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四川亚东水泥有限公司委托四川省环科源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四川亚东水泥有限公司卧牛坪石灰岩矿山开采技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预防、减轻和避免项目建设所带来的区域环境污染,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5号)有关规定,先对该项目进行第二次公示.
现将有关情况公告如下:一、项目相关情况简述项目名称:卧牛坪石灰岩矿山开采技改项目建设单位:四川亚东水泥有限公司建设地点:彭州市白鹿镇天生桥村10组建设性质:改扩建建设内容:在原卧牛坪石灰岩矿山采矿许可范围内,增加、改造设备提高矿山采矿安全性,提升企业效能.
项目技改完成后实现年石灰石957.
5万吨/年开采能力.
二、项目建设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单位名称:四川亚东水泥有限公司单位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天彭镇安彭路66号联系人:赵永艳联系电话:028-83458386-8606三、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及联系方式评价机构名称:四川省环科源科技有限公司单位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四街长虹科技大厦B栋12楼联系人:何松联系电话:13880765157邮箱:9985576@qq.
com四、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和主要内容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境影响评价法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
主要内容为工程分析、污染防治措施评述、公众参与调查等.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1、请公众提供准确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文化程度、居住或工作地址及联系电话等,以便与你联系.
2、你是否了解/知道在该地区拟建设该项目.
3、根据你掌握的情况,认为该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影响方面及程度.
4、你对该项目环保方面有何建议和要求.
5、从环保角度出发,你对该项目持何种态度,并简要说明原因.
后页1:四川亚东水泥有限公司卧牛坪石灰岩矿开采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2:公众意见表1四川亚东水泥有限公司卧牛坪石灰岩矿山开采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本)建设单位:四川亚东水泥有限公司评价单位:四川省环科源科技有限公司二O一九年八月目录目录1概述4第一章总则51.
1编制依据51.
2产业政策71.
3相关规划、规章及环境功能区划131.
4评价工作等级与范围221.
5评价时段261.
6外环境关系及环境保护目标261.
8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及评价因子271.
9评价标准281.
10评价工作程序31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322.
1探矿工程相关情况322.
2建设基本概况322.
3矿山基本情况-38-2.
4采矿工艺-41-第三章工程分析523.
1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分析523.
2工程土石方平衡及流向分析533.
3项目物料平衡和水平衡553.
4工程污染物产生、治理及排放563.
5总量控制684.
1自然环境概况694.
2社会环境概况73第五章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765.
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765.
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785.
3声学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805.
5土壤现状监测及评价81第六章建设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846.
1施工内容及施工时间846.
2建设期社会环境影响分析846.
3建设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846.
4建设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856.
5建设期声学环境影响分析876.
6建设期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896.
7生态环境影响简析(详见生态影响分析)90第七章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27.
1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27.
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927.
3噪声环境影响分析957.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977.
5工程爆破影响分析987.
6取水工程环境影响分析100第八章服务期满后环境影响分析1018.
1主要环境问题分析1018.
2服务期满后环境问题的解决前景展望1028.
3生态恢复措施102第九章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031.
5生态环境保护目标1062建设项目地区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1062.
1建设项目地区概况1062.
2评价方法1072.
3陆生植物资源现状调查1102.
4陆生动物资源现状调查1312.
5评价区生态系统现状调查1383生态影响预测及评价1403.
1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1403.
2对植物多样性和植被的影响1403.
3对野生动物的影响1433.
4景观影响预测与评价1453.
5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1484矿山技改前生态环境影响回顾1504.
1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1504.
2对陆生植物的影响1504.
3对陆生动物的影响1514.
4对周围环境的影响1514.
5环境保护措施1524.
6采取措施后的结果1535生态环境防护与恢复措施1545.
1生态环境防护与恢复计划1545.
2生态风险减缓措施1545.
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565.
4生态环境恢复措施1596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61第十章环境风险分析16211.
1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与重点16210.
2环境风险识别16210.
3环境风险影响评价16410.
4项目采取的事故防范措施16610.
5风险事故应急预案16810.
6小结171第十一章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17213.
1建设期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论证17212.
2开采期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论证17412.
3服务期满后环境保护措施179第十二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8012.
1工程建设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8012.
3损益分析181第十三章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8213.
1环境保护管理计划18213.
2环境管理任务18313.
4环境监测计划18413.
4监测机构及监测方法19013.
5管理人员培训190第十四章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9214.
1建设项目概况结论19214.
2评价结论192概述1、任务由来四川亚东水泥有限公司为台湾远东企业集团所属亚洲水泥公司于四川省彭州市投资成立的水泥制造公司,台湾远东企业集团经营范围涵盖石化能源、纺织化纤、水泥建材、百货零售、海陆运输、金融服务、电通讯网络、营造建筑、观光饭店、社会公益(医院、学校)等10大事业,两岸合计有9家上市公司及224家关系企业,员工总人数约5万人,股东人数超过60万人,自1949年在台湾成立迄今已届70年,为台湾多元化经营最成功之集团企业之一,且为成功多角化发展的代表.
四川亚东水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厂址位于成都市彭州西郊,紧临安彭公路,占地600余亩,石灰岩矿山位于彭州市通济镇天生桥村与白鹿镇雾坪村.
本公司第一条生产线于2006年9月28日点火投产,石灰石使用量191.
01万吨/年.
第二条、第三条水泥生产线分别于2008年12月、2010年3月点火投产,石灰石使用量分别为190.
30万吨/年、188.
30万吨/年.
三条生产线共需要原料量为561.
61万吨.
公司于2014年8月并购四川兰丰水泥有限公司,该公司建有两条水泥生产线,石灰石使用量分别为194.
28万吨/年、193.
70万吨/年.
本项目所生产的原料需供应本企业三条生产线、兰丰水泥有限公司两条生产线,本次设计矿山年产量为957.
5万吨,主要包括:矿床开拓、采矿、凿岩、运输、破碎、带运机输送、排水、供电、储料仓和总平面布置设计.
矿山至厂区的长皮带运输系统单独立项,不在本次环评工作范围内.
本项目位于彭州市,属于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中"第四十五条非金属矿采选业1、土砂石、石材开采加工"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形式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企业2019年5月委托四川省环科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该项目环评工作,接受委托后,环评机构派有关技术人员对该项目进行了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按照技术规范,编制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一章总则1.
1编制依据1.
1.
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009年8月27日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起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2009年8月27日起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17年1月1日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起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起施行;(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实行;(10)《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实施;(1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修订,2012年7月1日实施;(1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13)《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6年7月2日起修订;(14)《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1.
1.
2相关规章、政策《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2013年2月16日;《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环发【2004】24号;《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号;《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环保总局,2005年第65号公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整合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08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682号令,2017年10月1日;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办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2017年9月1日施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5号,2009年3月1日起施行;《关于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调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权限的公告》,2018年第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2011年1月8日起施行;《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摘要)》;《四川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2016年2月6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国务院1997年1月1日起施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四川省新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工作的意见》,环发【2007】37号;国务院《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年11月26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环发【2007】16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修编版)》,2015年11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2008年9月27日;《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2月14日,环发【2006】28号;《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环办生态【2017】48号).
1.
1.
3技术导则、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
1-201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
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
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
4-2009);(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7)《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07);(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9)《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7);(10)《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HJ651-2013);(11)《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192-2015).
1.
1.
4项目相关技术文件(1)项目有关的资料、文件;(2)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
1.
2产业政策1.
2.
1项目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符合性分析(1)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根据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四川省公安厅、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能源局四川监管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工作的通知》(川安监【2014】17号),石灰岩矿957.
5万t/a,工程为大型矿山.
关于石灰岩(水泥用)的生产建设规模分类见下表:表1-1四川省主要矿产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序号矿产名称开采规模单位矿山最低开采规模本项目开采规模(万t/a)大型中型小型1石灰石矿矿石万吨/年1005030957.
5综上所述,本项目矿山开采规模符合四川省主要矿产矿山最低开采规模要求.
(2)产业结构本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鼓励类、限制类及淘汰类项目,本项目属于允许类.
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1.
2.
2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号)符合性分析2005年9月7日,国家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科技部联合发布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是矿山开发环境保护的主要技术政策之一.
本项目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符合性分析见下表:表1-3《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主要指标与项目对比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号)相关要求本项目情况结论一、总则(四)、实现目标2、2015年应达到的阶段性目标历史遗留矿山开采破坏土地复垦率达到45%以上,新建矿山应做到边开采、边复垦,破坏土地复垦率达到85%以上本项目属于矿山改扩建,现有矿山仍在运行,不存在遗留矿山问题,根据《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规划环评及本次评价要求项目采取边开采,边保护,边复垦,全面复垦矿区损毁土地,本项目土地复垦率高于85%符合二、矿产资源开发规划与设计(一)、禁止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1、禁止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区域内采矿项目采矿权和探矿权范围内不涉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区域符合2、禁止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进行露天开采本项目露天采区不在铁路、国道及省道两侧的可观范围内符合3、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据调查,评价区内地表未见塌陷、地裂缝等剧烈地面变形迹象,区内发育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总体稳定,地质灾害危险性小,项目为技改项目,运行多年也未见地质灾害危险符合(二)、限制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1、限制在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过渡区)内开采矿产资源.
生态功能保护区内的开采活动必须符合当地的环境功能区规划,并按规定进行控制性开采,开采活动不得影响本功能区内的主导生态功能本项目采矿权范围不在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过渡区)内,根据《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本项目位于重点开发区域成都平原地区,不属于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过渡区)符合2、限制在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等生态脆弱区内开采矿产资源根据现场踏勘和查阅相关资料可知,本项目属于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项目业主注重对矿山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本项目为原矿区内建设,土建工程量较小,严格按照生态专章提出的要求采取生态保护措施后,本项目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符合(三)、矿产资源开发规划1、矿山资源开发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选址、布局应符合所在地的区域发展规划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选址、布局符合彭州市的区域发展规划符合2、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应制定矿产资源综合开发规划,并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内容包括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水土保持、废弃地复垦等项目建设单位已按要求开展相关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了的工作有:项目开发利用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含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章)、矿产地质灾害防治和废弃地复垦报告、水土保持方案报告等编制符合3、在矿产资源的开发规划阶段,应对矿区内的生态环境进行充分调查,建立矿区的水文、地质、土壤和动植物等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基础状况数据库.
同时,应对矿床开采可能产生的区域地质环境问题进行预测和评价本项目为矿山项目技改扩建项目,在原有矿区内进行扩能,不新增矿区面积,不会产生新的区域地质环境问题符合矿产资源开发规划阶段还应注重对矿山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已委托了专业单位编制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章,注重对矿山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符合(四)、矿产资源开发设计1、应优先选择废物产生量小,水重复利用率高,对矿区生态环境影响小的采矿生产工艺与技术本项目采用露天开采方式,矿体均在地下水的浸蚀基准面以上.
矿山的防排水工作主要是露天境界外的截水.
对矿过去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符合2、矿井涌水和矿山其它外排水应统筹规划、分类管理、综合利用本项目露天采场为山坡露天矿,矿体均在地下水的浸蚀基准面以上.
矿山的防排水工作主要是露天境界外的截水.
项目厂区最北侧底板附近有东西走向,西高东低的关沟,贯通矿区北边缘,为矿区外围北侧的主要排水通道,也使北侧外围大气降水排泄畅通,不进入采区内.
在矿区西侧境界之外挖掘截洪沟,梯形截面顶宽1.
5m、底宽1m,深0.
8m.
以截挡境界以外洪水涌入境界内.
厂区内无涌水产生,符合3、地面运输系统设计时,宜考虑采用封闭运输通道运输矿物和固体废物矿石采用封闭带运输送机,废石全部利用不外排符合三、矿山基建1、对矿山勘探性钻孔应采取封闭等措施进行处理,以确保生产安全项目为原矿山技改,原矿山勘探性钻孔已封闭,可确保生产安全符合2、对矿山基建可能影响的具有保护价值的动、植物资源,应优先采取就地、就近保护措施本项目为技改项目,项目周边不涉及具有保护价值的动、植物资源符合3、对矿山基建产生的表土、底土和岩石等应分类堆放、分类管理和充分利用.
对表土、底土和适于植物生长的地层物质均应进行保护性堆存和利用,可优先用作废弃地复垦时的土壤重构用土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已对矿山基建产生的表土、底土和岩石的堆放、管理和利用提出了要求.
表土均留做复垦用符合4、矿山基建应尽量少占用农田和耕地,矿山基建临时性占地应及时恢复矿山在原矿区内扩能,不新增占地符合四、采矿(一)、鼓励采用的采矿技术1、对于露天开采的矿山,宜推广剥离—排土—造地—复垦一体化技术本项目露天开采拟采用剥离—排土—造地—复垦一体化技术符合2、推广减轻地表沉陷的开采技术,如条带开采、分层间隙开采等技术本项目拟推广减轻地表沉陷的开采技术,属于分层间隙开采符合(二)、矿坑水的综合利用和废水、废气的处理1、鼓励将矿坑水优先利用为生产用水,作为辅助水源加以利用.
在干旱缺水地区,鼓励将外排矿坑水用于农草地施肥溉,其水质应达到相应标准要求本项目露天采场为山坡露天矿,矿体均在地下水的浸蚀基准面以上,不存在矿坑涌水符合2、宜采取修筑排水沟、引流渠,预先截堵水,防渗漏处理等措施,防止或减少各种水源进入露天采场和地下井巷本项目露天采场为山坡露天矿,矿体均在地下水的浸蚀基准面以上.
矿山的防排水工作主要是露天境界外的截水.
项目厂区最北侧底板附近有东西走向,西高东低的关沟,贯通矿区北边缘,为矿区外围北侧的主要排水通道,也使北侧外围大气降水排泄畅通,不进入采区内.
在矿区西侧境界之外挖掘截洪沟,梯形截面顶宽1.
5m、底宽1m,深0.
8m.
以截挡境界以外洪水涌入境界内.
厂区内无涌水产生符合3、宜采用安装除尘装置,湿式作业,个体防护等措施,防治凿岩、铲装、运输等采矿作业中的粉尘污染凿岩采用湿式凿岩,凿岩设备配置有除尘装置;设置洒水喷雾系统;铲装、运输等采矿作业采取洒水降尘措施,个体防护等措施,对凿岩、铲装、运输等采矿作业中的粉尘污染防治符合(三)、固体废物贮存和综合利用1、对采矿活动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应使用专用场所堆放,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二次环境污染及诱发次生地质灾害.
(1)、应根据采矿固体废物的性质、贮存场所的工程地质情况,采用完善的防渗、集排水措施,防止淋溶水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本项目产生的表土及夹石均可综合利用,不设置废石场.
符合六、废弃地复垦1、矿山开采企业应将废弃地复垦纳入矿山日常生产与管理,提倡采用采(选)矿-排土(尾)-造地-复垦一体化技术建设单位已委托相关单位编制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项目建设单位拟将露天采场等复垦纳入矿产日常生产与管理,拟采用采矿-排土-造地-复垦一体化技术符合2、矿山废弃地复垦应做可垦性试验,采取最合理的方式进行废弃地复垦.
对于存在污染的矿山废弃地,不宜复垦作为农牧业生产用地;对于可开发为农牧业用地的矿山废弃地,应对其进行全面的监测与评估露天采场等复垦前拟做可垦性试验,采取最合理的方式进行废弃地复垦,同时对其进行全面的监测与评估符合3、矿山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种植植物和覆盖等复垦措施,对露天坑、废石场、尾矿库、矸石山等永久性坡面进行稳定化处理,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
废石场、尾矿库、矸石山等固废堆场服务期满后,应及时封场和复垦,防止水土流失及风蚀扬尘等矿山生产过程中拟采取种植植物和覆盖等复垦措施,对露天坑、废石场等永久性坡面进行稳定化处理,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
废石场等固废堆场服务期满后,及时封场和复垦,防治水土流失及风蚀扬尘等符合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本工程各项指标均符合《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号)中提出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要求.
1.
2.
3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HJ651-2013)符合性分析项目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符合性分析见下表.
表1-4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主要指标与项目对比表序号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相关要求指标本项目结论1禁止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重要生态保护地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禁采区内采矿.
禁止在重要道路、航道两侧及重要生态环境敏感目标可视范围内进行对景观破坏明显的露天开采本工程不涉及敏感区域;不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符合2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应符合国家和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采取有效预防和保护措施,避免或减轻矿产资源开发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本项目符合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生态保护规划,编制了生态调查报告,并采取了有效的预防和保护措施符合3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过程控制"的原则,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贯穿矿产资源开采的全过程.
根据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重点任务,合理确定矿山生态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优化矿区生产与生活空间格局.
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提高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水平项目编制了水保方案报告,进行了生态调查,合理确定了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措施符合4所有矿山企业均应对照本标准各项要求,编制实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已委托相关单位编制了生态调查专题报告及土壤复垦方案,并将严格遵照生态报告和土壤复垦方案中的措施进行环保生态恢复符合5恢复治理后的各类场地应实现:安全稳定,对人类和动植物不造成威胁;对周边环境不产生污染;与周边自然环境和景观相协调;恢复土地基本功能,因地制宜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区域整体生态功能得到保护和恢复制定方案确保恢复治理后的场地应满足相关要求符合6在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重要)生态功能区内建设矿产资源基地,应进行生态环境影响和经济损益评估,按评估结果及相关规定进行控制性开采,减少对生态空间的占用,不影响区域主导生态功能.
在水资源短缺、环境容量小、生态系统脆弱、地震和地质灾害易发地区,要严格控制矿产资源开发不涉及重点(重要)生态功能区符合7矿山开采前应在矿区范围及各种采矿活动的可能影响区进行生物多样性现状调查,对于国家或地方保护动植物或生态系统,须采取就地保护或迁地保护等措施保护矿山生物多样性委托了专业机构对区域进行了生态调查,拟按照生态调查报告采取措施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符合8采矿产生的固体废物,应在专用场所堆放,并采取措施防止二次污染;禁止向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及行洪渠道排放岩土、含油垃圾、泥浆、煤渣、煤矸石和其他固体废物废石及表土堆存在废石场,用于后期土地整治及复垦;施工及运行期采取了严格管理,禁止任何固废进入地表水体及各类行洪渠道符合9评估采矿活动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避免破坏流域水平衡和污染水环境;采矿区与河道之间应保留环境安全距离,防止采矿对河流生物、河岸植被、河流水环境功能和防洪安全造成破坏性影响进行了地下水影响评价,将严格执行报告内各项措施,减小对地下及地表水体造成的影响符合10废石场、采场、尾矿库、矿区专用道路等各类场地建设前,应视土壤类型对表土进行剥离.
对矿区耕作土壤的剥离,应对耕作层和心土层单独剥离与回填,表土剥离厚度一般情况下不少30cm;对矿区非耕作土壤的采集,应对表土层进行单独剥离,如果表土层厚度小于20cm,则将表土层及其下面贴近的心土层一起构成的至少20cm厚的土层进行单独剥离;高寒区表土剥离应保留好草皮层,剥离厚度不少于20cm.
剥离的表层土壤不能及时铺覆到已整治场地的,应选择适宜的场地进行堆存,并采取围挡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对表土进行剥离,堆存在废石场,并采取围挡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后期全部用于矿区复垦符合由上表可知,根据《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HJ651-2013)中提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
1.
2.
4产业政策符合性小结综上所述,本项目不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的鼓励类、限制类及淘汰类,为允许类,其各项指标均符合《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号)、《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HJ651-2013)中的相关要求.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
1.
3相关规划、规章及环境功能区划1.
3.
1与国家相关规划、规章符合性分析1、与《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符合性分析《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指出,"坚持矿山设计开采规模与矿区资源储量规模相适应的原则,严格执行矿山最低开采规模设计标准,严禁大矿小开、一矿多开",本项目石灰石矿开采规模为957.
5万t/a,其规模与该规划相符,详见下表.
表1-5本项目与《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符合性分析序号矿产名称开采规模单位矿山最低开采规模本项目开采规模(万t/a)大型中型小型1石灰石矿矿石万吨/年1005030957.
5本项目为石灰石矿采矿项目,项目拟建地位于四川省彭州市,其建设规模为957.
5万吨/年,项目建设符合《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相关要求.
2、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的符合性分析表1-6本项目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符合性分析序号《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要求本项目1强化生态环境监管: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和监管能力建设,提高环境执法能力,避免边建设边破坏;通过强化监测和科研,提高区内生态环境监测、预报、预警水平,及时准确掌握区内主导生态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为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强化宣传教育,增强区内广大群众对区域生态功能重要性的认识,自觉维护区域和流域生态安全"本项目在施工及正常生产过程中进行环境监测及环境监理,及时准确掌握区域内主导生态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
同时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对附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区内广大群众及厂区员工对区域生态功能重要性的认识,自觉维护区域生态环境符合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的要求.
3、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符合性分析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重点开发区域,本项目所在的彭州市属于国家层面的"成渝地区的成都经济区".
该区域主体功能定位: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以及现金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
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西部地区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力度".
综上所述,一方面,本项目的实施符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加大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力度"的要求.
但在开发过程中也需要加强生态保护力度,维护当地的生态安全.
项目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了生态调查报告,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保护措施,业主将严格执行生态调查报告中的生态保护措施.
详见第十章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
总体而言,本项目的开发是符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的.
4、与《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根据《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修编版,公告2015年第61号),项目所在区位于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岷山-邛崃山-凉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重要区.
该区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岷山、邛崃山和凉山分布区,包含2个功能区:岷山-邛崃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功能区、凉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是白龙江、涪江、大渡河、岷江、雅砻江等多条河流的水源地,行政区主要涉及四川省的阿坝、绵阳、德阳、成都、雅安、乐山、宜宾、凉山和甘孜,面积为123587平方公里.
区内有卧龙、王朗、九寨沟等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以及野生珍稀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大熊猫、羚牛、川金丝猴等重要珍稀生物的栖息地,是我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域.
该区山高坡陡,雨水丰富,水土流失敏感性程度高.
主要生态问题:水土流失严重、山地灾害频发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退化与破碎化加剧.
生态保护主要措施:加大天然林的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护力度;禁止陡坡开垦和森林砍伐,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恢复已受到破坏的低效林和迹地;发展林果业、中草药、生态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开展生态移民,降低人口对森林生态系统与栖息地的压力.
本项目不涉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及生产过程中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补偿、恢复等生态治理措施,不会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明显不利影响,且本项目在原有矿区建设范围内进行开采作业,不会对林地及相关生态产生影响,符合《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相关要求.
5、与《全国生态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的符合性分析《全国生态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加强开发建设活动生态保护监管.
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为手段,强化空间、总量、准入环境管理.
发挥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事前预防作用,减少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空间的挤占,合理避让生态环境敏感和脆弱区域.
强化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环评,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布局,推动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
本项目不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严守生态红线;区域环境质量不会因本项目的建设而降低;项目开采彭州市石灰石,为区域提供石灰石矿,为项目水泥厂提供原料;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满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要求.
矿山开发过程中将废弃地复垦纳入矿山日常生产与管理,进行土地复垦用.
因此,本项目的实施符合《全国生态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
6、与《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符合性分析《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环发[2008]92号)指出,"严格禁止超采、滥挖以及非法采矿等资源破坏行为发生,通过科学规划,确立适宜的资源开发模式与强度、可持续利用途径、资源开发监管办法以及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保护措施".
本项目工程建设方案经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并完成了占用矿产资源处理登记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取得了采矿证,项目属于合法开采矿产资源项目.
本项目编制生态调查报告,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生态保护措施,项目业主将严格执行生态调查报告中提出的生态保护措施,尽量降低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因此,本项目符合《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环发[2008]92号)相关要求.
7、项目与《"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符合性分析《"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国发[2016]65号)指出,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
严格实施矿产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建设绿色矿山.
加大矿山植被恢复和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强化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
本项目严格按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HJ651-2013)的要求,实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项目废石可完全利用,不设置废石场.
同时,项目建设单位已委托专业单位编制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报告、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土保持方案、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和废弃地复垦报告等,在严格落实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措施后,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可降至最小.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符合《"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国发[2016]65号)相关要求.
8、与《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与《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相符,具体符合性分析见下表:表1-7本项目与《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符合性分析序号文件要求本项目是否符合1《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防矿产资源开发污染土壤.
自2017年起,内蒙古、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新疆等省(区)矿产资源开发活动集中的区域,执行重点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全面整治历史遗留尾矿库,完善覆膜、压土、排洪、堤坝加固等隐患治理和闭库措施.
有重点监管尾矿库的企业要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完善污染治理设施,储备应急物资.
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
严格执行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标准并落实相关总量控制指标,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企业,依法责令其停业、关闭,并将企业名单向社会公开.
继续淘汰涉重金属重点行业落后产能,完善重金属相关行业准入条件,禁止新建落后产能或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建设项目.
按计划逐步淘汰普通照明白炽灯.
提高铅酸蓄电池等行业落后产能淘汰标准,逐步退出落后产能.
制定涉重金属重点工业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鼓励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生产工艺和技术.
2020年重点行业的重点重金属排放量要比2013年下降10%.
加强工业废物处理处置.
全面整治尾矿、煤矸石、工业副产石膏、粉煤灰、赤泥、冶炼渣、电石渣、铬渣、砷渣以及脱硫、脱硝、除尘产生固体废物的堆存场所,完善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等设施,制定整治方案并有序实施.
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本项目为技改矿山,项目矿山矿山均全部利用,未设置尾矿库,项目不建设选厂,无尾矿产生.
项目不涉及拟淘汰的普通照明白炽灯.
营运期废石可直接利用,不外排.
项目不设置废石场.
是由上表可知,本项目与《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相符.
9、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符合性分析见下表:表1-8本项目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符合性分析序号文件要求本项目是否符合1《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化面源污染治理.
综合整治城市扬尘.
加强施工扬尘监管,积极推进绿色施工,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应全封闭设置围挡墙,严禁敞开式作业,施工现场道路应进行地面硬化.
渣土运输车辆应采取密闭措施,并逐步安装卫星定位系统.
推行道路机械化清扫等低尘作业方式.
大型煤堆、料堆要实现封闭储存或建设防风抑尘设施.
推进城市及周边绿化和防风防沙林建设,扩大城市建成区绿地规模1、本项目施工现场道路进行地面硬化.
施工场地进行全封闭围挡墙设置,渣土车采取遮盖等密闭措施.
强化原矿堆场管理.
2、项目矿石仓为密封仓是由上表可知,本项目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相符.
10、与《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与《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符合性分析见下表:表1-9本项目与《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符合性分析序号文件要求本项目是否符合1《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狠抓工业污染防治.
取缔"十小"企业.
全面排查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
2016年底前,按照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要求,全部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油、电镀、农药等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能源局等参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以下均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专项整治十大重点行业.
制定造纸、焦化、氮肥、有色金属、印染、农副食品加工、原料药制造、制革、农药、电镀等行业专项治理方案,实施清洁化改造.
新建、改建、扩建上述行业建设项目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等量或减量置换.
2017年底前,造纸行业力争完成纸浆无元素氯漂白改造或采取其他低污染制浆技术,钢铁企业焦炉完成干熄焦技术改造,氮肥行业尿素生产完成工艺冷凝液水解解析技术改造,印染行业实施低排水染整工艺改造,制药(抗生素、维生素)行业实施绿色酶法生产技术改造,制革行业实施铬减量化和封闭循环利用技术改造本项目属于非金属矿石开采项目,不属于需取缔的生产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本项目实施清洁化生产,项目清洁生产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是2推动污染企业退出.
城市建成区内现有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印染、原料药制造、化工等污染较重的企业应有序搬迁改造或依法关闭.
(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等参与)本项目位于彭州市通济镇天生桥村、白鹿镇雾坪村,属于农村地区,不属于城市建成区是由上表可知,本项目与《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相符.
1.
3.
2与四川相关规划、规章符合性分析1、与《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符合性分析按照《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本项目所在的彭州市属于重点开发区域的成都平原地区.
总体而言,本项目的开发是符合《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的.
2、与《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区划》符合性分析根据《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区划》(2006年5月开始施行),项目所在地为"II盆周山地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区",II5盆周西缘龙门山水源涵养功能亚区.
该区域本项目在建设和运行期间将占用一定面积的高寒草甸植被和高山灌丛植被,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
但在项目实施和后期管理过程中,认真编制和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方案》、《矿山闭矿复垦方案》,以及严格落实本次环评报告中提出的各项生态保护措施,优化施工布置和生产管理,可以减缓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项目建设不会改变区域生态服务功能,能够做到与符合《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要求相符合.
3、与四川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符合性分析四川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主要有以下要求: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布局,严格生态准入门槛,加强开发矿山和历史遗留矿山生态恢复,清理整顿已有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对已有合法矿山依法引导退出.
开展矿区废弃地、尾矿坝生态治理示范,推进工矿废弃地修复和再利用.
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实施河流、干旱及干热河谷、矿山迹地等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
本项目属于技改项目,现有矿山仍在运行中,项目建设不进行洗选,不设置尾矿库;营运期矿山开采后废石全部利用,不外排,与四川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相符.
4、与《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办法》符合性分析项目与《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办法》的符合性分析如下:表1-10本项目与《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办法》符合性分析序号要求本项目是否符合1第二十条矿山开采应当防治扬尘污染;存放尾矿、废石、废渣、泥土等,应当采取设置围挡、防尘布(网)等防尘措施;矿山开采后应当及时回填、绿化,修复生态矿山开采过程采用洒水方式防治扬尘污染,项目矿石储存为密闭仓,开采后将回填及绿化,回复生态是由上表可知,本项目建设符合《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办法》的要求.
5、项目与《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及规划环评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位于《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中成都平原化工建材矿产资源发展区,包括成都、德阳、绵阳、乐山、遂宁、眉山、资阳、雅安8市.
本项目符合《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及规划环评相关要求.
6、与《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川省工作方案的通知》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与《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川省工作方案的通知》相符,具体符合性分析见下表:表1-15本项目与《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川省工作方案的通知》符合性分析序号文件要求本项目是否符合1《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川省工作方案(十七)加强矿产资源开发污染防控.
