改造,部分生产线将改造成OLED面板生产线.
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日前也透露,TCL决定加快下一代显示技术的产品研发,并将在今年下半年建一条OLED面板实验线.
不过,业内专家提醒,虽然各方都急于量产,抢占先机,但OLED面板技术的研发和良品率的提高才是目前竞争的关键.
全球面板行业都在抓紧投入量产OLED面板,其中韩国领先布局,台湾,日本紧追其后.
内地面板企业也希望加快OLED面板生产线研发和技术改造.
-25-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半导体行业新闻周报厂商热衷AMOLED大尺寸电视将量产时间:2012-7-3来源:SEMILED技术发展于1980年代,商业化应用则始于1990年代后期;近年来有不少厂商热衷于发展AMOLED显示技术,其中以三星移动显示(SMD)5.
5代生产线为代表,同时SMD与LGDisplay也已经分别公布其8代线AMOLED投资计划.
其他面板厂商则不论是新进入或曾经退出并重新进入者有友达光电(AUO)、新奇美(CMI)、彩虹(IRICO)、天马(Tianma)与京东方(BOE)等等,均在AMOLED的技术上逐步开发并逐渐取得一定的进展.
随着全球面板厂商纷纷将研发重点转向AMOLED面板,AMOLED已成为下一波面板技术决战点,尽管目前韩国面板厂进度领先群雄,不过日系厂商如夏普、Panasonic预计从2014年起陆续加入大尺寸AMOLED产能,市场预计,日、韩面板大厂将在2015年重新决战,而台系面板厂虽然目前只有中小尺寸有量产能力,但未来仍有机会抢下入场门票.
在今年的美国消费电子展上,三星和LG同时推出了55英寸的AMOLED面板,标志着大尺寸AMOLED的将逐渐兴起.
从技术路线上来看,AMOLED的技术在目前的产业化初期应该就呈现出技术多样化的特征.
一方面带来了技术壁垒,但同时也带来了创新空间.
AMOLED面板技术以三星最领先,目前市占率在九成以上,但只有小尺寸产品量产,主要应用于智能型手机,应用于电视的大尺寸产品预计今年内量产,LG显示器(LGD)也计划今年量产,而且两家韩厂的品牌都打算在今年推出AMOLED电视.
随着韩国2家面板厂三星(Samsung)与乐金(LGD)积极布局AMOLED面板,加速导入在8.
5代厂的量产时程,预计下半年将陆续推出AMOLED面板55寸的高阶电视问世,Displaybank认为,AMOLED的TV面板可望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缓步增加,并在2013年下半年快速成长,并乐观估计55寸AMOLED面板的生产成本将下滑到大量生产初期价格的2/3水平,甚至在2016年大尺寸AMOLED面板将面临供不应求.
NPDDisplaySearch预测AMOLED电视将于2017年达到1000万台以上的规模.
虽然在AMOLED电视面板量产初期会有规模经济不够、量产稳定性不够以及成本过高等问题,但在电视品牌厂商追求产品差异化的动机之下,预计将会有策略性的AMOLED电视订价方式,以刺激终端市场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台湾面板制造商友达光电(AUO)和奇美(CMI),将从下半年开始,大规模生产AMOLED面板,同时进一步加强与上游供应商和设备提供商的合作,以保持与韩国AMOLED厂商竞争.
友达已宣布在今年第2季量产小尺寸AMOLED面板,奇美电日前也表态对小尺寸AMOLED面板有量产能力,预计第四季量产.
国内面板厂也正积极加入全球主动式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MOLED)量产行列.
继三星显示、乐金显示与友达先后量产AMOLED面板后,国内业者亦纷纷跟进布局,甚至投资兴建最先进的5.
5代AMOLED生产线,预计2013年底将可陆续投产,分食中小尺寸AMOLED市场商机大饼.
