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桂发改规划〔2011〕1344号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审定通过.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由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治区旅游局联合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七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二〇一一年十月目录前言1)第一章"十一五"发展概况1)一、旅游产业指标屡创新高,旅游支柱产业地位基本确立1)二、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形成……(2)三、旅游产品体系日趋完备,旅游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2)四、旅游市场开发取得新突破,多元化市场营销不断拓展3)五、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构架基本建立4)六、区域旅游合作不断深化,旅游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5)七、旅游市场管理环境日益改善,依法治旅水平不断提高5)八、旅游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6)九、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旅游综合效益凸显6)第二章"十二五"发展环境与形势8)一、发展环境与机遇8)二、发展优势…11)三、问题和挑战…13)第三章发展思路…16)一、指导思想…16)二、基本原则…16)三、发展目标…18)四、发展框架…18)第四章主要任务…20)一、优化区域旅游发展格局…20)二、建设特色旅游产品体系…31)三、配套发展旅游产业要素…51)四、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63)五、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68)六、改善旅游产业发展环境…73)七、推进旅游市场深度开发…88)八、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97)第五章保障措施104)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104)二、深化区域合作,拓展发展空间105)三、加强政府引导,拓宽融资渠道109)四、落实税费政策,保障旅游用地110)五、强化绩效考核,推进规划实施113)第六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114)一、规划方案综合分析114)二、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117)三、规划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122)"十二五"期间重点旅游建设项目表………………(125)前言"十二五"期间,是广西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和"富民强桂"的关键期,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期.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相继出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以及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家海洋战略及兴边富民行动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出台,广西成为国家战略的交汇地,为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
根据国家和自治区两个层面提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精神,并依据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旅游业发展的要求,编制《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面系统总结"十一五"时期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对"十二五"时期的旅游业发展做出科学判断,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和指标体系;牢牢把握和全力解决"十二五"时期事关旅游业发展大局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任务;根据广西和旅游部门的实际情况,统筹兼顾,形成有地域特点和行业特色的"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
科学编制好《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区的决定》有关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指导全区以及各市下一个五年时间内旅游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和指南.
对于做大做强广西旅游业,把旅游业培育成我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实现建设旅游强区的战略目标,促进全区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十一五"发展概况"十一五"期间,旅游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成功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挑战,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促进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旅游产业规模稳步扩大,旅游产业素质不断提高,产业综合功能更加显现,实施旅游强省(区)发展战略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
一、旅游产业指标屡创新高,旅游支柱产业地位基本确立"十一五"期间,全区旅游业发展呈现持续、健康、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有力地推动了服务业规模的扩大和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增加就业、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对外开放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十一五"期间,全区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1037.
4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0.
52亿美元,分别比"十五"增长74.
83%和112.
96%;接待国内游客人数51516.
2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783.
0亿元,分别比"十五"增长99.
36%和156.
37%;全区旅游总收入3001.
28亿元,比"十五"增长149.
44%.
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尽快实现千亿元产业目标和建设旅游强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西旅游业发展速度超出全国平均近5个百分点,年均旅游接待量增速为16.
6%、总收入增速为25%.
2010年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区GDP的10%,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广西正日益成为国内外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
二、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全区旅游行业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扩大有效投入、调整产业结构、强化宣传营销、提升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业加快发展.
截止2010年底,全区拥有各类旅游行政、企事业单位1000多家,其中旅行社409家(国际旅行社84家、国内旅行社325家);旅游饭店510家,其中星级饭店415家;旅游车船公司等旅游企业110家,旅游客车3364辆,旅游游船703艘,总座位约3.
81万个;旅游景区景点233处,A级景区133家,其中AAAAA级景区2个,AAAA级景区71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42个,全区农业旅游示范点总数达208个.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处,省级旅游度假区9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2个;中国旅游强县1个(阳朔县),广西优秀旅游县(市)12个.
A级景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数量在全国均列第9位,产业规模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列.
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文化娱乐和旅游商品等旅游要素不断配套发展,产业链不断延伸扩展,旅游产业基础不断增强、规模不断壮大,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现代化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三、旅游产品体系日趋完备,旅游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实施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品牌带动、质量提升和绿色发展战略,加大主题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开发和配套完善,全区旅游业发展已形成山水观光游、休闲度假游、民俗风情游、中越边境游、森林生态游、宗教历史文化游以及农家乐等乡村旅游、邓小平足迹之旅等红色旅游和会展商务游、科考探险游、体育健身游、温泉疗养游、文化节庆游、休闲养生游、特种旅游、高尔夫之旅等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其中已打造多年并已推向市场的高尔夫运动健身游、长寿养生游、滨海休闲度假游、温泉疗养游等一批旅游产品正逐步完善并取得较好效益.
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全社会旅游投资约10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8%,成功开发了一批以自然山水、滨海休闲、边关揽胜、民族风情和红色旅游为主题特色的市场竞争力强、规模大、档次高的旅游产品,桂林漓江山水、印象·刘三姐、桂林乐满地休闲世界、阳朔西街、大新德天跨国瀑布、北海银滩、巴马盘阳河等已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和经济增长点,也是吸引国内外游客的著名旅游品牌.
全区旅游产品结构日趋合理,布局进一步优化,逐步由单一观光型向多元化综合型转变,初步形成了南北对接、东西呼应的大旅游格局,初步构建起特色突出、吸引力和竞争力强的旅游产品体系,区域旅游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四、旅游市场开发取得新突破,多元化市场营销不断拓展各级旅游部门和企业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紧密跟踪市场发展态势,努力创新旅游宣传促销方式,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地宣传广西旅游整体形象和特色旅游产品.
组织大型营销队伍出境开展旅游宣传和友好交流活动,初步构筑了高效通畅的旅游市场营销网络.
国内市场重点面向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和周边市场,利用各种展会组织旅游推介活动,获得了较好的市场反响.
进一步巩固了港澳台、东盟、日韩和欧洲等传统旅游市场,着力培育了俄罗斯、穆斯林、印度等新兴旅游市场,拓展了强势增长的重点目标市场.
入境旅游市场结构继续改善,市场增长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基本形成了入境市场、国内市场和出境市场(含边境旅游)相互结合、彼此促进的市场格局.
五、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构架基本建立全区航空、公路、铁路、航运和港口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旅游交通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特别是边境、沿海、邻省通道、城市连接干线和重点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基本解决了主要旅游交通干道的畅通性和重点特色旅游区(点)的可进入性问题.
水电、通讯、消防等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和口岸、防疫、安全等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也日益完善.
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全社会旅游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投资约6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6%.
到2010年底,全区公路总里程达10.
18万公里,五年新增3.
93万公里.
民航运输也逐步形成了以桂林、南宁为中心,6个民用机场,连结14个国家和国内26个城市、150条航线的国内民用航空网.
初步构建起便捷畅通的现代化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国际旅游大交通骨架日渐形成.
各级旅游部门把整合资源、优化环境和协调促进作为主要目标,在公共设施、资源保护、安全保障、信息引导、危机管理等多项领域,逐步建立和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和机制.
建立了以广西和各市旅游在线、旅游专业网站为主的旅游资讯网站.
开通了12301广西旅游呼叫中心,建设完善统一、规范、权威的广西旅游行业数据库,桂林成立了中国首家旅游公共服务管理机构—桂林市旅游公共服务管理处,建立了多部门、多级别的假日旅游协调保障服务机制.
全区旅游安全保障工作逐步推进,建立健全了区市结合的旅游预案体系;旅游安全设施设备逐步完备,旅游安全保障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旅游保险统保工作稳步开展;旅游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有效应对了雨雪冰冻灾害、甲型H1N1流感疫情等突发事件.
编制并落实了《广西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建设规划》,逐步在各高速公路、骨干公路完善了全区统一的旅游道路交通引导标识.
建立了南宁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各市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桂林、南宁开通了城市旅游观光巴士.
六、区域旅游合作不断深化,旅游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主动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区域旅游合作并取得丰硕成果.
以加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中越"两廊一圈"等为标志的国际旅游合作,以及泛珠三角经济区、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的进一步加强.
在继续深化与世界旅游组织、东盟国家、港澳台、独联体国家旅游合作的基础上,与美国乔治亚州旅游局签署了旅游合作协议,国际区域旅游合作空间进一步拓展.
对台旅游合作取得新的突破,广西成为第二批赴台旅游省区,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被批准成为直航台湾的航点,桂林口岸成为了台胞落地签注点.
与广东、浙江、贵州、海南、湖南、四川、云南等邻省无障碍旅游区的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大市场、大联合、大发展格局逐步形成,旅游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七、旅游市场管理环境日益改善,依法治旅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法制化和标准化建设取得突破,《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条例》通过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正式实施,为加快旅游强省(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在全国率先制定和实施了《广西旅游景区服务质量标准》、《广西旅行社服务质量标准》、《广西旅游饭店服务质量标准》、《广西旅游车船服务质量规范》、《广西温泉旅游度假区管理与服务质量规范》、《广西乡村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广西汽车旅游营地星级的划分与评定》等旅游行业质量地方标准和规范,旅游标准化建设处于全国前列.
旅游行业管理健康有序.
14个地级市和各旅游县(市、区)均建立了旅游管理机构,不断加强旅游行业管理,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
在全区旅游行业中开展了"让游客满意在广西"诚信活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全区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旅游环境进一步优化,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八、旅游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通过加强培训、改善市场环境、提高服务技能、提升企业内部质监水平、狠抓行风建设、建立各级各类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开展导游服务大赛等措施不断培育壮大了旅游人才队伍,提高了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截止到2010年底,全区旅游从业人员约317.
20万人(直接从业人员约51.
86万人),主要分布在旅游管理、旅行社、旅游饭店、导游、景区景点、旅游车船、旅游贸易、乡村旅游、旅游教育培训、旅游工艺品产销等行业和部门.
九、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旅游综合效益凸显发展旅游业成为广西促进投资、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的重要抓手和途径,旅游消费在社会总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中的作用表现突出,在促进城镇化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扩大投资、增加就业、刺激消费、脱贫致富、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引导、示范和关联带动作用,综合效益日渐明显.
"十一五"时期,广西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并加速向中国旅游强省(区)迈进.
旅游产业地位进一步增强,形象进一步树立,影响进一步扩大,同时也为今后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一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是旅游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十一五"期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自治区也提出做大做强旅游业,加快旅游强省(区)建设.
各级党委、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和支持,形成了推动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是坚持科学发展,强化产业结构调整.
坚持把调整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任务.
三是强化适销产品供给.
围绕增加游客数量,延长停留时间,提高消费水平,加强适销对路产品开发和旅游要素配套,形成了一批旅游消费新热点.
四是大力拓展市场,强化旅游宣传营销.
围绕提升旅游形象、扩大国内市场、稳定入境市场为重点,掀起了形象宣传和产品促销的热潮.
五是不断优化环境,强化旅游市场管理规范.
通过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加强旅游安全工作,推进依法治旅工作等措施,营造了良好的旅游环境.
第二章"十二五"发展环境与形势"十二五"时期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富民强桂"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广西实现从旅游资源大省(区)向旅游经济强省(区)跨越的攻坚期.
一、发展环境与机遇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正式出台,首次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实现了旅游产业定位的历史性突破.
跨入"十二五"期间,旅游业进入大众化的全面发展阶段,面临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
(一)旅游业进入新的发展战略机遇期1.
国际环境总体有利于旅游业发展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来看,和平、发展与合作仍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格局更加明显,全球经济增长的稳步回升,为世界旅游经济提供了稳定的外部环境.
有关国际组织和各国各地区政府采取更加有利的旅游产业促进政策,有利于国际旅游保持持续较快发展.
国际旅游格局随着经济中心逐步东移,亚太地区将成为重要的旅游客源地,为我区入境旅游市场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
政策环境更加有利于旅游业加快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区的决定》等政策性文件为"十二五"期间我区旅游业快速发展营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将有力推进旅游强省(区)建设.
3.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为旅游业提供重要支撑中国社会政局稳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均GDP迈向5000美元,城乡居民收入将进一步增长,居民消费进入结构快速升级时期,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加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将为旅游消费提供新的增长空间,为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背景和市场经济环境.
4.
科技进步将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用现代化新技术和新装备提升产业素质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
在这一进程中,科学技术不仅创造出大量的旅游新业态和新需求,引导新消费,还将极大地推动服务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科技进步以及现代商业模式的创新,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旅游消费、经营和管理方式,将推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运行模式发展,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二)战略地位的提升推进旅游强省(区)建设向纵深发展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以及兴边富民行动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出台,广西成为多个国家重大战略的交汇地,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总体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提高并日益凸显.
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以及西江经济带构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广西经济综合实力将得到较大提升,并促进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加强,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旅游供给需求不断增强,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为旅游强省(区)建设向纵深发展发挥积极推动作用.
(三)全面深化开放合作有利于广西与国际接轨,扩大区域旅游合作"十二五"期间,广西将进一步深化以东盟国家为重点的对外开放与合作,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深度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推进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建设,把广西建成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高地,将扩大广西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区域空间.
并将进一步深化泛珠三角区域紧密合作,积极对接海南国际旅游岛开放建设,推动与长三角、环渤海和中西部地区的交流合作,深化桂港、桂澳合作,拓展桂台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推进桂台(贺州)客家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
(四)日益高涨的旅游业发展势头形成了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社会环境氛围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区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我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各市县也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或重要产业加以培育,通过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强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打造旅游精品,形成多样化、复合型的旅游产品,延伸旅游产业链,提升产业化水平,加快与文化、农业、林业、交通、商贸、工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广西构建大旅游、做强大产业、实现大发展的战略目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环境和社会氛围.
二、发展优势(一)优越的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为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区旅游资源种类多、分布广、特色突出,等级和品位高,是旅游资源大省.
山水景观、滨海风光、边境风貌、民族风情和红色旅游构成我区的特色旅游资源.
我区"山青水秀生态美",森林覆盖率达到58%,位居全国第四位,自然风光优美,山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具有舒适宜人的气候环境,一年四季适宜旅游.
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优良宜居的生态环境为建设旅游强省(区),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雄厚坚实的基础条件.
(二)优越的地理区位为旅游业发挥特殊功能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区地处北部湾,毗邻粤港澳,面向东南亚,是我国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核心腹地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东北门户,地理区位优越.
一是可以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出入境方面便利的政策优势,建设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
二是桂林可以"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建设旅游产业综合改革的前沿阵地和示范区.
三是崇左市、防城港市和百色市与越南相邻,可加强与越南在跨国旅游品牌建设、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等方面的合作,建立健全跨国旅游合作开发机制,依托凭祥友谊关、大新德天瀑布、东兴北仑河口建设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
四是可以积极探索在北海、钦州、防城港等环北部湾区域建立海洋经济新模式,发展海洋旅游业.
(三)立体便捷高效交通网络格局的形成为拓宽大客源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十二五"期间,我区将进一步完善出省出边出海国际大通道,初步形成网络设施衔接完善、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逐步形成以南宁为主枢纽的快速客运网和大能力货运网,实现地级市开通城际高速列车,基本建成"一轴四纵四横"现代化快速铁路运输网络,全面进入高铁时代.
基本建成"四横六纵六支线"高速公路网,实现高速公路网覆盖所有中心城市,85%以上的县城半小时内通达高速公路.
广西北部湾港将建成为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
加快西江干流、重要支流航道整治,形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江海联运的西江黄金水道.
形成以枢纽机场为骨干、支线机场和通用航空机场为辅助的民用航空网络.
把南宁机场建成我国面向东盟的门户枢纽机场、桂林机场建成国家重要的旅游机场.
铁路、公路、港口、机场、城市公共交通高效对接,努力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
推进南宁、桂林国际区域性和柳州、梧州国内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
现代化交通网络格局的构建和综合交通运输能力的提升将极大地拓展游客出行距离和旅游产业发展空间,有利于我区旅游客源市场的组织、运输,有利于构建特色化旅游线路,为开拓国内外旅游客源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四)多重政策的支持为建设旅游强省(区)奠定了良好的产业环境旅游业是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鼓励外商投资发展的特色经济产业,旅游业的发展除享受国家统一规定的优惠政策外,还可享受国家在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中相应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沿海开放、边境开放等多重优惠政策,可以在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设中先行先试,为建设旅游强省(区)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政策保障.
(五)与相关产业不断融合的发展态势将有效提升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旅游消费可以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拉长相关产业的发展链条.
旅游业正逐渐深度融入文化、工业、农业、城建、交通、商贸、林业等多个相关产业中,产业融合发展格局逐渐显现.
旅游业的发展对增加就业和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三、问题和挑战(一)国际金融危机和相关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旅游业受到严重影响.
而进入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走势仍未明朗,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旅游业发展仍然面临严峻挑战.
旅游业是综合性、关联性较强的产业,容易受到各种政治、经济和自然等突发事件影响,如骚乱事件、非典疫情、洪灾地震等.
广西旅游业也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后危机时代的挑战,受到国际局势、突发事件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二)面临周边省份及其他周边国家的激烈竞争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出台后,全国各省区旅游业发展热情高涨,体制机制创新的步伐加快,如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战略、云南旅游业的"二次创业"等.
给广西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同时,东盟国家均将旅游业作为其重要的出口产业,对客源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
广西旅游业在未来既要面临周边国家的竞争,同时还要面临国内特别是周边省份快速发展的挑战.
(三)广西旅游业在全国旅游业发展大格局中仍存在部分相对弱势广西旅游业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全国旅游业发展大格局中仍存在部分相对弱势,如:整体发展水平不均衡,综合实力有待加强,产业规模有待放大,市场竞争力有待提升,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等.
(四)与周边省份、著名旅游目的地和重点旅游区域的对接和互动不够广西旅游业需要与周边省份、著名旅游目的地和重点旅游区域进行充分的对接,拓展区域旅游合作途径,加强旅游市场互动和旅游产品联动,下大力气完善开放合作的旅游大市场,加大培育跨省和跨国精品旅游线路.
(五)广西社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高,对旅游业的支撑力不足广西社会经济虽然在稳步增长,但其发展基础相对国内发达省份还处于弱势,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差距明显,社会经济对旅游业的综合支撑力不强,使得资源整合、产品互补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也尚未形成跨区域的大型旅游企业,产业集聚程度低、实力较弱,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力还不够强.
(六)旅游业在自身发展中还存在诸多不适应问题广西旅游业还存在旅游综合实力不强,产业规模不大,服务水平不高,资源整合、开发总体不足,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人才队伍素质不高,发展方式粗放,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产业发展机制亟需完善,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亟需加强等诸多不适应问题.
第三章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发展旅游业提升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围绕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和建设旅游强省(区)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更新观念为先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壮大旅游市场主体为抓手,以旅游项目建设为载体,以打造旅游目的地为中心,以政策扶持为保障,提升旅游产业的市场化、规模化和国际化水平,整合资源,培育品牌,建设精品,形成网络,把旅游业培育成我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努力实现旅游资源大省(区)向旅游经济强省(区)的历史性跨越.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游客满意度以旅游发展依靠人、服务人为宗旨,以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现代旅游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旅游人力资源建设,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
(二)坚持改革创新,健全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旅游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深化旅游企业改革,创新旅游开发方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提高旅游企业竞争力和旅游业整体素质,创新旅游宣传促销方式和手段,依靠旅游管理创新、方式创新、科技创新,增强旅游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和综合效益,促进旅游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坚持开放合作,构建旅游发展大格局依托日益改善的交通条件、良好的区位条件和多区域合作的机遇条件,进一步加大旅游业的对外开放力度,拓展发展空间,强化旅游合作,拓展对内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在合作中谋求大发展,提升旅游业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
(四)坚持联动协调,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做好旅游业发展同其他产业之间的统筹协调,处理好旅游业发展与社会经济整体运行的关系、与相关行业发展的关系,找到旅游业与其它行业、产业的内在联系和结合点,充分发挥旅游业的产业粘合剂作用,促进旅游业与区域经济整体协调融合发展.
(五)坚持重点突破,打造旅游精品品牌注重特色,优先发展,重点突破,规模化、高级化、特色化地打造旅游精品,以精品品牌树立旅游市场形象,通过品牌辐射,带动相关景区和区域旅游的整体协调发展.
(六)坚持节能环保,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实施旅游节能减排工程,积极倡导和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和技术,大力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旅游企业.
合理确定景区游客容量,严格执行旅游规划和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及固体废弃物处理.
倡导低碳旅游方式.
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到"十二五"期末,构建起完善的现代化旅游产业体系,旅游强省(区)支撑体系基本形成,旅游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旅游发展方式得到优化转变,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取得新突破;初步形成旅游产品特色化、旅游服务国际化、游客进出便利化、生态环境优质化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做强增长点,打造增长极,培育增长源,全区旅游产业总体规模、质量效益、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广西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
——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2015年接待游客总人数超过2.
5亿人次,年均增长15%;入境过夜游客人数突破400万人次,年均增长10%;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500亿元,年均增长22%以上,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全区同期GDP的比重提高到13%以上;——旅游直接从业人数超过100万人,带动社会关联就业超过500万人;——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游客满意率达到90%以上,主要旅游经济指标进入全国前10名.
——建成100个4A以上景区,100家四星级以上酒店,100家营业收入超亿元旅游企业,300个游客服务中心,1000座旅游厕所,10000家以上"农家乐",实现全社会旅游总投资3000亿元.
四、发展框架全面构筑"一个龙头,两条旅游发展带,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四大旅游集散地,五大旅游品牌,六条旅游精品线路,七大旅游区,九大特色旅游产品"的总体旅游发展框架.
即:一个龙头:充分发挥桂林旅游的龙头带动作用.
二条旅游发展带:重点建设桂林—柳州、来宾—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南北旅游发展带和梧州、贺州—贵港、玉林—柳州、来宾—南宁—崇左、百色、河池西江(东西)旅游发展带.
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打造大桂林、北部湾、红水河流域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
四大旅游集散地:建设南宁、桂林、梧州、北海四大旅游集散地.
五大旅游品牌:继续培育桂林山水、北部湾浪漫滨海、中越神秘边关、巴马长寿养生、刘三姐民族风情等五大旅游品牌.
六条旅游精品线路:整合推出桂东北山水精华游、中越边关探秘游、北部湾休闲度假游、少数民族风情游、世界长寿之乡休闲养生游、桂东祈福感恩游六条旅游精品线路.
七大旅游发展区:将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南宁凤亭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区、左右江红色旅游区、河池生态养生旅游区、北海涠洲岛旅游区、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和桂台(贺州)客家文化旅游合作示范区作为广西旅游发展重要基地,不断探索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
九大旅游产品:开发提升游览观光、休闲度假、宗教历史文化体验、长寿养生、民族民俗风情、康体运动、红色旅游、会展商务、乡村旅游等九大特色旅游产品.
第四章主要任务优化区域旅游发展格局,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特色旅游产品体系,配套发展旅游产业要素,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改善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推进旅游市场深度开发,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建立节约型旅游开发建设模式、管理服务模式和旅游消费模式,深化旅游业改革与创新,积极推进旅游综合改革和专项改革.
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发挥旅游服务功能,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一、优化区域旅游发展格局努力构建特色鲜明、重点突出、龙头带动、南北对接、东西呼应的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格局,全面构筑"一个旅游龙头、两条旅游发展带、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四大旅游集散地、七大旅游发展区"的区域旅游发展格局.
(一)充分发挥桂林旅游的龙头带动作用桂林市作为国际旅游名城,在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与服务、旅游人才培育与交流、旅游信息建设、旅游企业发展、旅游服务设施配套等方面构建起完善的产业基础和产业体系,其旅游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和改革试验作用在国内都具有示范效应.
进一步整合发挥桂林旅游的产业优势,推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带动全区旅游业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旅游产业整体素质和区域市场竞争力.
(二)重点建设东西、南北两条旅游发展带1.
西江(东西)旅游发展带以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为契机,保护沿江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整合沿江及统筹辐射区域的旅游资源和特色产业资源,加快沿江景区景点建设和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完善配套,完善沿江城市旅游服务功能,加强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构建沿江旅游休闲产业集群,建设国际滨江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成为广西旅游业的又一新增长极.
在继续丰富提升漓江山水风光游(桂林—阳朔)的游览内容和服务品质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梧州西江水上精华游、南宁邕江都市古镇风情游、崇左左江骆越文化探秘游、柳州百里柳江画廊风情游、百色右江邓小平足迹游、大化红水河百里画廊游、桂江江河生态休闲游、桂平黔江大藤峡峡谷风光游、横县西津湖湖泊湿地生态休闲游等九大江段水上游线开发.