全面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形成的尾矿库、矿山废石场和渣场的安全监管和污染防控,重点加强尾矿库"头顶库"综合治理工作,完善防渗、覆膜、压土、排洪、堤坝加固等隐患治理和闭库措施.
在矿产资源开发活动集中区域,执行重点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深化矿山"三废"污染治理,在部分矿山、建材开采废弃场地开展污染综合整治与生态恢复试点本项目为矿山技改扩能项目,原矿山仍在运行,原矿山未设置尾矿库,不涉及历史遗留尾矿库等环保遗留问题,项目不建设选厂,无尾矿产生.
项目不涉及拟淘汰的普通照明白炽灯.
是由上表可知,本项目与《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川省工作方案相符.
7、与《四川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2017年度实施计划》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与《四川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2017年度实施计划》符合性分析见下表:表1-16本项目与《四川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2017年度实施计划》符合性分析序号文件要求本项目是否符合1《四川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2017年度实施计划》强化堆场扬尘控制.
强化煤堆、料堆的监督管理,推进视频监控设施安装.
大型煤堆、料堆场应建立密闭料仓与传送装置,生产企业中小型堆场和废渣堆场应搭建顶蓬并修筑防风墙.
对临时露天堆放的,应加以覆盖或建设自动喷淋装置;对长期堆放的废弃物,应采取覆绿、铺装、硬化、定期喷洒抑尘剂或稳定剂等措施1、本项目施工现场道路进行地面硬化.
施工场地进行全封闭围挡墙设置,渣土车采取遮盖等密闭措施.
强化原矿堆场管理.
2、原矿于密闭仓内堆存是由上表可知,本项目与《四川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2017年度实施计划》相符.
1.
3.
4"三线一单"分析(1)与当地生态保护红线的相符性本项目位于四川省彭州市,本项目不在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
经初步核实,项目不涉及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
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当前生态红线管控要求.
(2)环境质量底线符合性根据环境现状监测报告,项目所在区域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土壤环境质量良好,项目拟建地区域环境质量目标及其现状达标情况列入下表:表1-18项目拟建地区域环境质量目标及其现状达标情况一览表环境要素质量标准环境质量目标环境质量现状环境质量达标情况大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二级达标地表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白鹿河:III类Ⅱ类达标地下水《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Ⅱ类Ⅱ类达标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2类达标土壤《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土壤中除铬超标,其余各项指标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
根据环境现状监测数据,项目所在区域的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土壤环境现状较好.
根据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章节内容,本项目在正常工况,各项环保措施正常运行时,本项目生产运营对各环境要素的影响较小,不会改变各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级别/类别.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未触及当地环境质量底线,符合相关要求.
(3)资源利用上线符合性卧牛坪石灰岩矿山用电,由官仓电站引入一路电源,本项目装机容量为7500KW,本次设计采用原有配电网路,供电电源为35KV.
同时,厂区内还将设置16.
5KW紧急柴油机组一台,作为保安电源.
因此,本项目电力可靠,供电有保障.
本项目总用水量236.
08m3/d,根据厂区当地地下水勘察报告,厂区地下水储量丰富,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打水源深井取地下水作为本项目水源,深水井抽出水量不小于2200m3/d.
同时,矿山南侧转运站附近有白鹿河,可打井取水,满足矿山建设需求.
最大新水用量仅占地下水可用深水井抽出量的10.
7%,不会对项目地下水造成明显影响.
综上,项目周边地下水可满足本项目生产、生活用水,并且本项目水资源重复利用率高,因此,项目建设对当地水资源利用影响不大,未触及当地水资源利用上线.
(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相符性项目位于四川省彭州市,经对照彭州市不在负面清单范围内.
综上,本项目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相关要求.
1.
4评价工作等级与范围1.
4.
1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与范围(1)大气环境评价等级根据工程分析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
2-2018)中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的划分依据,选择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本项目的大气评价工作进行分级.
估算模式中第i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的定义见下列公式:式中: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C0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
评价工作等级按表1-20的分级判据进行划分,本次采用SCREEN3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等级结果见表1-21.
表1-20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Pmax≥80%,且D10%≥5km二级其他三级Pmax7.
0式中:SpHj——单项水质参数pH在j点的标准指数;pHj——水质参数pH在j点的实测值;pHsd、pHsu——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下限或上限值.
当Sij值大于1.
0时,表明地表水水体已受到该项评价因子所表征的污染物的污染,Sij值越大,水体受污染的程度就越严重,否则反之.
(3)评价结果分析现状评价结果列于下表.
表5-5评价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表单位:mg/L(pH无量纲)断面名称监测结果pHCODBOD5氨氮总磷Ⅰ监测值范围8.
68-8.
794-50.
6-1.
0ND-0.
0560.
02最大值标准指数0.
8950.
250.
250.
0560.
1超标率(%)00000最大超标倍数00000Ⅱ监测值范围8.
60-8.
78ND-40.
5-0.
7ND-0.
0480.
02-0.
03最大值标准指数0.
890.
20.
1750.
0480.
15超标率(%)00000最大超标倍数0000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标准6~9≤20≤4≤1.
0≤0.
2注:ND为未检出.
由上表中的单项评价指数结果可看出,参与评价的各项监测因子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水域标准要求,说明目前评价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5.
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5.
2.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1)监测点位布置根据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和导则要求,在评价区域内共布设2个大气监测点,点位详见下表.
表5-10大气监测点位置监测点位编号监测点位位置备注坐标1#矿山场界下风向主导风下风向东经101°19′03.
33″北纬30°16′18.
49″2#矿山场界上风向主导风上风向东经101°16′39.
50″北纬30°15′50.
39″(2)监测项目PM2.
5、PM10、TSP.
(3)采样时间及监测频次连续监测2天,PM2.
5、PM10监测日均值,每天监测时间不少于20h,TSP监测日均值,每天监测时间应有24h.
(4)分析方法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的监测分析方法执行.
(5)监测结果监测统计结果见下表.
表5-11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统计结果表单位:mg/m3检测项目检测结果1#矿山场界下风向(东经101°19′03.
33″,北纬30°16′18.
49″)2#矿山场界上风向(东经101°16′39.
50″,北纬30°15′50.
39″)2019.
10.
11-122019.
10.
12-132019.
10.
11-122019.
10.
12-13PM2.
50.
0420.
0570.
0370.
037PM100.
0650.
0690.
0530.
049TSP0.
0970.
0950.
0580.
0505.
3.
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1)评价因子PM2.
5、PM10、TSP.
(2)评价标准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3)评价方法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
2-2008),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通过计算取值时间最大浓度值占相应标准浓度限值的百分比和超标率,来分析其达标情况,当取值时间最大浓度值占相应标准浓度限值的百分比大于或等于100%时,表明环境空气质量超标.
其公式为:Pi=(Ci/Si)*100%式中: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质量浓度,mg/m3;Si——第i种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标准,mg/m3.
(4)评价结果:详见下表.
表5-14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结果表单位:ug/Nm3评价因子采样类取值时间1#2#评价标准PM2.
5日平均浓度值范围42-573775最大浓度占标率(%)0.
760.
49超标率(%)00PM10日平均浓度值范围65-6949-53150最大浓度占标率(%)0.
460.
35超标率(%)00TSP日平均浓度值范围95-9750-58300最大浓度占标率(%)0.
320.
19超标率(%)00由上表可知:评价区域的环境空气监测项目中PM2.
5、PM10、TSP浓度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说明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5.
3声学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5.
3.
1声学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监测点布设结合项目外环境特点和项目平面布置图,本次监测设置4个监测点位,具体监测点位见下表.
表5-15噪声监测点位监测点位编号监测点位名称坐标1#采矿场西边界东经101°16′42.
66″,北纬30°16′57.
66″2#采矿场北边界东经101°17′10.
17″,北纬30°16′12.
25″3#采矿场东边界东经101°16′40.
12″,北纬30°14′57.
26″4#采矿场南边界东经101°16′06.
80″,北纬30°15′59.
36″(2)监测项目:等效连续A声级.
(3)监测时间及频率监测2天,分别在昼间(6:00~22:00)和夜间(22:00~次日6:00)各监测1次.
(4)监测结果监测结果见下表5-19.
5.
4.
2声学环境现状评价(1)评价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即昼间LAeq≤60dB,夜间LAeq≤50dB.
(2)评价方法将统计整理得到的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LAeq)与评价标准值直接比较.
(3)监测结果统计与评价表5-16评价区域声学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表单位:dB(A)监测点位测量结果(取最大值)评价标准评价结果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1#40306050达标达标2#5124达标达标3#3628达标达标4#5545达标达标由表5-19可见,评价区域声学环境质量现状良好,4个监测点的昼间、夜间噪声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
5.
5土壤现状监测及评价(1)监测点位根据拟建工程确定本次土壤监测点位布设3个,具体监测点位见下表.
表5-17土壤监测点位布设监测点位编号监测点位位置坐标1#破碎站东经101°17′41.
17″,北纬30°16′45.
07″2#矿山开采范围东经101°16′34.
70″,北纬30°15′44.
08″3#矿山开采范围东经101°16′41.
62″,北纬30°15′03.
36″(2)监测项目1#及3#:pH、Cd、As、Pb、Cr、Hg.
2#:Cr6+、As、Pb、Hg、VOCs、SVOCs、Cu、Ni(3)监测频次采样时间1天,监测1次,表层样.
(4)监测方法按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分析、监测相关规范执行.
(5)监测结果及评价表5-18评价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表单位:mg/kg(pH无量纲)项目标准限值1#2#3#监测结果(mg/kg)占标率监测结果(mg/kg)占标率监测结果(mg/kg)占标率pH/8.
53///8.
12/As6016.
70.
27821.
60.
36022.
10.
368Cd651.
080.
0171.
370.
0211.
470.
023Cr/60.
7///67.
5/Cr6+5.
7//ND///Cu18000//33.
50.
002//Pb80023.
80.
03054.
40.
06846.
90.
059Hg380.
04640.
0010.
1150.
0030.
05850.
002Ni900//37.
5//氯仿0.
9//ND///四氯化碳2.
8//ND///氯甲烷37//ND///1,1-二氯乙烷9//ND///1,2-二氯乙烷5//ND///1,1-二氯乙烯66//ND///顺-1,2-二氯乙烯596//ND///反-1,2-二氯乙烯54//ND///二氯甲烷616//ND///1,2-二氯丙烷5//ND///1,1,1,2-四氯乙烷10//ND///1,1,2,2-四氯乙烷6.
8//ND///四氯乙烯53//ND///1,1,1-三氯乙烷840//ND///1,1,2-三氯乙烷2.
8//ND///三氯乙烯2.
8//ND///1,2,3-三氯丙烷0.
5//ND///氯乙烯0.
43//ND///苯4//ND///氯苯270//ND///1,2-二氯苯560//ND///1,4-二氯苯20//ND///乙苯28//ND///苯乙烯1290//ND///甲苯1200//ND///间-二甲苯+对-二甲苯570//ND///邻-二甲苯640//ND///硝基苯76//ND///2-氯酚2256//ND///苯并[a]蒽15//ND///苯并[a]芘1.
5//ND///苯并[b]荧蒽15//ND///苯并[k]荧蒽151//ND///1293//ND///二苯并[a,h]蒽1.
5//ND///注:ND表示未检出.
由上表可知,土壤中除铬超标,其余各项指标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
第六章建设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建设期间产生的噪声、废气、固体废物、建筑垃圾以及施工废水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
6.
1施工内容及施工时间本工程将建设采场基建、矿区公路、废石场等内容,属大型施工规模.
建设期为3年,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基础工程施工阶段(包括挖方、填方、地基处理、基础施工等),主体工程施工阶段和安装工程施工阶段.
6.
2建设期社会环境影响分析6.
2.
1施工对当地社会经济与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项目的修建,将推动雅江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随着工程的开工,施工人员大量进驻,运输车辆增多,将刺激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
不仅有利于提高当地乡村经济、增加群众经济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还可增强当地群众商品经济意识,对当地社会经济产生有利影响.
6.
2.
2施工对人群健康及场区卫生的影响分析拟建工程建设期间外来施工人员及其它相关人员较多,高峰期施工人数较多,可能带来疫源性疾病.
由于施工区场地较狭窄,人员相对集中,流行病交叉感染机会增大.
如果水源不洁,卫生及防护措施不力,将有可能导致痢疾、肝炎等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影响人群健康和施工进度.
此外,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粪便容易引起蚊蝇孽生,传播疾病,影响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场区卫生.
工程建设期需采取相应的防疫和公共卫生管理措施.
6.
2.
3施工对当地交通的影响分析工程建设期间,运输量的增加将加重沿河公路交通负荷,削弱公路的行车通行能力,并可能对路基等设施造成破坏.
但由于本工程的材料运输量不大,且公路现有交通量较小,因此,对当地交通影响轻微.
随着工程完工,这种不利影响将消失.
6.
3建设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建设期废水主要包括施工生产废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和平硐涌水.
6.
3.
1生产废水本项目建设期施工生产废水主要来自备料生产废水、施工机械冲洗废水等,废水产生量约20m3/d,本项目建设期为3年,则建设期间此类废水产生总量约为21900m3.
施工废水中污染物有SS等,废水中SS浓度约为5000mg/L.
本环评要求施工方修建隔油池沉淀池,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禁止外排.
在采取以上措施后,建设期生产废水对周围的水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影响.
6.
3.
2生活污水本项目建设期为1年,施工高峰人数为50人/d,结合本项目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和施工人员工作特点,生活用水标准取100L/人·d,则施工高峰期生活用水量约为5m3/d(建设期总生活用水5475t),废水产生系数按0.
85,则施工高峰期生活污水产生量约4.
25m3/d(建设期总生活污水量4653.
75t),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NH3-N,其中COD产生浓度250mg/L,产生量0.
39t/a;NH3-N产生浓度30mg/L,产生量0.
047t/a.
建设期生活污水经预处理池收集后用作周围草地等施肥.
6.
3.
3小结本项目建设期废水量不大,水质成分也不复杂,只要施工过程中管理到位,污染防治措施得以落实,不会对当地水环境产生影响.
6.
4建设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6.
4.
1建设期大气污染源分析本项目建设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是土石方开挖、回填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弃渣、水泥、沙子等散装物装卸、运输、堆放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交通运输引起的扬尘、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尾气等.
1、施工工地扬尘项目建设期的主要污染因子是扬尘,其排放源较多,主要为:建筑材料(砂石、水泥)的无遮盖、超量运输泄漏、粗放式卸料、用料造成的扬尘;工地材料、渣堆、土堆的露天堆放,随风造成的扬尘污染;裸露道路上行驶的运输车辆产生的扬尘;开挖、砂石料筛分、混凝土拌也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施工扬尘在空气中的飘扬距离与空气动力特性有关,特别是与风速和大气稳定度关系密切.
在大气稳定度处于稳定状态时,其传播距离较近,风速较小时,其传播距离也较近.
如遇干旱无雨季节,加上大风,施工扬尘则更为严重.
据有关调查显示,施工工地的扬尘主要是由运输车辆的行驶产生,约占扬尘总量的60%,并与道路路面车辆行驶速度有关,一般情况下,施工场地、施工道路在自然风作用下产生的扬尘所影响的范围在100m以内.
如果在建设期间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有效地控制施工扬尘,将TSP污染距离缩小到20~50m范围内.
此外,由于扬尘量与道路和车辆的行驶速度有关,速度愈快,其扬尘量势必愈大,所以在施工场地,对施工车辆必须实施限速行驶,一方面是减少扬尘发生量,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施工安全的考虑.
2、施工机械排放的废气项目大多数施工机械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所排放的废气中有害物主要有CO、NOx和烃类等.
工程建设过程中总耗油量约为36t,根据燃油机械污染物排放系数,计算得出施工机械废气排放量见下表.
表6-1建设期燃油产生的有害物质统计表项目用量(t)CO(t)NOx(t)SO2(t)粉尘燃油361.
060.
060.
130.
056.
4.
2防治对策为防止和减少建设期间废气和扬尘的污染,施工单位应加强统一、严格、规范管理制度和措施,纳入本单位环保管理程序.
按照国家有关建筑施工的有关规定,建议采取如下措施:①项目在开挖土方和土方回填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扬尘,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文明施工,做到洒水作业,减少扬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②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较大量的建筑材料,这些建材在装卸、堆放、拌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外逸,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施工区的规划管理,将建筑材料(主要是黄砂、石子)的堆场以及混凝土拌和处定点定位,并采取防尘抑尘措施,如在大风天气,对散料堆场采用水喷淋防尘,并用蓬布遮盖建筑材料.
③散装水泥罐下部出口处设置防尘袋、以防水泥散逸.
④施工期间泥尘量大,进出施工现场车辆将使地面起尘,因此运输车辆进出的道路应定期洒水清扫,保持车辆出入口路面清洁、湿润,以减少汽车轮胎与路面接触而引起的地面扬尘污染,并尽量减缓行驶车速.
⑤运输沙、石、水泥、剩余弃土、垃圾的车辆装载高度应低于车箱上沿,不得超高超载.
实行封闭运输,以免车辆颠簸撒漏.
坚持文明装卸,避免袋装水泥散包;运输车辆装卸完货后应清洗车厢.
施工车辆及运输车辆在驶出施工区之前,需作清泥除尘处理,不得将泥土尘土带出工地.
⑥加强对机械、车辆的维修保养,禁止以柴油为燃料的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减少烟度和颗粒物排放.
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坚持文明施工、科学施工.
⑨本项目选用尾气达标的运输车辆,定期保养,确保运输车辆正常行驶.
6.
4.
3小结工程施工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污染物排放量和施工区附近的大气扩散条件.
由于项目所在区域临近小溪沟,而山区河流的主导风向多为顺河方向,因此,主要考虑项目施工区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对区域农户等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项目施工场地相对集中,工程区平均风速较小,通常大气扩散条件较好,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后,项目建设期外排的大气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6.
5建设期声学环境影响分析6.
5.
1噪声源本项目建设期噪声源主要有混凝土搅拌机、振捣器、电钻、手工钻及运输车辆等,其运行噪声值一般在100~110dB(A).
经类比分析,各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及声压级见表6-2;各阶段车辆类型及声压级见表6-3.
表6-2各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及声压级单位:dB(A)施工阶段声源声源值平均源强值备注排水沟主体结构阶段混凝土搅拌机100~110105设备1m处振捣器100~105103环保工程安装阶段电钻、手工钻等100~105103表6-3各阶段车辆类型及声压级单位:dB(A)施工阶段运输内容车辆类型声源强度主体结构钢筋、砂石、水泥等轻型载重卡车75~80安装阶段各种必备设备轻型载重卡车75~806.
5.
2预测计算1、预测模式①声源叠加模式考虑声源叠加,采用叠加模式:式中:L——叠加后总声压级[dB(A)];Li——各声源的噪声值[dB(A)];②噪声衰减模式考虑噪声随距离衰减,采用叠加模式:式中:LA(r)——距声源r处声源值[dB(A)];LA(r0)——距声源r0处声源值[dB(A)];r、r0——与声源的距离(m).
2、影响预测结果根据前述模式,对各设备声源在不同距离的噪声值进行计算,结果见下表.
表6-4施工设备噪声随距离衰减后的声级值单位:dB(A)施工设备噪声源强预测距离备注平均声源值隔声减振后噪声值10m20m30m40m50m100m150m200m300m混凝土搅拌机10590706460585650464440以单台设备噪声平均值预测振捣器10398787268666458545248电钻、手工钻10398787268666458545248根据表6-4预测结果可知,本项目施工期噪声影响范围在施工场地100m范围内,本项目施工场地位于矿区东侧位置,结合外环境关系图可知,周边农户与施工场地的距离均大于100m,因此,施工单位在严格执行本报告提出的施工期噪声治理措施后,本项目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6.
5.
3防治对策1、建筑施工中打桩、灌装机械、挖掘基础等施工无法避免噪声和振动,因此夜间严禁打桩等高噪声施工作业,合理安排高噪声施工作业的时间,禁止在夜间(22:00~次日6:00)施工.
推土机、装载机、搅拌作业等也要控制作业时间,在白天施工.
2、尽量选用低噪设备,工地周围设立围护屏障,也可以在高噪声设备附近加设可移动的简易隔声屏,尽可能减少设备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3、施工总平面布置时,将高噪声设备布置在远离敏感点的位置,通过距离衰减,以减轻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4、钢管、模板等构件装卸、搬运应该轻拿轻放,严禁抛掷;木工棚使用前应完全封闭,屏蔽电锯噪声.
5、施工单位要加强对职工的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坚持科学组织、文明施工.
6.
5.
4小结1、对声环境敏感点的影响通过现场踏勘调查,项目场地周围3km范围内无住户,项目建设期间产生的噪声不会对周围环境敏感点造成影响.
2、对施工人员的影响参照我国《工业企业器材卫生标准》,在现场建设期间,机械噪声对作业人员有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有些机械(如搅拌机)噪声超过劳动卫生标准,需实施相应的劳动卫生防护措施.
本工程工程量不大,施工噪声环境影响问题不突出.
但在施工过程中,仍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轻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工程的竣工,施工噪声的影响将不再存在.
施工噪声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可逆的短期行为.
6.
6建设期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本项目建设期产生的固废主要为土石方、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
若处置不当,可能对局地环境造成影响.
6.
6.
1土石方平衡根据水保报告可知,本项目建设期土石方开挖67.
39万m3(自然方,下同),土石方填筑27.
71万m3,调出10.
89万m3,共计剩余弃渣28.
79万m3,集中堆放于废石场.
6.
6.
2建筑垃圾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包括砂土、石块、水泥等.
对于可以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应尽量回收利用;其他不能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运至政府制定的建渣场堆放.
6.
6.
3生活垃圾本项目建设期产生的生活垃圾以0.
35kg/人d计,施工人数约50人,则本项目建设期生活垃圾产生量17.
5kg/d,属一般固废.
本项目在矿区内建设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含垃圾桶、包装袋等),并定期清运至当地乡镇垃圾中转站处理.
6.
6.
4小结工程基建过程中产生的废石属第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时堆存至临时废石场,最终回填露天采空区;剥离表土与废石分别堆放,下一步全部用于土地整治和复垦;在矿区内建设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含垃圾桶、包装袋等),并定期清运至当地乡镇垃圾中转站处理.
由此可见,建设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去向明确,全部得到了妥善处置,对环境的影响不明显.
6.
7生态环境影响简析(详见生态影响分析)本工程建设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活动对植被的破坏,主要影响源包括:主体工程、废石场、运输道路、施工营地.
运行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景观的影响.
拟建工程主要生态影响分析见下表.
表6-5拟建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表项目影响程度影响分析大中小主体工程√主体工程开挖、占地可破坏地表植被,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水土流失.
受影响的生态类型有河谷灌丛等,影响对象主要为自然景观、地表植被等废石场√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改变地形地貌以及自然景观,若不采取适当防护措施,易造成碴体冲刷、滑落和崩塌,产生水土流失.
可能受影响的生态类型为荒坡地,影响对象主要为地表植被、土壤结构、自然景观、水土流失等运输道路√利用现有矿区道路,通过运输机械碾压,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可能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下降,并使景观生态受到影响.
受影响的生态类型为灌丛等施工生活区√通过场地占用、机械碾压以及人员活动等,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降低生态系统功能.
其影响范围和程度与生活区规模、人员数量以及时间长短有关.
受影响的生态类型有灌丛等,同时产生生活垃圾等环境问题6.
7.
1水土流失本项目建设期基础工程施工中,挖、填土方作业带来一定的水土流失.
为减少施工场地水土流失量,应采取如下措施:通过采取动工前在项目周边建临时围墙、及时清运弃土、及时夯实回填土、及时绿化、施工道路采用硬化路面;在施工场地建排水沟,防止雨水冲刷场地,并在排水沟出口设沉淀池,使雨水经沉淀池沉清后再排入地表水体等措施,尽力减少建设期水土流失.
工程竣工后,尽可能进行绿化,以改善周围的生态环境.
第七章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7.
1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开采期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主要包括降尘废水(污水)、废石场淋溶水和生活污水对地表水体的影响.
本项目开采期废水主要由采矿场废水(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组成.
1、采矿场废水正常情况下,采矿、凿岩等工艺用水均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矿石带走、地面吸附、蒸发等),因此,采区无生产废水外排.
(1)采矿涌水矿山开采后前期仅西侧和北西侧部分段有边坡,其余方向均为露天开放式开采,矿区大气降水通过开放式平台向北、东及南、南西侧排出,矿区中北部暴雨汇水面积约80万m2,彭州日最大降雨量为178.
3mm,采场最大日汇水量为142640吨/日,矿山自然排泄条件好,采场无凹陷平台,暂时性汇水不会对矿山建议和开采构成威胁.
(2)湿式凿岩、降尘废水(污水)正常情况下,采矿、凿岩等工艺用水均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矿石带走、地面吸附、蒸发等),因此,采区无生产废水外排.
(3)机修废水机修废水产生量0.
5m3/d,经隔油沉淀池(1m3)隔油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5、生活污水本项目劳动定员109人.
生活用水量按100L/人·日计,则生活用水量为10.
9m3/d.
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按用水量的85%计,则生活污水产生量为9.
27m3/d.
生活污水水质简单,主要污染物为COD、SS、NH3-N、动植物油.
利用厂区现有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白鹿河.
7.
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开采期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采矿区产生的废气,堆存区产生的粉尘,物料在场内运输和产品外运产生的扬尘等.
本项目运营期间对大气环境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有组织排放粉尘和无组织排放粉尘,分别对其进行预测分析.
无组织粉尘1、评价区域气象特征调查彭州市地处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的盆地北部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日照偏少,高温期与多雨期同季.
灾害性天气主要表现为干旱、暴雨、秋绵雨、低温冷害、大风和冰雹.
受纬度和地形地势影响,彭州市境内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日照逐渐递减,无霜期逐渐缩短,降水量逐渐增多,平坝、丘陵、低山区、高山区的气候差异明显.
年平均气温为15.
9℃,最热的7月月均气温为25.
1℃,最冷的1月月均气温为5.
3℃.
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67毫米,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在七、八、九月份,夏季降水的强度大,秋季绵雨多.
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31.
0小时,主导风向北东向.
2、预测因子、预测范围及预测内容(1)预测因子:根据建设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特点,主要污染因子为粉尘.
(2)预测范围:本工程评价范围为以项目区为中心,边长为5km的矩形区域.
(3)预测内容:根据项目污染因子特征和区域环境条件特征确定预测内容为多年平均风速不同稳定度下的各种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及占标率.
3、主要污染源强参数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无组织粉尘预测参数见下表.
表7-3粉尘无组织排放源预测参数污染源污染物面源面积(m2)面源高度(m)排放率(kg/h)质量标准*(mg/m3)露天采区TSP1.
5556km2100.
81kg/h0.
9注:*TSP质量标准取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三倍值.
4、估算模式预测结果采用估算模式计算一般气象条件,正常排放情况下主导风下风向小时平均轴线浓度及最大落地浓度.
下表为各面源TSP小时值落地浓度及对应距离.
估算结果显示,本项目各面源TSP在正常工况下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均小于10%.
表7-4估算模式预测结果污染源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mg/m3)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最大地面浓度对应的距离(m)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对应的最远距离D10%(m)露天开采TSP0.
040624.
518420~1(2)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及分析①大气防护距离计算及分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
2-2008)推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拟建项目开采期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通过计算结果显示颗粒物无超标点,不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表7-5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一览表序号种类位置标准值无组织排放量(kg/h)大气环境防护距离(m)1TSP露天采区0.
9mg/m30.
81kg/h无超标点②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及分析本项目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的有关规定,以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的开采区边界为中心,计算本项目无组织排放源的卫生防护距离.
A.
计算公式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可按下式计算:式中:Cm——标准浓度限值(mg/m3);Qc——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kg/h);r——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m);L——工业企业所需的卫生防护距离(m);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从GB/T13201-91中查取;B.
计算参数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参数见下表.
表7-6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参数符号ABCD参数取值4000.
011.
850.
78符号QCC0风速/位置单位无组织排放因子kg/hmg/m3m/s/露天采区TSP0.
81kg/h0.
91.
7/③计算结果根据上述计算公式,计算卫生防护距离,结果详见下表.
表7-7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一览表源强位置污染物排放量(kg/h)排放源面积(m2)执行标准(mg/m3)计算结果(m)提级结果(m)露天开采TSP0.
81kg/h2275000.
93.
53250根据表7-7计算结果可知,本项目以露天采区边界设置50m卫生防护距离.
经现场勘查,在以上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无集中居民区、医院、学校等敏感保护目标,也无农户居住,本项目周边可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要求.
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覆盖范围内不存在长期居住的居民,今后在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覆盖范围内也不应修建居住区、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建筑物.
综上所述,本项目产生的粉尘和扬尘通过洒水降尘等措施治理后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不会对环境空气造成明显影响.
2、爆破废气采区爆破采用的炸药的主要成份为硝酸铵,其爆破时产生污染物主要有粉尘、NO2及CO等,对爆堆进行洒水降尘后,其粉尘散逸量较小,经大气扩散后其对矿区周围环境质量影响较小.
3、汽车运输扬尘与汽车尾气本项目采区废石和矿石采用汽车运输,汽车运输过程中会产生扬尘和汽车尾气,此外运输车辆行驶过程中会产生汽车尾气,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NOx、CO和THC等,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过程十分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不仅取决于车辆本身的构造、型号、年代、行驶里程、保养状态和有无尾气净化装置,而且还取决于燃料、环境温度、负载和驾驶方式等外部因素.
本项目车辆行驶速度较慢,仅20km/h,且运输道路会适时洒水降尘,因此汽车运输扬尘与汽车尾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4、食堂油烟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去除效率≥75%)处理后,排放浓度为1.
33mg/m3,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
0mg/m3、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75%的要求,可实现达标排放.
综上,本项目开采期对大气环境无明显影响.
7.
3噪声环境影响分析7.
3.