上海天马微电子AMOLED技术总监黄维邦指出,国内OLED产业链渐具雏型,包括面板、材料、光罩、封装玻璃(EncapsulationGlass)等供应商已然到位,日后将成为国内发展OLED的能量.
触控市场变化薄膜型触控面板翻身时间:2012-7-2来源:SEMI今年触控面板市场可能有所变化.
去年受到苹果Apple两大热门商品iPhone和iPad畅销带动,双层玻璃G/G结构的玻璃型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成NPDDisplaySearch预测AMOLED电视将于2017年达到1000万台以上的规模.
目前只有小尺寸产品量产,大尺寸AMOLED将逐渐兴起.
今年触控面板市场可能有所变化.
随着苹果新一代iPhone改用in-cell触控技术,其原来使用的G/G结构触控面板在新机种导入越来越少.
未来手机触控面板将有机会由波模型结构触控技术胜出,OGS触控技术则是在11寸以上的中大尺寸产品市场可以与薄膜型触控面板平分秋色.
-26-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半导体行业新闻周报为触控技术主流,但因Apple新一代iPhone可能采用单片整合型触控面板in-cell技术,而非苹果系品牌厂商的新机种,不是继续采用薄膜触控面板,就是改用单片式触控面板(in-cell、on-cell、TouchonLens或称OneGlassSolution等等),这个情况可能会使G/G、薄膜型、单片式、面板整合型等不同触控面板技术呈现此消彼长之发展.
目前可能发生的3种情况,分别是双层玻璃G/G结构触控面板式微、单片式触控技术或面板整合型触控技术快速崛起,也可能是薄膜型触控面板咸鱼翻身.
上述情节主要是从几个事件或现象所推测而来.
首先,过去主导触控面板产业发展的双层玻璃型电容触控面板、所谓G/G结构触控面板,其实一直只有1家大客户在支撑,就是苹果Apple.
但因Apple考虑改用in-cell触控技术导入其新一代智能型手机iPhone5,在新旧产品切换影响下,已经造成今年以来G/G结构触控面板出货量明显减少.
再者,另一家采用G/G触控面板的重要大厂Amazon亚马逊虽然其7寸的KindleFire,与苹果的NewiPad同样继续采用G/G结构触控面板,但据传,Apple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推出的iPadMini,以及Amazon规划中的小尺寸平板计算机新机种,都可能会改用薄膜型触控面板.
若单就手机来看,根据调查,今年在非苹果系品牌业者中,至少5-6成新机种都采用了薄膜型电容触控面板,不仅HTC今年的新机种几乎100%都将采用薄膜型触控面板,三星除了AMOLED手机属于on-cell触控技术,其余手机也都采用薄膜型触控面板.
至于MOTO、Sony、中国大陆品牌等等,今年也都将以薄膜型触控技术为主.
不仅如此,平板计算机也有类似现象.
非苹果系列的平板计算机,包括台湾ASUS、ACER甚至更多其他品牌所推出的新款平板计算机,多将采用OGS触控或薄膜型触控面板.
虽然苹果iPad可能还是平板计算机领导品牌,但一般预料,iPad今年占全球平板计算机市场的占有率可能会下降.
整体来说,一般说法是,今年市场上应该会以OGS触控面板和薄膜型触控面板成长性较大,曾经因苹果盛极一时的G/G结构触控面板,在新机种导入反而越来越少,平板计算机也正是.
乐观派薄膜触控面板业者认为,未来手机触控面板将有机会由薄膜型结构触控技术胜出,OGS触控技术则是在11寸以上的中大尺寸产品很有优势,或许能够与薄膜型触控面板在中大尺寸市场平分秋色,因为薄膜型触控面板在大尺寸应用也具备成本与轻薄等正面条件.
倒是若以G/G结构触控面板转跨OGS或称TOL单片式触控技术厂商的角度来说,薄膜型触控面板恐怕未必有这样乐观的机会.