沿江各市组建西江旅游联盟,加强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市场共建、营销整合等方面的紧密联合与协作.
2.
南北旅游发展带以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大发展为契机,以泉南、兰海高速公路及六景—钦州高速公路和南宁—桂林、南宁—钦州高速城际铁路为依托,推动沿线城市和旅游区的统筹协调、区域合作和联动发展,实施"山(山水)海(海洋)联动"、两大国际旅游目的地对接、两大集散中心互动,形成"桂林—柳州—来宾—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南北黄金旅游发展带.
发挥北部湾面向大西南的海洋优势,依托西南出海大通道,强化大西南与北部湾的联动,构建大西南—北部湾的跨省旅游带,发展通道经济,形成跨省通道旅游经济带.
(三)打造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1.
大桂林国际旅游目的地范围包括桂林、贺州和柳州三市.
以桂林国际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为契机,以桂林山水为核心,以桂林国际旅游城市为领衔品牌,依托桂梧高速公路、桂柳高速公路、贵广高速铁路、桂南高速铁路,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完善和提高现有旅游产品和产品结构,强化山水生态、民俗风情特色,按国际化标准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接待设施,整合三市旅游开发,建立大桂林旅游联盟,在资源开发、线路建设、产品联动、市场开拓、宣传营销、人才交流、旅游投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共同构建构建起大桂林国际旅游目的地.
加快桂林临桂国际旅游新城建设,按照文化遗产的目标做好新城的规划设计,建成中国最具魅力山水城市和田园都市;加强与国际旅游组织的联系与合作,发展国际旅游总部经济,建立国际旅游总部基地;建设国际旅游博览园,汇集国内外旅游发展的成功案例;完善提升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开通与国内外主要城市和旅游地的航线,构建区域性国际旅游枢纽;做好航空、高铁、道路交通的换乘服务,建设大桂林旅游圈以及辐射湖南、贵州的三省(区)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组织中心;加强新城博物馆群、艺术场馆群、文化主题街区、主题公园群和高尔夫球场群建设;发展旅游装备业,建设旅游装备业基地;建设旅游商品基地,发展旅游商贸业,打造免税购物天堂.
桂林、柳州联合协作,共推桂北山水民俗风情旅游线;加强与广东、贵州的区域联动,构建广州—梧州—贺州—桂林—贵阳的跨省旅游线;丰富漓江山水的游览方式和游览路线,继续完善提升原有景区景点文化内涵和服务品质,丰富景区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加快漓江东岸旅游开发和其它新的有市场竞争力和震撼力的旅游项目建设;在深化传统山水观光旅游产品基础上,积极开发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旅游产品和其它特种旅游,建立多元化的大桂林旅游精品体系.
2.
北部湾国际旅游目的地范围包括南宁、防城港、钦州、北海、崇左和玉林六市.
以北部湾地区经济社会大发展为契机,加强旅游岸线的保护,保障其旅游功能;加强中越边境线的资源与环境保护,保护和预留旅游开发用地;突出滨海休闲度假、南国边关跨国、海上运动休闲、自然山水生态、民族历史文化、会展商务节庆等六大旅游特色.
抓好北海涠洲岛旅游区、北海银滩旅游度假区、北海冠头岭国际会议中心、南宁大明山旅游区、南宁国际旅游中心、钦州茅尾海旅游区、钦州三娘湾旅游区、崇左德天瀑布旅游区、凭祥友谊关旅游区、防城港十万大山旅游区、防城港江山半岛旅游区等项目建设.
推进环大明山、环十万大山旅游带的整合开发;做大做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崇左边关国际旅游节、北海国际海滩旅游文化节、钦州三娘湾国际海豚节、防城港京族哈节等节庆活动.
积极培育北部湾海上跨国旅游线、中越边境跨国漂流旅游线、中越跨国自驾车(自行车)旅游线等跨国旅游线.
积极发展滨海高尔夫休闲运动、海上现代体育时尚休闲运动、特色跨国文体活动、传统民俗活动和城市文体休闲活动.
努力将广西北部湾建设成为开放度高、集聚力强、特色鲜明、服务一流、生态良好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成为中国—东盟旅游枢纽.
3.
红水河流域国际旅游目的地范围包括河池市的巴马、凤山、东兰、宜州、天峨、南丹、金城江、罗城、环江、大化、都安等11个县(市、区),来宾市的忻城、合山、兴宾等3个县(市、区),百色市的乐业、凌云、隆林、田林、西林等5个县,南宁市的马山县.
依托红水河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独特的长寿养生文化、世界级的岩溶地质奇观和原生态的少数民族风情以及梯级电站水电工程、红色革命根据地等优势资源,以世界长寿之乡、世界地质公园、刘三姐文化、红水河民族文化为特色,挖掘旅游资源内涵和文化张力,大力发展长寿养生游、休闲度假游、地质奇观游、山水风光游、民俗风情游、红色文化游等度假型、体验型、观光型、文化型旅游产品,整合资源,完善设施,联动发展,构建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打造红水河旅游新品牌,建设红水河国际旅游目的地、世界长寿养生度假旅游目的地、世界岩溶地质旅游胜地、中国江河生态养生旅游示范区、红水河壮族民俗文化基地.
着力推出长寿休闲养生游、刘三姐故乡游、世界岩溶地质探秘游和红水河民族风情体验游等四条特色旅游线.
重点建设巴马盘阳河长寿养生基地、宜州下枧河刘三姐故乡、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凤山三门海天窗群、东巴凤红色旅游、大化七百弄—红水河、南丹白裤瑶民俗文化、天峨龙滩天湖和忻城莫土司衙署等九大旅游区.
(四)加快建设四大旅游集散地南宁市:突出南宁作为首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强化其集聚辐射功能,与国际旅游城市—桂林统筹联合,形成互动之势,强调南宁在客源、交通、会展、商务、文化展示、旅游购物、旅游教育、旅游人才、旅游信息与服务等方面的集散作用.
建立与东盟、泛珠三角和大西南对接的旅游平台及空间网络.
加强南宁与两大旅游发展带上其它城市和旅游区之间的互动,突出南宁在南北对接、东西呼应格局中的枢纽地位和集聚辐射功能.
增加南宁至东南亚各国的航线并实现落地签证.
加强南宁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和完善航空交通、国际陆路客运、城市交通、市政公用设施、信息网络平台、旅游安全保障、大型商贸物流设施、会展商务设施、接待服务设施等.
把南宁建设成为中国与东盟地区间跨国发展的重要商务会议中心,成为具有南疆少数民族和亚热带风情、中国绿城、中国水城特色,面向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旅游集散地和北部湾旅游组织中心.
桂林市:完善和提升桂林作为世界旅游目的地、大湄公河次区域东北亚旅游门户的地位,发挥其对全区旅游业的龙头和辐射带动作用,将其建成区域性国际旅游集散地,广西乃至中国的旅游客源集散、旅游教育培训中心、信息服务中心、旅游文化中心以及广西旅游形象宣传的窗口.
完善桂林与国内外旅游客源地和主要旅游城市的交通网络.
扩展桂林城区地域空间,增强桂林市总体经济实力.
加强桂林与区内外旅游目的地在旅游企业和资本运营方面的联动与合作.
加强桂林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城市会展商务、文化娱乐、宾馆饭店、市政交通、信息网络等旅游公共服务系统.
北海市:依托北部湾经济区的加快发展,全面提升北海旅游核心竞争力,优化提升北海休闲度假产品,高品位建设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涠洲国际休闲度假海岛,推进北海城市建设,完善旅游功能,重点加强以北海为圆心的区域交通系统建设,加强空中航线、海上跨国旅游航线的培育,发展滨海休闲度假与海洋旅游,把北海打造成宜旅宜居的休闲度假城市、国际滨海旅游城市和北部湾休闲之都,成为北部湾滨海国际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以及游客出入北部湾的区域性集散母港城市.
梧州市:突出梧州桂东门户的地位,依托便捷的高速公路网络,发挥紧邻广东的地缘优势,加强与珠三角城市群的市场开拓及对区内其它城市的联动发展,完善城市休闲、文化体验、康体运动旅游项目,加快苍海旅游区等龙头旅游景区的建设,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把梧州建设成为承接广东旅游产业转移的重要门户城市、西江流域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
(五)全力发展七大旅游区努力将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南宁凤亭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区、百色红色旅游区、河池生态养生旅游区、北海涠洲岛旅游区、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和桂台(贺州)客家文化旅游合作示范区建设成为广西旅游产业发展重要基地,不断探索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
1.
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积极向国家争取对试验区的支持政策,在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基础上,把与旅游关联的产业纳入改革试验的范畴,以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推动桂林世界旅游城建设,推动桂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转型升级,增强桂林旅游业的发展动力、创新能力和竞争活力.
找准突破口,通过改革试验,使旅游业发展的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使旅游生产力得到更为充分地释放,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同时,还要突破传统,探索创新,为全国旅游业发展提供可资借鉴、可以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提出若干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
着力从指导思想、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产业发展、设施建设、文化创新、环境营造等方面寻求突破,全面推进试验区建设.
把桂林建设成为环境优美、产业发达、功能完善、社会和谐的国家旅游业改革创新的先行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国际旅游会展及文化体育交流的重要平台、世界一流的山水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2.
南宁凤亭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区范围包括南宁大塘镇风亭村一带.
以凤亭河水库优美的山水风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舒适的气候条件为依托,重点建设生态养生、康体保健、休闲度假、运动健身、文化娱乐、生态居住等设施,打造区域性国际一流的集娱乐、休闲、度假、旅游、居住于一体的大型生态文化旅游社区.
3.
左右江红色旅游区依托左右江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以百色市为中心,突出"百色风雷、两江红旗"红色旅游主题形象,着力打造"左右江红色旅游区"旅游品牌,建设完善"邓小平足迹之旅"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突出"新红色旅游"理念,统筹开发红色教育、红色观光、红色休闲、红色艺术、红色美食、红色商品、红色体验等项目,重点建设和完善百色起义纪念公园、红七军军部旧址、乐业县红七军和红八军会师地旧址、龙州县红八军军部旧址、凭祥市镇南关大捷遗址、河池东兰县韦拔群故居及纪念馆、东兰烈士陵园、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红七军前敌委员会旧址等红色旅游景区,将百色建设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精品展示基地、全国红色旅游基地.
以红色旅游为龙头,有机整合自然山水、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乡村休闲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乡村旅游等旅游产品,形成以红促绿、以绿带红的旅游发展格局.
4.
河池生态养生旅游区充分发挥河池山水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的优势,在强化优先保护的基础上,按照共生、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建构合理、稳定的自然生态体系,确保城乡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可持续性发展,大力策划一批、包装一批、启动建设一批重大生态旅游项目,建成以生态旅游为核心,生态型工农业和城镇乡村健康发展的社会经济体系,形成以红水河为主线的山水生态走廊,以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为龙头的绿色生态极地以及以壮、瑶、仫佬、毛南等少数民族为主体的文化生态富极地,把河池市建成名符其实的全国生态旅游基地、全国生态养生旅游示范区和广西低碳旅游先导区.
5.
北海涠洲岛旅游区立足区域战略,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来谋划涠洲岛发展定位,整合利用区域发展政策环境,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力争成为北部湾旅游业发展的先导示范区和综合改革试验田;借鉴世界知名海岛的开发经验,创新海岛开发模式,深度开发休闲度假等产品,强化文化内涵,培育海岛度假旅游品牌.
全力推进以旅游统筹全岛发展,以利益驱动村落整合,强化战略意识,依托国家旅游局联系点的工作机制,创新旅游发展新模式,努力创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
按照高端定位、旅游统筹、对接国际、南湾突破、创新示范、生态持续的发展思路,优先启动"一湾"(南湾风情度假湾),强力推进"两翼"(石螺湾休闲度假区、东岸国际休闲社区),协调发展"三区"(热带农业休闲区、西港物流控制区、北岸高端生态旅游度假区),做活做亮"一海"(海洋休闲运动区),标杆打造"一岛"(斜阳岛顶级休闲度假岛),形成"一湾、两翼、三区、一海、一岛"旅游发展大格局.
将涠洲岛建设成为海岛特色突出、生态环境优良、时尚气息浓郁、产品类型丰富、设施服务一流的国家5A级景区和国际知名的休闲度假海岛.
6.
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以国发〔2009〕41、42号文为依据,依托崇左大新德天跨国瀑布景区和凭祥友谊关景区,在国家试点政策的支持下,在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总体方针下,明确方向、合理规划、广泛宣传、积极筹备、多方运作,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加强与越南的合作,建设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使其成为中国国际旅游合作综合配套改革的先行试验区,探索人员、商品、投资、管理等相关政策,率先实现全要素的国际自由流动.
同时,通过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国际化建设与改造,使试验区成为以边境跨国为特色,具有游览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交流、民俗体验等综合旅游功能的,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兼容国际国内市场的旅游目的地,成为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低碳旅游示范地和国际性旅游特区.
合作区包括中越德天国际旅游合作区和友谊关国际旅游合作区两个区域.
同时,以东兴国家开发开放实验区建设为推手,推进北仑河口跨国旅游区的建设,将东兴建设成为政策体制机制有所突破的旅游实验区.
7.
桂台(贺州)客家文化旅游合作示范区按照"交流合作,促进发展"和"加深了解,推动统一"的原则,创新旅游发展方式,加强桂台旅游交流与合作,从客家文化旅游创意产品的开发生产、市场销售以及客家文化旅游村落建设等多个层面进行合作、实验和示范,在客家文化传承发扬和客家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建设、人员往来管理和经贸合作等多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客家文化精神和以团结互助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学习借鉴台湾先进的管理理念,开发利用贺州丰富的客家文化旅游资源,打响贺州客家文化旅游品牌,搭建起文化交流、旅游协作和经贸合作三大平台,带动地方旅游业和两岸经济发展,促进两岸人民的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将客家文化旅游合作示范区建设成为贺州市商贸旅游业的招商引资平台,成为广西乃至全国与台湾进行文化和旅游交流的重要窗口.
将贺州建设成为广西接待台湾游客的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为国家今后全面开放两岸旅游积累经验.
重点推进"一园一村一镇一会"即世界客家文化公园、桂台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村、姑婆山客家风情小镇和桂台(贺州)客家文化生态旅游博览会等项目建设.
二、建设特色旅游产品体系以桂林山水、北部湾浪漫滨海、中越神秘边关、巴马长寿养生、刘三姐民族风情为品牌,重点打造六条旅游精品线路,优化提升全区旅游产品结构,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
(一)打造五大旅游品牌1.
桂林山水(1)以主导资源—桂林山水为核心,依托道路交通干线和空间区位组合旅游资源,深化提升"桂林山水甲天下"旅游形象,使桂林旅游由山水观光型向文化休闲型提升.
(2)依托漓江水系、泉南高速、桂梧高速公路和桂阳公路,以桂林市区为中心,兴安、阳朔为次中心,重点整合桂林漓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各种精华旅游资源,提升桂林山水整体旅游形象.
加大对桂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整合开发中国抗战文化、明代藩王文化、史前人类文化、古代军事水利文化、摩崖石刻和山水诗词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桂林山水旅游品牌文化内涵.
通过整合各种精华旅游资源,创新与提升桂林山水观光旅游产品,并在充实提升桂林山水观光旅游产品品质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桂林旅游产品结构,构建以桂林山水为核心,以文化为内涵,以休闲度假、会展商务、民族文化体验为主要功能的复合型旅游产品空间体系.
(3)做好桂林山水旅游形象策划,以岩溶山水和丹霞地貌景观共同构筑桂林山水旅游新形象,扩展桂林山水内涵.
进一步加强桂林山水旅游品牌形象的策划与推广,突出新桂林、新风貌、新体验的旅游新形象以及世界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最佳人居环境和休闲度假地的旅游整体形象,充分展现中原文化、岭南文化和壮文化交融的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凸现桂林抗战文化内涵.
(4)依托桂林国际旅游城市,强化休闲度假和会展商务功能,丰富和优化桂林山水旅游品牌产品结构,提高桂林山水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围绕桂林山水品牌建设,配套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加强旅游城镇建设和旅游信息网络建设.
(6)加强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建设,完善漓江、西街、象山、伏波山、叠彩山、芦笛岩、七星公园、灵渠、龙脊梯田、印象·刘三姐、愚自乐雕塑公园等品牌提升支撑景区,做好两江四湖二期工程、漓江徒步游等项目建设.
2.
北部湾浪漫滨海(1)以北部湾滨海休闲为主题,依托道路交通干线和空间区位组合旅游资源,统筹北海市、钦州市和防城港市滨海旅游资源,形成分工合作、特色突出的滨海旅游发展格局,构建以北部湾滨海休闲胜地为品牌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共同打造北部湾浪漫滨海旅游品牌.
(2)按照规模化、品牌化的要求,跨区域整合开发北部湾的旅游资源和产品.
以北部湾南亚热带海滨风光风情、中越边境跨国和人文历史积淀为特色,加快北海银滩、涠洲岛、三娘湾、茅尾海、西湾、江山半岛、京岛、北仑河口旅游开发和配套,构建环北部湾海上跨国旅游线路,加强海上古丝绸之路的研究开发,提升和丰富北部湾文化内涵.
(3)重点加强对北部湾的环境改造和原生态海岸的保护,明确北部湾各分区的发展方向定位,突出滨海休闲度假的功能;尽快推进北部湾标志性、特色性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进程.
(4)完善北海、钦州、防城港的城市旅游功能配套和特色旅游城镇建设,朝着国际滨海旅游城市的方向发展.
(5)高起点、高档次开发建设中国最美丽海岛—涠洲岛,加大对涠洲岛旅游开发项目的建设投入,建成国际休闲度假海岛.
(6)完善与国内海口、湛江、香港、澳门等其他沿海城市以及越南主要沿海城市的联系与合作,并以此建立通往国内和东南亚国家主要客源地城市的国际豪华游轮海上游线,构建北部湾跨国海空旅游航线,进一步扩大北部湾的国际旅游知名度.
3.
中越神秘边关(1)整合以德天跨国大瀑布、靖西大峡谷群、龙州弄岗自然保护区、崇左石林、那坡玄武岩地质公园等为代表的喀斯特山水资源;以宁明花山壁画、凭祥友谊关、大连城,龙州小连城、靖西旧州、龙州红八军纪念馆等为代表的南国边疆历史人文旅游资源;以那坡黑衣壮、龙州天琴长衣壮艺术、东兴京族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风情资源;以大新明仕田园风光、左江风光、大新黑水河、北仑河口、那坡老虎跳跨国漂流为代表的生态休闲旅游资源;以东兴、凭祥、龙邦口岸为代表的边关口岸资源;推出中越边关探秘游,构建国际级的以神秘边关、跨国瀑布、浓郁风情为特色的中越边关旅游区、中国最大的边境旅游区之一、中国—东盟大通道上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2)突出山水生态观光游、边关风貌揽胜游、生态休闲度假游、民俗风情体验游等旅游主题.
将德天跨国大瀑布、爱江田园风光、硕龙地下长城、沙屯叠瀑、黑水河、明仕田园、下雷原始枧木林、通灵—古龙山峡谷群等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德天瀑布旅游品牌核心片区,打造"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旅游形象.
(3)与越南合作,共建旅游信息平台和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开发以边关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建设中越界河、界碑、边关风情旅游带.
选择在德天、友谊关、北仑河口分别建设以山水风光、边关边贸风情、海洋生态为特色的中越边关跨国旅游区.
(4)以神秘的边关风貌、神奇的跨国瀑布、富有神韵的民俗风情为旅游宣传吸引物,重点在国内发达地区和主要客源地加强对景区特色旅游资源的宣传促销.
(5)把崇左市建设成为西南大通道上具有南国边疆浓郁特色的生态环境优良的旅游城市.
凭祥市建设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现代化国际口岸城市、中越边贸和边境旅游名城.
推进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将东兴建设成为国际旅游购物中心.
(6)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开发喀斯特山水观光、南国边关历史探秘、少数民族风情体验、自然生态休闲度假、红色文化教育、"胡志明足迹之旅"主题游等旅游产品.
重点建设、完善对外交通、瀑布补水、旅游城镇、口岸配套、边贸集市、旅游信息服务中心、民族文化娱乐、特色旅游商品、主题文化街区等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7)加强对左江流域岩画保护.
大力推进左江岩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
(8)完善建设德天跨国瀑布景区、友谊关景区、通灵大峡谷景区、花山景区、浦寨边贸城(浦寨边贸特区)、白头叶猴生态公园、龙州起义旧址景区、北仑河口跨国公园、中越边境高山漂流群.
办好中越边关国际文化旅游节、中越边境(东兴—芒街)商贸·旅游博览会.
(9)完善边境电子口岸平台包括口岸电子执法系统、物流通关服务系统、物流信息服务系统和物流电子商务服务系统,边境各口岸的各项建设要融入边境电子口岸平台的建设,依托电子口岸执法系统,推行便捷通关、联网报关、网上支付、上门验放、担保放行等多项优惠措施,以此提高通关效率.
重点建设凭祥友谊关、浦寨、东兴、龙州水口、大新硕龙、龙邦等口岸.
4.
巴马长寿养生(1)依托以世界长寿之乡—巴马为核心的东巴凤三县独特的长寿文化、优良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壮瑶风情,以盘阳河流域为重点区域,以长寿养生文化为主题特色,以休闲养生、康体健身、文化体验为主要功能,树立"打长寿牌,走生态路"的发展观,适应现代养生健康产业发展趋势需求,大力发展长寿养生、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强化养生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联动,做大做强长寿文化产业链,打造巴马长寿养生天堂旅游品牌.
(2)做好长寿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挖掘.
加强对盘阳河长寿村屯和长寿老人的保护,挖掘盘阳河长寿文化,进一步发展完善巴马长寿科学研究所,深入研究盘阳河流域长寿现象,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健康长寿理论体系,为长寿旅游提供科学支撑.
建立世界长寿文化研究中心.
(3)开发休闲度假、长寿养生、文化体验旅游.
以现代养生理念、传统养生方法、壮瑶养生医学为手段,以中高端游客消费市场为主,中低端游客消费市场为辅,发展养生度假、生态度假、乡村度假等各种休闲养生度假旅游产品;依托长寿乡村,发展面向"银发市场"长寿养生旅游产品;依托优美的自然山水、沿岸的特色村屯,开展盘阳河寿乡观光休闲旅游产品.
(4)建设品牌支撑景区和线路.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对巴马的坡月、百魔、坡纳、巴盘、弄劳、松吉,东兰的江平、巴爱、板环、色故,凤山的坡心、三门海、凤城、波兰等长寿村屯进行环境综合整治,配套完善长寿村屯旅游服务设施,建成以长寿文化为特色的全国乡村旅游示范点;按照A级旅游景区标准,重点建设巴马赐福湖旅游度假区、水晶宫景区、盘阳河景区(含百魔天坑、水波天窗)和凤山三门海天窗群景区、东兰月亮河景区,完善盘阳河水上漂游吸氧项目;构筑巴马—凤山—东兰旅游环线和都安—大化—巴马—凤山—东兰盘阳河旅游线路.
将巴马赐福湖旅游度假区打造成为高档次国际性养生度假中心,将月亮河度假区打造成为全国异地养老基地.
(5)完善长寿养生休闲度假接待服务设施.
重点完善巴马县城、甲篆乡、东兰武篆镇、凤山袍里乡的市政基础设施、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城镇长寿文化设施和景观建设,营造长寿文化氛围,建设长寿旅游特色商品街,建成以长寿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城镇.
以休闲度假为主题,在巴马县城、赐福湖、东兰月亮河建设中高档休闲度假设施,在盘阳河沿岸建设面对银发市场的中档为主的养生公寓,在盘阳河沿河长寿村屯,发展农家餐馆和农家旅馆;以强身健体为目的,发展延伸各种休闲康体项目和健身体育运动项目等.
(6)开展长寿文化体验活动.
宣传巴马长寿哲学、养生知识,举办养生康体讲座,开展长寿修身养心游;开展住在寿乡,吃长寿餐、喝长寿水、听长寿歌、访长寿人、看长"命"河以及探寻长寿历史,领会长寿真谛,呼吸长寿空气等主题活动,每年在巴马举办国际长寿养生文化旅游节.
(7)加强巴马"长寿之乡,养生天堂"品牌的营销.