1露天开采噪声影响分析露天采区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噪声和车辆运输噪声.
施工机械主要有穿孔设备、铲装设备、推土机、破碎锤等,露天开采时会有机械设备交互作业,工程区噪声影响会在单机作业的基础上有所叠加.
在整个开采过程中,都伴随有材料、岩矿的运输,会产生车辆运输噪声.
此外,露天采区大约每个星期要爆破三次,产生爆破瞬间噪声.
露天采区噪声源强值见表7-8.
(1)预测方法露天开采机械噪声采用如下模式进行预测计算:(式5-1)式中:Li——距声源ri处的声级dB(A);L0——距声源r0处的声级dB(A);L——其它因素引起的噪声衰减量dB(A).
各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合成声级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式5-2)(2)露天开采噪声源强及距离衰减分析根据"表7-8噪声源强一览表",采用前述噪声随距离衰减公式,便可计算得到露天采区主要机械满负荷运行时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影响预测结果.
表7-8主要露天矿山开采机械噪声预测结果单位:Leq[dB(A)]序号机械名称距噪声源距离ri(m)510204060801001502003001穿孔设备84.
078.
072.
066.
062.
459.
958.
054.
552.
048.
52装载机81.
075.
069.
063.
059.
456.
955.
051.
549.
045.
53破碎锤86.
080.
074.
068.
064.
461.
960.
056.
554.
050.
54爆破96.
090.
084.
078.
074.
471.
970.
066.
564.
060.
5表7-9主要露天开采机械噪声影响范围序号机械类型影响范围(m)排放标准(dB)昼间夜间昼间夜间1穿孔设备7925160502装载机561783破碎锤1003164爆破3161000(3)影响分析露天开采期间,需要使用矿山机械设备,机械噪声级高,有的具有冲击性,有的持续时间长并伴有强烈的振动,由此而产生的噪声对周围区域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1)矿山机械噪声因不同的机械设备影响的范围相差很大,昼夜场界噪声限值标准不同,夜间开采噪声的影响范围比昼间大得多.
在实际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多台机械设备同时在一起作业,此时露天矿山开采噪声的影响范围比单机设备噪声预测值大.
(2)露天矿山开采机械噪声对项目区声环境质量的影响,昼间主要出现在距噪声源100m的范围内,夜间将出现在距噪声源316m的范围内.
表7-6和表7-7中计算出的数值是理论上的,实际工程作业的地形、高差、障碍物等,对声波传播路线有遮挡,根据类似项目调查、监测分析,噪声实际大小、影响时间、影响程度要较预测略小.
(3)采区爆破比机械噪声的影响范围更大,昼间距爆破点316m处,夜间距爆破点1000m处才能达到相应排放标准的要求.
(4)露天采区面积较大,且开采设备没有固定位置,难以进行具体的厂界噪声预测.
同时,露天采区边界1km范围内无居民点,因此虽然露天开采机械设备噪声和爆破噪声对项目区声环境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会产生噪声扰民现象,因此露天采区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7.
3.
3工业场地噪声影响分析工业场地新增部分设备,多数设备利用现有设备.
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后,空压机房昼间和夜间均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的要求.
7.
3.
4车辆运输噪声影响分析本项目拟修建一条运输道路,其余部分利用原有矿区道路,矿石运输采用矿用自卸汽车.
根据类比资料,车辆通行时路边噪声值为80-90dB(A),突发性汽车鸣笛噪声可高达90-100dB(A).
矿石和废石运输路线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没有居民点,因此不存在交通噪声扰民现象,车辆运输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
7.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开采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废石,生活垃圾,机修废油及废油棉纱,污泥.
根据项目设计资料,废石均可回收利用,不外排,不设置废石场.
废油、废油桶、含油棉纱和含油废手套交由有资质的危废处理公司进行处理;综上所述,本项目对产生的固体废物处置的措施安全有效,去向明确,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对环境影响较小.
7.
5工程爆破影响分析矿山采矿生产过程爆破作业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爆破地震波、冲击波对矿区周边一定距离内建(构)筑物的破坏性影响,爆破飞散物对矿区周边一定距离内人员生命安全及建(构)筑物的破坏性影响.
且本项目在露天期间会涉及爆破,因此,应当合理确定爆破安全距离,保障矿区周边人员生命安全和建(构)筑物安全.
7.
5.
1爆破地震安全距离计算建筑物、构筑物的爆破地震安全性应首先满足安全震动速度相关要求.
《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规定的各式建筑物、构筑物安全振速判据见表7-9,爆破地震烈度与其最大振速的关系见表.
表7-10建(构)筑物地面质点的安全振动速度(单位:cm/s)建(构)筑物类型安全振动速度建(构)筑物类型安全振动速度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1.
0水工隧洞10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块建筑物2~3交通隧洞15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5矿山巷道10~30表7-11爆破振动烈度表烈度爆破地震最大振速(cm/s)振动标志Ⅰ<0.
2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到Ⅱ0.
2~0.
4个别人静止情况下才能感觉到Ⅲ0.
4~0.
8某些人或知道爆破的人才能感觉到Ⅳ0.
8~1.
5多数人感到振动,玻璃作响Ⅴ1.
5~3.
0陈旧的建筑物损坏,抹灰撒落Ⅵ3.
0~8抹灰中有细缝,建筑物出现变形注:Ⅶ~X,建筑物破坏程度加剧.
矿区临近区域内原有建筑全部为一般砖房、民房,故对照表6-9~10取安全震动速度为2cm/s进行计算.
根据《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爆破地震的安全距离可按下式计算:式中:R-爆破地震安全距离,m;Q-炸药量,kg;齐发爆破取总药量;微差或秒差爆破取最大段药量;V-地震安全速度,cm/s;m-药量指数;K、a-与爆破点地形、地质等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
经计算,矿区周围一般砖房、民房的爆破地震安全距离为115m.
7.
5.
2爆破冲击波安全距离计算爆破冲击波对建筑物的影响采用空气冲击波超压作为判断.
地面建筑物破坏程度与超压的关系见下表.
表7-12地面建筑物破坏程度与超压的关系破坏等级建筑物破坏程度超压(kPa)1结构部分破坏1962砖墙部分倒塌,土房倒塌98~1963木结构梁柱倾斜,部分折断,砖结构部分掀掉,墙部分移动49~984木板隔墙破坏,木屋架折断,顶棚部分破坏20~495门窗破坏、屋面瓦大部分掀掉,顶棚少部分破坏15~496门窗部分破坏、玻璃破碎屋面瓦部分破坏,顶棚抹灰脱落7~157砖墙部分破坏、屋面瓦部分翻动,顶棚抹灰部分脱落2~7露天深孔爆破的空气冲击波超压可按下式计算:式中:P-受爆破冲击波阵面上超压值,即声压,Pa;K、a-受经验系数和指数;Q-受装药量,kg;R-受药包至关心点的距离,m.
对上式进行变换,则空气冲击波影响半径为:将有关数据代入上式计算得出矿山爆破冲击波安全距离为109m.
7.
5.
3爆破飞散安全距离根据《爆破安全规程》(GB6722-86)规定,个别飞散物对人员的最小安全距离是深孔爆破与浅孔爆破不小于200m.
同时参考《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9号),环评建议将爆破飞散物安全距离确定为300m.
7.
5.
4爆破安全距离的确定及管理要求综上分析,从爆破地震安全距离、爆破冲击波安全距离、爆破飞散物安全距离综合考虑,确定矿山采矿场爆破安全距离设置为300m.
经环评现场勘察,本项目300m范围爆破警戒线内无居民居住.
7.
6取水工程环境影响分析7.
6.
1对水生生态的影响由于本工程涉及区域基本没有耕地等农业生产活动,也无村民长期居住,人类活动相对而言不频繁.
本工程建成后日取水量占当地地下水水量比例很小.
因此本工程取水对项目周边水生生态基本无影响.
7.
6.
2对水功能区纳污能力的影响由于本工程最大取水流量较小.
因此,本工程取水对河道水文条件、河段水体纳污能力影响甚微.
同时本工程在运行期生产废水不外排,生活污水由于无新增员工,生活污水水量不变,因此对白鹿河纳污能力基本无影响.
7.
6.
3对其他用户的影响本工程的取水量占来水量的比重甚微,因此,本项目建设对其他用户没有影响.
第八章服务期满后环境影响分析服务期满后相对来说是正影响的过程,是对景观及生态的恢复过程,不会对环境继续产生破坏.
矿山服务期满后如不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复垦计划以及生态恢复,则对开发区域带来的环境影响是极为严重的.
其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植被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对地貌景观的破坏、采空区不及时回填造成地面沉降、塌陷等问题.
因此服务期满后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生态恢复是矿山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
分析论证建设方和水土保持方案制定的可行性,为有效控制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新增水土流失,保护和恢复项目区内植被,保障当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对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原则与目标等进行论证,做到矿山开发结束,水土保持工程同年完成.
本次评价将对矿山服务期满后的环境问题做简要分析.
8.
1主要环境问题分析根据本项目露天开采的特点,本次评价对闭矿期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针对露天采场生态恢复.
闭矿期与运营期相比,此时的生产活动已停止,对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趋于减缓,主要表现在:(1)开采过程中导致地表扰动产生的环境问题将随着开采活动的停止而逐渐减轻,井下开采对地表的扰动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对地层结构和地表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在矿山闭矿初期,矿山开采活动对地层结构和地表的影响依然存在,但是在向逐步稳定的方向发展.
露天开采对地表的影响较大,且破坏性较强,属于一次性影响.
(2)随着矿区范围内矿石资源的枯竭,生产的停止,与其相关的各种产污环节将减弱或消失,如设备噪声、大气污染物、生活污水、生产污废水等环境问题将逐渐消除,区域环境质量将有所好转.
(3)对露天采场、工业场地等废弃地进行整治利用,覆土复耕、造林,对因占地而造成的不利环境影响将逐渐消失.
(4)矿山生产期间,在当地招聘了一定数量的生产人员,矿山报废后该部分人员将面失业,由此引起一些社会问题.
但本工程规模不大,招聘的生产人员不多,同时当地政府和建设单位采取合理引导、再就业措施后,该问题将得到较好解决.
8.
2服务期满后环境问题的解决前景展望由于我国大多数矿区目前仍处于盛采期至衰采期这一阶段,加上发达国家所形成的废弃矿井环境政策并不适于中国国情,加之前些年我国对废弃矿井环境问题重视不够等因素,因此废弃矿井的环境问题的预测及其对策,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方法.
随着对废弃矿井环境问题的重视和我国部分老矿井服务期满后的临近,妥善解决废弃矿井环境问题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加大理论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合理利用废弃矿井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使服务期满后矿井的环境问题得以化解.
总之,矿井在衰竭后期至报废后的时段内,与初采期和盛采期相比,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均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能较准确的预见并量化这些环境问题,采取积极的对策,即避免一系列的社会和环境负面影响,使区域发展趋于正常化.
8.
3生态恢复措施对于服务期满后生态恢复,具体措施如下:本项目复垦工程设计主要包括表土剥离、拆除工程、表土回复、场地平整,植被恢复等.
建议在矿山复垦和生态修复方案制定是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分期分批占用和开挖,分期分批覆土复垦和生态修复,尽量减少临时占地的裸露时间;(2)严格管理表土,为覆土复垦创造条件;(3)充分利用表层草皮层进行生态修复,尽量剥离原生草皮、集中堆放和精心管护,用于分期分批的复垦和生态修复;(4)有条件的情况下对乡土灌丛植株进行移栽和集中定植,为下阶段的矿山复垦提供乡土灌木物种;(5)尽量选择当地适宜的草种.
第九章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业主已委托专业单位编制《四川亚东水泥有限公司卧牛坪石灰岩矿山开采技改项目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本章节内容主要应用该报告相关内容.
1.
2评价目的与原则1.
2.
1评价目的本项目是对四川亚东水泥有限公司彭州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一期工程中的卧牛坪石灰岩矿区进行改扩建.
该项目位于彭州市350°方向,平直距22km,属彭州市通济镇天生桥村、白鹿镇雾坪村所辖,地理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东经:103°53′00″-103°53′49″,北纬:31°10′45″-31°11′39″采矿权范围内由+1454m至+1290m标高,面积1.
5556km2.
本项目建成后,可以改善原有的采矿技术,在更好的开采矿石,促使水泥生产线生产更加高效的同时,能够减少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
石灰石矿区新建前为集体林场,无各类珍稀动植物种类,矿区范围植被较发育,但土壤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低,自然肥力弱,易流失,该矿区的施工和营运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水土流失,新增水土流失量,同时也会对周围的农户、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且矿山开采导致矿区土地利用类型明显改变,影响程度较大.
因此本项目施工和营运过程可能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项目开展前进行项目区及相关区域的生态调查和影响评价,充分评价并采取措施降低项目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本报告应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理论,采用野外调查与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评价范围内植被、动植物资源进行详细调查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项目工程特性,预测评价该工程建设对区域内植被、生物资源产生的影响,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及措施.
在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预测改建项目在开采期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使工程项目的有利影响得到合理和充分的利用,使不利影响在采取积极措施后得到减缓或消除以尽可能减少因工程建设给区域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生态调查和评价,本报告将达到以下目的:1)全面掌握项目区的生态类型、生态资源及生态环境,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态现状做出评价.
2)在生态环境现状评价与项目开发建设活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预测改建项目在运营期和退役期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各种有利和不利影响,对建设期进行影响回顾评价,评估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给出本项目建设对生物多样性及区域景观影响的结论.
3)针对项目生态影响,结合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提出避免、减缓不利影响,恢复、改善生态环境的可行对策,为项目建设、工程设计及环境管理部门进行生态环境监控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
2.
2评价原则1)依法评价原则生态影响评价过程中应贯彻执行我国生态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分析建设项目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以建设区域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尊重自然,注重土地、水与生物等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2)生态优先原则在工程建设、工程运营、工程占地及生态恢复措施中认真贯彻生态优先原则,预防为主,强化后期恢复和补偿,将生态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在立足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综合考虑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
3)突出重点原则对评价范围内的生态影响进行全面评价,并对重要区域的生态影响及重要动植物进行重点分析与评价.
4)广泛参与原则生态影响评价应广泛吸收相关学科和行业的专家、有关单位及本地居民的意见.
1.
3评价内容与重点1.
3.
1评价内容1)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根据项目占地情况分析对评价区土地资源造成的影响.
2)对植被及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根据评价范围植被类型及分布情况,分析项目建设前后植被群落和数量的变化以及造成的生物量损失,回顾项目建设期产生的影响及采取的措施,分析项目运营期和退役期对植物多样性产生的影响.
3)对野生动物的影响通过对评价范围内野生动物的调查,分析评价改建项目占地对动物栖息地及生境产生的影响,运营期和退役期中对野生动物尤其是重点保护动物的影响,回顾建设期影响.
4)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建设项目不仅占用和扰动土地资源,建设过程中还会带来水、气、声、渣等污染,结合生态系统类型的分布,分析评价项目建设对生态系统格局、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以及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
5)对自然景观的影响根据景观数据分析评价项目建设对自然景观、景观格局等造成的影响.
1.
3.
2评价重点根据资料收集情况、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和项目实施区的环境概况,本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确定为:(1)项目区范围内植物种类和天然植被,特别是重点保护植物种类.
(2)项目区范围内野生动物和国家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种类.
(3)项目实施区自然生态景观.
1.
4评价等级与范围1.
4.
1评价等级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
1~2.
4)的要求,对本评价工作进行等级划分.
表1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工程占地(水域)范围本项目面积≥20km2或长度≥100km面积2-20km2或长度50-100km面积≤2km2或长度≤50km占地面积0.
051km2特殊生态敏感区一级一级一级一般区域重要生态敏感区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区域二级三级三级项目矿区面积为1.
5556km2,该区域范围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
项目区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特殊生态敏感区域,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6)中有关规定,本项目生态环境评价为三级评价.
但是由于本项目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矿山开采可能导致矿区土地利用类型明显改变,因此生态评价工作等级上调一级,故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二级.
1.
4.
2评价范围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矿区向周边500m以内区域;大型临时工程用地地界外100m以内区域;进场道路两侧200m范围.
1.
4.
3评价时段本项目分为三个评价时段:(1)建设期;(2)开采期;(3)服务期满后.
1.
5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是维护项目所在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障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和良性循环,使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或破坏控制在最低限度.
本项目是四川亚东水泥有限公司卧牛坪石灰岩矿山开采技改项目,项目区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特殊生态敏感区域,因此将项目区范围内的天然植被和景观设为保护目标.
具体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如下:1)生物多样性保护:调查评价范围内植物资源与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工程区植被,对因工程建设活动等造成的植被损失尽量予以恢复,使区域植被覆盖率维持或优于现状水平;保护野生动物生境,避免工程施工对其造成干扰.
2)生态系统保护:保护评价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维持区域自然体系的稳定状况,保护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及异质性,维护区域景观生态体系质量.
2建设项目地区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2.
1建设项目地区概况彭州市境内地貌轮廓,区域南北长,东西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最高处为4812m,最低为489m,由西北向东南呈阶梯状下降.
地貌类型分为山地、丘陵(含台地)和平原三大类.
大体以谭家场、关口、万年场、红岩场一线为界,以北属"龙门山山地区",以南属"成都平原区".
山地地处市境西北部,属龙门山脉南段,分玉垒、蓥华和光山三条支脉.
海拔4812m的太子城主峰为彭州市最高海拔,成都市第二高峰;丘陵主要分布于桂花、隆丰、九陇、楠杨、万年和红岩等各镇境内;平原地处市境东南部,为成都平原一部分—湔江冲积扇,海拔489m的三邑镇乌鸦埝为彭州市最低点.
彭州市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无酷署,冬无霜雪,雨量充沛,无霜期为278天.
彭州市有大小河流90条,分属沱江、岷江两个水系.
关口以北山区和市境东南部的大片面积属沱江流域,市境西南和南部边界地区属岷江流域.
彭州自然资源蕴藏丰富,品种繁多,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
2评价方法2.
2.
1野外调查方法采用植物学、生态学、动物学、景观生态学等专业的野外工作规范要求进行.
植物物种多样性和植物群落生态学调查采用路线法和样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具体调查方法分述如下:2.
2.
1.
1植物植被与多样性调查在样线法和样方法的基础上,分植物区系学和植物群落学两方面考察进行.
线路调查阶段主要是在评价区域的植被分布情况进行初步踏察的基础上,在改建项目评价范围内沿着施工场地、运输工程、其它辅助和生活设施区等临时和永久占地区、直接和间接影响区等不同生境,逐一进行线路调查,记录各区域的生境类型和植被类型,记录样线调查区域的植物种类,采集植物标本,GPS定位并按照分类学要求进行拍照.
典型群落调查阶段则是根据每个群系根据分布面积大小、生境代表性、群落结构完整性和物种丰富度等情况,设置1-2个代表性样方,进行群落学调查.
本次调查乔木层、灌木层的样方大小为10m*10m,乔木样方调查记录乔木层郁闭度、树种的组成、株数、每树种的胸径、高度,灌木样方调查记录灌木的种类组成、盖度、冠幅等参数;在乔木(灌木)样方四角及中央设置面积为1m*1m(按实际情况设置)的草本样方,调查记录草本的种类组成、盖度和高度,并利用GPS、罗盘等测定、记录样方的经纬度、海拔等地理信息,拍摄样地群落结构和外面照片.
根据群落分布特征在地形图上勾绘植被分布图.
2.
2.
1.
2室内标本鉴定本次野外植物区系调查重点是种子植物,对于个别样地中出现的蕨类植物也将一并采样鉴定.
对于野外调查中不能立即鉴定的植物采集标本带回驻地,根据《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四川植物志》等分类学文献进行鉴定或将标本带到相关科研机构请植物分类专家鉴定,记录下植物的科、属、种名及其生境特征.
同时,收集该地区的植物和植被的历史资料、科学考察报告、专项调查报告、林地资源清查报告、区域内其它建设工程的环评价报告等相关文献资料,结合本次野外调查的数据,汇总形成评价区域内维管束植物多样性目录.
2.
2.
1.
3植被类型的划分评价区内植被类型的划分按照《中国植被》分类系统,参考《四川植被》的划分方法,进行植被类型的划分,包括植物型组、植被型、群系组和群系(相当于群落类型)四个层次.
将建群种生活型相近、群落的外貌形态相似的植物群落归为植被型组;第二级为植被型,将建群种生活型相同或近似,对温度、水分条件生态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归为植被型,同一植被型具有相似的区系组成、结构、形态外貌、生态特点、及动态演变历史;第三级为群系组,在植被型内根据建群种的亲缘关系(同属或者相近属),生活型或生境近似划分群系组;第四级为群系,将建群种或共建群种相同的植物群落的联合为群系.
本次评价主要是根据样方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上述原则逐级划分评价区内的植被类型,直至群系(相当于群落类型)水平.
2.
2.
1.
4生物量调查典型群落调查的同时,对乔木、灌木、草本各层生物量进行调查.
乔木层生物量通过分种实测不同径级树种的高、径以及各器官生物量,建立不同树种生物量估算模型,推算群落乔木层的生物量.
灌木层生物量计算采用类比法,以每株灌木满1m高按1kg作为基本值推算,对丛生灌木,株数按一半计算.
草本层生物量根据乔木层生物量(如果没有乔木层,则根据灌木层生物量)总量乘以0.
0052计算.
2.
2.
1.
5陆生动物调查项目评价区动物的野外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野外观察和识别、动物野外采集和数量统计、样线法和样方进行调查.
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并结合资料查阅、检索和整理确定物种组成.
兽类调查应用传统的野外动物调查方法.
先进行资料收集,包括收集已经公开发表的和有关林业局等单位未公开发表的资料.
对于大型野生动物的野外调查,白昼活动的动物采用直接计数法,对与易捕捉的小型动物,采用一次捕捉或多次捕捉法;通过相关指数转换法,用调查与动物数量相关的间接指标来估测动物的数量,如洞口计数法、巢穴计数法、粪便计数法、以及动物留下的足迹、标记、卧迹等;除了常规的样带法、样点法外,对于大中型兽类,辅助采用访问法,即对当地老乡和林业部门(局、站、点)工作人员进行访问,包括他们执法检查时查到的实物拍成的照片;对于鼠形动物,用铗夜法调查.
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状况主要采用实地考察、并结合资料查阅的方法进行调查.
两栖类动物由于对潮湿(湿地生态)的生境依赖性强,因此在野外实地考察时主要选取可能有两栖动物生存的环境进行调查,包括溪流、湿地、水塘、耕地等,及其邻近区域;调查的方法主要是样点调查、样线调查.
此外,咨询当地居民和与野生动物有关的林业管理干部等也是重要的补充手段.
由于两栖动物多是夜行性,因此白天主要巡视可能有两栖动物生存的生境,并考察幼体或蝌蚪、卵的情况,夜晚再去考察成体的情况.
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样方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采用10m*10m的样方,或2m*50m的样带.
爬行类动物由于已经基本摆脱对潮湿生境(湿地)的依赖,因此其活动范围比较广泛,在草丛、灌丛、乱石堆、洞穴、水域等都可能见到它们的踪迹.
在野外实地考察时主要选取上述可能有爬行动物生存的生境进行调查;调查的方法主要是样点调查.
此外,访问当地居民和与野生动物有关的林业管理干部等也是必须的手段.
由于爬行动物属外温动物,多喜爱温暖的时段活动,因此主要在白天巡视可能有爬行动物生存的生境.
鸟类的野外调查主要依靠生态习性,主要采用样带法(包括样方法)进行种类及数量调查.
调查过程中在样带内徒步行走,观察记数所见鸟类种类、数量以及羽毛、鸟巢等痕迹,同时访问有关人士,并详细记录样带内的生境变化,通过全球卫星定位仪(GPS)测定其经纬度和海拔高度变化.
根据区内地貌、海拔高度、植被类型等特点,将鸟类生境划为一定的生物地理-植被地带分析论证.
确定物种组成、区系构成,对鸟类的数量等级采用路线统计法进行常规统计,一些未在调查中所见种则依据有关文献判别.
2.
2.
1.
6景观调查景观生态环境调查主要是从大尺度上对项目区域进行环境监测与调查.
通过野外对景观要素的形状、大小、密度以及连接情况计算景观指数(破碎度指数、斑块形状指数、分离指数、多样性指数等),结合空间统计方法,采用空间分析,波谱分析等方法来描述景观在空间结构上的变化情况,景观格局的野外调查主要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布,现场核实、记录廊道、斑块的空间信息等.
以野外GPS定点的植物群落生态学调查结果和野外实时勾绘了植被类型的地形图为基础,参考卫星遥感照片解译结果,利用3S技术制作评价区的植被分布图.
归并各类森林群落、灌丛群落、草地群落,制作出包含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和斑块类型的景观生态体系分布图.
2.
2.
2内业分析2.
2.
2.
1数据整理将野外调查的样方调查等数据资料录入相应的Excel数据库,按照相关算法计算典型样地生物多样性指数、生物量和生态系统生物生产力等;开展评价区维管植物科属种统计;按照李锡文划分的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型和吴征镒对中国种子植物属所划分的分布区类型,对评价区内种子植物的科属地理分布类型进行分析整理;按照景观生态学的相关方法,计算各类生态系统的面积和斑块数、景观类型优势度值等.
查阅标本馆中有关评价区内珍稀濒危保护动植物的标本,并整理有分布的动植物种类、分布范围和生境(栖息地)等资料;查阅《四川植物志》、《中国药用植物志》、《四川油脂植物》等相关资料,整理评价区内的重要野生资源植物分布情况.
2.
2.
2.
2图件编制方法在充分搜集和利用现有研究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利用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进行数据采集;根据遥感解译结果,结合地形图进行现场调查、勘探与定位实测;并对资料、信息和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并完成生态制图.
2.
3陆生植物资源现状调查2.
3.
1植物样地调查采用线路调查与样地调查的方式进行,即在调查范围内沿道路和工程施工的主要影响区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线路进行调查,沿途记载植物种类、观察生境、目测多度等;对集中分布的植物群落进行样地调查.
实地调查采取样线调查与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调查区域的植物种类、植被类型.
1)样地的设置植被调查取样的目的是通过样地的研究准确地推测评价区植被的总体,所选取的样地具有代表性,能通过尽可能少的抽样获得较为准确的有关总体的特征.
本次评价区共设置6个样地,每个样地设置灌木、草本调查样方.
乔木调查面积为100m2(10m*10m),灌木调查面积为25m2(5m*5m)草本调查面积为1m2(1m*1m),记录样地内的所有植物种类,并利用GPS确定样地位置.
建设区样地分布点见表2.
表2植物群落样方调查表样方号海拔经度纬度植被类型11271m103°53′16″E31°10′43″N慈竹林21352m103°53′09″E31°10′57″N杉木林31337m103°53′26″E31°11′29″N柳杉林41353m103°53′37″E31°11′07″N马桑灌丛51317m103°53′21″E31°10′50″N芒草丛61317m103°53′47″E31°11′35″N落叶阔叶混交林2)样地调查的内容在样方调查中,主要调查样地内乔木(胸径大于4cm,枝下高大于1.
2m)的种名、个体数、胸径、树高、林冠郁闭度;灌木层主要是灌木种名、总盖度以及个体数(含乔木树种的幼树幼苗).
同时在每个样地四角及中央分别设置1个1m2(1m*1m)的小样地对草本植物株树及总盖度进行调查.
3)样地调查结果植被类型:慈竹林样方号:1样方面积:10m*10m经度:103°53′16″E纬度:31°10′43″N海拔(m):1271调查人:卢林等调查日期:2019年12月25日种号中文名拉丁名物候期株(丛)数平均高度/m盖度/%生活型1慈竹Sinocalamusaffinis营养期151065竹类2女贞Ligustrumlucidum营养期6410乔木3桉树Eucalyptusrobusta营养期2105乔木4杨树Populussp.
营养期1103乔木5胡颓子Elaeagnuspungens营养期213灌木6芒Miscanthussinensis营养期40150草本植被类型:杉木林样方号:2样方面积:10m*10m经度:103°53′09″E纬度:31°10′57″N海拔(m):1352调查人:卢林等调查日期:2019年12月25日种号中文名拉丁名物候期株(丛)数平均高度/m盖度/%生活型1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营养期61270乔木2樟Cinnamomumcamphora营养期21110乔木3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营养期133乔木4柳杉Cryptomeriafortunei营养期1125乔木5棕榈Trachycarpusfortunei营养期3110灌木6高粱泡Rubuslambertianus营养期70.
520灌木7三裂叶薯Ipomoeatriloba营养期30.
55草本8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营养期50.
510草本9姬蕨Hypolepispunctata营养期60.
310草本10野棉花Anemonevitifolia营养期40.
35草本11芒Miscanthussinensis营养期415草本植被类型:柳杉林样方号:3样方面积:10m*10m经度:103°53′26″E纬度:31°11′29″N海拔(m):1337调查人:卢林等调查日期:2019年12月25日种号中文名拉丁名物候期株(丛)数平均高度/m盖度/%生活型1柳杉Cryptomeriafortunei营养期41345乔木2桤木Alnuscremastogyne营养期31310乔木3女贞Ligustrumlucidum营养期255乔木4灯台树Cornuscontroversa营养期275乔木5高粱泡Rubuslambertianus营养期100.
520灌木6水麻Debregeasiaorientalis营养期10.
53灌木7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营养期30.
53草本植被类型:马桑灌丛样方号:4样方面积:5m*5m经度:103°53′37″E纬度:31°11′07″N海拔(m):1353调查人:卢林等调查日期:2019年12月25日种号中文名拉丁名物候期株(丛)数平均高度/m盖度/%生活型1马桑Coriarianepalensis营养期101.
550灌木2虎杖Reynoutriajaponica营养期30.
55草本3细穗藜Chenopodiumgracilispicum营养期30.
33草本4千里光Senecioscandens营养期70.
35草本5野青茅Deyeuxiaarundinacea营养期150.
310草本6艾Artemisiaargyi营养期300.