因为如果以成本结构来说,将表面玻璃(保护玻璃)与TouchSensor整合成一片的单片式触控面板,连薄膜都不需要,良率又高,成本才是真正最低(售价也跟着较低).
另一方面,薄膜型触控面板在透光率和热膨胀系数等方面,也还有技术瓶颈尚待突破,其中,玻璃透光率可达90%以上,但薄膜透光率仍维持在86%左右.
如果要增加成本走贴合型触控面板、又要达到高透光率、高质量,胜华还自行开发出新一代触控面板F/G结构产品.
这里的F指的并非Film薄膜,而是Flexible可挠挠曲的超薄玻璃.
这种超薄玻璃因为厚度降到0.
1-0.
2mm,就像薄膜一样可卷曲,康宁可供货.
胜华打算用超薄可挠曲玻璃取代薄膜,维持G/G结构触控面板的高透光率和灵敏性能,但又达到更轻薄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还可沿用原本的G/G相关设备.
惟成本竞争力如何,还要看那片超薄可挠玻璃.
光伏2015年中国光伏发电装机量有望达30GW时间:2012-7-6来源:SEMI德国原材料及新能源股市观察网站Shareribs.
com报道,中国政府将大幅上调太阳能光伏电池发展目标,将原定的至2015年装机量15GW上调至20GW,或将超过30GW.
日本则有望超过德国、意大利成为世界第二大光伏市场.
-27-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半导体行业新闻周报据德国原材料及新能源股市观察网站shareribs.
com7月4日报道,为充分释放中国太阳能企业产能,中国政府将大幅上调太阳能光伏电池发展目标,将原定的至2015年装机量15GW上调至20GW.
业界人士认为该目标还是比较保守,按目前中国太阳能产业发展速度,2015年或将超过30GW,毫无疑问成为世界最大光伏应用市场.
与此同时,日本光伏产业也在迅速发展.
2011年日本光伏市场增长1.
3GW至5GW,而日前新的光伏设备补贴措施的实施,将为日本光伏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助推剂.
日本有望超过德国、意大利成为世界第二大光伏市场.
德国光伏"总量管制"时间:2012-7-5来源:SEMI尽管太阳能产业近期增温,但德国太阳能补助政策调整方案出炉,却对太阳能后市投下震撼弹!
研调机构EnergyTrend表示,德国政府将采用"总量管制"方式,到2020年之前的平均每年安装量,定于2.
5-3.
5GW之间,若安装总量超过原定目标,则不会获得任何补助.
由于德国光是去年的安装量就达7GW,此政策出台后恐对欧洲市场造成雪上加霜的效果.
EnergyTrend指出,依照德国的太阳能补助新版本来看,已经把"总量管制"的精神置于其中.
EnergyTrend认为,长远来看,此次法案的调整,将加速降低欧洲太阳能市场在全球太阳能市场的影响力.
根据本次法案,德国政府设定在2020年达到太阳能累积总安装量为52GW,由于德国累计至今(2012)年第1季为止,安装量已达26.
6GW,等于是用掉了一半的额度,这也意味着在未来9年又3季的期间,只有25.
4GW的量可供补助,换算等于每年约2.
5-3.
5GW.
如果安装总量超过设定的目标,多出来的新安装量将不会获得任何补助.
EnergyTrend强调,德国仍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市场,由于意大利和其他欧洲国家对太阳能的需求持续下滑,若明年起德国市场的安装量降至2.
5-3.
5GW的均值,对全球市场来说,等于顿时少了3GW的需求量.
EnergyTrend指出,如果中国、日本与美国等新兴市场在明年的成长力道,无法填补欧洲市场的衰煺,则整个全球太阳能产业的挑战,恐将比今年更为严厉.
光伏企业如何成为资本市场弃儿时间:2012-7-4来源:SEMI光伏企业盈利不畅引发的资金周转困难,致使企业的融资需求仍在扩大,光伏企业上市募资的欲望不减反增.