突出宣传世界长寿之乡—巴马自然环境条件的优越性、地方生活习俗的特色性、长寿养生哲学的科学性,突出宣传巴马是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中唯一长寿人口比率还保持增长的地方,突出宣传巴马长寿现象的研究对世界长寿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5.
刘三姐民族风情(1)依托壮族风情、世界瑶都、花山岩画、侗族建筑以及各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以壮歌、瑶舞、苗节、侗楼、京哈为品牌特征,以刘三姐文化为主线,以"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为主题特色,深入挖掘和集中展示极具广西地方特色旅游资源,打造以"刘三姐故乡"为品牌形象的广西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品牌.
(2)利用刘三姐这一世界级的文化品牌,依托刘三姐故乡—宜州市的自然山水、民俗文化和与刘三姐文化相关的罗城天河—怀群风光、忻城莫土司衙署等旅游资源,挖掘刘三姐文化内涵,将世界闻名的刘三姐文化、刘三姐故乡优美的自然山水和优良的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同时开发当地特色壮族文化.
加强同桂林、柳州联合协作,构建桂林—柳州—红水河刘三姐文化旅游线路,吸引港澳台、东南亚旅游市场,共同打造刘三姐故乡旅游品牌.
重点建设刘三姐文化旅游景区、忻城莫土司衙署旅游景区.
(3)以大瑶山脉为载体,整合金秀县境内多彩多姿的瑶族民俗历史文化、瑶族自然村寨和山水风光,开发瑶族特色旅游资源,以瑶族村寨游览、瑶族文化展示、瑶族历史文化研究、瑶族医药保建、瑶乡休闲度假、瑶族朝圣中心等为开发方向,深度挖掘瑶民族文化历史与内涵,打造世界瑶都旅游品牌.
(4)开发广西唯一性的东兴京族、罗城仫佬族、环江毛南族、南丹白裤瑶等少数民族资源,以及那坡黑衣壮、隆林苗族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
依托三江、融水浓郁的侗苗风情,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核心项目的打造,发展以民族风情体验为主的休闲产品.
(5)通过原生态展示、现代高科技演示、优秀歌舞剧表演等方式,多层次、多形式展现广西的民族文化,让广西真正成为"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
(6)保护与开发少数民族典型原生态村落、原生态博物馆、原滋原味民俗风情,适度开发民族文化主题公园,并通过集中展示,丰富品牌的层次结构和文化多样性.
(7)办好特色民族节庆活动,建设民族文化大型展馆,通过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宜州刘三姐文化旅游节、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铜鼓博物馆等载体和平台,集中全面展示少数民族风情,提高其文化影响力和创造力,让广西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8)加强民族村寨和民族文化的保护.
在重点保护的特色民族村寨建设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
做好民族文化挖掘与传承,系统整理和收集民族村寨的民俗文化特征载体,引导组建民族村寨文艺表演队,开发民族民俗文化,丰富民族村寨旅游产品,在开发中保护民族文化.
(9)开发特色民族村寨旅游.
根据不同少数民族及其支系特点,选择民族传统文化保存较好的村寨开发旅游,做到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
做好民族村寨环境综合整治和村寨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以民族文化体验为特色的民族村寨旅游景区.
(10)开发传统民族服饰、特色民族饮食、民族医药保健、特色民族商品、民族体育休闲运动,延伸民族文化旅游产业链条.
(11)做好民族文化的品牌宣传.
强化少数民族文化的原生性、壮乡歌海、刘三姐故乡的特色宣传.
(二)优化完善旅游产品体系不断适应旅游产品多样化市场需求,在重点打造品牌的基础上,努力拓展新面貌,培育新的吸引源,优化完善旅游产品体系.
1.
巩固提升游览观光类旅游产品深度挖掘观光产品的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游览内容,将游览和娱乐进一步结合起来,提高观光旅游产品的参与性、体验性和观赏性,丰富观光产品的游览方式,提升观光旅游产品的档次和规模,加强观光旅游产品之间的互补联动,消除替代性竞争.
重点建设和完善桂林山水、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大新德天跨国大瀑布、资源资江—八角寨、靖西通灵—古龙山生态峡谷群、南宁环大明山、贺州大姑婆山、昭平桂江、柳州大龙潭—都乐岩、百里柳江、鹿寨香桥岩国家地质公园、龙胜龙脊梯田、荔浦银子岩、武宣百崖大峡谷、玉林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六万大山森林公园、容县天堂山、龙滩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大化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金秀莲花山和圣堂山、上思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钦州八寨沟、龙州弄岗等观光游览类旅游景区.
2.
重点发展休闲度假类旅游产品以滨海休闲度假为重点,推进生态休闲、城市休闲、温泉度假、避暑度假、森林度假、乡村度假等系列休闲度假类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重点推进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涠洲岛旅游区、钦州三娘湾海滨生态度假区、钦州茅尾海国际海上运动休闲度假旅游区、防城港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防城港京岛风景名胜区等滨海休闲度假项目的建设.
建设完善桂林乐满地休闲世界二期工程、桂林高尔夫休闲俱乐部、桂林桃花江旅游度假区、阳朔东街—遇龙河景区、全州天湖旅游度假区、龙胜温泉旅游度假区、合浦星岛湖旅游度假区、金秀大瑶山生态旅游区、象州温泉旅游度假区、玉林佛子山旅游度假区、陆川温泉旅游度假区、南宁嘉和温泉谷、扶绥大九重生态山水旅游度假区、上林金莲湖综合度假区、梧州苍海旅游区、藤县石表山休闲旅游景区、百色大王岭生态休闲景区、百色澄碧湖生态休闲景区等一批特色突出、功能完善、服务一流、环境优美的休闲度假类旅游产品.
3.
挖掘宗教历史文化体验类旅游产品依托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加强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合理利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开展文化观光、文化体验、旅游演出等活动.
宗教文化旅游对港澳台、广东、福建和西南地区客源市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是我区旅游极具发展潜力的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将继续理顺管理和经营体制,提升产品包装档次,加大旅游投资和客源市场开拓力度,重点整合开发桂平西山—白石山、容县都峤山、贵港南山寺、北流勾漏洞、博白宴石山、梧州龙母庙、梧州四恩寺、全州湘山寺、灵山六峰山、凌云古城文庙、水源洞、上林金莲湖、良凤江天宁寺、青秀山观音庙等宗教旅游资源,建设主题突出、内涵深厚的宗教历史文化旅游产品.
深度挖掘广西历史文化内涵,完善管理体制,创新经营机制,重点对文化古镇、历史遗址遗迹、全国和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群、传统文化和艺术等进行整合开发,加强历史文化博物馆的建设和完善,着力开发完善桂林靖江王城王陵、愚自乐雕塑公园、兴安灵渠—秦城水街、灵川大圩古镇、恭城文武庙、昭平黄姚古镇、凭祥友谊关—大连城、崇左太平古城、龙州边关历史文化旅游区、桂平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蒙山太平天国封王建制旧址、梧州骑楼城、富川秀水状元村、容县真武阁、陆川谢鲁山庄、玉林云天民俗文化城、玉州高山村、容县近代建筑群、兴业庞村、北海海上古丝绸之路、北海老城、钦州刘冯故居、灵山大芦古村、玉林高山村、南宁扬美村、胡志明足迹之旅、南宁昆仑关、凌云泗水古城等历史文化类旅游产品.
4.
大力发展长寿养生类旅游产品依托良好的山水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养生、滨海养生、海岛养生、温泉养生、康体养生等多种类型的养生旅游,建设一批滨海型、山水型、森林型等养生休闲、疗养康复基地.
以巴马为重点,以长寿养生为主题打造盘阳河流域长寿养生带,做大做强盘阳河长寿文化产业链;以大明山、姑婆山、十万大山、大容山、六万大山、天堂山、大瑶山等山体为依托发展生态养生旅游产品;以北部湾经济区滨海三市为重点发展滨海长寿养生、康体运动旅游产品;依托传统的中医文化、壮医和瑶药文化,发展医疗保健、康体养生旅游产品;以桂东南休闲养生温泉带、贺州温泉群、龙胜温泉、象州温泉、嘉和城温泉谷、九曲湾温泉为基地,发展温泉养生、疗养、康体运动旅游产品.
依托大型体育赛事和健身运动场馆,大力发展体育旅游.
5.
深化挖掘民族民俗风情类旅游产品大力开发壮、侗、瑶、苗、京、仫佬、毛南等少数民族风情,以民族文化考察、民族生活体验和参与性民族文体娱乐活动为主题,多方面展示各民族生产、民居、餐饮、服饰、宗教、文娱、体育、婚嫁等民俗文化风貌,展示各民族的历史发展和现代风貌.
配合文化部门在南丹白裤瑶村寨、靖西旧州、那坡吞力村、金秀大瑶山、宁明花山、三江程阳桥、融水贝江、宜州下枧河、贺州客家围屋等地建设一批展示壮、侗、瑶、苗等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历史和文化的民族生态博物馆,并积极推进市场化进程.
全力打造"刘三姐故乡"、"世界瑶都"、宁明花山民族文化旅游品牌,重点培育宜州、金秀、三江、融水、武鸣、靖西、那坡、忻城、龙胜、罗城、南丹、东兴等民族风情旅游县(市),建设并配套完善金秀世界瑶都、宜州刘三姐故乡—下枧河景区、宁明花山景区、三江程阳桥景区、靖西旧州—龙邦口岸景区、田阳敢壮山壮族布洛陀始祖遗址景区、忻城莫土司衙署景区以及南宁刘三姐剧场、青秀山东南亚民俗文化园、东南亚文化风情街区、传统中医药文化旅游基地、五象民族风情街区等民族风情旅游项目,加快民族风情旅游示范点建设步伐.
6.
发展康体运动类旅游产品开发海上体育旅游、湖泊体育旅游和山地体育旅游,规范发展高尔夫旅游.
建立北海银滩、钦州茅尾海海上体育运动基地、涠洲岛国际潜水基地、防城港江山半岛滨海体育运动基地等滨海体育运动基地;建立南宁大王滩、横县西津湖、合浦星岛湖、百色澄碧湖、天峨龙滩天湖、全州天湖等湖泊体育运动基地;依托森林公园,发展登山、探险、漂流等森林运动类产品.
在南宁、桂林、北海、梧州、钦州、柳州、玉林等城市有选择性地建设高尔夫球运动旅游精品.
7.
整合发展红色旅游产品继续加大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努力探索创新,有效整合资源,推进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产品的融合发展.
深化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精品线路、重点旅游区建设,进一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旅游产品体系.
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原则,紧密结合形势发展需要,强化红色旅游功能发挥,把红色旅游发展推上一个新台阶.
依托左右江红色旅游资源和桂北地区红军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重要革命历史遗迹,全方位提升和凸现"伟人足迹"、"长征之旅"和"抗战文化"三大红色旅游主题.
以百色市为中心,突出"百色风雷、两江红旗"红色旅游主题形象,着力打造"左右江红色旅游区"旅游品牌,配套完善"邓小平足迹之旅"、"重走红军长征路"、"胡志明小道国际红色之旅"三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重点开发建设百色起义旧址、左江革命根据地旧址、红七军和红八军乐业会师旧址,龙州起义旧址、红八军军部旧址、凭祥市镇南关大捷遗址,河池东兰县韦拔群故居及纪念馆、东兰烈士陵园、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红七军前敌委员会旧址、西山革命根据地、老河池红军标语楼及邓小平第一次阅兵地旧址、河池市天峨县龙滩水电站,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及桂林抗日文化运动旧址,贵港市桂平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旧址等一批红色旅游景区.
8.
培育发展会展商务类旅游产品重点开发商务、会议、大型节事活动以及奖励旅游等产品,不断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提升完善现有的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等会展旅游配套硬件设施,重点建设桂林旅游博览中心、广西(中国—东盟)花卉博览会展览和交易中心、东盟博览会柳州汽车分展中心、百色(田阳)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北海冠岭会展中心等会展设施.
引进和培养专业化的会展、商务旅游人才,鼓励发展以会展商务旅游为中心的专业化服务公司,提供高质量、多样化、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服务.
整合会展资源,大力巩固和发展各类综合型及专业型会展.
以会展促进旅游,以旅游带动会展,形成更为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商务会展旅游产品.
重点依托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玉林、钦州等重点城市和凭祥、东兴等口岸城市,积极拓展会展商务旅游市场,举行各种论坛、展示会、展销会、交易会、博览会、商务会议等,着力打造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龙头的一批国际性性和区域性知名会展品牌.
9.
深度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充分利用乡村的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等资源,在妥善保护自然生态、原居环境和历史文化遗存的前提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
进一步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结合.
合理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古镇,建设一批集居住、观光、购物、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村镇,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基地.
规范提升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传统乡村旅游产品,大力促进休闲农庄、养老基地、有机农庄、种植庄园、乡村俱乐部等新型乡村旅游产品发展.
以桂林、南宁两大旅游集散地以及区内大中城市为市场依托,大力发展田园观光、农事体验、农艺学习、农家旅馆、水果采摘、名特优农产品品尝等乡村旅游,建设环城市乡村休闲游憩带,打造乡村特色旅游目的地,重点培育和发展阳朔、龙胜、恭城、大新、灵山、横县、田阳、上林、巴马、宜州、扶绥等一批乡村旅游县和旅游型村镇.
围绕"以工带农、以城市带农村"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完善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南宁广西现代农业技术展示中心(八桂田园)、柳州三江丹洲村农业旅游点、柳州农工商农业观光旅游区、阳朔世外桃源、北海田野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百色田阳布洛陀芒果风情园、百色凌云茶场、钦州灵山大芦村民族风情旅游区、柳州融安大洲村农业旅游点、桂林恭城红岩旅游新村、玉林北流罗政村等农业旅游示范点的配套建设.
10.
着力发展旅游新业态产品高尔夫旅游.
利用中国高尔夫消费群体不断扩大升级的发展趋势,在符合国家相关政策下,加大对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规范发展高尔夫旅游.
在经济发展条件具备、气候环境适宜、市场需求潜力大的桂林、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贺州、梧州等重点旅游城市,有选择性地建设以乡村高尔夫、滨水高尔夫、山地高尔夫、滨海高尔夫等为特色的高尔夫球休闲旅游精品,形成广西高尔夫球场群的旅游新业态.
邮轮游艇旅游.
加快建设北部湾各城市海洋游船码头、邮轮游艇专用码头、泊位及其配套设施,建立国际游艇俱乐部,加强各城市之间游船公司的合作,尽快形成以邮轮游艇、维修、补给、驾驶训练以及餐饮、娱乐、住宿、商务等设施完善的广西北部湾海上邮轮游船游艇产业.
自驾车旅游.
按照《广西汽车旅游营地发展规划》、《广西汽车旅游营地星级的划分与评定》、《广西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建设规划》的相关要求,在桂林、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梧州、百色、玉林等市加快自驾车和汽车营地网络的建设,依托中越边境公路、滨海公路等沿线便利的交通条件,完善各城市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建设,加快自驾车和旅游营地的配套设施建设,推出具有特色的自驾车旅游线路,提升对个性化旅游、专项旅游的服务质量与接待水平,推进自驾车旅游的发展.
滨海休闲渔业旅游.
依托渔产品集散市场、渔港经济区发展贸易型休闲观光渔业;依托原生态渔村发展海滨、海岛风情型观光休闲体验渔业;利用渔区的渔船、渔业设备和专业渔民的技能以及渔港等设施和条件,发展生活体验型渔业旅游.
11.
拓展丰富专项旅游产品节庆旅游:整合特色民族节庆活动,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重点办好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桂林国际山水文化旅游节、柳州国际奇石节三大文化旅游节庆活动.
培育北海国际沙滩旅游文化节、防城港国际龙舟节、崇左国际边关旅游节、梧州国际人工宝石节、贺州客家文化旅游节、钦州国际海豚节、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玉林国际旅游美食节,办好三月三歌节、盘王节、斗马节、河灯节、红衣节、抢花炮、斗鸟节、仫佬族依饭节、毛南族分龙节、芦笙节以及京族哈节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节庆活动,扶持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文化旅游节、乐业和凤山探游节、横县茉莉花节等主题特色节庆活动,推进重点旅游县的一县一节活动,鼓励和培育旅游节庆的市场采购行为.
森林旅游:依托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继续挖掘观光游览类产品的文化内涵,特别是森林生态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游览内容,巩固发展生态观光、休闲游览类森林旅游产品,深度开发休闲度假、会议培训类森林旅游产品,积极发展养生康体、运动体验类森林旅游产品,推动发展科普教育、节庆旅游类森林旅游产品.
工业旅游:在进一步完善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自治区级工业旅游示范点的配套建设.
结合广西百家博物馆的建设,推进柳州工业博物馆、汽车博物馆、桂林三花酒文化博物馆、崇左市糖业博物馆、钦州坭兴陶博物馆等博物馆的建设,积极发展工业旅游.
科教旅游:依托广西城市规划建设展示馆、广西铜鼓博物馆、广西美术馆、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科技馆等博物馆、展览馆、陈列馆大力发展社会科普游产品;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型工矿企业等大力发展大学校园游、科技教育游产品;依托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大力发展生态科普游产品.
科考探险旅游:发展森林生态、海洋科学、地质研究等科考旅游,引导开发攀岩、蹦极、滑翔跳伞、潜水探秘、洞穴探险、热气球观光等探险旅游活动.
婚庆旅游:针对年轻人市场发展新婚旅游线路和产品,针对中青年市场开发结婚周年纪念日旅游线路和产品,针对老年人市场开发金婚、银婚旅游线路和产品.
(三)整合推出六条旅游精品线路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按照旅游资源特色和地理区位关系进行优化组合,以创立旅游品牌为共同目标,形成沿线旅游资源开发、产品整合和市场营销的联动,共同打造特色旅游精品线路.
由自治区旅游局与相关市政府签署《共同打造广西特色旅游线路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桂东北山水精华游"、"中越边关探秘游"、"北部湾休闲度假游"、"少数民族风情游"、"世界长寿之乡休闲养生游"、"桂东祈福感恩游"六条特色旅游精品线路.
利用网络、新闻媒体、新闻发布会、旅游大篷车、旅游交易会等多种方式,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联合加大市场营销力度.
1.
桂东北山水精华游依托桂林国际旅游城市,结合推进桂林国家综合旅游改革试验区建设,整合桂林市、贺州市以及梧州市部分区域旅游资源,突出山水生态特色,依托高等级公路网络,完善接待服务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重点针对团队游客和自驾车游客,推广桂东北山水精华游精品旅游线路.
主要线路为:桂林—阳朔—荔浦—昭平—贺州.
2.
中越边关探秘游依托优美的边境山水风光、神秘的边关风情和跨国特色,以中越边境公路为纽带,发挥南宁市旅游集散作用,整合区域旅游资源,突出神秘边关特色,完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重点针对团队游客和自驾车游客,推广中越边关探秘游精品旅游线路.
主要线路为:南宁—防城港—东兴—凭祥—龙州—大新—靖西—百色.
3.
北部湾休闲度假游抓住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建设历史机遇,加快北部湾大旅游发展,推进北海北部湾滨海旅游集散地以及钦州、防城港、东兴等特色旅游城市建设,加强北部湾滨海三市优化合作,突出北部湾滨海特色,大力发展滨海休闲度假设施,发展海洋旅游,完善接待服务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推广北部湾休闲度假游精品旅游线路.
主要线路为:北海—钦州—防城港—东兴—越南下龙.
4.
少数民族风情游整合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突出民族风情特色,结合民族地区优美的自然山水风光,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放,完善接待服务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重点针对团队游客和自驾车游客,推广少数民族风情游精品旅游线路.
主要线路为:柳州—宜州—罗城—融水—三江—龙胜—临桂—桂林.
5.
世界长寿之乡休闲养生游依托巴马世界长寿之乡旅游品牌,以巴马为中心整合盘阳河流域旅游资源,突出休闲养生主题,将休闲养生、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延伸养生旅游产业链,加快建设休闲度假、康体养生设施,配套完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打造世界长寿之乡休闲养生游精品旅游线路.
主要线路为:南宁—田阳—巴马—凤山—东兰—大化.
6.
桂东祈福感恩游依托桂东门户城市梧州,结合西江经济带沿江旅游发展,整合旅游资源,突出宗教文化特色,完善接待服务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重点针对团队游客和自驾车游客,推广桂东祈福感恩游精品旅游线路.
主要线路为:梧州—藤县—桂平—贵港—玉林.
三、配套发展旅游产业要素以构建便捷、立体的旅游大交通网络为重点,加强旅游口岸建设和通关便利化,科学合理安排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布局、规模与结构.
(一)构建立体便捷旅游大交通网络围绕全区旅游景区布局,按照互联互通、快捷进出的原则,完善公路、铁路运输网络,重点发展和建设城际铁路、调整铁路和航空客运,构建以航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干线公路、景区专用道路为补充,方便快捷的现代旅游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南宁、桂林国际区域性和柳州、梧州国内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1.
航空:加快机场建设,优化机场布局,扩大航线密度,形成以枢纽机场为骨干、支线机场和通用航空机场为辅助的民用航空网络.
重点推进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区、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航站楼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把南宁机场建成我国面向东盟的门户枢纽机场、桂林机场建成国家重要的旅游机场,积极争取南宁成为国家航权开放综合试点城市.
建设河池机场,扩建北海机场、柳州机场、百色机场,迁建梧州机场,新建贺州机场.
建设涠洲岛通用航空基地,形成区内支线航空网络.
创造条件开通南宁、桂林直飞欧洲、北美国际航线.
2.
公路:加快推进国家和地方高速公路网规划项目建设,重点实施出省出边出海通道工程和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工程,大幅提高公路网密度和通达深度.
实现以南宁为中心,通达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的旅游交通缩短为2小时以内,通达14个地级市的旅游交通缩短为4小时内,通达邻省省会、越南首都河内的旅游交通缩短为一日内.
所有旅游县县城半小时内可达高速公路;与周边国家及各省都有高速公路通道,4A级以上旅游景区与高速公路便捷相通;修缮那坡—东兴的边境公路,消除边境上的"断头路".
加快续建完成兴安—桂林、六寨—河池、宜州—河池、阳朔—鹿寨、河池—都安、岑溪—水汶、防城—东兴、柳州至南宁高速改造、沿海高速扩建、钦州—崇左、六景—钦州港、梧州—贵港、百色—靖西、靖西—那坡、三江—柳州、桂平—来宾、来宾—马山、马山—平果、柳州—武宣、靖西—龙邦等与旅游关联度大的高速公路建设.
加快新开工建设桂林—三江、桂林—南宁高速公路扩建、河池—百色、崇左—靖西、荔浦—玉林、贵港—合浦、乐业—百色、资源—兴安、南宁—柳州第二通道、桂林—柳城、梧州—柳州、崇左—水口、柳城—河池、贵港—宾阳、宾阳—隆安、隆安—硕龙、贺州—蒙山、蒙山—来宾、来宾—巴马、吴圩—大塘、大塘—浦北、浦北—北流等与旅游关联度大的高速公路建设.
加快建设中心城市、干线公路、机场到重点旅游景区的旅游支线公路.
4A级以上景点景区能与高速公路便捷连接,新开发的旅游景区应配套建设与国省干线公路连接的旅游公路.
加快景区间公路网建设,特别是通向重点景区的公路以及景区之间的连接公路.
支持游客集散中心开辟通往主要旅游景区的专线车.
3.
铁路:加快发展高速铁路,提高技术等级,扩大路网覆盖,增加铁路网密度,逐步形成以南宁为主枢纽的快速客运网.
加快对接先进生产力地区,建设通往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和西北、华北、西南地区的大能力快速铁路通道,连接北部湾地区的沿海铁路通道及周边国家的国际铁路通道.
重点建设省际干线、客运专线.
建成南宁至广州,贵阳至广州(广西段),南宁至柳州,柳州至桂林,南宁至昆明(新线),南宁至钦州、北海、防城港等在建项目;新建黄桶至百色、南宁至凭祥、合浦至湛江、河池至南宁、柳州经梧州至肇庆、贵港至玉林、柳州经贺州至韶关、防城港至东兴、靖西至龙邦等铁路;实现北京至南宁全程高速铁路贯通运行.
推进南宁枢纽、柳州枢纽、桂林北站、梧州南站建设.
到2015年,形成以南宁为中心的城际高速铁路网,实现地级市开通城际高速列车,基本建成"一轴四纵四横"现代化快速铁路运输网络,全面进入高铁时代.
构筑便捷、快速的铁路客运体系.