520草本植被类型:芒草丛样方号:5样方面积:1m*1m经度:103°53′21″E纬度:31°10′50″N海拔(m):1317调查人:卢林等调查日期:2019年12月25日种号中文名拉丁名物候期株(丛)数平均高度/m盖度/%生活型1马桑Coriarianepalensis营养期21.
55灌木2中华绣线菊Spiraeachinensis营养期113灌木3芒Miscanthussinensis营养期35175草本4白背枫Buddlejaasiatica营养期20.
31草本5荩草Arthraxonhispidus营养期100.
35草本6马唐Digitariasanguinalis营养期80.
35草本植被类型:落叶阔叶混交林样方号:6样方面积:10m*10m经度:103°53′47″E纬度:31°11′35″N海拔(m):1317调查人:卢林等调查日期:2019年12月25日种号中文名拉丁名物候期株(丛)数平均高度/m盖度/%生活型1灯台树Cornuscontroversa营养期121040乔木2构树Broussonetiapapyrifera营养期81235乔木3女贞Ligustrumlucidum营养期10820乔木4杜英Elaeocarpusdecipiens营养期5810乔木5厚朴Houpoeaofficinalis营养期41210乔木6粗叶悬钩子Rubusalceifolius营养期101.
520灌木7水麻Debregeasiaorientalis营养期615灌木8棕榈Trachycarpusfortunei营养期21.
55灌木9高粱泡Rubuslambertianus营养期200.
530灌木10虎杖Reynoutriajaponica营养期50.
33草本11山尖子Paraseneciohastatus营养期100.
35草本4)生物量(1)乔木层采用木材蓄积量计算法计算其样方生物量.
由于对乔木层样方的树木只进行了每木调查,所以采用西南地区树种二元立木采集表,计算每个样方内各个树种的材积量,分别代入相关公式中进行计算,最终换算为木材蓄积量,再乘以比重得到生物量.
样方内乔木的计算公式为:木材蓄积量:一定面积森林中现存各种活立木的材积总量(m3/hm2)材积公式:V=A*D^B*H^C生物量计算W=木材蓄积量*比重其中:W——乔木层生物量(kg/hm2)比重——木材密度(kg/m3)与4℃下水密度(1)之比H——林分平均高(m)A、B、C——西南地区材积表中常数值D——树种胸径(cm)(2)灌木层采用类比方法,以每株灌木满1m高按1kg作为基本值推算,对丛生灌木,株树按一半计算.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2008)(3)草本层根据乔木层生物量(如果没有乔木层,则根据灌木层生物量)总量乘以0.
0052计算.
结合样方调查表,得出各样方生物量见表5.
表3各样方乔木层材积计算表样方ABCHDV=A*D^B*H^C样方2杉木0.
000058781.
970.
9012170.
146样方3柳杉0.
000056281.
831.
0513150.
118样方6灯台树0.
000052751.
950.
9410100.
041构树0.
000052751.
950.
9412120.
069表4各样方乔木层各树种生物量样方V=A*D^B*H^C棵数木材蓄积量(m3/hm2)比重生物量(kg/hm2)样方2杉木0.
146687.
639034164样方3柳杉0.
118447.
234616331.
2样方6灯台树0.
0411249.
244721992.
4构树0.
069855.
240522356表5生物量计算结果表样地乔木层(kg/hm2)灌木层(kg/hm2)草本层(kg/hm2)10564270.
362341643069177.
65316331.
24536.
2884.
92408647.
5655.
68507684.
1562.
14644348.
42474.
31230.
615)样地评价样地1植被群落属于慈竹林,总盖度在65%左右,慈竹为林分建群种,其间混有零星女贞、桉树、杨树等,林下灌丛主要以胡颓子为主,其他类型灌木有白木通、棕榈、臭椿幼苗等,灌木层盖度约为10%;林内草本植物主要为芒,盖度约为50%.
样方2植被群落为杉木林,杉木为优势种,其间混生有樟、刺槐、柳杉等,林外貌苍绿,层次分明,层盖度为70%.
林下灌木层较为稀疏,分布有棕榈、高粱泡等,层盖度30%;草本层常见三裂叶薯、绞股蓝、姬蕨、野棉花、芒等植物,层盖度为35%.
样方1样方2样地3植被群落属于柳杉林,以柳杉为优势种,混生有少量桤木、女贞、灯台树等,总盖度在70%左右;灌木层主要以悬钩子属植物高粱泡为优势植物,还有少量水麻等灌木,层盖度为30%;草本层植物有绞股蓝等,层盖度为5%.
样地4植被群落属于马桑灌丛,以马桑为优势种,总盖度在50%左右.
草本层植物种类较丰富,有艾、虎杖、细穗藜、千里光、野青茅等,草本层盖度达40%.
样方3样方4样地5植被群落属于芒草丛,以芒草为优势种,总盖度在75%左右.
灌木层有少量植物,以马桑和中华绣线菊为主,盖度为10%左右;草本层植物还有少量白背枫、荩草、马唐等.
样方6植被群落属于落叶阔叶混交林,主要以灯台和构树为主,伴生有女贞、杜英、厚朴等,总盖度在80%左右;灌木层主要有粗叶悬钩子、水麻、棕榈、高粱泡等,层盖度为30%;草本层主要有虎杖、山尖子等,层盖度为10%.
样方5样方62.
3.
2植物多样性与区系2.
3.
2.
1维管束植物组成根据调查与资料分析,评价区域共有维管束植物有43目88科186属233种:其中蕨类植物共有4目11科12属14种,占总科数的12.
50%,总属数的6.
45%,总种数的6.
01%;裸子植物3目5科8属8种,占评价区域总科数的5.
68%,总属数的4.
30%,总种数的3.
43%;被子植物物种数最多,共有36目72科166属211种,占评价区域总科数的81.
82%,总属数的89.
25%,总种数的90.
56%.
具体见表6.
评价区植物名录见表7.
表6评价区范围内维管植物组成统计表门类科数所占比例(%)属数所占比例(%)种数所占比例(%)蕨类植物1112.
50126.
45146.
01种子植物裸子植物55.
6884.
3083.
43被子植物7281.
8216689.
2521190.
56合计88100186100233100表7评价区样方植被名录序号门目科属中文种名拉丁学名蕨类植物PTERIDOPHYTA石松目Lycopodiales石杉科Huperziaceae石杉属HuperziaBernh中华石杉Huperziachinensis(Christ)Ching石松科Lycopodiaceae石松属Lycopodium石松LycopodiumjaponiumThunb.
卷柏目Selaginella卷柏科Selaginellaceae卷柏属Selaginella垫状卷柏Lycopodioidespulvinata(Hook.
etGrev.
)H.
S.
Kung卷柏Selaginellatamariscina木贼目Equisetales木贼科Equisetaceae木贼属Equisetum问荆EquisetumarvenseL木贼EquisetumhyemaleL真蕨目Eufilicales里白科Gleicheniacaea芒萁属Dicranopteris芒萁Dicranopterispesdata(Houtt.
)Nakaike里白属Hicriopteris里白Diplopterygiumglaucum(Thunb.
exHoutt.
)Nakai海金沙科Lygodiaceae海金沙属Lygodium海金沙Lygodiumjaponicum(Thunb.
)Sw凤尾蕨科Pteridaceae凤尾蕨属Pteris凤尾蕨PterisnervosaThunb姬蕨科Dennstaedtiaceae姬蕨属Hypolepis姬蕨Hypolepispunctata(Thunb.
)Mett.
铁角蕨科Aspleniacea铁角蕨属Asplenium.
铁角蕨AspleniumtrichomanesL.
蕨科Pteridiaceae蕨属Pteridium蕨PteridiumaquilinumL.
Kuhnvar.
latiusculum(Desv)Underw中国蕨科Sinopteridaceae粉背蕨属Aleuritopteris银粉背蕨Aleuritopterisargentea(Gmel.
)Fee裸子植物GYMNOSPERMAE苏铁目Cycadales苏铁科Cycadaceae苏铁属Cycas苏铁(栽培)CycasrevolutaThunb.
银杏目Ginkgoales银杏科Ginkgoaceae银杏属Ginkgo银杏(栽培)GinkgobilobaLinn.
(栽培)松杉目Pinales松科Pinaceae松属Pinus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
杉科Taxodiaceae杉木属Cunninghamia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Kamb.
)Hook柳杉属Cryptomeria柳杉(栽培)CryptomeriafortuneiHooibrenkexOttoetDietr.
水杉属Metasequoia水杉(栽培)MeyasequoiaglyptostroboidesHuetCheng柏科Cuprdssaceae柏木属Cupressus柏木CupressusfunebrisEndl.
圆柏属Sabina圆柏Sabinachinesis(L.
)Ant.
被子植物门GYMNOSPEAMAE蓼目Polygonales蓼科Polygonaceae蓼属Polygonum水蓼PolygonumhydropiperLinn丛枝蓼PolygonumcaespitosumBl酸模属Rumex酸模RumexacetosaL.
虎杖属Reynoutria虎杖ReynoutriajaponicaHoutt.
车前目Plantaginales车前科Plantaginaceae车前属Plantago车前PlantgoasiaticaL.
毛茛目Ranales毛茛科Ranunculaceae铁线莲属Clematis野棉花AnemonevitifoliaBuch.
-Ham.
打破碗花花Anemonehupehensis毛茛属Ranunculus毛茛RanunculusjaponicusThunb樟科Lauraceae樟属Cinnamomum银木CinnamomumseptentrionaleHand.
-Mazz樟(栽培)Cinnamomumcamphora(L.
)presl天竺桂CinnamomumjaponicumSieb.
山胡椒属Lindera四川山胡椒LinderasetchuensisGamble木姜子属Litsea杨叶木姜子Litseapopulifolia楠属Phoebe桢楠(栽培)PhoebezhennanS.
LeeetF.
N.
Wei木兰科Magnoliaceae木兰属Magnolia荷花玉兰(栽培)MagnoliagrandifloraL.
厚朴Houpoeaofficinalis(Rehder&E.
H.
Wilson)N.
H.
Xia&C.
Y.
Wu小檗科Berberidaceae小檗属Berberis四川小檗BerberissichuanicaYing十大功劳属Mahonia十大功劳Mahoniafortunei(Lindl.
)Fedde南天竹属Nandina南天竹NandinadomesticaThunb.
锦葵目Malvales锦葵科Malvaceae木槿属Hibiscus木芙蓉HibiscusmutabilisLinn.
梧桐科Sterculiaceae梧桐属Firmiana梧桐Firmianaplatanifolia(L.
f.
)Marsili杜英科Elaeocarpaceae杜英属Elaeocarpus杜英ElaeocarpusdecipiensHemsl.
荨麻目Urticales桑科Moraceae构属Broussonetia构树Broussonetiapapyrifera(L.
)L'Hert.
exVent榕属Ficus小叶榕FicusmicrocarpaL.
f.
桑属Morus桑MorusalbaL.
荨麻科Urticaceae水麻属Debregeasia水麻DebregeasiaorientalisC.
J.
Chen(Debtegeasiadeulisauct.
non(Sieb.
etZucc.
)Wedd.
)冷水花属Pilea冷水花Pileanotata榆科Ulmaceae朴属Celtis朴树Celtissinensis山毛榉目Fagales桦木科Betulaceae桤木属Alnus桤木AlnuscremastogyneBurk.
桦木属Betula糙皮桦BetulautilisD.
Don白桦BetulaplatyphyllaSuk.
壳斗科Fagaceae栗属Castanea板栗CastaneamollissimaBl青冈属Cyclobalanopsis滇青冈CyclobalanopsisglaucoidesSchott.
栎属Quercus栓皮栎QuercusvariabilisBl.
麻栎QuercusacutissimaCarr.
侧膜胎座目Parietales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山茶Camelliajaponica.
L.
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茶Camelliasinensis(L.
)O.
Htze.
木荷属Schima中华木荷Schimasinensis(Hemsl.
et.
Wils.
)Airy-Shaw大风子科Flacourtiaceae柞木属Xylosma柞木Xylosmaracemosum(Sieb.
etZucc.
)Miq.
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中华猕猴桃ActinidiachinensisPlanch.
檀香目Santalales桑寄生科Loranthaceae钝果寄生属Taxillus桑寄生Loranthusparasiticus(L.
)Merr.
四川桑寄生TaxillusSutchuenensis(Lecomte)Danser.
槲寄生属Viscum槲寄生Viscumcoloratum(Kom.
)Nekai.
无患子目Sapindales冬青科Aquifoliaceae冬青属Ilex冬青IlexpurpureaHassk马桑科Coriariaceae马桑属Coriaria马桑CoriarianepalensisWall漆树科Anacardiaceae黄连木属Pistacia黄连木PistacischinensisBunge.
盐肤木属Rhus盐肤木RhuschinensisMill青麸杨RhuspotaniniiMaxim.
漆属Toxicodendron漆树Toxilodendronverniciflum(Stokes)F.
A.
Barkley槭树科Aceraceae槭属Acer光叶槭AcerlaevigatumWall.
色木槭AcermonoMaxim.
清风藤科Sabiaceae泡花树属Meliosma泡花树MeliosmacuneifoliaFranch.
无患子科Sapindaceae栾树属Koelreuteria栾树KoelreuteriapaniculataLaxm.
黄杨科Buxaceae黄杨属Buxus小叶黄杨BuxusharlandiiHance黄杨BuxusmicrophyllaSieb.
etZucc.
subsp.
sinica(Rehd.
etWils.
)Hatusima胡桃目Juglandales胡桃科Guglandaceae胡桃属Juglans野核桃Juglanscathayensis胡桃JuglansregiaL.
化香树属Platycarya化香树PlatycaryastrobilaceaSieb.
etZucc.
枫杨属Pterocarya枫杨PterocaryastenopteraC.
DC芸香目Rutales苦木科Simaroubaceae臭椿属Ailanthus臭椿Ailanthusaltissima(Mill)Swingle苦木属SimaroubaAublet苦木Picrasmaquassioides(D.
Don)Benn楝科Meliaceae楝属Melia川楝MeliatoosemdanSieb.
etZucc.
苦楝MeliaazedarachL.
香椿属Toona香椿Toonasinensis(A.
Juss)Roem芸香科Rutaceae花椒属Zanthoxylum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Maxim.
毛叶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Maxim.
var.
pubescensHuang竹叶花椒ZanthoxylumarmatumDC.
吴茱萸属Evodia吴茱萸Evodiarutaecarpa(Juss.
)Benth.
柑橘属Citrus椪柑CitrusreticulataBlanco'Ponkan'柚Citrusmaxima(Burm.
)Merr.
伞形目Umbelliflorae山茱萸科Cornaceae灯台树属Bothrocaryum灯台树CintroversaHemsl.
exPrain桃金娘目Myrtiflorae八角枫科Alangiaceae八角枫属Alangium八角枫Alingumchinense(Lour)Harms.
石榴科Punicaeae石榴属Punica石榴punicagranatumLinn.
桃金娘科Myrtaceae桉属Eucalyptus大叶桉Eucalyptusrobusta巨桉EucalyptusgrandisW.
MillexMaiden蓝果树科Nyssaceae喜树属Camptotheca喜树(栽培)CamptothecaacuminataDecne.
胡颓子科Elaeagnaceae沙棘属Hippophae沙棘HippopherhamnoidesL.
中国沙棘HippophehamnoidesLinn.
Subsp.
sinensisRousi胡颓子属Elaeagnus胡颓子ElaeagnuspungensThunb.
罂粟目Rhoeadales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苔属Brassica大头菜Brassicajuncea(L.
)Czern.
EtCoss.
Var.
megarrhizaTsenetLee油菜BrassicacampestrisL.
荠属Capsella荠Capsellabursa-pastoris(L.
)Medic.
萝卜属Raphanus萝卜RaphanussativusL.
杨柳目Salicales杨柳科Salicaceae杨属Populus青杨PopuluscathayanaRehd.
大叶杨PopuluslasiocarpaOliv.
川杨PopulusszechuanicaSchneid.
柳属Salix曲毛柳SalixplocotrichaSchneid.
管状花目Tubiflorae菟丝子科Cuscutaceae菟丝子属Cuscuta菟丝子CuscutachinensisLam.
南方菟丝子Cuscutaaustralis旋花科Convolvulaceae马蹄金属Dichondra马蹄金DichondrarepensG.
Forst.
番薯属Ipomoea三裂叶薯IpomoeatrilobaL.
马鞭草科Verbenaceae马鞭草属Verbena马鞭草VerbenaofficinalisL.
牡荆属Vitex黄荆VitexnegundoL.
大青属Clerodendrum臭牡丹ClerodendrumbungeiSteud.
蔷薇目Rosales蔷薇科Rosaceae桃属Amygdalus桃Amygdaluspersica(L.
)Batsch.
山桃Amygdalusdavidiana(Carr.
)C.
deVosexHenry杏属Armeniaca杏ArmennicavargarisLam.
梅ArmeniacamumeSieb.
樱属Cerasus樱桃Prunuspseudocerasus木瓜属Chaenomeles皱皮木瓜(贴梗海棠)Chaenomelesspeciosa(Sweet)Nakai蛇莓属Duchesnea蛇莓Duchesneaindica(Andr)Focke李属Prunus绸李Prunuspodus李PrunussalicinaLindl.
紫叶李PrunusCerasiferaEhrharf.
atropurpurea(Jacq.
)Rehd.
苹果属Malus西府海棠MalusmicromalusMakino苹果(栽培)MaluspumilaMill.
火棘属Pyracantha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Maxim.
)Li梨属Pyrus川梨PyruspashiaBuch.
Ham.
exD.
Don.
悬钩子属Rubus西南悬钩子Rubusassamensis粗叶悬钩子RubusalceifoliusPoiret川莓(四川悬钩子)RubussetchuenensisBureauetFranch.
插田泡RubuscoreanusMiq高粱泡RubuslambertianusSer.
蔷薇属Rosa小果蔷薇RosacymosaTratt.
多花蔷薇Rosamultiflora花楸属Sorbus四川花楸Sorbussetschwanensis(Schneid.
)Koehne枇杷属Eriobotrya枇杷Eriobotryajaponica(Thunb.
)Lindl.
豆科Leguminosae合欢属Albizia山合欢Albizziakalkora(Roxb.
)prain紫穗槐属Amorpha紫穗槐AmorphafruticosaL.
胡枝子属Lespedeza胡枝子LespedezabicolorTurcz.
大叶胡枝子LespedezadavidiiFranch.
铁马鞭Lespedezapilosa(Thunb.
)SiebetZucc.
槐属Sophora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L.
野豌豆属Vicia蚕豆ViciafabaL.
木蓝属Indigofera大花木蓝ndigoferawisoniiCraib皂荚属Gleditsia皂荚GleditsiasinensisLam.
苜蓿属Medicago花苜蓿MedicagoruthenicaL.
决明属Cassia决明CassiatoraLinn.
绣线菊属Spiraea中华绣线菊SpiraeachinensisMaxim.
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绣球属Hydrangea西南绣球HydrangeadavidiiFranch.
茶藨子属Ribes四川茶藨子RibessetchuenseJancz.
虎耳草属Saxifraga虎耳草SaxifragastoloniferaCurt.
槭叶草属Mukdenia槭叶草(爬山虎)Mukdeniarossii杜仲科Eucommiaceae杜仲属Eucommia杜仲(栽培)EucommiaulmoidesOliv.
海桐花科Pittosporaceae海桐花属Pittosporum海桐Pittosporumtobira(Thunb.
)Ait.
大戟目Euphorbiales大戟科Euphorbiaceae野桐属Mallotus野桐Mallotusjaponicusvar.
floccosus(Muell.
Arg.
)S.
M.
Hwang乌桕属Sapium乌桕Sapiumsebiferum(L.
)Roxb.
油桐属Vernicia油桐Verniciafordii(Hemsl)AiryShaw.
鼠李目Rhamnales葡萄科Vitaceae蛇葡萄属Ampelopsis蛇葡萄Ampelopsissinica(Miq.
)W.
T.
Wang葡萄属Vitis葡萄VitisviniferaLinn.
葫芦目Cucurbitales葫芦科Cucurbitaceae绞股蓝属Gynostemma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Thunb.
)Makino杜鹃花目Ericales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属Rhododendron黄花杜鹃RhododendronlutescensFranch.
四川杜鹃RhododendronsutchuneseFranch.
伞形目Umbelliflorae五加科Aalialeae五加属Acanthopanax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Rupr.
etMaxim.
)Harms五加AcanthopanaxgracilistylusW.
W.
Smith楤木属Aralia楤木AraliachinensisL.
常春藤属Hedera常春藤HederanepalensisK.
Kochvar.
sinensis(Tohl.
)Rehd.
刺楸属Kalopanax刺楸Kalopanaxseptemlobus(Thunb.
)Koidz常春木属Merrilliopanax常春木MerrilliopanaxchinensisLi鹅掌柴属Schefflera鹅掌柴Scheffleraoctophylla(Lour.
)Harms中央种子目Centrospermae苋科Amaranthaceae马齿苋属Portulaca马齿苋PortulacaoleraceaL.
藜科Chenopodiaceae藜属Chenopodium细穗藜ChenopodiumgracilispicumKung柿目Ebenales柿树科Ebenaceae柿属Diospyros柿DiospyroskakiL.
f.
乌柿DiospyroscathayensisSteward茜草目Rubiales忍冬科Caprifoliaceae忍冬属Lonicera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
接骨木属Sambucus接骨木SambucusWilliamsiiHance茜草科Rubiaceae白马骨属Serissa六月雪Serissajaponica(Thunb.
)Thunb.
(Serissoides(DC.
)Druce捩花目Contortae木樨科Oleaceae梣属Fraxinus梣(白蜡树)FraxinuschinensisRoxb.
女贞属Ligustrum女贞LigustrumlucidumAit.
木犀属Osmanthus桂花OsmanthusfragransLour.
马钱科Loganiaceae醉鱼草属Buddleja醉鱼草Buddlejalindleyana白背枫BuddlejaasiaticaLour.
鼠李目Rhamnales鼠李科Rhamnaceae勾儿茶属Berchemia勾儿茶BerchemiasinicaSchneid.
鼠李属Rhamnus薄叶鼠李RhamnusleptophyllaSchneid.
管状花目Tubiflorae茄科Solanaceae辣椒属Capsicum辣椒(栽培)CapsicumannuumL.
蕃茄属Lycopersicon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Mill.
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泡桐属Paulownia毛泡桐Paulowniatomentosa(Thunb.
)Steud.
川泡桐PaulowniafargesiiFranch.
唇形科Labiatae筋骨草属Ajuga筋骨草AjugaciliataBunge.
风轮菜属Clinopodium灯笼草Clinopodiumpolycephalum(Vaniot)C.
Y.
WuetHsuanexHsu桔梗目Campanulales菊科Compositae蒿属Artemisia臭蒿ArtemisiahediniiOstenf.
etPauls.
黄花蒿Artemisiaannua艾ArtemisiaargyiLévl.
etVan.
飞廉属Carduus飞廉CarduusnutansL.
金盏花属Calendula金盏花CalendulaofficinalisLinn.
菊属Dendranthema野菊Dendranthemaindicum(L.
)DesMoul.
菊花Dendranthemamorifolium(Ramat.
)Tzvel.
狗娃花属Heteropappus狗娃花Heteropappushispidus(Thunb.
)Less.
山莴苣属Lagedium山莴苣LactucaindicaL.
千里光属Senecio千里光SenecioscandensBuch.
–Ham.
exD.
Don蒲公英属Taraxacum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Hand.
Mazz.
苍耳属Xanthium苍耳XanthiumsibiricumPatrin.
鬼针草属Bidens鬼针草BidenspilosaL.
马兰属Kalimeris马兰Kalimerisindica(L.
)Sch.
-Bip.
蟹甲草属Parasenecio山尖子Paraseneciohastatus(L.
)H.
Koyama芭蕉目Scitamineae姜科Zingiberaceae姜属Zingiber姜ZingiberofficinaleRosc.
芭蕉科Musaceae芭蕉属Musa芭蕉MusabasjooSieb.
etZucc.
美人蕉科Cannaceae美人蕉属Canna美人蕉CannaindicaL.
初生目Principes棕榈科Palmae(Arecaceae)棕搁属Trachycarpus棕榈Trachycarpusfortunei(Hook.
f.
)H.
Wendl.
百合目Liliflorae薯蓣科薯蓣属Dioscorea穿龙薯蓣DioscoreanipponicaMakino禾本目Graminales禾本科Gramineae荩草属Arthraxon荩草Arthraxonhispidus(Thunb.
)Makino芦竹属Arundo芦竹ArundodonaxL.
野青茅属Deyeuxia野青茅Calamagrostisarundinaceae(L.
)Roth.
狗牙根属Cynodon狗牙根Cynodondactylon(L.
)Pers.
马唐属Digitaria马唐Digitariasanguinalis(L.
)Scop.
稗属Echinochloa稗Echinochloacrusgalli(L.
)P.
Beauv.
穇属Eleusine牛筋草Eleusineindica(L.
)Gaertn.
黄茅属Heteropogon黄茅Heteropogoncontortus(Linn.
)Beauv.
芒属Miscanthus芒MiscanthussinensisAnderss.
早熟禾属Poa早熟禾PoaannuaL.
甘蔗属Saccharum斑茅SaccharumarundinceumRetz.
狗尾草属Setaria狗尾草Setariaviridis(L.
)Beauv巴山木竹属Bashania冷箭竹Bashaniafaberi(Rendle)Yi(fangiana(A.
Camus)Keng)慈竹属Neosinocalamus慈竹Sinocalamusaffinis(Rendle)Mcclure刚竹属Phyllostachys毛竹Phyllostachysedulis蓉城竹PhyllostachysbissetiiMcClure莎草目Cyperales莎草科Cyperaceae嵩草属Kobresia四川嵩草KobresiasetchwanensisHand.
Mazz.
嵩草Kobresiabellardii(All.
)Beg.
百合目Liliflorae鸢尾科Iridaceae射干属Belamcanda射干Belacandachinensis(Linn.
)DC.
罗汉松目Podocarpales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罗汉松属Podocarpus罗汉松Podocarpusmacrophyllus(Thunb.
)Sweet2.
3.
2.
2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分析植物区系是在长期的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是植物群体及其周围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别是在自然历史条件的综合作用下长期演化的结果.
通过植物区系成分的统计分析,可掌握该区域植物区系的组成和占优势科、属植物的组成,并通过与全世界、全国及周边区域植物区系成分的比较,明确该区域植物区系在全国植物区系中的特定地位.
在植物分类学上,属的形态特征相对稳定,并占有比较稳定的分布区;在演化过程中,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产生分化,表现出明显的地区性差异.
同时,每一个属所包含的种常具有同一起源和相似的进化趋势.
所以属比科更能反映植物系统发育过程中的进化与分化情况和地区特征.
根据吴征镒关于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划分的原则,可以将评价区的植物157属分成14个分布类型.
其成分所占比例见表8.
表8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分布区类型属数占总属数%1世界分布2717.
202泛热带分布2817.
833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85.
104旧世界热带分布及其变型74.
465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53.
186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53.
187热带亚洲分布及其变型95.
738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2817.
839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及其变型138.
2810旧世界温带分布及其变型107.
3011东亚分布(东喜玛拉雅-日本)74.
4612温带亚洲分布21.
2713欧亚和南部非洲间断分布10.
6414中国特有分布74.
46合计157100分布区内的属可划分为14个类型:世界分布有27个属:石杉属(HuperziaBernh)、石松属(Lycopodium)、卷柏属(Selaginella)、铁角蕨属(Asplenium.
)、蕨属(Pteridium)、粉背蕨属(Aleuritopteris)、蓼属(Polygonum)、酸模属(Rumex)、藜属(Chenopodium)、铁线莲属(Clematis)、毛茛属(Ranunculus)、悬钩子属(Rubus)、鼠李属(Rhamnus)、车前属(Plantago)、鬼针草属(Bidens)、千里光属(Senecio)、早熟禾属(Poa)、槐属(Sophora)、苍耳属(Xanthium)、马唐属(Digitaria)、甘蔗属(Saccharum)、虎杖属(Reynoutria)、黄连木属(Pistacia)、石榴属(Punica)、番薯属(Ipomoea)、乌桕属(Sapium)、刺楸属(Kalopanax).
泛热带分布有28个属:姬蕨属(Hypolepis)、海金沙属(Lygodium)、凤尾蕨属(Pteris)、朴属(Celtis)、杜英属(Elaeocarpus)、榕属(Ficus)、花椒属(Zanthoxylum)、木槿属(Hibiscus)、柞木属(Xylosma)、鹅掌柴属(Schefflera)、马齿苋属(Portulaca)、柿属(Diospyros)、醉鱼草属(Buddleja)、菟丝子属(Cuscuta)、马鞭草属(Verbena)、牡荆属(Vitex)、芦竹属(Arundo)、狗尾草属(Setaria)、薯蓣属(Dioscorea)、决明属(Cassia)、合欢属(Albizia)、苏铁属(Cycas)、马蹄金属(Dichondra)、冬青属(Ilex)、罗汉松属(Podocarpus)、冷水花属(Pilea)、里白属(Hicriopteris)、木蓝属(Indigofera).
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有8个属:木姜子属(Litsea)、苦木属(SimaroubaAublet)、泡花树属(Meliosma)、樟属(Cinnamomum)、美人蕉属(Canna)、蕃茄属(Lycopersicon)、辣椒属(Capsicum)、楠属(Phoebe).
旧世界热带分布及其变型有7个属:八角枫属(Alangium)、楝属(Melia)、槲寄生属(Viscum)、海桐花属(Pittosporum)、吴茱萸属(Evodia)、野桐属(Mallotus)、芒萁属(Dicranopteris).
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有5个属:香椿属(Toona)、芭蕉属(Musa)、臭椿属(Ailanthus)、桉属(Eucalyptus)、姜属(Zingiber).
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有5个属:水麻属(Debregeasia)、钝果寄生属(Taxillus)、常春藤属(Hedera)、荩草属(Arthraxon)、芒属(Miscanthus).