6月12日,证监会创业板发审委第48次会议审核结果显示,河南思可达光伏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发未通过,这也是年内第七家IPO搁浅的光伏企业.
2012年至今,已有7家光伏行业拟上市企业IPO进程受阻,其中上机数控、思可达光伏首发申请被否;恒基光伏中止审查;快可光伏、日地太阳能、天能科技及欧贝黎则被终止审查.
其中,天能科技更是被爆出虚增收入、财务造假等重大财务问题,且多个光伏应用案例披露不实、漏洞百出,最终以上市进程终止而收场.
整个行业的颓势使光伏企业上市之路频频受阻,以首发申请被否的上机数控为例,该公司是一家光伏设备生产商,主要生产光伏专用平面磨床等产品,用于单晶硅棒和多晶硅锭的滚圆、截断或者磨面、倒角、端面磨等磨削工序.
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2009—2011年,公司太阳能光伏设备生产业务的比例逐年提高,从56.
0%、65.
7%上升到75.
2%.
由于产业链上下游的传导效应,光伏行业的波动给公司收入水平带来了不利影响.
光伏企业盈利不畅引发的资金周转困难,整个行业的颓势使光伏企业上市之路频频受阻.
光伏行业目前正经历着阶段性产能过剩,纵观国内整个光伏产业链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等领域均处于产能过剩状态,企业持续盈利能力是通过新股发行审核的一大门槛,未来具有技术优势的细分领域以及产业链下游的光伏电站,有望成为PE及二级市场资金的主要流向.
研调机构EnergyTrend表示,德国政府将采用"总量管制"方式,到2020年之前的平均每年安装量,定于2.
5-3.
5GW之间,若安装总量超过原定目标,则不会获得任何补助,而去年德国安装量已达到7GW.
如果中国、日本与美国等新兴市场在明年的成长力道无法填补欧洲市场的衰退,则整个全球太阳能产业的挑战会更严厉.
-28-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半导体行业新闻周报已经上市的光伏产业链相关企业也出现了业绩变脸:早年凭借赛维LDK扶持成为国内多晶硅铸锭炉行业领先企业的京运通(7.
80,-0.
03,-0.
38%)(601908.
SH),因为违约与货款拖欠,几乎要与当年的恩人反目成仇;钢线领域的恒星科技(5.
56,-0.
31,-5.
28%)(002132.
SZ)、切割液领域的奥克股份(12.
720,0.
00,0.
00%)(300082.
SZ)及碳化硅领域的新大新材(6.
570,0.
05,0.
77%)等公司,也出现了大面积利润下滑.
尽管如此,在整个行业景气度急剧下降的形势下,光伏企业盈利不畅引发的资金周转困难,致使企业的融资需求仍在扩大,光伏企业上市募资的欲望不减反增.
以刚刚上市被否的思可达为例,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思可达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不仅远远无法满足投资性现金流的需要,而且长期明显低于净利润.
同时,公司近三年的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2009—2011年,公司负债总额分别为2.
7亿、3.
5亿和5.
3亿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8.
9%、61.
7%和65.
1%,资金压力巨大.
6月14日证监会最新公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报企业名单显示,计划上市的光伏企业有日晶新能源装备、裕华光伏等6家之多.
几年前,光伏产业还是头顶光环的新兴产业,一度受到VC/PE资本的疯狂追捧.
自2011年以来,受产能过剩、欧债危机、美国"双反"调查、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等多重因素影响,光伏行业的寒冬持续蔓延.
VC/PE投资者对光伏行业的投资热情骤减的同时,光伏企业的IPO前景亦不乐观.
根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微博)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显示,2012年只有光伏逆变器生产企业格瑞特新能源1家企业获得PE投资,亦只有隆基股份(8.
73,-0.
06,-0.
68%)(601012.
SH)1家企业实现上市.
与其他新兴行业一样,光伏行业目前正经历着阶段性产能过剩的阵痛.