4.
航运:积极发展邮轮产业,建设北海邮轮母港和钦州、防城港、涠洲岛旅游码头,鼓励境外邮轮公司注册设立经营性机构,增开北部湾港国际客运航线,开发环北部湾旅游航线.
完善游艇管理办法,做好境外游艇停泊服务工作.
加强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加快旅游航道整治,新建和改造一批重要沿江旅游城市和漓江、红水河、柳江、右江、左江、桂江、绣江等河流旅游码头及旅游航线配套设施,形成若干条水上黄金旅游线路,建设一批游艇基地,积极推进游艇旅游.
5.
城市轨道交通:加快建设南宁城市轨道交通,推进柳州等旅游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6.
提高运输服务水平:加强铁路、公路、港口、机场、城市公共交通的高效对接,努力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
推进南宁、桂林国际区域性和柳州、梧州国内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
推广先进装备技术应用,提高交通运输信息化水平.
优化运输组织,创新服务方式,实现客票一体联程.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
(二)推进口岸通关便利化进一步建设完善桂林、南宁两个航空口岸和铁路口岸,加大东兴、凭祥友谊关、龙州水口等口岸基础设施及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大新硕龙口岸为一类口岸,结合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建设相应配套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北部湾海上国际航线、北部湾港口客运口岸建设.
加强口岸电子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口岸综合管理能力,营造出良好的口岸服务环境.
充分发挥口岸查验部门职能,加强沟通与配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信息共享,简化查验流程,完善口岸服务,推进口岸通关便利化.
完善广西红色旅游与越南红色旅游市场的便捷对接通道.
(三)优化提升旅游住宿业加快优化旅游住宿设施的空间布局、档次结构和功能结构,加强中高档次宾馆饭店、旅游度假别墅的建设,改造提升设施陈旧老化的宾馆饭店,发展特色主题酒店,形成设施齐全、服务周到、布局合理的旅游住宿服务体系.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培育一批有产业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饭店品牌,推进饭店连锁化和集团化发展.
重点发展度假型、会议型、保健型、旅居型、养生型等各种不同特色的主题酒店.
大力发展"家庭旅社"、"农家旅馆"、"青年旅社"、"汽车旅馆"、露营木屋帐篷等经济型、家庭型适合大众旅游者要求的住宿设施,适量发展公寓型旅游设施,增强散客自助旅游服务功能.
南宁、桂林、北海、梧州、柳州、钦州等重点旅游城市建设多家五星级饭店和一批四星级饭店,其他旅游城市建设一、两家旅游五星级饭店和多家四星级饭店.
"十二五"期末,全区新建和改造300家酒店,使星级酒店总量超过600家.
其中5星级酒店25家以上,4星级酒店75家以上,争取每个地级市都有5星级、每个县都有3星级以上酒店.
加快北部湾滨海休闲度假宾馆酒店的建设,推进北部湾城市群酒店建设,加快北海银滩、涠州岛、防城港江山半岛、钦州茅尾海高档度假宾馆酒店建设.
对原有饭店进行改造升级.
加强财政扶持力度,促进原有宾馆饭店的改造升级,从软硬件上全面升级.
加强服务技能培训,不断完善软件服务水平;促进一批旧宾馆的全面装修改造,加强节能改造、设施更新与配套.
重点促进南宁市、桂林市、北海市、梧州市、柳州市原有饭店的改造升级,加快玉林市、百色市等其他城市和主要县城原有饭店的改造升级.
促进北海银滩、京岛金滩、大明山、姑婆山、德天瀑布、龙脊梯田等旅游景区原有住宿设施的改造升级,提升旅游景区接待设施档次与服务水平.
引入国际酒店品牌.
引进万豪、喜达屋、希尔顿、凯宾斯基、雅高等国际酒店品牌,引进著名饭店公司的管理模式,组建大型骨干饭店集团,形成广西旅游饭店经营网络,打造本土国际酒店品牌.
利用国际酒店的规范化管理与优质服务引领广西酒店提升服务素质和规模档次.
发挥饭店协会的作用,促进宾馆饭店的发展,提升住宿服务水平和档次.
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宾馆饭店的发展.
如用水、用电、用气价格优惠,酒店消防检测费优惠,升级改造的扶持政策等.
(四)着力培育特色旅游餐饮业深度开发地方饮食文化,充分融入民族和地域特色,着力打造系列餐饮节庆,大力培育餐饮品牌,建设多元化、满足多层次的餐饮体系,形成强大的餐饮旅游吸引力.
探索创新旅游餐饮经营模式,培育有竞争力的餐饮品牌和标杆企业.
1.
挖掘地方特色餐饮开发桂菜以及东盟各国特色餐饮,培育壮、瑶、侗、京、毛南、仫佬等少数民族特色文化餐饮.
利用特色原材料,开发海鲜餐、特色乡土菜、水果餐、药膳、养生套餐等原生态餐饮.
利用气候、环境与风情优势,开发建设大排档夜市、休闲吧等特色餐饮消费.
积极引进国际餐饮品牌,规范发展以西餐、韩国料理、日本料理为重点的国外餐饮种类.
2.
逐步建立餐饮服务集聚区将特色餐饮作为吸引物,在南宁、北海、桂林、梧州、柳州、钦州等中心旅游城市和旅游集散地,建设若干条风味特色街区、餐饮街区,树立品牌意识,重视环境建设和文化氛围营造,打造餐饮名店,形成一批上规模、有档次、特色鲜明、相对固定的餐饮服务集聚区.
其他旅游城市根据旅游资源特色,合理布局旅游餐饮网点,开发海鲜、文化、民族、生态和乡村等为主题的餐饮店和餐饮街区,鼓励景区和酒店开发配套特色餐饮,最终形成若干有区域影响力的餐饮基地,带动原材料生产与养殖基地建设.
3.
大力培育精品餐饮节庆以中国—东盟博览会、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以及各种重大节假日为契机,高水平举办南宁·东南亚国际旅游美食节、玉林国际旅游美食节等主题鲜明的大型美食文化节.
结合地方传统节庆和特色饮食文化,整体打造"美食天堂"的饮食品牌.
4.
建立旅游餐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体系出台并实施具有旅游行业特点的旅游餐饮标准和服务规范.
(五)加强特色旅游商品开发适应市场需求,提升旅游购物在旅游消费中的比例.
推动研发与生产,大力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富有特色的旅游商品.
1.
优先发展旅游商品基地,构建旅游商品产业体系建立旅游商品基地.
选择有批量生产能力、产品销路较好、体制机制灵活、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建立集旅游商品研发设计、生产加工、展示交易于一体的旅游商品基地,推动旅游商品向产业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孵化培育30个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基地.
在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工艺美术研究所以及重点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建立我区旅游商品的研发中心,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安排旅游商品开发专项经费.
每年各级政府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安排专项经费,用以重点支持旅游商品新产品和特色旅游商品的研发,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鼓励和表彰.
构建旅游商品设计和产销的良性循环体系.
鼓励建立旅游商品的中介服务机构,提供设计、生产、销售等多方面的信息和服务,将广西乃至全国在旅游商品设计、生产、销售方面的高、精、尖人才资源(软件)和资金、工艺、机器设备、销售场所等各种优势资源(硬件),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配置和整合运作,构建旅游商品设计、生产和销售的良性循环体系.
建立旅游商品开发科研人才队伍.
加大旅游商品设计和产销人力资源的培训力度,建立相关人员和机构的信息网络,努力建设一支既能研究解决开发旅游商品的生产技术问题,又能熟练掌握旅游商品市场营销策略,开拓销售渠道的高素质的旅游商品开发科研人才队伍.
2.
加强旅游商品营销建设,创新发展机制和模式举办"广西旅游商品交易会"和"广西旅游商品设计大赛".
适时举办"广西旅游商品交易会",在景区、游客、厂商、媒体中间搭建新的沟通—展示—交易—评鉴平台,组织专家、商家、游客评选"广西优秀旅游商品",以加强旅游商品设计、生产与市场的直接沟通.
结合交易会同时举办"广西旅游商品设计大奖赛",评选出一批题材独特、款式新颖、别具一格、有市场前景的旅游商品设计作品,促进旅游商品的设计创新,进而提升广西旅游商品在境内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创新旅游商品的研发设计,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从特色、品类、材质、制作工艺、功能包装等各方面创新旅游商品的研发设计.
根据广西及各地的特点、游客的购物需求(即不同的欣赏和消费水平),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高、中、低档旅游商品进行多层次研究设计,并从文化、区域和旅游目的地特征等方面进行细分,在坚持特色的原则下,有针对性地引导旅游商品开发朝着精品化和系列化方向发展.
加强对传统特色旅游商品的挖掘与创新.
重点挖掘、研究和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和鲜明地方特征的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绿色风味食品、药用保健品、土特产品、旅游文化纪念品、旅游日用品以及跨国旅游、边境旅游等特色旅游商品系列,利用丰富的农村土特产品为原料加工一批六堡茶、横县茉莉花茶等特色旅游商品,利用民间能工巧匠和农村富裕劳动力生产一批绣球、壮锦、画扇等旅游工艺品,在工业企业中加工生产一批坭兴陶、龟芩膏等旅游商品,延长旅游产业链,扩大旅游消费能力.
并依据市场需求变化不断创新提高,着力创建旅游商品品牌.
进一步扩大桂林国际旅游批发城、凭祥浦寨红木市场、南宁酒店用品批发市场等一批旅游商品销售基地规模,加快南宁、北海、梧州、玉林等地旅游商品市场(街)的规划建设,把桂林市、南宁市建成国家级和国际区域性的旅游商品城市.
把若干重点旅游城市和旅游县建成富有特色的区域性旅游商品集镇.
逐步形成覆盖面较广、物流量大、体系比较完善的旅游商品销售网点网络.
走旅游商品产业化经营之路.
将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和旅游商品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实行研发、设计、材料、生产、销售一条龙的经营模式,拓展旅游商品产业链.
整合旅游商品企业资金、人才、设备等优势资源,多家联合,深度开发,实现旅游商品生产经营的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和效益化.
建立和规范旅游商品市场秩序,顺畅旅游商品销售渠道.
在旅游流动人口多、商店繁华的城区,建立专营旅游商品的商店、商场或专柜.
通过跨行业的联动,建设集产销、展示等于一体的旅游商品连锁超市.
重点扶持旅游商品产、供、销一体化的企业,在商业中心和景点景区设立联营店或连锁店,做到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统一服务规范.
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旅游商品销售网络体系.
(六)增强旅游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旅游企业是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市场竞争的主体.
增强旅游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旅游企业的体制、机制、管理、经营创新步伐,构建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旅游企业集团,引导优势旅游企业向集团化、网络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1.
加快旅游企业体制机制和经营管理的创新加快国有大中型旅游企业改革创新步伐,通过改组、改制、兼并联合、资产重组优化等多种途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着力转换企业的资产所有制、投资决策机制、经营管理机制、人员进出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实现旅游企业产权的多元化,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以及科学严密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增强旅游企业的发展动力、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积极引进大资本、高技术、高管理水平的管理集团,与我区的旅行社企业、宾馆饭店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发挥其管理、品牌、资本、技术、市场和人才优势,促进我区旅行社、宾馆饭店的优化整合和改造提升,建立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组织形式和运营机制,实现经营管理上的创新.
努力推进旅游景区企业体制与经营管理机制的创新,积极探索和推行景区"三权分离"与特许经营权转让制度,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发的市场机制,推行"政府引导协调、专家指导管理、市场运作资本、企业开发经营、旅游部门监督"的旅游项目投资开发模式和工作机制.
积极引导旅游企业面向市场需求,推进旅游企业经营模式创新.
大力推进旅行社创新经营模式,指导旅行社从单一的代理服务功能转为多样化、全方位的旅游服务功能,延长和整合旅游供应链,实现旅行社的转型升级.
2.
构建优势旅游企业集群积极鼓励全区各类有实力的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项目为载体,以实现最大利益为目标,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优质旅游企业、优质旅游资产、特色旅游景区等,进一步扩大企业资产规模,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并引导其向集团化、网络化、国际化方向发展,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本土特色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企业集群.
积极引进区外、国外有实力的企业参与重点特色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开发建设,组建大型旅游企业集团,通过包装上市、项目融资、资产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规模化投资经营发展.
加强本土旅游企业与区外、国外知名旅游企业集团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区域性、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网络化规模经营.
积极扶持有实力的民营经济和社会资本经营旅游业,鼓励跨行业和跨地区兼并、重组旅游企业,优化旅游企业产权结构,构建一批产权多元化、管理科学化、经营市场化的股份制旅游企业.
通过适当的旅游产业引导和扶持政策,在南宁、北海、贺州、百色、柳州、梧州、玉林等重点旅游城市,围绕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整合,鼓励采取政府调控引导下的集团化企业投资经营管理模式,组建若干以大型旅游项目为载体的旅游企业集团,建立以市场化、资本化运作为主的旅游投融资机制,使这些企业集团成为广西旅游资源和产品整合的主体.
同时,鼓励一批有实力的旅游企业或旅游集团到东盟或国外其他地区兼并、参与、合作,逐步建立国际化的旅游企业经营网络.
3.
促进中小旅游企业深度化发展积极引导扶持中小旅游企业向经营专业化、市场专门化、服务细微化方向发展,建立与大型旅游集团的网络服务协作关系.
一是利用信息技术帮助中小企业构建服务协作网络;二是通过行业协会等引导企业合作,成立旅游企业协会和合作网络;三是提供技术培训支持;四是努力创建旅游中小企业扶持基金,支持和促进中小旅游企业的健康发展.
推进国有旅游企业改组改制,加大对现有区域旅游核心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其通过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项目融资、产权置换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对区内外相关的中小旅游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打造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
四、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以人为本,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重点推进游客服务中心、公共厕所、公共标识、安全体系、汽车营地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和建设,提升旅游产业整体素质,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
(一)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1.
推进旅游电子政务体系建设完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信息服务工作.
在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建立完善旅游电子信息网络,设立旅游投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环境、旅游资源、产品、线路、市场需求动态以及区内外、国内外旅游业发展动态等各类信息咨询服务窗口,在各市和重点县(市)建设完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及时公布并更新信息.
同时,积极探索利用现代通讯及传媒手段,多渠道、全方位对公众提供服务.
完善广西旅游信息传播中心,增强该中心在旅游信息收集、整理、发布、传播等方面的功能.
建立自治区、市和重点旅游县联网运行、资源共享的全区旅游信息网络系统.
2.
推进旅游电子商务建设建立完善旅游投资项目库,在地方政府、旅游企业与投资商之间搭建合作桥梁,为旅游项目投资做好信息服务.
建立完善旅游信息库.
构建全面丰富的广西旅游信息数据库,使之成为涵盖行、住、食、旅、购、娱等各项旅游要素的动态信息源,并通过广西旅游在线、咨询服务中心、12301服务热线、数字信息亭、信息提示服务、旅游展示屏和展示架等立体交叉的渠道,将广西旅游信息有效地传递给国内外旅游者.
推进旅游网络建设.
扩大广西旅游在线的网络影响;丰富旅游目的地旅游信息,加强与各种旅游服务网站的对接,在国内知名网站长期建立广西旅游网站链接.
鼓励旅游企业发展在线业务,加强对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引导,支持旅游企业以信息技术推动管理和服务流程再造,支持旅游企业建设和应用辅助决策支持信息系统,提升旅游企业数字化管理和网络化经营水平.
加快电子商务在旅游产业的普及,建设旅游电子商务网络,鼓励旅游电子商务市场探索新模式,培育新业态,推动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的多样化发展.
3.
提升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推动信息技术在旅游消费、生产、经营、服务、管理过程中的广泛应用.
加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实施"数字旅游"工程.
5年内基本建立以主要旅游目的地为核心,涵盖住宿、餐饮、购物、娱乐、交通等要素的一体化数字旅游服务体系.
重点开发旅游目的地网上虚拟体验系统;加快构建以12301服务热线为基础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数据中心和呼叫中心;加快搭建中国—东盟一体化旅游信息平台,实现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功能,提高旅游服务效率;联合周边地区制作发行区域旅游"一卡通"、优惠年卡和电子门票,方便游客消费.
各市、重点旅游县(区)和3A级以上景区设立旅游网站,在主要媒体开设旅游专版、旅游频道、旅游广播等信息发布系统,为旅游者提供公益性、基础性资讯服务.
提升旅游行业管理信息化水平,推进旅游安全保障信息化,建立健全旅游专业气象、地质灾害、生态环境等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和突发事件应急系统,增强灾害防范能力.
鼓励信息技术在旅游各环节的应用服务创新.
积极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推广景区数字管理与服务技术,实现无线导游、游客分流、车辆调度、安全监控等多重功能.
重点发展智能终端技术在数字化导览、电子地图、定位认别、移动支付、多点通信等领域的应用,互联网技术在电子票证、旅游一卡通、景区资源管理等领域中的应用,移动通信技术在景区注量分析、客流引导、应急处理等领域的应用.
加强新技术与旅游文化的对接融合.
积极利用网络引导旅游文化建设,丰富旅游文化内涵.
以多媒体技术丰富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宣传的文化要素.
建立数字化旅游文化资源与共享传播平台,促进广西旅游整体形象的树立与宣传.
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大型会展、体育赛事、文化庆典等活动中示范高新信息技术应用,倡导科技文化旅游.
推进信息技术在节能环保和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鼓励旅游企业利用信息技术降低能源使用,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旅游环境的监控预警,对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实施监控保护,对重点设施、重点企业实施排放监督,为客观评价旅游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提供数字化手段.
(二)推进全区旅游公共服务网络建设建设中国—东盟旅游服务中心,提升国际化旅游服务水平,成为推介广西旅游的重要宣传平台和旅游服务中心.
建设南宁、桂林、梧州和北海等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具有宣传、促销、咨询、预订、投诉等功能的综合性旅游服务平台,健全旅游公共服务网络.
在重点交通干线、重点旅游目的地以及重要景点景区建设300个以上旅游服务中心,形成全区旅游咨询服务网络.
大力推进自驾车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广西旅游在线和12301旅游服务热线,使其成为具有宣传、促销、信息发布、咨询、预定、投诉等功能的综合性网站,加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
建立面向公众,覆盖全行业、全要素的旅游服务信息化网络,作为全社会了解旅游行业服务信息平台.
(三)加快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旅游休闲、户外运动、旅游安全、应急救援等设施,完善自助游、自驾游、特种旅游项目的服务配套.
发展一批满足自驾车旅游者需求的汽车旅馆和汽车营地.
力争通过5年努力,全区A级景区全部达到旅游交通顺畅、旅游标识系统完善、旅游厕所达标、停车场满足需要的发展目标,使全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基本构建起与国际接轨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在全区重点旅游城市、特色旅游村镇、交通要道及景点景区建设和改造1000座以上旅游厕所,达到国家星级旅游厕所标准.
二是按《广西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建设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全区旅游公共标识系统.
三是依托公共安全体系,建立健全预警和应急机制,完善应急救援、公共医疗、卫生检疫防疫等安全救治体系.
四是加强旅游购物中心建设,积极发展大型购物商场、免税店、专业商品市场、品牌折扣店、茶馆、咖啡馆、酒吧和特色商业街区,逐步完善旅游城镇和休闲度假区的商业配套设施.
五是在重点旅游区域建成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相协调、畅通安全的游览步道和旅游车通道,加快建设旅游景区供水、供电、通信等配套设施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
(四)完善旅游营地建设改造与新建相结合,在全区重点旅游线路和跨省(区)自驾车旅游线路上改造提升已有15个自驾车营地,规划新建30个自驾车营地,大力推进自驾车旅游发展.
依托南宁大明山、防城港十万大山、桂林猫儿山、贺州姑婆山、玉林大容山、六万大山、容县天堂山、金秀大瑶山、河池九万大山、岑溪天龙顶、融水元宝山、百色岑王老山、贵港天平山浦北五皇山等山地资源以及涠洲岛、江山半岛等滨海资源,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生物资源和景观资源的基础上,控制合理的旅游环境容量,建设背包露营地,适度开发山地观光、山地运动、山地科普等露营旅游活动.
五、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我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旅游人才总量稳步增长、旅游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旅游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显著增强、旅游人才使用效能明显提高,建立起与旅游强省(区)建设相适应的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
(一)统筹推进旅游人才队伍建设重视旅游人才培养,将其纳入全区人力资源总体规划,逐步建立旅游人才信息库,推动人力资源合理配置.
围绕"作风正,业务精,素质高"的总体要求,着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旅游行政管理队伍;具备驾驭市场能力、管理手段创新的旅游企业管理者队伍;具有强烈服务意识、服务技能过硬、代表广西形象的旅游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旅游服务人员、乡村旅游实用人员、社会工作旅游人才队伍.
培养推出一批导游、服务员、烹饪大师和企业家.
建立一支业务精、作风硬、立足广西且具有国际视野和先进旅游开发理念的本土旅游规划与策划人才队伍.
1.
旅游行政管理人才队伍围绕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以提高旅游行政管理能力为核心,造就一批具有旅游业发展的大局意识、国际视野、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的旅游行政管理人才队伍.
抓好行政管理队伍的职业道德和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旅游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加强制定政策、依法行政、开拓市场、开发产品、行业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建设.
重点加强依法行政、宏观决策、理论研究和工作创新能力的培养.
旅游行政管理机关要积极创建学习型机关,建立长效的学习机制.
推进百名旅游行政管理人才挂职锻炼计划,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举办各级领导干部旅游培训专题班、重点旅游市县管理人员培训班、重点旅游城镇领导培训班、干部知识更新培训班等,为行政管理人员创造和提供培训、锻炼的机会,拓展与更新知识,增强创新意识与能力.
2.
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围绕提升企业竞争力,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加快提升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素质,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一支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推进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职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建设.
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施"走出去"战略需要,积极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加强制度化的培训和考核,以提高旅游企业竞争力为核心,全面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和驾驭市场的能力,培养出一批能使旅游企业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创新型经营管理人才.
积极引导各旅游企业适应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网络化、国际化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
力争五年内,对景区、饭店、旅行社的管理人员和职业经理人进行轮训1—2次.
3.
高素质、高技能旅游服务人才队伍适应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以提升职业素质和技能为核心,以宾馆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旅游企业一线技能服务人员为重点,培养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培育一支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的乡村旅游服务人才队伍.
加强对旅游服务人员和导游员队伍在职业道德、政策法规、服务意识、业务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组织开展创先争优和岗位服务技能竞赛活动,以优化队伍结构,提高队伍素质.
加强对旅游服务人员和导游员队伍建设的管理,严格按《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等规定,建立和完善从业人员优胜劣汰机制,严把岗位资格准入关.
举办各种形式业务培训班,力争每年对导游人员以及景区、饭店、车船公司和定点商店的服务人员进行培训1—2次;加强对农业旅游示范点和乡村旅游服务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
努力造就一支适用人才队伍.
改革完善导游等级制度,规范和落实导游薪酬和社会保险制度.
围绕提升客户满意度,以提高导游人才素质为重点,扩大高层次导游人才的数量,规范导游人才队伍建设.
4.
旅游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实施旅游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以旅游行业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为重点,整合区内人才资源,逐步造就一批立足广西且具有国际视野和先进旅游开发理念的本土"规划专家"、"策划大师"、"规划实施技师"及"资源整合能手",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长久的智力支持.
整合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主要包括高级导游、旅游研究人才、旅游景区策划与规划人才、旅游信息化人才、旅游装备制造业科技人才、旅游市场营销人才、旅游会展与商务人才等.
5.
乡村旅游实用人才队伍实施乡村旅游实用人才支撑计划.
以培训万名"农家乐"旅游经营者为抓手,推进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大培训工作.
以乡村旅游干部、带头人、能工巧匠传承人、经营者为重点,培育一支乡村旅游实用人才队伍.
同时,做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向旅游行业转移过程中的教育与培训工作.
6.
社会工作旅游人才队伍建立社会工作旅游人才和志愿者队伍联动机制计划.
为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旅游经济强省、旅游产业大省和中国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的需要,通过培养培训和对外引进相结合的办法,加快推进社会工作旅游人才队伍发展,扩大社会工作旅游人才队伍规模,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旅游人才队伍.
(二)建立旅游教育培训基地1.
加快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配套建设,积极推进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升本"工作;充分发挥广西民族大学非通用语种旅游专业学科优势,建设广西中高级旅游人才培养基地、中国—东盟旅游管理人才培训基地以至中国和世界旅游组织指导、联系的旅游人才培训基地.