热带亚洲分布及其变型有9个属:青冈属(Cyclobalanopsis)、柑橘属(Citrus)、枇杷属(Eriobotrya)、构属(Broussonetia)、山胡椒属(Lindera)、蛇莓属(Duchesnea)、山茶属(Camellia)、绞股蓝属(Gynostemma)、木荷属(Schima).
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有28个属:木贼属(Equisetum)、松属(Pinus)、杨属(Populus)、柳属(Salix)、胡桃属(Juglans)、桤木属(Alnus)、栗属(Castanea)、栎属(Quercus)、桑属(Morus)、小檗属(Berberis)、荠属(Capsella)、虎耳草属(Saxifraga)、樱属(Cerasus)、蔷薇属(Rosa)、花楸属(Sorbus)、绣线菊属(Spiraea)、槭属(Acer)、葡萄属(Vitis)、胡颓子属(Elaeagnus)、忍冬属(Lonicera)、野青茅属(Deyeuxia)、苹果属(Malus)、黄杨属(Buxus)、杜鹃属(Rhododendron)、圆柏属(Sabina)、接骨木属(Sambucus)、盐肤木属(Rhus)、桦木属(Betula).
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及其变型有13个属:十大功劳属(Mahonia)、木兰属(Magnolia)、皂荚属(Gleditsia)、胡枝子属(Lespedeza)、漆属(Toxicodendron)、勾儿茶属(Berchemia)、蛇葡萄属(Ampelopsis)、灯台树属(Bothrocaryum)、木犀属(Osmanthus)、绣球属(Hydrangea)、紫穗槐属(Amorpha)、楤木属(Aralia)、柏木属(Cupressus).
旧世界温带分布及其变型有10个属:梨属(Pyrus)、沙棘属(Hippophae)、筋骨草属(Ajuga)、飞廉属(Carduus)、芸苔属(Brassica)、蒿属(Artemisia)、菊属(Dendranthema)、女贞属(Ligustrum)、火棘属(Pyracantha)、桃属(Amygdalus).
东亚分布(东喜玛拉雅-日本)有7个属:梧桐属(Firmiana)、化香树属(Platycarya)、枫杨属(Pterocarya)、泡桐属(Paulownia)、柳杉属(Cryptomeria)、南天竹属(Nandina)、油桐属(Vernicia).
温带亚洲分布有2个属:马兰属(Kalimeris)、猕猴桃属(Actinidia).
欧亚和南部非洲间断分布只有1个属:苜蓿属(Medicago).
中国特有分布有7个属:银杏属(Ginkgo)、水杉属(Metasequoia)、喜树属(Camptotheca)、杜仲属(Eucommia)、杉木属(Cunninghamia)、慈竹属(Neosinocalamus)、刚竹属(Phyllostachys).
上表可见,评价区内种子植物的分布类型总体上以热带和温带成分居多.
在温带成分中,尤以北温带成分最为普遍.
2.
3.
3植被类型项目工程所在区域范围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依据《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该区地貌以地貌以冲积平坝和洪积冲积扇平坝为主,有少量浅丘分布,地带性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由于开发历史悠久,因受人为因素影响,自然植被基本不存在,被人工林和次生林所取代.
按照《中国植被》和《四川植被》的分类原则,即植被型、群系和群丛三级分类方法,以及野外调查、整理出的样方和样线资料,对本项目区的自然植被进行分类.
凡建群种生活型相近,群落外貌相似的植物群落联合的建群植物,对水热条件、生态关系一致组成的植物群落联合成为植被型(Vegetationtype),是分类系统中的高级单位,用Ⅰ、Ⅱ、Ⅲ、……符号表示;在植被型之下,设立植被亚型(Vegetationsubtype),作为植被型的辅助单位,用一、二、三、……符号表示;植被亚型以下,凡建群种亲缘关系近似(同属或相近属),生活型近似,生态特点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系组(Formationgroup),属群系以上的辅助单位,用(一)、(二)(三)……符合表示;凡建群种和共建群种相同的植被群落联合为群系(Formation),是分类系统中的中级单位,用1,2,3……符号表示.
经实地调查,区域的植被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表9评价区自然植被分类系统植被型植被亚型群系组群系Ⅰ.
针叶林一、亚热带常绿针叶林(一)杉木林1.
杉木林(Form.
Cunninghamialanceolata)(二)柳杉林2.
柳杉林(Form.
Cryptomeriafortunei)Ⅱ.
阔叶林二、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三)落叶阔叶杂木林3.
灯台树混交林(Form.
Cornuscontroversa)Ⅲ.
竹林三、亚热带竹林(四)大茎竹林4.
慈竹林(Form.
Sinocalamusaffinis)Ⅳ.
灌丛四、山地灌丛(五)落叶阔叶灌丛5.
马桑灌丛(Form.
Coriarianepalensis)Ⅵ.
稀树草丛五、山地草丛(六)禾草草丛6.
芒草丛(Form.
Miscanthussinensis)1)针叶林评价区内针叶林树种以杉木林和柳杉林为主,在评价区山体中下部呈连续片状分布,在田间、居民点周围稀疏分布.
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为亚热带树种,较喜光,喜温暖湿润,不耐严寒及湿热,怕风,怕旱,怕盐碱,对土壤要求比一般树种要高,喜肥沃、深厚、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
浅根性,没有明显的主根,侧根、须根发达,再生力强,但穿透力弱.
柳杉(Cryptomeriafortunei)中等喜光;喜欢温暖湿润、云雾弥漫、夏季较凉爽的山区气候;喜深厚肥沃的沙质壤土,忌积水.
柳杉幼龄能稍耐荫,在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土壤酸性、肥厚而排水良好的山地,生长较快;在寒凉较干、土层瘠薄的地方生长不良.
柳杉根系较浅,侧根发达,主根不明显,抗风力差.
群落外貌苍绿,林冠整齐,以柳杉、杉木占绝对优势,其间混生有樟(Cinnamomumcamphora)、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桤木(Alnuscremastogyne)、女贞(Ligustrumlucidum)、灯台树(Cornuscontroversa)等,数量较少,层盖度为70%.
灌木层高低相差悬殊,层次不明显,分布有棕榈(Trachycarpusfortunei)、高粱泡(Rubuslambertianus)等,还有少量水麻(Debregeasiaorientalis)等灌木,层盖度30%.
林内草本植物以芒(Miscanthussinensis)、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占优势,另外还有三裂叶薯(Ipomoeatriloba)、姬蕨(Hypolepispunctata)、野棉花(Anemonevitifolia)等草本植物,层盖度为35%左右.
2)阔叶林评价区内阔叶林主要是各种落叶阔叶树种混生,主要是以灯台树(Cornuscontroversa)和构树(Broussonetiapapyrifera)占优势,伴生有女贞(Ligustrumlucidum)、杜英(Elaeocarpusdecipiens)、厚朴(Houpoeaofficinalis)等,在山体中下部、民宅和农田周围可见少量分布.
群落乔木层参差不齐,各种乔木树种混生,总盖度在80%左右.
灌木层主要有粗叶悬钩子(Rubusalceifolius)、水麻(Debregeasiaorientalis)、棕榈(Trachycarpusfortunei)、高粱泡等(Rubuslambertianus),层盖度为30%;草本层主要有虎杖(Reynoutriajaponica)、山尖子(Paraseneciohastatus)等,层盖度为10%.
3)竹林评价区主要竹林为慈竹林(Neosinocalamusaffinis),是评价区内最为常见的一类竹林类型,栽培历史悠久,居民点附近均有分布.
慈竹适生于温润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和微酸性土壤,特以山边崖脚、沟谷、宅旁疏松肥土生长最好.
慈竹林结构单纯,林相整齐.
竹林中常混生有阔叶树和针叶树,主要有女贞(Ligustrumlucidum)、桉树(Eucalyptusrobusta)、杨树(Populussp.
)等,总盖度在65%左右,有时还有其他竹类混生其中.
林下灌丛主要以胡颓子(Elaeagnuspungens)为主,其他类型灌木有棕榈(Trachycarpusfortunei)、臭椿幼苗等,灌木层盖度约为10%;林内草本植物主要为芒(Miscanthussinensis),盖度约为50%.
4)灌丛马桑灌丛(Coriarianepalensis)是石灰岩地区常见的群落,主要分布于评价区内的低山、丘陵等低海拔处.
群落中的灌木外貌绿色,呈团块状,丛内多藤本植物,总盖度在50%左右.
草本层植物种类较丰富,有艾(Artemisiaargyi)、虎杖(Reynoutriajaponica)、细穗藜(Chenopodiumgracilispicum)、千里光(Senecioscandens)、野青茅(Deyeuxiaarundinacea)等,草本层盖度达40%.
5)稀树草丛芒草丛大量分布评价区的各个地方,芒(Miscanthussinensis)在草丛中常占绝对优势,总盖度在75%左右.
灌木层有少量植物,以马桑和中华绣线菊为主,盖度为10%左右;草本层植物还有少量白背枫(Buddlejaasiatica)、荩草(Arthraxonhispidus)、马唐(Digitariasanguinalis)等.
2.
3.
4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古树名木与野生资源植物1)保护植物通过现场实地调查和查询有关资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9年8月4日国函92号文(国务院关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的批复)中所列物种,评价区内没有国家级保护植物,银杏、樟(香樟)、水杉均为人工栽培种而非野生种,分布于评价区内的农宅、道路附近,因此评价区内无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植物.
2)古树名木评价区范围内无挂牌的名木古树.
3)野生资源植物评价区内野生植物资源种类相对较少,有突出的资源优势和潜在开发价值的种类不多,且当地群众对这些资源植物的利用仅限于零星的采收或个别利用,没有在他们的经济生活中形成对某类物种的依存关系.
这些植物包括:野生观赏、油料植物、用材植物、药用植物、果树植物等.
观赏植物:美人蕉、杜鹃、棕榈等油料植物:油桐用材植物:柏木、柳杉、杉木等野生药用植物:马齿苋、乌桕、刺五加等果树植物以蔷薇科植物为主,常见的有桃、李、杏、枇杷、悬钩子属植物等.
2.
4陆生动物资源现状调查根据现场调查、访问和查阅相关资料,四川亚东水泥有限公司卧牛坪石灰岩矿山开采技改项目矿区以山林地为主,共有陆生脊椎动物约52种,其中两栖动物共有4种,分隶1目、2科,爬行动物共有5种,分隶2目、3科,鸟类28种,隶8目20科,兽类15种,隶5目8科;评价区内无国家Ⅰ级野生保护动物和Ⅱ级野生保护动物分布.
表10评价区陆生脊椎动物统计类群目科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两栖纲1240爬行纲2570鸟纲817260哺乳纲56110合计16304802.
4.
1两栖类分布现状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和有关文献资料的报道,评价区目前可以确定的两栖动物共有4种,分隶1目、2科(表).
两栖动物主要分布在河谷或山溪等不同生境中,在灌丛生境中也有两栖类分布.
由于两栖动物生存环境和湿度、温度明显相关,故两栖动物种类较少.
表11评价区两栖类及分布目名科名中文种名拉丁学名保护级别区系来源无尾目Anura蟾蜍科Bufonidae中华蟾蜍BufogargarizansO调查黑眶蟾蜍BufomelanostictusO资料蛙科Ranidae泽陆蛙FejervaryalimnocharisP资料中国林蛙RanachensinensisO调查注:区系:O,东洋界(Orientalrealm);P,古北界(Palaearcticrealm);C,广布种(cosmopolitanspecies);1)区系组成评价区内分布的两栖动物有3种为东洋界物种、1种为古北界物种.
2)生态分布评价区域中华蟾蜍分布于灌草丛内;黑眶蟾蜍主要栖身于阔叶林、灌草丛及林等地;泽陆蛙常见于灌草丛;中国林蛙多分布于园地附近.
3)保护物种评价区无国家级和省级保护野生两栖类.
2.
4.
2爬行类分布现状评价区目前可以确定的爬行动物共有7种,分隶2目、5科(表12).
评价区没有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爬行动物.
表12评价区爬行类及分布目名科名中文种名拉丁学名保护级别区系来源蜥蜴亚目Sauria蜥蜴科Lacertian北草蜥TakydromusseptentrionalisC调查石龙子科Scincidae黄纹石龙子EumecesxanthiP资料壁虎科Gekkonidae蹼趾壁虎GekkosubpalmatusO蛇亚目Serpentes游蛇科Colubridae翠青蛇CyclophiopsmajorP资料玉斑锦蛇ElaphemandarinaO调查乌梢蛇ZaocysdhumnadesO调查盲蛇科Typhlopidae钩盲蛇RamphotyphlopsbraminusO注:区系:O,东洋界(Orientalrealm);P,古北界(Palaearcticrealm);C,广布种(cosmopolitanspecies);1)区系分析评价区内的爬行动物中,属东洋界的4种,属古北界的2种,属广布种的1种.
2)生态分布评价区北草蜥分布于杂草茂密的林边以及荒石堆或有裂缝的石壁处,黄纹石龙子分布于草丛中,蹼趾壁虎分布于杂草丛和石缝处,翠青蛇分布于灌草丛中,玉斑锦蛇常见于园地及草丛附近,乌梢蛇出没于闲置农村宅基地附近以及竹林中.
3)保护物种评价区无国家级和省级保护野生爬行类.
2.
4.
3鸟类分布情况由于鸟类的种类组成随季节变化较大,在有限的调查时间中就只能调查到一个季节的部分鸟类.
根据文献查阅及现场调研,评价范围内共有鸟类26种,隶8目17科(表13).
以雀形目鸟类最多,有14种.
评价区内未发现国家Ⅰ级和Ⅱ级保护鸟类.
按繁殖区的地理分布范围将其的区系从属关系分析,古北种:主要或完全分布于古北界的种类,共6种;东洋种:主要或完全分布于东洋界的种类,共10种;广布种:广泛分布于以上两界的种类,共10种.
表13评价区鸟类及分布目名科名中文种名拉丁学名保护级别区系分布型居留情况来源鹳形目鹭科白鹭EgrettagarzettaOWS资料鸡形目雉科灰胸竹鸡BambusicolathoracicaOSR调查鸽形目鸠鸽科山斑鸠StreptopeliaorientalisOER调查珠颈斑鸠SpilopeliachinensisOWR资料雨燕目雨燕科短嘴金丝燕AerodramusbrevirostrisOWS资料佛法僧目戴胜科戴胜UpupaepopsCOS资料翠鸟科普通翠鸟AlcedoatthisCOR资料鹃形目杜鹃科噪鹃EudynamysscolopaceaCWS资料大杜鹃CuculuscanorusCOS资料四声杜鹃CuculusmicropterusCOS资料雀形目燕科家燕HirundorusticaPCS调查金腰燕HirundodauricaCOS资料鹡鸰科树鹨AnthushodgsoniPMW调查鸦科大嘴乌鸦CorvusmacrorhynchosCER调查喜鹊PicapicaPCR调查文鸟科麻雀PassermontanusCUR调查山麻雀PasserrutilansCSR调查伯劳科棕背伯劳LaniusschachOWR调查鸫科红喉歌鸲LusciniacalliopePUM资料鹊鸲CopsychussaularisOWR调查画眉科画眉GarrulaxcanorusOSR调查红嘴相思鸟LeiothrixluteaOWR资料山雀科大山雀ParusmajorCOR调查卷尾科黑卷尾DicrurusmacrocercusOWS资料鴷形目啄木鸟科大斑啄木鸟DendrocoposmajorPUR资料灰头绿啄木鸟PicuscanusPUR资料注:区系:O,东洋界(Orientalrealm);P,古北界(Palaearcticrealm);C,广布种(cosmopolitanspecies);分布型:H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型,S南中国型,W东洋型,U古北型,E季风型区,C全北型,M东北型,O不易归类型;区系类型栏中,P古北界,O东洋界,W广布种;居留型:R留鸟,M迁徙鸟,W冬候鸟,S夏候鸟.
1)分布型评价区内有南中国型3种,占鸟类总数的11.
54%;古北型4种,约占15.
38%;东洋型8种,占鸟类总数的30.
77%;全北型2种,占鸟类总数的7.
69%;季风型区2种,占鸟类总数的7.
69%;不易归类型6种,占鸟类总数的23.
08%;东北型1种,占鸟类总数的3.
85%.
2)区系分析评价区内鸟类中属古北界的有6种,占评价区内鸟类总数的23.
08%;属东洋界的有10种,占评价区内鸟类总数的38.
46%;属广布种的有10种,占评价区内鸟类总数的38.
46%.
调查评价区内鸟类以广布种和东洋界占优势.
3)居留类型评价区内有留鸟15种,占鸟类总数的57.
69%;夏候鸟9种,约占34.
61%;迁徙鸟和冬候鸟各1种,各占3.
85%;调查评价区内鸟类以留鸟和夏候鸟为主.
4)生态分布根据生境状况和鸟类的分布特点,把评价区的鸟类生境类型简单的划分为2种.
即森林、灌丛及草丛.
森林环境:森林资源主要以次生林、人工林为主,树种主要为杉木、柳杉、柏木,各种落叶阔叶树等.
常见的大嘴乌鸦、山麻雀、大斑啄木鸟等.
灌草丛环境:主要为马桑灌丛,其草本层植物有芒、艾、蒿草等,常见鸟类有喜鹊、鹊鸲、山斑鸠等.
5)保护物种评价区内未发现国家Ⅰ级和Ⅱ级保护鸟类.
2.
4.
4兽类分布情况评价区共有兽类11种,隶5目6科(表14).
动物区系成分为古北种2种、东洋种8种、广布种1种.
据已有资料显示,评价区范围内未发现国家一、二级保护兽类.
表14评价区兽类及分布目名科名中文种名拉丁学名保护级别区系分布型来源食肉目鼬科黄鼬MustelasibiricaPU调查食虫目鼹科长吻鼹EuroscaptorlongirostrisOS资料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squamipesOS调查翼手目蝙蝠科普通长翼蝠MiniopterusfuliginosusOW资料啮齿目鼠科高山姬鼠ApodemuschevrieriOS调查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PU调查社鼠NiviventerniviventerOW调查大足鼠RattusnitidusOW资料黄胸鼠RattusflavipectusOW调查松鼠科隐纹花松鼠TamiopsswinhoeiOW调查兔形目兔科草兔LepuscapensisCO调查注:区系:O,东洋界(Orientalrealm);P,古北界(Palaearcticrealm);C,广布种(cosmopolitanspecies);分布型:H-喜马拉雅-横断山型、S-南中国型、W-东洋型、U-古北型、O-广布型、P-高地型、X-东北华北型;1)分布型评价区内有古北型2种,约占18.
18%;东洋型5种,占兽类总数的45.
45%;南中国型3种,占兽类总数的27.
27%;广布型1种,占兽类总数的9.
10%.
2)区系分析评价区内兽类中属古北界的有2种,占评价区内兽类总数的18.
18%;属东洋界的有8种,占评价区内兽类总数的72.
73%;属广布界的有1种,占评价区内兽类总数9.
09%.
调查评价区内兽类以东洋界占绝对优势.
3)生态分布根据评价区植被分布特点,将调查区兽类分布的生境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灌草丛生境:主要为马桑灌草丛以及各种林下灌丛.
分布的兽类主要以啮齿类和部分食虫目为主,有长吻鼹、社鼠等.
森林生境:主要为杉木林、柳杉林及构树林等各种落叶阔叶混交林,分布于该生境的兽类主要有高山姬鼠、普通长翼蝠、隐纹花松鼠等.
4)保护物种评价区无国家级和省级保护野生兽类.
2.
4.
5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在本次调查中,评价范围未发现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2.
5评价区生态系统现状调查按照景观结构和生态系统的划分原则,可以将评价区划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评价区自然生态系统由森林、竹林、灌草丛3类构成,人工生态系统有道路、房屋等.
2.
5.
1自然生态系统1)森林生态系统项目区的植被类型属亚热带植物区系,但由于本区为开采矿石区域,开采矿石期间采用边采边垦植的方法,尽量减少植被破坏,但是本区地带性植被已经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原始林植被基本破坏殆尽.
目前项目区森林资源主要是衍生出各类型的天然次生林、次生灌木和人工林.
使得植物群落结构复杂,层次不甚清晰.
评价区内森林生态系统主要以杉木林、柳杉林和各种落叶阔叶树为主.
杉木林在评价区内山体中下部呈连续片状分布,其群落外貌苍绿,林冠整齐,以杉木占绝对优势;柳杉林混生有少量构树,总盖度在70%左右;灌木层主要以悬钩子属植物为优势植物;落叶阔叶林群落林相复杂,各种落叶阔叶树混合生长,主要有灯台树、构树、女贞等植物.
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动物种类有高山姬鼠、普通长翼蝠、隐纹花松鼠、大嘴乌鸦、山麻雀、大斑啄木鸟、黑眶蟾蜍等.
2)竹林生态系统评价区内的竹林生态系统主要为慈竹.
慈竹林结构单纯、林冠整齐.
乔木层中以慈竹为优势物种,丛灌整齐较稀疏,可见高粱泡、悬钩子、棕榈、胡颓子等;林内草本植物有芒、蕨类、藤本等.
主要动物种类有乌梢蛇、玉斑锦蛇、山斑鸠、麻雀等.
3)灌草丛生态系统灌草丛生态系统在评价区主要是马桑灌丛,在评价区广泛分布,群落外貌呈绿色,丛状,参差不齐,主要分布在林缘和路旁.
群落中的草本层植物种类较丰富,有芒、艾、蒿草、姬蕨、千里光等.
灌丛生态系统中动物种类主要有翠青蛇、乌梢蛇、黄鼬、褐家鼠、草兔、山斑鸠、大杜鹃、麻雀等.
2.
5.
2人工生态系统评价区域内人工生态系统主要为道路生态系统、人工聚落生态系统.
在该生态系统动物种类主要有玉斑锦蛇、乌梢蛇、褐家鼠、社鼠、山斑鸠、麻雀等.
1)道路生态系统道路生态系统的定义是一个由道路及其附近环境复合而成的,是集物质循环与生态进化及其共同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于一体的复杂系统.
该系统属人工影响为主的区域,系人工形成的景观.
道路生态系统自身的高连通性是建立在对其他生态系统切割、阻隔的基础之上的.
2)人工聚落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是按人类的意愿建立的一种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在评价区主要为居民建筑物.
其主要的特征是:以人为核心,对外部的强烈依赖性和密集的人流、物流、能流、信息流、资金流等.
人工聚落生态系统是当地居民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加工、改造而建设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
评价区域内的人工聚落生态系统为东面、东南及南面的各个村镇,但是距离较远,项目的实施不涉及占用农村宅基地的问题,不需要对农村宅基地用户进行赔偿.
3生态影响预测及评价3.
1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根据主体工程总图布置及辅助设施建设情况可知,本项目包括露天石灰石采场、采矿工业场地、原矿仓、油品存放点、炸药库、办公生活区等.
由于本项目属于矿山改扩建,在原有矿区内进行扩建,现有矿山仍在运行,所以采矿工业场地已建成,炸药库、办公生活设施均利用之前原有的.
由于项目在原有矿区内进行扩建,不新增矿区面积,项目矿区面积为1.
5556km2,占地类型主要为原有矿山内的山林地.
3.
2对植物多样性和植被的影响3.
2.
1对名木古树与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影响根据野外调查和资料查证,项目评价区的野生植物中,没有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和《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批)》中所列物种.
因此,本工程项目不存在对国家野生重点保护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影响.
调查发现,评价区域范围内未发现有挂牌的古树名木分布.
3.
2.
2对资源植物的影响本项目评价区内有一定的野生资源植物,主要为观赏植物、用材植物、药用植物.
观赏植物有杜鹃(Rhododendronsimsii)、棕榈(Trachycarpusfortunei)美人蕉(CannaindicaL.
)等,用材植物有柏木(Cupressusfunebris)、柳杉(Cryptomeriafortunei)、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等,常见的药用植物主要以草本植物为主,如马齿苋(PortulacaoleraceaL.
)、乌桕(Sapiumsebiferum)、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等.
尽管评价区域内存在有一定的野生资源植物种类,但调查发现,项目影响范围内的资源植物较少,本工程建设不会对这些资源植物开发造成影响;另一方面,这些资源植物物种均属于分布比较广的种类,生境范围并不十分局限,在评价区周边地区较大范围内都有分布,种质资源的可替代性强,本工程建设不会对这些资源植物种质资源产生潜在影响.
3.
2.
3对植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项目对评价区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工程占地而引起的植物多样性变化.
影响的方式主要包括:工程占地、生境阻隔两个方面.
根据彭州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一期工程报告可知,石灰石矿山开发对植被的影响主要集中于配套设施建设期和表土剥离期,石灰石矿区损失生物量占矿区林木总量的60%,石灰石矿区因砍伐损失林木368070株.
在服务期满后对区域进行植被恢复,采取自然及人工相结合方式进行多品种的植被恢复,由于迹地基岩裸露,先培客土再种植爬山虎等速生草类,后植树,灌、草相结合.
因此目前石灰石矿山区域内的植被多为灌草本.
而本项目为矿山项目技改扩建项目,在原有矿区内进行扩建,不新增矿区面.
且矿工业场地已建成,炸药库、办公生活设施均利用之前原有的,不设置废石场和表土堆场,项目建设期施工内容主要是运输道路及采场建设.
项目新建矿区道路1.
5km,其余利用原有道路,新建道路占地面积较小,由此对区域内的植被影响较小;石灰石采场建设占地会对植被生境造成破坏,可能会将加深生境的隔离和片断化,使得某些植物物种的生长地的逐渐缩小,影响这些物种在直接影响区的生存,但根据野外调查和资料考证,评价区的植物种类多属于广泛分布于评价区及其周边区域的常见物种和前期人工栽培恢复物种,物种分布格局呈现随机分布的态势,几乎没有发现呈现聚集分布于某一特定生境的物种.
由于工程占地的生境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部分土地利用性质的改变不会引起特有物种生境的消失.
因此,工程建设基本不会导致分布在该地块的物种消失.
施工占地和交通道路的修建将会增加评价区域生境阻隔,增加评价区域内生境的破碎化程度,进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繁殖和生存,可能会造成对植物群落的切割,使其破碎化,进而使区域内植物的生长繁殖受到影响,产生一定的阻隔效应.
由于工程项目是改扩建,部分项目是在原有建设基础上继续使用的,且道路是在原有道路基础上新建一段,所以评价区域生境阻隔影响较小.
且评价区内的植物群落为常见类型,呈现出片状、斑块状等多种分布格局,且水热条件优越,物种传播扩散等基因交流途径与方式多样,因此,本项目建设导致的区域植被生境破碎化,并导致植物多样性受损的风险极小.
据此初步判定,本工程建设对评价区域的植物多样性的实质性影响相对较小,基本不存在因为工程建设而导致个别物种消失的风险.
为了更准确掌握项目建设对评价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建议在运营期和服役期满适时开展必要的生态监测.
3.
2.
4对区域植被类型的影响本项目建设期主要是进行露天采场、矿山道路等的建设,场地、道路开挖、平整等扰动会造成原有生态环境破坏,可能诱发水土流失、滑坡等生态问题,在建设过程中开挖、占压、损坏原地貌面积约为75.
35hm2,对此区域内的植被类型的影响最为明显.
评价区内主要的植被类型(群系)有杉木林群落、柳杉林群落、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马桑灌丛群落、慈竹林群落分布,植被类型多样且分布较为分散,所以本项目工程建设用地对区域植被类型变化的影响较小.
项目运营期主要是矿石的开采,本项目全部为露天开采,其流程为表土剥离、穿孔、凿岩,装药、爆破,装载.
其中表土剥离、穿孔、凿岩会对植被产生一定的影响,植被破坏特点是时间过程短,绝大多数是不可逆的,属机械物理性破坏因此在阶段性采挖结束之后要进行迹地恢复措施,建设单位对矿区进行绿化规划.
对于露天开采过程中会产生粉尘、扬尘,在采取一定措施的情况下,对区域植被的影响较小.
3.
2.
5植被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生产力的损失估算工程在建设工程中因为开挖、占地等原因,会对评价区内现有植被组成破坏,并导致相应的陆生植被生物量损失.
根据评价区内植被现状调查和相关文献,在计算各类项目占不同植被类型的面积基础上,乘以各种植被类型单位面积生物量数据,其中,林地平均生物量为98.
022t/hm2,草地平均生物量为3.
229t/hm2,工程建设造成的生物量直接损失为186.
05t,生产力损失为55.
81t/hm2.
a.
按照项目建设方案,项目矿山采用"边开采、边复垦"方式,各阶段平台开采结束后及时将剥离表土回填复垦,并进行绿化种植.
工程完工后将在临时工程植被破坏处进行植被恢复,水土保持植被措施和闭矿复垦等也会恢复灌草植被.
工程建设造成的生物量直接损失将会随着建设项目的结束和植被恢复措施的实施得到部分补偿.
表15工程建设对陆生植被生物量损失预算占地类型施工临时占地(hm2)工程永久占地(hm2)生物量损失t生产力损失t/hm2.
a林地/1.
82178.
4053.
52草地/2.
377.
652.
29合计/0.
9186.
0555.
81综上所述,从评价区主要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施工影响程度和各种植被类型的抗干扰能力分析,项目中对植被生物量损失最大的区域是露天采场,对植被生物量损失最大的土地类型为林地.
由于自然植被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和水土保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议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现有自然植被,尤其是林地植被保护.
3.
3对野生动物的影响3.
3.
1对陆生动物的影响3.
3.
1.
1施工期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本项目多数设备采用原有矿山设备,项目建设期施工内容主要是运输道路及采场建设.
项目建设对野生动物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开挖、平整时大型机械运转过程产生的噪音、振动以及材料设备时运输所产生的扬尘等.
噪音对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可能对动物产生惊扰,影响其正常的取食、求偶活动,甚至影响其选择栖息地;振动主要体现为工程车辆运输所产生的地面振动,这些振动主要会对穴居动物产生影响,甚至逃离洞穴;扬尘即在天气干燥的季节车辆运输过程中车轮卷起的扬尘,长期悬浮在空中,可能会对部分鸟类的活动造成不良的影响.