随着国内能源供需矛盾的日益严峻及环保压力的加大,火力发电的经济性越来越低,可再生能源发电将越发受到重视;而光伏发电是目前最成熟且最有前景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在调整能源结构及减轻环境污染等方面作用突出.
纵观国内整个光伏产业链,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等领域均处于产能过剩状态,企业持续盈利能力成为通过新股发行审核的一大门槛,未来具有技术优势的细分领域以及产业链下游的光伏电站,有望成为PE及二级市场资金的主要流向.
光伏行业双反后价格不升反降时间:2012-7-4来源:SEMI今年5月,美国不顾中国方面的强烈反对,对中国输美光伏产品作出巨幅反倾销初裁.
业内原先以为,反倾销会导致美国光伏产品供应下降、价格上升,但没想到初裁结果出来后光伏组件价格仍在下跌,令业界颇感尴尬.
与此同时,在经过数月争论后,德国最新的光伏补贴削减法案终于生效,意味着此前支撑光伏需求的"抢装潮"也临近尾声.
"照理说,"双反"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光伏产品数量会大幅减少,美国本土的光伏供需会短暂失衡,价格也会因此上升.
但我前不久从美国的同事处听说,反倾销初裁后价格非但没有涨,还继续在下跌.
"一位江苏某大型光伏企业的副总经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记者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掌握的数据显示,在美国作出反倾销初裁后的5月23日,国际光伏产品报价中的晶硅太阳能组件价格为每瓦0.
68至1.
26美元,而6月28日,这一价格继续跌至每瓦0.
65至1.
25美元.
同期,156单晶硅电池片价格也从2.
02至2.
90美元/片跌至2.
00至2.
90美元/片;156单晶硅晶圆片价格则从1.
45至1.
73美元/片跌至1.
42至1.
72美元/片.
"原先,美国方面反对"双反"的人所持理由之一就是"双反"有可能造成当地光伏安装成本上升,但现在看来这种担心并没出现,反而给支持"双反"的人留下了口实.
"上述高管说.
在他看来,这一现象让业界感到"很没面子",且使得欧洲企业也更有底气向欧盟提出类似的对华"双反"申请.
在美国做出反倾销出彩后,国际光伏产品报价中的晶硅太阳能组件、156单晶硅电池片和156单晶硅晶圆片价格分别下跌.
反对"双反"派所担心的"双反"有可能造成当地光伏安装成本上升的情况并没有出现,这使得欧洲企业更有底气向欧盟提出类似的对华"双反"申请.
-29-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半导体行业新闻周报据悉,德国的SolarWorld已计划在"夏季结束之前",向欧盟执委会提出反倾销申诉.
而这家公司正是此前在美带头发起"双反"申请的公司.
在6月27日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回答欧洲光伏企业准备提出反倾销调查问题时就表示,中方对个别欧洲太阳能电池企业欲提出贸易救济调查申请的情况严重关切.
欧盟若对中国光伏产品设限,恐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两岸一线太阳能硅晶圆厂商策略一览时间:2012-7-4来源:SEMI台湾两大太阳能硅晶圆巨头,面对挑战环境采用的策略也迥异,例如中美硅晶的"龟息大法",标榜要低调熬过不景气,养精蓄锐,该公司董事长卢明光说,等到景气翻转,就针对那些奄奄一息的同业进行并购,同样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站稳市场占有率,及取得产能规模经济的优势,重点就是要有并购的实力,包括口袋充裕的资金及技术实力.
专业太阳能硅晶圆的绿能,则逆势到大陆透过租产能方式扩产,从并购、扩产的角度来看,绿能较上述业者更早出手.
绿能逆势加大产能,以有利降低成本,但是因为平均报价走势仍难估,只能预估亏损可望大幅降低,没有办法保证第4季扩产后可转亏为盈,不过,成本有效降低,可能也会为绿能在低档期创造意想不到的扩大通路效应,尤其全力力鼎产能利用率不断提升的电池客户端,用心良苦.