2.
充分利用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等大专院校的优越条件,建立旅游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
适时整合教育资源,成立广西旅游职业教育集团,打造结构完备的人才培训基地.
3.
依托大型旅游骨干企业、重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建设示范性国家级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
在桂林、南宁、北海、柳州等市,利用现有高、中等级职业技术院校(或与旅游企业分工合作的方式),建立高、中、初级旅游技师、技工人才培训基地.
4.
大力拓展境外师资培训渠道,举办各种培训研讨班,与教育部门合作创建旅游师资培训基地;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对居民进行导游知识方面的培训,在百色、河池、崇左等市,建立民族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在南宁市和桂林市建立师资强、办学条件好的导游培训基地和旅游职业经理人培训基地.
(三)积极引进专业化旅游人才加快推动旅游人才市场的资源配置,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促进旅游人才交流,建设旅游人才小高地.
在稳定和利用好现有人才的基础上,坚持产业聚才、项目引才,积极构建旅游人才发展平台.
制订相关政策,多渠道、多形式吸引一批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的旅游高级管理专门人才、旅游企业经理人才及旅游规划与策划大师级人才.
(四)加强旅游科研工作鼓励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等高校和广西社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结合学科建设与人才建设,加强对旅游基础理论和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及热点、难点的研究.
提升旅游企业的科研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研与产业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
每年围绕旅游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开展课题招标活动,形成一批有指导性、实践性的科研成果,为旅游业发展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持.
六、改善旅游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推进我区旅游法规建设,强化依法治旅.
加强旅游安全体系建设,创新旅游保险模式.
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健全旅游监管体系,优化旅游市场环境.
大力拓展旅游服务领域,推进旅游诚信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体系.
(一)加快旅游法制建设1.
加强旅游立法工作加快旅游法规工作进程,推进旅游行业管理法制化进程.
逐步开展《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服务质量管理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资源开发保护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安全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自驾车旅游管理办法》等旅游市场监管、资源保护、从业规范方面专项法律法规立法工作.
通过加强旅游立法并贯彻实施,进一步强化旅游行业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2.
强化依法治旅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应严格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条例》等旅游相关法规,严格执法,提高依法治旅的水平,逐步完善旅游行政执法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强全区旅游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旅游行政执法人员政治和业务学习,把全区旅游行业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二)加强旅游安全体系建设1.
完善旅游安全预警信息发布制度按照《旅游者安全保障办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旅游安全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并及时协同气象、国土、交通等部门联合发布旅游地旅游安全信息并让游客及时了解,保障旅游出行安全.
2.
建立健全旅游安全保障机制健全旅游安全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处置机制,积极打造集法规、预警、控制、应急救援、保险"五位一体"的旅游安全保障机制.
按照属地管理和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加强旅游安全和行业管理,落实旅游安全管理责任制,加强高危旅游项目的安全监管,健全黄金周假日旅游服务和旅游突发事件应对机制.
建设旅游应急救援网络,将旅游应急救援纳入目的地应急管理系统,促进专职旅游救援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景区与医疗、公安、消防、交通等单位的急救合作机制;完善城市卫生医疗体系,加强旅游医疗急救设施建设,建设景区医疗急救点和服务点,确保旅游活动安全、健康、有序进行.
3.
加强旅游保险工作针对旅行社行业特点,遵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自主"的原则,通过整合旅游保险资源,创新旅游保险模式,加强旅行社责任险统保工作,鼓励引导旅行社推荐旅游者购买意外保险等险种,为游客的出行和旅游活动提供保险服务,保障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
(三)强化旅游市场监管1.
落实地方政府、经营主体、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旅游景区、旅行社等旅游业经营主体,以及旅游、工商等部门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共同营建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
聘请行业监督员,建立由旅游行业和相关行业相结合、产业各要素相结合、专家和媒体舆论相结合的旅游服务质量社会监督体系.
2.
健全旅游监管体系,完善各级旅游质量监管机构,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和旅游投诉处理健全区市县三级旅游监管体系建设,加强旅游质监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充实各级旅游质量监管机构的力量,建立旅游投诉快速处理机制.
推进旅游综合执法,在区市县三级分别成立旅游执法总队、支队和大队,与同级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合署办公,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加强旅游执法队伍建设和装备配置,进一步提高执法能力和执法效率.
建立与12315投诉热线平台的联络机制,设立旅游服务质量信息采集网点,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信息库.
3.
加强联合执法,打击非法从事旅游经营活动以及欺诈行为,维护游客合法权益加强部门和区域联合执法,建立健全旅游监管体系、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旅游诚信体系和旅游投诉体系,完善旅游企业信誉等级评估、重大信息公告和违规记录公示制度.
建立各地旅游与工商、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的长效机制,严厉打击和查处旅游市场中存在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整顿虚假广告宣传,整治"零负团费"、黑车、黑导、低于成本价竞销,以承包、挂靠等形式转让经营权,甩团扣人,擅自增加、减少旅游项目或中止导游活动,欺骗或胁迫旅游消费者的欺诈行为等,及时公布行业不法人员"黑名单",以净化旅游市场环境,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建立旅行社、旅游购物店信用等级制度及旅行社电子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景区门票价格,严厉打击价格欺诈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切实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
4.
推进旅游中介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旅游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旅行社、旅游服务公司等旅游行业中介的管理,促进旅游中介产业化发展,积极打造本地优势旅游服务中介品牌,以规范旅游中介服务市场管理,营造旅游业发展软环境,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中介服务.
(四)推进旅游标准化1.
加强旅游标准化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提高旅游标准化工作的专业化、制度化水平.
建立体现广西特色的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化体系,成立旅游标准化委员会.
2.
加强现有旅游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实施力度,扩大实施范围和影响力,规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
会同技术监督、安全生产管理等部门,以实施广西旅游景区服务质量标准、旅行社服务质量标准、旅游饭店服务质量标准为重点,带动推进广西旅游购物服务质量标准、旅游安全服务质量标准等建设,抓紧制定并实施旅游服务资质、旅游服务设施、旅游服务信息、旅游环境卫生、旅游安全、旅游服务环境保护、旅游者权益保护等系列标准,重点保障餐饮、住宿、厕所的卫生质量,逐步构建广西地方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化体系,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重点规范旅游企业服务质量,保障旅游者权益.
3.
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和国际质量认证.
加快阳朔县、乐满地休闲世界等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点建设,建立自治区级旅游标准化试点体系,培育若干旅游标准化示范市和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市、区),培养一批运作规范、管理先进、服务优质、具有高水平企业标准的旅游示范企业,引导旅游企业向标准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在旅游餐饮、住宿、交通、景区、旅行社、导游、购物和应急管理等方面,加快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
积极推进旅游标准化旅游目的地建设.
(五)推进旅游行业诚信体系建设1.
完善行业协会机构与功能,提高行业的协调、发展和自律能力(1)进一步拓展旅游行业协会领域,逐步健全各级景区、饭店、旅行社、旅游教育等各类专业旅游协会和工作制度.
加强对行业协会的引导与监督,制定旅游诚信经营相关制度和措施,实施分类管理,扩大覆盖范围,形成反映经营者信用状况的内部基础数据,定期依法向社会开放数据资源,推荐诚信经营企业.
(2)加强行业协会的功能建设.
增强行业协会的对外维护、服务、协调等功能,帮助企业和会员及时掌握国内外旅游发展态势,协助企业和会员获得各种技术认证;建立旅游行业人才、经营管理、资产等信息交流库,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协助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在行业管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3)大力开展诚信教育,进一步强化旅游行业自律功能.
开展行业准入资格资质审核、资质管理、质量管理和监督,提高对会员单位经营管理和服务的诚信、规范、质量、安全的监督与引导,多形式、多层面加强行业的自律水平.
(4)加强行业协会队伍建设.
一是积极发展协会会员,努力扩大协会在旅游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是指导各级各类专业协会提高专业化工作水平.
三是充实和加强协会人才队伍建设,增加高素质工作人员,优化人员结构,提高协会工作效率.
2.
加大旅游诚信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1)全面推动旅游诚信体系建设.
加强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诚信管理,健全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资源的基本信息库,绑定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诚信记录,进一步完善诚信旅游评价与监督机制.
联合社会力量(各有关职能部门、媒体等)广泛参与旅游诚信经营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发布旅游服务质量信息,进行舆论监督.
通过行政管理部门监督指导、社会舆论宣传引导、行业自律倡导、企业及其从业人员自觉行动等全方位、多渠道地构筑广西旅游诚信体系,建立完善旅游投诉、违规处罚和不良信用公示制度.
(2)以各主要旅游城市为重点,以游客满意为目标,优化旅游消费环境.
全面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纲要》,在全区全面广泛开展"让游客满意在广西"诚信旅游活动.
精心组织各项工作,努力促进旅游服务技能和水平的提高.
逐步建立以游客评价为主的旅游目的地评价机制,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
(3)开展行业诚信承诺活动,建立鼓励旅游企业诚信经营的奖励机制,表彰诚信企业和人员,抵制不诚信行为,引导旅游消费者理智明白消费,建设诚信守法、和谐发展的旅游消费环境.
(4)以游客满意度为基准,深入持久地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活动,努力实现人性化、亲情化、精细化服务,促进广西旅游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组织开展"品质旅游、伴你远行"、"文明旅游、理性消费"进社区宣传活动.
在旅行社、景区景点、宾馆饭店等旅游企业张贴、悬挂、摆放相关宣传资料,制作发放品质旅游出行宣传手册.
定期在主流媒体发布旅游质量相关信息,面向旅游消费者开展旅游投诉周活动,集中受理投诉,曝光典型案例,引导、督促企业及属地旅游部门围绕游客意见,采取措施,加强管理,改进服务,提升质量,引导旅游者选择有良好信誉的旅游企业;开展提升旅行社、星级饭店、景区景点、车船公司和导游人员等服务质量活动,促进旅游重点领域服务质量提升;组织开展旅游服务质量专项治理和对星级饭店的暗访检查活动.
(六)推动行业行风建设完善"创优评先"标准、办法及程序等工作制度,使此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加强旅游行风建设的宣传,开展经常性的行业精神文明和行风建设活动;加强旅游政务环境建设,转变机关作风,依法行政.
推进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主动从管理、权力型向服务、规制型转化,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并解决行业服务和行业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七)促进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与科学利用1.
强化旅游规划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意识,统畴协调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在加强对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利用旅游资源,提升旅游资源的开发水平,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
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充分认识旅游规划的重要性,先规划后开发,加强对旅游规划实施的督查,强化旅游规划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指导作用,将旅游规划中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措施落到实处.
在旅游开发阶段科学规划,合理确定旅游景区游客环境容量,明确环境要素专项保护措施,对水资源保护、水污染处理、水土保持、大气保护、噪音控制以及环卫设施配套需进行专门规划.
严格贯彻和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加强旅游规划、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开发新的旅游景区和在旅游景区内兴建新的旅游接待设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减缓旅游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旅游景区内的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规定和生态影响评价技术规定的要求.
落实旅游区保护的"三同时"制度,旅游景区内建筑和旅游接待设施,其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处置设施和防治水土流失、植被破坏、景观破坏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旅游景区根据资源、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配备专职或兼职环境工作人员,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旅游景区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旅游区的环境监测工作,对环境、生态以及资源可能的破坏进行预评估,建立可行的保护控制预案,及时报告环境状况发展趋势.
在旅游行业中倡导低碳旅游方式,促进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结合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依法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重点水源地、重要海域,有序开发利用土地、森林、矿产、海湾、岸线、海岛、水域等重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推出低碳旅游系列产品,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效益.
2.
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突出保护好以兴安灵渠、靖江王城王陵、桂海碑林、花山岩画、三江程阳风雨桥、容县真武阁、容县民国故居等为重点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遗迹遗址,以金秀瑶族民俗村、昭平黄姚古镇、灵川大圩古镇、靖西旧州古镇、富川秀水状元村、灵山大芦村、南宁扬美古镇、玉州高山村、兴业庞村等为重点的特色村寨、历史古镇及传统文化,落实保护资金,保持古村落、民族传统村寨和古建筑群的整体性和完整性,修缮和恢复古建筑应遵循不改变原状的原则,建设旅游设施要与文物及其环境风貌相协调,严格控制在文物保护范围内兴建新建筑设施.
在保护的前提下,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文物保护单位的合理开发利用.
加强桂林、柳州、北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名镇名村的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建设一批旅游名城名镇名村.
积极推进左江岩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配合文化部门实施百家博物馆建设工程,实施宁明花山岩画、连城要塞遗址及友谊关、北海老街等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桂林靖江王府及甄皮岩遗址、贵港南江古码头遗址、贺州临贺故城、合浦汉文化主题公园、北海大埌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遗址博物馆等.
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建设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中心.
加强对刘三姐文化、黑衣壮、南丹白裤瑶、三声部民歌、北部湾渔家文化、京族文化、侗族大歌、田阳三月三布洛陀歌圩、红水河铜鼓文化、武鸣三月三歌圩等特色民俗民风的保护,重视对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研究、抢救和保护,积极整理申报一批国家和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快广西铜鼓习俗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发挥文化资源优势,配合文化部门,加强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演艺、节庆等文化旅游产品,促进文化旅游的开发.
加强对山水景观资源的保护.
重点加强对大明山、十万大山、大瑶山、猫儿山、大容山、六万大山、天堂山等主要山体以及桂林山水、凤山世界地质公园、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大化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等地质地貌景观以及桂林漓江、西江、红水河、左江、右江等主要风景河段内地质地貌景观、森林植被和珍稀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加强对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等各类旅游地内森林资源、珍稀动植物资源的保护,禁止炸山采石等破坏景观的活动.
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生态良好区域的旅游开发应符合国家及自治区法律法规的要求,强调保护第一,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旅游线路等设施建设应避开核心保护资源,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逐步配套建设污染治理设施,新建景区的服务区必需配套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建设绿色景区.
加强对旅游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逐步开展重点景区的生态环境监测,促进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协调.
加强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和沿海旅游岸线的保护,保护近岸海域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重点加强三娘湾白海豚、合浦儒艮、山口红树林、北仑河口红树林、北海涠洲岛—斜阳岛珊瑚礁等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加强涠洲岛、江山半岛、京岛(万尾岛、巫头岛、山心岛)、斜阳岛、七十二泾、麻兰岛等海岛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旅游开发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减轻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促进海岛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协调北部湾地区沿岸海岸线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确保海岸线经济发展与旅游开发和海岸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3.
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对旅游区生态环境的监管力度.
严禁在旅游区及周边地区新上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旅游区的污水、烟尘和生活垃圾处理必须与旅游开发同步进行,做到达标排放;加强旅游区内的环境监测,逐步实现定期发布重点旅游区环境质量状况制度;科学测算旅游区环境容量,控制游人规模.
加强对大气环境和水环境的保护.
严格控制大气环境质量,各核心景区、重要景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要执行GB3095-1996中的一级标准,主要旅游城市(镇)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
以持续改善水环境为目标,各大旅游区内主要河流的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以上标准.
南宁、桂林、北海、梧州、柳州等旅游城市逐步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对江河水污染的防治.
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
严禁向江河海滨两岸及旅游区附近堆积、倾倒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严禁游船向水中倾倒垃圾、废水及油污;在主要旅游城市(镇)逐步实行禁止汽车鸣笛,进入景区的车辆应限鸣喇叭;制订景区卫生管理条例,在景区提倡使用可降解快餐盒,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率应达到100%;大力推进乡村旅游点的沼气池和节柴灶建设,改善环卫设施.
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和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山区生态林、沿海防护林、珠江防护林、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建设,建设西江千里绿色走廊和北部湾绿色生态屏障.
严格执行旅游规划和旅游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防止建设性破坏.
4.
加强旅游人文社会环境建设在旅游城市、旅游乡镇和旅游区(点)逐步建立旅游安全救护系统,实施社会环境综合治理和专项整治;在旅游地树立起热情、好客、诚信的社会氛围;在旅游城市、旅游乡镇、旅游区(点)、交通集散地、公共场所等地,设置规范、准确和醒目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在主要旅游城市、旅游乡镇和旅游区(点)设立各种类型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在主要路段上铺设盲道,提供为残疾人服务的无障碍设施,营造舒适和谐的旅游人文社会环境.
5.
推进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充分依托我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加强生态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开展生态旅游试点示范,建立大明山、猫儿山、钦州三娘湾、大容山、红水河流域等一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形成不同类型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发挥辐射效应,推动我区生态旅游健康发展.
(八)推进旅游创优创强工作以创优创强为抓手,推进旅游目的地系统建设,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培育我区旅游产业增长极,构筑旅游强省(区)建设的基础支撑和增长集群.
1.
继续推进优秀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1)积极创建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
国际旅游名城桂林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南宁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区域性国际旅游城市,积极打造桂林、南宁两大国际化旅游城市,加强城市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促进桂林、南宁城市整体水平提升,改善居民工作生活环境和条件,完善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以全面提高旅游业发展水平和国际化水准,适应新形势以及差异化旅游市场的新要求,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发展质量旅游.
积极推进桂林市申报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推进南宁市创建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提升城市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通过优秀旅游目的地的创建,带动区内其他旅游城市的旅游素质提升,进一步提升旅游形象,增强国际竞争力.
(2)深化完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深化完善北海、柳州、玉林、梧州、钦州、百色、贺州、桂平、凭祥、宜州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建设,推动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推进旅游服务质量与旅游环境的提升,进一步促进地方旅游业的长足发展,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建设一批特色旅游(村)镇.
结合全区加快城镇化建设工作的推进和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在巩固提升黄姚古镇、阳朔兴坪镇、灵川大圩镇、富川秀水村等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村)的基础上,继续开发建设兴安古镇、大新硕龙镇、北海海城区涠洲镇等旅游小镇,同时建设恭城红岩村、灵山大芦古村、河池刘三姐村、龙胜龙脊村、靖西旧州村、乐业火卖村、三江丹洲村、东兴竹山村等生态环境好、特色突出的旅游村.
使之成为加快旅游业发展和促进城乡风貌改造、统筹城乡发展的新亮点.
2.
继续推进国家A级景区创建工作以景区业主为主导,积极整合各级政府以及旅游、建设、文化、交通、国土、林业、环保、卫生、宣传等各方面的力量,严格按照标准,扎实推进A级景区创建工作,促进景区各项设施的完善、游览环境的优化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促进景区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人性化发展.
充分挖掘特有的旅游资源和产品特色,力争将涠洲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等景区建设成为国家5A级景区,力争规划期末全区国家4A以上景区总量突破100个.
3.
推进高星级饭店建设(1)创建白金五星级饭店.
选择南宁沃顿国际大酒店、桂林香格里拉大酒店作为创建试点,按白金五星饭店的评定标准进行升级改造,或在北部湾区域,按白金五星饭店的标准新建度假酒店,争取在"十二五"期间,我区白金五星饭店创建工作实现突破,创建白金五星饭店2家以上.
(2)完善高档星级饭店建设.
积极推动宾馆饭店评定星级,指导宾馆饭店按星级标准建设,扩大星级饭店行业规模,增加星级饭店数量,加快高档酒店建设,提升重要旅游城市和重要旅游县旅游接待设施水平.
力争规划期末全区5星级酒店达到25家以上,4星级酒店75家以上,争取每个地级市都有5星级饭店;宜州、资源、桂平、靖西、乐业、凭祥、金秀等重点旅游县(市)至少建设1家四星级宾馆,全区每个县都有3星级以上酒店.
4.
推进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建设(1)推进工业旅游示范点建设.
积极开拓特色工业旅游项目,形成工业促旅游、旅游带工业的良性发展局面.
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研制和生产档次高、创意新的名、优、特、新、奇旅游商品,建设工业旅游商品基地.
开发铝制品旅游商品,利用旅游业促进铝工业的发展,培育名牌铝制品旅游商品.
鼓励和引导乡镇企业面向旅游市场,积极从事旅游工艺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开发工业旅游产品,丰富旅游商品的种类.
鼓励和支持工业企业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观光工业,发展工业旅游.
(2)推进农业旅游示范点建设.
在进一步完善现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八桂田园、柳州农工商农业观光旅游区、阳朔世外桃源、凌云茶山金字塔、柳州三江丹洲村、柳州融安大洲村、桂林恭城红岩旅游新村、玉林北流罗政村、百色田阳布洛陀芒果风情园、平南石硖龙眼母本园、钦州灵山大芦村、广西百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等农业旅游示范点的配套建设.
(3)开展森林旅游示范点建设.
依托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旅游部门与林业部门联合推进森林旅游示范点建设.
七、推进旅游市场深度开发着力研究在新形势新机遇下目标客源市场的变化规律,坚持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含边境旅游)的总体原则,以产品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化、多元化、信息化、专业化要求,整合全区旅游宣传资源,整体促销,努力打响"美在广西"旅游品牌,提升我区在国内外市场的吸引力.
着力改进传统营销手段和模式,逐步建立现代旅游营销体系,实现旅游市场营销的国际化.
(一)目标客源市场巩固发展传统重点客源市场,全面拓展新兴潜在目标市场,提高旅游市场营销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1.
入境旅游市场重点一级入境旅游市场重点为港澳台、亚洲的越南、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泰国以及美国、法国和德国等欧美国家;二级入境市场重点是亚洲的新加坡、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欧美的加拿大、俄罗斯、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和瑞典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等;三级入境市场主要是经济欠发达国家,如东盟十国的柬浦寨、老挝、缅甸等;机会市场是出境旅游规模很大,但目前来我区旅游人数不多的市场,如穆斯林国家市场等.
巩固发展一级市场和观光客源,努力拓展二级、三级和机会市场,增加休闲度假游客比例,大力开拓东盟十国的会展商务、探亲访友客源市场.
通过细分市场定位、拓展合作领域、创新促销方式、优化提升传统产品、培育新兴产品等途径,充分挖掘市场消费潜力.
针对港澳台市场,加强商务会展、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的宣传营销力度,注重对年轻人市场的开拓,尽可能提高港澳台游客的停留时间与旅游消费.
同时,通过简化签证以及丰富完善一程多站产品的方式,加强对港澳台中转游客的吸引.
针对日韩市场,提高产品的多元化程度,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升级温泉、文化、长寿养生、购物等旅游产品,吸引日韩的银发、女性与青少年修学市场,尽可能提高日韩游客的重游率与旅游消费.
针对东南亚市场,以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为契机,加强对东南亚商务旅游市场、修学旅游市场的开发.
与东南亚开展整体促销,将东南亚的国际游客吸引到广西,从而进一步扩大入境市场的规模.
2.
国内旅游市场重点国内一级市场为区内、广东,二级市场为西南、华南、华中、东部沿海、华北等地区,三级市场为东北、西北地区.
市场开拓战略为:巩固和发展"泛珠三角"市场,开拓促进华东市场,积极促进区内旅游市场;进一步巩固观光游览市场,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商务会议会展旅游、自驾车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市场,努力培育邮轮游艇、海洋海岛、高尔夫、户外探险等高端旅游市场.
细分市场,积极拓展专业化旅游市场,加快培育农民旅游市场,促进旅游下乡;深度开发老年旅游市场;进一步扩大青少年旅游市场.
区外市场开拓以中高档消费群体为主,区内市场开拓以中档消费群体为主.
3.
出境旅游市场重点有序发展边境旅游市场,"有组织、有计划、有控制"地发展出境旅游,严格执行《边境旅游暂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加强边境旅游经营管理,以出境旅游促进带动入境旅游的发展.
继续促进赴香港、澳门、台湾、东南亚的出境旅游市场发展,逐步形成赴欧洲的出境旅游市场,以此促进带动我区香港、澳门、东南亚及欧洲入境旅游客源的发展,实现良性互动.
(二)"美在广西"品牌推广1.
构建"美在广西"旅游品牌体系突出"天下风景,美在广西"主题,实施广西整体旅游形象宣传工程,创新推介方式,完善营销网络,形成区内齐动、区域联动、内外互动的大宣传、大推介、大营销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加大在央视和主流媒体上对广西整体旅游形象的塑造和推广.
以"美在广西"总体形象为核心,提升"桂林山水"旅游品牌,推广"刘三姐民族风情"旅游品牌,培育"北部湾浪漫海湾"旅游品牌,打造"巴马长寿养生"旅游品牌,优化"中越神秘边关"旅游品牌,整合"红色福地"旅游品牌,推出"西江祈福"旅游品牌,构建以城市旅游目的地旅游形象品牌为支撑,以特色旅游品牌为基础的"美在广西"旅游品牌体系,将"美在广西"上升为自治区的品牌形象工程,实现全面拉动,成为各部门各行业一致对外的宣传形象.