1、对两栖动物的影响施工中对两栖类可能出现的影响有:工程占用和破坏其栖息地,使得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下降.
工程占地:施工中采矿场直接占地区域的植被将被清除,其原生环境将被破坏,工程对占地涉及的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和水土流失,使原有的两栖动物栖息地有所缩小.
来往运输的车辆可能将使原有的两栖动物直接碾压导致死亡,尤以早晚居多.
施工噪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两栖动物活动节律上的影响,特别是繁殖季节,可能会干扰其繁殖行为从而影响其成功繁殖,特别是夜间施工的噪音.
人为干扰:施工人员可能会捕获当地两栖动物,对经济两栖动物的影响可能比较严重.
2、对爬行类的影响工程对蛇类等爬行动物的影响主要是占用其部分生境.
项目施工将会导致爬行动物远离施工建设区,以致很难再在施工区附近见到蛇的踪影.
人的直接捕食蛇类,以及车辆直接压死蛇类,将降低评价区爬行动物的物种多样性.
总体而言,爬行类将由原来的生境转移到远离施工区的相似生境的生活,施工期对其造成一定惊扰,但影响是暂时的.
3、对鸟类的影响施工期施工人员及车辆活动频繁,对鸟类生存环境的干扰大,鸟类较为敏感,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工程占地造成林地等类型的植被覆盖度减少,使各种鸟类适宜栖息地面积缩小.
二是开挖和施工爆破、机器震动、汽车运行等产生的噪声和人类干扰,影响鸟类在施工区域内的觅食、繁殖等活动,它们可能被迫远离施工区域,使施工区暂时失去鸟类栖息地功能.
施工中产生的废物、废水和生活废物,会污染环境,使得永久性占地和临时性占地附近的环境也不适合鸟类生存.
三是人类的捕杀,因部分雀形目鸟类个体大、可食、外观漂亮,施工人员可能捕食雀形目鸟类.
总体而言,由于鸟类具有强的迁移能力,无论对食物的寻觅,饮水的获得,项目的建设对它们都没有太大的影响,再加上没有仅在该区域内栖息的特有鸟类,因此,项目施工不致对鸟类的生存和种群延续造成很大的影响.
4、对兽类的影响施工期对兽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占地使各类动物栖息地面积缩小.
如原在此区域林地环境栖息的小型兽类,其栖息地将被直接侵占,迫使其迁往临近新的栖息地.
在这个过程中,将导致小型兽类将因栖息地改变和领地冲突而死亡;b.
各类施工活动可能直接破坏部分动物巢穴,使动物幼体死亡;c.
破坏工程区内的植被和各种植物,致使动物在该区域的觅食种类、活动面积减少;d.
工程活动和工作人员产生的污染物造成水体或固体污染,危害动物健康,重度污染甚至危及动物生命;e.
噪声惊吓动物,影响它们的繁殖及日常活动,迫使它们迁离.
但本项目施工已完成,施工期影响随时间推移已逐步消失,废水、废气、噪音等问题已经得到处理,未遗留环境问题,因此对区域内的动物影响不大.
且该区域由于矿山的开发运营,一些野生动物已经迁徙它处,因此工程直接影响区的大中型兽类很少,多为小型兽类,其中以半地下生活型的鼠类最多,工程对它们的影响相对较大,影响种类包括大足鼠、黄胸鼠、褐家鼠、高山姬鼠等.
但这些鼠类其活动能力较强,可以比较容易的在评价区周围找到相似生境,施工活动不会对其生存有大的影响.
加之这些种的分布范围较广,繁殖力也较强,且均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因此工程的施工对其影响也有限.
3.
3.
1.
2营运期对野生动物的影响营运期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中的开采、爆破以及产品运输产生的噪声、振动、灯光以及粉尘等.
噪声对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爆破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噪声会影响动物的觅食、求偶等活动;振动主要是爆破以及产品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地面的振动主要影响穴居以及在路旁灌草丛中活动的小动物,会对他们产生一定的惊扰;灯光主要体现在夜晚产品运输时运输车辆的灯光,这些灯光可能会对夜间活动的动物造成影响;粉尘主要是爆破产生的扬尘,会悬浮在空中,对鸟类的活动造成影响.
3.
3.
1.
3服务期满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服务期满后,人为干扰减缓,评价区内的临时占地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恢复和改善,对动物的影响会逐渐减少.
综合分析,项目施工和生产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以及工程占地,对区域内动物资源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范围是局部的,强度也不大,不会威胁到该区域野生动物的物种生存,动物资源在项目服务期满后将逐步得到恢复.
3.
3.
2对重点野生保护动物的影响经过实地调查、访问,并结合历史资料,评价区内无国家级保护动物.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对野生动物的不利影响是短暂和局部的,在采取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禁止捕杀和伤害野生动物等相应措施的前提下,并向作业施工人员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知识,工程建设不会导致评价区内动物多样性的明显减少,局部的不利影响可以得到有效的减轻、减免或消除.
3.
4景观影响预测与评价3.
4.
1景观结构分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景观由斑块、基质和廊道组成".
斑块意味着景观类型的多样化,是构成景观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廊道是线性的景观单元,具有联通和阻隔的双重作用;基质代表了该景观或区域的最主要的景观类型,是景观的背景地块,是景观中一种可以控制环境质量的结构.
景观是由斑块、廊道和基质等景观要素组成的异质性区域,各要素的数量、大小、类型、形状及在空间上的组合形式构成了景观格局.
1)斑块斑块代表景观类型的多样化.
在工程景观评价区内的斑块类型包括交通用地、建筑用地、有林地、裸岩石砾地、灌木林地、耕地、草地7种类型.
运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根据野外植被调查情况,可制作出景观评价区域的景观分布图.
利用ArcGIS的统计分析功能可以得到各类景观类型的基础信息.
各景观类型的斑块的面积、数量及平均面积如下表所示.
表16评价区各类景观类型斑块面积、数量及平均面积斑块类型面积(km2)面积比例(%)斑块数量斑块数量比例(%)斑块平均面积(km2/块)有林地2.
81765.
6914250.
201灌木林地0.
2255.
25610.
720.
036草地0.
0751.
7547.
140.
019建筑用地0.
0170.
391221.
430.
001交通用地0.
1583.
681017.
860.
016裸岩石砾地0.
99323.
1658.
930.
199耕地0.
0030.
0758.
930.
0006合计4.
288100.
0056100.
000.
4726对上表中各斑块类型进行单独分析可得,林地为该评价区内所占面积最大的一类斑块,其面积为2.
87km2,占评价区总面积的65.
69%.
说明林地为评价区内最主要的景观类型.
裸岩石砾地为该评价区第二大类斑块,面积为0.
993km2,占评价区总面积的23.
16%;其次是灌木林地面积,分别为0.
225km2,占评价区总面积的5.
25%.
建筑及交通用地为评价区内的人工景观,人工景观的出现会使该区域的生态景观出现了镶嵌类型,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该区域的生态景观的连续性.
但其总面积较小,斑块数量及斑块平均面积均较小,总体呈现零星分布的特点,因此的对评价区内的生态景观影响程度不大.
不过在项目进行的同时仍需在绿化上合理配置植物种类、及其不同需要的生态位植物类型,并在空间上加以优化,则可能弥补由于人工景观的镶嵌作用在景观上出现的斑块.
2)基质基质是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类型,在景观功能上起着重要作用,影响能流、物流和物种流.
判定基质有三个标准,即相对面积要大,连通程度要高,具有动态控制能力.
采用植被生态学中确定植被重要值的方法来确定斑块在景观中的优势度,具体由3个参数计算而出,即密度(Rd)、频率(Rf)和景观比例(Lp).
前两个参数比较明确时,可认为相对面积较大,连通程度较高的斑块类型即控制着景观质量的基质.
景观优势度计算的数学表达式如下:斑块密度Rd=(斑块i数目/斑块总数)*100%频率Rf=(斑块i出现的样方数/总样方数)*100%景观比例Lp=(斑块i的面积/样地总面积)*100%优势度值的定义是:Do={[(Rd+Rf)/2+Lp]/2}*100%评价区内各类斑块的密度(Rd)、频率(Rf)、景观比例(Lp)和优势度值(Do)所计算的优势度值见下表:表17评价区景观各类斑块优势度值斑块类型Rd(%)Rf(%)Lp(%)Do(%)有林地254.
7865.
6940.
29灌木林地10.
728.
965.
257.
54草地7.
141.
91.
753.
13建筑用地21.
4323.
350.
3911.
39交通用地17.
8628.
773.
6813.
49裸岩石砾地8.
9323.
123.
1619.
59耕地8.
933.
150.
073.
06从上表可以看出,有林地的优势度值最高,为40.
29%;其次是裸岩石砾地,为19.
59%,耕地的优势度最低,仅为3.
06%.
结合评价区内各斑块的具体分析来看,评价区域林地的优势度远高于其他景观要素,具有最大的面积和相对集中的分布,连通性最好,对景观动态具有控制作用,可以认为是评价区的基质组合.
3.
4.
2景观影响分析3.
4.
2.
1生态系统类型完整性和结构稳定性分析根据野外调查资料,评价区内主要生态类型主要为森林生态系统、竹林生态系统、灌草丛生态系统等自然生态系统,以及道路等人工生态系统.
评价区内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组织能力,能够提供顺畅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各生态系统过程(凋落物分解、群落结构、物候配置等)基本与气候类型匹配.
项目不新增占地,只破坏原有矿山周围的灌草丛,因此对评价区内的各自然生态系统的类型完整性和结构稳定性影响都较为有限.
随着临时占地的恢复和施工结束,评价区内各生态系统(尤其是林地)面积、结构和功能会得到部分恢复,减少的面积可能通过复垦等生态补偿等措施来得以缓解.
因此,工程建设导致的生态系统面积减少的不足以对评价区域内生态系统类型完整性产生明显影响.
各类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完整性、生态过程完整性,以及生态服务功能的完整性并没有受到工程建设的重大影响,依然具有维持良性发展的潜力.
3.
4.
2.
2自然景观协调性分析评价区现状以森林生态景观为主,少量耕地呈斑块状镶嵌其间.
矿山建设施工期,大量的机械作业和施工人员活动,使场区呈现一片繁忙的工地作业景观.
工程建设和露天开采过程中将占压土地,破坏林地、使森林景观生态系统破碎度增加,使得林地等景观的面积减少,建设用地景观的作用将增加.
矿山开采期对地表破坏严重,施工噪声、扬尘等会影响环境质量,区域内森林生态景观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但由于该区域原为矿山开采区,所以本项目运营对整个评价区的自然景观协调性影响较小.
随着地表土石方工程的完成、露天开采与施工机械的拆运、露天采区的土地复垦,尤其是植被的恢复,矿山露天采区将逐步与周边景观协调一致.
若采取草皮移植对露天采区和临时占地进行生态恢复和矿区绿化,则景观效果将更好.
另一方面,矿石运输道路等线性工程对沿线原本连续的自然景观环境形成切割,在一定程度上会占据视觉空间和景观节点,形成廊道,将不可避免的改变矿山区域的传统视觉环境.
3.
5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3.
5.
1水土流失与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彭州市幅员面积为1419.
38km2,现有水土流失面积为448.
80km2,占幅员面积的31.
62%.
其中轻度侵蚀面积为41.
37km2,占流失面积的9.
22%;中度侵蚀面积326.
0km2,占流失面积的72.
64%;强度侵蚀面积76.
44km2,占总流失面积的17.
03%;极强度侵蚀面积4.
42km2,占流失面积的0.
98%,剧烈侵蚀面积0.
57km2,占流失面积的0.
13%.
平均土壤侵蚀模数3391t/km2a.
在原有石灰石矿开采中,预测石灰石矿山水土流失新增量675000t,采取了相关措施进行控制,如:在矿区公路内边坡挡墙、排水沟,道路行道绿化;在矿山迹地进行植被恢复措施,坡面绿化等.
在采取相关措施后,区域内水土流失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开挖、占压、损坏原地貌面积约为75.
35hm2,建设期因扰动原地貌产生的总的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56.
20万t.
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场地上形成积水,施工迹地、裸露松散表面和不稳定岩体可能引起的水土流失.
所以,应对整个矿区进行复垦及植被恢复,以使本矿山服务期满后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因此矿山服务期满后,通过对矿区采区等进行生态恢复,通过人为的措施恢复破坏的植被,重建新的植物群落.
环评要求业主方在本矿山闭矿前应编制土地复垦报告,做好土地复垦,矿山闭矿后按照水土保持的要求进行绿化.
同时建议在初步设计和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时尽量优化施工布置和施工组织方案,避免工程弃渣自然流失对周围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要在雨季注意弃渣和表土的覆盖.
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制定较为周密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减少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改善项目区周边的环境.
本项目主要占地区域为林地等植被,在评价区内发挥着较为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
因此在施工结束及运行阶段应特别注重乔灌草种植和植被恢复,不仅能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功效,还能够通土壤降水蓄渗、及枯枝落叶层吸收水分等方式对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
3.
5.
2对其他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本项目不涉及闲置农村宅基地占地,自然生态系统肩负的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等生态服务功能的任务不是十分急迫.
除了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外,其它生态服务功能不是很明显.
本项目尽管占用了林地、园地等自然生态系统,改变了部分土地利用类型,但对评价区其它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还是非常间接和有限的.
同时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本项目建设区自然体系的生产能力(林木蓄积量、物种多样性等)较强,受到破坏以后的恢复能力也相对较强;植被类型异质化程度较高,因此,对内外干扰的阻抗能力较强,所以项目建设运营对其他生态服务功能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会对评价区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会显著改变评价区的植物物种多样性状况、植被组成类型、动物多样性和种群结构组成.
工程建设和营运对景观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导致部分土地利用情况会发生一定变化,但评价区内各类拼块构成、廊道类型和基质特点、各类环境资源拼块优势度等景观格局和动态不会发生明显变化;森林和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景观完整性没有显著影响.
在采取植被恢复、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措施的情况下,本项目建设造成的生态影响可得到有效减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仍然较强.
4矿山技改前生态环境影响回顾4.
1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石灰石矿区在前期建造以前为集体林场,无各类珍稀动植物种类,优势物种为次生乔木占90%以上,野生灌丛、杂草约占10%左右,无古大珍稀树种,主要树种为千丈、杂木、柳松、兹竹等,林木覆盖率达80%,少量野生动物为麻雀、斑鸠、青蛙、昆虫等.
本项目矿区及周围自然体系主要是由森林生态系统和道路组成,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本项目建设区自然体系的生产能力(林木蓄积量、物种多样性、水土保持等)较强,受到破坏以后的恢复能力也相对较强;植被类型异质化程度较高,因此,对内外干扰的阻抗能力较强.
本项目的前期建设导致局部区域的生物群落受到破坏,但不会对较大区域范围内的生态系统内部及系统之间的物流、能流、信息流以及物种流的传递产生明显不利影响,即对该区域的生态完整性不会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4.
2对陆生植物的影响矿山开采范围内植被以次生林为主,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
矿山开采对植被的影响范围将超过施工及开采境界范围.
矿山将按规定实施开采迹地植被恢复,对排土场进行绿化.
随着矿山建设施工及营运开采,这些植被将被剥离而破坏,根据设计,石灰石的采场1300m以上全部削顶,砂岩矿800~900m西侧削平,造成植被丧失,石灰石矿区损失生物量占矿区林木总量的60%,石灰石矿区因砍伐损失林木368070株.
施工期的影响主要是基建施工场地处理、地表开挖爆破,使矿区施工范围内的植被在短时间内被一次性连根清除,时间过程短,绝大多数是不可逆的,属机械物理性破坏.
运行期采掘面矿石裸露,采掘境界边缘剥离面存在土壤流失,边缘剥离面为陡坡,植被破坏后侵蚀强度增加.
排土场的土壤流失量随着堆积量增大、增高、面积扩大而逐年增加.
排土场老堆积体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然沉降压实,并在表面长出草本植物形成植被,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堆积体由不稳定逐渐发育成稳定.
矿山地表植被的剥离、开挖、堆积,将造成水土流失强度由现在的轻度侵蚀变为剧烈侵蚀.
4.
3对陆生动物的影响工程对动物的影响在施工和运营期间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几个方面:本项目的前期施工和生产营运过程中,爆破声和机械作业噪声及振动对该区域尚存的极少量野生动物及其生境会产生干扰,进而影响它们的正常活动,甚至导致迁徙它处.
由于矿山开采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当地野生动物的活动空间,使原来在这些土地或区域生活的极少数的野生动物被迫迁徙,但由于项目新占地面积及影响区域很小,不会阻断当地动物物种交流,觅食、饮水等行为.
工程施工人员人为活动的影响,包括人为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废水、对动物的惊吓、以及可能发生的人为猎捕等影响因素.
4.
4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矿山不处在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门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龙门山国家级地质公园等特殊保护区域内,矿山的建设与开采不会对自然保护区和地质公园的保护对象造成危害,对公路沿线景观和风景名胜区的景观不会产生直接影响.
矿山远离公路地表水和人群,直线距离均在500m以上,人身安全、公路交通及堵塞河床的隐患不大.
矿山开采(爆破及排土作业)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是主要的环境风险问题.
开采区附近500m内无人居.
爆破采取逐孔微差爆破方式,噪声及振动小.
另一方面,排土场按矿山服务年限配套设计,挡土坝基础同样配套设计,坝高随服务期而不断升高,排土场内设置有排洪沟.
因此项目矿山开采的风险隐患不明显.
4.
5环境保护措施4.
5.
1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及矿山开采迹地恢复措施对矿山开采所形成的安全平台,当年进行植被恢复破碎站及永久排土场,形成后的排土场将伴随着矿山一起成长,用于现生产排废和今后西采区表层剥离排废,平时要对排土场进行排水处理和分层夯实维护,防止垮塌和形成泥石流.
到矿山闭坑后再进行植被恢复.
本地气候潮湿,雨水充裕,植被容易自然恢复,因此,矿山公路沿线植被恢复采取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相结合的方法.
为维持矿区最终边坡的稳定,防止滚石、滑坡等事故发生,采用了7.
5m高的生产台阶和预裂爆破等方法,减少对最终边坡的破坏.
生产排废综合利用:当矿石含土较多时,尽量选出矿石,将余下的粘土推倒安全平台用于恢复植被;高镁夹石或辉绿岩,是矿石中的有害成分,可以分类堆放,处理后用于公路的维护和保养.
4.
5.
2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1、边坡维护(1)采面安全平台、清扫平台边坡维护石灰石矿构造比较稳定,设安全平台,安全平台宽4m、平台高7.
5m、坡面角75.
对形成的安全平台,首先清除边坡危岩,然后在平台上铺30cm厚粘土层种植树木,并在各安全平台上建立永久沉降观测点,定期进行沉降观测(雨季每2周观测1次,平时每月观测一次),建立沉降观测档案.
(2)公路边坡维护石灰石矿地形较陡,形成的矿山公路边坡复杂,在小于45的缓坡地带,植树、种草进行绿化,对于大于45的公路陡边坡,一般是基岩陡壁,经常有小块碎石坠落(特别是雨季和冬天结霜季节),对公路车辆及行人有安全隐患,现有尚无好的办法进行处理和绿化,在这些地段,设有"当心坠石"安全警示牌,提醒汽车驾驶员和行人注意陡壁安全,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2、滑坡地段处理方案在初步设计和勘测时,若发现有山体滑坡现象,须立即进行处理,首先用挖机清除塌方区上面大部分松方,削方减载:其次用人工清除挖机清除不到的松方粘土和全部大小石块;最后在塌方区后20m处修筑一段长25m的石笼挡墙,阻止未运走的土石方继续下滑,同时保护塌方区上面的运矿公路.
4.
5.
3对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1)加强防火措施措施,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做好施工及生产人员吸烟和其他生活、生产用火的火源管理,加强防火宣传教育,建立施工区森林防火及火警警报系统和管理制度,一旦出现火情,立即向林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有关主管部门进行通报,同时组织人员协同当地群众积极灭火,以确保矿区附近区域的森森资源火情安全.
(2)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措施及要求为避免施工及生产影响范围扩大,矿区设置警示牌,标明施工及生产活动区,严令禁止到非施工及生产区域活动.
制定有关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规定活动范围,要求他们严格遵守的各项管理制度.
加强对施工和生产人员的宣传教育,严禁破坏与矿山建设和生产无直接关系的林木植被.
(3)对剥离表土的保护措施及要求剥离表土用于矿山开采后迹地的恢复,因此应注意保护性堆置.
在排土场设一专区集中堆放表土,不得与废渣石混堆,堆土场基部筑挡土墙以防水土流失,挡土墙外侧要有排水沟.
土堆边坡可适时种草.
4.
6采取措施后的结果评价区内地表未见塌陷、地裂缝等剧烈地面变形迹象,区内发育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总体稳定,地质灾害危险性小,项目为技改项目,运行多年也未见地质灾害危险,开采过程也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但是水土流失依旧严重、山地灾害频发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退化与破碎化加剧,所以在改扩建过程中也需要加强生态保护力度,维护当地的生态安全.
5生态环境防护与恢复措施5.
1生态环境防护与恢复计划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标准的规定,生态影响的防护与恢复的原则是:1)自然资源损失的补偿原则虽然该项目为改建项目,不会占用较大面积的森林资源,但是评价区内自然资源仍会由于项目施工和运行受到一定程度的耗损,而这些自然资源属于景观组分中的环境资源部分.
2)区域自然体系中受损区域恢复原则.
虽然项目为改建项目,但是仍要形成占地,用地格局的改变影响了原有自然体系的功能,尤其是物种移动的功能,因此应进行生态学设计,尽力减少这种功能损失.
3)人类需求与生态完整性维护相协调的原则.
项目建设和运行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满足需求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与生态完整性的维护发生矛盾,生态防护措施就在于尽量减缓这种矛盾,在自然体系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开发利用资源,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
根据本项目具体情况,本项目建设生态影响不涉及不可代替、极具价值、极敏感的敏感生态保护目标.
根据项目生态环境影响以及项目按相关规定编制的其他技术报告内容,本评价提出项目可采取的生态环境防护与恢复措施包括:陆生植物保护措施、陆生动物保护措施、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土地复垦方案、服务期满后生态环境恢复措施等.
5.
2生态风险减缓措施5.
2.
1施工期规避措施项目已完成建设,施工期的采取的规避措施已经完成.
5.
2.
2运营期规避措施运营期,主要防止森林火灾,其次为化学泄露和外来物种入侵,应采取如下措施:1)加强火灾风险控制,制定火灾应急预案组成的领导小组需随时巡查施工地,督促各生产部门安全生产,并派遣专业人员,定期排查火灾隐患,把火灾发生率降至最低,同时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及时处置火灾事故及善后工作.
运营期加强巡护工作,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火灾事故.
加强森林防火政策、知识宣传,提高工作人员防火意识和能力.
健全保护区的护林防火组织,进行必要的护林、灭火技能培训,掌握火场营救、火场逃生的基本技能.
坚决执行《森林防火条例》,认真执行森林防火制度,加强工作人员火源管理,禁止一切野外用火.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单位组成的领导小组迅速作出反应,及时抢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生态破坏和污染,需强化补偿机制,做好必要的生态修复工作.
加强森林火灾监视系统建设,建立保护区森林防火、火警警报管理制度,作好火源管理,严禁一切野外用火,保护区内禁止吸烟,以避免森林火灾的发生,若发生森林火灾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置.
2)加强生态入侵风险管理加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野生动物外来物种管理的通知》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工作人员关于生态入侵的宣传教育,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生态入侵、生态入侵有什么危害、生态入侵如何预防等相关知识.
提高施工人员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的意识.
做好工程临时占地植被恢复的植物选择工作,尽量使用当地分布的植物,禁止使用当地无分布的外来植物,以免造成外来物种入侵.
做好入境检查工作严禁将外来物种带入保护区内饲养或种植,严禁其周边地区开展外来物种的野外放生活动.
3)加强对燃油、化学物品的管理建立燃油、危险化学物品管理制度和专门的存放场所,并安排专人负责化学物品的管理.
严格化学用品的领用和审批制度,使化学物品的使用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将其带来的环境风险降至最低.
建立危险物品泄漏应急预案.
严格管理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防止化学品在运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破裂、倒洒等泄露事故.
施工期存放的用于施工机械和车辆使用的柴油泄露、爆破化学物质,可能引发森林火灾、污染地表水和人体皮肤接触,要作防渗、防爆处理;要经常检查储油设施,附近不能有易燃物质,断绝火源,装卸时应控制火源流动和明火作业.
5.
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5.
3.
1生态影响的避免项目已完成建设,只需要修建少数运输道路,生态影响不大.
营运期间,禁止乱排废水、乱丢垃圾等,以免造成环境污染等,应向工作人员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植物管理条例》、《森林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对施工人员和附近居民加强采矿区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以公告、发放宣传册等形式,教育工作人员,通过制度化严禁施工人员非法破坏森林、猎捕野生动物,禁止工作人员捕食蛙类、蛇类、鸟类、兽类,以减轻采矿对当地动物的影响;精心组织采矿过程,尽量少破坏植被、尽量少砍伐树木.
减少污染,生活垃圾必须集中处理,严禁到处扔垃圾,严禁将垃圾留在采矿场所;做好排水设施,结合地形和土质条件,恢复植被,或为复耕提供条件.
5.
3.
2陆生植物保护措施5.
3.
2.
1营运期陆生植物保护措施工程进入营运期,所有施工活动结束,大部分施工迹地上被破坏的植被进入恢复期,这期间应该尽量减少对这些地段的干扰活动.
营运期,采矿工业场地的干扰活动依然存在,运矿车辆在道路上往返,因此产生的干扰也存在.
营运期应该加强采矿区域及运矿线路的管理,严禁采矿工具及矿物乱堆乱放,侵占新的植被类型,导致植物物种死亡.
运矿线路应该固定,严禁随意开辟新的运矿线路,造成当地的植被破坏.
5.
3.
2.
2服务期满陆生植物保护措施矿山退役期主要对采矿工业场地等采取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措施.
应该对除永久占地以外的全部工程用地进行复垦.
使用原剥离的表土进行覆盖后,再平铺一层厚0.
2m的有机植物土.
复垦及植被恢复的物种选择应从当地的自然条件出发,既要达到快速恢复的目的,又要考虑适宜性以及恢复后植被的多样性,同时需防止生态入侵问题.
随着地表植被的恢复,矿山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对矿区自然景观和环境生态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5.
3.
2.
3防止水土流失鉴于在工程土方开挖或临时堆放结束前后一段时间内,地表的绿化工作未完成时,会造成土壤裸露、影响周边植被等生态安全风险隐患,在施工过程中须严格遵守水土流失的防控措施,在挖填等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边坡及裸露面,应当采取必要的临时拦挡、临时排水、临时沉沙等措施.
尽量难免会遇到雨天施工,在露天采区、临时堆场等裸露面多、材料堆放多的工区建议采用塑料防雨布对施工面及材料堆放场进行临时覆盖,防止水土流失对周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5.
3.
2.
4表土剥离与堆放利用方案本项目矿区面积为1.
5556km2.
本项目所在的区域为山林地,由于矿石开采本区地带性植被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原始林植被基本破坏殆尽,目前项目区森林资源主要是衍生出各类型的天然次生林、次生灌木和人工林,因此表土剥离和堆放应当十分仔细.
根据该项目土地复垦方案和水土保持方案,项目主体工程矿山开采过程中,应剥离表层土壤以备复垦工程用.
根据矿区土壤覆盖状况,矿山开采范围内表层土壤按30cm剥离,进行单独堆放,妥善保存,防止岩石混入使土质恶化,尽可能做到恢复后保持原有的土壤结构,以利种植.
剥离表土及时用于上一平台复垦或就近堆放在远离沟谷的平缓地段,该项目不设置永久排土场,以避免二次搬运.
根据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矿区地形及岩体特征有利于大气降水的自然排泄,采场无凹陷平台,暂时性汇水不会对矿山建议和开采构成威胁.
项目矿山应采用"边开采、边复垦"方式,各阶段平台开采结束后及时将剥离表土回填复垦,并进行绿化种植.
5.
3.
3陆生动物保护措施5.
3.
3.
1营运期陆生动物保护措施进入营运期,应对施工破坏的非永久性占地的植被进行恢复,做好边开采,边复垦,恢复陆生动物原有的生存环境.
项目露天开采生产用水主要用于钻孔凿岩降尘、爆破降尘、破碎降尘、出场车辆清洗、采场及运输道路的洒水降尘,洗车废水经出口处的沉淀池进行收集处理后回用,其余生产用水部分附着于矿石表面运走,其余均以蒸发形式损耗,因此,项目露天开采期间无生产废水产生.
要及时对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等进行处理,处理达标后回用或外排,以降低对影响区水系的污染程度;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要及时运出,若不能及时运出,应集中堆放,并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其随地表径流四处扩散并进入水体,污染水源,进而影响野生动物生存.
应加强对矿区工作人员的教育,并在矿区边界树立警示牌,控制矿区工作人员活动的范围,防止矿区工作人员偷猎的情况发生.
由当地林业系统的野生动植物保护部门和森林公安一起组成联合巡逻组,加大对矿区及周边区域的巡护力度.
对出现的矿区人员或外来人员的非法偷猎事件要及时查处和制止.
加强对出入矿区车辆司机的教育和管理,禁止出入矿区车辆大声鸣笛,以减少噪声对矿区附近野生动物的影响;司机在行车过程中若发现野生动物横穿公路,应及时避让,以降低野生动物的交通死亡率.
要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加强对矿区工作人员进行森林防火教育,防止矿区工作人员因吸烟或不当用火引发森林火灾,对区域野生动物造成影响.
5.
3.
3.
2服务期满陆生动物保护措施服务期满后,应将矿区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原材料,各种生产和生活废弃物等全部运离,以避免这些物质遗留在矿区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进而威胁或者影响野生动物的生存.