大陆太阳能硅晶圆厂,因为相对没有资金筹措压力的问题,其实到目前为止,采用的仍是"排挤策略",大陆一线太阳能硅晶圆厂面对硅晶圆涨价的问题直言,不涨,为的就是让其他不具竞争力者知难而退,价格若一涨、就出动其他剩余产能.
大陆厂该策略同样会影响到台系厂的策略执行效果.
美商务部:尚不会对中国光伏供应商征收更高反倾销税率时间:2012-7-2来源:SEMI美国商务部近日宣称,已发现中国"数个"补贴项目存在可抗性.
然而这一发现并未影响最初于3月公布的反倾销税率(CVD).
据报道,日前美国商务部欲上调中国光伏制造商出口至美国的电池的反倾销税率,美国商务部发现,中国制造企业既享有折扣电价又获得"非法的"贷款担保项目.
因此,业内认为无锡尚德电力的反倾销税率将从2.
9%提高至3.
44%,而常州天合光能的反倾销税率将从4.
73%增至5.
81%.
然而,美国商务部发言人向媒体表示,已认定数个曾初步认定为存在反倾销行为的补贴项目.
然而,预计不会征收额外的反倾销税率.
初步裁定结果是基于听取了各方的意见,商务部将对此进行全盘考量并将这些所有的意见纳入到最终的裁决当中,而终裁结果定于10月10日公布.
然而,如果终裁结果利于美方,尚德电力的反倾销税率将从2.
99%提高至3.
44%,天合光能的反倾销税率将从4.
73%增至5.
81%.
而其余中国光伏电池制造商的反倾销税率也将有所增加,这取决于尚德电力与天合光能两家企业的加权平均税率.
3月,其余中国光伏电池制造商的最初反倾销税率为3.
6%.
本周,美国商务部已开始对这两家制造巨头进行正式审计.
如果美方做出肯定性裁决,且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同意中国进口光伏电池对美国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威胁到美国光伏产业的发展,那么美方将向中方征收反倾销税率.
ITC定于7月19日做出最终裁定.
2015年薄膜光伏制造设备年复合增长率将达7%美国商务部近日宣称,已认定数个曾初步认定为存在反倾销行为的补贴项目.
然而,预计不会征收额外的反倾销税率.
初步裁定结果是基于听取了各方的意见,而终裁结果定于10月10日公布.
SBIReports透露,2010年至2015年,全球薄膜光伏制造设备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7%,且光伏产业将进一步整合.
面对光伏业挑战环境,台湾中美硅晶低调养精蓄锐,等到景气翻转,将进行同业并购,站稳市场占有率,绿能则逆势加大产能,降低成本.
而大陆的太阳能硅晶圆厂,因为相对没有资金筹措压力,采取排挤策略.
-30-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半导体行业新闻周报时间:2012-7-2来源:Solarzoom据市场分析机构SBIReports透露,2010年至2015年,全球薄膜光伏制造设备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7%.
2010年,全球薄膜光伏制造设备市场年销售额逾30亿美元;2006年至2010年期间,全球薄膜光伏制造设备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69%.
尽管这一市场已不再处于新兴阶段,但该机构预计到2015年其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7%左右.
该报告最后宣称,光伏产业将进一步整合.
市场分析机构SBIanalyst的EmilSalazar评论道,全球光伏供应链与产业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进行重新调整,使欧洲市场相对平稳的需求量得以恢复,并积极开拓北美及东南亚等新兴光伏市场.
"在市场低迷时间,光伏制造企业更倾向于整合策略并继续开发产品,而非大笔投资于其它薄膜光伏生产线.