2.
塑造和提升旅游形象体系建立和完善各旅游城市形象,形成以"美在广西"为主题品牌形象,以各城市旅游形象品牌为支撑,各企业、产品品牌为基础的完整的旅游形象体系.
各主要旅游城市要凝练文化特色突出、主题个性鲜明的旅游形象口号和标识.
要重点完善和提升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建设安全有序的旅游目的地.
增强城乡居民的旅游参与意识,自觉维护旅游环境,发扬热情、好客的民族传统,建设友好型旅游目的地.
3.
打造旅游服务优质品牌在旅游经营领域培育一批知名企业品牌和服务品牌,规范旅游服务行为,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每年围绕旅游优质服务相关主题,推出系列旅游服务质量活动,策划举办"万千游客评旅游"、旅游标准化宣传推广、旅游优质服务品牌创建、建立优质旅游联盟、旅游科技应用交流、绿色旅游产业创建等系列活动;定期发布旅游质量相关信息,如发布游客满意度、旅游投诉等信息;开展促进旅行社、旅游饭店、导游服务等旅游重点领域服务质量提升活动;组织开展旅游质量专项检查等措施进一步优化旅游服务环境,强化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质量意识,全面提升旅游行业服务质量,打造优质旅游品牌.
4.
联合打造跨区域旅游线路品牌依托国家旅游推荐线路,完善"京西沪桂"经典国际旅游线路;联合四川、云南、陕西、重庆等省(区、市),推广"西部中国"国际旅游品牌;联合湖南、贵州等省份,建立红色旅游跨省联盟;联合泛珠各省,打造"泛珠"区域旅游品牌;联合越南、柬埔寨等东盟国家,打造跨国旅游品牌.
5.
全方位、立体式综合宣传"美在广西"旅游品牌精心策划各种活动,加大旅游广告投放力度,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综合宣传"美在广西"旅游品牌形象.
旅游部门可在机场、汽车站、火车站等公共场所设立旅游形象公益广告.
在主要客源地,开展"美在广西文化周"旅游品牌宣传活动.
聘请知名人士担任"美在广西"旅游形象大使.
举办区域品牌传播论坛,联合举办中国区域品牌传播论坛,推广"美在广西"旅游品牌.
采取"拼盘广告"、"联合推介"营销战略,整合区、市、县、旅游企业的资源和宣传促销资金,集中力量,加大旅游广告投放力度,各旅游景区要加强横向联合,积极实施捆绑式、一体化宣传促销.
加强与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合作,坚持高水平策划创意,运用影视、动漫、专题片、代言人等多种手段,全方位推介广西旅游形象.
(三)创新旅游宣传和旅游营销模式1.
建立多层次的广西旅游营销机制(1)加强政府对旅游营销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建立和完善区、市、县三级旅游管理部门的市场开发宣传营销机构.
(2)建立和完善旅游企业现代营销机构,鼓励和支持旅游企业加强旅游产品营销和市场开发的力度.
(3)加大市场营销经费投放力度,多渠道筹措营销经费,逐步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旅游促销投入产出良性循环机制.
2.
创新和建立旅游营销联动机制(1)建立和完善区、市、县旅游管理部门旅游营销的联动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组建区域旅游联盟,联合开展各类旅游宣传促销活动.
(2)建立和完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类旅游企业旅游营销联动机制,坚持政府主导、旅游管理部门整体形象宣传和旅游企业产品营销相结合的联动促销机制.
(3)加强与国家旅游局、西南省区、泛珠三角区域、北部湾的合作宣传,建立跨省区旅游宣传营销联合体,积极开展多种方式的联合促销.
(4)加强和建立旅游部门与宣传部、外经贸、招商局、博览局、台办、侨办等相关部门的旅游宣传联动机制,共同宣传和推介广西旅游.
(5)建立旅游部门与海外旅游机构的营销联动机制,重点是加强与东盟各国旅游机构的联动,互通旅游市场信息,合作开展旅游宣传营销.
(6)加强与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和产品的对接,逐步解决企业主体拳头特色旅游产品与特定客源市场对接的问题;加强培育专门针对特定旅游市场的企业集团.
3.
建立旅游营销奖励与营销队伍培训机制建立完善各市完成旅游营销目标任务的奖励机制、旅行社旅游营销目标任务奖励机制、海外旅行商推广营销广西旅游奖励机制;切实加强旅游营销队伍的培训,不断提高旅游营销业务水平,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旅游营销队伍.
4.
构建现代旅游营销体系以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动力,充分发挥旅游产品和旅游区位优势,实施客源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完善传统营销手段的基础上,推行实质性市场营销联盟和电子商务营销方式,实现营销网络化和客源招徕市场化,努力建立和完善现代旅游营销体系,促进全区旅游客源的全面增长.
(1)完善旅游形象设计,塑造旅游整体形象.
加快完善全区在旅游形象识别系统、促销口号系统和形象行为规范传达系统三个方面的整体形象设计策划,使"天下风景,美在广西"的旅游形象深入人心,同时推动各市县策划建立完善的旅游形象系统.
确认后的旅游形象标识广泛用于办公用品、宣传促销品、旅游纪念品、旅游标牌和旅游车船等载体上以及各种宣传营销活动中.
(2)建立国际旅游营销代理网络.
加快全球分销系统GDS的推广和使用,在港澳台、东亚的日本和韩国、东南亚的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泰国、欧美的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建立广西国际旅游营销代理及网络,向世界各地的游客销售广西特色旅游资源、品牌旅游产品、优质接待服务.
(3)建立旅游连锁营销系统.
以旅游中介服务为重点,大力发展连锁经营,通过连锁加盟等形式促进广西旅行社加入中国国旅、中旅、青旅、美国运通、日本交通会社等国内外大型旅游企业集团,通过网络预订公司把广西各自为阵的酒店、票点、景点通过电信网络和互联网络连锁起来,通过专业化预订服务机构向顾客提供旅游服务.
(4)建立旅游营销联盟.
在一级客源市场内,分别在香港、台湾选取一家有实力、有信誉的大型旅行社作为我区旅游营销同盟;分别在日本、韩国、泰国、越南、马来西亚选取一家直航航空公司作为我区旅游营销同盟;在二级客源市场,由中国旅行社总社、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等驻客源国分支机构和合作旅行社为我区旅游营销同盟.
根据市场需要,不定期地与营销同盟单位共同开展旅游营销活动.
深化与北京、上海、广州、三亚、昆明等国内各大城市的旅游合作,建立国内旅游营销联盟,互推市场、互送客源、共同营销,打造跨省区市的旅游线路.
组建北部湾六市旅游联盟、西江五市旅游联盟、桂西旅游联盟以及各种形式的旅游景区景点联盟、旅游购物联盟,通过联盟、合作实现共赢.
(5)整合发展旅游网络营销.
加快完善广西旅游在线、各市旅游网站、各旅游企业网站的旅游目的地营销功能,丰富网络目的地旅游信息,加强与各种旅游服务网站的对接,促进网络预定中介公司的建设,加快全球分销系统的应用,形成完善的广西旅游网络营销系统.
整合"新桂网"、"南博网"、"新华网广西频道"等大型门户网站的旅游频道,为旅游营销服务,在国内知名网上长期建立广西旅游网站链接,扩大广西旅游网络影响.
(6)完善发展传统营销方式.
一是继续发挥和提升"广西旅游大篷车"的旅游宣传促销品牌作用,创新开展"旅游大篷车"宣传促销活动.
二是充分利用广西文化舟的宣传平台,进一步深化旅游形象,扩大旅游宣传,促进旅游推介取得实效.
三是加大媒体宣传力度.
充分运用新闻媒体的广泛影响力扩大在境内外市场的知名度.
扩大与中央电视台的合作,投放相关的广西旅游宣传片.
在各主要客源地主要电视频道投放旅游宣传广告.
与电台和电视台联合开辟旅游频道.
四是加强大众推广和平面媒体促销.
深化北部湾旅游合作,与广东、海南联合印发北部湾旅游宣传手册.
加强与西南各省的旅游宣传合作,联合印发大西南旅游宣传手册,推介跨省旅游线路等.
每年策划开展一两次大型公众旅游推广活动.
面向广大民众,编制适合公众特点的旅游宣传品,通过社区宣传、广场宣传、手机宣传、车身广告和公共场所电子屏宣传等为民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旅游目的的形象,大力挖掘潜在旅游客源市场.
五是加强体验营销.
邀请客源地旅行商、旅游机构和新闻媒体代表来广西开展"试旅游"活动,以专业性体验感受推广广西旅游.
六是加强节事营销.
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国内外各种旅游交易会和博览会以及各种大型旅游节庆活动全面开展旅游促销活动.
支持各地和重点景区举办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增强当地的旅游文化魅力和市场吸引力.
创新节庆举办模式,积极推进政府、社会、市场的结合和旅游、文化、经贸的结合.
八、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特性和作用,促进"富民强桂"新跨越,巩固提升支柱产业地位.
(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实现旅游业千亿元产业发展目标,促进服务业比重提高,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大大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旅游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投资结构优化,居民旅游消费水平大幅度上升,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实现统筹协调、均衡发展.
发展旅游新业态,拓展服务业发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推动国民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创新.
促进旅游就业.
大力发展旅游业,大量增加就业岗位,扩大社会就业,加强旅游职业培训、旅游人力资源管理,形成合理的旅游职业资格和社会保障体系.
拓展农业功能,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休闲农业、乡村和森林旅游,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加强对农民、大学生等群体就业的指导和支持,健全旅游就业信息网络,提供旅游就业信息服务.
提高人民素质.
在全区大力倡导健康旅游、文明旅游、绿色旅游.
引导旅游者尊重自然,尊重当地文化,尊重服务者,自觉按照《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和《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文明出行、文明消费.
积极发展青少年修学旅游、老年旅游、社会福利旅游,引导有利于旅游者身心健康的消费发展,提高国民人口素质.
扩大对外交流,弘扬民族文化.
以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建设为突破口,发展跨国旅游,充分发挥旅游民间外交的优势,增进人民之间的友谊,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拓展旅游业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形成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
深化与东盟国家互利共赢的全方位、多领域开放合作,推进我区建成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桥头堡.
以旅游为平台,实施文化精品战略,深入挖掘我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与时俱进,创作生产更多体现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艺术水准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促进具有时代特征、壮乡风格、和谐兼容的民族文化强区建设.
拉动内需促销费.
把扩大旅游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工作,增加旅游产品供给,延伸旅游产业链,建立扩大旅游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满足新时期旅游刚性消费需求,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促进城镇化跨越发展.
不断完善城镇旅游集散功能,把桂林、南宁建成国际化旅游城市和重要旅游集散地,建设一批特色突出、功能齐全、机制完善的优秀旅游城市目的地和旅游强县(市、区),并加快城市群及环城游憩带建设.
实施"旅游富民"工程,结合城镇化建设和城乡风貌改造整合各方资源,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
积极打造一批历史文化旅游名镇和特色旅游村.
加快构建以南宁为核心的北部湾旅游城市群,促进城乡风貌改造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树立"用旅游业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明确旅游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融合、关联带动的关系,加快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拓展旅游新领域,发展旅游新业态,并使其成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最直接体现.
积极构建旅游与农业、工业、建设、林业等相关产业以及文化、体育、商业、金融、房地产、交通、环保、医药保健等相关行业融合发展大格局,通过嫁接优势,将其他产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延伸旅游产业链,拓展旅游产品价值链,发展壮大旅游产业.
同时,充分发挥旅游业在西部大开发中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功能.
1.
加快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贯彻《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不断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文化消费需求.
结合"以文促旅、以旅养文",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的繁荣,促使文化与旅游形象有机统一,形成文化交流与旅游宣传相互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旅游产品设计中融入更多的文化要素,强调中国元素与旅游产品的有机结合.
策划并组织具有生命力的特色系列旅游产品,充分调动并结合相关的文化与其他资源,使之逐渐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通过文化创意或者与其他文化产业相结合的方式,创建旅游文化品牌,不断提高旅游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广西旅游的文化影响力.
打造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品牌,构筑文化旅游节庆体系;打造高品质旅游演艺产品,构建旅游演艺体系;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
充分利用各种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科技馆,培育和建设一批民族文化旅游基地和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
发掘和整合历史、民族、民俗和民间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具有少数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的精品娱乐项目.
办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节事节庆品牌,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民族特色的节庆活动.
建设一批具有度假休闲和旅游功能的、不同规模的博物馆、艺术馆、演艺厅和其他各类文化设施,改造、提升和开发多种形式旅游文化载体,建设一批文化厚重、个性突出、风情浓郁的旅游城市和旅游休闲小镇.
形成完善的城市文化娱乐设施、城郊文化娱乐设施和城镇文化娱乐设施体系.
2.
提升旅游与建设的融合建设部门在城市和乡镇规划建设当中要求充分结合旅游发展和旅游功能配置,在环境营造、建筑控制等方面满足旅游发展的要求,积极创建一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旅游特色名镇名村.
加快推进我区城镇化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南宁、柳州超大城市和桂林特大城市.
促进北部湾城镇群、西江干流城镇带,发展桂贺旅游城镇带和南崇城镇带.
南宁市突出"中国绿城"、"中国水城"特色,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城、体育产业城、三馆三街、凤亭旅游小镇的建设.
打造柳州"百里柳江"自然人文生态景观带;深化桂林国际旅游名城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以"岭南骑楼、绿城水都"为特色,再现梧州"百年商埠"、两广水路要塞城市特色;突出北海"蓝天、白云、碧海、沙滩、绿树"的生态滨海旅游城市风貌特色.
3.
优化旅游与农业的融合借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风貌改造的良好发展机遇,组织各地充分挖掘旅游潜力,把农业旅游作为区域内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发展.
把发展乡村旅游融入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布局中进行部署和推动,充分考虑乡村旅游功能,有关公共服务向乡村旅游延伸,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
满足乡村旅游在环境营造、建筑控制等方面的发展要求.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富民工程,联手创建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新建100个农业旅游示范点和1000家以上星级农家乐、渔家乐.
4.
推动旅游与工业的融合大力开展工业旅游,发展旅游商品制造业,加强面向旅游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土特产加工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发展.
创建工业旅游示范点,研究开发、生产旅游食品、工艺品、纪念品,重点开发具有广西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名、特、优、奇、新"旅游商品.
5.
加快旅游与林业的融合依托得天独厚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和舒适宜人的自然气候环境优势,通过与旅游业嫁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大力开展森林旅游,发展康体养生经济,建设生态旅游示范区,全面构筑"一带三集群五品牌"森林旅游发展框架.
6.
促进旅游与传统医药的融合发挥民族医药优势,推进壮医、瑶药为代表的中国养生保健中心基地建设,为旅游者提供短期或分时的旅游养生保健疗程,开发民族医药保健文化旅游线路产品.
注重民族医药服务体系、诊疗服务标准化等工作,符合现代人要求,让旅游者放心.
借助巴马、永福长寿资源,深度开发健康旅游、长寿养生旅游和医药疗养旅游等特色产品.
7.
深化旅游与商业、餐饮的融合按《广西旅游购物信用等级划分和评定办法》规范发展旅游购物市场,建设一批旅游商品批发市场及购物店,提高旅游购物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
积极扶持特色餐饮开发,提高旅游业的附加值,进一步拉动内需.
积极推进南宁五象新区金融街、文化街和民族风情街的建设.
8.
推广旅游与体育的融合结合体育旅游资源特点,开展野外拓展、水上竞技、汽车拉力、滑翔跳伞、攀岩探险、溪河漂流、山地越野、高尔夫等体育旅游活动.
借助和依托体育赛事活动,开发中国—东盟汽车拉力赛、柳州水上极速运动、南宁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中越国际龙舟赛、中越跨境自行车友谊赛等特色品牌体育旅游产品.
以广西体育中心、李宁体育公园为依托,积极推进南宁体育产业园建设.
9.
创新旅游与金融的融合扩大旅游业融资渠道,鼓励和推动旅游企业上市,加快推进各级旅游投资公司组建工作,增加资金投入,做大做强旅游企业.
10.
推进旅游与房地产的融合发挥生态宜居特色,集聚人口和产业,大力发展旅游地产、景观地产、田园地产、第二居所、产权酒店、分时度假等地产新业态,综合配套康体疗养、休闲度假、餐饮娱乐等服务设施,形成度假地产集群,推动旅游地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重点发展北海、桂林等市旅游房地产,引导重点市县和旅游区旅游房地产发展.
11.
开拓旅游与交通物流的融合依托地理区位和交通区位优势,配合区域旅游集散中心的建设,加快与周边旅游资源的交通建设、物资配送与运输业发展,加快推动旅游交通行业和旅游物流产业发展,加快发展面向自助游客的运输租赁服务.
第五章保障措施从强化组织领导、凝聚发展合力、深化区域旅游合作、加大财政投入、拓宽融资渠道、落实税费政策、保障旅游用地、强化绩效考核等方面健全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和措施,为旅游强省(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全区旅游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全区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研究制定全区旅游业战略与改革措施,协调解决全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各级党委、政府建立相应的领导协调机构,把旅游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相关部门具体抓的工作机制.
(二)凝聚发展合力旅游主管部门切实承担起旅游规划布局、市场促进、行业监管、队伍建设等行业发展职责.
发展改革部门全力推动落实旅游业发展改革、重点项目建设、重大旅游区域规划编制实施等重要任务.
财政部门不断加大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研究落实对旅游业加大投入的政策措施,不断改进支持方式,引导和鼓励更多社会资金投向旅游业.
宣传部门把旅游宣传纳入年度宣传重点,重大境内外宣传活动要强化旅游形象宣传,区内媒体要加大旅游公益性宣传.
交通运输、铁路等部门在编制"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时,要结合我区旅游发展相关规划,充分考虑旅游交通发展问题,建立方便快捷的立体旅游交通网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做好风景名胜区和重点旅游城镇总体规划,积极推进风景名胜区建设.
环保部门抓好旅游景区和周边环境治理、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
林业、水利、文物等部门在有效保护资源的前提下,积极开发旅游项目.
质监部门加大对旅游业服务名牌的培育力度,激励引导旅游企业提升服务质量和竞争实力.
金融部门研究制定旅游业投融资整体方案,推动旅游保险体系建设.
税务部门研究落实税收政策,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具体实施办法.
公安、安监、物价、工商等部门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社会治安、公共安全、消费价格和市场秩序的管理.
气象、国土资源部门向社会及时发布旅游城市和重点旅游景区气象、地质灾害预警信息.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部门将旅游教育和从业人员培训纳入全区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培训计划.
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积极推动工业旅游发展,把"数字旅游"工程纳入全区信息化发展规划.
农业、体育、科技、博览等部门强化与旅游部门的合作,推动乡村旅游、体育旅游、科普旅游、会展旅游等发展.
二、深化区域合作,拓展发展空间(一)加强与国际旅游组织合作进一步扩大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旅行理事会、亚太旅游协会等国际旅游组织的合作与交流,成功融入世界旅游大格局中,不断提高国际知名度.
继续办好世界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旅游教育论坛等国际性旅游会议,维护好世界旅游组织可持续发展观测点,建设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扶贫点,把桂林打造成亚洲重要的国际旅游研究观测和学术交流中心.
积极争取国际金融机构软贷款和国外基金组织投资旅游业.
(二)加强与东盟旅游交流与合作在旅游交通、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景区开发等方面全面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深入研究东盟各国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经营管理和旅游消费需求结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研究加强与东盟旅游发展合作的对策与措施,加强与东盟的旅游对接.
进一步培育开辟广西至东盟主要国家空中航线,建设旅游航空便捷通道,简化旅游出入境手续,争取实行到若干东南亚旅游目的地国7日内互为免签证.
加强与越南"两廊一圈"的旅游合作.
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组织召开中国—东盟区域性国际旅游论坛或旅游发展合作会议,促进多边旅游合作与交流.
推进泛北部湾旅游资源整合和整体宣传,建立高层旅游会晤和磋商机制、危机信息沟通及处置协调机制;建立中国—东盟多语言旅游信息交换平台;联合举办合作论坛、旅游节庆、体育旅游等活动;围绕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开通南宁—新加坡的陆路跨国旅游通道.
构建由广西、广东、海南和越南共同组成的北部湾旅游合作机制,每年召开一次旅游合作研讨会,拓展北海、防城港、钦州至海南、广东和越南下龙湾、岘港的海上航线.
积极与越南开展边境地区旅游资源调查研究,共同促进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促进德天跨国大瀑布、凭祥友谊关等中越跨国旅游合作区以及凭祥—同登、东兴—芒街、龙邦—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合作开发,推动北部湾中越海上旅游航线的建设.
建立广西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各个国家之间良好合作的互免签证机制和国际旅游体系,开展广泛的旅游交流与合作.
(三)加强与港澳台旅游交流与合作加大与香港、澳门的旅游交流与合作力度,特别是在旅游航空、市场推广、旅游投资等方面的合作力度,争取更多的港澳资金注入旅游建设,做好"广西旅游专家"品牌在香港和澳门地区的经营发展.
以桂台经贸合作不断深入为契机,深化旅游大篷车走进台湾取得的良好成果,加大与台湾的旅游交流与合作力度,特别是在旅游航空、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合作力度.
推进海峡两岸(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桂台(贺州)客家文化旅游合作示范区建设.
(四)加强与北部湾和"泛珠"区域旅游合作通过协调和促进东南半岛、环北部湾区域各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努力,逐步培育和形成南北陆路、水路旅游走廊,并逐步形成完善的区域旅游航空线路体系.
开通北海、防城港、东兴与越南下龙湾、海南海口、三亚、广东湛江的海上旅游线.
积极开发和推介"环北部湾滨海之旅".
共同构建北部湾旅游大通道,推进北部湾无障碍旅游区建设,联合打造北部湾区域特色旅游线路,构建北部湾区域旅游大市场,建立北部湾区域城市旅游联盟.
巩固发展"两广无障碍旅游区",推进两广地区相关旅游资源的整合,以创立跨省区市旅游品牌和精品旅游线路为目标,共同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向海内外推广.
每年定期在对方举办旅游专题推介会.
重点完善和推出"广州—梧州—贺州—桂林"、"湛江—北海—钦州—防城港—越南或南宁"、"广州—桂林—巴马—百色—南宁"、"南宁—贵港—桂平—梧州—广州—香港"珠江水系旅游线,以及"孙中山北伐足迹之旅"、"桂东南宗教历史文化之旅"、"广西中越边境风情之旅"、"刘三姐民族文化之旅"、"环北部湾滨海之旅"、"龙母故乡寻根游"、"饮水思源—红水河之旅"等特色旅游产品.
加大桂粤旅游项目投资合作开发力度.
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专题旅游投资项目洽谈会,联合开展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工作,组织大型企业和投资商开展旅游资源和项目投资考察,引导和鼓励各方的企业和投资商联合开发当地旅游资源、产品和旅游商品.
加强旅游扶贫合作,在广东对口帮扶的合作项目中,加大旅游扶贫项目比例,积极推进老少边穷地区乡村旅游开发建设.
鼓励两广旅游企业开展收购、参股、租赁等各种形式的合资合作经营.
积极对接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推进"泛珠"无障碍旅游区建设,打造跨省(区)精品旅游线路.
(五)加强与其它省(区、市)旅游合作发挥广西作为西南出海大通道枢纽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桥头堡的区位作用,构建大西南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格局.
与云南、贵州、湖南、四川、重庆等省市联合开发和打造"黔东南(或湖南)—三江—龙胜—桂林—阳朔—贺州—梧州—广州"旅游线、"重庆—四川—贵州—湖南—广西"西南出海大通道旅游线、"云南、贵州、湖南—广西—广东"珠江流域山水人文旅游线等3条特色跨省旅游线路.
大力推进滇、黔、桂三省区共同建设具有"山海联动"、"文化合拍"和"喀斯特地质生态"等鲜明特色的"滇、黔、桂中国喀斯特生态文化旅游区".
与云南、贵州、湖南、四川、重庆联合打出"大西南上山下海又出国"旅游品牌,共同塑造大西南旅游产品形象.
开辟跨省旅游通道,加强与昆明、贵阳、成都和重庆等重要游客集散地的联结.