服务期满后应对影响区的植被进行恢复.
同时,除进行植被恢复的人员外,其它工作人员应该全部撤离,尽可能的将原有矿山开采的人类活动痕迹全部清除,以减少这一区域的人类干扰,使野生动物逐步回归.
5.
3.
4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5.
3.
4.
1地质环境保护措施针对区内可能产生的地质灾害根据其特征,结合地质环境条件,矿山开采过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可采取以下对策:1)坚持按批准的矿山采矿方案进行采矿活动,尽量减少人为对矿山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注重植被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应做好采场后期植被的培植与恢复.
2)矿山开采应避免大药量爆破施工,以免对矿山人员和地质稳定性带来安全隐患.
3)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年),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
15g,烈度在Ⅶ度区,矿山工程必须符合抗震设防要求.
5.
3.
4.
2水土资源、地形地貌景观保护与治理恢复采矿场、临时堆场在使用期满后,用泥土对场地进行覆盖,以利于植物生长,恢复自然生态.
对水土环境不造成污染.
5.
4生态环境恢复措施生态恢复是相对于生态破坏而言的.
生态破坏可以理解为生态体系的结构发生变化,功能退化或丧失,其具体表现可以是生态系统、生境和物种等三方面的多样性丧失,或生物生产力下降,或空间异质性下降.
生态恢复就是恢复系统合理的结构、高效的功能和协调的关系,恢复生态系统、生境和物种等三方面的多样性,或使生活生产力和空间异质性恢复到原先的状态.
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复杂性以及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取向影响,生态恢复并不意味着总能或必须使生态系统恢复到原先的状态.
生态恢复最本质的目的是恢复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
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主要与植被恢复措施密切相关,对已经破坏或者影响的区域进行植被恢复,尽量减少植被的损失面积.
河流生态系统主要受到工业和生活废水的影响.
矿山管理方应加强工业、生活废水的管理工作,确保矿山无废水外排,或达标后排放.
对人工生态系统的保护而言,当地政府应该对评价区的土地利用进行合理的规划,防止盲目破坏原生植被,以减少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的威胁.
另外,对大面积的开挖裸露地标,如露天开挖区等处可适当考虑使用生态恢复技术.
生态恢复的技术方案基本围绕有序演替的过程来进行,也可以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地形特点因地制宜.
在考虑生态恢复时,还要特别注意尽量利用现有的资源,尤其是土壤资源和本土生物资源,应极力避免引进外来物种.
本项目占地会对原有生态结构和地质环境产生改变和影响,从而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生态恢复与重建应优先恢复原有生态系统,改善和提高变化区域的生态环境结构和功能,以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
按照《矿山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政策》(环发[2005]109号)落实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及生态恢复措施,以保证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
生态恢复重建措施主要包括植被的恢复重建与补偿措施、道路生态绿化,临时占地的复垦、绿化等.
生态恢复措施应在主题设计的生态恢复措施的基础上,建议:1)提高绿化、复垦标准;2)多使用乡土灌木树种、草种;3)严格执行批复的相关绿化、生态恢复措施.
主体设计相关恢复措施:1)运输道路生态绿化工业场地、道路两侧,采用"乔灌草结合"进行绿化设计.
选取吸滞粉尘、降噪音能力强的,且适合当地生长的品种.
2)采矿场、临时堆场复垦采矿场、临时堆场的复垦及土地利用将在其服务期满后开展.
包括工程复垦和生物复垦.
(1)工程复垦措施在运营期,按安全和稳定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周边截排洪、渗滤水和排渗、拦渣设施等安全、环保设施.
(2)生物复垦措施①整地、覆土在运行过程中,在周围种植杉木、柳杉、柏木、灯台树、马桑、禾草、豆科等植物,并修筑排水沟,与排洪沟相连,以利于雨水的及时排出.
覆土采用场地开挖时单独堆放的表土或改良后土壤,覆土后立即种植,以防风蚀和降水后下滑.
②植被恢复以恢复林地为最终目标,植树种草,在生态恢复时,以人工建设引导为主,逐步过渡到自然恢复.
完善复垦场地的排灌系统,在各覆土完成平台上修筑水沟渠,形成完整的防排水系统;在旱季进行适当的浇灌措施,以保证灌草的正常生长.
做好后期养护管理绿化保养工作,为新造幼林创造较为优越的生活环境,满足树木光照、湿度、水分、养分和空气的需要,使之生长迅速;加强树木的抚育管理工作是保证树木成活率和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树木栽植后要进行苗木的灌溉、防治病虫害、施肥及修剪工作,以保证苗木发育正常,防止枝条干枯,对于死株和缺苗要及时进行补植,灌木要在每年春初隔行或隔带平,保持树形美观.
6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四川亚东水泥有限公司卧牛坪石灰岩矿山开采技改项目位于彭州市350°方向,平直距22km,属彭州市通济镇天生桥村、白鹿镇雾坪村所辖.
项目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暖夏热.
本项目矿区所在地周边1km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地、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基本草原、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历史文化保护地(区)等生态敏感目标,其周边外环境关系较为简单.
矿区东南约900m处为白鹿河,水量丰沛.
项目区植被类型属亚热带植物区系,项目区森林资源主要是衍生出各类型的天然次生林、次生灌木和人工林.
评价区内无保护动植物分布.
项目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土地利用类型、地形地貌的变化;使周围植被减少,植被景观破碎化,植被覆盖率降低;工程作业、人为活动影响野生动物的分布格局.
矿山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工程建设严格控制在矿管部门划定的范围内,但矿山生产活动中挖掘、爆破等产生的振动、噪声、粉尘、固体废物等,必将对区域地表、动植物与生物多样性、土壤、景观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
由于评价区内的野生动物资源为小型兽类和一些鸟类,其迁徙能力较强,大多适应环境变化能力较强,在环境稳定后会在新的栖息地内迅速繁殖生存,所以对动物资源影响相对较小.
随着本工程的实施,占压土地、扰动地表将引起工程区内生物生产力有所降低.
因此,加强对施工区生态的保护,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控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在工程开发建设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应列为项目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由于项目范围相对较小,侵占植被类型为当地分布广泛、常见的类型,因此工程实施对区域自然系统恢复稳定性影响不大,区域自然系统仍处于稳定状态.
加之根据项目建设、运营、服役及当地情况加强生态管理和采取适当的水土保持及生态恢复治理措施后,其影响程度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同时,应加强动植物保护宣传、严格按照规定剥离地表植被、保护区域野生动植物资源.
综上,在认真严格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通过采取一定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措施,生态风险会缩小且可控,并且不会显著改变评价区的植物物种多样性、植被组成类型、动物栖息地、动物多样性、种群结构、景观生态系统组成.
因此,项目的建设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是可行的.
第十章环境风险分析11.
1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与重点11.
1.
1评价目的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10.
1.
2评价重点本项目风险包括炸药爆炸风险、油库漏油风险、危险废物泄漏风险以及塌方、等地质灾害等.
其中炸药爆炸风险以及塌方、地陷风险、尾矿输送管道破裂发生泄漏属于安全风险,环境风险主要包括油库漏油和危险废物泄漏两个方面.
因此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重点应为油库风险和危险废物泄漏风险.
10.
2环境风险识别采矿行业存在较多危险因素,风险防范是该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提和保障.
本评价将对本工程营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进行分析,以找出主要危险环节,认识危险程度,从而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应急措施,尽可能将风险可能性和危害程度降至最低.
10.
2.
1物质风险识别本项目生产过程所使用的主要原辅材料中,涉及的属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雷管、炸药、柴油、机油等.
项目涉及的主要易燃易爆物质危险特性见下表.
表11-1主要危险物料特性物料名称用途理化特性炸药炸药灰白色机械混合物,遇雷管或起爆剂爆炸时,能引起爆炸柴油、机油挖掘机、汽车、装载机等柴油、机油燃料是一种复杂的石油化合物的混合物.
燃烧时排至空气中的废气有上千种的化学物质,主要成分为水、二氧化碳、氮气与碳粒(黑烟).
在使用驱动设备的工作场所的空气中普遍存有废气,所造成的危害症状可能有头痛、恶心,乃至癌症与呼吸困难等10.
2.
2物料贮运过程风险识别1、矿山开采物料贮运危险因素本项目矿山物料贮运过程中的危险因素识别见下表11-2.
表11-2采矿主要危险物料特性评价单元危险有害因素发生部位矿山放炮、火药爆炸炸药储存、保管、运输不当;炸药燃烧中毒;点炮迟缓和导火线质量不良;盲炮处理不当;爆破后过早进入现场和看回火;因不了解炸药性能,违章操作;爆破时警戒不严;早爆事故火灾爆炸除电气火灾外,储存的汽、柴油属易燃易爆物品.
有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10.
2.
3生产过程风险识别通过项目技术分析和类比调查,项目生产过程中主要的危险、危害包括炸药贮存、使用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原因及易发场所见下表11-3.
表11-3生产过程中潜在危险因素分析工序事故种类发生原因易发场所备注采矿凿岩事故用凿岩机打眼时,容易发生风、水管飞出打伤人;向上凿岩时,钢钎断落伤人;由于钢钎、凿岩机下落夹伤人的手;凿岩前不注意清理松动浮石,凿岩时震落松动岩石击伤操作人员;钢钎打入哑炮孔内,引爆哑炮伤人等采矿场发生频率较低电伤害误操作,违反操作规程电工房、车间配电间、电机等用设备发生频率小,但后果严重机械伤害传动机械伤害;误操作,违反操作规程运输、吊装、装卸发生碰撞;物体高处坠落等泵、电动机、风机等传动机械,装卸、物料运输场所发生频率较小10.
2.
4公用工程风险识别当发生火灾时,项目给水设施发生故障,不能提供足量的消防用水,会使火灾事故无法控制、扩大.
此外,被污染的消防水不能及时有效的收集、处理,大量排出场外,将造成污染的二次事故.
电器设备若不按规程操作或设备本身质量问题,规格不符合要求,易引起触电伤害事故,甚至引发二次事故,造成中毒、燃烧、爆炸事故发生.
10.
2.
5风险评价等级及范围1、重大危险源辨识根据《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本项目涉及的属《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柴油、机油等.
油库柴油最大储存量120t,远低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中的临界量要求,故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2、风险评价等级及范围根据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由于项目所处地区为非环境敏感地区,生产中涉及危险物料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按《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的相关要求,确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
评价工作级别划分见下表11-4.
表11-4评价工作级别项目剧毒危险性物质一般毒性危险性物质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爆炸危险性物质重大危险源一二一一非重大危险源二二二二环境敏感地区一一一一按《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的相关要求,本项目风险评价范围为以矿区范围为源点,距离源点3.
0km以内的范围.
10.
2.
6风险事故类型根据本项目工程分析及前述分析可知,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为炸药贮存、使用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废石场发生大面积的坍塌或多次坍塌等事故.
其他可能引发事故风险的还有:①战争;②自然灾害;③人为破坏等因素.
第一个因素为不可抗拒因素,后两个因素只要设计合理、加强管理防范还是可以避免和减缓影响的.
10.
2.
7项目风险保护目标根据实地勘察,项目周边为山地区域,无村民居住,各地面设施周边3km范围内无环境敏感点.
10.
3环境风险影响评价10.
3.
1火灾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火灾可危及人身安全,使人伤残或死亡;同时也可导致设备损坏或报废,甚至使整个工艺系统运行瘫痪.
本生产工艺可能发生火灾的主要部位有:配电柜、电线、电缆及各种电气设备.
火灾的主要类别有电气设备火灾、电缆火灾、采用明火取暖或用重烤受潮电气设备,也会引起火灾危害.
其中,电缆火灾的危险性最大,具有蔓延快、火势猛、抢救难和损失严重等特点.
1、防火、防爆对策措施(1)厂区消防厂区内电气用房属中级灭火等级,其它车间属轻级灭火等级,应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配置灭火器,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进行建筑防火设计.
按设计规范规定,项目办公工业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且为可燃物较少的单层、多层丁、戊类厂房,取室外消防水量15L/S,室内为10L/S,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一次消防水量为180m3.
厂区道路旁每隔100~120m设置地上式消火栓,供室外消火栓系统给水和消防车取水.
(2)电气消防在变电站应配工具MFZL-5型ABC干粉灭火器,配备防毒面具.
厂区各车间、电柜室设置一具推车式磷酸铵盐MFT2L-25型ABC干粉灭火器和一具MFZL-5型ABC干粉灭火器,满足消防规范要求.
(3)桶装油库消防桶装油库采用自然进风.
桶装油库设置消火栓,并配工具MFZL-4型ABC干粉灭火器,在其出入通道处设置砂箱和铁锹,以满足消防规范的要求.
(4)油库油库的消防供水和灭火设备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八章的规定,油库的消防设施、器材有专人管理,油库应设立醒目的防火、禁止吸烟和动用明火标志,油库应设置可燃气浓度控漏报警仪.
油库的储罐、管道及装卸设施应设防静电措施.
10.
3.
2油库的环境风险分析本项目油库最大储存量120t.
油库主要的环境风险为储油系统出现故障而导致泄漏发生,会严重污染周围土壤及地表水、地下水水体水质,致使土壤及水体中油类含量显著增加,严重超标.
为防止此类污染事故的发生,保护土壤及水体环境,油库已设置事故池.
10.
4项目采取的事故防范措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预防工作,从管理入手,把风险事故的发生和影响降到可能的最低限度.
本工程选择安全的技术路线,采用安全的设备和仪表,增加装置的自动化水平,认真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原则,要求设计时认真执行我国现行的安全、消防标准、规范,严格执行项目"安评"提出的各项措施和要求,在设计时拟对风险事故采取以下主要预防措施:10.
4.
1矿山爆破事故防范措施无论是袋装炸药爆破,还是混装车爆破技术,加上爆破器材本身潜在的危险因素,事故的发生总是难以避免,但只要积极进行预防,可以预防、减少爆破安全事故的发生,在设计时拟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如下:1、提高工程爆破人员的素质,预防操作失误爆破人员处于生产现场第一线,他们的工作状态对能否实现安全爆破起着直接、关键的作用.
爆破作业作为特种作业,对操作者本人,尤其是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影响.
因此,提高爆破操作工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对预防或减少操作失误,避免事故发生非常重要.
(1)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并取得公安部颁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安全资质证书.
(2)经常性地开展爆破安全教育,学习国家爆破安全规程、规范以及民爆物品管理条例,使之达到安全目标管理的要求.
(3)采取正、负激励的措施,鼓励、引导正确操作,抑制人为失误.
比如:利用经济杠杆的激励机制,把工作的好坏直接与利益分配挂钩.
2、依靠科技进步,应用先进的爆破技术替代传统的袋装炸药爆破,提高安全可靠性.
3、科学管理,严格进行过程监控安全生产的成败在于管理,爆破工作也不例外.
除了对工程爆破人员实行安全教育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对爆破施工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检查和监督外,还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1)采取技术手段,防止人为失误在大多数情况下,工程爆破人员都能按要求进行正确操作,但是,由于人的生理特点所决定,操作失误总是难以避免,即使是设备也可能发生故障,所以,必须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预防人的操作失误.
(2)加强监察和管理,及时纠正失误监察和管理工作中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1)爆破器材的贮存、运输、领退和使用要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
2)爆破施工要有设计,无设计或有设计没有进行审核,不得进行装药爆破.
3)人员及设备是否按要求撤离到位,安全警戒有无死角.
4)爆破施工出现哑炮是否按规程、规范进行处理.
5)及时纠正工程爆破人员的违章行为及现场爆破负责人的违章指挥,把人的不安全行为消灭在萌芽之中.
本项目爆破工作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
10.
4.
3物料运输泄漏事故防范措施1、规范人的行为.
根据无泄漏管理的内涵,人的不规范行为也视为一种泄漏现象.
因此,每个岗位的员工,都应遵循三规二制一律(操作规程、设备维护规程、安全规程、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劳动岗位纪律),按照人的管理和管理的人两个管理内涵,形成"在其岗、干其活、负其责、得其利"管理格局.
2、建章立制.
确立法治,消除人治,以法治厂,是加强企业管理的根本.
规章制度的功能是规范行为、确立工作秩序,保证组织完成承担的任务.
其特点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
通过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来规范我们现场管理各要素有序的运动.
3、物料实行定置管理.
按照定置管理的基本原理和要求,研究分析现场人、机、料、法(方法)、环的结合状态,对现场物料进行科学的定置.
通过物料按图定置,找出泄漏根源.
4、设备整治.
设备是完成生产任务的工具.
它在运行的过程中,在磨损振动等因素的影响下而出现备件破损、松动导致物料出现泄漏.
5、物料流治理.
物料流通常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备件、材料、油料、矿石(浆)的运动流向.
物料流的泄漏是由二个方面引起,一是设备本身的缺陷而引起的泄漏,这就需要对设备本身进行整治;另一部分是由于人的行为不规范而引起的,这些就要规范人的行为,使之适应生产、设备本身的性能要求,而防止泄漏.
6、环境治理.
无泄漏管理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创造一个优美的生产、工作环境,工作环境改善了不仅有利于职工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提高职工的工作热情.
环境治理,不仅仅是某个岗位、某个区域,而是要把整个工厂当作整个环境系统来考虑统筹治理,建设若干个材料备件堆成区,绿化园林小区,实现厂区环境的绿化、美化.
10.
5风险事故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都明确要求企业应编制应急预案,2003年2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成立了"矿山救援指挥中心"和"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委员会",并着手国家矿山救援体系建设.
由此可见,国家有关部门、各地方政府对防范本辖区的矿山特大事故正在逐步建立完善一整套应急预案.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体系由矿山应急救援管理系统、组织系统、技术支持系统、装备保障系统、通讯信息系统五部分组成.
10.
5.
1基本原则无论预防工作如何周密,风险事故总是难以根本杜绝,企业必须制订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制订预案的目的是要迅速而有效地将事故损失减至最小,应急预案原则如下:1、按照国家和行业的"安全生产"要求和"安评"提出的具体方案制定项目应急预案.
2、与当地消防部门保持畅通的联络渠道,随时可获得消防部门的指导、监督,出现险情时可随时取得支持.
3、确定救援组织、队伍和联络方式.
4、制定事故类型、等级和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
5、配备必要的救灾防毒器具及防护用品.
6、对生产系统制定应急状态切断终止或剂量控制以及自动报警连锁保护程序.
7、岗位培训和演习,设置事故应急学习手册及报告、记录和评估.
8、制定区域防灾救援方案,厂外受影响人群的疏散、撤离方案,与当地政府、消防、环保和医疗救助等部门加强联系,以便风险事故发生时得到及时救援.
10.
5.
2事故应急预案矿山应急预案的编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现代的矿山安全技术管理工作人员面临的一项新任务,编制事故应急预案及急救措施必须以矿山生产中的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为主线,遵循切合实际、周密合理、审定合法、事实修订的原则,通过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预防,实现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的目标.
由于该矿区内存在易燃易爆危险,采场等同样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失控,极易发生重大事故,可能造成社会灾害、环境污染.
为保护企业,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预防污染事件的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地控制处理,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务591号文《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就本矿区的实际情况,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根据矿山的具体情况和重大危险源分类、分级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事故应急组织机构(1)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
矿长任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主任,有关部室及生产车间的领导均为成员.
安全股是矿山管理安全生产的职能部门,配有2名专职管理员,车间和班组也有兼职安全员,基本形成了"三级"安全管理体系.
(2)技术支援中心.
矿山工程师任技术支援中心主任,各科室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为成员,提供必要的事故应急技术保障,并且调动救援装置.
救援抢险队组成:为抢险抢修队队长,本厂各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都负有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为救援抢险队员,其任务主要是担负本厂各危险事故的救援及处置.
职责:1)负责应急抢险的技术工作;2)负责人员实施应急抢救工作;3)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的报警-灭火、情况通报和现场有害物质处置工作;4)负责协助总指挥的抢修现场指挥.
(3)应急通讯中心.
矿山应急通讯中心是联系矿区应急组织的纽带,是矿山和矿山外应急组织交换信息的桥梁,确保应急信息上传下达畅通无阻,在技术支援中心出现技术难题,需与外界技术专家联系时,提供不间断的通讯保障.
2、事故应急演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后,应测试应急预案和实施程序的有效性,了解各个应急组织机构的响应和协调能力,检测应急设备装置的应用效果,确保应急组织人员熟知他们的职责和任务,实施定期的应急救援模拟训练,提高各个应急组织机构的应急事故的处理能力,不断改进和完善事故应急预案.
3、事故应急程序矿山应急救援,当发生重大事故时,首先以自救为主.
根据对事故进行的应急分级,选择需要的应急预案,启动应急组织机构的职能,依据应急预案进行营救,在进行自救的同时,向上一级矿山救援指挥中心及政府报告.
具体应急救援程序依据国家矿山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方案执行.
(1)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厂办公室报警,并采取一切妥当的办法果断切断事故源.
(2)厂办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下达应急救援预案处置指令,同时发出警报.
(3)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及消防队和各专业救援队伍应迅速赶往事故现场.
(4)发生事故的所在场所,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源点,泄露部位和原因,凡能阻止泄漏,而消除事故的,则以自救为主.
如泄漏部位自己不能控制的,应向指挥部报告.
(5)救援抢险队到达事故现场后,首先查明现场有无人员受伤,以最快速度使伤者脱离现场,严重者尽快送医院抢救.
4、事故应急救援保障为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地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故,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平时必须做好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制度.
具体措施为:(1)落实应急救援组织和人员.
每年初,进行一次组织调度与培训,确保救援组织落实.
(2)按照任务分工,作好物资器材准备,如:必要的指挥通讯、报警、洗消、消防、防护用品、检修等器材及交通工具,上述各种器材应指定专人保管,并定期检查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况.
(3)定期组织救援训练和学习,每年演练两次,提高指挥水平和救援能力.
(4)对本厂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应急救援常识教育.
(5)建立完善的各项制度:建立昼夜值班制度、检查制度、总结评比工作.
10.
6小结环评报告书认为:本项目通过严格的风险防范措施,可将风险隐患降至最低,达到环境可以接受的水平;项目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可靠且可行;项目从环境风险角度分析是可行的.
第十一章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13.
1建设期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论证施工期环保措施分析矿山施工期废气防治措施分析本工程施工建设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扬尘.
针对本项目特点,环评要求如下:①对于场地平整、挖填方、临时堆放场等产尘点,应采取洒水降尘措施;②水泥、灰土、砂等粉状材料的运输,要作到了封闭或遮盖,限制车速,减少扬尘的产生;③接触粉尘的施工人员应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具.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即可减小施工期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且防治措施经济可行.
矿山施工期废水防治措施分析施工废水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冲洗维修过程产生的废水,主要含泥沙,呈弱碱性,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工地.
生活污水来源于施工人员及工地管理人员,其污染物较为简单,主要为SS、NH3-N、COD等,经附近居民旱厕收集处理后用于周边农林浇灌.
通过上述措施即可减小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且防治措施经济可行.
矿山施工期噪声控制措施分析根据工程特性及环境特征,环评要求采取的噪声治理措施如下:(1)尽量选用技术先进的低噪声设备,夜间禁止施工.
(2)运输车辆途径居民点时,减速、禁止鸣笛等.
除采取以上防治措施外,本项目还应充分重视操作人员的劳动保护,为其发放耳塞、耳罩,避免操作人员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中.
综上,其噪声控制措施经济可行.
矿山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置措施分析施工期固废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弃土弃渣及建筑垃圾.
工程施工需进行土石方开挖,此过程会产生一定量的土石方及弃土弃渣.
矿山在设计过程中充分了利用矿区的地形地貌,其基础挖填量较小,基本能够做到土石方的挖填平衡,如有多余弃渣则全部运至矿山规划设置的废土堆场进行堆放.
待矿山闭矿后,暂存场的基建废石可全部用于矿山内土地平整回填,不产生永久弃渣.
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对于可以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应尽量回收利用;其他不能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运至政府指定的建筑垃圾堆场堆放.
生活垃圾定点收集后运至附近生活垃圾收集点,最终由当地环卫部门垃圾车清运至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
综上所述,本项目固废处置措施经济可行.
6.
1.
5砂石厂施工期废气防治措施分析施工期废气主要是施工扬尘、机械尾气以及后期装修产生的有机废气.
针对施工扬尘主要采取的措施:①在施工期间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对车辆实施清洁、冲洗轮胎.
施工期间路面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可有效地控制施工扬尘,可将TSP的污染距离缩小到20-50m范围.
②在施工场地,对施工车辆实行限速行驶,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和时间,项目弃渣、建筑垃圾必须由专业渣土运输公司清运,运输车辆需用帆布覆盖,覆盖率要达到100%.
③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工地保洁制度,设置清扫、洒水设备和各种防护设施;土堆、料堆要有遮盖或喷洒水措施.
④严格在风速大于四级时应停止施工,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扬尘飞散.
⑤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在装卸、堆放、拌合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外逸,为减轻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施工区域的管理.
建筑材料(主要是黄砂、石子)的堆场应定点定位,并采取防尘抑尘措施,如在大风天气,对散料堆场采用水喷淋防尘,或用蓬布遮盖散料堆.
⑥加强运输管理,如散货车不得超高超载,以免车辆颠簸物料洒出;坚持文明装卸,避免袋装水泥散包;运输车辆卸完货后应清洗车厢;工作车辆及运输车辆在离开施工区时冲洗轮胎,检查装车质量;加强对机械、车辆的维修保养,禁止以柴油为燃料的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减少烟度和颗粒物排放.
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坚持文明施工、科学施工,减少施工期的大气污染.
⑧为有效减少建设工地扬尘污染,本环评要求项目施工方,在施工建设中做到规范管理,文明施工,确保建设工地不制尘.
做到建设工地现场"六必须"、"六不准".
⑨建立高效、务实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加强工程的环境保护监理工作,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及施工时间,避免雨天和大风天开挖施工作业.
在开挖段施工时应做到随挖、随运、随铺、随压,不留或尽可能少留疏松地面,废弃土方要及时清运处理;尽量缩短施工期,并快速回填;开挖的土石方不允许在场内长时间堆放.
为减小施工机械废气施工单位尽量选用专业作业车辆,选优质设备和燃油,加强设备和运输车辆的检修和维护,尽一步减少施工过程对周围空气环境的影响.
装修废气采取如下措施:本项目厂房为框架式结构,使用油漆较少.
①在装修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应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保证足够的通风量,避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或可被人体吸入的粉尘、纤维等对施工人员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②在施工装修期,涂料及装修材料的选取应按照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室内装修材料十项有害物质限量》规定进行,油漆结束完成以后,也应每天进行通风换气,所以居住后也要注意室内空气的流畅.
施工期废气处理措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6.
1.
6砂石厂施工期废水防治措施分析施工期污水主要为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
施工废水通过在场地内设置简易沉淀池,将废水沉淀后用于混凝土养护用水或用于场地内洒水降尘.
施工期生活污水排入旱厕收集后用于周边林木浇灌.
通过采取以上处理设施,加强施工废水管理等措施后,施工期废水对环境影响很小,并随着施工期结束而消失.
施工期废水处理措施合理可行.
6.
1.
7砂石厂施工期噪声控制措施分析施工期间产生噪声主要机械设备主要有起重机、推土机、挖掘机、空压机、电锤、电锯以及运送建材、渣土的载重汽车等,通过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夜间施工等措施后,在厂界处能够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限值要求,可避免发生扰民现象,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项目500m范围内无噪声敏感目标,施工期噪声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施工期噪声控制措施合理可行.
12.
2开采期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论证12.
2.
1废水污染物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根据分析,拟建项目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废水主要是湿式凿岩、降尘废水(污水)、机修废水和生活污水组成.
1、采矿场废水正常情况下,采矿、凿岩等工艺用水均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矿石带走、地面吸附、蒸发等),因此,采区无生产废水外排.
(1)采矿涌水矿山开采后前期仅西侧和北西侧部分段有边坡,其余方向均为露天开放式开采,矿区大气降水通过开放式平台向北、东及南、南西侧排出,矿区中北部暴雨汇水面积约80万m2,彭州日最大降雨量为178.
3mm,采场最大日汇水量为142640吨/日,矿山自然排泄条件好,采场无凹陷平台,暂时性汇水不会对矿山建议和开采构成威胁.
(2)湿式凿岩、降尘废水(污水)正常情况下,采矿、凿岩等工艺用水均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矿石带走、地面吸附、蒸发等),因此,采区无生产废水外排.
(3)机修废水机修废水产生量0.
5m3/d,经隔油沉淀池(1m3)隔油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5、生活污水本项目劳动定员109人.
生活用水量按100L/人·日计,则生活用水量为10.
9m3/d.
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按用水量的85%计,则生活污水产生量为9.
27m3/d.
生活污水水质简单,主要污染物为COD、SS、NH3-N、动植物油.
利用厂区现有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白鹿河.
本项目运营期生活污水处理流程见下图:图13-1生活污水处理流程示意图本项目采取的各项污水处理及回用措施应用广泛,技术成熟,经济、技术可行.
项目废水处理方案技术经济可行、经济合理.
12.
2.
2废气污染物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1、露天采场废气针对露天采区粉尘,拟采取如下污染防治措施:a)穿孔设备配备除尘装置,降低穿孔作业的产尘量;b)优化爆破参数,对中深孔爆破采用多排孔微差爆破,降低二次破碎频率,减少爆破废气产生量;c)场内运矿及运岩道路用洒水车进行洒水,降低矿岩运输时产生的二次扬尘.
2、其他废气本项目矿石运输过程中运输车辆也会产生二次扬尘和汽车尾气.
应采取以下污染防治措施:①对矿区公路、裸露地面等采取洒水降尘的措施可大大削减扬尘产生量.
②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工作,出场时清洗车轮,确保泥土不带出场外.
③运输车辆加盖篷布,对沿线洒落物料及时清扫.
④加强车辆维修和保养,使之处于良好的运行工况,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3、食堂油烟本项目利用原有食堂,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净化后,排放浓度小于2mg/m3,能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中型食堂标准的要求.