-31-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半导体行业新闻周报上海北京深圳电话:(8621)-61038271电话:010-66216979电话:0755-33516015传真:(8621)-61038200传真:010-66215599-8803传真:0755-33516020邮箱:researchsh@gjzq.
com.
cn邮箱:researchbj@gjzq.
com.
cn邮箱:researchsz@gjzq.
com.
cn邮编:201204邮编:100032邮编:518026地址:上海浦东新区芳甸路1088号紫竹国际大厦7楼地址:中国北京西城区金融街27号投资广场B座4层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中三路诺德金融中心34B特别声明:本报告版权归"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金证券")所有,未经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
经过书面授权的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本报告的产生基于国金证券及其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资料,但国金证券及其研究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由于该等问题产生的一切责任,国金证券不作出任何担保.
且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在不作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可能会随时调整.
客户应当考虑到国金证券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而不应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
本报告亦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邀请.
证券研究报告是用于服务机构投资者和投资顾问的专业产品,使用时必须经专业人士进行解读.
国金证券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
报告本身、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也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国金证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
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国金证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并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本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故本报告所载观点可能与其他类似研究报告的观点及市场实际情况不一致,且收件人亦不会因为收到本报告而成为国金证券的客户.
本报告仅供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机构客户使用;非国金证券客户擅自使用国金证券研究报告进行投资,遭受任何损失,国金证券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数脉科技香港自营,10Mbps CN2物理机420元/月

数脉科技怎么样?数脉科技品牌创办于2019,由一家从2012年开始从事idc行业的商家创办,目前主营产品是香港服务器,线路有阿里云线路和自营CN2线路,均为中国大陆直连带宽,适合建站及运行各种负载较高的项目,同时支持人民币、台币、美元等结算,提供支付宝、微信、PayPal付款方式。本次数脉科技给发来了新的7月促销活动,CN2+BGP线路的香港服务器,带宽10m起,配置E3-16G-30M-3IP,...

CloudCone:$14/年KVM-512MB/10GB/3TB/洛杉矶机房

CloudCone发布了2021年的闪售活动,提供了几款年付VPS套餐,基于KVM架构,采用Intel® Xeon® Silver 4214 or Xeon® E5s CPU及SSD硬盘组RAID10,最低每年14.02美元起,支持PayPal或者支付宝付款。这是一家成立于2017年的国外VPS主机商,提供VPS和独立服务器租用,数据中心为美国洛杉矶MC机房。下面列出几款年付套餐配置信息。CPU:...

香港九龙湾(27元) 2核2G 20元 香港沙田

弘速云是创建于2021年的品牌,运营该品牌的公司HOSU LIMITED(中文名称弘速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21年国内公司注册于2019年。HOSU LIMITED主要从事出售香港VPS、美国VPS、香港独立服务器、香港站群服务器等,目前在售VPS线路有CN2+BGP、CN2 GIA,该公司旗下产品均采用KVM虚拟化架构。可联系商家代安装iso系统。国庆活动 优惠码:hosu10-1产品介绍...

美光恢复华为供货为你推荐
flashftp下载《蔓蔓青萝(全)》.TXT_微盘下载360防火墙在哪里电脑或电脑360有联网防火墙吗,在哪里设置加多宝和王老吉王老吉和加多宝是什么关系piaonimai这位主播叫什么宜人贷官网宜人贷是不是骗局,借了五万,每月还2030元,还十个月了,想一次性还完,他们说我三友网三友联众集团怎么样?三友网有了解唐山三友集团的吗?大学生待遇如何,工资收入,福利保障,工作环境等等佛山海虹海虹好吃吗,我从来没吃过网上支付功能网银有什么功能?drupal中文怎么导入Drupal中文语言包
成都虚拟主机 便宜vps vps优惠码cnyvps 最便宜虚拟主机 花生壳域名贝锐 老左 一点优惠网 150邮箱 国外代理服务器软件 美国堪萨斯 空间技术网 100mbps 银盘服务是什么 德讯 阿里dns ssl加速 阿里云邮箱怎么注册 godaddyssl 域名商城 kosskeb4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