充分发挥桂林国际旅游名城和南宁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会址的资源优势,利用桂林山水、民族风情、滨海休闲、长寿度假等优势旅游产品,加强与西北、华东、华北、中南地区等国内其他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联动,特别是加强与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旅游合作的联动,组合跨省区旅游线路,共同打造和推介旅游产品和线路,实现资源共享、市场互动.
三、加强政府引导,拓宽融资渠道(一)加大财政投入各级财政加大对旅游业发展的投入,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根据财政收入增长情况逐年增加,主要支持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宣传推介和奖励、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重点项目贷款贴息.
其他各类财政性专项资金要向发挥旅游功能的项目倾斜.
保证旅游市场营销专项资金在全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中的需要,并加大对旅游市场营销投入的份额;各级政府将旅游目的地营销列为旅游业发展重要措施,并加大投入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区域旅游交流与合作的各种公关活动.
自治区培育航线航班专项资金要有10%比例用于奖励对重点航线客源组织作出贡献的旅行社.
完善"家电下乡"政策,支持从事"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农民批量购买家电产品和汽车摩托车.
市、县两级要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形成政府加大投入的扶持激励机制.
(二)拓宽融资渠道搭建融资平台,积极开展银企对接,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增加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的授信额度,放宽旅游企业享受中小企业贷款优惠政策的条件,对有资源优势和市场潜力的经营困难旅游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加大融资性担保机构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的担保力度.
鼓励中小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经营户以互助联保方式实现小额融资,支持旅游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企业债券等债券融资工具,采取借壳、参股等方式在主板、中小企业板上市融资.
鼓励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和外商资本特别是境内外战略投资者、上市公司,开发旅游资源、兴建旅游项目、参股旅游企业,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鼓励社会各方采取项目特许权、运营权、旅游景区门票质押担保和收费权融资等方式,参与旅游项目开发.
四、落实税费政策,保障旅游用地(一)落实税费政策旅游企业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旅游项目开发和建设所需进口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施工机械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免征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
对符合税法规定的旅游企业的旅游景点景区经营收入,可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对旅游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可按规定在税前扣除;旅游企业招用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就业的,符合条件的可享受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
鼓励旅游企业使用节能环保新设备、新工艺,对购置并实际使用符合所得税优惠目录的环保、节能节水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的企业,允许该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从企业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允许企业将安排职工旅游休闲作为奖励和福利措施,相关费用可列入成本核算,并按有关规定税前扣除.
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文化保护单位管理机构等举办文化活动的门票收入、宗教场所举办文化宗教活动的门票收入,免征营业税.
免收或减收从事旅游包车营运定点车辆的客运附加费.
对经行业主管部门认可的高档旅游汽车减半征收调整公路通行费,依法许可在旅游淡季运营长途客运班线.
旅游企业排放污水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污标准,并已进入城市污水管网的,缴纳污水处理费后,环保部门不再征收排污费.
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经审批获准的公务活动,可委托旅行社代理有关会议、交通、食宿、考察等事项.
(二)保障旅游用地各级政府要将旅游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安排,旅游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相衔接.
重大旅游项目用地确需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应依法按程序及时调整.
对旅游项目用地,可以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一次性缴纳土地出让价款有困难的,可以分期付款,首付按出让价款50%缴纳,余款一年内缴清.
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占用耕地的,在保证耕地占补平衡的前提下,其耕地开垦费按自治区耕地开垦费标准的下限收取;对占用25度以上涉及退耕还林的坡耕地进行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可暂不实行占补平衡.
在投资和绿化工作到位的条件下,对以出让方式取得旅游景区及附近荒山荒地使用权并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或旅游资源开发的,土地使用权期限为40年,期满后可以申请续期.
外商投资旅游项目用地,确属必需的,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以采用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作价出资的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
对自治区级重点旅游项目或投资规模5亿元以上和利用外资5000万美元以上旅游项目,视同自治区重点产业支撑项目享受建设用地优惠政策,其用地计划指标由自治区统筹解决.
旅游景区以外的旅游公共厕所、游客休憩站点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按划拨方式提供.
植物观赏园、农业观光园、森林公园、绿地水体等项目用地,可按农(林)业用地政策办理.
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可以依法转让、出租和抵押;以租赁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租金可以按年度缴纳.
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承包人利用非耕农用地、林权、集体土地承包权,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以投资入股、租赁方式与开发商合作开发旅游项目.
规范发展我区高尔夫球场和大型主题公园,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并依法办理用地手续的前提下,加强引导,合理布局.
对使用荒山、荒坡、滩涂、废弃矿山、石漠化土地发展旅游业的,优先安排用地指标.
鼓励企事业单位利用存量房地产资源发展旅游业.
充分利用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积极发展乡村旅游.
五、强化绩效考核,推进规划实施强化绩效考核,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推进规划实施.
从2011年起,把旅游业发展业绩纳入各级政府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建立目标责任制.
自治区人民政府每年与各市人民政府签订旅游业发展责任状,把完成任务目标的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加强对旅游企业的考核,对新获评世界遗产名录的旅游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白金5星级饭店和获得全国"双百强"的旅行社、中国驰名商标以及中国名牌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对年营业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独立经营的旅游企业和年自联入境旅游者人数达到5000人以上的旅行社,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组织入境旅游包机、国内旅游专列和一次性组织游客超千人(含会议和奖励旅游)的旅行社,给予奖励或补助.
建立健全退出机制,对游客投诉率高、经营管理不善、破坏资源环境的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第六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一、规划方案综合分析(一)与相关政策、规划的相容性分析1.
与国家相关旅游业发展政策的相容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以下简称《意见1》)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本规划提出建设旅游强省(区),把旅游业培育成我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其发展目标是与《意见1》相符的.
本规划提出的关于旅游交通、旅游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保护等规划内容也与《意见1》提出要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相符的.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2号,以下简称《意见2》)提出"建设桂林、南宁、北海、梧州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发展一批旅游强县和特色旅游小城镇.
加强重点旅游景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开发建设北海涠洲岛旅游区,依托崇左大新跨国瀑布景区和凭祥友谊关景区设立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
本规划提出建设南宁、桂林、梧州、北海四大旅游集散地,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南宁凤亭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区、左右江红色旅游区、河池生态旅游区、北海涠洲岛旅游区、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和桂台(贺州)客家文化旅游合作示范区七大旅游发展区,并就推进战略和开发建设作出了总体安排,与《意见2》精神是相符的.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区的决定》(桂政发〔2010〕92号,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建设旅游强区的目标和任务.
本规划与《决定》提出的发展目标相衔接,并深化提出了建设一批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强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全力打造旅游品牌、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实施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会战、做大做强旅游企业、加大旅游执法和市场监管力度、推进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进旅游综合改革和专项改革等主要任务,是落实《决定》要求的重要专项规划和举措,并具体提出了未来五年围绕旅游强区建设的战略性部署,是指导未来五年广西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2.
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相容性《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南宁凤亭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区、北海涠洲岛旅游区、大新和凭祥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西江旅游带、红水河生态旅游区、桂台(贺州)客家文化旅游合作示范区以及百色、河池、龙州全国红色旅游基地项目,打造桂林、南宁、北海、梧州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培育发展一批旅游强县和特色旅游小城镇.
本规划提出建设南宁、桂林、梧州、北海四大旅游集散地.
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南宁凤亭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区、左右江红色旅游区、河池生态旅游区、北海涠洲岛旅游区、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和桂台(贺州)客家文化旅游合作示范区七大旅游发展区,与《纲要》进行了有效衔接,是符合《纲要》要求的.
本规划提出的2015年旅游总收入2500亿元,也与《纲要》确定的旅游业指标相符.
(二)旅游配套产业体系合理性分析1.
旅游服务设施布局合理性分析本规划对住宿、餐饮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做了系统规划,提出南宁、桂林、北海、梧州、柳州、钦州等重点旅游城市建设多家五星级饭店和一批四星级饭店,其他旅游城市建设一、两家旅游五星级饭店和多家四星级饭店.
全区新建和改造300家酒店,星级酒店总量超过600家.
建立餐饮服务集聚区,南宁、北海、桂林、梧州、柳州等中心旅游城市和旅游集散地建设若干条风味特色街区、餐饮街区.
本规划仅是在宏观层面提出了建设旅游住宿设施的规划设想,应合理控制各种类型旅游度假区的酒店数量和规模,使度假酒店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各中心城区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大,适宜承担环境污染大的住宿业,而山地、湖泊、海滨、近岸岛屿及近海岛屿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小,限制发展宾馆业,以利于更好地保护环境.
在符合各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的前提下建设风味特色街区、餐饮街区,可以满足市民及游客消费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对餐饮业污染的集中治理,减轻餐饮业的环境污染.
各市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符合城市总体布局.
总体来说,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是符合全区旅游业发展要求的,本规划提出改造与新建相结合,可以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有利于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
2.
旅游交通设施布局合理性分析本规划对航空、铁路、公路、航运、城市轨道交通等旅游交通体系进行了规划和安排.
旅游交通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将在下一步进行专项环境影响评价,本规划不做具体评价.
本规划是在全区和各市交通规划的基础上对旅游交通设施进行的合理安排,并与自治区和各市交通规划进行了有效衔接,充分考虑了景区对外连接道路的建设.
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布局符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交通建设的要求.
邮轮码头、旅游码头的建设将会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旅游航运的开发.
立体、便捷、快速旅游交通体系的建设方便了各个景区之间的交通来往和广西的对外连接,交通体系内设施建设对环境影响也较小,符合广西交通建设要求.
二、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旅游业发展在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建设、树立开放形象、增加社会就业、弘扬传承文化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会对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通过采取科学手段和措施加强环境保护,能够有效地减轻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
(一)社会环境影响1.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将为国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旅游业本身就是一项经济产业,是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能为广西创造经济收入.
同时,旅游业还是一个关联性较强的产业,能带动一大批相关行业的发展.
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旅游行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加4.
3元.
预计到2015年,年接待游客总人数超过2.
5亿人次,年均增长15%;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500亿元,年均增长22%以上,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全区同期GDP的比重提高到13%以上,旅游业的增长速度将超过"十二五"期间广西国民经济10%的增长速度,将带动相关行业的收入增加10000亿元以上.
因此,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与之相关的其他行业也将从中受益,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将更为巩固.
旅游业发展将有利于各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带动运输业、商业、餐饮业、娱乐业等行业的发展,在市场的作用下,自发地调节原来的产业结构,使其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旅游业的发展还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传播经济文化、推动对外开放等等.
2.
对社会就业的影响旅游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员需求量大,在增加就业方面优势明显.
根据国际经验,旅游行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将间接带动相关行业增加5个人就业.
预计到2015年,旅游直接从业人数超过100万人,带动社会关联就业超过500万人,这对于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安置新增劳动力就业以及进城务工农民就业等问题是一个较好的渠道,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3.
对当地文化的影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将逐步成为介绍和传播当地社会文化的一扇窗口,同时也将促进土特产经济的繁荣和传统手工艺品的发展.
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旅游资源的有偿使用,将为旅游和文化资源的保护提供大量资金支持,促进开发与保护的良性发展,使得旅游业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保证了社会效益.
但随着旅游业的大发展,旅游者的进入必将带来不同的文化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当地居民和少数民族地方文化的同化,破坏民族文化的沿袭性,可能会造成当地居民传统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变化.
4.
对城市建设和城市形象的影响旅游业发展将促进城市面貌、旅游交通、生态景观和环境保护等工程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和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有助于树立鲜明的旅游形象,促进和带动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
5.
对文物保护的影响旅游业发展有利于促进文物有效保护.
旅游开发为文物古迹保护和维修开辟了资金渠道.
同时,游客通过对文物古迹的参观,会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从而成为文物保护的宣传者.
但旅游开发也可能会对文物保护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游客的乱写乱画、涂抹刻画等不文明行为对文物古迹造成人为破坏.
(二)生态环境影响1.
生态环境影响旅游交通设施的建设会改变地形地貌,破坏沿线的植被,占用农田和林地,如选址选线和防护不当,会加剧当地的水土流失.
宾馆、饭店等服务设施建设也会占用土地,特别是景区服务设施建设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破坏地形地貌和森林植被,如不注重建筑外观环境设计,会产生与景区周边景观不协调的现象.
景区在游览道、观景台等必要的游览设施建设时,会占用土地,破坏地形地貌,破坏沿线植被,引起水土流失;对河流、湖泊、近海海域的旅游开发,会造成水质污染,进而影响到水生环境,影响水生生物的生活,如可能对钦州三娘湾白海豚、北海山口红树林等海洋生物的影响,在对这一类有影响的旅游开发活动必须要进行论证,采取措施减缓影响;对山地景区的开发,除了破坏地形地貌,影响景观外,还会对生存在山区的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高尔夫球场、大型主题公园的建设会占用大量的土地,在引进该类旅游项目的时候,应持谨慎的态度,规范开发.
虽然旅游交通、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和旅游活动会对生态系统有一定的影响,但只要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环境敏感地区的旅游开发控制强度和限制规模,确定合理的环境容量,使旅游开发活动与当地的生态承载力相适应,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不利程度可以降低到最低限度.
2.
大气环境影响随着旅游业发展,汽车、飞机、游船、邮轮游艇等交通工具会增多,在运行时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等尾气污染和道路扬尘对空气质量会产生一定程度影响;城市及景区饭店、宾馆等服务设施在建设和运营中会产生空气污染.
随着绿色公交、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大力推广和应用,只要采用符合国家排放要求的旅游交通工具,提倡在旅游区内使用电瓶车等清洁能源交通工具,对宾馆、饭店采用污染治理设施,旅游开发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并符合标准.
3.
水环境影响游船、邮轮、游艇等水上交通工具产生的油污和垃圾会对沿河、沿湖以及沿海水域产生水环境污染;城市和景区的宾馆、饭店以及旅游厕所等产生的生活污水如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滨海、河流或湖泊等水环境,会产生水质污染,特别是滨海型、山地型和湖泊型旅游度假区,由于水环境容量较小,必须要配套建设水污染治理设施,鼓励经处理达标后的水回用于园林绿化、林地灌溉、喷淋用水等,减少外排水量;河流、湖泊、近海等水域景观旅游开发如不重视建设期间的水环境保护,也会引起水体污染.
但各地旅游业水污染物排放量远小于水环境可利用纳污容量,且占污水污染物总排放量比例也比较低.
在城市和旅游景区环保设施按相关规划实施后,旅游业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
4.
声环境影响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会增加旅游交通流量,旅游车、自驾车等汽车噪声会增加沿线的噪声污染水平;娱乐场所(如歌厅、舞厅)、宾馆餐厅、民俗活动场所等往往是景区和宾馆饭店的主要噪声源,影响当地居民和其他旅游者的生活和健康.
但只要采取噪声控制措施,旅游业对声环境的影响不大.
5.
旅游垃圾环境影响饭店、宾馆和景区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生产生活垃圾和随意丢弃的垃圾,如未及时清运或未经妥善处置,不但会影响景观环境,形成视觉污染,降低游客的游玩乐趣并留下不好的印象,而且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占用土地,污染环境.
只要及时清理旅游垃圾,做好清洁卫生,引导游客文明旅游,旅游垃圾能够得到妥善处理或处置,旅游垃圾的环境影响较小.
(三)环境保护措施的合理性分析本规划中有专章论述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保护,明确了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重点,对旅游资源、旅游岸线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了控制要求.
规划中提出的保护措施具有针对性,要求明确,方案合理,对指导广西旅游业的发展、规范旅游开发行为、协调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广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规划提出实施节约型旅游开发战略,积极发展绿色旅游、生态旅游,推进低碳旅游,有利于建立节约型旅游开发建设模式,促进旅游节能减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三、规划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一)坚持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确定重点旅游建设项目,坚决杜绝对生态系统有重大负面影响的开发行动.
(二)对大明山、十万大山、北仑河口等各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应在保护区规划的指导下科学推进,严格限定在实验区和生态旅游区,并限制或控制旅游开发的规模和强度,合理规划旅游线路.
在旅游高峰期应采取措施对游客进行分流,避免景区超载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严格控制对宁明花山、桂平西山等各级风景名胜区以及凤山—乐业世界地质公园、涠州岛国家地质公园等各级地质公园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环境敏感区域的旅游开发,强化旅游开发的环境保护措施,合理分流游客.
(四)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开展旅游规划和项目环评.
(五)加强景区景点开发前后的环境监控,制定详细的景区景点环境保护和管理计划,并跟踪实施.
(六)加强景区和滨水旅游度假区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配备污水处理设施,积极采用环保车辆和游船,开展创建绿色饭店、绿色景区、绿色交通等行动计划.
(七)旅游交通的建设应科学选线,加强对建设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八)利用优良山水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产品,加强对游客的环保意识宣教,提高游客保护环境和文物古迹的自觉性,尊重旅游地的人文环境,不购买野生动植物制品,自觉地文明旅游.
(九)积极开展旅游地生态环境监测和旅游环境影响评估研究,确定旅游地适宜的旅游环境容量.
(十)鼓励旅游业利用节能环保新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
(十一)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规范发展高尔夫和主题公园,在符合土地利用规划、不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加强引导,合理布局.
(十二)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旅游生态环境保护补偿试验区.
"十二五"期间重点旅游建设项目表(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十二五"期间,全区重点旅游建设项目291个,计划总投资1933.
64亿元.
其中旅游景区景点建设项目93个,计划总投资527.
35亿元;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建设项目67个,计划总投资519.
10亿元;历史、民族、民俗、宗教、红色等文化旅游建设项目52个,计划总投资422.
51亿元;乡村旅游、工农业旅游、体育旅游、城镇旅游等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建设项目37个,计划总投资321.
37亿元;旅游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9个,计划总投资121.
94亿元(不含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站点等公共性交通项目投资);旅游商贸建设与特色旅游商品开发项目13个,计划总投资21.
37亿元.
单位:年/万元人民币序号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建设起止年限计划投资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一、旅游景区景点建设项目(合计93个,计划总投资527.
35亿元)1南宁大明山国际山地生态度假旅游区扩建2010—2012107000重点建设二期道路和供水、开发生态养休闲、避暑度假疗养、民族文化体验、生态科普和户外运动项目,配套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面向广西、泛珠和东南亚的综合性山地生态度假胜地2横县西津湖旅游区扩建2010—20158000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建设茉莉花文化博览园,茉莉花水上乐园和入口中心服务区、水上健身游乐等项目3上林金莲湖旅游风景区扩建2009—2012120000位于上林金莲湖水库,计划在景区内建设世界和平祈福坛、大金莲会所、美女峰108云台、莲音寺、安可乐后花园、三星级宾馆、五星级宾馆,成西南最大的佛教圣地和东盟重要接待基地4上林大龙湖旅游风景区开发新建2010—201513500占地、湖面560公顷,建设景区大门、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及山庄、湖滨度假别墅、旅游码头、景区步道、绿化美化亮化、水上运动游乐及民俗风情点开发等5马山红水河百龙滩景区新建2010—201510000马山红水河百龙滩旅游景区建设范围:从百龙滩电站至百掌金沙岛段红水河可视范围内,计划开发建设景区旅游接待综合服务区、购置豪华游船、河岸绿化、环境治理等6马山弄拉生态旅游区区新建2010—201510000规划总面积200公顷,总投资1亿元.
规划将景区分为科普游憩区、生态体验区和祈福文化区三大功能区.
主要建设项目有上林—马山二级路至景区长3.
5km宽6.
5m沥青路、入口服务设施(入口标志景门、生态停车场、旅游服务中心、弄拉风味餐厅、购物长廊)、弄拉科普讲坛、"弄拉模式"生态展示、民居改造、弄拉仙寨休闲阁、养生堂、品茗屋、普陀寺扩建、给排水工程、景区内部交通道路建设等7隆安布泉山水生态旅游区新建2010—201510350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漂流码头、管理用房、综合户外运动基地、诗经文化园、龙文化观光园、天坑洞穴探险、山水田园观光园、休闲度假山庄等建设8柳州市三门江森林公园及环江带旅游开发扩建2010—2015300000以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现有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森林环境以及周边水域为基础,整合开发成为融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会议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9鹿寨县香桥岩溶国家地质公园开发及景区升级改造扩建2010—2012120000建设内容为:地质遗迹保护工程,天然岩溶地质博物馆建设,科考项目研究,休闲度假旅游基础设施,接待服务配套设施、景观建设及景区绿化工程、地质人文景观保护建设工程等10桂林漓江动感东岸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新建2010—2015200000做好漓江动感东岸旅游新区的规划,开发漓江东岸的陆上、水上、空中的多种进入方式,加大漓江东岸高品位的旅游休闲项目的开发,如高尔夫、马会、游艇俱乐部,利用漓江东岸良好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发旅游商业地产项目,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11桂林神龙水世界开发新建2010—201512000在草坪乡建设一个提供游览、餐饮、住宿、spa等服务内容,融合观光、游览、体验、参与、休闲、度假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休闲度假区12阳朔遇龙河开发新建2010—2013100000开发遇龙河上半段,将其打造成为综合旅游服务区13桂林彭祖坪景区新建2010—201516288总面积32.
7平方公里,主要包括:(1)旅游景观和旅游活动、景区游览线路;(2)旅游接待中心,住宿和餐饮设施,文化娱乐设施,旅游解说系统,旅游安全、医疗卫生设施等旅游服务体系;(3)交通、给排水、电力和通讯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4)苗木供应及植物景观设计等植物景观建设;(5)生态环境保护及旅游资源保护与培育等14桂林天目湖景区新建2010—20129000森林度假酒店、自驾车营地、户外运动、观光等15桂林白石景区建设扩建2010—201520000投资2亿元,将湘江源、水源头古村、天生桥群、喊水井、金银泉(金盆银盆)等景点的道路及各种服务设施建设好,把白石打造成AAAA景区,让游客尽赏白石乡境内的各种奇特景观16桂林世纪冰川二期工程扩建2010—201512000投资1.
2亿元续建设世纪冰川度假、温泉、水上娱乐等项目17灌阳县文市石林、月岭古民居旅游开发建设扩建2010—201513000绿化工程、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部分古建筑及文物修复工程、供电供水工程、通讯工程、旅游设施的购置等建设内容18藤县石表山休闲旅游风景区二期扩建2010—201312300占地15.
8平方公里,建设景区会议中心、接待酒店,拓宽景区道路和外部进入景区的交通要道等,拓宽景区停车场、游客中心和景区游步道,修建、修复佛子洲起漂码头和道家终点码头,增设公共厕所,完善景区的污水处理系统和建设垃圾处理场19梧州市黎寨蝴蝶谷景区扩建2010—20158500占地2200亩,按照国家3A级景区的标准改善景区的基础设施,完善漂流设施,建设人工温泉区、休闲度假区、文化展示区等20藤县太平狮山景区扩建2010—201511000占地8895亩,按国家4A级景区标准建设成为宗教文化旅游景区,完善管理制度、建设宁风寺、佛缘文化体验区、丹霞地貌胜景游览区等21岑溪市天龙顶山地休闲旅游度假区扩建2010—2015156390规划范围150平方公里,由山地公园、石庙景区、白霜涧景区、凤凰海山水休闲度假区、农家山庄等五个景区组成.
建设山地观光和游乐、人居度假、康体养生、户外运动、生态休闲、商务会展等旅游设施22防城港市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扩建2010—2013520000建设白浪滩景区、北部湾金花茶珍稀植物示范基地、中国—东盟国际会议接待中心、珍珠湾游艇中心、谭蓬古运河景区、江山半岛影视城等23防城港市红沙湾景区(原火山岛景区)新建2010—201550000占地1平方公里,规划红沙核电办公区至红沙虾场纵深约1公里的岸线及蛇岭岛等海岛作为红沙湾景区,进一步完善原有火山岛、万亩蚝排、渔鹭园等景点的接待设施和景观设施,新增建设红沙湾欢乐岛、红沙湾度假村、特色种养殖业景观等项目24防城港市九龙潭漂流景区(含野人谷景区)新建2010—20125000扩建景区道路、野战场、娱乐设施、停车场、酒店、游客中心等25防城港市九里香溪旅游景区新建2010—20127000总面积约23平方公里,景区大门、停车场、道路、游客接待中心、乡村休闲会所、乡戏大舞台、热带植物花果观赏园、娱乐设施26上思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设扩建2010—201220000景区面积13万亩,建设百鸟乐园、高档商务区、休闲养生区、高山揽胜区、地热温泉区、体育动中心区、平良农家乐等服务接待设施27贵港平天山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扩建2010—20125000占地2964公顷,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需筹资完善建设园内交通道路、游览步道、标志标识、亭台楼阁等基础设施28贵港市南山风景名胜区改(扩)建工程扩建2010—20138010占地1000余亩,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进行改(扩)建29玉林市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扩建2010—201560000建设九瀑谷、天湖、莲花山、望君山四大景区、开发高尔夫球场、高尔夫度假村、会议、商务、游憩、森林娱乐、科普教育等项目30玉林市佛子山旅游度假区扩建2010—2015253800主建设四个功能区即入口区、拓展游乐区、休闲度假区和旅游度假社区,把度假区建成玉林市的高档休闲度假接待基地和游乐、旅游餐饮购物、文化活动的重要集中地,建成国家级度假区和国家5A级旅游区31兴业葵山天外天旅游景区新建2010—2013158000包括:(1)鹿峰山旅游风景区的全面改造及深度开发;(2)开发天外天原生态旅游风景区(3)五星级天外天国际大酒店(4)天外天旅游度假村(5)马坡水库、三联水库及其它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32玉林福绵梦幻水乡风景区新建2010—201370000建设景区入口服务设施、烟雨湖、彩虹飞瀑、亲水世界、康疗苑、喷泉戏水乐园、水乡大酒店、在水一方、梦里水乡、山水别苑和裤都商业街区等项目.