综上所述,项目采取针对性废气治理措施后,有组织排放粉尘能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要求,各种无组织排放废气能达到相应的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要求,采取的治理措施技术成熟,经济可行.
4、无组织粉尘排放源"三防"要求为防止无组织粉尘排放源对大气和地下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需按其属性进行"三防"(即防雨、防风、防渗),要求详见下表:表13-1无组织粉尘排放源"三防"要求无组织粉尘排放源防风、防雨要求/措施防渗分区防渗结构露天采区洒水降尘;大风天气停止作业;设置外围截洪沟、平台排水沟、沉淀池等//运输道路洒水降尘//12.
2.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1、露天采区噪声控制措施露天采区噪声来源主要为施工机械和爆破作业.
施工机械主要有穿孔设备、铲装设备、推土机、破碎锤等,露天开采时会有机械设备交互作业,工程区噪声影响会在单机作业的基础上有所叠加.
此外,露天采区大约每个星期要爆破一次,产生爆破为瞬间噪声.
设备噪声:矿山机械设备选型时,除考虑满足生产工艺技术要求外,还应考虑机械设备的声学特性,尽量选用高效低噪的机械设备,并且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使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工况,杜绝设备非正常运行噪声的产生.
维修工作应在昼间进行,尽量减少冲击性工艺,以焊代铆、以液压代冲击、以液动代气动等,高噪声设备全部布置在室内,对设备进行减震处理.
爆破噪声:露天开采过程中,需要使用爆破材料对矿石进行松动,其产生的突发噪声较大,爆破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不准在夜间爆破,爆破噪声为突发噪声,对环境影响瞬时消失.
露采爆破应制定严格的爆破方案,采用微差爆破,严格控制爆破的时间段,在爆破时间段内,对位于爆破安全影响范围内的路段,应设专人对过往车辆进行告诫并对交通进行暂时管制,设置醒目的提示牌,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2、工业场地噪声控制工业场地噪声源主要为空压机房,针对空压机房采取如下降噪措施:(1)空压机置于空压机房内,空压机房采用隔声墙体,安装隔声门窗;(2)空压机安装进气消声器;(3)空压机安装变截面排气管;(4)设置空压机消声巷道;(5)在机座底部安装减振器;(6)空压机房内安装吊挂式吸声板(7)空压机机组上安装隔声罩;(8)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减小机器内部各部件的撞击、磨擦噪声等.
(6)对运输交通噪声,在经过运输道路沿途村落时,应限制鸣笛,在晚上10:00以后,禁止运输,避免交通噪声对沿途村庄和野生动物的影响.
综上所述,以上噪声措施是合理、可行的.
12.
2.
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可行性分析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少量废石、废机油以及员工生活垃圾等.
1、废石本项目废石全部可掺入石灰石矿石中作为产品,不外排.
2、机修固废本项目维修车间产生含油固废(废油、含油棉纱、含油废手套),桶装油品间产生废油桶.
根据环境保护部令第39号《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8月1日实施),含油固废(废油、含油棉纱、含油废手套、废油桶等)属于危险废物"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
在机修车间旁边设置危废暂存间,暂存间应满足防风、防雨和防渗的要求,并派专人管理;废油、废油桶、含油棉纱、含油废手套等应分开存放,并配名称、性质、泄漏处理措施等警示牌;应委托具有相应类别的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危废回收,回收时统计核实危废种类、名称、性质、数量等内容,并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3、生活垃圾在矿区内建设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含垃圾桶、包装袋等),并定期清运至当地乡镇垃圾中转站处理.
小结: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得到了妥善处置,去向明确,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固体废物处理方案技术可靠,经济可行.
12.
2.
5其他环境影响防治措施1、爆破冲击波防治措施(1)冲击波的强度是由装药量决定的,因此在爆破时根据敏感点分布情况确定合适的装药量;(2)爆破前应通知附近的居民、单位,并选择影响最小的时段(如上午11:30-13:30时及下午3:00-5:00时)进行爆破,爆破时间确定后不要任意变更;(3)进出道路要实行短时间交通管制,防止发生意外交通事故;(4)受影响较大的居民要进行适当补偿;(5)在地面洒水,减少地面扬尘.
2、飞石防治措施(1)选择合理的爆破参数,提高充填质量,防止爆破后飞石的冲击;(2)采用微差起爆控制爆破方向,避免飞石往不安全的方向飞散;(3)装填时,应根据地形地质岩石性质和软弱夹层等具体条件调整每孔的装药量和实际单位炸药消耗量.
12.
3服务期满后环境保护措施矿区关闭矿后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等污染源停止排污,对环境不再产生影响.
服务期满后的应采取以下环保措施:在正常关闭前,必须落实污染防治和生态恢复计划,提出土地复垦利用、环境保护的资料,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后,再按有关规定办理关闭手续.
对工业场地内各种建筑设施清理完毕确定无安全和环境问题后可与.
按"谁破坏,谁恢复、谁保护"的原则,闭矿后矿区应安排专人巡查,监测地表形态,发现地表出现移动变形、沉降、塌陷、裂缝、滑坡、泥石流等现象,要立即报告责任单位和当地政府,同时,责任单位要立即组织人员采取相应的工程或生态恢复措施,如抛石填缝、填坑、挖高垫低、砌片石护坡、绿化等措施进行整治,防止造成生态、安全事故,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十二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主要是衡量项目的环保投资所能收到的环境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建设项目应力争达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这样才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
由于属于有色金属采矿行业,本项目是一个生态影响型工程,项目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给周围环境质量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对生态环境所造成影响,因此有必要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综合分析,使项目的建设论证更加充分可靠,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更加完善,以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环境质量的保持与改善.
12.
1工程建设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2.
1.
1直接经济效益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知,本项目直接经济效益如下:1、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税后分别为:25.
43%、33.
12%,均优于行业融资前基准收益率12%,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26%,优于行业资本金税后基准收益率12%,说明项目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
2、项目计算期内除还款期外各年的净现金流量及累计盈余资金均为正值,各年均有足够的净现金流量维持项目的正常运营,可保证项目财务的可持续性.
3、项目生产经营达到设计能力的36.
63%,企业盈亏平衡点较低,具有抗风险能力.
4、财务评价的结果表明:项目在生产经营期盈利能力较强,资金投入项目后回收较快,财务风险小,偿还建设投资借款的能力较强.
12.
1.
2间接经济效益1、工程建设期,需要一定劳动力,除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部分人口临时就业机会,同时也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额外收入.
2、工程建设期需要的机具和建材,可带动地方机械业、建材业、运输业等行业的发展.
12.
1.
3社会经济效益该项目的建设和实施过程中将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建设和生产,将刺激当地的经济需求,带动当地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电力、运输、建材、商业、服务等相关行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建设,加速当地经济发展,提升彭州市的经济实力.
同时,项目建成投产后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提高矿开采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财政税源,壮大地方经济.
另外,该项目在建设期内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参与生产建设活动,将为项目区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安置社会富余劳力,同时,建成投产后又能解决当地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对增加当地群众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2.
3损益分析评价认为,工程建设所带来的环境经济损益是可接受的.
第十三章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程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破坏.
针对项目内容和特点,从环境管理角度出现,特提出如下建议:13.
1环境保护管理计划13.
1.
1环境管理体系项目正式投产后,应根据ISO14000标准要求建立一个系统的、文件化的环境管理体系.
根据IS0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基本要求,公司应加强环保管理工作,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制定明确的环保方针和环保计划,加强污染控制措施和环保监控措施,完善环保管理体系和制度,不断提高环保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建立健全的环保管理评审制度.
13.
1.
2项目建设期环境管理计划建设期环保管理的中心工作是:在抓好环保设施施工建设的同时,防止和控制施工活动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或破坏,具体内容是:1、制定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污染防治措施、环保管理措施和实施办法,负责施工过程中的环保工作,督促和检查施工过程中环保措施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贯彻落实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原则,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要求,保证环保设施的建设,使工程环保项目达到预期效果.
3、负责对施工过程中的污染源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机械的运行及施工作业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作业产生的噪声、振动、扬尘对环境的影响.
4、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废料、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车辆冲洗废水等进行集中统一处置,防止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5、参与施工作业管理及计划安排,防止施工造成长时间的交通中断、交通堵塞,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如水、电、气、通讯等的中断.
6、参与施工运输作业的管理,防止运输过程中弃土沿途洒落,影响城市环境卫生及产生二次扬尘.
13.
1.
3营运期环境管理计划1、结合本工程工艺状况,制定并贯彻落实符合项目特点的环保方针,遵守国家、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其它的有关规定.
2、根据制定的环保方针,确定公司的环保目标和可量化的环保指标,使全体员工都参与到环保工作中.
3、宣传、贯彻国家及地方的环境保护方针、法规、政策,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和遵守环保法规的自觉性.
4、组织实施环境保护工作规划、年度污染治理计划、环境监测计划和环保工作计划.
5、环保设施的运行管理,保证其正常运行;掌握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监督检查环保设施的日常维护工作.
6、建立健全污染源档案工作、环保统计工作,建立企业内环保设施运行状况、污染物排放情况的逐月记录工作.
7、按照公司环保管理监测计划,配合环境监测站完成对全公司"三废"污染源监测或环境监测.
8、准备和接受环保部门对本企业的排污监理、环保监察、执法检查等工作,并协调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9、组织"三废"综合利用的日常工作,抓好"三废"综合利用新项目的效益评估工作.
10、组织开展污染治理的技术调研、技术咨询工作,组织参与污染治理和二次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推广应用等工作.
11、组织推进清洁生产方式,开展"清洁工厂"的创建和保持工作.
12、开展企业内一年一度的环保管理评审工作,总结环保工作中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13、加强环境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管理,确保公司建立的体系条例IS014000标准要求,并能得到正确的实施和保持.
14、负责处理污染事故,对事故排放应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影响扩大.
对污染事故发生原因、事故责任、事故后果进行调查,并及时上报公司总部.
接受和配合地方环保部门对污染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13.
2环境管理任务13.
2.
1施工筹建期项目施工期已完成,经调查未遗留相关环境问题.
13.
4环境监测计划13.
4.
1水土流失监测1、监测依据(1)《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2014年修改);(2)《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
2、监测目的本项目水土流失监测目的是为了掌握工程区水土流失状况,评价项目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实际影响,了解该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以及工程区内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的实际效果,并通过政府监督和项目监理等手段,及时控制水土流失.
同时,根据该项目新增水土流失预测分析及可能带来的危害和防治方案设计情况,通过对水土保持设施的监测,分析水土流失的控制状况,以便于提出相应的补充治理措施,为工程安全、正常运行服务.
通过对水土流失监测应达到以下目的:(1)通过水土流失监测,全面掌握工程新增水土流失状况,为各项水保措施的实施提供参考.
及时调整设计的各项水保措施,避免因措施不当而导致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或措施设施达不到要求不能充分发挥水土保持作用而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
(2)通过水土流失监测结果的分析,评价实施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所发挥的效益以及植物措施情况,评价其可行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为水保设施竣工验收及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3)通过水土流失监测成果,及时掌握和反馈水保措施效果,编制水土流失监测报告,上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和上一级水土流失监测机构,可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监督和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同时认真分析水土流失发生、发展规律,为区域生态环境修复、重建提供参考依据.
3、监测任务根据工程区水土流失特点,对该项目主要水土流失部位的水土流失量、各项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安全性、植物措施生长情况及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进行监测,为建立影响因子与流失量关系的经验模型提供基础数据;分析各因子对流失量的作用情况;分析监测部位水土流失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编制水土流失监测方案和报告.
4、监测范围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的规定,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范围根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分区确定,因此,本方案的监测范围主要包括采掘场区、矿山辅助设施、矿山道路区3个防治区.
5、监测内容依据《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及《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的规定,确定该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监测内容.
(1)工程区水土流失因子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影响土壤侵蚀的地形、地貌、土壤和植被等自然因子及工程建设对这些因子的影响;挖填方数量、建设期临时堆土量、排石量、弃方量及占地面积等;工程区林草植被覆盖度;因工程建设损坏水保设施面积、扰动地表面积和防治责任范围面积等.
(2)工程区水土流失动态状况监测主要包括工程建设过程中和开采期的水土流失面积、分布、流失量及水土流失强度变化情况以及对周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造成的危害及趋势等.
(3)工程区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主要包括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的数量和质量;林草措施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及覆盖度;防护工程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及运行情况;各项防治措施的拦渣保土效果.
同时通过监测确定水土保持措施防治面积、防治责任范围内的可绿化面积、植物措施实施面积等.
(1)水土流失状况定期获取关于水土流失状况的数据,主要包括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建设项目扰动地表面积,新增水土流失面积及其分布、水土流失量变化情况.
实施对水土流失量或典型地段水土流失强度的监测.
对于建设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扰动区特别需要及时跟踪监测扰动地表面积,挖填、堆土方量和堆放、运移情况,体积形态变化与面积.
在获取上述数据的同时,定期获得水土流失主要影响因子参数的变化情况.
如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主要水土流失流失部位的坡度、坡长、坡形及汛期降水等.
(2)水土流失危害在汛期降水产流期监测工程建设和开采初期水土流失的发展和水土流失对工程建设、周边地区及河道安全的影响.
重点包括水蚀程度发展、植被的破坏情况、河道或沟道输沙量及淤塞情况、重力侵蚀诱发情况、关键地貌部位径流量、已有水土保持工程的破坏情况、地貌改变情况等.
(3)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在定期或暴雨后对防治措施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监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数量和质量;植物措施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情况及覆盖度;防护工程的稳定性、完好程度、运行情况和拦渣保土效果;边坡等防护对象的稳定情况.
具体各监测对象有:采矿区:截(排)水沟、沉沙凼沉土效果;植物措施的实施情况,成活率,覆盖率等.
②废石场:挡墙拦挡效果,坡面防护情况,外围排水系统;植物措施的保水、保土效益,植物生长状况等.
③矿区道路:边坡防护、截(排)水沟、沉沙凼沉土效果;植物措施的保水、保土效益,植物生长状况等.
④矿山辅助设施区:截(排)水沟、沉沙凼沉土效果;植物措施的保水、保土效益,植物生长状况等.
⑤水土防治效果监测:各种防护措施稳定性、效益监测,并根据监测数据对水土保持方案合理性、科学性进行评价.
⑥还应对以下几方面进行监测:项目区地形地貌、水文气象要素和地面组成物质等调查;工程建设项目占用地面积、扰动地表面积;项目挖方、填方数量及面积;项目区植被状况、林草覆盖率.
6、监测方法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对布设点的水土流失监测,采取定点监测和调查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根据不同的监测部位和监测因子,分别选择下列方式进行监测:本工程林草恢复期各监测项目采取定点监测的方法;收集当地气象观测站资料与典型调查监测法得到的数据、成果相结合分析降水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本工程采用实地勘测和量测定点调查,对地形、地貌、水系的变化、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等进行监测.
应在工作底图上确定的位置,利用附近的永久性明显地物标志,现场采用高精度GPS定位仪确定其地面位置,并确定监测范围,设置固定标志.
具体工作方法,按照《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进行调查.
数据处理应认真使用规定的图例、表格、符号、编码等.
原始资料应进行分类整理,录入计算机等成册保存.
调查监测中,还必须进行不断的巡查,现场填写表格,及时掌握各种可能出现的水土流失问题,定期向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汇报和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由建设单位在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下根据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以保证水土保持监测的实效.
巡查方法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但汛期应该增加巡查次数.
通过对本工程不同时期的各项水保措施及水保设施效益的监测,并结合各项水土流失监测成果,综合分析评定各类防治措施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效益.
7、监测站点设置针对本项目特征,在运行期及废石场封场其均应建立地下水污染监控体系并按有关规范进行地下水监测.
具体计划见下表:表15-1水土保持监测计划表阶段监测功能监测点位监测点坐标N(北纬)E(东经)描述含水层位基本因子特征因子监测项目监测频率监测项目监测频率运营期JC01地下水影响跟踪监测点破碎站101°17′11″30°16′28″新建监测井本项目区下伏孔隙含水层或基岩裂隙含水层pH、氨氮、耗氧量、Pb、Cu、Cd、Cr6+、水位、流量(JC01、JC02、JC03、JC04)、石油类(JC05)每季度1次Li、氟化物、Zn、As、Hg每2个月1次JC05污染监测井油罐区废水收集池下游101°17′1″30°16′33″8、监测时段及频率(1)监测时段按照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并结合该工程大部分地面设施土建已完成的特点,该工程水土流失监测时段分为建设期与开采期初期.
监测时间从建设期至方案服务期结束,共10年,即从2019年~2029年.
各区域动工之前,对项目建设区的水土流失现状和水土保持状况进行监测,以定位监测和调查监测方式进行,由于工程区降雨多集中在5~9月,因此5~9月为该项目的重点监测时段,同时遇每次R24h≥50mm降雨量时加测.
监测频率定位监测频次定位监测主要包括:在建设期和开采期初期内,对所选取的重点水土流失监测区域即采掘场区和废石场进行监测.
监测频次为:5月(雨季前)和9月(雨季后)各监测1次,汛期每月监测一次,R24h≥50mm时增加监测;监测时间按3年考虑.
调查监测频次调查监测频次根据不同的施工工序、监测内容分别确定.
对于该项目施工准备期的水土流失本底值采用调取施工前施工录像、施工资料结合实地走访的形式调查而得.
相关调查监测内容、方法及频次详见表15-2.
表15-2调查监测内容、方法及频次监测时段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频次生产运行初期水土保持设施数量、质量、面积及防护效果、堆渣量、林草措施的成活率、保存率,废石场堆放量、转运情况、占压面积调查监测法雨季前和雨季后各一次9、监测设施水土保持监测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因此,水土流失的监测必须具备专门的观测和检验设施.
除野外观测场外还需要其它仪器设备.
需要购买自计雨量计、手持式GPS、电子天平等;需要租赁数码摄像机、监测车及水分析设备等,根据有关规程,结合本工程实际,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所需仪器设备见下表15-3.
表15-3水土保持监测仪器、设施设备清单项目项目名称单位数量计费方式土建项目沉沙池座2利用水保布置的沉沙池水土流失观测设备50m皮尺个2消耗品土壤筛(粒径0.
01mm)个2年折旧率20%土壤水分快速测定仪台2年折旧率20%蒸发皿个2消耗品自计雨量计个6年折旧率20%手持GPS台2年折旧率20%标志绳m若干消耗品φ6钢钎个50消耗品标志牌个10消耗品网围栏m若干消耗品样方调查设备游标卡尺把2年折旧率20%罗盘架2年折旧率20%探针只12年折旧率20%50m皮尺个利用水土流失观测设备中的皮尺年折旧率20%其他设施照相机台2监测单位自备笔记本电脑台1交通车辆1其他消耗品打印纸、样品分析试剂等若干消耗品10、监测技术要求(1)水土保持监测由相应资质单位承担,其监测步骤和要求必须按照相关行业标准进行,监测设备必须正常运行.
承担监测的单位应依据规程规范编制监测细则并实施监测.
(2)监测人员必须具备操着监测仪器的能力,并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能对监测结果进行整理、简单分析和评价.
每次监测前,需对监测仪器、设备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每次监测结果需报送业主及行业主管部门.
当监测结果出现异常情况时,应通报业主、行业主管部门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以便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对水土保持方案设计进行调整.
避免发生严重水土流失后果.
(4)在水土保持监测结束后,编报完整的水土保持监测报告上报有关部门,经监测管理机构审查认定后存档.
13.
4.
2环境质量监测1、水质监测重点监测白鹿河,设置一个监测点.
监测项目:pH、COD、NH3-N、BOD5、总磷.
监测频次: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分枯、平、丰三个水期进行.
2、环境空气监测分别在采矿场东侧、项目所在地、采矿场西侧布设环境监测点,监测项目为PM2.
5、PM10、TSP.
监测频次: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有关监测技术规范执行,分冬、夏两季开展监测工作.
3、声学环境监测在开采区边界、矿区道路两侧设点进行声学环境现状监测.
具体测点位置及监测频次按《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要求进行,一般每一季度进行一次.
4、地下水监测针对本项目特征,在运行期及封场其均应建立地下水污染监控体系并按有关规范进行地下水监测.
其中,油罐区废水收集池下游布设1口污染扩散监测井,频率1每季度1次;4100平硐出口沉淀池地下水下游布设1口监测井.
具体计划见下表:阶段监测功能监测点位监测点坐标N(北纬)E(东经)描述含水层位基本因子特征因子监测项目监测频率监测项目监测频率运营期JC01污染监测井油罐区废水收集池下游新建本项目区下伏孔隙含水层或基岩裂隙含水层pH、氨氮、耗氧量、Pb、Cu、Cd、Cr6+、水位、流量(JC01、JC12)、石油类(JC10、JC09、JC07)每季度1次石油类每2个月1次13.
4监测机构及监测方法13.
4.
1监测机构工程外排污染物的监测委托当地环境监测站完成,主要污染源监测由企业自行进行,但应接受当地环保部门的抽查.
13.
4.
2监测方法工程外排污染物监测方法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13.
5管理人员培训从事企业环境的保护人员,应在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专业培训.
培训内容大体包括:1、职工应认真开展岗前培训,对企业的设备、工艺流程、处理技术等有一定的理论知识;2、在环境监测部门学习空气监测规范和水质分析技术;3、企业应对上岗职工进行职业道德、环境保护、劳动卫生、安全生产等法规教育,增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职业精神和业务技能.
第十四章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4.
1建设项目概况结论本项目位于彭州市350°方向,平直距22km,属彭州市通济镇天生桥村、白鹿镇雾坪村所辖,地理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东经:103°53′00″-103°53′49″,北纬:31°10′45″-31°11′39″采矿权范围内由+1454m至+1290m标高,面积1.
5556km2.
该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现行产业政策,符合、《关于进一步做好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工作的通知》(川安监[2014]17号)、《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号、《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HJ651-2013)、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方案》(川府发[2018]24号)、《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等规划,未列入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内,项目选址及总平面布置合理.
14.
2评价结论14.
2.
1环境质量现状结论根据项目所在地地表水监测结果,监测断面中,监测的因子pH值、COD、BOD、NH3-N、总磷、总氮,共6项,最大标准指数均小于1,表明评价区域内各监测指标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评价区域内地表水环境质量良好.
各噪声监测点位昼、夜间噪声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限值(昼间60dB(A),夜间50dB(A)),表明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
本矿区占地范围内及其周边植被类型分类、野生动物分布和敏感目标分布情况来看,矿山所在区域整体生态环境质量较好.
14.
2.
2污染物排放情况结论(1)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粉尘产生量较小,矿山拟使用洒水除尘,用于增加采区矿石和地面的湿度,可明显降低粉尘的产生量.
降尘效率按80%计,运输扬尘通过篷布遮盖、严禁超载、控制车速、道路洒水等措施.
机械燃油产生的尾气随大气自然扩散.
(2)水污染物排放情况淋滤水和初期雨水经矿区沉淀池收集处理后回用于降尘生活污水经生活区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于砂石加工生产和降尘.
(3)噪声排放情况矿山项目运行期间噪声主要来自爆破作业、矿石开采、装载、破碎及运输等环节,主要设备噪声源有挖掘机、装载机、潜孔钻、破碎锤等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源强为80~95dB(A).
爆破噪声源强在95~110dB(A)之间,运矿车辆运输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最高可达90dB(A).
(4)固废排放情况矿山废石掺入产品外售不外排.
矿区员工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
25t/a,经垃圾桶集中收集后定期清运处理,与当地乡镇垃圾处理系统统一处置.
主要环境影响结论施工期环境影响结论(1)环境空气影响结论矿山施工期废气主要来自于施工机械燃油燃烧排放废气、施工粉尘及运输车辆扬尘等.
本矿山地处于中山地貌,属农村区域,周边空气质量较好,加之施工区周边分布有自然山体,经洒水作业及山体阻隔作用后有利于浮尘的沉降,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废气经过扩散作用对区域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2)水环境影响结论矿山施工期间废水产生量较小,水质较为简单,采取措施后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能够全部做到综合利用.
本次评价认为,项目建设期基本不对周边地表水环境产生污染影响.
(3)声环境影响结论矿山施工机械噪声源在不同距离的统计中,施工机械噪声一般影响范围为100m以内区域.
经现场踏勘可知,本矿山地处于中山地貌,属农村区域,项目施工点距离最近居民约560m,施工区周边200m范围内无集中式农户聚集区分布,场内运输道路两边200m范围内无农户居住,且车速较慢,产生的噪声声级较小,运输噪声对声环境影响较小.
随着工程的竣工,施工噪声的影响将不再存在.
施工噪声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可逆的短期行为.
(4)固体废物影响结论矿山施工期固废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弃土弃渣及建筑垃圾.
弃土弃渣:余弃渣同剥离的表土一同堆放至拟建堆场,待矿山运行后,全部用于矿山内采空区的回填及覆土,不产生永久弃渣.
建筑垃圾:对于可以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应尽量回收利用;其他不能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运至政府指定的建筑垃圾堆场堆放.
生活垃圾:施工期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为2.
5kg/d,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运至附近生活垃圾收集点,最终由垃圾车运至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
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在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后对环境影响较小,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5)生态影响结论施工期对生态的影响主要为植被破坏,占压土地,动植物生境影响,水土流失,景观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影响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方面.
评价区域部分土地利用方式将发生变化,由其他用地转变为工矿用地.
因工程影响范围有限,因此评价区内生物生境基本维持现状,物种数目不存在大量减少的可能.
总体上生物多样性不会降低,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从总体上讲,在作好各项环保措施的情况下,施工期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不会对区域野生动植物种类数量造成减少,不会破坏生态系统完整性.
运营期环境影响结论(1)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粉尘产生量较小,矿山拟使用洒水除尘,用于增加采区矿石和地面的湿度,可明显降低粉尘的产生量.
降尘效率按80%计,运输扬尘通过篷布遮盖、严禁超载、控制车速、道路洒水等措施.
机械燃油产生的尾气随大气自然扩散.
(2)水污染物排放情况淋滤水和初期雨水经矿区沉淀池收集处理后回用于降尘生活污水经生活区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于砂石加工生产和降尘.
(3)噪声排放情况矿山项目运行期间噪声主要来自爆破作业、矿石开采、装载、破碎及运输等环节,主要设备噪声源有挖掘机、装载机、潜孔钻、破碎锤等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源强为80~95dB(A).
爆破噪声源强在95~110dB(A)之间,运矿车辆运输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最高可达90dB(A).
(4)固废排放情况矿山废石掺入产品外售不外排.
矿区员工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
25t/a,经垃圾桶集中收集后定期清运处理,与当地乡镇垃圾处理系统统一处置.
可行性与结论本项目实施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及四川省有关矿山开采的政策要求,符合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与彭州市的城镇发展规划相容并符合石灰石矿山开采及砂石加工其他相关规划.
项目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后可使污染物达标排放.
项目施工期、营运期和闭矿期在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及建立突发事故应急预案,认真落实报告书中所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以及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和生态恢复计划,并遵循"三同时"的前提下,项目达标排放的各种污染物不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影响,不改变区域环境功能属性.
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14.
3评价建议(1)工程建设严格遵守"三同时"要求,强化工程的环境保护工作,确保环保资金到位,并按照设计、环评及水保方案中的水土保持、生态恢复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等防治措施,认真落实水土保持整治工作,工程服务期满后,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生态恢复,改善区域整体环境.
(2)认真落实项目的各项环保措施,严格管理.
禁止废石、表土随意抛弃,避免对当地植被造成难以恢复的破坏和引发泥石流.
(3)对项目基建和生产运行中形成不稳定边坡,应采取护坡工程;对采矿区不能开采或矿石已采竭的裸露地表,应按照土地复垦方案,合理配置,以尽快恢复植被,减轻采矿区的水土流失.
(4)矿区应加强绿化,减少临时占地,尽量减少厂区内裸土面积.
(5)在日常生产中应加强环境保护管理,配置专职环保人员,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落实到人,确保各污染防治措施正常有效运行,并加强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专职环保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环境管理水平.
(6)在生产运行时,应注意借鉴国内外大中型矿山的先进工艺技术和管理经验,进一步提高先进技术装备和清洁生产水平.
(7)建议建设单位应尽早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水土保持方案、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并按照方案严格落实执行.
(8)建立一套完善环境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管理制度执行.
项目实施后应保证足够的环保资金,确保以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等为目标的污染防治措施有效地运行,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避免形成二次污染.
今天遇到一个网友,他之前一直在用阿里云虚拟主机,我们知道虚拟主机绑定域名是直接在面板上绑定的。这里由于他的网站项目流量比较大,虚拟主机是不够的,而且我看他虚拟主机已经有升级过。这里要说的是,用过阿里云虚拟主机的朋友可能会比较一下价格,实际上虚拟主机价格比云服务器还贵。所以,基于成本和性能的考虑,建议他选择云服务器。毕竟他的备案都接入在阿里云。这里在选择阿里云服务器后,他就蒙圈不知道如何绑定域名。这...
Hostodo发布了几款采用NVMe磁盘的促销套餐,从512MB内存起,最低年付14.99美元,基于KVM架构,开设在拉斯维加斯机房。这是一家成立于2014年的国外VPS主机商,主打低价VPS套餐且年付为主,基于OpenVZ和KVM架构,产品性能一般,数据中心目前在拉斯维加斯和迈阿密,支持使用PayPal或者支付宝等付款方式。下面列出几款NVMe硬盘套餐配置信息。CPU:1core内存:512MB...
iWebFusion(iWFHosting)在部落分享过很多次了,这是成立于2001年的老牌国外主机商H4Y旗下站点,提供的产品包括虚拟主机、VPS和独立服务器租用等等,其中VPS主机基于KVM架构,数据中心可选美国洛杉矶、北卡、本德、蒙蒂塞洛等。商家独立服务器可选5个不同机房,最低每月57美元起,而大流量10Gbps带宽服务器也仅149美元起。首先我们分享几款常规服务器配置信息,以下机器可选择5...