占地总面积为963.
6h㎡33德保红叶森林公园建设扩建2010—20126212占地面积为1036公顷,改扩建景区主干道1公里、次干道0.
7公里,建设景区入口服务区旅客集散平台3000平方米,新建景区主、副大门各一座,新建景区入口停车场6000平方米、游客中心230平方米、管理用房230平方米、管理亭2座、游览步道3段共3020米、游船码头2处、观景台7处以及供水供电、环保设施和其他配套公共设施34德保小西湖旅游景区建设扩建2010—20136380占地面积280公顷,改扩建景区主干道1公里,建设首期游览步道875米,游客中心801.
3平方米,停车场3000平方米,游船码头2处,舞台2000平方米,旅游厕所1座,篮球场1座,水车6座,水磨、水碓、水鼓、水锣、水铃各1座,传统水能坊100平方米,天然浴场、更衣房、乡村记忆馆、观景台5处、田园风光设施、农家乐等,以及供水供电、环保设施和其他配套公共辅助设施35德保县吉星旅游景区开发新建2010—20125500由吉星岩、户外运动中心和矮马游乐场三个部分组成.
主要建设内容:吉星岩洞内灯光设计安装、游览步道等;户外运动中心高尔夫球场、攀岩等;矮马游乐场马棚、马料库、矮马表演广场、跑马道及其管理设施及供水供电、环保设施和其他配套公共辅助设施36靖西峡谷群创建国家5A级景区扩建2010—20126000主要建设打造景观资源齐全,独具特色,旅游功能设施齐全的综合类型精品旅游景区37凌云县浩坤湖景区新建2010—201320000修建景区道路、码头、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区、瑶族风情游览区、滨水休闲度假区、农家生活体验区、水域休闲娱乐区,创国家AAAA级景区38环江县牛角寨瀑布景区旅游开发新建2010—20138029占地120公顷,主要建设景区游客中心、旅游步道、旅游景观设施等39环江县文雅天坑旅游景区新建2010—201312000面积250公顷,主要建设景区道路、游客中心、停车场、景观平台、景观工程等基础设施40广西红水河聚龙大峡谷生态休闲旅游区扩建2010—201212000占地41603公顷,主要建设内容:1个客源集散中心,6个游客服务中心、10个旅游厕所、10个停车场、入景区道路、环山步道、旅游购物中心,野生金花茶园基地、特色产品种殖园等,创建国家4A级景区41凤山县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扩建2010—201325000占地1260亩.
修建三门海景区社会公路改道;穿龙岩社会公路改道;三门海—仙人桥景区旅游公路建设;地质公园游览步道建设;景区旅游厕所建设等旅游基础设施42都安红水河旅游度假景区新建2010—201330000面积360亩,购置60艘游船,建设旅游商贸街、博物馆、景区宾馆、瑶都广场、商务会议室、农贸小集市、综合娱乐中心、游泳池、旅游度假公寓等43大化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开发新建2010—201521000主要建设内容有大门、博物馆、主碑、观景台、天下第一弄、弄耳山、乔圩洞、公园标识说明系统等44象州大梭生态峡谷群二期开发扩建2010—20126000位于象州县妙皇乡,二期工程拟建设2号峡谷游览步道、休息亭、观景台、拓展训练、综合服务中心等45象州古海底迷宫旅游开发新建2010—20128000位于象州县象州镇沙兰村,占地面积200亩.
主要建设内容有游览道、停车场、果园娱乐、迷宫环境整治、综合服务中心等46金秀莲花山景区扩建2010—20128000修建综合服务中心、停车场、表演场所、游步道等.
47百崖大峡谷景区扩建2010—20135800主在建设内容:(1)征收景区周边耕地,扩大停车场;(2)完善景区内所有安全设施和综合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3)增加人文景观;(4)扩宽景区大门500米油路;(5)完成景区全面升级改造48青秀山景区升级扩建2010—2013444400包含森林植物园、北大门区、凤凰塔改造、娱乐休闲中心49南宁动物园欢乐世界景区科普娱乐综合开发扩建2010—201310300水上休闲游乐场,占地40000平方米50广西药用植物园扩建2010—201210000占地202.
36公顷,分四期建设.
建设3个主题园(立体《本草纲目》园、世界知名药物园、民族药物园)、西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医药科普文化园、中医药国际交流园、种子库51梧州白云山景区建设扩建2010—20137147占地510.
9公顷,改造、建设白云山金鸡岩、松涛虎啸等七大景区及有关道路、绿化、照明、给排水等配套设施52梧州茶花生态主题游乐园新建2010—2013200000占地2500亩,建设成为主题突出的汇集花卉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传统美食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53崇左东南亚欢乐园新建2010—2015180000创建5A景区.
整合市区的东南亚欢乐园、石景林、水口湖、龙峡山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完善旅游接待设施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都市绿色休闲旅游品牌54阳朔十里画廊景区扩建2010—201360000东至阳朔镇燕村,西至白沙镇兴隆寨村,南至高田镇321国道改线赏月路出口处,北至阳朔镇黄泥嵅口,占地26平方公里.
主要项目有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俗表演、运动体验、城乡风貌改造.
包括遇龙河、图腾古道、蝴蝶泉、大榕树、月亮山、鉴山寺、聚龙潭等景点55桂林印象兰花生态旅游开发新建2011—20151200002010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签约项目,建设度假类旅游景区.
占地约6000亩,由兰花种植栽培基地、兰花展览馆及兰花美食构成德兰花文化体验区;由攀岩区、垂钓区、、云中登山步道、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兵乓球馆、高尔夫练习场、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等构成的体育运动公园;以及俱乐部会所、风情商业街、高山湖泊水上游乐中心、天然山泉水SPA中心及白金五星会议度假酒店、高端房地产开发等56凌云纳灵洞、水源洞、千古城旅游综合开发新建2011—2015500002010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签约项目,建设度假类高等级旅游景区57桂林市月亮山休闲世界新建2011—2015180002010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签约项目,建设度假类高等级旅游景区58藤县仙人湖生态旅游区新建2010—201524578占地9.
1平方公里,建设水上乐园、漂流、酒店、农家餐厅、温泉度假区、民族风情文化村等以及旅游服务配套设施59贵港市九凌湖休闲度假区新建2010—201384000占地15平方公里,划分为中心区、综合服务区、水上活动区等十个功能区,集吃、住、游、购、娱以及房地产开发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60桂平大藤峡生态旅游区扩建2010—201527000规划面积144平方公里,由碧滩景区、绿水冲景区、大坝景区、大弯肚景区、铜鼓冲景区、社岭塘景区和九重岭景区等七个部分组成61桂平鹏山生态旅游区新建2010—201566682占地500公顷,开发高尔夫、休闲度假、汽车营地、生态农林、徒步露营、房地产和新乡镇、新农村建设62大化红水河百里画廊生态旅游开发扩建2010—2015115600主要建设豪华游船观光、贡川情人湾旅游养生度假区、古河游览休闲游憩区、百马民俗文化村、江南月亮山休闲度假区等63合浦县星岛湖景区旅游开发扩建2010—2015210000一期包括苏杭水街四星级度假酒店和鲸鱼岛豪华商务酒店的建设,文殊院的修复及旅游设施的配套等,投资3.
3亿元;二期包括千岛高尔夫球练习场、渔人码头、运动员训练基地等,投资9亿元;三期包括滨湖度假酒店群、群岛生态公园等,投资8.
7亿元64钦州市江海湖岛滨海旅游区新建2010—201516000建设白石湖公园、钦州一江两岸,进一步完善平山岛、龙门群岛、月亮湾、麻蓝岛、大环半岛、三娘湾的基础设施65钦州市钦南区沙井滨海生态旅游开发建设新建2010—201328120面积300亩,建设浴场、道路、冲淡、宾馆等66崇左骆越河旅游开发新建2010—201518000(1)33公顷的水上石林开发;(2)15000平方米的度假村,(3)14公顷的民俗风情园;(4)20000平方米流动的水上娱乐场;(5)中国—东盟国际会议中心;(6)配套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67北海白龙珍珠城新建2010—201310000新建主题类旅游项目68东兴北部湾跨国旅游区(含北仑河口、京岛两大景区)扩建2010—201515000跨国旅游区的规划和研究、配套道路、居民点的整合规划、居民点的风貌改造、少部分居民搬迁等69中越德天板约瀑布国际旅游合作区建设新建2010—201350000范围大约20平方公里,主要建设相关配套旅游接待及公共服务设施70友谊关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扩建2010—201550000主要建设越南及东盟各国风情休闲街(含茶饮、咖啡休闲吧等)、特色商品展销街、步道、休息设施、旅游厕所、旅游标识系统、绿化等71桂林雁山相思江生态家园新建2010—2013178000建体育休闲公园,度假住宿设施,特色餐饮购物设施,商务及旅游设施及生态农业观光72全州天湖高山湖泊休闲渡假生态旅游区新建2010—2012130000拟修建才湾至天湖水库长50公里的三级油路及景区间的游览道.
修通天湖景区与资源梅溪15公里的公路,与资源县旅游连成一体,开发高山湖泊水上娱乐业,修建休闲度假宾馆、狩猎场、跑马场、草源滑雪场、蒙古包、高山索道等基础设施,另配套开发宝鼎瀑布等73桂林岩溶湿地建设新建2010—201560000旅游观光、水域2000亩,用地500亩74梧州西江黄金水道生态旅游区新建2010—201525000全长74.
30公里浔江河段及其沿江两岸,开发梧州至藤县沿西江的系龙洲、足球冬训基地、长洲岛、长洲水利枢纽、禤洲岛及"东方狮王"的训练基地、龙母文化园、袁崇焕故里、游艇项目、登洲岛、龙腾峡、竹林古树、木棉王、古榕树群及疍家民俗等项目75桂平西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扩建2010—201311500占地600亩,建设新山门、大型停车场购物城、客服中心、旅游安全和资源保护基础设施76玉林市湿地公园新建2010—201340461建设湿地公园主要出入口、五潭映峰、龙湖烟雨、梦湖静清等景区及各接待服务配套设施77陆川水月岩—龙珠湖景区扩建2010—201313000主要建设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78乐业县大石围天坑群景区扩建2010—20138000主要建设游览步行道、游客集散中心、户外运动救护站,景区观景台、停车场、标识标牌等设施79田林县岑王老山生态康体养生旅游新建2010—20158000建设综合服务基地、姚家湾景区、岑王老山景区、浪平乡村休闲共建区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等80贺州大桂山旅游休闲度假区新建2010—201398000占地40平方公里,建设环景区公路、温泉度假酒店、汽车营地、生态观光区等81贺州金鸡山山地旅游开发新建2010—201519200总占地1万亩,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及旅游游乐设施、接待设施建设82贺州桂江生态旅游区开发新建2010—201312400占地3平方公里,主要建设百里竹廊、临江村改造、茶博园等83贺州钟山十里画廊开发新建2010—201320000占地36平方公里,主要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及旅游游乐设施、接待设施84西江黄金水道大藤峡库区(武宣)旅游扩建2010—20136000西江黄金水道是国家重点项目之一,电站库区绝大部份在武宣县境内,结合大藤峡两岸自然资源,是开发旅游的最佳选择85崇左市五个"一百公里"旅游建设新建2010—20126000整合南宁至崇左市区范围的100公里生态大通道旅游线、江州至宁明100公里文化左江旅游线、崇左至凭祥友谊关的100公里边境旅游线,江州区至龙州的100公里黑水河风光的景区、景点,建设精品旅游线86扶绥县左江旅游区扩建2010—201511000建设含四星级宾馆为主题的(县城)江滨旅游接待服务区、太阳部落景区、咘尧古街游览区、歌仙故里民俗风情体验区、江西岸农家乐体验区、金鸡岩佛教文化旅游区、龙头丽景观光区、十里画廊旅游区共8大功能区及景区道路、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的4A级景区87柳州君武森林公园片区旅游开发扩建2010—201230000生态农业观光及美食园,生态旅游酒吧街,生态旅游五星级酒店、生态旅游温泉旅馆、生态旅游度假村、生态苗、侗、瑶民族风情区等88柳州市龙潭景区升级改造扩建2010—201211000主要建设排污系统工程、北大门景区改造提升工程、滨水景区改造提升工程、民族风情区改造提升工程等国家5A级景区其它配套设施建设89桂林象山景区中法合资项目扩建2010—20125000引进法国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异域文化,在象山景区内开发夜游以及高品位的休闲旅游90桂林龙泉森林公园扩建2010—201280000占地581.
4公顷,沿山修建登山便道,环山公路,休息凉亭,公园内修建篮球场、溜冰场、射击场,供上千人游乐的大草坪,以美化生态环境,发展高科技花卉观赏品种和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翰墨碑林工程,建成一个集生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森林公园91南丹莲花山生态公园新建2010—201519000建设范围20平方公里,建设内容包括环山公路10公里、大门、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游步道、观光休闲亭、休闲广场、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植被、环境、垃圾处理、生态公厕、五星级宾馆等92桂林熊虎山庄扩建2010—201243000用地1400亩,野生动物养殖观光93蓬莱洲旅游度假区新建2010—201218000地质科学教育基地系列建设项目,包括:地质科学博物馆、体验区、教学区、宿舍区、食堂等合计5273447二、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合计67个,计划总投资519.
10亿元)1钦州市茅尾海旅游接待基地新建2010—201345000规划用地30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高标准规划,重点、有序地开发滨海新城,按国际标准建设集旅游、休闲、会议于一体的度假区2宁明花山温泉国际度假村扩建2010—20128000占地396.
36亩,包括商业区、娱乐区、温泉区、别墅区、体育活动区等五大功能和明江景观观光带以及别墅式酒店、网球场、羽毛球场、游船码头等.
建设成为离南宁市路程最近、规模最大,集温泉休闲、餐饮娱乐、度假会议、商务接待、医疗保健为一体的多功能主题景区3桂林漓江小镇开发新建2011—20136000002010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签约项目,建成休闲度假类高端型旅游接待服务设施.
运动休闲区占地120ha,建筑面积21.
4万㎡;生态山水度假区占地250ha,建筑面积42.
66万㎡;养生休闲基地占地50ha,建筑面积17.
30万㎡;豪华商务度假区占地110ha,建筑面积52.
87万㎡4颐和华侨旅游度假区新建2011—2015100002010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签约项目,建设度假类旅游接待服务设施5防城港市山新岛渡假区新建2010—2015200000占地6平方公里.
规划企沙沙耙墩至山新外海离岸岛的海滩约6平方公里范围,通过吹填恢复鹿墩岛、三口浪等约2平方公里的海岛及沙滩,建设海滩形旅游度假区6贺州黄洞月湾休闲度假区新建2010—201220298占地11000亩,建设休闲山庄、瑶绣街、乡村民居改造,漂游等项目7扶绥县大九重文化旅游度假区新建2010—2015400000占地548公顷,建设旅游度假、健身、商住、餐饮、文体娱乐、民族文化风情园、购物街、学校等内容为主题8桂林盘古度假新天地新建2010—201396000总占地约3000亩,建成全国最惊险、最刺激的山顶极限游乐世界;广西唯一的山顶五星级度假酒店;桂林最高端的休闲度假目的地9梧州市藤县桂竺园生态旅游服务区新建2010—201513200占地1600亩,建设旅游度假小镇、温泉酒店、民俗文化展示中心以及游客服务设施10华昱巴马养生度假基地新建2010—2012300000占地5000亩,修建养生度假基地、生态农业、星级酒店等11南京中脉巴马养生度假基地新建2010—20151400002010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签约项目,占地3500亩,修建养生度假基地、小型民用机场、星级酒店、生态农场及体育公园等12巴马赐福湖国际度假基地新建2010—2015145166占地5000亩,修建养生度假基地、星级酒店等13东兰坡豪国际绿色养治中心新建2010—201560000占地1000亩,修建亚健康人群干预中心、度假公寓、休闲娱乐等设施14东兰江平月亮河全国异地养老基地扩建2010—201360000占地300亩,修建度假公寓楼、游乐设施、老人康疗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15柳州"红花谷"旅游景区开发新建2010—2015100000包括金秋家园养老中心、人文公园、旅游群集酒店、生态休闲体育公园、生态种养及恢复和建设伏波将军寺庙等16桂林叠彩江东旅游休闲项目新建2010—201330000总占地面积约129公顷,建设内容:风情园及风情酒店、花鸟园、五星级酒店、会议中心、商业中心等17广西(南宁)嘉和城温泉度假酒店扩建2010—201350000温泉二期度假酒店工程(5万平方米)、雅苑VIP会所工程、三期高尔夫度假酒店工程18九曲湾温泉度假村二期扩建2010—2013100000位于南宁市三塘镇,一期已经竣工,经过五年的发展,已成功打造成为AAAA级旅游景区.
现二期以已开发的九曲湾地热温泉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打造广西旅游品牌,促进广西经济快速发展19贺州里松温泉开发新建2010—201343348占地800亩,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及接待设施建设、温泉度假村20贺州南乡温泉开发新建2010—201332000占地800亩,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及接待设施建设、温泉度假村21陆川温泉旅游度假区扩建2010—2013250000陆川温泉城、九龙温泉山庄、温泉高尔夫、温泉养生中心、温泉度假山庄、九州江温泉文化休闲景观带、东山生态景区、修竹庵修建等22容县天堂湖温泉旅游度假区新建2010—201320000天堂峡谷漂流、天堂山生态公园、天堂湖温泉二期23博白高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新建2010—201218000占地3000亩,主要建设综合接待大楼、冲浪池、沐浴设施、水上游乐设施、高档度假酒店、会议中心以及各种娱乐服务设施24古象温泉二期工程扩建2010—201245000位于象州温泉旅游度假区,占地2000亩,二期工程主要建设景区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整治景区环境;建设景区生态林、人工湖;建设户外拓展训练、休闲度假设施;其他接待设施、基础设施建设25山口红树林温泉度假区新建2010—201390000新建度假类旅游景区26百里柳江—凤凰河温泉生态旅游开发新建2010—2013300000主要建设内容:森林温泉度假区、高效农业园、银发乐园、水上运动中心、陆上运动中心、五星级酒店等27象州燕子山凉泉旅游基础设施改造扩建2010—20136000位于象州镇培森村,距象州县城约5公里,占地面积约100亩.
拟对果园、酿酒坊、水碾、道路等进行改造,增加游客综合服务中心28贺州厦岛恒温湖旅游开发新建2010—201320000占地3000亩,建设旅游度假酒店与水上运动设施29桂林灵渠饭店扩建2010—201225000投资2.
5亿,把原灵渠饭店改造成四星级饭店30梧州江滨国际大酒店扩建2010—201247000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在现有四星级酒店的基础上,按五星级标准设计扩建,扩建后客房达443间31梧州国龙国际大酒店新建2010—201228000建筑面积5.
6万平方米,按五星级标准建设,建成后客房374间32贵港市旅游大酒店新建2010—201235000国家五星级标准酒店33贵港市马草江大酒店新建2010—201330000国家五星级标准酒店34贵港市维多利亚大酒店新建2010—201235000国家五星级标准酒店35北海冠岭山庄新建2010—2012100000高星级度假酒店36北海东懋"腾飞北海"酒店新建2010—2012100000高星级度假酒店37南宁华润中心酒店扩建2010—201225000高星级度假酒店38嘉和集团五星级酒店建设扩建2010—201230000高星级度假酒店39武鸣县伊岭工业区五星级酒店扩建2010—201228000高星级度假酒店40阳朔香樟华萍酒店扩建2010—201220000高星级度假酒店41阳朔丽水旅游度假村扩建2010—201220000高星级度假酒店42阳朔国际乡村俱乐部扩建2010—201215000高星级度假酒店43阳朔悦榕度假世界扩建2010—201220000高星级度假酒店44北海森海豪庭酒店扩建2010—201236000高星级度假酒店45玉林花园国际大酒店新建2010—201232000高星级度假酒店46玉林嘉和国际大酒店扩建2010—201219000高星级度假酒店47玉林万源国际大酒店新建2010—201222000高星级度假酒店48防城港市德城大酒店扩建2010—201230000高星级度假酒店49防城港市其沿大酒店扩建2010—201216000高星级度假酒店50防城港市北港皇冠酒店扩建2010—201218000高星级度假酒店51防城港市瑞海尚都酒店新建2010—201220000高星级度假酒店52来宾裕达国际大酒店扩建2010—201232000高星级度假酒店53贺州桂东大酒店新建2010—201250000五星级酒店、旅游购物及民俗表演街区54东兴东杰国际大酒店扩建2010—201313000占地14亩,总建筑面积2.
3万㎡55宁泰假日酒店新建2010—201320000按五星级酒店标准建设,占地面积115亩,总建筑面积约为20000㎡56柳州"金沙角"四星级酒店新建2010—201310000建成一家四星级酒店57柳州风情港五星级酒店新建2010—201340000建成五星级豪华酒店58柳州市地王财富中心五星级酒店新建2010—201350000拟建成含五星级酒店在内的商业写字楼59临桂金水湾大酒店新建2010—201312000建成五星级豪华酒店60临桂福达名都大酒店新建2010—201315000建成五星级豪华酒店61河池市东正国际大酒店新建2011—2013150002010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签约项目,建设五星级豪华酒店62大新德天·丽水边城二期建设扩建2010—201345000占地383.
48亩,主要建设四星级酒店和约30栋单体别墅63龙熙湖—山水国际景园新建2010—2015500000建设成集生态、休闲、体育、会议、居住、旅游等现代国际级综合性的高档商务旅游基地64上思县祥龙国际生态城新建2010—2015300000用地2800亩,打造一个国际级综合型的高档商务会议、休闲度假旅游景区及高档生态旅游为主的综合旅游景区.
建设五星级温泉酒店、国际会议中心、产权式洋房和休闲疗养等设施.
计划用五年分三期完成.
外贸主机哪家好?抗投诉VPS哪家好?无视DMCA。ParkinHost今年还没有搞过促销,这次parkinhost俄罗斯机房上新服务器,母机采用2个E5-2680v3处理器、128G内存、RAID10硬盘、2Gbps上行线路。具体到VPS全部200Mbps带宽,除了最便宜的套餐限制流量之外,其他的全部是无限流量VPS。ParkinHost,成立于 2013 年,印度主机商,隶属于 DiggDigi...
由于行业需求和自媒体的倾向问题,对于我们个人站长建站的方向还是有一些需要改变的。传统的个人网站建站内容方向可能会因为自媒体的分流导致个人网站很多行业不再成为流量的主导。于是我们很多个人网站都在想办法进行重新更换行业,包括前几天也有和网友在考虑是不是换个其他行业做做。这不有重新注册域名重新更换。鉴于快速上手的考虑还是采用香港服务器,这不腾讯云和阿里云早已不是新账户,考虑到新注册UCLOUD账户还算比...
georgedatacenter怎么样?GeorgeDatacenter是一家2017年成立的美国商家,正规注册公司(REG: 10327625611),其实是oneman。现在有优惠,有几款特价VPS,基于Vmware。支持Paypal付款。GeorgeDatacenter目前推出的一款美国vps,2核/8GB内存/250GB NVMe空间/2TB流量/1Gbps端口/Vmware/洛杉矶/达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